教育学重点人物之夸美纽斯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一、重要教育家与代表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期宾塞《教育论》、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杜威《民主主义和教育》。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教育适应自然。
班级授课制。
教育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
2、卢梭在《爱弥儿》中坚定的“性善论”,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
卢梭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被誉为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
3、康德《康德论教育》中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先后四次在歌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4、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对于推动教育活动的科学化及教育学的诞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洛克《教育漫话》,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6、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康德哲学教席的继承者,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同时,被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主要观点:a.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心理学;b.教育目的。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c.教育学教学原则。
在西方教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
d.教学四阶段论。
即: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
在西方,通常把他的教育思想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教师、知识、课堂三中心)。
7、斯宾塞的《教育论》,提出了“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这一著名论断,重视实科教育,可以说是近代科学教育的先锋。
8、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个人简历姓名扬·阿·夸美纽斯性别男昵称夸美纽斯国籍捷克生卒年1592~1670著作《大教学论》等身份爱国者、教育改革家、教育理论家生平1. 1592年3月28日,生于“捷克”兄弟会家庭;2. 12岁失去双亲;16岁在兄弟会的资助下进入拉丁学校学习,毕业后去德国上大学;3. 1614年回国,担任兄弟会一所拉丁文文法学校的校长;4. 1616年,推选为兄弟会牧师;5. 1628年,被迫率领兄弟会的三万会员逃离捷克,定居于波兰,担任兄弟会的文科中学校长14年;6. 1642-1648年,应邀去瑞典编写拉丁文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7. 1650年,应邀到匈牙利,担任教育顾问,并创建一所“泛智学校”;8. 晚年,定居阿姆斯特丹,并于1657年起在此出版了他的《教育论著全集》;9. 1670年11月,逝世,终年78岁。
教育著作《母育学校》(1628-1630);《语言学入门》(1631);《大教学论》(1632)、《世界图解》、《泛智学校》、《论天赋才能的培养》……教育思想1. 泛智主义教育观:将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2. 在全体儿童和民众当中大力主张普及教育;教育目的1. 达到“永生”;2. 把握好今生”。
教育原则1.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2. 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进行教育。
教学原则1. 直观性原则(“教师的一条金科玉律”);2.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原则;3. 巩固性原则;4. 量力性原则;5. 系统性与循序渐进原则德育方1. 尽早开始正面教育;2. 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3. 榜样;法 4. 格言与行为规则;5. 择友;6. 严明的纪律。
健康教育1. 倡导提高生命的质量;2. 注意身体的保养和锻炼。
教育与教学管理1. 国家对教育的管理:设置督学;2. 国家学校体系的构建:建立全国统一的既分段又连贯的学校制度。
3. 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①学年、学日制度;②班级授课制度(为彻底改变个别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教育心理学的重点人物归纳1.朱熹——“学不躐等”;教育神话起源说。
2.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3.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产婆术。
4.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教育遵循自然”;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
5.柏拉图——《理想国》。
6.昆体良——《雄辩术原理》世上第一步研究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提出分班教学。
7.夸美纽斯——“泛智”;“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大教学论》;“班级授课制”8.赫尔巴特——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传统教育学代表。
9.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无目的论;现代教育理论代表。
10.马卡连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可能的尊重一个人”。
11.赞科夫——“一般发展理论”;《教学与发展》。
12.泰勒——课程设计—目标模式;将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教育评价之父”。
13.罗杰斯——非指导教学模式;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4.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
15.冯特——莱比锡大学心理实验室;“心理学的始祖”;构造主义心理学(铁钦纳)(内省)。
16.裴斯泰洛奇——“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个人本位论;师范教育奠基人。
17.廖世承——我国编写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8.劳伦兹——印刻现象;关键期的发现.19.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道德发展阶段论20.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2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22.加涅——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教学目标分类)P460;23.比纳、西蒙——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法国)24.推孟——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商.25.韦克斯勒——韦氏量表——离差智商26.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目标分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27.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狗分泌唾液的实验。
28.桑代克——联结-试误学习理论-饿猫的实验;相同要素学习迁移理论;教育心理学之父。
29.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程序性教学。
