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
- 格式:ppt
- 大小:9.74 MB
- 文档页数:26
自动控制元件部分课后题答案第一章直流伺服电动机1-1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和控制电流由什么决定?答:a :由T em =C m ΦI a 知电磁转矩由每极磁通量和绕组电流大小决定。
b :由T em =T 0+T 2=CmΦIa 控制电流由负载转矩(T 2)和空载转矩(T 0)大小决定。
1-2当直流伺服电动机的负载转矩恒定不变时,控制电压升高将使稳态的电磁转矩、控制电流、转速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答:a :电磁转矩T em =T 0+T 2可见电磁转矩也不变。
由T em =C m ΦI a 知控制电流I a 也不变b :KeKtRaTem Ke Ua n -=知T em 不变可见U a 转速升高理想空载转速变大导致转速n 升高。
1-3已知一台直流电动机,其电枢额定电压Ua=110V ,额定运行时电枢电流Ia=0.4A ,转速n=3600rpm ,它的电枢电阻Ra=50欧姆,负载阻转矩To=15mN.m 。
试问该电动机额定负载转矩是多少?答:Ea=Ua-IaRa=110-0.4×50=90VEa=CeΦn,Ce=0.105Cm CmΦ=0.23836000.10590n 105.0=⨯=⨯Ea T em =T 0+T 2=CmΦIa→T 2=CmΦIa-T 0=0.40.238=0.0952-15×10-3=80.2mN.m 1-6当直流伺服电动机电枢电压、励磁电压不变时,如将负载转矩减少,试问此时电动机的电枢电流、电磁转矩、转速将怎样变化?并说明由原来的状态到新的稳态的物理过程。
答:磁转矩T em =T 0+T 2可见T 2↓电磁转矩也↓。
由T em =C m ΦI a 知控制电流I a ↓Ea=Ua-IaRa 可见I a ↓知Ea↑,由Ea=CeΦn 知Ea↑知n↑第二章直流测速发电机2-4某直流测速发电机,其电枢电压U=50V ,负载电阻R L =3000Ω,电枢电阻Ra=180Ω,转速n=3000rpm ,求该转速下的空载输出电压Uo 和输出电流Ia 。
自动控制元件一.(20分) 1. 1台永磁直流力矩电机,反电势系数),rad/s V/( 2=e K 摩擦转矩m N 2.0⋅=f T ,转动惯量3104-⨯=J kg •m 2,电感02.0=a L H 。
连续堵转时电流A 51=I ,电压V 201=U 。
(1)求机电时间常数m τ,电磁时间常数e τ,连续堵转的电磁转矩1T 。
(2)电枢电压2U =25V ,求起动时的输出转矩20T 和此电压对应的空载转速20ω。
(3)电机转速rad/s 103=ω,电磁转矩m N 23⋅=T 时,求电枢电压3U 和输出转矩30T 。
(4)写出该电机的传递函数)(/)(s U s a Ω。
2.输入信号是电枢电压a u ,输出信号是电机转角θ。
绘出直流电动机动态框图,标出)(s I a ,),(),(s T s E em a 及扰动力矩)(s T c 。
3.绘出直流电动机电枢控制的调节特性和机械特性曲线,标出始动电压、理想空载转速和堵转转矩,标出电动机、发电机和反接制动状态。
4.直流电动机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是什么?5.电机铁心多用硅钢片叠压而成。
采用片状材料的目的是什么?6.性能优良的永磁直流力矩电动机现在一般采用什么永磁材料?7.与直流伺服电动机相比,直流力矩电动机的e K 、t K 有什么特点?电枢的几何形状有什么特点?二.(20分)1.异步电动机等效电路图中ss r 1'2上的热损耗表示什么?2.简述两相对称绕组产生椭圆形旋转磁场的条件。
3画出两相电机幅相控制时的电路图。
3.磁场)F-=ω表示什么磁场?为什么?Asin(xt4.绘出圆形旋转磁场时异步电动机的两条典型机械特性曲线(转子电阻大和小)。
5.推导两相伺服电动机传递函数)ssGΩ=,并说明其中的参数与静态特性曲线(U/)(s()的关系。
6.绘出三相异步电动机从基频向下变频调速时的机械特性。
7.异步电动机从基频向下变频调速时,若电压保持不变将产生什么现象?用公式说明。
绪论1. 控制元件的分类:按功能分类:执行元件、放大元件、测量元件、补偿元件*执行元件:功能是驱动控制对象,控制或改变被控量(输出量)。
(电机)执行元件---它是控制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常见的执行元件有:电动机、液压马达或气动马达。
其中应用最广的是电动机。
系统对执行元件的基本要求是:(1)具有良好的静特性;(2)快速响应的动态特性;测量元件:功能是将被测量检测出来并转换成另一种容易处理和使用的量(例如电压)。
(电位器)。
测量元件一般称为传感器,过程控制中又称为变送器。
放大元件:功能是将微弱信号放大,分为前置放大元件和功率放大元件两种。
功率放大元件的输出信号具有较大的功率,可以直接驱动执行元件。
补偿元件(校正元件):为了确保系统稳定并使系统达到规定的精度指标和其他性能指标,控制系统的设计者增加的元件。
作用是改善系统的性能,使系统能正常可靠地工作并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
2. 从物理角度,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
磁场与电流的关系由安培环路定律(全电流定律)定律描述。
