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试法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论传统中药材性状鉴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摘要】本文主要是对中药材的鉴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
通过对药材的来源、性状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有效的鉴定。
【关键词】中药材;鉴定;来源;性状【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5-0078-02以往传统的中药鉴定方法主要是包括四大类:鉴定中药的来源、鉴定中药的性状、纤维鉴定以及理化鉴定。
每一种鉴定方法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以及适宜的鉴定对象。
必要的时候需要将这几种鉴定方法同时使用。
本文笔者主要是按照药材的实用价值对其来源和性状进行了鉴定。
1 中药材来源的鉴定我们在碰到比较完整的中药材的时候,运用动植物的分类学知识,对该药材的学名进行正规化的确定;运用矿物学知识来确定其药材的来源。
通常情况下,中药材主要是以植物药为主,因而,要特别的注意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认真的观察其部位,必要的时候借助显微镜或者是放大镜进行检查。
接着,根据有关的文献、中药材品种方面的著作进行核对,如《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医用植物学》等。
若是有条件、时间,则可以对照相应的药材标本。
例如在临床用药中,凌霄花和洋金花在外观上看非常的相似,但是凌霄花是属于茄科植物,二强的雄蕊,两长两短,花丝的形状较为弯曲;而洋金花虽属于茄科植物,但该植物是离心雄蕊5,都是等长的,其花丝也是通直的;因此,我们在鉴别这两种药材的时候,只需要通过观察雄蕊的形态和数目就能做出正确的鉴定。
又如,鉴定水线草和白花蛇舌草,由于它们都是较小的草本植物,柔弱、纤细,外观上很相似,分辨起来较难,实际上,对这两种药材的区别主要在于水线草是由2~5朵花集腋而生成的伞房花序,而白花蛇舌草是由成对的或者是单生的花生于叶腋。
2 中药材性状的鉴定由于中药材饮片受到了相关炮制设备的限制,因而,我们对其进行鉴定的时候,首要方法就是对药材的性状进行鉴定。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药材性状的鉴定方法包括:眼观、手摸、鼻闻、火试、水试、口尝等较为简单的方法来鉴定性状[1]。
规范的给水管道水压试验方法
1.连接试压泵:试压泵通过连接软管从室内给水管道较低的管道出水口接入室内给水管道系统。
2.向管道注水:打开进户总水阀向室内给水管系统注水,同时打开试压泵卸压开关,待管道内注满水并通过试压泵水箱注满水后,立即关闭进户总水阀和试压泵卸压开关。
3.向管道加压:按动试压泵手柄向室内给水管系统加压,致试压泵压力表批指示压力达到试验压力(0.6MPAa)时停止加压。
4.排出管道空气:缓慢拧松各出水口堵头,待听到空气排出或有水喷出时立即拧紧堵头。
5.继续向管道加压:再次按动试压泵手柄向室内给水管系统加压,致试压泵压力表批指示压力达到试验压力(0.6MPAa)时停止加压。
然后按(GB50242-2002)4.2.1规定的检验方法完成室内给水管系统压力试验。
试验完成后,打开试压泵卸压开关卸去管道内压力。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析1.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2.火试:有些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作为鉴别手段之一。
3.后生皮层: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为“后生皮层”,如川乌。
4.后生表皮:表皮死亡脱落后,外皮层细胞的细胞壁增厚并栓化,行保护作用,称为“后生表皮”,如细辛。
5.佛指甲:蕲蛇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一枚,习称“佛指甲”。
6.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
7.连珠斑:蕲蛇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
8.断口:矿物受力后不是沿一定结晶方向断裂,断裂面是不规则和不平整的,这种断裂面称为“断口”。
9.解理(面):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能称为“解理”,所裂成的平面称为“解理面”。
10.云锦花纹:何首乌皮部的异常维管束,横切面形如云朵状的花纹。
11.绿皮层:指栓内层细胞含有叶绿体而显绿色。
