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综合接地连接技术交底(最详细版本)
- 格式:docx
- 大小:3.47 MB
- 文档页数:23
桥梁接地示意图隧道综合接地连接线•1、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10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
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连接。
•2、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壁上,每间隔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5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
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设施接地。
路基接地连接•1、每个接触网支柱、跨线建筑物及桥梁与路基、隧道与路基过渡段处各埋设一根分支引接线,材质同贯通地线•2、路基与桥梁、路基与隧道过渡段贯通地线连接• a.在邻近过渡段的路基电力电缆槽侧壁处预留接地端子,并预埋分支引接线将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
•b.桥梁、隧道地段的贯通地线沿电力电缆槽敷设至路基段,采用L形连接器将贯通地线与路基段电力电缆槽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
无砟轨道接地•1.无砟轨道综合接地方案•(1)无砟轨道板的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应充分利用轨道板结构钢筋,并在结构物内预埋接地端子。
•(2)原则上按每100m与线路两侧桥梁、隧道、路基接触网基础预埋的接地端子单点T形连接。
每100m段落内的轨道板单元之间进行等电位连•接。
•(3)T形连接及板间等电位连接均采用不锈钢连接线。
接地连接及施工工艺1.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
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制造。
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M16,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
2.接地连接线宜采用不锈钢连接线,由钢丝绳、线鼻、防盗螺栓等组成。
钢丝绳采用直径不大于0.65mm的不锈钢丝制造,总截面不小于200mm2(Ik>25KA)或120mm2(Ik≤25KA)。
线鼻与钢丝绳的连接处应能承受5000N的拉力且3min不得松动和断股。
如接地设备有特殊定,应根据相关设备要求选用接地连接线。
3.贯通地线的接续、横向连接和T形分支引接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进行连接;电缆槽内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采用L型连接器连接。
新建铁路大同至张家口高速铁路工程综合接地技术交底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十一月1.贯通地线敷设范围大张客专正线起点(怀安站外)改DK44+903、05至CK185+525(大张高铁变更设计终点,含大原客专接入引起CK179+600~CK185+525纳入大张高铁变更范围)。
客专正线有天镇高速站、阳高南站及大同南站。
大张高铁起点DK44+903、05处贯通地线与呼张客专怀安站内贯通地线C型压接;大张高铁终点CK185+525处贯通地线与太原客专贯通地线C型压接。
(2)存车线走行线走行线正线双侧敷设贯通地线连接,一端从大同南站引出,终点止于存车场进站信号机处。
因与相邻客专工程工期存在不同步的可能性,要预留好贯通地线连接条件,接口处做好标记。
2.综合接地设计根据(1)TB10180-2016《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2)铁运【2006】26号《铁路信号设备雷电及电磁兼容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3)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图册:通号[2016]9301;铁路车站信号设备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图册:通号[2008]9201。
(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2014)第二十一章:综合接地。
3.总体设计原则(1)为保证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大张客专采用综合接地系统。
综合接地系统由贯通线、接地装置构成,接地装置应包含接地体(极)、接地端子与接地线。
(2)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内的金属结构物与电器设备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3)距贯通地线20m范围以内的铁路建(构)筑物的接地装置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4)在大张客专正线两侧分别敷设1根截面35mm²贯通地线,结合土建工程同步实施,与土建工程相关的部分一并纳入土建工程。