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作为教育学之父、近代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有着无人企及的地位,自然而然,他的教育思想也是历来考试的重点。
今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泛智”教育: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是以“泛智论”和“教育适应自然”为理论基础的。
夸美纽斯认为的泛智论是一种包括所有学科的统一的科学和艺术。
他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正是因为此夸美纽斯主张不分种族、性别、贵贱,人人都要接受教育,体现了平等全面教育的思想。
夸美纽斯还认为只有接受过恰当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而这种教育又是一种“周全的教育”,包括“博学”、“德行”和“虔信”三个方面。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要适应自然,“自然”主要包括两个人方面。
一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而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班级授课制:古代的中国和西方主要采用的是个别教学制,主要体现了因材施教。
但由于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的教学形式,把学生按照年龄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分班编级,组成有固定人数的教育单位,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它的出现是教育史的一大进步。
代表作品: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了《母育学校》一书,在人类史上首次制定了6岁以下儿童详细的教育大纲,这是他的伟大功绩之一。
实际上,他也是最先研究家庭教育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之一。
《大教学论》全面地论述了改革中世纪的旧教育、建立资本主义新教育的主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一次把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完成了教育理论上有史以来的重大变革。
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的"教育巨匠"和"教育理论的始祖",也有人称他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针对上面的知识点,我们做题巩固一下:1.以下哪种观点出自夸美纽斯( )。
A.我们所见的人之中,十之八九都是由教育决定的B.人之所以为人,都是由于教育之故C.出自造物者之手的都是好的D.只有接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1.【答案】D。
教育四种观点代表人物及不足教育学的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总共有9个,不过其中在教师考试中重点要求大家记住的有3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另外加上2个次重点人物(卢梭和洛克),下面我会先从重要性程度来进行介绍:(1)夸美纽斯:著作《大教学论》,这本书出版于1632年,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的思想大家重点掌握“班级授课制”和“泛智教育”就可以了。
(2)赫尔巴特:著作《普通教育学》,这本书出版于1806年,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在独立的基础上“规范”成了一门科学的学科,因此赫尔巴特也理所当然的登上了“科学教育学之父”的宝座。
而赫尔巴特的思想内容比较多,我们可以用“1234”来进行总结:一个原则,两个理论,三个中心,四个阶段这样的方式去理解记忆,一个原则主要指的是他的教育性教学原则,教育性教学的就是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对他们的思想品德,人格,心理健康等进行培养。
二个理论主要指的是赫尔巴特主张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让教育学更加的科学完整。
三个中心主要是跟杜威相对应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从这三中心大家不难看出,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相对来说已经不适用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比较守旧,因此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学”的地位就不难理解。
四个阶段主要指的是:清楚-联想-系统-方法,说的是我们在掌握知识的时候从了解再到联系生活实际和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理解,然后再把他系统的整理消化以备运用的这样一个过程。
(3)杜威: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体现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因此杜威被称为实用主义代表人物,他的三中心是指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相较于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杜威的三中心更加的科学,也被称为“新三中心”因此与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相对应,他被称为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而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
公共基础知识: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在教育学人物中是考频最高的人物之一,对于他的主要贡献在四川历年考查中一直高居不下,需要同学们进行掌握备考。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夸美纽斯的知识,欢迎阅读。
主要考点介绍
1.著作:《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在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在这本著作中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
2.地位:夸美纽斯被称作“教育学之父”。
3.指导原则: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
”强调教育应该服从自然规律。
4.教学思想:“泛智”教育,即把一切知识交给一切人。
所以他的课程也被称作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5.首次提出班级授课制。
6.教学方法:直观性教学方法、自觉性教学方法、巩固性教学方法、量力性教学方法、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方法。
其中直观性教学原则被称为教学中的一条“金科玉律”。
教育学知识点:夸美纽斯教育思想夸美纽斯,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生于新教派“捷克兄弟会”会员家庭。
12岁失去双亲,中断了学习生活。
16岁由兄弟会资助进入普雷洛夫(Prerau)市拉丁文法学校接受中等教育。
1627年,先在波兰黎撒兄弟会中学任教,后来担任了校长,又被推选为兄弟会长老。
在这里,他完成了他的一些最重要的著作:拉丁文教科书《语言学入门》(1631年)、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1632年)、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年),其中《语言学入门》一书很快被译成了12种欧洲文字和四种亚洲文字,在各国广泛流行,使夸美纽斯获得了世界声誉。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1.“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
在其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它阐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并试图通过教育实验来实现“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理想。