12.木类药材:指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的部分入药。
13.花托:是花梗顶端稍膨大的部分,花各部分着生其上,花托形状因植物种类而异。
14.甜大芸:肉苁蓉鲜品。
15.生理灰分:植物体内的无机盐习称“生理灰分”。
16.子座:是容纳子实体的褥座,是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的菌丝组织体。
17.透明度:矿物透光能力的大小,称为“透明度”。
18.罗盘纹:商陆的切面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纹(异常维管束),俗称“罗盘纹”。
19.同名异物:指一种中药名称下有多种不同来源的植物(或动物)作相同的药物使用。
20.同物异名:是指同一药用材料在不同地区称呼不同的名字,作不同的中药使用。
21.走油:又称“泛油”,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水试,又称为入水试验,就是利用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或在水中所产生的各种比较明显的或特殊的物理、化学现象以鉴别其品种的真伪优劣的一种方法。
根据水试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大体有:显色反应、旋转反应、沉降反应、膨胀反应、粘液反应、泡沫反应、乳化反应、气味反应、染甲透甲现象等,鉴别的中药材主要有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
青黛:将本品撒于水面,浮于水面而不下者为质优,若有沉淀或水液变色说明掺杂质或假冒。
苏木:取本品粉末加水反复振摇浸置,或将碎片置热水中浸泡,其浸液显桃红色,若在紫外线灯下,显黄绿色荧光,浸液加酸则变成黄色,再加碱则呈猩红色。
若为伪品小叶红豆,其浸液成淡黄棕色,置紫外线灯下显蓝色,浸液加酸变成淡黄色,再加碱则变成深绿色。
常山:取本品粗粉加水浸渍,其浸出液显蓝色荧光为正品,否则为伪品。
番红花:取本品少许浸于清水中,柱头膨胀成喇叭状,水被染成金黄色。
不得显红色,不得有沉淀,不得有油状物飘浮于水面。
厚朴花:用沸水泡开后,花瓣厚,手揉之显肉质为质优。
红花:将本品投入水中,水变成金黄色,而花本身不褪色。
玄参:取本品碎片或粗粉投入清水杯中,水浸液呈黄棕色,在日光下或紫外线下观察,浸液显碧蓝色荧光。
伪品核桃楸皮,水浸液显浅黄棕色,无荧光。
地榆:取本品粗粉浸入水中,水呈淡黄棕色。
楮实子:取本品粗粉少许,浸于水中,水液变红色。
菟丝子:将本品投入水中,加热煮沸,表面有粘性,当种皮破裂时,会露出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伪品无此现象。
牵牛子:取本品少许入水浸泡,种皮呈龟裂状,手捻有明显的粘滑感。
天仙子:取本品少许用清水浸泡,不膨胀不发粘。
伪品广天仙子,水浸泡后立即膨胀散开,粘性也大。
葶苈子:取本品少许加水浸泡后,用放大镜观察,北葶苈子透明状粘液层较厚,厚度可达种子宽度的1/2以上,南葶苈子透明状粘液层薄,厚度为种子宽度的1/5以下。
车前子:取本品1 g,加水5 ml,煮沸30 s,冷后即呈粘稠状。
胖大海:正品手摇无响声,用水浸泡后为海绵状,其体积可比干品大约3倍。
水试法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在没有高科技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下采用“水试法”,对部分掺假造假的中药进行鉴别。
方法:水试法。
结果:鉴别出真假伪劣。
关键词水试法;中药鉴定水试法是根据某些中药材遇水后会产生明显而特殊的反应现象,从而来鉴别其真伪和质量优劣的常用方法,来鉴别品种真伪优劣的常用方法[1]。
它具有快捷、简便、不受仪器限制等特点。
由于药材的成分不同,在水中会产生沉浮、黏性、膨胀、泡沫、颜色等不同现象,水试法能鉴别出中药材的真假伪劣。
以下是水试法的几种常见方法:1利用中药在水中的颜色变化进行鉴定某些中药材遇水后,因其含有水溶性色素或其它成分会使水变色,或由于某种成分的水解产物易被氧化从而使药材本身变色,还有些有色中药材投入水中,水不变色。
举例:①红花水浸液呈金黄色。
②苏木投入热水,水浸液呈透明的桃红色,逐步转为深红色,加酸液体变为黄色,加碱又变为红色。
③栀子水浸液呈鲜红色。
2利用中药水浸液的荧光反应进行鉴定某些中药材因含有荧光性物质,其水浸液常有荧光反应。
举例:①香加皮水浸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加碱显黄绿色荧光,借此可与五加皮加以区别。
②秦皮水浸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③白芷水浸液在紫外光下显蓝色荧光。
④常山水浸液显天蓝色荧光,在碱性溶液中荧光加强。
3利用中药水浸液是否产生泡沫进行鉴定某些中药材因含皂甙、蛋白质、树胶或其它高分子化合物,碎后加(热)水强烈振摇会产生泡沫,且在一定时间内不消失。
举例:远志、知母、柴胡、威灵仙、怀牛膝、皂角刺。
