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口语交际做手工》教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3
《口语交际:做手工》一、教学目标1、学会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手工制作过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认真倾听别人的介绍,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清晰、准确地介绍自己的手工制作过程;学会倾听他人的介绍,并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
2、难点-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和顺序介绍手工制作过程;培养学生在交流中的礼貌和尊重。
三、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为学生提供介绍的范例。
2、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手工制作过程,互相学习和提出建议。
3、角色扮演法:模拟采访场景,让学生在不同角色中锻炼口语表达和倾听能力。
4、实践操作法:安排学生现场制作简单手工,加深对制作过程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精美手工,如纸鹤、纸船、纸花等。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的这些漂亮的手工,你们喜欢吗?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口语交际活动——做手工。
大家可以把自己制作的手工带来,向同学们介绍制作过程。
”(二)明确要求1、教师出示口语交际的要求:-介绍自己的手工是什么。
-介绍自己是怎么做的,按照顺序说清楚。
-认真倾听别人的介绍,有不明白的地方礼貌地提问。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要求,明确介绍手工制作的重点。
-对于“介绍自己的手工是什么”,教师可以提问:“你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你的手工呢?比如形状、颜色、用途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简洁明了地介绍自己的手工。
-对于“介绍自己是怎么做的,按照顺序说清楚”,教师可以提问:“你可以用哪些连接词来表示顺序呢?比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
”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制作过程的顺序。
-对于“认真倾听别人的介绍,有不明白的地方礼貌地提问”,教师可以提问:“当你听别人介绍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呢?如果你有问题,应该怎么提问呢?”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礼貌提问。
2019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 口语交际《做手工》教案新人教版附送:2019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口语交际做手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选择自己的一件手工作品,能按照顺序介绍制作的过程2、认真聆听别人的介绍,能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教学重难点:能按顺序介绍制作过程,能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纸教学用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的手工作品都带来了吗?2、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哇,真漂亮!3、你做的手工是什么?太有创意了!颜色搭配的真好看!真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孩子!你的动手能力真强!二、创设情境(1)引出认真听1、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小巧手,今天有一位小朋友也带来了他的手工作品,我们一起听听吧!(待会老师要考考你们,从中听到了什么?)2、你们听得可真认真,你听到了什么?嗯,你听到了作品的名字你听到了所需要的材料你知道了他是怎么做的你的小耳朵真会听!真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孩子!要想知道别人说了什么,在别人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认真听,并且记住主要信息(贴认真听记住主要信息)(2)引出按顺序,有条理1、怎么说才能说的更清楚,让别人听的更明白?(贴说清楚)其实,在曹冲称象一文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示文段自己先读一读,看看作者在描写称象过程时用到了一些什么样的词语使我们更加清楚?谁发现了?有“先......”,这样的词语就是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2、你还知道哪些表示顺序的词语?请你说你说3、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表示顺序的词语,一起读一读(贴按顺序有条理)(3)学以致用1、无声频谁来当当小小配音员,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教教大家怎么做这个手工作品呢?2、真厉害,这么快就学会了,他学会了,你们学会了吗?(可以找2——3个,直到说好为止)8、赶快拿出你的作品用这样的方法大声地说一说吧!三、小组交流1、老师刚才听到很多小朋友说的都非常精彩,愿意和你的小朋友分享吗?2、下面请同学们4人小组,互相介绍自己的手工,在这里老师有一个温馨提示a、说清楚作品的名字b、按照顺序来说c、组内其他同学认真听待会呀,我们要来一场口/才/大/比/拼,赶快开始吧!3、遥知不是雪....4、同学们交流的真投入,为此我为你们准备了小小演说家、逻辑达人、词语王者、倾听小能手4个奖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二口语交际:《做手工》(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语文教师,我对于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二《做手工》这一口语交际的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内容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二《做手工》。
课文通过描述孩子们在手工课上的种种表现,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如何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能够理解孩子们在手工课上的表现,能够用流畅的语言描述手工的过程和成果,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用准确、流畅的语言描述手工的过程和成果。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的教具包括课件、手工材料等。
学具则是学生自己准备的手工材料。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展示孩子们在手工课上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他们正在做什么。
2. 课文学习:我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孩子们在手工课上的表现。
3. 口语交际练习:我分组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描述手工的过程和成果。
