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濒危动物物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5
国务院认证濒危物种名单1.白鱀豚,亦称:白鳍鲸、白鳍、白旗、白夹、青鳍、江马、中华江豚、扬子江豚及长江河豚等,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
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白鱀豚种群数量锐减,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
白鱀豚自成一科,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
2007年8月8日,《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内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白鱀豚功能性灭绝。
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简称IUCN红色名录)更新发布,白鱀豚未被宣布野外灭绝。
2.华南虎,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亦称“中国虎”,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
华南虎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
华南虎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在野外已灭绝。
3.麋鹿: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
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
截至2011年8月,江苏盐城大丰湿地麋鹿总数达1789头;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麋鹿总数达1016头。
4.雪豹,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和旗舰种,由于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
雪豹具有高度发达的分配血液、节呼吸等技能。
2016年9月,新龙县环林局与猫盟CFCA共同启动了新阶段野外猫科动物调查工作。
至2017年11月,调查并确认甘孜州新龙县分布有雪豹。
5.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
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
世界十大濒危动物简介濒危动物是指受到威胁,数量濒临灭绝或濒临严重减少的动物物种。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球上许多珍稀的生物正面临着被彻底消失的危险。
以下是世界十大濒危动物的简介:1. 大熊猫: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
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非法狩猎,大熊猫的数量急剧减少。
目前,大熊猫被列为濒危物种,并受到了严格的保护。
2. 虎:虎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猫科动物之一,但它们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栖息地的破坏和非法狩猎是导致虎种群锐减的主要原因。
目前,全球虎的数量仅剩下约3900只。
3. 非洲象:非洲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但它们正面临着走向灭绝的危险。
买卖象牙和栖息地的丧失是导致非洲象种群减少的主要因素。
国际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非洲象,但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4. 北极熊: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标志性物种,但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冰减少,它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
北极熊需要海冰来捕食和繁殖,而海冰融化使它们的生存变得困难。
5. 红毛猩猩:红毛猩猩是人类最近的亲属之一,但它们的数量正急剧下降。
森林砍伐和非法狩猎是导致红毛猩猩种群减少的主要原因。
目前,红毛猩猩被列为高度濒危物种。
6. 亚洲象:亚洲象是非洲象的近亲,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栖息地的丧失和非法狩猎使亚洲象种群锐减。
目前,亚洲象被列为濒危物种,并受到了国际保护组织的关注和保护。
7. 大猩猩:大猩猩是世界上最大的猿猴,但它们的数量正急剧下降。
森林砍伐、非法狩猎和疾病是导致大猩猩种群减少的主要原因。
目前,大猩猩被列为濒危物种,需要全球范围内的保护。
8. 南中国虎:南中国虎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虎种之一。
非法狩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使南中国虎数量锐减至极低水平。
目前,全球仅剩下不到30只南中国虎。
9. 金丝猴:金丝猴是中国的珍稀动物,分布在云南和四川等地。
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非法狩猎,金丝猴的数量急剧减少。
目前,金丝猴被列为濒危物种,并受到了中国政府的严格保护。
十种要保护的动物名称十大保护动物大熊猫大熊猫是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
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惟有大熊猫因隐退山谷而遗存下来。
现仅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约40个县境内的群山叠翠的竹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类,属熊科,现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
