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477.00 KB
- 文档页数:5
10000以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读写1000以内的数;2.能够使用适当的数字表示1000以内的物品数量;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1.认识1000以内的数字;2.学会使用数字表示物品数量。
三、教学内容1.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100以内的数字;–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10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1000以内的数字;–学会使用数字表示1000以内的物品数量。
四、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数学》第一册;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数字卡片、小物品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字。
2.讲解:介绍100以内的数字规律及读写方法。
3.练习:让学生做简单的100以内数字识别练习。
4.拓展:引导学生认识1000以内的数字,探讨1000与100之间的关系。
5.综合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实践: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如数钱、数物品等。
7.总结:概括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行编写数学题目。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1000以内的数字,掌握数字与实际物品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八、扩展阅读1.《探索数字的奥妙》2.《数学小百科》九、教学资源•《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数字卡片•黑板、粉笔•小物品十、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课堂效果进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勇敢提问,促进学生的进步。
二年级下第1课时1000以内数的认识1《二年级下第 1 课时 1000 以内数的认识 1》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认识 1000 以内的数可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呢!在这第一课时里,我们将一起走进奇妙的数字世界,开启认识 1000 以内数的大门。
让我们先来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不是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数字呀?比如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商品的价格标签上的数字;坐公交车时,站牌上的数字;还有我们的考试成绩,也是用数字来表示的。
数字就像我们的好朋友,一直陪伴着我们。
那什么是 1000 以内的数呢?简单来说,就是从 1 开始,一直数到999 这些数字。
那我们怎么来认识它们呢?我们可以从数数开始。
小朋友们都会从 1 数到 10 吧,那接着数,11、12、13……一直数到 20。
那再接着呢,21、22、23……一直数到30。
就这样,我们可以一直数到 99。
那 100 又该怎么数呢?我们可以把 10 个 10 看作一组,10 个 10 就是 100。
比如说,10 个 10 元就是 100 元。
那 200 呢?就是 2 个 100,300 就是 3 个 100,以此类推。
现在我们来看看计数器。
计数器上有个位、十位和百位。
个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 1 个一,十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 1 个十,百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 1 个百。
比如说,在计数器上拨出 58,个位上有 8 颗珠子,表示 8 个一;十位上有 5 颗珠子,表示 5 个十。
合起来就是 58。
那如果是 125 呢?个位上是 5 颗珠子,表示 5 个一;十位上是 2 颗珠子,表示 2 个十;百位上是 1 颗珠子,表示 1 个百。
再来说说数位顺序。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
老师说出一个数字,你们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好不好?比如说 347,看看谁拨得又快又准。
我们再想想,如果要表示 500 这个数,在计数器上该怎么拨呢?百位上要拨 5 颗珠子,个位和十位上没有珠子,就表示 500。
1《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7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数数使学生认识“千”这个计数单位,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写1000以内的数,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并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3.通过数一数、拨一拨、估一估等活动,充分感悟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千”。
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数法,理解十进制关系。
体会读、写数的方法和理解数的本质。
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小方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师:前几天老师去看了一场激烈的球赛,瞧,就是这儿!你们猜猜这个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学生自由猜测,并说说自己判断的依据。
师:对,这个体育馆能坐很多很多的人,要用一个比100大得多的数来表示。
在生活中,你接触过这么大的数吗?本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1000以内的数。
二、探究新知(一)认识计数单位“千”1.直观演示,建构数数的方法师:同学们,你们会数数吗?预设:会。
课件出示:师:这里有多少个小方块?你会怎么数?预设:一个一个地数。
师:我们先把这些小方块排一排,再数。
教师指名学生数一数,然后说出:有10个小方块。
师指着课件,引导学生一起说出: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就是十。
师:十里面有几个一?预设:十里面有10个一。
师小结:通过数数,我们发现了一和十存在的关系,10个一就是十,十里面有10个一。
2.建构“十”与“百”之间的关系课件出示:师:那这里大约有多少个小方块?你先估计一下。
预设:100个。
师:要想知道准确的数量,我们应该怎么办?预设:数一数。
师:你打算怎么数?一个一个地数?预设:一十一十地数。
师:那我们是不是需要整理一下?(课件展示动态的整理过程)大家数一数吧!学生先数一数,然后说出:有100个小方块。
师:一个一个地数,我们发现了一和十之间的关系,一十一十地数,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10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10个十。
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1)【教育教学教学内容】教材第75页例1,以及练习106第1、2题。
【教育教学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1百是1千。
建立数的概念,培养数感。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10进关系。
【教育教学教学重难点】能熟练地数千以内的数。
【教育教学教学准备】教育教学教学挂图或课件。
计数器、每人10个小方块。
【教育教学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1.在计数器商拨出下面各数,并说说组成。
23 65 962.数数: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问:99相加1是多少呢?学生自由发言。
3.导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呢?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
2、探究新知1.数的认识。
出示教材第74页单元主题图。
1000有多大呢?(估计说不清)演示教材第75页例题1。
