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心理学 期末试卷(A)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学前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发展中的生理特点? A. 大脑功能的快速发育B. 肢体发育逐渐完善C. 牙齿开始换牙D. 骨骼发育成熟答案:D. 骨骼发育成熟2.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阶段中,正确认识自己和对自己的评价形成在几岁左右? A. 3岁 B. 4岁 C. 5岁 D. 6岁答案:C. 5岁3.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是指? A. 孩子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B.孩子和他人相处的交际能力 C. 孩子对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理解 D. 孩子对社会运作规律的认知能力答案:A. 孩子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二、简答题1.请简要描述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阶段。
答:学前儿童认知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运用观察、读图、解决问题、类比推理等思维方式的发展。
-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包括感知、认知、概念等阶段。
2.什么是情绪敏感期?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应对学生的情绪敏感期?答:情绪敏感期是指儿童在特定年龄段内对某些情绪的反应特别敏感的阶段。
在学前教育中,应对学生的情绪敏感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波动。
- 搭建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学习。
- 提供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社会情感能力。
- 注重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
三、论述题1.请论述学前教育心理学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影响。
答:学前教育心理学在儿童认知发展中具有重要性及影响: - 学前教育心理学能够指导教育者了解儿童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 学前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和阶段,从而有效地促进儿童认知水平。
四、综合题1.请描述一位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您如何帮助他克服这个困难。
答:学前儿童在认知发展中常常遇到集中注意力困难的问题,例如一个四岁的儿童。
在关注力未发展完全时,儿童经常难以在有吸引力的环境中保持一定时间的注意力,并且容易分散注意力,这会影响他们的记忆和学习。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总共30分)1.“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A.霍尔B.华生C.盖塞尔D.施太伦2.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A.莫罗反射B.达尔文反射(又称抓握反射)C.巴布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A.感觉适应B.相继对比C.同时对比D.感觉相互作用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B.访谈法C.作品分析法D.实验法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A.亲社会行为B.攻击行为C.合作行为D.性别角色行为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
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A.转移法B.自我说服法C.反思法D.冷却法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这种理论属于( )A.智力分化论B.智力复合论C.智力内容变化论D.智力多元论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A.1~1岁半(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B.1岁半~2、3岁C.2、3~4、5岁D.4、5~6、7岁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A.1岁半~2岁B.1岁~1岁半C.2岁~2岁半D.2岁半~3岁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原始情绪反应2.学前儿童心理学3.选择性注意三、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应注意哪些问题?2.幼儿活动动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学前心理学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B3. B4.C5. D6.D7.A8.B9.B10.A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1.原始情绪反应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最初几天的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划动等等,可以称之为原始的情绪反应。
学前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玩耍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 A. 手工制作B. 运动游戏C. 画画D. 看电视答案:B2.学前教育心理的核心任务是? A. 提高儿童学习能力B. 增进师生情感沟通C.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D. 丰富儿童业余生活答案:C3.孩子在早期的情感体验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 A. 父母的情感体验B. 学校的教育方式C. 同龄人的影响D. 营养均衡的饮食答案:A4.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哪个阶段的儿童? A. 小学生B. 高中生C. 学龄前儿童D. 大学生答案:C二、简答题1.请简述为什么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答:学前教育是儿童在心智和情感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能够提供安全、稳定、愉悦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社会交往能力。
早期的心理健康发展对儿童的终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2.请简述一下家长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中的角色。
答:家长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角色之一。
家长的情感体验、教育方式以及与幼儿的互动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为幼儿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和安全感,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论述题请以不少于800字的篇幅,论述学前教育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中的重要性。
答:学前教育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前教育不仅是幼儿接触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影响幼儿终身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迅速的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表达和社交能力等都在不断发展。
一个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可以为幼儿提供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从而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首先,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
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来探索自我,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建立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一个富有挑战性和鼓励的学前教育环境能够促进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减少自我否定和自卑情绪。
