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超声诊断
- 格式:pdf
- 大小:4.01 MB
- 文档页数:90
急诊超声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规范急诊超声检查的管理工作,提高护理水平,保障医疗质量,保护患者权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急诊超声检查,凡本院医务人员在超声室内从事超声检查参数调节和影像采集工作,应遵守本管理制度。
3. 医院领导应重视急诊超声检查的管理工作,各科室领导需积极配合,保证本管理制度得以全面实施。
二、超声室的设置和环境1. 急诊超声检查室应设置于急诊科的较为显著区域,院内设备设施应保证其临床急救需求。
2. 环境设备与医疗卫生标准应符合相关规定。
3. 超声室内应有标准超声设备、能够满足临床诊断的各种探头和配套设备等。
4. 超声室内应有专业的超声医生和护理人员,能够满足日常工作和应急检查的需要。
5. 超声室应有完善的数据处理和信息传输设施,保障医疗信息安全。
三、超声医生和护理人员的管理1. 超声医生应具备相关的医疗资质和专业技能,能够独立开展急诊超声检查工作。
2. 超声医生应接受定期的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保持专业水平和技术更新。
3. 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护理资质和专业技能,能够熟练操作超声设备和协助医生完成检查。
4. 护理人员应接受定期的技术培训和培训,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和危急情况的处理能力。
四、急诊超声检查的管理流程1. 门诊或急诊患者需要进行超声检查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需求开具超声申请单,注明患者基本信息、临床诊断、检查要求等内容。
2. 护理人员接收到超声申请单后,应及时安排检查时间和预约等工作,保证患者能够及时完成超声检查。
3. 患者到达超声室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登记和登记,核对患者基本信息等内容。
4. 超声医生根据超声申请单和患者病情,进行超声检查工作,完成检查报告并及时提交给临床医生。
5. 超声检查完成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安排患者离开超声室,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适和并发症等情况。
五、超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1. 超声设备日常维护工作由专职技术人员负责,应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检查和维护。
急诊科床旁超声在急诊诊断中的应用超声技术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近年来,急诊科床旁超声在急诊诊断中的应用逐渐受到了重视。
本文将探讨急诊科床旁超声在急诊诊断中的应用和优势。
一、急诊科床旁超声技术简介急诊科床旁超声技术,即在急诊科或急诊室,医生使用便携式超声仪器进行实时超声检查。
与传统的超声检查相比,急诊科床旁超声具有迅速、便捷、无创等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二、急诊科床旁超声在合适场景中的应用1. 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是急诊科床旁超声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心脏超声,医生可以快速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判断心血管疾病、心源性休克等紧急情况。
2. 肺部超声:对于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的患者,急诊科床旁超声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肺部情况。
例如,可以用于判断胸腔积液、肺炎等肺部疾病的存在与程度。
3. 腹部超声:腹部超声是在急诊科床旁超声中常见的应用之一。
通过腹部超声,医生能够快速评估腹部器官的情况,如肝脏、胆囊、脾脏、肾脏等是否存在异常。
此外,还可以用于判断腹腔出血、胆囊炎等紧急情况。
4. 血管超声:在某些急诊情况下,急诊科床旁超声可以用于血管超声检查。
例如,可以通过颈部血管超声评估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夹层等情况。
三、急诊科床旁超声的优势与局限1. 优势:a. 迅速:急诊科床旁超声可以快速获得影像结果,给予医生及时的诊断信息,缩短了诊断的时间。
b. 无创:与其他影像技术相比,超声检查无需利用射线或造影剂,对患者无辐射、无损伤。
c. 移动性:便携式超声设备的出现使得急诊科床旁超声可以在各个科室、急诊室中灵活应用。
d. 实时:急诊科床旁超声可以进行实时检查,医生可以通过即时观察来判断病情。