4利用中药遇水后产生的气味反应进行鉴定某些中药材本身无香气或臭气,遇水后则产生特殊浓烈的香、臭气,或者本身原有的气味加重。
举例:①苦杏仁数粒加水共研,会产生苯甲醛的气味。
②黄芥子研碎加水湿润,会产生强烈臭味。
③天麻隔水蒸后有臊臭味。
5利用中药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进行鉴定某些中药材投入水中,由于质地、比重的差异,润湿过程有快有慢,在一定的时间与温度下,这些中药材在水中或浮或沉。
水试法在中药鉴定实践中的应用【关键词】水试法中药材鉴别随着中药研究在国内外迅速发展,一些现代高科技方法被应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及鉴定、鉴别工作中,如电子显微、高效液相色谱、分子鉴定等,在中药鉴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不易普及等缺点。
传统的中药鉴别方法,以其成本低、简单迅速等优点,为现代方法不可取代。
水试法是经验鉴别法中比较重要又较为科学的方法。
水试,又称入水,即利用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或在水中产生的各种比较明显或特殊的变化以鉴定其品种真伪、优劣的方法。
1显色反应1.1水溶液显色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所含水溶性色素或其它成分溶入水,使水溶液呈现特定的颜色。
1.1.1苏木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sappanL.的干燥心材。
取苏木块投入水中,水液呈现桃红色,后转为红色。
加氢氧化钠试液2滴,呈猩红色,再加盐酸数滴使呈酸性后,溶液变为橙色。
1.1.2西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sativusL.的干燥柱头。
将西红花浸入水中,可见橙黄色物质呈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染成黄色,柱头膨胀呈喇叭状,内侧有一短缝,短时间内针拨不碎,无沉淀。
常见伪品有其它植物的花丝、花冠狭条或纸浆条片等染色后伪充,或西红花中掺有合成染料、其它色素、矿物油等。
鉴别西红花的真伪,应从其形状、水溶液呈现的颜色及是否漂浮油滴等方面进行鉴别。
1.1.3鸡血藤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suberectusDunn的干燥藤茎。
取鸡血藤块,投入沸水中,可见有似鸡血的红线散开。
1.1.4墨旱莲菊科植物鳢肠EchiptaprostrataL.的干燥地上部分。
遇水后茎叶显黑绿色,搓其茎叶水呈墨绿色。
1.2药材显色有些中药材遇水后,所含成分发生水解氧化,而使药材本身颜色发生变化。
1.2.1黄芩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
药材应为棕黄色或深黄色。
由于所含黄芩苷在黄芩酶作用下水解成黄芩素,黄芩素易被氧化,颜色由黄色变为绿色,影响药材质量。
水试验法鉴别中药材
闫宝罗;张会清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信息》
【年(卷),期】1997(014)006
【总页数】1页(P46)
【作者】闫宝罗;张会清
【作者单位】洮南市医院;洮南市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5
【相关文献】
1.“水试”和“火试”在中药材及混伪品快速鉴别中的应用 [J], 郑达敏
2.应用水试、火试和荧光试验法鉴别中药材 [J], 白玉;沈雨青;沈靖才
3.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水试鉴别法 [J], 陈志勇
4.水试鉴别法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 [J], 毕桂宏
5.应用荧光、水试和紫外吸收法鉴别伪劣中药材 [J], 汪重熙;易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给水管道水压试验方法水管道水压试验是为了测试水管道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确保它能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承受一定的压力而不发生泄漏或破裂。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水管道水压试验方法。
1.压力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水管道是否有任何疏漏或损坏,必要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2)将所有管道与附件连接好,确保连接紧固并无松动。
(3)将所有放水阀门关闭,确保系统处于封闭状态。