(5)不便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的第三方设施(如路外公共建筑物、金属管线等)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或绝缘等措施。
(6)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新建铁路大同至张家口高速铁路工程综合接地技术交底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十一月1.贯通地线敷设范围大张客专正线起点(怀安站外)改DK44+903.05至CK185+525(大张高铁变更设计终点,含大原客专接入引起CK179+600~CK185+525纳入大张高铁变更范围)。
客专正线有天镇高速站、阳高南站及大同南站。
大张高铁起点DK44+903.05处贯通地线与呼张客专怀安站内贯通地线C型压接;大张高铁终点CK185+525处贯通地线与太原客专贯通地线C型压接。
(2)存车线走行线走行线正线双侧敷设贯通地线连接,一端从大同南站引出,终点止于存车场进站信号机处。
因与相邻客专工程工期存在不同步的可能性,要预留好贯通地线连接条件,接口处做好标记。
2.综合接地设计根据(1)TB10180-2016《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2)铁运【2006】26号《铁路信号设备雷电及电磁兼容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3)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图册:通号[2016]9301;铁路车站信号设备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图册:通号[2008]9201。
(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2014)第二十一章:综合接地。
3.总体设计原则(1)为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大张客专采用综合接地系统。
综合接地系统由贯通线、接地装置构成,接地装置应包含接地体(极)、接地端子和接地线。
(2)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内的金属结构物和电器设备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3)距贯通地线20m范围以内的铁路建(构)筑物的接地装置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4)在大张客专正线两侧分别敷设1根截面35mm²贯通地线,结合土建工程同步实施,与土建工程相关的部分一并纳入土建工程。
(5)不便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的第三方设施(如路外公共建筑物、金属管线等)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或绝缘等措施。
(6)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铁路工程施工站台墙区域内站场综合接地施工技术交底一、项目概述二、施工准备1.确定施工范围,进行详细的测量和标注。
2.做好土质分析和地质勘探,确保接地材料的选择和埋深符合要求。
3.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
4.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包括接地材料、电缆、钢筋等。
三、施工方案及步骤1.确定接地材料的安装位置和埋深。
2.在站场墙区域进行挖掘,保持挖掘面的垂直和平整,挖掘深度达到规定的埋深。
3.将接地材料按照规定的埋深和间距进行埋设,确保材料和该层基础之间的接触良好。
4.对接地材料进行专门的焊接或连接,确保接地装置的可靠性。
5.安装接地装置与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线缆,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6.进行接地系统的接地测试,确认站场综合接地施工质量。
7.清理施工现场,进行相关记录和统计。
四、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穿着符合要求的安全装备。
2.施工期间必须进行警示标志的设置,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3.施工现场必须进行通风和防尘处理,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
4.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操作,禁止违章操作。
5.安全巡视人员必须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五、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有序。
2.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操作,禁止随意更改。
3.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关岗位培训证书和相关经验,确保施工质量。
