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角度解读《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语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认知角度解读《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语[摘要] 汉语中的新词语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多数研究对新词从不同角度诸如语音语义及词汇方面进行了探究,却忽略了对新词形成性机理的合理性解释。本文依据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新语,在认知视野下对汉语新词语产生、使用及固定化应用的过程进行了认知阐释,指出了Langacker的认知语法观点对解释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新语更中肯,新词涌现在本质上是汉语对新兴事物或活动的沉淀过程。

[关键词] 认知语法;汉语新词语;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

一、引言

现代汉语中新词语的涌现,表明了随着时代发展汉语不断被创造性地赋予新的活力。新词语的问题,一直是汉语学界理论关注的热点,但已有的研究大多数关注新词语的由来,将新词语的出现看成是表达效果或语用策略的实现,而很少提及新词语内在生成机制。本文将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录的新词为语料,并结合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观点,对汉语代表性新词生成机制的根源进行探讨。

二、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语言学教授Ronald W. Langacker从1976年起致力于创建“认知语

法”[最初称为“空间语法”(Space Grammar)],到1987年和1991年,《认知语法基础》的第一卷(理论前提)和第二卷(描写应用)相继问世并确立了认知语法的基本理论框架,它的语法理论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Langacker提倡的“认知语法”主要从人类的“认知和识解”角度研究语言结构,研究人类语言系统的心智表征,克服了传统语法过分强调客观标准、忽视主观认识的倾向,充分考虑到人的认知因素在语言结构中的反映,着重用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来识解语言的规则,开创了语法研究的全新思路。(王寅,2007∶316)

Ronald Langacker在他的《认知语法基础》(第一版)中指出:Knowledge of language (the mental grammar)is represented in the mind of the speaker as an inventory of symbolic units. It is only once an expression has been used sufficiently frequently and has been become entrenched (acquiring the status of a habit or a cognitive routine)that it becomes a unit. From this perspective,a unit is a symbolic entity that is not built compositionally by the language system but is stored and accessed as a whole. 因此笔者认为langacker的这一观点对于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更中肯。

(二)新词研究现状

对当代汉语新词的研究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1982年,张永言先生定义新词语是以社会是否接受和认可为标准。吕叔湘(1984)在《大家都来关心新词》中强调要重视研究和重视新词语,倡议大家

来关心新词新义,扩展了新词新语的语料范围。陈原先生在《关于新词语的出现及其社会意义》一文中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了57个具有影响力的新语条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吕叔湘、陈原两位先生不断发现细小的语言现象,对其中的一些新词语进行研究,拉开了新词新语研究的帷幕,为以后语言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方向和方法。也正因为此,很多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汉语新词语进行了研究,汉语新词语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汉语新词语语音(田宇贺2003,刘晓梅2004)、词汇(沈孟璎1988,周洪波1994,孙大军2001)和语义(赵金铭1985,张荆萍2004 )方面。

从以上分析的文献来看,本篇拟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主要以Ronald Langacker的认知与语法理论为基础从认知的角度解读汉语字典收录的新词。本文选取的新词实例均来自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

三、《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录新词总结

《现代汉语词典》是中国首部权威的现代汉语规范型词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商务印书馆出版,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丁声树曾先后主持工作。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年度新词语,是指当年的高频度新词或具有创新意义的旧有词汇或新创并且使用率很高的词汇。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新增词语来源于各个层面,涉及社会生

活多个领域,其中包括社会建设和管理、大众日常生活、新的生活方式与计算机、互联网等。第六版还增加和调整了少量字词的读音和词形。第六版还增收了字母词、英语外来词及粤港澳地区词。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录的新词如“粉丝”,其中“粉”还可以用作动词,粉丝追求或吹捧明星,“我粉*,不粉*”;但“粉”在《新华字典》中作名词使用,意为“细末儿:粉末,粉剂,粉尘,米粉等”,也可以用作动词使用意为“粉饰,涂饰”,但没有“我粉*,不粉*”的用法。虽然这些收录的新词有些违反了传统语法的组合规则,但形式和用法尚属规范,语义指向也得到了多数人的理解。新词语形成的语用解释已经解释不了这种新的现象。本文作者认为把这种现象放到Langacker认知语法理论框架下分析更加中肯。

四、汉语新词语的认知解读

(一)汉语新词的认知理据

作为当今语言学界的主流学派之一,认知构式语法理论将心智性和社会性视为语言的基本属性,着力从身体经验和认知方式上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王寅,2007∶11)其中的核心概念“构式”(construction),是指心智语言体系中的基本单位(Goldberg,2009∶204~224)。构式的形成和固化依赖于言语的接触和使用,是语言使用者对具有一定出现频次的言语例示进行共性概括和抽象的结果,并在一定的语言社团中达成共识。(Langacker,R,2009∶167-176)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