(4)准备一台压力试验泵和一个压力表,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2.压力试验操作步骤(1)关闭供水系统的进水管道,放水阀门全部关闭。
(2)将压力试验泵接入试验管道的一些水龙头或放水阀门处,并确保泄压装置已经安装好。
(3)逐渐增加泵的水压,在过程中观察管道是否有泄漏现象,并及时修复。
(4)根据设计要求逐渐增加试验压力,直至试验压力达到设计要求的1.5倍。
(5)保持试验压力达到要求的时间(通常为30分钟),并观察管道是否有渗漏或破裂现象。
(6)降低试验压力至初始状态,关闭压力试验泵,并打开放水阀门,将管道内的水排干净。
(7)重新检查管道是否有任何泄漏或损坏,并做好记录。
3.注意事项(1)进行压力试验时要确保人员安全,避免对附近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2)在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试验压力,避免超过设计压力带来的风险。
(3)在试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管道是否有任何异常现象,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4)试验结束后需对水管道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管道所有部位都经受住了试验的考验。
(5)进行压力试验前,必须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和安全措施,并做好记录和备份。
总结起来,水管道水压试验是确保水管道质量和安全性能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试验方法和严格的操作流程能够有效地保障水管道的正常使用。
同时,在进行压力试验时,应充分考虑安全因素,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只有通过科学的试验方法和相关安全措施,才能提高水管道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水试法鉴别中药材方悦水试法主要是根据中药材经过水浸泡后产生各种特殊的变化,如颜色改变、产生泡沫、粘性、滑腻、膨胀及其它现象等等,用以确定中药材的真伪优劣。
现介绍如下:1.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
2.番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浸泡于水中后,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水面应有油状物漂浮,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用棒搅动,不易碎断,否则是伪品。
3.秦皮:少许浸入水中,因其含有荧光物质七叶树甙和七叶树素,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蓝色荧光。
4.香加皮:水或乙醇浸出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与含杠柳总甙有关),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黄绿色荧光(4-甲氧基水杨酸反应)。
而五加皮无此反应。
5.苏木:投入热水中,浸液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液体,加酸(或醋)液体变为黄色,加碱(或石灰水)液体又变红色。
6.姜黄:用热水或乙醇浸泡,呈鲜艳的橙黄色透明液体,加碱(或苏打水)液体变桃红色。
7.熊胆:其粉末投入水杯中,可逐渐溶解而盘旋,有黄线下垂至杯底且不扩散。
8.小通草:水泡后手摸有粘滑感;干品嚼之亦有粘滑感。
9.南天仙子(水蓑衣):水浸时,毛膨胀竖立,蓬松散开,粘性甚大,味淡而粘舌。
而天仙子(茄科)无粘性,且味苦。
10.葶苈子、车前子:加水浸泡后,种子粘滑且体积膨大。
11.胖大海:热水浸泡后,体积膨大至原来的数十倍且呈絮状团。
12.竹黄:天然竹黄沾到唾液后产生极强的吸舌力,而人工竹黄吸力较小且色泽多为纯一白色。
天然竹黄水浸液对酚酞指示剂不显碱性,而人工竹黄显碱性反应,呈紫红色。
13.乳香:加水研磨后成白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4.没药:与水研磨形成黄棕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5.青黛:取0.5g加水10ml,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
16.儿茶:其水浸出液用火柴杆沾之,使轻微着色,待火柴杆干后,再浸入浓盐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加热后,杆上发生深红色,以此检查儿茶素。
水硬度的测试方法