3. 描述H与I的关系。
nH d I =為I 、 Hh -NI 或NI:磁势。
1i生4. 电磁感应定律说明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势,以及电流。
电磁力(力矩)是由磁场产生的。
第一章电动机及其控制1. 直流电机基本结构:按运动状态:定子和转子两部分。
按功能:磁极、电枢绕组、换向器和电刷(功能将电刷上的直流变为绕组内部的交流)三部分。
磁极在定子上,电枢绕组在转子上。
换向器在转子上,电刷在定子上。
2. 铁磁物质的特点有哪些?1)磁导率J大,是真空磁导率10的2000〜6000倍。
2)」不是恒量,随磁场强度H变化。
3)存在一个临界温度一一居里点,高于此温度时,磁导率降到真空磁导率。
3. 绝对磁滞回线曲线图形两个物理量是什么?Br :剩磁磁密(简称剩磁)He :矫顽磁力。
4. 铁耗主要包括是哪个方面的什么损耗?磁滞损耗加涡流损耗。
5. 直流电机工作原理6. 电磁力定律:大小:F = HB 方向:左手定则电磁感应定律:大小: e = vBI 方向:右手定则7. 电动机产生转矩的条件是什么?同性磁极下电流相同。
绪论1.控制元件的分类: 按功能分类:执行元件、放大元件、测量元件、补偿元件*执行元件:功能是驱动控制对象,控制或改变被控量(输出量)。
(电机)执行元件---它是控制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常见的执行元件有:电动机、液压马达或气动马达。
其中应用最广的是电动机。
系统对执行元件的基本要求是:(1)具有良好的静特性;(2)快速响应的动态特性; 测量元件:功能是将被测量检测出来并转换成另一种容易处理和使用的量(例如电压)。
(电位器)。
测量元件一般称为传感器,过程控制中又称为变送器。
放大元件:功能是将微弱信号放大,分为前置放大元件和功率放大元件两种。
功率放大元件的输出信号具有较大的功率,可以直接驱动执行元件。
补偿元件(校正元件):为了确保系统稳定并使系统达到规定的精度指标和其他性能指标,控制系统的设计者增加的元件。
作用是改善系统的性能,使系统能正常可靠地工作并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
2.从物理角度,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
磁场与电流的关系由安培环路定律(全电流定律)定律描述。
3.描述 H 与 I 的关系。
4.电磁感应定律说明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势,以及电流。
电磁力(力矩)是由磁场产生的。
第一章 电动机及其控制1.直流电机基本结构:按运动状态:定子和转子两部分。
按功能:磁极、电枢绕组、换向器和电刷(功能将电刷上的直流变为绕组内部的交流)三部分。
磁极在定子上,电枢绕组在转子上。
换向器在转子上,电刷在定子上。
2.铁磁物质的特点有哪些?1)磁导率μ 大,是真空磁导率 μ0 的2000~6000倍。
2)μ 不是恒量,随磁场强度H 变化。
3)存在一个临界温度——居里点 ,高于此温度时,磁导率降到真空磁导率 。
3.绝对磁滞回线曲线图形两个物理量是什么?B r :剩磁磁密(简称剩磁)H c :矫顽磁力。
4、铁耗主要包括是哪个方面的什么损耗?磁滞损耗加涡流损耗。
5.直流电机工作原理6.电磁力定律 :大小: 方向: 左手定则电磁感应定律:大小: 方向: 右手定则7.电动机产生转矩的条件是什么?同性磁极下电流相同。
自动控制原理图、接线图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各类电气控制接线图、电子元件工作原理图,还有可控硅整流电路及负反馈调速装置原理等等,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可控硅调速电路
电磁调速电机控制图
三相四线电度表互感器接线
能耗制动
顺序起动,逆序停止
锅炉水位探测装置
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电葫芦吊机电路
单相漏电开关电路
单相电机接线图
带点动的正反转起动电路
红外防盗报警器
双电容单相电机接线图
自动循环往复控制线路
定子电路串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线
按启动钮延时运行电路
星形-三角形启动控制线路
单向反接制动的控制线路
具有反接制动电阻的可逆运行反接制动的控制线路
以时间原则控制的单向能耗制动线路。
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第五版梅晓榕课后答案第一章简介1.1 自动控制的定义自动控制是指利用设备和线路来实现对系统或过程的自动管理和控制。
通过引入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元件,可以使系统实现自动运行、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传感器:用于感知被控对象的状态或变量。
•执行器:用于执行控制信号,控制被控对象的状态或变量。
•控制器:通过对传感器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并生成控制信号,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信号调理电路:用于处理传感器信号,使其符合控制系统的输入要求。
