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总结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Confucius),又称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学派的创立者。
他对中国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教育形态、价值观、教育目标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和理念。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实为教化)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改善个人和社会的根本途径。
他强调了教育的广泛性和持久性,不仅限于学校教育,教育应当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并通过教育使人获得知识和智慧,以达到成为“君子”的境界。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他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教育不应只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需要关注个体的品德和修养。
他提出了“尚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出品德高尚、有责任感、具有家庭美德的人,进而为国家和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作出贡献。
他还提出了教育的不分等级和智力的平等观念,强调不论贵贱、贫富、男女,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强调了教育的方法和过程。
他主张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认为教师的言行举止应该成为学生的楷模。
他提倡师生之间的亲近和相互尊重,主张师生关系是一种相互培养和影响的关系。
他还提出了“爱生”、“重实践”的观点,鼓励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别情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需求,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还强调了诗、礼、乐等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他认为这些传统文化是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的重要依据,是培养人的情操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他提出了“教书不可以欺”、“不学礼,无以立”、“乐以言志”等观点,强调了培养学生的道德风尚、学问传统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是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民主平等、诗礼教化为主要特点。
他强调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更注重道德修养和品德塑造。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外国语学院09级英语教育三班刘洁090714025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杨·阿姆司·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生活在欧洲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的夸美纽斯,站在初兴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在反对封建经院主义教育的斗争中,以自己卓有成效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对后来欧洲各国学校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夸美纽斯接受了英国经验哲学的鼻祖——培根的哲学思想影响,世界观中还有唯物主义因素。
他崇拜自然,鼓励人们了解和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他强调人具有认识外界事物的能力,断定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夸美纽斯世界观中新的和旧的,进步的和落后的东西,在他的教育思想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一、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夸美纽斯是从宗教神学人生观出发论述教育目的的。
他说,“现世的人生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人的终极目标是与上帝共享永恒的幸福”。
现世怎样去为永生作好准备呢?他认为,人应成为:(1)理性的动物,熟悉万物;(2)一切造物中的主宰,即具有能力,去管束万物和自己;(3)造物主的形象和爱物,即使自己和万物均皈依上帝。
他认为,要用博学去培养理性的动物,用道德去培养管束万物和自己的能力,用宗教培养造物主的形象和爱物。
他坚信:“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面追求学问、德行与虔信,我们便在相对地向我们终极的目标前进”。
博学、道德、虔信的种子,自然已种植于人们心中,教育目的则在于使之通过教育的历程而展露出来,即培养博学、德行和虔信的人。
夸美纽斯的教育目的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与中世纪天主教会的教育目的相比却有不同。
后者要人们上天国与上帝共享幸福,必须安贫禁欲,忽视现世生活,必须愚昧无知,盲目信仰上帝;而夸美纽斯认为,要想过上天国的生活,必须有广博学识,高尚道德,信仰上帝,首先过好现世生活,这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精神解放,渴望在智力、道德等方面得到发展,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人的强烈愿望。
[精品]浅谈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C.W.Tillich)是现代著名的宗教哲学家,他的思想也影响了当代西方社会,其中尤以教育思想最加受赞誉。
其思想与当代教育理论体系有着很强的联系,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存在教育”,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完善人的存在价值,提高“实存”水平,培养无穷的“真性”;
二是,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是发展个体“内在力量”,在教育过程中,要帮助个体实现其真实自我,增强其内心的力量,以及形成贯穿一生的信念和价值规范;
三是,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本质是“存在认同”,认同自我是存在于社会和实践中,只有被证实后,才能成为真正的自我,而这种证实往往要求人具有特定的社会机构中的价值取向。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以其充满活力的思想内涵,深入洞察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存在认同、内在力量和实存等因素,被当代教育学者广泛接受与认可。
他的教育思想激励着当代教育家勇于引领教育思潮,深入思考有助于孩子成长的方向,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作为教育学之父、近代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有着无人企及的地位,自然而然,他的教育思想也是历来考试的重点。