2.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启发诱导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等,这些原则依然是我们今天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3.夸美纽斯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在教育史上他最早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
夸美纽斯是对班级授课制等作系统理论阐述的第一人。
他以太阳的"光亮和温暖给予万物"而"不单独对付任何单个事物、动物或树木"为依据,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他认为班级授课制是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手段。
夸美纽斯以他在教育理论上的卓越贡献,奠定了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夸美纽斯吸收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要求,总结自己长期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资产阶级教育问题,奠定了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基础。
【例题】首倡班级授课制的是( )A.杜威B.卢梭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答案:C。
【名人故事】现代教育的奠基人――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John Dewey,1859-1952)被誉为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教育学家、哲学家、社会改革家和心理学家。
他的理论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被誉为“全球教育之父”。
夸美纽斯出生在美国佛蒙特州一个小村庄,从小就表现出了卓越的学习能力。
他在早期就意识到了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其中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而非被动接受知识。
他一直坚信,要让孩子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必须让他们参与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和实践。
夸美纽斯的教育理念主张解放人类的智力和创造力,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才华。
他认为,教育的核心应当是“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个体看待,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教育资源。
他也强调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夸美纽斯不仅是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实践家。
他在芝加哥大学创立了实验学校,一开始只有几个学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所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一所享誉全球的实验学校,对于现代教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夸美纽斯和他的团队通过实际尝试和不断实践,探索出一种全新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也被称为“功能主义教育”。
夸美纽斯的思想理念不仅影响了美国教育界,也为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他的思想涉及教育、人文主义、民主、社会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不仅带动了教育领域的变革,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总之,夸美纽斯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理念赢得了众多教育家和专家的认可和崇敬,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仅在美国,也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贡献夸美纽斯(Comenius)是17世纪著名的捷克教育家,他对教育学的贡献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今天的教育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夸美纽斯的生平、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探究他对教育学的贡献。
一、生平夸美纽斯于1592年出生在捷克莫拉维亚地区一个贫困家庭。
他从小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智力和天赋,很快成为当地一所拉丁文学校的优秀学生。
后来,他进入普拉格大学攻读神学和哲学,并于1614年获得硕士学位。
在大学期间,夸美纽斯开始接触到意大利人科米尼(Comenius)的著作,并深受启发。
1616年,夸美纽斯开始担任布拉格城市教堂牧师,并开始了他长达40年的教育工作生涯。
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欧洲各地,与当时最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交流,广泛阅读各种教育著作,并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1648年,夸美纽斯去世,享年56岁。
二、教育思想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普及教育”,即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认为,教育是一种基本权利,不应该只是少数人的特权。
同时,他也提倡男女平等接受教育,并主张通过游戏和实践来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
夸美纽斯还主张将学科内容分成几个部分,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并且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品格和道德观念。
此外,他还提出了“自然法则”和“天赋人权”的概念,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能力,在受到适当的培养后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三、教育方法夸美纽斯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他主张采用图像、模型、实物等具体的教学工具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他还提倡使用母语进行教学,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表达自己。
夸美纽斯还提出了“全面教育”的概念,即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为此,他主张将体育、音乐、美术等非学科类课程纳入教育体系,并强调教育应该是一种愉悦和开放的过程。
四、对今天教育的启示夸美纽斯对今天教育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引言夸美纽斯(Jan Amos Comenius)是17世纪欧洲著名的教育家,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对后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出发,探讨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以及他在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背景1. 社会背景17世纪,欧洲正处于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文主义的兴起,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夸美纽斯开始关注教育问题,并致力于探索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模式。
2. 个人背景夸美纽斯出生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曾担任过牧师、教师和校长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