•电源电路:为控制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
•通信线路:用于传输控制信号和传感器信号。
•被控对象:即需要被控制的系统或过程。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按照控制方式、按照控制对象、按照控制任务等等。
按照控制方式可以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是指控制器仅根据系统输入信号的设定值进行控制,不考虑被控对象的实际输出信号。
闭环控制则是根据系统输出信号与设定值的偏差来调节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确控制。
按照控制对象可以分为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
连续控制系统是指被控对象的输入与输出变量是连续变化的,如温度、压力等。
离散控制系统则是指被控对象的输入与输出是离散的,如开关等。
按照控制任务可以分为调节控制和跟踪控制。
调节控制是指对被控对象的输出变量进行调节,使其达到设定值。
跟踪控制则是指控制系统需要根据某个参考输入信号来跟踪输出信号,如跟踪轨迹等。
第二章传感器2.1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传感器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效应来实现将被测量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电阻性原理:根据被测量物理量对电阻的影响,如热敏电阻、应变电阻等。
•电容性原理:根据被测量物理量对电容的影响,如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等。
•压阻性原理:根据被测量物理量对压阻的影响,如压力传感器等。
拿走不谢!75例自动控制原理图、接线图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各类电气控制接线图、电子元件工作原理图,还有可控硅整流电路及负反馈调速装置原理等等,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可控硅调速电路2.电磁调速电机控制图3.三相四线电度表互感器接线4.能耗制动5.顺序起动,逆序停止6.锅炉水位探测装置7.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8.电葫芦吊机电路9.单相漏电开关电路10.单相电机接线图11.带电动的正反转起动电路12.红外防盗报警器13.双电容单相电机接线图14.自动循环往复控制线路15.定子电路串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线16.按启动钮延时运行电路17.星星 - 三角形启动控制线路18.单向反接制动的控制线路19.具有反接制动电阻的可逆运行反接制动的控制线路20.以时间原则控制的单向能耗制动线路21.以速度原则控制的单向能耗制动控制线路22.电动机可逆运行的能耗制动控制线路23.双速电动机改变极对数的原理24.双速电动机调速控制线路25.使用变频器的异步电动机可逆调速系统控制线路26.正确连接电器的触点27.线圈的连接28.继电器开关逻辑函数29.三相半波整流电路图30.三相全波整流电路图31.三相全波6脉冲整流原理图32.六相12脉冲整流原理图33.负载两端的电压在一个周期中,每个二极管只有三分之一的时候导通(导通角为120度)。
负载两端的电压为线电压。
34.直流调速原理功能图35.电动机接线一般常用三相交流电动机接线架上都引出6个接线柱,当电动机铭牌上标为Y形接法时,D6、D4、D5相连接,D1~D3接电源;为△形接法时,D6与D1连接,D4与D2连接,D5与D3连接,然后D1~D3接电源。
可参见图1所示连接方法连接。
36.三相吹风机接线有部分三相吹风机有6个接线端子,接线方法如图2所示。
采用△形接法应接入220V三相交流电源,采用Y形接法应接入380V三相交流电源。
一般3英寸、3.5英寸、4英寸、4.5英寸的型号按此法接。
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科学教学设计引言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是现代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重要基础。
这些元件和线路的设计和应用对于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们需要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确保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其中的原理和应用。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的科学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对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自动控制元件自动控制元件是自动化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比较常见的自动控制元件,如继电器、开关、传感器、电机驱动等。