今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泛智”教育: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是以“泛智论”和“教育适应自然”为理论基础的。
夸美纽斯认为的泛智论是一种包括所有学科的统一的科学和艺术。
他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正是因为此夸美纽斯主张不分种族、性别、贵贱,人人都要接受教育,体现了平等全面教育的思想。
夸美纽斯还认为只有接受过恰当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而这种教育又是一种“周全的教育”,包括“博学”、“德行”和“虔信”三个方面。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要适应自然,“自然”主要包括两个人方面。
一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而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班级授课制:古代的中国和西方主要采用的是个别教学制,主要体现了因材施教。
但由于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的教学形式,把学生按照年龄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分班编级,组成有固定人数的教育单位,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它的出现是教育史的一大进步。
代表作品: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了《母育学校》一书,在人类史上首次制定了6岁以下儿童详细的教育大纲,这是他的伟大功绩之一。
实际上,他也是最先研究家庭教育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之一。
《大教学论》全面地论述了改革中世纪的旧教育、建立资本主义新教育的主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一次把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完成了教育理论上有史以来的重大变革。
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的"教育巨匠"和"教育理论的始祖",也有人称他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针对上面的知识点,我们做题巩固一下:1.以下哪种观点出自夸美纽斯( )。
A.我们所见的人之中,十之八九都是由教育决定的B.人之所以为人,都是由于教育之故C.出自造物者之手的都是好的D.只有接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1.【答案】D。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1.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夸美纽斯肯定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永生做准备;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
2.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夸美纽斯整个数育思想体系的根本性指导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二是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
3、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是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论述了关于统一学制的设想。
夸美纽斯还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人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认为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论述了普及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设在公立的初等学校里,这是因为处理共同的事务,需要适当的制度。
为了使国家便于管理全国的学校,为了使所有的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夸美纽斯主张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
他把人生分为四个时期,主张按这种年龄分期设立相应的学校。
4.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对近代教育学最大的学制度及贡献之一,就是他所确立的班级教学制度及其理论。
直到17世纪,西欧各国仍普遍沿用个别施教制。
根据学年制,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人学,以便使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学年结束时,经过考试,同年级学生同时升级: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他还强调学校工作要有计划,使每月、每周、每日、每时都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
5.论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
夸美纽斯在感觉论的基础上论证了直观教学的必要性,要求“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放到感官跟前”。
(2)循序渐进原则。
夸美纽斯主张要合理地安排教学科目的顺序,做到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同时也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大教育家,代表作《大教学论》(独立形态)、《母育学校》(NO.1学前著作)、《世界图解》(NO.1插图)1.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1)教育的目的①从宗教世界观出发,为“永生”做准备;②从现实出发,培养具有“学问、德行与虔信”的人。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使人认识世界,以享受现实的幸福,即要利用好万物过好现实生活。
(《大教学论》)(2)教育作用①对国家和社会而言,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重要手段;(夸大)②对个人而言,教育能够使人的天赋得到关键发展。
2.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适应自然;“泛智”思想)(1)教育适应自然的含义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的指导原则,主要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①自然界存在着普遍的秩序,即自然规律,人类所从事的各种教育活动必须遵守这些自然的、普遍的秩序或规律;(教育适应自然)②教育要适应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各级各类学校始终要按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导。
(“泛智”思想)(2)“普遍的秩序”的含义“普遍的秩序”即客观规律,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①教育工作应该是有规律的,教育工作者应遵循这些规律;②既然教育工作是有规律的,那么应该努力探明、发现这些规律。
