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语境下汉语母语者的新词取象思维
- 格式:pdf
- 大小:342.86 KB
- 文档页数:5
语文中的汉语思维在外语阅读中的作用作者:杨雪萍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3年第12期摘要:以汉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汉语思维模式。
当其学习外语时,其认知结构会发生变化并且逐步形成新的外语思维模式。
学习者在语文学习中形成的汉语思维模式以及汉语背景知识,不仅能在无形中促进学习者对外语语法和文章的理解,也促进外语学习者阅读能力的提升,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汉语思维外语阅读一、语文学习过程中汉语思维形成及主要特点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在他的著作中提到语言和思维不是两个互不相关的事物,它们总会在某个点上相互发挥作用,且语言是思维不断进行深层次发展的基础。
因而语言是表现思维的最直接方式,思维习惯直接影响着语言表达风格。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透过用“汉语进行表达”,可以从侧面了解中国人的汉语思维特征。
中国自古以来都推崇“天人合一”的风尚,这种风尚表现在思维上是对整体、融洽以及综合的强烈追求。
体现在语文教学中,中国人在表达的时候,喜欢先描述整体再具体阐述各个部分的情况。
这样的惯性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即是热衷于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先到后),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大小、多少、因果、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等)以及特殊到一般的顺序表达自己的观点。
[1]二、汉语思维和外语学习的主要联系(一)汉语思维在外语学习中扮演的角色。
汉语思维,尤其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汉语思维,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
学者们最初将汉语思维看成是一种用“翻译”来命名的学习策略,并就这种“翻译”策略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其中,著名学者Cook曾经在探讨多种语言功能的过程中谈到,母语始终会影响外语的学习,学习者没有办法完全忽略母语可能产生的影响。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将语文学习中的一些策略应用到外语的学习中去,比如英语阅读技巧。
[收稿日期]2019-10-24[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数据库的汉语外来词研究百年史”(17BYY13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许杨(1991-),女,辽宁大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对外汉语教学。
① 周有光的《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00-401页)将拉丁字母传播分为六个波圈:第一波圈是罗马帝国时代,第二波圈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三波圈是发现新大陆和新航线后的殖民时期,第四波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东方国家的“现代拉丁化运动”,第五波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字母成为大多殖民地的官方文字,第六波圈是信息化技术促使的全球拉丁化新浪潮。
汉语字母词语多角度研究的力作———评原新梅《汉语字母词语研究》许 杨(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9)[摘要]原新梅《汉语字母词语研究》以全球拉丁化浪潮为背景,以丰富的语料积淀和统计数据为依据,重新阐释了字母词语的概念称谓和范围界定等基本理论问题,对汉语字母词语的构成与分类、语体分布与历时演变、区域比较与对外汉语教学、词典编纂与规范汉化等方面,进行了历时与共时的分析和多角度考察,思考了字母词语规范汉化的标准与原则,提出了教材编写、词典编纂的问题与构想。
全书角度多维、见解独到,是近年来字母词语研究难得的力作。
[关键词]汉语字母词语研究;汉语;汉字;字母词语;拉丁化[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30(2020)01-0123-0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和信息传递的便捷,字母词语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汉语词汇系统中,引发了字母词语的研究热潮,“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新世纪以来为最”[1],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原新梅教授的《汉语字母词语研究》一书正是这一背景下的研究力作。
该书是作者十余年间对字母词语持续探索和思考的成果。
该书对1982-2015年30余年的字母词语研究情况进行了统计梳理,将其分为萌芽、发展、拓展与深入三个阶段,对字母词语研究的特点和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重点从名称与界定、构成与分类、语体分布、历时演变、区域比较、教学研究、词典编纂、规范和汉化等视角,对字母词语进行了多角度深入分析,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理论思考。
2014年5月第2期语言文字应用Applied Linguistics May ,2014No.2[收稿日期]2013-10-14[作者简介]陈颖,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语法词汇教学。
从汉民族思维特点入手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字词教学陈颖(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北京100875)[摘要]本文认为汉字与汉语词在构造上有着共同的深层机制———汉民族的思维特点,即汉民族的具象直观、整体性以及类属概念等思维惯式在语言及其文字上的反映。
本文提倡从汉民族的思维惯式入手“衔接”汉字教学与词汇教学,具体方法有:据象示意,以直观的方式分析字词含义;整体意合,以综合的方式理解字词含义;以分类的方式归纳类推字词含义。
运用这些方法将汉字教学与汉语词汇教学统一起来,应该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汉字结构;汉语词汇教学;思维惯式[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397(2014)02-0127-07Applications of Performative Verbs in Chinese Legal Textsin Mainland China :A Corpus-based StudyCHEN Wei ,LIAO Meizhen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classifies performative verbs in legal texts intoassertives ,expressives ,declaratives ,directives ,litigatives ,commisivesand collaboratives ,based on John Searle ’s ,Geoffrey Leech ’s ,and Jürgen Habermas ’theories and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legal texts.Then a one-million-character corpus is built with random samples from a collection of current legal texts in Mainland China ,which are classified into 3groups in line wi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aws ,department laws ,substantive and adjective laws.After POS tagging with CKIP autotag 1.0,it retrieves performative verbs with AntConc and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s of Chinese performative verbs in legal tex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Keywords :Mainland China ;Chinese laws ;performative verbs ;corpus ;classification ;POS tagging·128·语言文字应用2014年第2期一问题的提出词汇教学是汉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正确处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词语杨冬梅【摘要】The connotation of new word contains the exchange information and times memory of social group.That is the reflec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ortant symbol for getting on with modernlife.The new words possessed synchronicity,used high-frequency,communicated widely,and related to overseas students' daily life closely should be chosen primarily,so that the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an catch up with the times,become fresh and active and always keep the vitality.%新词语的内涵往往包含着社会群体共同的交流信息和时代记忆,是社会发展变迁的映射和融入当代生活的重要标志。
那些具有共时性、使用频率高、社会使用面广、与留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常用的新词语应当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首选,以使对外汉语教学鲜活、生动。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2页(P167-168)【关键词】新词语;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作者】杨冬梅【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95每一个新词语产生的背后都有它特定的背景和生成语境。
新词语其核心在于内容新与形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