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Tech-2017年国内旅游出行用户研究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7.91 MB
- 文档页数:32
2017年旅游行程助手专题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7年3月五大行程助手首次体验评分 (5)去哪儿--推荐指数:国内/4.5星、出境游/3.5星 (5)操作简单,可预订产品受一定限制 (5)推荐信息详细,地图及智能优化功能仍有提升空间 (7)妙计旅行--推荐指数:欧洲游/5星 (8)整体规划流程清晰,注重细节,妙计购为亮点 (8)地图设计突出,预订产品便利,地域受限制 (11)穷游--推荐指数:国际/5星 (12)操作简单流畅,智能优化追踪全程,预订便捷 (12)丰厚行程路线资源,智能优化功能突出,整体规划流程有提升空间 (16)背包兔--推荐指数:国内/ 4.5星、国际/4星 (17)操作流畅,行程单设计人性化,推荐多样化预订产品 (17)整体布局较佳,智能优化功能提升空间大 (19)百度旅游--推荐指数:国内游/4.5星、国际/3.5星 (19)操作简单流畅,智能优化功能突出,城际交通仍有提升空间 (19)国内行程规划体感佳,行程单稍显简单 (22)横向比对:出境游选穷游,国内游选百度 (23)页面设计 (23)编辑行程 (23)内容覆盖 (24)预订便利性 (25)图表1:全文结构 (4)图表2:去哪儿行程规划入口 (5)图表3:去哪儿行程规划具体行程规划 (6)图表4:去哪儿行程规划行程生成 (7)图表5:妙计旅行行程规划入口 (8)图表6:妙计旅行行程规划具体行程规划 (9)图表7:妙计旅行产品预订 (10)图表8:妙计旅行行程生成(旅行日历) (10)图表9:妙计旅行行程生成篇(每日行程) (11)图表10:穷游行程规划入口 (12)图表11:穷游行程规划酒店 (13)图表12:穷游行每日行程规划 (14)图表13:穷游行程规划小交通 (14)图表14:穷游行程单 (15)图表15:穷游行程单 (16)图表16:背包兔行程规划流程图 (17)图表17:背包兔每日行程规划 (18)图表18:背包兔行程单 (18)图表19:背包兔第三方平台酒店预订 (19)图表20:百度旅游整体行程规划 (20)图表21:百度旅游每日行程规划 (20)图表22:百度旅游城际交通 (21)图表23:百度旅游行程单 (22)图表24:百度旅游产品预订 (22)图表25:页面设计评分表 (23)图表26:编辑行程评分表 (24)图表27:内容覆盖评分表 (25)图表28:预订便利性评分表 (25)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即将过去,线上流量成本急剧提高。
速途研究院:2017年第二季度在线旅游市场调研报告有一篇《2017年中国消费者报告》中指出,目前中国的消费者更愿意追求健康、有体验感的休闲生活,为提升生活品质,消费者对于离家旅游度假的需求也不断释放。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国内旅游人数达44亿人次,增长率为11%,在如此旺盛的旅游需求下,预计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49亿人次。
近期,恰逢暑假,暑期旅游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全国各地景区的景象如同夏日的温度一般火热。
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团队通过抓取2017年第二季度国内在线旅游用户调研数据,探讨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7、8月为旅游旺季从全年出游时间趋势来看,每年的 7、8月份为出游高峰期,这个时间段恰巧为暑假,与寒假相比,气候更适宜外出旅游,而在旅游群体中,以学生和家长为主;10月份为另一个出游高峰期,“十一”小长假为人们出游提供了时间基础;2月、4月和5月皆有出游增长点,这几个月当中分别有春节、清明节和劳动节,法定节日往往会带来周边短途旅游热;而3月份出游热度最低。
总体看来,人们全年出游时间趋势与节假日时间相吻合。
42.6%游客旅游预算在3000-5000元在旅游活动中,以“住”和“行”的消费最为基础,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不同人群对于旅游活动的消费档次有着不同的要求,调查数据显示,42.6%的游客旅游预算为3000-5000元,29.4%的游客旅游预算为1000-3000元,预算在1000元以下的占20.8%,另外还有7.2%的游客旅游预算为5000元以上。
名胜古迹最受追捧旅游的目的一般以放松身心、开拓眼界、与朋友和家人沟通感情为主,在旅游地点选择上,一般也会有一定的目的和偏好。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千年的历史造就了诸多名胜古迹,这也成为国民乃至全世界游客的旅游胜地。
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去名胜古迹旅游的占39.5%;主题乐园在最近几年热度大增,受青少年和儿童群体的喜爱,成为亲子旅游的首选;从忙碌的工作、生活中解放出来,人们往往会选择去宁静婉约、古朴醇厚的水乡、古镇,亦或是拥有独特生态风景的海滨、海岛旅游;另外,繁华都市、自然景观、动物园和海洋馆也颇受欢迎,分别占比20.6%、17.1%和10.5%。