介绍其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
2.深入分析一些比较常见的控制元件,如电容、电感、晶振器等。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设计,探讨其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自动控制线路自动控制线路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基础自动控制线路设计和应用。
介绍基础电路设计知识和应用技巧,例如开关电路、计数器、状态机等。
2.深入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建立和分析。
通过深入探讨经典控制模型,推导控制理论公式,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及优化方法。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应当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教学方法:1.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案例,例如介绍几个典型的控制实例,如电梯自动控制系统、智能家居控制等。
2.通过实验演示,展示某些实际运用的自动控制线路和元件的工作流程,例如通过自动控制实现指定动作、通过传感器进行自动感应等。
3.常见问题解析讨论,通过学生补充讨论及问答环节,以强化对自动控制元件与线路的理解。
教学评价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我们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
建议采用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评价:1.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对于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的掌握程度。
2.实验设计分析。
通过评价学生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表现,判断学生在理论应用和实践操作方面的掌握情况。
3.学习兴趣反馈。
通过听取学生对于该科目的反馈,以了解学生对于该科目的认可和学习兴趣程度。
一、传感器的选型传感器作为测量或监测系统的首要环节,是获取准确、可靠信息的重要手段。
在智能大棚中,传感器可以测量温度、湿度、CO2,光照等信息,并将测得的数据送到控制部分,经控制部分分析处理后转化为控制信号后,再驱动电机等进行工作。
因此,传感器部分是智能大棚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环节。
下面分别详细地分析讨论智能大棚中各种传感器的选择。
1.温度传感器的选择温度是影响茄子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茄子幼苗生长发育所要求的适宜温度较高,选择高精度、高性能的温度传感器是我们的一项极为重要任务。
温度传感器是指能够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种类繁多。
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
温度传感器有四种主要类型:热电偶、热敏电阻、电阻温度检测器和IC温度传感器。
IC温度传感器又包括模拟输出和数字输出两种类型。
为了进行可靠的温度测量,首先就要选择正确的温度仪表,其中最常用的就是以上四种主要类型。
下面将详尽阐释几种常见的温度传感器特点及应用,并从中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用作大棚温度的测量工具。
1.1 热敏电阻热敏电阻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元件,可分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应用较为广泛,其电阻温A,B为常数。
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大,灵敏度高;体积小,可以测量点温度;固有电阻大,因此无需考虑延长导线时的误差补偿;热惯性小,适合动态测量;造价低;寿命长。
但是, 热敏电阻器的精度和长期稳定性都不是很理想,而且非线性严重、互换性差。
为了克服热敏电阻器的非线性, 往往需要进行线性修正。
有研究表明, 经过补偿和线性修正后, 采用热敏电阻器在大棚的实际温度测量范围内, 准确度可出, 如MAX 6682。
1.2 热电偶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相连接合成回路, 当接合点的温度不同时, 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 这种电动势称为热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