3.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1)论普及教育①夸美纽斯从“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认识,从而使智慧得到普遍的发展。
②关于普及教育的措施主要有:广设泛智学校;采用班级授课制;实行学年制;编写统一的泛智教材等。
(2)论统一学制为了使国家更有效地管理学校,保障所有儿童接受教育的机会,夸美纽斯主张建立全国性的统一学制,根据儿童每个时期的特点设立相应的学校,具体如下:①婴儿期(1-6岁),相当于春天,设立母育学校,主要在家庭,培养婴儿的外感官,即身体和四肢;②儿童期(6-12岁),相当于夏天,设立国语学校,主要在村落,培养儿童的内感官,想象力和记忆力;③少年期(12-18岁),相当于秋天,设立拉丁语学校,主要在城市,培养少年的理解力与判断力;④青年期(18-24岁),相当于冬天,设立大学,在每个王国或省,培养青年的协调力与意志力。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一)论泛智教百和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所谓"泛智",在夸美纽斯看来,是指广泛的、全面的智慧。
而泛智教育则是实现泛智理想的工具。
泛智教育强调2点,一是普及教育,一切男女儿童,不论贫富贵贱,;二是"人人均需学习一切"。
对此,夸美纽斯作了明确的说明:"我们希望有一种智慧的学校,而且是全面智慧的学校即泛智学校,也就是泛智工场。
在那里,人人许可受教育,在那里可以学习当前和将来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学科,并且学得十分完善。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名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
"他有时又把泛智教育称作"周全的教育",并通过对"周全的教育。
的解释进一步阐明其泛智教育主张。
他强调,周全的教育并非要求"人人懂得 (确切地或深刻地懂得)一切艺术与科学"。
实际上也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每种科学都是极广泛极复杂的,而人生又是短促的。
周全的教育旨在借助学校做到, "(1)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来培植我们的才能;(2)学会语文;(3)形成诚笃的德行;(4)虔诚地崇拜上帝。
"夸美纽斯还具体地谈了泛智教育的3个特点,一是"认识事物"。
泛智教育强调"把一切知识领域中的精粹的总和"灌输给学生,"使他们知道一切必须。
熟悉的东西,理解一切事物的原因,懂得一切事物的真正有益的运用。
"二是"行动熟练"。
泛智教育强调知行结合,要求它所培养的青年都是有活力的、对一切事情都能胜任、精练而又勤奋的人,同时还要求青年在行动中表现出诚实的德性和对上帝的热爱。
三是,语言优美"。
泛智教育要求它所培养的学生在语言方面能达到令人满意的能言善辩的地步。
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强调2点:一是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秩序,另一是强调教育要依据儿童天性。
夸美纽斯有哪些教育思想假如要去形成一个人,那便必需由教育去形成。
这是夸美纽斯说过的一句教育名言,从中可以看出教育的重要性。
那你知道夸美纽斯有哪些主要教育思想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夸美纽斯论教育目的夸美纽斯关于教育目的的学说,首先反映了他的世界观中的宗教观和世俗观之间的矛盾。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永生作准备。
他承袭圣经的观点,对人生的看法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认为人的现实生活并非最终的目的,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趋向一个更高阶段,即是永生。
他确认“现世的人生,也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它存在的目的是使灵魂利用身体作中介,去为未来的生活预备各种有用的事项”,同时他又认为教育有其现世目的,人应该过好现世生活。
夸美纽斯对现世生活所持的观点,与天主教僧侣们所持的观点相反,他不以消极和禁欲来对待现世人生,也不把现世生活当成黑暗与罪恶的根源,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来理解现世生活。
他认为现世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美满的生活。
因此,人们的现实生活就应以其服务与享乐为其主要内容。
所谓服务,就是为社会、国家和别人服务。
所谓享乐,主要是指心灵的快乐。
为了使生活美满,心灵得到快乐,能为社会国家服务,人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和万物的主宰。
也就是说,人应该具有万物的知识,并能利用万物为人类服务。
总之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把人类培养成具有广博知识以及终身为祖国服务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给人以知识、德行和虔信,使人能理解万物和利用万物。
夸美纽斯论教育作用夸美纽斯对教育作用作了高度的估价。
首先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夸美纽斯接受了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把人看作最优美、最完善的创造物,因而教育能对人施展重大的作用。
他指出人之所以成为人,只是由于在最适当的年龄,即在儿童时期受到了所应当获得的那种教育。
他确信,“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成为一个人的。
”他认为,人都有接受知识的智力,智力低到不能接受教育地步的,“在一千个人里面难找到一个”,即使对于这种智力极低的人,教育还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一、简介
夸美纽斯(Johan Amos Comenius,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的杰出教育家。
他被称为欧洲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教育家,同时也是资产阶级新时期的最初一位教育家。
夸美纽斯继承了前人的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的成果,总结了宗教改革时期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经过潜心探索研究,上升为理论。
在他的众多著述中,特别是在他的主要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始终贯穿着正确的教育应该在各方面跟自然相适应的思想,即教育的遵循自然的原则,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的主导原则、教学理论、学制、学校管理以及德育、教师等问题均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被认为是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夸美纽斯出生在“捷克兄弟会”家庭,父亲是一个磨坊主,12岁时父母双亡,22岁起就担任一所文法学校的校长、后又曾任“捷克兄弟会”的牧师,写成《母育学校》、《语言入门》。
17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泛智”的研究,1650年受聘于匈牙利地方长年教育顾问,并创建一所“泛智学校”以实验其泛智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奠定了近代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从而在教育史上矗立起一座巍巍的丰碑。
二、教育目的
“现世的人生只是来世的一种准备。
