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触摸春天(校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25
《触摸春天》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触摸春天》这篇文章,了解春天的特点和魅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悟能力。
1.2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快速阅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词汇和句型表达春天相关话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和关爱身边的人和事。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触摸春天》是一篇描述春天的美文,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气息、声音和活力,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魅力。
2.2 教学重点(1)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3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词汇和句型描述春天。
(2)培养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和共鸣。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描绘春天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春天的魅力。
3.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悟。
3.3 任务型教学法布置相关的写作和口语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1)播放春天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春天的印象。
4.2 快速阅读(1)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
(2)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4.3 细节讲解(1)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让学生模仿并进行实际操作。
4.4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情感表达。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总结。
4.5 任务布置(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2)进行口语表达任务,如角色扮演、讲解等。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其参与度。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写的关于春天的短文,评价其写作能力。
5.3 口语表达任务评价学生在口语表达任务中的表现,如角色扮演、讲解等。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素材(1)课文《触摸春天》原文。
XX年语文公开课《触摸春天》教学设计《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的课文。
本文讲述了一个叫安静的盲女孩,心地善良。
在触摸春天的过程中,意外的捕捉到一只花蝴蝶。
本文蕴含着生活哲理。
下面,为大家提供语文公开课《触摸春天》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书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花繁叶茂、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
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同学们已经度过了十个春秋,谁能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春天。
从同学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大家谈得最多的是通过眼睛所提供应我们的视觉形象。
那么一些双目失明、失去视觉的盲人心中的春天又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
没有视力的盲人虽然不能用眼睛去观察春天,但是他们心中得春天也同样是多姿多彩、生机盎然的。
因为他们是在用心灵出触摸春天。
1、同学们已经在课前预习了课文,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可以谈一谈你阅读后的初步感受。
2、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并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3、小组合作读课文互助互学,将课文读准、读通。
4、指名朗读,进展评议。
1、自读,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做出标注:写一写自己的感悟,画出不懂之处。
3、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读后感受,重点围绕“盲女安静特殊在哪儿”来谈说说通过仔细阅读,你对盲女孩安静有了怎样的认识,或者说一说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1、明确研读内容:上节课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的内容,交流了感悟,这篇课文有许多词句含义深刻,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找到这样的词句,并认真揣摩言外之意。
2、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研读结果。
《触摸春天》教案(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7篇)2022-12-12《触摸春天》教案(精选17篇)《触摸春天》教案篇1一、课前谈话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张老师,很高兴能在新学期的第一天为大家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前几天可谓是春光明媚,可这两天却是春寒料峭呀。
一、导入课文1、谁能和大家说说有关春天的四字好词呢?2、谢谢同学们,你们积累的好词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春天的画面,你们瞧,这翠的似乎要滴下水来的绿,这耀眼的金黄,红胜火的饿花,真是美不胜收!3、春天多美好,我们每个人都想睁大眼睛感受春天之美。
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来说,却是一种奢望,但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用双手触摸到了美好的春天。
4、可是今天我们要走进课文,跟随一位盲童——安静去触摸春天。
轻轻的读课题二、出示词语“流畅磕磕绊绊悄然合拢多姿多彩弧线飞翔权利缤纷清香袅袅”三,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老师发现有些句子不仅难读,而且含义深刻,请你多读几遍。
四、能在你的朗读中叙述安静触摸春天的故事吗?老师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在脑海中,想象这幅画面。
1、(1——3)闻花香2、(4——5)拢蝴蝶3、(6——7)放蝴蝶五、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字的心灵深处,跟随安静触摸春天、感悟春天安静令人不可思议地触摸着春天,同时这些文字也触动着我们的心灵1、一个8岁的孩子能这样神奇地2、深入读文,找到最能触动你心弦的句子,把它划下来,选择一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1)、“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地方。
”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那份不可思议的惊叹,为什么呢?我们也试着一边轻轻做动作,一边读一读。
当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扇动的翅膀轻轻触碰着安静的手指,此刻你能想象安静的心情吗?(是惊喜、是好奇、是惊讶)齐读,“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如果是你可是安静却没有让黑暗和痛苦包裹着自己,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在触摸沾着露珠的月季花中与蝴蝶奇遇,此刻,老师相信每位同学心中都涌动着感动,把你想说的写下来我想对安静说,—————————————————————”神奇的灵性来自安静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触摸春天》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触摸春天》这篇文章,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季节变化。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触摸春天》是一篇描写春天的美文,通过作者对春天的观察和体验,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好景色。
2.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中描述的春天的特点和季节变化。
2.3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情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
3.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3.3 提问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特点和季节变化。
4.2 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发音和语调。
4.3 理解课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4.4 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5 总结教师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强调春天的美好。
第五章: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活跃度以及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
6.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文的质量,包括内容是否贴合课文、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是否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6.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进行同伴之间的互相评价,以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改进。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课外阅读推荐与春天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如春天的诗歌、散文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和文学的魅力。
7.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如去公园、植物园观察春天的植物生长和动物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春天的气息。
《触摸春天》教案齐琴一、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3.体会盲童安静对生活收到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由于本课的话题凝重、深沉,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如何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就成为这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千手观音》图片)同学们看过千手观音这个节目么?这些舞蹈演员都是聋哑人,但他们却做到了正常人也很难做到的事,这真是一个奇迹。