2. 局限:a. 操作者依赖性:急诊科床旁超声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超声技能才能进行准确评估和诊断,因此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对诊断结果有一定影响。
b. 部分结构的限制:由于超声波的传播特性,急诊科床旁超声在某些深部结构的评估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超声科在急诊服务体系中的职责超声科在急诊(含抢救)服务及急性创伤、重要脏器急性功能不全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中应积极配合临床科室,优先支持急危重症患者检查:
1.根据临床科室需求,超声科提供相关急诊检查项目或非急诊
检查项目。
对急危重症患者设立“绿色通道”,优先对其进行检查,后补记费用,保证患者及时就诊;患者检查结束后一般在10分钟内发出超声检查报告,疑难病例先与主管医生沟通,于1小时内发出检查报告。
2.如果急、危、重症患者就诊人数过多,同时出现数个急诊患
者的情况,按先重后轻原则,有条件时专门设立“绿色通道”
诊室以备用。
3.当检查患者出现突发病情变化,威胁生命安全时,立即停止
超声检查,就地实施抢救,并请急诊科现场指导。
4.住院部各病区急危重症患者,临床科室可申请24小时急诊床
旁超声会诊。
超声科值班医师接到急诊床旁超声申请电话后,应该在10分钟内到达检查地点开展工作。
5.超声科保障提供24小时又7天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检查服务,
实行二线班制度;值班人员需保证通讯畅通。
6.超声检查结果达危急值标准时,超声诊断医师对该患者按“危急值制度”处置。
常见急诊超声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急诊超声诊断是一种安全、无创、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可以对急诊患者进行全身各个系统的评估和鉴别诊断。
以下是常见急诊超声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的一些内容:1.心脏超声诊断要点:心脏超声是判断心脏功能和病变的重要工具。
常见的心脏超声诊断要点包括:左室收缩功能(射血分数、射血速率)、心脏壁运动、心腔大小和形状、心脏瓣膜病变(狭窄、关闭不全等)等。
2.肺部超声诊断要点:肺部超声可以用于诊断和排除肺部疾病,如肺水肿、肺不张、胸腔积液等。
主要诊断要点包括:肺表面规则性、肺滑膜下液积液的存在、扩张的肺动脉、肺小叶不张等。
3.腹部超声诊断要点:腹部超声可以用于诊断和鉴别腹部器官病变,如肝脏病变、胆囊病变、肾脏病变等。
主要诊断要点包括:肝脏大小和形态、肝内结构(肿块、囊肿等)、胆囊壁厚度和内腔形态、肾脏大小和形态、肾内结构(肿物、积水等)等。
4.泌尿系统超声诊断要点:泌尿系统超声可以用于诊断和鉴别泌尿系统疾病,如膀胱病变、前列腺病变等。
主要诊断要点包括:膀胱内腔形态和容积、膀胱壁厚度、前列腺大小和形态、前列腺内病变(囊肿、肿块等)等。
5.血管超声诊断要点:血管超声可以用于诊断和鉴别血管疾病,如动脉瘤、血栓、血管狭窄等。
主要诊断要点包括:血管直径和形态、血管壁厚度、血流动力学参数(速度、阻力等)等。
在进行急诊超声诊断时,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经验丰富的医师可以根据超声图像的表现、患者的症状及体征等进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的内容包括:1.鉴别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通过超声评估患者器官的功能和病变程度,进一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处理优先级。
2.鉴别不同病因引起的相似临床表现:有些疾病的临床表现非常相似,超声可以提供更具体的信息,帮助鉴别不同病因。
3.鉴别合并症:一些疾病可能同时伴有多个合并症,超声可以同时评估多个器官系统,提供全面的信息。
4.鉴别复杂病变:有时病变较为复杂,超声可以提供多角度和多平面的图像,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超实用的妇科急诊超声诊断
即时超声导读:妇科急诊超声的多图病例,叮当出品,
学习吧!
1.异位妊娠 1.1临床特点} 停经史} 下腹痛& 触痛} 阴道流血} HCG阳性1.2 临床表现} 多因突发性下腹痛,不规则阴道出血,晕厥或失血性休克就诊。
} 输卵管妊娠的发生部位以壶腹部最多,约占60%,其次为峡部,约占25%,伞部和间质部少见。
} 异位妊娠破裂} 腹腔内出血} 出血性休克 1.3 超声表现} 子宫外妊娠囊(有或
无胚胎)或子宫外包块} Doppler: 包块内偶可探及胎心搏动;高速低阻血流围绕包块} 盆腔游离液体} 宫内空虚;蜕膜管型} 卵巢黄体囊肿
2.黄体破裂 2.1 临床特点} 月经周期第20~27天} 无停经史,无性生活史} 下腹痛& 触痛} 严重者可出现口干、心悸、头晕、眼花、昏厥等休克症状。
2.2 超声表现} 子宫内膜一般呈分泌期内膜,厚度约10-13mm} 患侧卵巢增大,内可见不均质回声包块。
} 腹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