2004年全世界野生大熊猫数量约为1590只。
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125公斤,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
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可爱模样深受全球大众的喜爱,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时就以大熊猫为其标志,大熊猫俨然成为物种保育最重要的象征,也是中国作为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重要代表。
金丝猴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
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
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
金丝猴刚被命名时,因其仰鼻金发,使动物学家爱德华先生联想起欧洲十字军司令的翘鼻金发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他便用这个美人之名命名了金丝猴。
金丝猴脊椎动物,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
毛质柔软,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群栖高山密林中。
中国金丝猴分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
此外还有越南金丝猴和缅甸金丝猴两种金丝猴。
均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鳍豚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70多种,淡水仅5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
白鳍豚体态娇美、皮肤滑腻、长吻似剑、身呈纺锤。
眼小如豆、耳小像针,上下颌密布小牙130多颗,头顶左上方有一圆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换一次气,虽然视听能力欠佳,但其声纳系统发对超声波的回声定位能力可使它与在十几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联系。
世界十大濒危动物前段时间,世界野生动物保护联盟宣布:有13000种动物被新增列入濒危动物“红名单”,这意味多达一万三千种野生动物在最近的几年里将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自然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已经不容忽视,这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命题,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位地球公民都应该具有的义务。
今天,我们将选择十种著名的动物来介绍它们的现状,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保护这些濒危野生动物的紧迫性。
1、中华穿山甲其实,中华穿山甲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它分布在东南亚、尼泊尔和印度。
在中国也有广泛分布,从华南到华北都有。
中国古代就有相关医疗用途的记载,在中医中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例如,穿山甲壳传统上用于阑尾炎。
但其实和犀牛角一样,都是由普通角质层构成,并没有什么特殊用途。
中国已经明令禁止穿山甲入药。
遗憾的是,由于长期狩猎,现在中国穿山甲数量极其稀少,甚至有专家称其已经功能性灭绝,这意味着其种群已经很难通过自然繁殖恢复。
2、双髻鲨双髻鲨长相非常奇特,它的头部非常显眼,普通一把锤子的两端长了一对眼睛,跟其他鲨鱼同类一样,鱼翅高昂的价格让很多渔民趋之若鹜,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滥捕行为已经让它们濒临灭绝。
情况更加恶劣的是,鲨鱼的繁殖周期很长,每两年多才能生育一只幼鲨鱼,这让其种群恢复更加困难,特别是滥捕行为并没有有效遏制,其繁殖能力比不上被捕杀的速度,在短短25年不到的时间,数量已经锐减了八成,照这个速度下去,其将在数年内灭绝。
3、大猩猩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大猩猩是苏门答腊猩猩和婆罗洲猩猩,大猩猩是与我们人类最相近的动物,在大约500万年前,大猩猩与我们人类都拥有共同祖先,后来通过进化才分道扬镳,而大猩猩在近五百万年的时间里保持了稳定性,它们的脑容量大约是人类的三分之一。
如今我们人类唯一的亲戚面临灭绝危险,其中苏门答腊猩猩数量仅七千多只,是世界上数量最少的猩猩种类。
而婆罗洲猩猩数量四万多只,情况略微好一些,但是,对于灵长类来说,这些种群数量是极其危险的,这意味着更多的近亲繁殖,对其种群的繁衍将造成更加恶化的影响。
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南金丝猴、大熊猫、华南虎、东北虎、雪豹、白暨豚、野骆驼、野牛、扬子鳄、朱红鸟。
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哺乳动物:猴子,Aire先生,穿山甲鳞片,猴猴,豺,黑熊,棕熊(含medved),石貂,水獭(各种),小爪水獭,小斑点森林象,果子狸,果子狸,虎斑猫,草原,沙漠猫,丛林猫,山猫,曼,金猫,捕鱼和狩猎等鲸类动物,水獭,麝鹿(各种),一只马鹿(含颊鹿)、酸辣酱、驼鹿、羚羊、仓原绵羊、鹅颈羚、鬣蜥、黑斑羚、岩山羊、盘羊、海南兔、雪兔、塔里木兔、巨松鼠。
2、鸟:角、红颈、鹈鹕(各种)鲣鸟(各种)、海鸬鹚、黑颈鸬鹚、黄嘴白鹭、礁鹭、海南虎斑(鸟)、小芦苇(鸟)、彩鹤、朱鹮、白琵鹭、长尾琵鹭、红胸鹅、大雁、天鹅(各种)、鸳鸯、其他雄鹰、隼(各种)黑钢琴鸡、刘雷鸟、岩雷鸟、榛母鸡、雪花尾鸡(各类)等。
3、爬虫类:地龟、三线箱龟、云南箱龟、红海龟、绿海龟、玳瑁、太平洋龟、棱皮龟、山龟、壁虎、娃娃鱼、Oga海鱼、镇海结肠口、贵州结肠口、大寒结肠口、小结肠口造口、虎蛙。
4、鱼:黄唇鱼、松江鲈鱼、家乐氏海马、鲻鱼、橘子、大头鱼、金线鱼、大理裂腹鱼、安圭拉鱼、船山Jeruo鲑鱼、秦岭奇努克鲑鱼、文昌鱼。
