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体育学院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6
八大体院最新排名2020年八大体院最新排名1、北京体育大学: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设有25个二级教学单位、22个党政职能部门、2个群团组织单位、3个科研平台单位、9个教辅及其他单位;开办38个本科专业。
2、上海体育学院:简称“上体”,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体育类普通高等学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单位。
设有10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23个。
3、武汉体育学院:简称“武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入选湖北省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设有16个教学单位,开设24个本科专业。
4、成都体育学院:简称“成体”,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设有21个教学单位,开设22个本科专业。
5、天津体育学院:是一所以教育学为主,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协调发展的、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公立普通本科院校。
6、首都体育学院:学校创办于1956年,原名“北京体育学校”,1960年改建为“北京体育师范学院”,2000年更为现名“首都体育学院”,2003年取得博硕士点授予权,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设有5个二级学院,13个本科专业。
7、沈阳体育学院:由国家体育总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有13个教学与研究机构,18个本科专业。
8、广州体育学院:是华南地区唯一的体育本科高等学府,也是建国以来国内较早专门从事体育教育的院校之一,隶属于广东省人民政府。
八大体院:1北京体育大学2、上海体育学院3、武汉体育学院4、成都体育学院5、天津体育学院6、首都体育学院7、沈阳体育学院8、广州体育学院。
首都体育学院自主招生优秀原创范文(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自荐信)希望这篇原创范文能助同学们一臂之力!============================================ 尊敬的首都体育学院招生老师:您好!我叫某某某,今年××岁,是来自××省××市××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
我出生在一个朴素(农民/工人/干部/职工)的家庭,勤劳、诚实、质朴父母的谆谆教诲,让我养成了吃苦耐劳精神。
在××中学三年的熏陶,让我形成了稳重踏实的作风、严谨求学的态度;同时学习生活中所遭遇的挫折与不幸,磨练了我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中学三年时光里,我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并获得过多次奖项。
其中:××××××(列举有代表性的获奖证书)。
在高中各项学科竞赛中我养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的求学精神,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在学习上,我刻苦进取、兢兢业业,无论是高一高二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还是高三联考,我的成绩都能在年级名列前茅。
(这里列举有代表性的考试名次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或会考的成绩)在平时,我自学一些关于×××专业相关知识(表现大学某专业的兴趣),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在班级工作上,我曾担任过班级班长、学生会×××、××协会等职务,从中锻炼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
我喜欢文学,(这里阐述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对文学的爱好让我的眼界更宽广,让我的思维更加广阔。
在全国××××××(列举有代表性的获奖证书)。
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我读懂了人生真谛。
自嘲“职业是生病,写作是业余”的史-铁生,他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和生活的思索给予我深深的感动,他的坚忍不拔精神使我在遭遇生活挫折与不幸时亦能从容淡定。
0486月高考首都体育学院是北京市属唯一高等体育院校,始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体育学校”。
1960年3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北京体育师范学院”,成为本科院校。
1962年7月并入北京师范学院。
1979年2月,恢复“北京体育师范学院”。
2000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首都体育学院”。
学校现有本部校区、北校区和凤凰岭校区3个校区。
在校学生近4700人,其中本科生近28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650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近800人,竞技体校学生近350人,留学生近100人。
学校现有体育学和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康复学、运动心理学六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体育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拥有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3个。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开始与福建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博士;2012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并于2013年开始独立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
学校下设体育教育训练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教学单位,3个教辅单位,3个附属单位,18个党政部门群团组织;开设了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舞蹈表演、新闻首都体育学院简介049学、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等11个本科专业。
学校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20部,以及10个国家和省部级研究基地;亚洲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教育发展中心、教育部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武术培训与研究基地、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对外交流与培训中心、中国高教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大众排球研发中心、全国校园篮球大联盟、全国田径业余训练大联盟培训基地、北京校园足球协会、北京冰壶协会等17个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落户或挂靠学校。
2019年中国十大体育类大学排名数据是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
