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压开关柜生产质量控制规章
- 格式:docx
- 大小:79.09 KB
- 文档页数:11
,.
规范高低压开关柜生产检验标准,以使各流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本标准合用于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当有冲突时,以技术
规范和客户要求为准。
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 mm ,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 IT13 级执行
GB/T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800.4 -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1804-2000 普通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未注形位公差按 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4.1.1 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4.1.2 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4.1.3 尺寸:按图纸或者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
4.2.1 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4.2.2 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重要尺寸零缺陷。
4.2.3 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5.1.1 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棱边、粗糙要做去除毛刺处理。
5.1.2 图纸中未明确标明之尖角(除特殊注明外)均为 R1.5。
5.1.3 冲压加工所产生的毛刺,对于门板、面板等外露可见面应无明显凸起、凹陷、
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5.1.4 毛刺:冲裁后毛刺高 L≤5%t (t 为板厚)。
5.1.5 伤、刀痕:以用手触摸不刮手为合格,应≤0.1。
5.1.6 平面公差度要求见表一。
附表一、平面度公差要求
表面尺寸(mm)
大于 3 小于 30
大于 30 小于 315
大于 315 小于 1000
大于 1000 小于 2000
大于 2000 小于 3150 变形尺寸(mm)
±0.3 以下
±0.5 以下
±1.0 以下
±1.5 以下
±2.0 以下
,.
5.2.1 毛刺:折弯后挤出毛刺高 L≤10%t(t 为板厚)。除特殊注明外,折弯内圆角为 R1。
5.2.2 压印:看得到有折痕,但用手触摸感觉不到(可与限度样板相比较)。
5.2.3 折弯变形标准按照照《表二》及《表三》。
5.2.4 折弯方向、尺寸与图纸一致。
【附表二:对角线公差要求】
5.3.1 尺寸:尺寸按图纸要求检验,尺寸公差见表三。
【附表三:尺寸公差要求】 对角线尺寸(mm) 对角线的尺寸差(mm) 大于 1200 小于 1500 ±1.5 以下
300 以下 ±0.3 以下 大于 1500 小于 1800 ±1.8 以下
大于 300 小于 600 ±0.6 以下 大于 1800 小于 2100 ±2.1 以下
大于 600 小于 900 ±0.9 以下 大于 2100 小于 2400 ±2.4 以下
大于 900 小于 1200 ±1.2 以下 大于 2400 小于 2700 ±2.7 以下
,.
5.3.2 压铆件:压铆螺母(柱)、压铆螺钉、涨铆螺母(柱)、拉铆螺母等,压上零部件后,
罗纹不得变形(螺母或者螺钉能自由进出, 顺畅无卡滞现象),压铆件应与板面相平,
不允许凸起或者凹进(手感触摸应平滑),压铆件与板面垂直,压铆后压铆区无有变 形、猪嘴现象,拉包的高度、壁厚应均匀一致,顶部不应有毛刺。
5.3.3 焊接
焊缝应坚固、均匀,不得有虚焊、裂纹、未焊透、焊穿、豁口、咬边等缺陷。焊缝
长度、高度不均不允许超过长度、高度要求的 10%。
焊点要求:焊点长度 8 ~ 12mm ,两焊点之间的距离 200±20mm ,焊点位置要对
称,上下位置要统一。如加工图纸上对焊点有特殊要求,按图纸执行。
点焊间距小于 50mm,焊点直径小于φ5,焊点布置均匀, 焊点上压痕深度不超过
板材实际厚度 15%,且焊接后不能留有明显的焊疤。
焊接后, 其它非焊接部位不允许有被焊渣、电弧损伤现象, 表面焊渣、飞溅物需清
除干净。
焊接后,零件外表面应无夹渣、气孔、焊瘤、凸起、凹陷等缺陷, 内表面的缺陷应 标准尺寸 尺寸公差(mm)
3 以下 ±0.2
大于 3 小于 30 ±0.3
大于 30 小于 315 ±0.5
大于 315 小于 1000 ±1.0
大于 1000 小于 2000±1.5
大于 2000 小于 3150±2.0
,.
不明显及不影响装配。门板、面板等重要零件还应去除焊后应力,防止工件变形。
焊接零件外表面应磨平,若为喷粉件、电镀件,焊后打磨粗糙度为 Ra3.2 ~ 6.3,
喷漆件为 Ra6.3 ~ 12.5。
5.4.1 表面外观要求
外形尺寸未作特殊要求的按 IT13 级执行。机柜应方正无歪斜扭曲现象,机柜六个
主面的垂直度、直线度(不直度)采用对角线法测量。公差范围见表二。
机柜、门、侧门、底座等零件应垂直,其垂直度采用对角线法测量,标准按表二。
机柜、门、侧门、底座等大平面的平面度公差应满足表三。
门、面板的安装对正及间隙要求:同一批机柜相同地方的间隙差值小于 0.4。门应
开启灵便,在开启范围内不允许与机柜四周产生磨擦与干涉 ,不应有碰撞、刮漆现
象。
机柜装配后必须有可靠的稳定性,不允许由于振动或者其它外界作用力而翻倒。检验
方法:使机柜倾斜 10°,机柜不翻倒。在振动或者其它外界作用力下,机柜不应有零、
部件松脱现象,不应有异常的嚓嚓作响及摇动声。
机柜安全性要求机柜外表面与人身可触及部份的棱边等部位要倒纯及去除毛刺,对
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外露尖角、 棱边、粗糙表面,在表面喷涂前要去除毛刺。机柜接
地要求导电部份应无锈斑,导电性良好。
5.5.1 喷涂前工件表面处理要求:需进行脱脂、除锈、磷化、清洗等处理。
,.
5.5.2 工件表面无水印或者残留的清洗液。
5.5.3 无油污、灰尘、纤维等会影响喷涂表面质量或者附着力的不良现象。
5.5.4 其他检验要求详见《喷涂检验标准》。
5.5.5 压铆螺母、螺钉、罗纹孔经喷涂后的允收条件,须保证螺杆、螺母、攻丝孔经喷
涂后罗纹良好,装配顺利为合格。
扭力测试标准为:
部份配件采取热镀锌处理,电镀标准按国标或者客户要求执行。 48 小时盐雾实验后无辐射 剥落现象。
光源标准、附着力检测、质量等级分类等与“喷涂外观检验标准”的相关条款相同。
7.1.1 装配应保证实物与装配图一致。所有的材料、零部件、标准件的更改代替必须经
设计批准。 M8 M10
≥60kgf/cm ≥100kgf/cm M3 M4
≥6kgf/cm ≥12kgf/cm M6
≥49kgf/cm M5
≥27kgf/cm 罗纹规格
扭力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