在长期的实践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
三、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1. 教育目标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他主张,教育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2. 教育内容(1)课程设置夸美纽斯主张,教育内容应该包括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绘画、体育等各个学科。
他认为,这些学科都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2)教材编写夸美纽斯提倡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材。
他主张,教材应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 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夸美纽斯强调直观教学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观察、实验、演示等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
(2)启发式教学夸美纽斯主张,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发现。
他强调,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因材施教夸美纽斯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 教育管理(1)学校组织夸美纽斯主张,学校应该采用分级教学制度,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班级。
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伟大的人物总是遭受命运的洗礼,才有辉煌的成就。
比如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原名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是捷克人,他在12岁的夸美纽斯失去了父母;两位姐姐也相继夭折。
他早年失怙,沦为孤儿,被寄养在姨妈家里。
这不幸命运的打击中断了他在兄弟会初等学校的学习生活。
1608年,受兄弟会资助,夸美纽斯入普列罗夫市的拉丁文法学校学习。
在校三年期间,他刻苦自励,发愤学习,成绩优秀,表现出卓越的才能。
1618年,夸美纽斯被调到富尔涅克城。
他身兼二职,既任牧师,又任兄弟会学校校长,他非常热爱学生,尊敬学生。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常带他们出城远足。
他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原则,指的是教育要按人发展的规律进行。
夸美纽斯广泛阅读教育著作,撰写教育、哲学、神学等论文。
夸美纽斯初为人师,热爱学生,勇于探索,兴趣广泛,显示出惊人的才华。
夸美纽斯的教育及研究事业刚刚起步,但时乖运蹇,三十年(1618——1648)战争爆发了,整个欧洲卷入了战火,遭受了难以想象的蹂躏。
1622年初,战争带来了瘟疫,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染疫丧生,他再次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战争夺去了祖国的尊严和妻儿的生命,也夺去了他研究教育的美好的时光。
夸美纽斯受到了平常人无法面对的磨难,却对人具有的智慧和创造力充满信心,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获得和谐发展,希望通过教育改良社会,实现教派和民族的平等。
他提出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所谓“泛智”,就是在其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它阐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并试图通过教育实验来实现“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理想,而泛智教育需要形成规模的教育,所以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还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许多重要的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启发诱导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等。
这些原则依然是我们今天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育学重点人物之夸美纽斯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是教育学史上及其重要的人物之一。
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全面地论述了改革中世纪的旧教育、建立资本主义新教育的主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一次把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完成了教育理论上有史以来的重大变革。
它开创了近代教育理论的先河,成为划时代的巨著。
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的“教育巨匠”和“教育理论的始祖”,也有人称他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一、在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中,泛智论是核心,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从而使智慧得到全面的发展。
他主张学习广泛的知识,掌握学科知识的精粹;强调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语言的学习;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等。
在其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它阐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并试图通过教育实验来实现“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理想。
二、夸美纽斯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在教育史上他最早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
夸美纽斯是对班级授课制等作系统理论阐述的第一人。
他认为班级授课制是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手段。
他指出班级授课制的具体方法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将儿童分成不同的班级;每个班级拥有一个专用教室;每个班级有一位老师,他面对全班所有学生进行教学。
与班级授课制相关,他还提出了学年制、学日制、考查和考试制度。
他主张在一般情况下,各年级都应该在每年的秋季开始和结束学年课程,其他时间不应该接收任何儿童入学,以保证全班的学习进度一致,都能在学年底结束相同课程的学习,经考试升入更高年级。
每日上课时间为4小时,在每学习1小时后休息半小时。
每年有4次较长的休假日,每次休息8日。
关于考查和考试制度,他提出建立学时考查、学日考查、学周考查、学季考试和学年考试。
其中学年考试是最重要的考试,通常在学年结束时举行,通过抽签进行口试,合格者均可升级,不合格者必须重修或勒令退学。
夸美纽斯一、生平和世界观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1592年,夸美纽斯出生在一位“捷克兄弟会”(捷克的一个民主教派)成员的家庭。
夸美纽斯在12岁时失去双亲,在兄弟会的资助下受到中等和高等教育的。
曾担任捷克兄弟会牧师及兄弟会学校校长。
1620年11月,捷克军队战败,捷克兄弟会受到残酷迫害。
夸美纽斯和一些兄弟会员辗转流高于深山密林之中,丧失了所有的藏书和手稿不久,又在流行的瘟疫中失去妻儿,境遇十分凄惨。
1628年,他被迫迁居波兰的黎撤。
此后,夸美纽斯飘泊国外,始终未能返回祖国。
编写了学龄前儿童教育手册《母育学校》,是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1631年编写了拉丁文教科书《语学入门》1632撰写出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理论《大教学论》,这些教育著作使夸美纽斯得了极大的声誉。