(1)1个1个地数,10个1是()边演示边数。
怎么数的呢?(2)110110地数,10个10是()(3)如果要数更大的数,你想怎么数呢?为什么呢?引导学生说:1百1百地数,10个1百是1000。
2.计数单位间的10进关系。
10个1是10 10个10是100 10个1百是1000。
(板书)3.小组学习(1)数数(100——1000以内)(2)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说说为什么呢?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呢?师:请你从1百完后书,数到以前,你行吗呢?你们觉得数到什么时候呢呢?有没有更好的,更快速的方法呢呢?根据学生所说,全班1齐读。
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1个新的计算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个(或1)、10、百)师:通过刚才的数数,你发现了什么呢?让学生说出个(1)、10、百、千之间的10进制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
4.数数练习。
(1)集体数,教材第75页“做1做”。
(2)数数接龙游戏3、巩固新知1.巩固拓展:想1想,数1数。
人教版《1000以内数认识》说课稿人教版《1000以内数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第四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一课时。
它是在学生学习过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之上,数的延伸和扩展。
因为1000和10000都是比较大的数,在学生的认识还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1、通过亲自操作数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1000以内数的数数过程。
2、在巩固“个”“十”“百”等计数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认识计数单位“千”,感受大数的意义。
3、准确认读写千以内的数。
过程方法:1、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结合现实材料感受大数的意义,逐渐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与态度:1、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测意识和估计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进一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在本课设计中,我主要采用实践探究法、问题情境法。
本课要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设计教学,努力促进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通过一根一根的数,十根十根的数,明确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为学习一千做好了铺垫。
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学生在因猜测、产生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质疑、探索。
通过合作探究,相互交流,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给学生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交流、质疑、互动,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成功体验。
三、说学法1、学情分析在现有基础方面: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部分学生对1000以内的数也有所熟悉。
在学习动力方面:二年级学生处于智力开发的初级阶段,自觉性很差,动力明显不足,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万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因此,我根据《万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题,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具体涉及第五章第一节《1000以内数的认识》。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们将学习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数数的能力,以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能够熟练地进行数数,并能够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数数的能力,以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能力。
难点则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数的读写法中的零的读写,以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时的情况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以及练习本、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苹果、铅笔等,然后让学生数一数这些物品的数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我通过PPT和黑板,详细讲解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数的数数方法,以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方法。
3. 例题讲解:我通过PPT展示一些例题,如2345读作,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及时给予讲解和指导。
4.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他们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如数的读写法,数的数数,以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练习。
5. 课堂小结:我在课堂的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0 1 2 3 4 5 6 7 8 9十位百位千位数的数数方法:从0开始,一个一个数,一直数到9,再从0开始,一直数到9,再从0开始,一直数到9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如345234=111七、作业设计:1. 请写出1000以内的数,每个数写两遍。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P68教学目的: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教学准备:情景图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构建数的模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实用文档(1)课前调查反馈:我们全校师生共有多少人?(1350人)(2)出示剧院画面,猜一猜我们全校师生如果六一节去这个小星星剧院看演出,能坐下吗?(一般有两种可能)2.提供信息,再次猜测。
这个剧院的大小是我们这个教室的9倍。
再猜一猜能坐下吗?3.亲身经历,验证结果。
(1)考察教室大约能坐的人数。
A.我们来坐一坐,看看教室到底能坐几人?(请学生一个个上来坐一行,一行大概能坐十人。
)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一十。
(课件配以演示)B.需要这样一行一行坐下去吗?学生说只需坐一列,就可以知道能坐几行?(个别学生一个个坐,课件配以演示一行一行出现,其余学生十个十个数。
)一十一十数,10个十是一百。
C.教室能坐几人?(大约12列)1个百和2个十合起来是120人。
(3)考察剧院大约能坐的人数。
A.课件演示有9个教室的人数。
实用文档B.算一算能坐几人。
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回答,演示。
(9个120中9个百和5个20是一千再加图里所剩的4个20得到1080。
)一百一百地数,十个一百是一千。
(揭示课题)C.说说最后问题的结果,你有什么建议?二、创设游戏情境,在数数中理解。
1.这里的“在线游戏”中,各有多少人。
(有5个宫,位置如下)2.如果你想“上线”玩,你会选择哪个宫。
按照图上游戏宫在教室里相对应的位置,选择站好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