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50
中考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含解析)一、单选题1.取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硫酸,下列图象中正确反应其中变化的是()A.B.C.D.2.取用氧化铜的仪器是()A.燃烧匙B.滴管C.镊子D.药匙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4.实验室用37%的浓盐酸配制100mL 10%的稀盐酸,不需要使用到的仪器是()A.托盘天平B.玻璃棒C.烧杯D.量筒5.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若不慎将稀硫酸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赶忙用水冲洗B.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C.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赶忙用湿抹布扑盖D.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赶忙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6.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给液体加热C.检查装置气密性D.读出液体的体积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筒读数 B.倾倒液体 C.加热固体 D.稀释浓硫酸8.下列实验差不多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为了节约,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眼睛里溅入酸溶液赶忙用水冲洗C.烧热的玻璃容器能够直截了当放在实验台上 D.药品直截了当放在托盘上称量9.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A.检查气密性 B.倾倒液体C.CO2的验满D.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0.对某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实验,依照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滴入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显酸性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C.加入Mg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D.加入CaCO3固体,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二、多选题11.如图所示的图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A.在恒温条件下,将足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发一定量水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石灰石充分反应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 D.等质量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12.通过下列实验操作目的不能达到或表述错误的是()A.便于套橡胶管 B.所得的液体为纯洁物C.原理是利用了氯化钠的沸点比水高 D.配制10%的食盐水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验满氧气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14.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假如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看到()A.拉活塞时长颈漏斗下端口产动气泡 B.推活塞时长颈漏斗下端口产动气泡C.推活塞时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拉活塞时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1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证明该溶液是碱性溶液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是盐酸C.某白色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后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该固体是铵盐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16.下列关于气密性检查的装置及描述错误的是()A.B.C.D.三、填空题17.化学实验培养了我们科学的思维方法,也增强了我们学习化学的爱好.为了便于研究,我们能够把化学实验从“实验装置、物质的性质、探究的方法”等角度进行分类.现有如下实验:若请你将实验C归类,你会选择________组(填“A”或“B”),理由是__ ______ .18.下列化学仪器需垫加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A、试管B、________C、燃烧匙D、蒸发皿.19.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海带因富含碘元素而成为补碘的常用食物之一.小李想设计实验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元素.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到以下信息:①碘化钠(NaI)与氯化钠性质相似,两者的溶液差不多上盐溶液,碘化银为黄色难溶于水的固体.②工业上将适量氯气通人无色碘化钠溶液就能置换出单质碘,溶液变为棕黄色.③少量碘((I2)溶于水的溶液,能使淀粉溶液变蓝,碘的化合物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④灼烧海带后残留的灰烬中含有可溶性碘化钠、氯化钠等化合物.小李的实验步骤如下:将海带灰用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得滤液;然后用以下3种方法,去检验海带灰中是否含有碘元素.方法一:取滤液,通入适量氯气后与淀粉糊混合,观看是否变蓝.方法二:取滤液,通入适量的氯气,观看溶液有无颜色变化.方法三:取滤液,和淀粉糊混合,观看是否变蓝.请回答下列问题:(1)氯气和碘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上述3种方法中,方法三是一定不可行的,说出不可行的理由:____ ____。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常用仪器,学会正确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
(2)掌握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安全意识。
(3)通过实验室实践,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室实践、观察和记录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方法。
(2)通过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化学实验室的操作技巧和安全常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化学,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化学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实验安全意识的培养、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 分钟)通过展示化学实验室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实验室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走进化学实验室。
2. 实验室设施与仪器介绍(10 分钟)(1)带领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介绍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如通风柜、实验台、试剂柜等)和常用仪器(如酒精灯、量筒、试管、胶头滴管等)。
(2)让学生动手操作常用仪器,熟悉其使用方法。
3. 实验操作与观察(20 分钟)(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包括:物质的称量、溶解、过滤等基本操作。
(2)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4. 实验现象分析与讨论(5 分钟)(1)让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2)针对学生的实验现象分析,进行点评和指导,强调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论的合理性。
5. 讲解与总结(5 分钟)(1)讲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原则、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实验安全意识。
