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类】东风汽车公司油漆涂层企业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12
ICSQ/LQB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LQB Y-4—2016代替Q/LQB Y-4-2012汽车油漆涂层2016-02-17发布2016-02-18实施前言本标准代替Q/LQB Y-4-2012。
本标准与Q/LQB Y-4-2012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修改并完善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修改QC-1甲涂层主要质量指标内容(含色差、橘皮、耐候性)(见表2 QC-1甲2、4、7.2、7.3);——修改QC-1甲车身外表面底漆厚度指标(见表2 QC-1甲推荐工艺及备注1);——修改出国车涂层推荐工艺内容描述(见表2 QC-1甲、QC-1丙、QC-1丁推荐工艺及备注);——修改QC-3涂层主要质量指标内容(含耐盐雾性、耐汽油性)(见表2 QC-3 5、8);——修改QC-4 甲涂层主要质量指标内容(含漆膜光泽、耐机油性)(见表2 QC-4 甲2、8);——删除QC-4乙出国车涂层推荐工艺内容描述(见表2 QC-4乙推荐工艺及备注);——修改QC-6涂层推荐工艺内容描述(见表2 QC-6 推荐工艺及备注);——修改QC-8涂层主要质量指标内容(涂层厚度)(见表2 QC-8 2);——修改耐盐雾性检验内容描述(见6.1.11)——修改耐侯性检验内容描述(见6.1.14)——修改鲜映性检验内容描述(见6.1.16)——增加附录A商用车驾驶室及外饰件色差控制范围。
本标准由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综合工艺部提出。
本标准由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CV技术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综合工艺部。
本标准起草人:刘阳燕、朱长江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LQB Y-4-2000、Q/LQB Y-4-2001、Q/LQB Y-4-2008、Q/LQB Y-4-2009、Q/LQB Y-4-2009第一次修订、Q/LQB Y-4-2011、Q/LQB Y-4-2012。
汽车油漆涂层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商用车油漆涂层,不适用多功能乘用车及轿车的车身油漆涂层。
东风载货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Q/DFLCM 0002-20006
代替EQY-2-1998
2006-04-01发布2006-06-01 实施
3、在产品图上标注油漆涂层的规定
A、零件所需的油漆涂层应作为“技术要求”在产品图上标注,对车身还应加注颜色编码。
B、根据对产品质量的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涂层标准,并在产品图上标注该油漆涂层所属分组代号
和本标准的编号。
如:驾驶室总成的涂层标准为:“QC-1(甲/乙/丙)按Q/DFLCM0002”。
4、油漆涂层的质量检查
A、涂层的机械强度等不便在零件上测试的检查项目,可在涂装时在零件上附钢板样片抽查。
注:以上为于我公司有关的要求摘录。
注:母公司生产的垂臂为保安件,油漆要求不同于减振器。
由于汽车的特殊性,汽车涂料已成为涂料的一个独立分支,各大汽车厂都有适合于自己需要的涂料技术条件和某些特殊的检测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汽车制造厂和汽车涂料生产厂引进了技术或合资生产,因而,也引进了国外许多先进的检测方法,目前,要规范和统一汽车涂料和涂膜的检测方法是不大可能的。
但是,在非合资厂中,涂料及涂膜的检测方法有很多还是采用国家标准,或是等效采用国外先进标准,所以,有必要对于在汽车普遍采用的国家标准做一总汇,以便于查找;对于国外一些常用的先进方法,也有必要做一些简要介绍。
汽车设计网8.2.1汽车涂装中常用的国家检测标准在我国的国家标准中,没有专门为汽车涂料及涂层检测定单独标准,除了某些汽车有一些自定的企业标准之外,都是选用国家的有关标准。
这类标准已不少,为便于工作时查找,表8-8列出常用的国家检测标准的名称及标准号。
表8-8 汽车涂装常用的国家检测标准8.4.2 涂层光泽测定法.光泽测定在GB 9754 - 88 《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标准中己有了规定。
在涂装施工现场中,涂层光泽是一个经常要检测的项目,可以用便携式光撇,如BYK - Gardner 公司制造的微型光泽仪。
必须指出的是,为了提高测量的灵敏度,对于不同的光泽度范围,应该选用不同角度的光泽仪进行测量,如图8-2 所示,60°光泽仪适用于测量光泽度为10-70%的中光泽涂层。
当用60°光泽仪测量光泽度超过70%的高光泽涂层时,则应采用20°光泽仪测量。
当用60°光泽仪测量光泽度小于10%的低光泽涂层时,则应采用85°光泽仪测量。
不过,为了有更好的测量灵敏度,当用60°光泽仪测量小于30%的低光泽涂层时,也可用85°光泽仪测量。
图8 -2 用不同角度的光泽仪的测量结果8.4.3涂膜鲜映性测定法涂膜鲜映性是用来描述涂膜表面显映物体的清晰程度。
Q/EQ东风汽车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发布EQCT—682—2007前 言本标准技术内容等同PSA D27 5144~06-1997版。
本标准适用于对东风汽车公司乘用车新产品及其演变产品的开发。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国产化起草。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起草人:田小龙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07年05月01日。
EQCT—682—2007 油漆涂层及类似产品的耐侵蚀性能1. 目的和应用范围此方法的目的是检测漆膜及其类似样品在与其接触的其它不同产品对漆膜及类似样品的侵蚀性能。