4. 展示与评价: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包括课题《做手工》和手工的过程和成果的关键词。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流畅的语言描述你做手工的过程和成果。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用流畅的语言描述手工的过程和成果,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我认为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拓展延伸方面,我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做手工,并将过程和成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这就是我对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二《做手工》的教学设计。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口语交际做手工教学目标:1、能够选择自己的一件手工作品,大方地跟同学按照顺序介绍自己手工作品制作的过程。
2、训练学生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等大致情况说清楚。
说的时候,态度自然大方,讲话声音洪亮有条理,普通话准确、流利,思路清晰,有一定的感情,达到口语训练及与别人交流的目的。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做文明的听众,不乱打断同学讲话。
能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询问。
4、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选择自己的一件手工作品,大方地跟同学按照顺序介绍自己手工作品制作的过程。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教学准备:学生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课件、口语交际作文范例2篇。
预习要求:选择一件自己比较满意的手工作品,回忆自己制作作品的材料、方法及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三件学生的手工作品)同学们,大家看这是什么(对的,这三件是我们班上的同学制作的手工作品)大家看做的好看吗2、这三件手工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大家想不想学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做手工。
3、板书课题:口语交际做手工】二、口语交际训练(一)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及要求1、出示课本第38页的内容,引导学生读一读看一看,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及要求。
2、学生交流讨论,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及要求。
指生读一读课本第38页上面的口语交际的要求,明确本次口语交际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按照顺序说,二是要注意听,记住主要信息。
3、教师小结,再次强调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做手工,要求选择自己的一件手工作品,按顺序介绍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
4、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及要求。
(二)教师指导。
|1、同学们,上一节课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好自己最得意的一件手工作品,把它带到学校来,大家带来了吗学生把手工作品拿出来,在小组内展示。
创新教案口语交际《做手工》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指导学生比较详细地介绍自己的小手工的制作过程,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培养学生说活有礼貌、大方、认真聆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在交际中学习文明交往的习惯。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动手制作小手工、奖品。
【教学过程】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儿歌“人有两件宝”。
2.从这首儿歌中你知道了什么?3.课件出示系列小手工图片,激发兴趣:通过我们的双手和大脑,就能制成一些可爱的小物品。
看,我们的小手多巧啊!4.欣赏完这么多的精美作品,你有什么话想和老师、同学们说说吗?(我也想做一个小手工)二、教师制作,示范说话。
1.好,现在老师教你们做一个小手工,请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听听老师是怎样讲的,看看老师是怎样做的?等会儿请你们把制作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2.老师边制作,边口述制作过程(我的小手工是不倒翁。
不倒翁是怎样制成的呢?首先要准备好制作不倒翁的材料和工具:彩球、乒乓球、橡皮泥、牙签、瓶盖、铁丝、彩笔和剪刀。
材料和工具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
我是这样制作不倒翁的:首先把彩球的一头用筷子或铁钉弄一个小洞,再把橡皮泥放在彩球最底下,作为不倒翁的身子,接着用牙签把乒乓球固定在彩球上方,作为不倒翁的头,然后在乒乓球上画上不倒翁的脸,最后用彩纸做一顶帽子戴在不倒翁头上。
这样一个可爱的不倒翁就制成了。
它不仅可以装饰房间,而且在制作的过程中,既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又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
)三、指导表达。
1.师:我的介绍完了,同学们觉得老师的这个作品怎么样?2.谢谢大家!刚才你们听明白老师是怎么介绍的吗?谁来说说老师都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这个制作?(板书:名字、材料、工具、用途和制作方法。
)3.老师在介绍制作方法时按照一定的顺序用了哪些连接词?(板书:先……再……接着……然后……最后……)4.谁愿意上台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老师是怎样制作的。
5.再听听老师是怎样表述制作不倒翁的全过程的。
口语交际《做手工》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按照顺序说清楚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
2、认真倾听别人的介绍,能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
3、激发学生对做手工的兴趣,感受动手创造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能够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
(2)学会倾听,获取关键信息。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制作过程说清楚、说完整,并且语言生动有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手工作品。
2、学生准备: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手工活动,比如折纸、剪纸、捏泥人等等。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交流一下做手工的乐趣。
(板书:口语交际《做手工》)(二)新授1、看一看(1)教师展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手工作品,如纸飞机、纸鹤等。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手工作品,说说它们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2、说一说(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手工作品,向同桌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是什么,是怎么做的。