2017年出境游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9月目录一、出境游市场概况:近两年增速放缓,亚洲仍为主体,二线城市增速较快 (7)1、出境游人数、消费稳步增长,消费内容正在从购物向文化体育娱乐方向转变 (7)(1)出境游人次 (7)(2)出境游消费 (7)(3)出境游消费结构 (8)2、旅游形式:跟团游相比自由行增长更快,旅行社出境游占比近8年由26%提升至46% (10)3、目的地选择:亚洲游仍占主体,欧洲线开始复苏 (11)4、客源地:二线城市崛起,三四线城市有望进一步挖掘 (13)二、市场规模:16年全国出境游营收有望超过2000亿,多重利好因素助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15)1、2016年出境游营收有望超越国内游,成为旅行社三大业务之首 (15)2、出境游旅行社地区分布:主要集中于华北、华南、华东地区 (16)3、多重利好因素助力出境游持续增长 (17)(1)经济新常态下,9省人均GDP超1万美元,消费升级红利到来 (17)(2)中产阶级消费升级,出境需求多样化 (18)(3)签证政策放宽使出境游更为便利 (18)(4)新增国际航线助力提升出境游客流 (19)(5)人民币汇率不断走强 (20)三、线上旅行社:跟团出境游线上比重约15%,龙头占有率正在提升 (22)1、市场规模:16年在线出境游交易额519.36亿元,同比增长40.82% (22)2、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途牛、携程位居前两位 (24)(1)在线度假市场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交易进一步向龙头企业聚集 (24)(2)途牛凭借跟团游优势跃居在线出境游首位,携程瞄准增长潜力更大的自助游领域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25)3、战略布局:加速落地,不断加强资本运作、战略合作,线上线下融合加快 (28)(1)业务:携程、同程致力打造综合在线预订服务,途牛精准定位旅游产品 (28)(2)战略布局:加速落地,加强资本运作、战略合作,与线下旅行社打造竞合关系 (29)四、线下旅行社:前三大出境游旅行社占据10%市场份额,众信居于首位,凯撒盈利、增长表现最优 (31)1、市场份额:众信出境跟团游市场占比4.5%升至行业首位,国旅、青旅等占有率有所下滑 (31)(1)市场份额:众信、凯撒不断上升,国旅、中青旅呈现下滑趋势 (31)(2)出境游营收占比:众信、华远国旅出境游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90%以上 (33)(3)出境游营收增速:16年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凯撒逆势而上实现同比增长28% (33)(4)旅游目的地:众信奉行均衡战略,凯撒、华远国旅大力布局欧洲游市场 (34)(5)客源地:中国国旅、凯撒、众信、华远国旅主要布局华北、华东地区 (35)2、出境游盈利:凯撒出境游毛利率14%位居行业首位,广之旅、众信、华远国旅10%左右 (37)3、战略布局:资源、渠道双向发力,积极布局旅游+业务,力求实现全产业链 (39)(1)众信旅游:通过收购不断扩张批发、零售渠道,逐步进军旅游金融、游学、体育旅游领域 (39)(2)凯撒旅游:依托上游资源优势,拓展“旅游+”全产业链模式,重点打造体育旅游板块 (41)(3)中国国旅:与港中旅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 (43)(4)中青旅:以遨游网为核心,发力线上旅游,提升旅游服务市场份额 (44)五、出境游行业企稳回升,众信、凯撒资源渠道双向发力,受益欧洲线复苏业绩增长可期 (45)市场概况:近两年增速放缓,亚洲仍为主体,二线城市增速较快。
2017年全域旅游消费趋势报告全域旅游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随着2017年全域旅游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国内旅游行业迎来黄金期。
报告基于美团旅行近亿用户海量数据,结合美团与大众点评双平台本异地及境内住宿、出行、景区游览等消费行为,对全域旅游消费做全面分析和预测。
从《报告》可以看到,随着游客从景点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大交通被激活,住宿趋向品质化和个性化;主题公园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日益显著,主题乐园与区域之间的互相促进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新特点,如上海迪士尼;“旅游+”带动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些商圈也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去处,其中北京的王府井、三里屯,上海的南京路、迪士尼,成都的宽窄巷子、春熙路成为全域旅游带火的热门商圈……《报告》显示出旅游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更注重体验和休闲,追求个性化、品质化旅游产品。
同时,旅游对周边产业带动效应明显,呈现出全域旅游特征,中国迈入全域旅游时代。
国人旅游观巨变,全域旅游全面爆发有句戏言如此形容国人游客:“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这既是对游客旅游状态入木三分的刻画,也体现着以往国人的旅游观,以景点游为主。
不过,这一趋势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中国人从观光旅游过渡到以度假休闲为主。
从2016年起,旅行者出行方式的散客化和自助化趋势越发明显。
《报告》显示,我国自助游的游客占比超过85%,其中自驾游占比超过60%。
在自由安排行程中,大多数旅行者已经从提前规划到“随走随订”,临时在OTA上购买景点门票,其中,提前1天购买者占比达到88.3%,提前2天及以上订票者仅为21.7%。
自助游火爆,激活大交通旅游交通是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人们顺利出行的保证。
随着国民旅游观的不断升级,个性化、品质化的旅游产品受到追捧,旅行者倾向于自己安排时间、酒店、车辆来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
据统计,目前我国国内游中自驾游比例超过60%,成为短途旅行的主要交通方式。
长途旅行中,火车、飞机仍然是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人均单价方面也有较快增长。
2017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本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主要包含欧立信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年报,国家相关统计部门以及第三方研究机构等。