附录A表格中列出了有关的样品,这些样品没有在类似的标准(或文章)中引用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EQCT—1120—2007 驾驶舱材料及零件涂塑纺物、塑料及蒙皮的耐水色牢度3. 原理将样品放置到漆膜或类似样品上面,尽可能的将样品暴露在日光下进行加速老化试验,再对漆膜的老化和腐蚀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
4. 仪器和试剂4.1 试验用材料及仪器4.1.1 空气雾化喷枪或无空气雾化喷枪。
4.1.2 2ml的移液管或注射器。
4.1.3 玻璃或漆刷搅拌器。
4.1.4 用于粘稠样品试验的模板,尺寸:直径20mm,厚度2mm。
4.1.5 对于柔韧的橡胶和塑料材料,钢制平行六面体载体底部尺寸应为30 mm×50 mm,最小承重量应为(500±10)g。
4.2 最高温度为200℃,精度为±1℃的热对流烘干炉。
4.3 型号为HPLR400的日光灯,带有型号为NER400的反射器,或者是其它具有同样性能的日光灯(见附录C)。
Q/EQY—2—2008
(汽车行业)东风汽车公司油漆涂层企业标准
Q/EQ
东风汽车公司企业标准
Q/EQY—2—2008
代替EQY-2-1998
东风载货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CoatingstandardofDongFengcommercialvehicle 2008-07-07发布2008-07-07实施
东风汽车X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发布
Q/EQY—2—2008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制定了《东风载货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
《东风载货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是汽车涂装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标准于壹九七三年制定,即EQB4-73。
随着我国汽车涂料质量的提高和我X公司涂装技术的发展,对本标准进行了四次修订,壹九八五年版(EQY-2-85)突出和提高了耐蚀性和车身装饰性等要求,降低了涂层冲击强度、柔韧性等要求,分别列出出国车和国内车的不同要求,盐雾试验、抗石击性测定和附着力测定等试验采用国外先进的试验方法。
壹九九五版(EQY-2-95)在车身和车箱的涂层装饰性和耐久性方面,技术指标有较大提高,在底盘件涂层的耐蚀性方面,技术指标也有较大提高,但在底盘件的涂层外观方面,适当降低了要求,删去“推荐的油漆材料及涂装工艺”。
壹九九八年版(EQY-2-1998)对每组中级别的选用作了明确说明,在涂层质量已普遍获得提高的基础上,取消了按出国车和国内车划分级别的做法,对标准中的壹些技术指标作了修改。
二OO八年版(Q/EQY-2-2008,代替EQY-2-1998)针对东风汽车X公司产品质量提升及X公司合资后体制的变化,对部分组别的分级进行了调整,由八个组别调整为七个组别,强调了各级别黑漆件涂层技术指标的壹致性,修订了有关技术指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EQY-2-1998《东风载货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停止执行。
本标准和《整车油漆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都是东风载货汽车涂层的有关标准,分别是从不同角度和为不同目的而制定的,应配套使用。
本标准应作为东风系列载货汽车产品设计人员标注产品油漆涂层、油漆工艺人员制定技术文件及技术检查人员检查油漆涂层质量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X公司工艺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X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汽车有限X公司工艺研究所。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X公司工艺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安心、孟东阳、周全
东风载货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东风系列载货汽车产品的油漆涂层的质量要求,东风系列的客车可参考采用。
本标准不适用轿车涂层。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心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DFLCM5439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3油漆涂层的分组及代号
能承受高温烘烤,其涂装工艺就不能采用电泳、喷粉末涂料,而处于同壹级别要求的各类垫板、箍带则能够采用电泳、喷粉末涂料的涂装工艺,因此每个零部件应具体分析后选择合适的涂装工艺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
漆层的技术要求(表2)
表2
表2(续)
表2(续)
表2(续)
对军车和二、三类车要求总装后整车底盘喷耐候型清漆(厚度≥20μm)或底盘防锈蜡(厚
度≥25μm),对着出国车要求总装后整车底盘喷涂耐候型清漆后再喷涂壹遍底盘防锈蜡(厚度≥45μm)。
在产品图上标注油漆涂层的规定
6.1零件所需的油漆涂层应作为“技术要求”在产品图上标注,对车身仍应加注颜色编码。
6.2根据对产品质量的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涂层标准,且在产品图上标注该油漆涂层所属分组代号和本标准的编号。
如:驾驶室总成的涂层标准为:“QC-1(甲/乙/丙)按Q/EQY—2”。
油漆涂层的质量检查
7.1涂层的机械强度等不便在零件上测试的检查项目,可在涂装时在零件上附钢板样片抽查。
7.2检查方法:除了按“引用标准”进行检查以外,其他的检查方法列于表3。
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