1642年.夸美纽斯又写成了教育著作《论天赋才能的培养》、《泛智学校》、《组织良好的学校的准则》以及著名的教科书《世界图解》等。
1.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夸美纽斯肯定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永生做准备;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
2.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夸美纽斯整个数育思想体系的根本性指导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二是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
3.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是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论述了关于统一学制的设想。
夸美纽斯还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人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认为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论述了普及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设在公立的初等学校里,这是因为处理共同的事务,需要适当的制度。
一、重要教育家与代表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期宾塞"教育论"、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杜威"**主义和教育"。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场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教育适应自然。
班级授课制。
教育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稳固性、自觉性)。
2、卢梭在"爱弥儿"中坚决的"性善论〞,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
卢梭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被誉为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
3、康德"康德论教育"中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先后四次在歌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4、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对于推动教育活动的科学化及教育学的诞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洛克"教育漫话",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6、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康德哲学教席的继承者,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教育学的建立,同时,被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摘要:夸美纽斯是17世纪欧洲教育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教育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夸美纽斯的生平背景、教育思想、实践成果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讨夸美纽斯教育实践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一、引言夸美纽斯(Jan Amos Comenius,1592-1670)是17世纪欧洲著名的教育家、神学家、哲学家,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教育理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将从夸美纽斯的生平背景、教育思想、实践成果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揭示其教育实践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
二、夸美纽斯的生平背景夸美纽斯出生于捷克一个基督教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他接受了新教信仰,并成为了一名牧师。
然而,由于宗教迫害,他不得不离开祖国,辗转于欧洲各国,期间从事教育工作。
这段经历使他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后来的教育实践奠定了基础。
三、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1. 教育普及观念夸美纽斯主张教育普及,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接受教育。
他强调教育是提高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文明水平的基石。
在《大教学论》中,他明确提出“人人皆应受教育”的口号,并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民众,不论贫富贵贱。
2. 教育阶段论夸美纽斯将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
他认为每个阶段的教育重点和方法都不同,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教育。
3. 教育内容与方法夸美纽斯主张教育内容要丰富,包括宗教、道德、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等。
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倡直观性、启发性和实践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4. 教育管理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管理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公平、公正、民主等。
他主张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四、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成果1. 建立学校夸美纽斯在欧洲各国创办了许多学校,为普及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提倡建立普及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系,使更多人接受教育。
之父1. 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1592年——1670年)主要成就:1.代表作:1632年写成《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2.主要理论观点:①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②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③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④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⑤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2. 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1776年——1841年)主要成就:1.代表作:1806年写成《普通教育学》——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的标志;2.主要理论观点:①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②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③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