4.施工现场必须定期进行施工质量检验,及时处理施工中发现的问题。
5.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六、施工质量验收1.对施工完工后的接地材料进行检测,确认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对接地装置进行测试,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3.对连接线缆进行测试,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4.完成施工验收后,编制施工质量报告,记录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为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七、施工总结站台墙区域内站场综合接地施工是一项需要高度重视的工程,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高铁车站综合接地施工技术交底书1、施工准备审核施工图纸,现场定位出贯通地线和镀锌扁钢埋设位置及高程。
2、敷设贯通地线电缆及镀锌扁钢(1)贯通地线电缆。
施工工艺:放线→挖槽→敷设电缆→电缆连接→回填压实①在填筑到达敷设地线电缆高程位置上的路基表面,技术员放线定点由施工队用白灰洒出电缆沟路径。
②贯通地线埋设深度在基床底层顶面下30~40cm处,信号专用贯通地线在路基上直埋60cm,由小型挖机开挖至设计标高后,人工清理沟槽底部浮土。
清理完成后向沟内放入40mm厚、粒径不大于5mm的细土,作为保护垫层,并将细土在沟底铺平;桥涵段电缆埋设在电缆槽保护层内。
③敷设电缆时应将电缆盘架在车辆上,转动电缆盘边走边布放电缆。
放置电缆时不得使电缆出现扭劲和背扣。
④贯通地线电缆接续、T型连接应按压接工艺制作。
⑤电缆槽敷设至沟内后,向沟内电缆上部放入40mm厚、粒径不大于5mm的细土,并将这保护层细土在沟上铺平隆起,最后回填土后用步夯机或压路机压实电缆上的盖土,压实系数同路基。
⑥贯通地线在XX、XX、XX处横向连接。
横向连接线敷设方法同路基段贯通地线。
(2)镀锌扁钢铺设①股道间立有接触网支柱时在线间碎石层下方,距离地面以下100mm敷设热浸镀锌扁钢(规格50mm×4mm,厚度不小于4mm),接触网基础及相关基础设备、设施的接地均可通过不锈钢连接线与热镀锌扁钢连接。
热镀锌扁钢与贯通地线之间通过分支接引线连接(原则上100m~150m左右连接一次),热镀锌扁钢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当焊接有困难时可采用螺栓连接,并用卡具固定,热镀锌扁钢与贯通地线之间连接点与通信信号槽及电力电缆槽侧面接地端子不小于15m。
②热镀锌扁钢设计原则:Ⅰ.线间无排水沟时:设置在靠近站台侧,距接触网基础边缘20cm~50cm。
图5-1Ⅱ.线间有排水沟时,设置在基础远离排水沟一侧,距接触网基础边缘20cm~50cm。
图5-23、接地体制作(1)电缆槽接地端子预埋要求①电力电缆槽及通号电缆槽预埋接地端子位置详见附表《电缆槽接地端子位置统计表》②在通信信号槽侧壁原则上每50m设置2个路基型接地端子,端子间距50cm。
编制单位:中铁十一局京福铁路客专闽赣I标六工区编号:工程部—主送单位第四管理组页数第1 页/共3 页工程名称接地系统交底项目隧道综合接地施工交底内容: 综合接地及防闪络接地一、贯通地线及纵向接地钢筋设置:1、隧道左右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中各设置一根贯通地线,并采取砂防护措施。
2、利用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墙上部的Φ16纵向结构钢筋作为纵向接地钢筋,此纵向接地钢筋之间必须焊接牢固,并确保100m断开一次,断开的钢筋端头间距10cm。
纵向接地钢筋每100m与贯通地线连接一次。
二、综合接地接地极设置:1、接地极沿线路方向布设,间距为一个台车位(从洞口第一板衬砌开始,包括明洞)。
每个台车位的接地极均通过Φ16连接钢筋与纵向接地钢筋采用L型焊接连接,连接处左右侧错开布设。
2、暗洞IIIb围岩段利用隧道系统锚杆和Φ16专用环向接地钢筋作为接地极。
按约一个台车位的间距,选择一个设有锚杆的断面作为接地极设置断面,在此环锚杆里按环向间距6m选择锚杆作为接地锚杆(不得少于3根),接地锚杆与环向接地钢筋通过焊接连成整体(焊接面积不得小于360mm2),形成接地极。
接地极通过Φ16连接钢筋与纵向接地钢筋连接,引出点为Φ16专用环向接地钢筋下端头。
具体见“附图”。
3、暗洞IIIc、VI、V级围岩利用隧道系统锚杆和钢架(钢格栅)作为接地极。
按约一个台车位的间距,选择一个设有锚杆的断面作为接地极设置断面,在此环锚杆里按环向间距8m选择锚杆作为接地锚杆(不得少于3根),接地锚杆与钢架(钢格栅)通过焊接连成整体(焊接面积不得小于360mm2),形成接地极。
接地极通过Φ16连接钢筋与纵向接地钢筋连接,引出点为钢架(钢格栅)下端头。
具体见“附图”。
编制:签收:年月日编制单位:中铁十一局京福铁路客专闽赣I标六工区编号:工程部—主送单位第四管理组页数第2 页/共3 页工程名称接地系统交底项目隧道综合接地施工交底内容: 综合接地及防闪络接地4、明洞段利用仰拱下层钢筋作为接地极。
技术交底书(二级)
线路中线线路中线线路中线
内轨顶面
接地锚杆
水板
Φ600
600
i=0.03
Ⅱ
Ⅰ-Ⅰ剖面
余长电缆腔
贯通地线
纵向接地钢筋Φ16结构钢筋
接地连接钢筋
Ⅱ
洞室
160
d、在每个台车中部选择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环、纵向接地钢筋间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间可不连接。