下面是中国十大体育类大学排名: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进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的高等体育院校。
学校筹建于1952年,1953年举行开学典礼,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
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约1400亩,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1952年公立体育国家体育总局2上海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
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
经过六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在内的完整办学层次。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学术硕士学位点11个与专业硕士学位点4个。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1952年公立体育国家体育总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3武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
2001年之前,学校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院校,2001年9月改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1400亩,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000余人,研究生1300余人,同时,还举办了独立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有在校生近6000人。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1953年公立体育湖北省人民政府4成都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始建于1942年,前身系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
1953年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为现名。
学校占地总面积48万平方米,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
学校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布局合理,体育训练场馆、教学科研与实验仪器设备、图书文献保障和相关校舍等公共服务体系能较好满足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
首都体育学院体考四项评分标准
首都体育学院体考四项评分标准
1、本标准为百分制计分,体育专项测试成绩满分为100分。
2、测试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3、定量指标评分要求:各项目考试测量(计数、计时)人员不得少于3人,打分依据项目评分表,采用就低的原则,即未达到某一档次评分标准的,按低一档评分标准评分。
考生定量指标成绩低于评分表最低值,计0分。
4、定性指标评分要求:定性指标均采取10分制打分,由不少于4名考评员独立打分,所打分数可到小数点后1位。
分数的计算方法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剩余分值的平均分(只取到小数点后1位)后,按照权重,乘以相应的系数即为该指标最后得分。
高考体育考试项目:
身体素质项目(每项60分,满分180分):100米跑、800米跑、5米三向折回跑。
辅助技术项目(满分45分):篮球往返运球单手低手投篮、排球传球垫球、足球定位球传准与颠球、体操预摆分腿腾越纵箱(男)或分腿腾越横箱(女)。
专项技术项目(满分75分):考生可在田径(除100米、800
米外)、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网球、武术、游泳、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跆拳道中任选一项。
考生只能在上述四个辅项中选择一项考试。
考生在选择辅项时不得选择与其所报专项相近的项目,即篮球专项的考生不得选篮球往返运球单手低手投篮。
排球专项的考生不得选排球传球垫球,足球转向的考生不得选足球定位球传准与颠球,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专项的考生不得选体操跳箱。
文档编号:0000 174
VI设计
首都体育学院
(蓝图VI设计内部资料)
一个优秀的VI设计是可以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得以充分的展现,是高度发展信息社会需要的,它可以使学校的面貌更加光彩照人,有利于学校建立良好的形象,并将学校形象能得到具体的视觉展示,从而更容易被社会接受和认可。
大学校园VI设计(LOGO)的目的和宗旨,就是将大学校园形象要素,包括各种深层的形象和表层形象内涵要素,通过标准化、统一化的视觉识别形象体系VI,展现给全社会公众,使社会公众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从而形成良好并且具鲜明个性特点的高校校园形象。
VI使人们产生联想,并能感受到该学校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首都体育学院校徽
首都体育学院校名。
2023年《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栏目设置及选题指南一、栏目设置《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的栏目设置分为以下七个部分,分别是:1. 体育理论探究:主要盘绕体育科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理论探究,推动学术思想的创新和进步。
2. 体育教学与方法:关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评判等问题,探究高效的体育教学模式。
3. 体育人文与文化:探讨体育与人文、文化的干系,开掘体育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并探究体育与社会文化建设的互相增进。
4. 运动训练与竞技技术:探究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关注运动员的竞技技术提升,增进中国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
5. 健康与运动医学:聚焦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探究运动医学前沿知识,增进运动与健康的结合。
6. 体育管理与经济:关注体育产业的管理、经济和市场进步,探究体育经济学理论和实践,推动体育产业健康进步。
7. 探究简报:发表中、短期探究效果、调研报告和科研项目介绍,为各类学术探究提供沟通沟通的平台。
以上栏目标设置旨在涵盖体育学科的各个领域,为宽广作者提供宽广的创作空间和沟通平台。
二、选题指南为了确保选题的质量和对学术探究的推动作用,以下提供一些建议的选题方向:1. 体育理论探究方向建议:探讨体育意义和体育文化,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干系,体育进步对健康社会的作用等。
2. 体育教学与方法方向建议:教学模式创新探究,体育教育与同砚进步,运动技能培育等。
3. 体育人文与文化方向建议:体育与文化建设的干系,传统与现代体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大型体育赛事的文化影响等。
4. 运动训练与竞技技术方向建议:运动训练方法与技术改进,竞技体育项目标技术进步与结果改进等。
5. 健康与运动医学方向建议:运动对身体健康影响的探究,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干系,运动毁伤预防与康复等。
6. 体育管理与经济方向建议:体育产业的市场进步状况,体育品牌建设与推广,体育赛事运营与管理等。
7. 探究简报方向建议:介绍体育探究项目进展状况,重要调研报告和学术会议结果,以及其他相关学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