目录第一节国内旅游现状 (5)一、全国旅游投资情况 (5)二、国内旅游行业现状及趋势预测 (7)三、2016 年一季度餐饮旅游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情况 (11)第二节全域旅游搭载智慧模式 (18)第三节主题乐园五雄争霸,亲子游乐演艺互动双双起舞 (22)第四节旅游的跨界融合,文体并进 (26)第五节重点公司分析 (27)一、全域旅游、智慧旅游的相关公司。
(27)二、主题乐园亲子及演艺相关公司。
(28)三、旅游体育及旅游游学相关公司 (29)图表目录图表1:2014-2015年全国旅游投资情况(亿元) (5)图表2:2000-2015年国内旅游总收入及增长率 (6)图表3:2011年-2015年间我国国内居民出境游人数(万人)及增长率(%) (8)图表4:我国外国游客入境游人数(万人)及增长率(%) (8)图表5:2015年入境游客主要来源国(万人) (9)图表6:游客出行模式选择 (9)图表7:游客旅行目的分析 (10)图表8:2014Q1-2016Q1餐饮旅游各子板块主营收入情况(万元) (11)图表9:2014Q1-2016Q1餐饮旅游各子板块净利润情况(万元) (11)图表10:2013Q1-2016Q1旅游各子板块毛利率情况(%) (14)图表11:2013Q1-2016Q1旅游各子板块净利率情况(%) (15)图表12:2016年以来申万餐饮板块相对沪深300走势 (15)图表13:2016年以来申万酒店板块相对沪深300走势 (16)图表14:2016年以来申万景点板块相对沪深300走势 (17)图表15:2016年以来申万旅游综合板块相对沪深300走势 (17)图表16:2010年-2016年春节及国庆黄金周游客接待量(万人) (19)图表17:2010年-2016年春节及国庆黄金周重点城市过夜游及一日游接待人数(万人) (19)图表18:2014年我国各主要旅游地门票均价(元) (21)图表19:2015年国内热门景区 (21)图表20:主题乐园每年游玩次数占比调查 (23)图表21:主题乐园消费类型调查 (24)表格目录表格1:餐饮旅游行业重点上市公司2015年及2016年Q1营收情况 (12)表格2:餐饮旅游行业重点上市公司2015年及2016年Q1净利润情况 (13)表格3:2014年我国165家5A以上景区门票价格分布 (18)表格4:2011-2013年全球前10位主题乐园集团情况 (23)表格5:我国部分已建和在建(拟建)大型主题乐园基本情况 (25)第一节国内旅游现状一、全国旅游投资情况2015年全国旅游业完成投资10072亿元,较2014年的7053亿元同比增长42%,是我国旅游业投资首次达到万亿元级别。
2017旅游数据报告在过去的 2017 年,旅游行业继续保持着蓬勃的发展态势,无论是国内游还是出境游,都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年的旅游市场动态,我们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国内旅游1、旅游人数2017 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了 50 亿人次,同比增长 128%。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意识的增强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2、旅游消费国内旅游消费总额达到 45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9%。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交通、住宿和餐饮,购物、娱乐和文化体验等方面的消费也有显著增长。
3、热门旅游目的地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依然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同时,一些新兴的旅游城市如成都、重庆、西安等也受到了游客的青睐。
这些城市凭借着独特的美食文化、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
4、旅游方式自助游和自驾游成为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旅游信息的便捷获取,游客更加倾向于自主规划行程,追求个性化和深度的旅游体验。
二、出境旅游1、旅游人数2017 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 13 亿人次,同比增长 70%。
2、热门目的地泰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依然是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热门选择。
同时,欧洲、北美和澳洲等地也吸引了不少中国游客。
3、旅游消费出境旅游消费总额达到 11529 亿美元,同比增长 5%。
中国游客在境外的消费更加注重品质和体验,购物消费逐渐趋于理性。
4、旅游方式跟团游和自由行的比例逐渐趋于平衡。
定制游和小包团等个性化的旅游方式也开始兴起。
三、旅游市场特点1、旅游消费升级游客对旅游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愿意为更好的住宿、餐饮和服务支付更高的价格。
高端旅游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2、旅游与科技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在旅游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线预订、智能导游、虚拟现实等技术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丰富的旅游体验。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全文)2017-10-07 源源不断来源阅 880 转 35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一、应运而生(一)诞生背景1大众化需求呼唤全域旅游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全面小康社会必然伴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