1. 硬度试剂法:取一定量的水样注入试管中,加入少量酚酞指示剂,再滴加硬度试剂,当水产生颜色变化时,停止滴加,用计算器计算所需添加的硬度试剂滴数,再根据相应的表格求出水硬度值。
2. EDTA 滴定法:将一定量的水样取出,加入酚酞指示剂,再滴加硝酸银试剂,使水中的离子与硝酸银反应,当水呈现红色时,测定所需加入的EDTA 滴数,计算水的硬度。
3. 石鹸试验法:将少量肥皂搓泡,取一定量的水样放入搓泡中,观察泡沫的持久度和质量,从而判断水的硬度。
4. 光电比色法:先将水样中的阳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再加入比色剂,利用光电比色仪对比色汁进行读数,从而计算出水的硬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测定水硬度的方法,具体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方法。
常见中药材的水试鉴别法水试法鉴别中药材,主要是根据中药材经过水浸泡后产生各种特殊的变化,如颜色改变、产生泡沫、粘性、滑腻、膨胀及其它现象等等,用以确定中药材的真伪优劣。
此乃笔者十几年药检工作的经验总结,现介绍如下:1.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
2.番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浸泡于水中后,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水面应有油状物漂浮,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用棒搅动,不易碎断,否则是伪品。
3.秦皮:少许浸入水中,因其含有荧光物质七叶树甙和七叶树素,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蓝色荧光。
4.香加皮:水或乙醇浸出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与含杠柳总甙有关),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黄绿色荧光(4-甲氧基水杨酸反应)。
而五加皮无此反应。
5.苏木:投入热水中,浸液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液体,加酸(或醋)液体变为黄色,加碱(或石灰水)液体又变红色。
6.姜黄:用热水或乙醇浸泡,呈鲜艳的橙黄色透明液体,加碱(或苏打水)液体变桃红色。
7.熊胆:其粉末投入水杯中,可逐渐溶解而盘旋,有黄线下垂至杯底且不扩散。
8.小通草:水泡后手摸有粘滑感;干品嚼之亦有粘滑感。
9.南天仙子(水蓑衣):水浸时,毛膨胀竖立,蓬松散开,粘性甚大,味淡而粘舌。
而天仙子(茄科)无粘性,且味苦。
10.葶苈子、车前子:加水浸泡后,种子粘滑且体积膨大。
11.胖大海:热水浸泡后,体积膨大至原来的数十倍且呈絮状团。
12.竹黄:天然竹黄沾到唾液后产生极强的吸舌力,而人工竹黄吸力较小且色泽多为纯一白色。
天然竹黄水浸液对酚酞指示剂不显碱性,而人工竹黄显碱性反应,呈紫红色。
13.乳香:加水研磨后成白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4.没药:与水研磨形成黄棕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5.青黛:取0.5g 加水10ml ,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
16.儿茶:其水浸出液用火柴杆沾之,使轻微着色,待火柴杆干后,再浸入浓盐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加热后,杆上发生深红色,以此检查儿茶素。
水洗法试验步骤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水洗法试验步骤,这可是个很有意思的事儿哦!
你想想看,就好像洗衣服一样,不过咱洗的不是衣服,而是要研究的东西呢!先把要试验的玩意儿准备好,这就好比要把脏衣服找出来。
然后呢,把它放到水里,就像把衣服丢进洗衣盆里。
哎呀,水可不能随便放哦,得合适的量,多了少了都不行,这就跟做菜放盐似的,得恰到好处。
接着,就开始搅和啦!用手或者工具在水里搅啊搅,让水和那东西充分接触,这就像洗衣服时使劲搓揉,把脏东西都给弄出来。
在这过程中,你得仔细观察呀!看看有啥变化,有没有啥奇怪的现象出现。
这就像你盯着洗的衣服,看有没有洗干净一样。
等搅和得差不多了,就得把水和那东西分离开来啦。
这可有点像把洗好的衣服从水里捞出来,得小心点,别把重要的东西给弄丢了。
然后把分离出来的水收集好,这水里面可能就有咱想要的信息呢!说不定就像从衣服上洗下来的污渍一样,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再对这水进行分析、研究,看看里面都有些啥成分啊,有啥特别的地方啊。
这就像你检查洗好的衣服,看看是不是真的干净了,有没有残留的污渍。
哎呀,这水洗法试验步骤虽然说起来简单,可真做起来也得细心呢!就像你缝衣服,一针一线都不能马虎呀!