(2)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学生在说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先准备材料,再一步步制作。
3、听一听(1)请一位同学上台向全班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及制作过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2)听完后,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这位同学的手工作品是什么?制作过程是怎样的?(3)引导学生评价这位同学说得怎么样,有没有说清楚制作过程。
4、练一练(1)小组内互相交流,每个同学都要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建议。
(2)小组推选代表上台展示,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三)总结方法1、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1)声音响亮,让别人听得清楚。
(2)按照顺序说,说清楚每一步怎么做。
(3)使用连接词,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
2、听的时候要注意什么?(1)认真倾听,不打断别人。
(2)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
(3)听完后可以提出问题或给出建议。
口语交际:做手工教学目标:1.鼓励同学乐于表达,向同学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
2.用普通话进行介绍,记得按顺序说,用上“先……再……然后……最后……”之类的连接词。
3.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在听的过程中,能够记住主要信息。
教学重难点:1.用普通话进行介绍,记得按顺序说,用上“先……再……然后……最后……”之类的连接词。
2.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在听的过程中能够记住主要信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自己制作一件手工作品学生准备:带一件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表达欲望1.背儿歌《人有两个宝》2.昨天布置做的手工带来了吗?看,我把它们拍下来了。
你们的小手真是太巧了。
谁愿意站起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说说作品是什么,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二、教师示范,交给表达方法老师也做了一个,漂亮吗?想不想学?那就让老师来教教你吧,认真听的孩子才能学会。
1.教师拿着自己的手工作品介绍。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手工作品是“美丽的枫树”。
首先,我们要准备好棕色、红色、橙色和黄色卡纸各一张,工字钉,剪刀,铅笔。
先用铅笔在棕色卡纸上画出树干的形状,用剪刀剪下来。
再分别在红色、橙色、黄色的卡纸上画出枫叶的形状,也用剪刀剪下来。
要多剪一些。
然后把它们拼成树的形状,用钉子固定在软黑板上。
这样一棵美丽的枫树就做成了。
2.孩子们听了我的介绍,你知道我的手工作品是(),用到的材料(),我是怎么做成的()。
指名说3.你学会了吗?指名复述制作过程。
4.总结:是的孩子们,我们在向别人介绍的时候也要这样按顺序说,告诉大家,你制作的是什么?需要哪些材料?并重点说清制作过程。
说制作过程时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最后……”这类的连接词。
别人一听就明白了。
5.请一位小老师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其余同学认真倾听。
(有没有按顺序说,有没有说清步骤)检查倾听情况,指名复述三、同桌练习,相互交流1.同学们,想不想把自己制作的方法告诉你的同桌?现在拿出自己的手工作品,同桌之间你教我,我教你。
口语社交做手工【教课要求】1.能比较详尽地介绍自己的小制作的制作过程。
2.培育说话大方、有礼貌以及认真倾听他人说话的习惯。
【活动准备】1.学生课行进行的小制作(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卡纸做的小房屋,用塑料瓶做成花篮)2.把学生区分红若干个社交小组。
3.多媒体课件。
【教课要点】能比较详尽地介绍自己的小制作的制作过程。
【教课难点】培育说话大方、有礼貌以及认真倾听他人说话的习惯。
【教课课时】 1 课时【教课过程】(一)发言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做的小制作你们都带来了吗?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
(板书:我爱做手工)2.作品展现。
3.怀疑:看来每一位同学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谁来告诉我你做的是什么呢?4.学生简单介绍。
5.小结:今日我们就利用这节课来说一说“我们的小制作” 。
在这个过程中,你们要勇敢地闯过三道关,成为我们班的“小巧嘴”、“小巧手”,你们有信心吗?下边就带着你们的小制作一同进入第一关“说一说”。
(二)创建情境,相互沟通。
第一关:说一说1.课件体现:(课件出示 1)第一关:说一说(1)请你向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的小制作是怎么做的。
(2)必定要把过程求情楚,说理解。
2.合作沟通:请你们依照要求,在合作小组里学习,相互介绍自己在作品。
最好把制作过程说得清楚些。
3.学生报告:指名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4.师生沟通:师:同学们,为了每一个角落的小伙伴都能清楚的听到我们的声音,我们发言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生:说话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师:对,所以接下来的同学,在介绍自己的小制作的时候就要高声的说啦。
板书:高声说师:方才这位同学的介绍和前方几个同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吗?生:过程更为清楚生:用上了一些适合的连结词师:这些词就是表示次序的连结词,在介绍的过程中,合理的使用它们,就能够让我们的表达更为有序,让听的人听的更为理解。
(师板书:先、再、而后、接着、最后)(课件出示2):用上连结词:先、再、而后、接着、最后师:那么谁也能试着用上这些词,再来介绍你的小制作呢?(指名介绍)5.教师小结:看了同学们都学会了如何让使用这些表示次序的连结词,个个都想站起来介绍自己的小制作,不要焦急还有时机呢,接下来我们一同进入第二关“比一比”。
口语交际
做手工
教学目标:
1、能够选择自己的一件手工作品,大方地跟同学按照顺序介绍自己手工作品制作的过程。
2、训练学生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等大致情况说清楚。
说的时候,态度自然大方,讲话声音洪亮有条理,普通话准确、流利,思路清晰,有一定的感情,达到口语训练及与别人交流的目的。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做文明的听众,不乱打断同学讲话。
能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询问。
4、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选择自己的一件手工作品,大方地跟同学按照顺序介绍自己手工作品制作的过程。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教学准备:学生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课件、口语交际作文范例2篇。
预习要求:选择一件自己比较满意的手工作品,回忆自己制作作品的材料、方法及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三件学生的手工作品)同学们,大家看这是什么?(对的,这三件是我们班上的同学制作的手工作品)大家看做的好看吗?