2016 年,我国国游达44.4 亿人次,人均出游率达3 次,旅游成为中国老百姓的必需品。
全域旅游是应对全面小康社会大众旅游规模化需求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战略。
2经济新常态需要全域旅游经济新常态下,全域旅游贯通消费与生产领域,促进中国经济脱虚入实,发挥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重要功能,成为中国经济一抹亮丽的风景线。
2016 年,我国国、入境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旅游人数达47 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5.5 万亿元。
2016 年全国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 12997 亿元,同比增长29%,比第三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高18 个百分点和21 个百分点,比房地产投资增速高22个百分点。
3对接和服务国家战略体系全域旅游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发展全域旅游“因之缘起、为之落实、以之为遵循”。
全域旅游具有天然的与“四化战略、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工业等重大国家战略对接和融合发展的优势。
最近几年,我国休闲农业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5% 以上,到2018 年,我国休闲农业市场规模将接近5900 亿元;住建部公布的首批200 家特色小镇中有70% 与旅游业发展相关;旅游电商成为增长最快的电商领域,在线旅游消费占旅游总消费的20%。
4旅游业深度调整和深刻变革我国旅游业将继续处于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结构调整期、游客文明素质逐步提升期、旅游市场秩序逐渐规期及各类矛盾凸显期,呈现“五期叠加”的特征。
旅游产业也进入了一个深度调整和深刻变革期:一是景点旅游的边际效益下降,旅游产业在新的时期急需拓展全域发展空间,形成新的产能。
二是出游方式上散客化趋势显著,游客自助游超过85%,自驾游超过60%,旅游空间行为出现全域化特征,导致旅游供给的全域化。
2017旅游数据报告第一点:2017年全球旅游市场概述2017年,全球旅游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数据,全球国际旅游人次达到了13亿,同比增长7.1%,创下历史新高。
旅游业的全球经济贡献达到了1.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0%以上,旅游业对全球就业市场的贡献也达到了2800万个工作岗位。
欧洲地区继续领跑全球旅游市场,国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均有所增长。
其中,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成为2017年最受国际游客欢迎的三个国家。
亚洲地区则以中国的增长最为显著,中国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也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
此外,新兴旅游目的地的崛起也为全球旅游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例如,泰国的旅游人次增长了12%,土耳其和埃及等国的旅游市场也逐步回暖。
在旅游形式上,2017年自由行和个性化定制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旅游者们更愿意选择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追求文化、探险、健康和美食等多元化旅游产品。
第二点: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分析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旅游业的整体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国内旅游市场达到了50亿人次,同比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达到了4.57万亿元,同比增长16%。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在2017年也表现出色,出境旅游人次达到了1.31亿,同比增长7%。
中国游客的足迹遍布全球,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中,泰国、日本和越南成为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三个出境旅游目的地。
在旅游产品和服务方面,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首先,互联网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线上旅游平台和移动应用成为游客规划旅行的重要工具。
其次,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化和差异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前往小众旅游目的地。
最后,旅游市场的监管和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第三点:2017年旅游行业创新趋势分析2017年,旅游行业的创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旅游体验: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旅游体验逐渐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