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25章 投影与视图 25.1 投影 25.1.1 投影导学案 (新版)沪
- 格式:doc
- 大小:3.35 MB
- 文档页数:3
上海市金山区山阳镇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5章投影与视图25.1 投影25.1.1 投影教案(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上海市金山区山阳镇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5章投影与视图25.1 投影25.1.1 投影教案(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上海市金山区山阳镇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5章投影与视图25.1 投影25.1.1 投影教案(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下图表示一块三角尺在光线照射下形成投影,其中哪个是平行投影哪个是中心投影?图(2)(3)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区别?解:结论:图(1)中的投影线集中于一点,形成中心投影;图(2)(3)中,投影线互相平行,形成平行投影;图(2)中,投影线斜着照射投影面;图(3)中投影线垂直照射投影面〔即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
指出:在平行投影中,如果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那么这种投影就称为正投影。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如图,把一根直的细铁丝(记为安线段AB)放在三个不同位置:(1)铁丝平行于投影面;(2)铁丝倾斜于投影面,(3)铁丝垂直于投影面(铁丝不一定要与投影面有公共点).三种情形下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1)当线段AB平行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1B1,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 A1B1(2)当线段AB倾斜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2B2,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A2B2(3)当线段AB垂直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一个点A32、如图,把一块正方形硬纸板P(例如正方形ABCD)放在三个不同位置:(1)纸板平行于投影面;(2)纸板倾斜于投影面;(3)纸板垂直于投影面结论:(1)当纸板P平行于投影面Q时。
上海市金山区山阳镇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5章投影与视图25.1 投影25.1.1 投影导学案(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上海市金山区山阳镇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5章投影与视图25.1 投影25.1.1 投影导学案(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上海市金山区山阳镇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5章投影与视图25.1 投影25.1.1 投影导学案(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25。
1.1投影【学习目标】1.了解正投影的概念;2.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重难点】重点:正投影的含义及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难点: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课前预习】1.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错误!=错误!,那么ad=bc(b、d≠0),反之也成立.3.一个物体放在阳光下或者灯光下,就会在底面上或者墙壁上留下它的影子,这个影子称为物体的投影,投影从某个侧面反应这个物体的形状.4.由平行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为平行投影.5.由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为中心投影.【课堂探究】中心投影【例1】如下图,电影胶片上每一个图片的规格为 3.5 cm×3.5 cm,放映屏幕的规格为2 m×2 m,若放映机的光源S距胶片20 cm,那么光源S 距屏幕__________米时,放映的图象刚好布满整个屏幕.解析:由于图片和屏幕形成的图形相似,所以“图片的边长∶屏幕的边长=光源距胶片的距离∶光源距屏幕的距离”.设光源S 距屏幕x 米时符合要求,得错误!=错误!,解得x =错误!。
2019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25章 投影与视图 25.1 投影
25.1.1 投影导学案 (新版)沪科版
【学习目标】
1.了解正投影的概念;
2.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正投影的含义及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难点: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课前预习】
1.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 b =c d
,那么ad =bc (b 、d ≠0),反之也成立. 3.一个物体放在阳光下或者灯光下,就会在底面上或者墙壁上留下它的影子,这个影子称为物体的投影,投影从某个侧面反应这个物体的形状.
4.由平行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为平行投影.
5.由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为中心投影.
【课堂探究】
中心投影
【例1】 如下图,电影胶片上每一个图片的规格为3.5 cm×3.5 cm,放映屏幕的规格为2 m×2 m,若放映机的光源S 距胶片20 cm ,那么光源S 距屏幕__________米时,放映的图象刚好布满整个屏幕.
解析:由于图片和屏幕形成的图形相似,所以“图片的边长∶屏幕的边长=光源距胶片的距离∶光源距屏幕的距离”.
设光源S 距屏幕x 米时符合要求,得0.2x =0.0352
, 解得x =807
. 从而可求出光源距屏幕的距离为807
米.
答案:807 点拨:将投影问题转化为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进行解决.
【例2】 如下图所示,点P 表示广场上的一盏照明灯.
(1)请你在图中画出小敏在照明灯P 照射下的影子(用线段表示);
(2)若小丽到灯柱MO 的距离为4.5米,照明灯P 到灯柱的距离为1.5米,小丽目测照明灯P 的仰角为55°,她的目高QB 为1.6米,试求照明灯P 到地面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tan55°≈1.428,sin55°≈0.819,cos55°≈0.574)
分析:根据灯和小敏头顶的位置确定小敏的影子.
解:(1)如下图,线段AC 是小敏的影子.
(2)过点Q 作QE⊥MO 于E ,过点P 作PF⊥AB 于F ,交EQ 于点D ,则PF⊥EQ.
在Rt△PDQ 中,
∠PQD=55°,DQ =EQ -ED =4.5-1.5=3(米).
∵tan55°=PD DQ
, ∴PD=3tan55°≈4.3(米).
∵DF=QB =1.6米,
∴PF=PD +DF =4.3+1.6=5.9(米),
即照明灯到地面的距离为5.9米.
点拨: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发光点、物体上的点及其影子上的对应点在一条直线上.
【课后练习】
1.平行投影中的光线是( ).
A.平行的B.聚成一点的
C.不平行的D.向四面八方发散的
答案:A
2.同一灯光下两个物体的影子可以是( ).
A.同一方向B.不同方向
C.相反方向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D
3.某时刻两根木棒在同一平面内的影子如图,此时,第三根木棒的影子表示正确的是( ).
解析:根据两根木棒及其影子可以判断出它们是灯光下形成的,从而由灯的位置确定第三根木棒的影子.
答案:D
4.星期天小川和爸爸到公园散步,小川身高是160 cm,在阳光下他的影长为80 cm,爸爸身高180 cm,则此时爸爸的影长为__________ cm.
答案:90
5.确定下图中路灯灯泡的位置,并画出小赵在灯光下的影子.
解:路灯下的影子是中心投影,所以分别连接图中人的头顶和影子的端点,即可确定灯泡的位置.由灯泡位置可确定小赵的影子.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