(2)总结走进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性,化学实验在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精选6篇)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
3、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
二、重点、难点1、仪器的识记。
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药品。
2、滴管的使用。
三、课前准备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镊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学习课题: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师活动:展示化学家的实验室图片,介绍科学家取得的成功与无数的实验是分不开,让学生知道实验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观看、思考。
你已经知道什么?演示实验:课题1固体药品的取用:(展示药品):大理石、碳酸钠(提出问题):1、将大理石放入试管内而不打破试管底,应如何操作?应用什么仪器取用?2、如何将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应使用什么仪器?(实验探究)1、用镊子夹取一块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用药匙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课题2液体药品的取用展示药品:稀盐酸(提出问题):1、回忆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将一种饮料从瓶子倒到杯子中而不滴洒?2、如何将稀盐酸倒入试管内?(练习与实践):1、细口瓶的瓶塞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2、细口瓶倾倒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倾倒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药品。
2.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通过几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加深对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有关物质性质的认识。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②掌握药品的加热基本实验操作。
1.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教互学等方法,促使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学情分析步入化学实验室是学生梦寐以求的,学生对进入化学实验室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期待,也有一些恐惧。
学生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一些实验,但是缺少化学实验的体验。
经过几周的学习,学生已经从最初对化学的神秘到了对化学的简单认识,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特别是掌握了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3重点难点3.1教学重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3.2教学难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4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同学们,哪种仪器可用做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在常温或什么时候使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向试管中加入药品的操作方法,如果需要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我们使用什么仪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思考)学习过的常见仪器哪些可直接加热?哪些需间接加热?哪些不能加热?学生思考回答:1、试管、蒸发皿2、烧杯、烧瓶3、量筒、集气瓶一、认识酒精灯(展示实物)1、结构:灯帽、灯体、灯芯2、两检查:①检查灯芯是否平整或已烧焦②检查灯内有无酒精,酒精量最多不超过灯容积的2/3,不少于1/4(为什么?)3、酒精灯的使用方法①点燃酒精灯:(引导学生观察酒精灯的火焰)②取一根木条,横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现象。
学生总结填空: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层,由内向外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的温度最高,______次之,_______的温度最低。
因此,当我们给物质加热时,一般用______给物质加热。
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新授课)【教学目标】1.能知道化学实验室是实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准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能初步理解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
3.能知道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4.能实行药品的取用的基本操作。
5.结合具体实验练习基本操作,通过讨论或探究,自己总结某些实验操作要点。
【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操作的注意事项。
2.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及边讲解边示范边实验【实验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粉末、盐酸、澄清的石灰水、酚酞试液【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药匙、量筒、滴瓶、滴管、细口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预习案交流与讨论。
三、课内探究活动【情境导入】【投影】化学实验室的图片【过渡】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就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因为这是你实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探索新知】一、学生实验要求【教师讲解】学生实验要求1.复习、预习,阅读实验说明,理解实验目的,明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实验时,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桌上实验用品应摆放整齐有序。
做实验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实行。
注意安全,并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
3.实验完毕,认真写出实验报告。
(介绍实验报告册的格式)4.实验完毕,拆开实验装置,把仪器中废弃的物质倒入废液缸,把需要回收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然后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
经老师检查、认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教师展示常用仪器,逐一介绍其名称、性能、用途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探究1——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18页“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小组讨论】(1)取用药品时,应注意的哪“三不”?(2)节约药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优秀5篇)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的原理教学重难点固体、液体的取用教学工具集气瓶、水槽、玻璃片、饮料管、澄清石灰水,滴管、火柴梗(或细木条)、盛满氧气的集气瓶若干,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若干。
教学过程【引入】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那里有很多仪器和药品期望你利用他们来探究化学的奥秘。
【说明】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他们是你安全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
一、药品的取用指导学生阅读P151药品取用规则,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1、固体药品的取用【说明】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展示广口瓶),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展示药匙)。