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后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④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教学过程是知、情、意统一的过程;⑤教育的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3. 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1874年——1949年)主要成就:1.代表作:《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2.主要理论观点:①提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即试误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
提出三条学习的基本规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②共同要素说代表人(迁移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只有当两种情境中的刺激与反应都相似时,迁移才会发生,而且两个情境中的相同成分越多,迁移就越大。
4. 冯特——心理学之父(1832年——1920年)主要成就:1.代表作:《生理心理学原理》——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2.主要理论观点:①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教育学重点考察人物:夸美纽斯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夸美纽斯是教育学部分考查的一个重点人物。
关于夸美纽斯的思想往往由于知识点的繁琐,导致考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到位,以至于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会出现错误的情况。
本文在此对其在整个教育学部分中的夸美纽斯的思想做出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一、考情浅谈:关于夸美纽斯这一块的内容在考试的过程中,重要考查的点通常是人物、著作、称谓、教育目的、教育思想、教育原则等内容。
考查的题型通常是单选、多选和判断等常规题型。
个别地方也会考查一些其他题型。
二、人物背景:夸美纽斯是捷克的教育家,出生于欧洲的动荡时代,当时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以及辩证唯物思想都在不断产生,培根的科学思想也日益被人们接受。
而夸美纽斯处于这种社会动荡时期,思想也具有一定的矛盾性。
三、教育目的:他作为基督教新教派的领袖,宗教思想对他的影响根深蒂固。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便是达到“永生”,而现实生活只是为了“永生”而做的准备。
于是他有一句名言——今生是永生的准备。
那么要如何才能实现永生呢?那就必须通过教育去培养有学问、有好的德行、虔信的人,培养这样的人去改造社会、建设国家。
四、教育思想: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教育目的呢?那就必须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有了这样的泛智教育思想,来实行普及教育,让所有人都能够平等的接受教育。
既然要让所有人都能够受教育那就不能一个一个的教,得批量制造,因此他首次提出并系统的论证了班级授课制,来进行大规模的教育。
对这么多人教什么样的内容呢?他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五、教育原则他提出班级授课制以后要大力开办学校,但当时学校教育弊病的根本原因是违背了事物的自然规则和秩序。
为了解决这种弊病,夸美纽斯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原则,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进行教育。
教育遵循自然原则中的具体原则和方法主要包括: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自觉性等原则。
六、著作他所有的这些思想都反映在他的著作之中。
教育学重点人物之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是教育学史上及其重要的人物之一。
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全面地论述了改革中世纪的旧教育、建立资本主义新教育的主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一次把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完成了教育理论上有史以来的重大变革。
它开创了近代教育理论的先河,成为划时代的巨著。
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的“教育巨匠”和“教育理论的始祖”,也有人称他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一、在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中,泛智论是核心,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从而使智慧得到全面的发展。
他主张学习广泛的知识,掌握学科知识的精粹;强调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语言的学习;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等。
在其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它阐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并试图通过教育实验来实现“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理想。
二、夸美纽斯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在教育史上他最早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
夸美纽斯是对班级授课制等作系统理论阐述的第一人。
他认为班级授课制是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手段。
他指出班级授课制的具体方法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将儿童分成不同的班级;每个班级拥有一个专用教室;每个班级有一位老师,他面对全班所有学生进行教学。
与班级授课制相关,他还提出了学年制、学日制、考查和考试制度。
他主张在一般情况下,各年级都应该在每年的秋季开始和结束学年课程,其他时间不应该接收任何儿童入学,以保证全班的学习进度一致,都能在学年底结束相同课程的学习,经考试升入更高年级。
每日上课时间为4小时,在每学习1小时后休息半小时。
每年有4次较长的休假日,每次休息8日。
关于考查和考试制度,他提出建立学时考查、学日考查、学周考查、学季考试和学年考试。
其中学年考试是最重要的考试,通常在学年结束时举行,通过抽签进行口试,合格者均可升级,不合格者必须重修或勒令退学。
夸美纽斯以他在教育理论上的卓越贡献,奠定了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关于普及义务教育,夸美纽斯认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实际上是对所有儿童授以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只有那些有志于从事脑力劳动的男女才能享受,高等教育则更是少数“智者”的权利。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夸美纽斯打破了封建主义的禁锢,主张人人有权利接受教育的主张,适合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夸美纽斯尖锐地批评了旧学校的种种弊端,“学校变成了儿童的恐怖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提出了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即儿童的天性和年龄特征。
他说:“我们的格言应当是:凡事都要跟随自然的教导,要按观察能力的发展第次,要使我们的方法依据这种顺序的原则”。
五、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对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提出了一套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奠定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以上就是对教育学重点人物夸美纽斯的详细讲解,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中公讲师解析
更多教师资格证备考信息关注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