2、这三件手工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大家想不想学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做手工。
3、板书课题:口语交际做手工
二、口语交际训练
(一)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及要求
1、出示课本第38页的内容,引导学生读一读看一看,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及要求。
2、学生交流讨论,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及要求。
指生读一读课本第38页上面的口语交际的要求,明确本次口语交际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按照顺序说,二是要注意听,记住主要信息。
3、教师小结,再次强调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做手工,要求选择自己的一件手工作品,按顺序介绍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
4、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及要求。
(二)教师指导。
1、同学们,上一节课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好自己最得意的一件手工作品,把它带到学校来,大家带来了吗?学生把手工作品拿出来,在小组内展示。
老师刚刚大致的看了一下大家的手工作品,发现大家的手工作品做的都非常好,那么大家想不想把自己的手工作品介绍给大家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自己的作品。
2、那么我们该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才能让别人听的非常清楚呢?
3、学生讨论交流:
A、介绍清楚自己的手工作品是什么?
B、介绍清楚自己的手工作品在制作时需要哪些材料及工具。
C、手工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按顺序介绍自己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
4、教师再次强调:在介绍制作过程时,可以用“先、再、然后、最后”或者用“第一步、第二步……“等表示顺序的词语,这样可以让表达更加有序。
在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的时候,态度要自然大方,说话声音要洪亮有条理,思路清晰。
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别人说话,做文明的观众,不乱打断同学讲话,要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询问。
5、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按照以上要求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情况,并作适当的指导。
6、指1到2名同学带着自己的手工作品到讲台上,按照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
7、全班交流评价,并指出介绍不到位的地方,作适当的补充。
(三)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自己最满意的手工作品,并且详细介绍了手工制品作品制作的过程。
听了大家的介绍,老师和同学们都了解了你们最满意的手工作品的名称及制作方法。
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也非常认真,是一个合格的文明的小听众。
三、佳作欣赏
1、有两位同学在课后制作了两个手工作品,一个是卡通笔筒,另一个是纸巾球。
他们还把这两个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写成了一段话,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欣赏。
2、出示学生佳作
范文一:
我制作了一个卡通笔筒。
制作卡通笔筒,要准备卡通卡片、纸芯、卡纸、剪刀、彩笔等。
我先找来了印有卡通人物的卡片,把上面的卡通人物画在白色的卡纸上,再用另一张卡纸做筒底,把筒底粘贴到桶身上。
然后我把纸芯放在白纸上,描出筒长,并标线,用剪刀剪下白纸,粘在桶身上,最后我用彩笔画出我喜欢的图案,涂上颜色。
就这样一个精美的笔筒就大功告成了。
怎么样,我的手工作品是不是很棒?
范文二:
平时在家做完作业,我都利用课余时间剪剪纸,做做小手工。
今天我突然有了一个好创意。
我拿来八张纸巾,分别把它们揉成两个圆球,用胶带把它们绕三圈贴起来,第一圈是横着绕,第二天是竖着绕,第三圈还是横着绕,最后把自己喜欢的彩色图案如爱心、五角星剪下来,用胶带纸把图案贴在圆球上,两只可爱的小圆球就做好了。
我还我还给他们取了两个名字,贴爱心的圆球叫“爱心纸巾球”,贴五角星的圆球叫“五角星纸巾球”。
两只小小球静静地躺在书桌上,陪着我读书,陪着我写字。
3、学生自由朗读学生佳作,进一步了解如何介绍自己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做手工,了解了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明白了在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时,声音要响亮,思路要清晰,听别人介绍的时候要认真,做文明的小观众,不打断别人的说话。
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我们要学着积极的与别人进行口语,养成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
五、作业
把自己的手工作品介绍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