e、每个作业段内的环向钢筋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⑵隧道衬砌结构无钢筋地段
除接触网吊住基础接地外,不再单独考虑接地钢筋设置,环向接地钢筋设置位置根据接触网专业提供的里程位置埋设。
⑶路线两侧的贯通地线通过隧道内环向接地钢筋实现横向连接。
(六)综合接地注意事项
⑴所有用作接地极的接地钢筋在各自工序施工完毕后必须预留连接位置,并对接地钢筋做出标识,便于检查及连接。
⑵接地钢筋设置时必须在同一断面设置,两侧均需预留连接钢筋至混凝土表面,预留长度不小于60cm。
筋。
交底内容:综合接地技术交底一、梁体综合接地1、 连续梁起始端(小里程)及中间桥墩底板设置2个接地端子,起点侧距梁端75cm;顶板设置6个接地端子,梁体左右侧各3个,位置见下图。
2、 底板端子套筒表面应于梁底齐平,每个接地端子顶部用橡胶塞进行密封,以确保端子内丝完好清洁。
3、 连续梁主跨接地端子顺线路方向的位置均在主墩横向中心线小里程侧75cm,横向位置与边跨相同。
4、在梁顶表层设纵向接地钢筋,纵向接地钢筋设于两侧防护墙顶部、底部及上下行无砟轨道底座板板间的1/3和2/3处(距离梁体中心线0.8m位置),并纵向贯通整片梁。
轨道底座板间的纵向接地钢筋距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应小于10cm,纵向接地钢筋应优先利用梁体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每施工一节段必须使用红色喷漆标记,以便焊接时容易识别。
5、在梁端时纵向接地钢筋要与梁端的横向结构钢筋连接,实现两侧贯通地线的横连,防撞墙顶部和底部的纵向接地钢筋顺线路方向每间隔2m连接一次。
连续梁端部6、在墩身位置处,B墙靠近梁中心线应预埋接地端子,通过梁体横向结构钢筋与梁底部接地端子连接,接地连接焊接完成后应进行电阻测试。
详细连接见下图所示,如不详见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7、浇筑梁体混凝土前,接地端子与接地钢筋要做贯通性检查,使用低电阻测试仪进行电阻测试,将仪器的两个电源接头分别连接底板及顶板上的接地端子进行测试,测值小于1欧姆为合格。
填好测试记录表,签字齐全存档以备检查。
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施工,测试完后立即用胶带将端子缠裹结实,防止杂物进入端子内。
8、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连接均采用焊接,应保证焊接质量,所有接地钢筋之间的连接采用φ16钢筋焊接,单面焊20cm,双面焊10cm,焊接厚度不小于4mm,焊缝应饱满。
各工点施作时应根据具体的钢筋配筋,采用搭接焊或 L 型焊接。
(详见后面焊接照片)9、用于综合接地的纵向和横向钢筋可利用原位置或附近的梁体非预应力结构钢筋。
新建铁路大同至张家口高速铁路工程综合接地技术交底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十一月1.贯通地线敷设范围大张客专正线起点(怀安站外)改DK44+903.05至CK185+525(大张高铁变更设计终点,含大原客专接入引起CK179+600~CK185+525纳入大张高铁变更范围)。
客专正线有天镇高速站、阳高南站及大同南站。
大张高铁起点DK44+903.05处贯通地线与呼张客专怀安站内贯通地线C型压接;大张高铁终点CK185+525处贯通地线与太原客专贯通地线C型压接。
(2)存车线走行线走行线正线双侧敷设贯通地线连接,一端从大同南站引出,终点止于存车场进站信号机处。
因与相邻客专工程工期存在不同步的可能性,要预留好贯通地线连接条件,接口处做好标记。
2.综合接地设计根据(1)TB10180-2016《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2)铁运【2006】26号《铁路信号设备雷电及电磁兼容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3)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图册:通号[2016]9301;铁路车站信号设备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图册:通号[2008]9201。
(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2014)第二十一章:综合接地。
3.总体设计原则(1)为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大张客专采用综合接地系统。
综合接地系统由贯通线、接地装置构成,接地装置应包含接地体(极)、接地端子和接地线。
(2)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内的金属结构物和电器设备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3)距贯通地线20m范围以内的铁路建(构)筑物的接地装置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4)在大张客专正线两侧分别敷设1根截面35mm²贯通地线,结合土建工程同步实施,与土建工程相关的部分一并纳入土建工程。
(5)不便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的第三方设施(如路外公共建筑物、金属管线等)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或绝缘等措施。
(6)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昌赣客运专线站前工程