学前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通常分为几个阶段?A. 两个B. 三个C. 四个D. 五个2.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A. 快速性B. 可塑性C. 稳定性D. 多样性3.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的阶段是?A. 婴儿期B. 学步期C. 学前期D. 学龄期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学前儿童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5. 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通常遵循哪个理论?A.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B.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C.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D.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6. 学前儿童的言语发展中,以下哪个阶段是关键期?A. 出生到1岁B. 1岁到3岁C. 3岁到6岁D. 6岁以上7. 学前儿童的社交技能发展中,以下哪个技能不是此阶段的重点?A. 模仿B. 合作C. 竞争D. 独立8. 学前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通常如何发展?A. 从外显情绪到内隐情绪B. 从内隐情绪到外显情绪C. 从情绪不稳定到情绪稳定D. 从情绪稳定到情绪不稳定9. 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绘画和音乐B. 语言和数学C. 运动和科学D. 社交和情感10. 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通常在哪个阶段形成?A. 婴儿期B. 学步期C. 学前期D. 学龄期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
2. 描述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几个关键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2. 分析学前儿童社交技能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培养方法。
四、案例分析题(40分)假设你是一名幼儿园教师,班上有一个5岁的孩子小明,他经常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不愿意与其他孩子分享玩具,也不愿意参与集体游戏。
请分析小明的行为可能受到哪些心理因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主要特征是:A. 语言能力的发展B. 认知能力的发展C. 社会性行为的发展D. 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阶段?A. 感觉运动期B. 前运算期C. 具体运算期D. 形式运算期E. 抽象思维期答案:E3. 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主要体现在:A. 语言能力B. 规则意识C. 艺术欣赏D. 数学概念答案:B4.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 对自我形象的认识B. 对他人评价的依赖C. 对自我能力的评估D. 所有选项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A. 情绪表达的直接性B. 情绪的稳定性C. 情绪的易受他人影响D. 情绪的易变和短暂性答案:B6. 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 亲子关系B. 同伴关系C. 师生关系D. 所有选项答案:D7. 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 词汇量的增加B. 语法结构的掌握C. 语言表达的复杂性D. 所有选项答案:D8. 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 记忆能力B. 注意力C. 思维能力D. 所有选项答案:D9. 学前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 音乐能力B. 绘画能力C. 舞蹈能力D. 所有选项答案:D10. 学前儿童数学概念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 数字识别B. 数量比较C. 简单加减运算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是逐渐形成的。
(正确)2. 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与他们的语言能力无关。
(错误)3. 学前儿童的情绪表达总是直接和真实的。
(正确)4. 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对他们的社会性行为发展至关重要。
(正确)5. 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是他们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
(正确)6. 学前儿童的数学概念发展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无关。
(错误)7. 学前儿童的艺术能力发展主要依赖于成人的教授。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模拟试卷(A)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从初生到入学前。
2.蒲来尔、《儿童的心理》。
3.纵向研究、横断研究;整体研究、分析研究;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因果研究。
4.婴儿期、先学前期、学前期或幼儿期。
5.直观(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
6.抑郁质、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
二、名词解释1. 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2. 守恒:皮亚杰把概念的稳定性称为守恒,即一定数量(如长度、重量、体积、面积、数目、质量等)的物体,在其外形或空间位置改变而其数量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儿童能确认其数量的恒定性(不变性)而不受其它无关因素变化的干扰。
3. 社会性:是人的一种特性,它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
4.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
5.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三、简答题1. 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
(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2.试用实验说明婴儿深度知觉发展的特点。
测量婴儿深度知觉的常用工具是吉布森等创设的“视觉悬崖”。
吉布森等对36名6.5-14个月的婴儿测验的结果,有27名婴儿从平台爬向了浅滩,只有3名爬到深滩。
大多数婴儿虽然听到母亲在深滩一侧呼喊,他也不过去,或只是哭叫。
说明幼小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
3.简述幼儿个性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
(1)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
(2)心理活动倾向性的形成。
(3)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
(4)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
《幼儿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5套)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1、顿悟说2、陈述性知识3、接受学习4、概念学习5、学习动机6.正迁移四、简答题(16分)1、简述幼儿概念学习的要点2、简述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3、谈谈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优缺点。
4、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对教育的启示。
五、问答题(20%)1、试述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每一要点都要举一例说明)。
2.试述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及教学启示《幼儿教育心理学》试卷(二)一、填空题(每格1.5分,共30分) 1、操作性条件反射射学说是由 提出的,建立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关键是 。
2、问题解决的最高形式是 ,它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 和 。
3、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 和 。
4、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教师可通过 来激发学习动机。
5、根据强化理论,教师可通过 来激发学习动机。
6、按照引起学习动机的原因来划分,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 和 。
7、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意义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 。
8、奥苏伯尔按照新旧知识之间有无联系,将学习分为 和 。