教育的目的在于达成这一目的。
”——夸美纽斯
教育的目的是灌输知识、培养道德和信仰,使人具备知识、德行和虔信的“种子”得到发展。
三、教育的作用
•对社会: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
•对人:使人的天赋和智力得到发展
四、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教育遵循自然的秩序。
夸美纽斯认为,在自然界存在着一种起支配作用的普遍法则,他称其为“秩序”或“事物的灵魂”。
他把人看做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的发展以及对人进行教育的活动也应服从这一普遍法则。
•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
教育要以儿童的天性为依据。
他把根据儿童的天性、年龄、能力进行教育当做一个不变的自然法则。
五、论普及教育
•夸美纽斯从¡°泛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
泛智教育是夸美纽斯一生中研究的最大的教育课题。
•¡°泛智¡±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是为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不论出身地位,不论城市、乡村,不论男女都要接受教育;
•另一方面是教育内容应该广泛全面,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社会的、宗教的、世俗的,所有科目都应教给儿童。
•六、论学前教育
•《母育学校》,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学前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儿童体力、智力和道德的初步基础,通过感觉器官的训练和发展使幼儿获得有关自然界、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初步认识。
•1.胎教:主要在于孕妇的保健。
•2.体育:给儿童充分活动、游戏的机会。
•3.智育:百科全书式的智育内容,主要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初步知识;另外,智育还应该发展幼儿智力和语言,培养能力。
•4.德育:主要强调文明礼貌和良好生活习惯教育。
•5.关于学前儿童游戏:智育、语言发展、体育和德育都应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
•七、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从感觉论出发,认为教学应该从观察实际事物开始。
2.启发诱导原则。
针对于当时学校强迫学生呆读死记的教学方法,他提出教学应该调动儿童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启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愿望。
3.巩固性原则。
第一,理解性的教学有助于知识的巩固;第二,经常练习和复习。
第三,实践应用。
4.量力性原则。
针对当时经院主义教学的强迫性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提出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理解能力。
5.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教材的组织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要把学科的的知识排成一个整体。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循序渐进,不要跳跃前进。
八、道德教育
1.德育的重要性
他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把培养德行看作学校主要任务之一,德育比智育更重要。
2.德育内容
他采用古希腊所通用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一哲学学派加以发挥了的术语---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作为自己的德育内容。
3.德育方法
尽早开始正面教育;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择友。
九、教育管理
一)国家管理教育
教育具有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作用,所以国家应该管理教育,而不是将教育让给教会和其他社会力量。
(二)督学制度
首次倡导国家设置督学,对全国的教育进行监督。
督学的主要职责包括:对未来的教育管理者进行培训;对各级学校人员进行管理;检查学校教学工作;监督各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
(三)建立统一学制
•提出建立一个统一的单轨学制。
•他把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分为四个时期,各为六年。
每个时期应进入相应的学校。
婴儿期(0-6岁)---◊母育学校(学前教育)
儿童期(6-12岁)---◊国语学校(初等教育)
少年期(12-18岁)---◊拉丁语学校(中等教育)
青年期(18-24岁)---◊大学(高等教育)
(四)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在中世纪,西欧各国学校工作的组织基本上处于混乱无序的状况,学生在一年中可以随时入学。
----◊为改变这种状况,夸美纽斯制定了统一的学年、学日制度。
•中世纪学校的教学组织工作十分松散,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进度都不同,教师只对学生进行个别教学和指导,教学秩序混乱,效率很低。
-----◊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度,并认为,班级授课可以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集体的形成,也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提供了可能。
(五)学校工作人员的管理职责
1.关于校长的规定:
(1)对教师的管理;(2)对学校规章制度的管理;(3)对学校档案的管理。
2.关于教师的规定:
(1)明确本班的目标和任务,并据此安排一切活动;
(2)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教必需的东西——笃信宗教,然后是待人接物方面的美德,最后是生活的外部装饰品——科学知识;
(3)在道德方面,教师应成为学生道德生活的楷模。
3.关于学生的规定
•学生要在宗教、德行、智慧方面都要达到规定的要求。
•(六)纪律和规章制度
•非常重视纪律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认为学校没有纪律就无法正常有序地工作。
学校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必须严格执行,无论谁都不得有任何破坏。
•
十、评价
作为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无论在教育理论还是在教育实践上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并且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
它把反映教育这一复杂社会现象的某些属性和关系的概念和范畴,如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内容、方法、原则,教学的组织形式,学年计划、开学、放假、年级、考试,教师,教科书,学校制度,等等,组织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使以往对教育现象的描述进一步转向理论的论证,并勾勒了现代教育改革运动的轮廓,几乎所有近代教育理论的萌芽均可在他的著作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