175#~200#承台综合接地施工技术交底
昌赣客运专线站前工程CGZQ-2标二分部
中铁四局集团昌赣客专CGZQ-2标项目部二分部技术交底签收表
表格编号技术交底书
1311 项目名称中铁四局CGZQ-2标项目经理部
共4页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清丰山溪特大桥
设计文件图号昌赣客专施(桥)-8
施工部位175#~200#承台综合接地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1、技术交底范围;
适用于清丰山溪特大桥175#~200#承台综合接地施工。
2、设计情况;
在综合接地系统中,构筑物在贯通地线的接入处电阻不大于1Ω。
3、开始施工的条件及施工准备工作;
开始施工的条件:承台钢筋及模板施工完成。
准备工作:钢筋、电焊机等机械设备已进场检验合格,电焊工已进行安全质量教育且考试合格。
4、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4.1 在每根桩中设有一根通长接地钢筋,桩中的接地钢筋在承台中应环接。
每根桩中的接地钢筋均用“┓”型钢筋与承台底层的环接结构钢筋相连接。
接地钢筋采用ф16的钢筋,焊接长度必须满足单面焊大于100mm,双面焊大于55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
4.2桥墩中设有2根接地钢筋(均设在大里程侧具体位置见附图),一端与承台中的环接钢筋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
车站综合接地技术交底2016-4-28v2一、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车站建设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作为车站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车站接地技术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车站的电气安全及正常运行,必须对车站的接地技术做到规范、可靠、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本文旨在介绍车站综合接地技术及其管理情况。
二、车站综合接地技术车站接地,就是为了防止车站电气设备发生电气危险而采取的一种安全防护措施。
其主要功能是将车站各种电气装置和电线的潜在电势统一地联接到大地上,以在必要时及时地将电势差消除,保证车站电气安全。
而对于车站的接地,其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1.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
2.接地极线的材料应选用具有良好导电性能、耐腐蚀性强的铜材,并采用防腐措施。
3.接地设施的布置应符合《铁路接地设计手册》有关规定。
4.接地极车走线应采用导电性好、耐久性高的连接线。
5.接地设施的电气接触电阻应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
三、车站综合接地技术管理车站综合接地技术是车站电气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平时的管理和维护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铁路行业标准。
具体管理措施如下:1.建立健全车站综合接地技术档案,并做好每年的检查记录和联合检查记录。
2.对车站接地设施进行定期巡视、保养、维护和检查,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3.定期组织车站员工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对车站接地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4.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对接地相关设备的测试和检验,并及时进行更换和更新。
5.在车站接地设施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报修,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和处理。
四、车站综合接地技术作为车站电气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铁路行业标准,并按照特定的管理措施进行管理和维护。
只有做好车站综合接地技术的管理工作,才能确保车站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保障旅客安全。
工程名称龙眼大桥分部分项工程承台交底项目桥梁综合接地图纸名称、图号桥通(2009)9301图1 桩基础桥墩接地布置图工程名称龙眼大桥分部分项工程承台交底项目桥梁综合接地图纸名称、图号桥通(2009)9301工程名称龙眼大桥分部分项工程承台交底项目桥梁综合接地图纸名称、图号桥通(2009)9301图2箱梁综合接地布置图工程名称龙眼大桥分部分项工程承台交底项目桥梁综合接地图纸名称、图号桥通(2009)9301图3 箱梁综合接地布置图工程名称龙眼大桥分部分项工程承台交底项目桥梁综合接地图纸名称、图号桥通(2009)9301工程名称龙眼大桥分部分项工程承台交底项目桥梁综合接地图纸名称、图号桥通(2009)9301图4桥台综合接地布置图(二)工艺要求1.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