9、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10、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包括 、 、 和 等 二、是非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 )1、顿悟说是早期认知心理学派的心理学家所主张的学习理论。
( )2、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
( )3、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原理是相同的。
( )4、认知技能是在理解、记住有关认知的程序性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练习而形成的。
( )5、流体智力与后天的教育与学习有关,而晶体智力与先天的神经系统特征有关。
( )6、幼儿因上课表现好受老师表扬,于是下次上课更认真了,这个过程是一个强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 )7、幼儿比成人更富有创造力。
( )8、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就是有意义学习。
学前心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A. 生理发展B. 认知发展C. 社会性发展D. 情感发展答案:A、B、C、D2.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A. 开展儿童学习能力B. 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C. 增强儿童的社交能力D. 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答案:B、C、D3. 学前心理健康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A. 儿童个体特征B. 儿童的情绪状态C. 儿童的社交技能D. 儿童的学习成绩答案:A、B、C4. 强调儿童自主性、兴趣性、体验性和互动性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
这种特点主要体现在()A. 针对儿童个体特征的教学活动中B. 通过让儿童主动参与的教育活动中C. 通过为儿童创设情境的教育活动中D. 通过让儿童互相合作的教育活动中答案:A、B、C、D5. 下列哪种行为符合学前儿童社交技能的发展特点()A. 学会与别人玩耍并分享玩具B. 主动与陌生人交往并接受他们的礼物C. 不断提高在大班中的声音音量以吸引注意力D. 独立解决冲突并不需要成人介入答案:A二、填空题1. 以下属于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有()答案: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的提高、记忆力的增强2. 学前期是儿童人际交往最旺盛的时期,他们表现出很强的()需求。
答案:亲近、依赖、合作3. 学前儿童易受到()影响,情绪波动较大,需要得到及时安抚与关注。
答案:外界环境、家庭、同伴4. 学前儿童的游戏行为往往是()的,并具有很强的()。
答案:自主、创造性、想象力5. 学前期是儿童建立()的重要时期,培养儿童的社交技能有助于其良好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答案:人际关系、合作关系、友谊关系三、简答题1. 学前心理健康评估的意义和方法。
答案:学前心理健康评估的意义在于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评估方法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和面谈等不同途径,通过综合分析评估结果可以得出儿童的心理特征和问题,为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和个性化的干预提供依据。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2“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3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学习的准备律、练习律以及效果律?(C)
A.巴普洛夫
B.苛勒
C.桑代克
D.斯金纳
4当处于电击状态下的白鼠按动机关时停止电击,那么电击属于(B)
A.正强化物
B.负强化物
C.正强化
D.负强化
5“学生看到别人成功的行为得到肯定,就加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上述情况属于(B)
A.直接强化
B.代替性强化
C.自我强化
D.惩罚
6()学派认为,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过程。
A.格式塔学派
B.认知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D.行为主义学派
7下位学习包括哪两种学习模式( A )
A.派生下位学习与相关下位学习
B.连锁下位学习与归属下位学习
C.联结下位学习与分化下位学习
D.经典下位学习与操作下位学习
8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9幼小的生物如小鸡、小鸭子等在出生后不久,会出现对它所遇到的第一种刺激物(可以是母鸡、母鸭,也可以是人等)偏好或追随,这一现象是(C)
A.期望效应
B.首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光环效应
10(B)个月是孩子与父母和照看者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
A.7-10个月
B.6-12个月
C.10-12个月
D.2-3岁
11(C)是推动人行动的内部力量,能引发行为并推动个体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
A.能力
B.需要
C.动机
D.性格
12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将推动学生学习行为的动机分为(B)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B.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附属内驱力
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D.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13学习动机与强度之间成(A)关系
A.倒U型曲线
B.正U型曲线
C.直线
D.金字塔型
14以下哪种需要属于马斯洛的生长性需要(D)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认知和审美的需要
15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韦纳成就归因理论需要考虑的因素(B)
A.控制源
B.破坏性
C.稳定性
D.可控性
16关于概念的结构,目前心理学中主要有哪两种理论?( C )
A.分析说与综合说
B.模板说与分析说
C.特征说与原型说
D.演绎说与归纳说
17提出“发现学习”的是( A )
A.布鲁纳
B.加涅
C.奥苏伯尔
D.布卢姆
18下列选项中,班杜拉没有
..提及的强化类型是( A )
A.内部强化
B.外部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19在学习理论中提出“中介变量”概念的心理学家是(C )
A.魏特海墨
B.加涅
C.托尔曼
D.苛勒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前运算阶段幼儿认知特征的是(B )
A.不理解事物的可逆性
B.不能通过语言认识事物
C.自我中心
D.无逻辑性的转换推理
21.冯忠良先生认为迁移的实质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而整合是通过(B )
A.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而实现的
B.同化、顺应和重组而实现的
C.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而实现的
D.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循环而实现的
22下列选项中,对游戏的基本特征描述错误的是(C)
A.游戏是一种意向性活动
B.游戏是一种情境性活动
C.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D.游戏是可观察的行为
23柯尔伯格用来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理论的是( C )
A.访谈法
B.对偶故事法
C.道德两难故事
D.观察法
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创造性判别标准的是()
A.是否新颖
B.是否独特
C. 是否有社会或个人价值
D. 是否能体验到自我实现
25原有知识为上位概念,其概括性和包容水平高于新知识,新旧知识之间构成类属关系,这种学习称为( B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有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泛化
2动机
3耶克斯多的森定律
4概念同化
5认知风格
三、简答题(本题共有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动机的功能有哪些?
2积极归因的模式是什么样?
3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4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阶段
四、论述题(本题共有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与联系
2学前儿童能力的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别举例说明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