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演示】1、取锌粒2、取少量碳酸钠【解释】固体药品取用时,若不指明用量,一般只须盖满试管底部即可2、液体药品的取用【说明】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细口瓶里(展示细口瓶)。
【演示】液体的倾倒。
【讨论】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到放在桌面上?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到还是缓慢地倒?3、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标签的一面一定要朝向手心?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说明】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
【演示】用量筒取用液体。
【解释】1、量筒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当接近刻度时,可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至刻度3、取用液体,当不说明用量,一般取1—2毫升【讨论】量取液体时,如果实现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演示】滴管的使用,实验1-3【小结】1、固体的取用方法2、液体的取用方法作业:课后小结1、固体药品的取用保存:广口瓶取用:药匙、纸槽(粉末状)、镊子(快状)注意:若不指明用量,一般只须盖满试管底部即可2、液体药品的取用保存:细口瓶取用:倾倒注意:当不说明用量,一般取1—2毫升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篇二(第二课时)一、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能进行加热、仪器的洗涤等基本操作。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3篇)教案一:《走进化学实验室——实验室安全与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规则和实验室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实验室基本规则与安全知识(1)实验室守则(2)实验室安全标志(3)实验室急救常识2. 基本实验操作(1)玻璃仪器的使用与清洗(2)酒精灯的使用(3)试管夹、滴定管、量筒等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实验室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实验室的安全和基本操作。
2. 实验室基本规则与安全知识(1)实验室守则a. 进入实验室要穿实验服,戴实验帽。
b. 实验过程中,不得随意触摸实验仪器。
c. 不得在实验室内大声喧哗、打闹。
d. 不得私拉乱接电源和仪器设备。
(2)实验室安全标志展示实验室安全标志,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各种标志。
(3)实验室急救常识a. 烫伤的处理方法b. 切割伤的处理方法c. 化学品溅入眼睛的处理方法3. 基本实验操作(1)玻璃仪器的使用与清洗a. 示范玻璃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b. 指导学生进行玻璃仪器的清洗。
(2)酒精灯的使用a. 介绍酒精灯的结构。
b. 示范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c. 强调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
(3)试管夹、滴定管、量筒等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a. 介绍各种实验仪器的用途。
b. 示范各种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c. 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次实验课的收获,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四、课后作业1. 列出实验室守则,并说明其重要性。
2. 描述实验室常见的安全标志。
3. 总结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并举例说明。
走进化学实验室(3篇)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初识化学的奇妙世界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从古代炼金术士的探索,到现代化学家的高精尖研究,化学的发展历程充满了神秘与惊喜。
而化学实验室,则是这一奇妙世界的缩影。
初入实验室第一次踏入化学实验室,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实验台、各种形状各异的玻璃器皿,以及琳琅满目的化学试剂。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试剂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即将发生的化学反应。
首先,实验室的安全规范是每一个进入者必须牢记的。
穿上实验服、戴上护目镜和手套,这些看似繁琐的准备工作,却是保障实验安全的基础。
实验室的墙上贴满了安全警示标语,时刻提醒着我们:化学实验虽有趣,安全第一不能忘。
常用实验器材在化学实验室中,各种实验器材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常见的有:1. 烧杯和锥形瓶:用于盛装液体,进行反应或加热。
2. 试管: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便于观察现象。
3. 滴定管和移液管:用于精确量取液体。
4. 天平:用于称量固体试剂。
5. 酒精灯和加热器:提供实验所需的温度。
每一个器材都有其独特的用途,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是进行实验的基础。
基础实验操作在熟悉了实验器材后,我们开始进行一些基础的化学实验操作。
1. 溶液的配制:通过称量固体试剂并溶解于一定体积的溶剂中,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却需要精确的操作和计算。
2. 酸碱滴定:利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
这一实验不仅考验操作技巧,还需要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深刻理解。
3. 沉淀反应:通过向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离子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
这一过程直观地展示了化学反应的多样性。
化学反应的魅力在实验室中,化学反应的多样性令人惊叹。
例如,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瞬间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将铁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粉逐渐被铜覆盖,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教学课型】新授◆课程目标导航:【教学课题】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初步学会一些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2) 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
(3) 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
(4)了解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通过对化学家们研究过程的了解产生探究的欲望。
(3)注重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2)药品的取用。
(3)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教学难点】(1)药品的取用。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3)相关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形成。
【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试管、镊子、药匙(纸槽学生自制)、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课前预习1.请你仔细地观察教材图1-21,图中共展示了种仪器,你能分别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实验室取用药品时你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哦:(1)“三不”原则:不要,不要,不要。
(2)“最少量”原则: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
如果没规定用量,应按“最少”量取:一般液体取;固体。
(3)对于剩余的药品的处理也要“三不”:不;不;不。
3.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应用。
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以下要点你还记否?(初二物理已学)(1)托盘天平只能用于(填“准确”或“粗略”)称量。
能称准到g。
(2)检验天平是否平衡的方法是。
(3)砝码的取用和游码的拨动需用。
加砝码时要先后;取下砝码时要先后。
(4)称量时,要“左物右码”即:称量物要放在盘,砝码放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