有一个盲童在这个春天也创造了奇迹,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盲童女孩,去看看她创造的奇迹。
(板书:触摸春天)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是不是很奇怪?春天怎么能触摸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安静一起,去“触摸春天”!2.出示学习目标。
(全班齐读)3.出示本课生字词语,小火车领读。
出示多音字,男女生分组朗读。
(二)梳理课文整体感知1.全班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安静)在(触摸春天)的过程中(抓住蝴蝶),使我懂得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个道理。
(三)品读奇迹感悟安静。
仔细地读读课文1—4自然段,找一找安静在触摸春天时都创造了哪些奇迹?画出相关的句子,想一想安静为什么会创造这些奇迹呢?1.安静在花中穿梭。
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1)说说看,你为什么认为这是一个奇迹呢?(2)想象一下,如果你闭着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走路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感觉?(摸摸索索、磕磕绊绊、踉踉跄跄、)(3)可安静却能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这的确是个奇迹。
谁来读读这一句?读出安静那令人感动的流畅。
(4)安静的走动流畅到能在花园中“穿梭”,“穿梭”是什么意思?(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说明安静的走动很快,请大家把这两句连起来读一读。
实用触摸春天教案3篇(触摸春天公开课教案)下面是整理的实用触摸春天教案3篇(触摸春天公开课教案),欢迎参阅。
实用触摸春天教案1【设计理念】1、要让同学发生阅读的体验,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就得让同学沉溺在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复诵读涵咏,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蕴。
2、个性化的阅读凸显同学个性的张扬,生命力活力的释放,强调同学主体性的发挥。
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促进。
潜移默化的阅读的指导,亲身的范读都是很好的阅读指导方法。
3、注重学法的渗透,不局限于这一篇文章的教学,要让同学有所收获,为今后的阅读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段落。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测其中蕴含的道理。
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着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测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体会小女孩恬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同学观察有关春天的图片,教师语言渲染,引入情境,揭示课题设计意图:“以境促思、以思促说”通过播放一组春天的画面,使同学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同时又被这个残疾小女孩深深地打动,很自然地进入到学习情境之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自同学字词:(自读要求:认真读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扫清字词障碍,是理解文章基础。
对文章感受无不渗透着对字词的理解,但又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为了解词而解词,一定要符合同学的实际情况,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小朋友在轻松地读文状态下扫清字词障碍。
使学字词变得不再那么枯燥。
三、自主读书,深化感悟1、出示阅读要求,同学自主读文:⑴ 边读边考虑,恬静发明了那些奇迹?在文中划出相应的句子,并认真读一读,体会它为什么是一个奇迹。
⑵ 与组内同学交流自身的看法。
触摸春天公开课优质课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触摸春天》。
(2)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学会观察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运用观察、描述、对比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珍惜生命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触摸春天》的朗读与背诵。
(2)学生对春天美景的观察与描述。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意境的理解。
(2)学生对春天美好情感的体验。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诗歌《触摸春天》的课件或黑板。
(2)春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学生讨论所需的小组合作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触摸春天》。
(2)观察身边的春天,准备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春天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自然。
2. 朗读诗歌:(1)学生齐读诗歌《触摸春天》。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3. 学习诗歌:(1)教师讲解诗歌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分享自己的感受。
4.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身边的春天,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每组选取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春天的美好。
5. 诗歌背诵:(1)教师引导学生背诵诗歌《触摸春天》。
(2)学生展示背诵成果,互相鼓励。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天的美好。
(2)学生课后观察更多的春天景象,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触摸春天》。
2. 观察身边的春天,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与同学分享。
3. 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触摸春天》语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触摸春天》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触摸春天》: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触摸春天》,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和讨论,深入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2.2 单词和短语:教师教授课文中出现的新单词和短语,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学生通过练习和应用,巩固所学的新词汇。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或播放春天的音乐,引起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印象和感受。
3.2 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触摸春天》,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和讨论,深入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3.3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与春天相关的话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发言和讨论。
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和互动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内容、语法和表达能力。
教师给予学生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写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春天的相关活动,如户外观察春天的植物和动物,或进行春天的手工制作。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加深入地体验和感受春天的美好。
5.2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与春天相关的家庭作业,如要求学生观察春天的变化并记录下来,或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学生通过完成家庭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触摸春天教学实录(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7篇)2022-12-15触摸春天教学实录(精选7篇)触摸春天教学实录篇1一、导言师:板书春天,看到这个词语你会想到什么?生:a,我看到春天这个词语想起了一句诗,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
b,我想到了柳绿花红,莺歌燕舞。
c,我想到了花红了,草绿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
师:春风一夜吹,春柳百枝飞。
春花千朵开,春心万里来。
在这多姿多彩的春天里盲女孩安静也正以她独特的方式触摸春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7课-----触摸春天,和文中的安静及作者来一次心灵的对话。
二、教学触摸春天的语句师:请大家快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安静用手和心灵触摸春天的语句。
(提示学生可标出)----大家标的很认真。
请大家看大屏幕:1、安静在花丛中穿梭。
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
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2、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3、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
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师:找对的同学请举手,大家真能干。
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三段话,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师:下面请大家换一个角色,把自己当作是安静,深入到了花丛中,带着所描写的动作自由读大屏幕上的这三段话。
1、我在花丛中穿梭。
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我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
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2、我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我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