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制造,不锈钢材料的成分应满足:Cr>16%、Ni>5%、Mo>2%、C<0 08%,如GBOOCrl7Nil4M02。
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M16,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
2.接地连接线宜采用不锈钢连接线,由钢丝绳、二个线鼻以及二个配套的防盗螺栓(每个螺栓上应配一个平垫圈和一个弹簧垫圈)组成。
钢丝绳采用直径不大于O 65mm 的不锈钢丝制造,总截面不小于200mm(Ik>25KA)或120mm(Ik≤25KA)。
线鼻与钢丝绳的连接处应能承受5000N拉力且3min不得松动和断股。
如接地设备有特殊规定,应根据相关设备要求选用接地连接线。
3.贯通地线的接续、横向连接和T形分支引接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进行连接;电缆槽内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采用L型莲接器连接,c形压接压力不小于12t,并且c形压接处应采取防腐措施。
4.贯通地线要求尽可能直,禁止形成环状;隧道、路堤、路堑、桥梁间的过渡地段贯通地线应平顺连接。
5.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联结均应保证焊接质量,采用搭接焊,交叉点焊采用L型焊接,双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5mm,单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桥梁接地示意图
隧道综合接地连接线
•1、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10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
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连接。
•2、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壁上,每间隔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5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
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设施接地。
路基接地连接
•1、每个接触网支柱、跨线建筑物及桥梁与路基、隧道与路基过渡段处各埋设一根分支引接线,材质同贯通地线
•2、路基与桥梁、路基与隧道过渡段贯通地线连接• a.在邻近过渡段的路基电力电缆槽侧壁处预留接
地端子,并预埋分支引接线将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
•b.桥梁、隧道地段的贯通地线沿电力电缆槽敷设至路基段,采用L形连接器将贯通地线与路基段电力电缆槽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
无砟轨道接地
•1.无砟轨道综合接地方案
•(1)无砟轨道板的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应充分利用轨道板结构钢筋,并在结构物内预埋接地端子。
•(2)原则上按每100m与线路两侧桥梁、隧道、路基接触网基础预埋的接地端子单点T形连接。
每100m段落内的轨道板单元之间进行等电位连•接。
•(3)T形连接及板间等电位连接均采用不锈钢连接线。
接地连接及施工工艺
1.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
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制造。
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M16,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
2.接地连接线宜采用不锈钢连接线,由钢丝绳、线鼻、防盗螺栓等组成。
钢丝绳采用直径不大于0.65mm的不锈钢丝制造,总截面不小于200mm2(Ik>25KA)或120mm2(Ik≤25KA)。
线鼻与钢丝绳的连接处应能承受5000N的拉力且3min不得松动和断股。
如接地设备有特殊定,应根据相关设备要求选用接地连接线。
3.贯通地线的接续、横向连接和T形分支引接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进行连接;电缆槽内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采用L型连接器连接。
C形压接压力不小于12t,并且C形压接处应采取防腐措施。
•4.贯通地线要求尽可能直,禁止形成环状;隧道、路堤、路堑、桥梁间的过渡地段贯通地线应平顺
连接。
•5.接地的钢筋焊接要求:双边焊搭接长度不小
55mm;单边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厚
度不小于4mm。
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直径
14mm(Ik≤25KA)或16mm(Ik>25KA)的"L"形钢筋进行焊接(焊接长度同前)。
•6.对施工中外露的接地钢筋进行防腐处理,采用外裹素混凝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