你说,这水洗法是不是挺有趣的?咱通过这么个看似简单的办法,就能发现好多平时发现不了的东西呢!所以啊,可别小瞧了它哟!咱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用到这个水洗法呢,只要你用心去发现。
反正我觉得吧,这水洗法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好多未知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怎么样,你是不是也迫不及待想试试啦?那就赶紧行动起来吧!。
水试法,是根据某些中药材在水中或遇水后会产生明显而特殊的反应现象,从而来鉴别其真伪和质量优劣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法较其它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快速、不受试剂或仪器限制等优点。
一、某些中药材遇水后,因其含有水溶性色素或其它成分会使水变色,或由于某种成分的水解产物易被氧化从而使药材本身变色,还有些有色中药材投入水中,水不变色。
如苏木投入热水后,水液染成红色,并逐渐转为深红色;西红花少许入水,花本身不褪色,水液染成金黄色,而非红色;秦皮加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栀子、槐米(炒)浸入热水中,水均呈鲜黄色;芦荟浸入水中,老芦荟水液呈棕红色,新芦荟呈黄绿色;青黛本身呈深蓝色,但投入水中振摇后放置片刻,水液不显深蓝色。
二、某些中药材投入水中,由于所含成分的亲水性强弱不同,产生的表面张力大小不一,加之质地、比重的差异,其润湿过程有难有易、有快有慢,因此,在一定的时间与温度下,这些中药材在水中或沉或浮,成为鉴别其真伪优劣的手段。
如降香、沉香等以入水下沉者为质佳;猪苓、海浮石、炉甘石等以入水不沉、浮于水面者为质佳;海金沙在冷水中浮于水面,加热后渐下沉者为真品;黄连以投入水中下沉又浮起者为质佳。
三、某些中药材因含皂甙、蛋白质、树胶或其它高分子化合物,碎后加(热)水强烈振摇会产生泡沫,且在一定时间内不消失,如远志、知母、威灵仙、怀牛膝、皂角刺等。
四、某些树脂类中药材,因含树脂、色素、树胶等成分,与水共研后,会形成颜色较为固定的乳状液。
如乳香呈白色或黄白色乳液;没药呈黄棕色至棕褐色乳液;进口阿魏呈白色或橙黄色乳液;藤黄则显黄绿色乳液等。
五、某些中药材因含多糖类成分或吸水膨胀类物质,或者质地轻泡,结构疏松,产地加工干燥时大量失水,这样遇水后会迅速膨胀,体积或重量明显增加。
如胖大海水浸后膨胀呈海绵状,体积可增6倍;黄明胶在冷水中久浸则软化膨胀,重量可增5倍以上。
六、某些中药材含大量的黏液质,遇水膨胀并产生明显的黏性。
如葶苈子水浸后,黏滑而体积膨胀;牵牛子水浸后,种皮呈皲裂状,手捻有明显黏滑感;决明子水浸时从一处胀裂,并有黏性;车前子加水振摇并放置片刻后,种皮膨起,并显黏性。
七、某些中药材本身无香气或臭气,遇水后则产生特殊浓烈的香、臭气,或者本身原有的气味加重。
如取苦杏仁数粒加水共研,会产生苯甲醛的特殊香气;黄芥子研碎加水湿润,会产生强烈异臭。
八、某些中药材遇水可呈现特殊状态或现象,利于鉴别其真伪。
如琥珀加水煮沸,不溶化发软者为真品;正品阿胶溶于水中,水液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状,有少量类白色物析出;滑石粉在水中不应崩散;厚朴花用沸水泡开后,花瓣厚,以手揉之显肉质者为佳;血竭不应溶于水,但在热水中软化,其细粉入沸水中则成团发黏;熊胆粉投入清水中,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直线下沉而不扩散;牛黄投入水中,可吸水变潮湿而不变形,若迅速膨胀崩解,则为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