5、腹足类:虎斑、冠螺、珍珠母、羽绒、翅目、普通翅目、普通翅目、普通翅目、普通翅目、普通翅目、普通翅目、普通翅目、普通翅目(所有种)、普通犀牛、双尾棕燕尾、三尾棕燕尾、中国虎燕尾、太阳神。
三、国家三级保护动物:豹猫、华南兔、貉、红带松鼠、豪猪(刺猬)、黄鼠狼、獾、黄鼠狼、黄鼠狼、竹鼠、银星竹鼠、竹鸡、红头羊、环颈雉、小蛙、山花鸡、鹌鹑、针尾鸭、蟾蜍、青蛙等。
注意事项: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产品罪;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地球濒临灭绝的十大物种第一篇:地球濒临灭绝的十大物种中,人类是最大的元凶。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珍惜的生物在我们不断破坏和污染环境的过程中,逐渐接近灭绝的边缘。
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前五大物种。
1. 北极熊北极熊是极地地区的代表性物种之一。
它们的体型庞大,毛皮厚重,能够在严寒的环境中生存。
然而,由于全球变暖,北极海冰不断消融,它们的栖息地不断缩小,从而导致它们面临灭绝的威胁。
2. 犀牛犀牛是草食性动物,体型巨大,是非常古老的动物之一。
由于它们的犄角和皮肤有医疗作用,所以一些人类对它们的猎杀日益增多。
再加上森林开发和草原破坏等原因,犀牛逐渐失去了生存的栖息地和食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3. 橙腹鸟橙腹鸟是一种细小的鸟类,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繁衍生息。
由于它们的习性和栖息环境极为苛刻,它们的数量非常有限,仅剩下不到100个。
降雨量的减少以及冰雪消融的加剧,都对它们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4. 毛冠企鹅毛冠企鹅是南极洲的特产物种,长有一头充满活力的金色毛冠。
然而,随着全球变暖的增强,它们的食物链也受到了影响,鱼类和甲壳类动物数量减少,使得这些企鹅的存活变得越发困难。
5. 蓝鳍吞拿鱼蓝鳍吞拿鱼是许多国家重要的海产品之一,其优美的姿态和丰富的营养成分,受到了众多餐桌的喜爱。
然而,由于滥捕滥杀的现象屡屡发生,蓝鳍吞拿鱼的数量急剧减少,面临着不可逆的灭绝风险。
总的来说,在全球环境恶劣的背景下,这些动物的生存状态都十分危险。
不仅需要我们的关注,更要我们共同行动,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让它们能在地球上继续繁衍生息。
第二篇:在上文中,我们了解了前五大地球濒临灭绝的物种。
今天我们将继续介绍剩下的五类物种。
6. 长臂猿长臂猿是人类的近亲,也是羚羊角猴、大猿等珍稀动物的代表。
随着热带雨林和森林面积的不断缩小,它们在越来越少的生存环境中生存。
除此之外,由于人类的猩猩肉消费和森林破坏等行为,它们的生存状况更加危险。
7. 珊瑚珊瑚是海洋中一种非常神奇的物种,具有着丰富的生态功能。
濒危动物的数据
以下是一些濒危动物的数据信息:
1. 大熊猫:大熊猫是一种极度濒危的物种,目前全球野生大熊猫数量约为 1864 只。
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2. 孟加拉虎:孟加拉虎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老虎亚种之一,目前全球野生孟加拉虎数量约为 2500 只。
它们主要分布在印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等地。
3. 黑猩猩:黑猩猩是人类最近的亲戚,目前全球野生黑猩猩数量约为 15 万只。
它们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西部地区。
4. 非洲象:非洲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动物,目前全球野生非洲象数量约为 41.5 万头。
它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
5. 北极熊: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目前全球野生北极熊数量约为 2.6 万只。
它们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
这些数据只是濒危动物的一部分,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物种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动物资源,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包括保护它们的栖息地、打击非法猎捕和走私活动、推广可持续利用等。
十大濒危动物有哪些1. 伊比利亚猞猁西比利亚猞猁主要分布在欧洲地区,是世界上最稀少的猫科动物之一,由于它们的栖息地不足及一些外来原因,使其数量逐渐下降,现已经不足120只,已经走向了灭绝的边缘地带。
2. 苏门达腊猩猩苏门达腊猩猩是苏门达腊岛上提醒最大的猩猩物种,最大可达到100千克,据研究报告显示,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森林的不断砍伐以及一些外来病毒的入侵,使得其数量逐渐减少,目前只剩下200只左右,十分稀少,是世界十大濒危动物排名之一。
3. 澳洲毛鼻袋熊澳洲毛鼻袋熊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爱平森林里,是世界上稀有的大型哺乳动物之一。
尤其栖息地遭到自然破坏,使其数量也在急速下降,是国家濒危物种之一。
4. 野生双峰驼野生双峰驼也是世界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它主要栖息在海拔2000-2900米的草原荒漠和干旱灌丛地带,适应能力非常强,但是由于栖息地的改变以及一些非法狩猎,使其数量急速下降,在2006年,全国仅剩800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5. 鹿瞪羚鹿瞪羚主要分布在北非和阿拉伯的大草原,据相关研究显示,其数量都处于下降趋势,在2004年,就被列为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了,现在其数量已经不超过100头,是面临灭绝的物种。
6. 袋翼蝠袋翼蝠主要生活在印度北岸和马达加斯加岛上,今年来,它的数量也在急速的下降,目前,其种群数量已经只有50到100只左右,并还面临着下降的风险,是世界十大濒危动物排名之一。
7. 野生扬子鳄野生扬子鳄主要生活在长江流域,具有1.5亿年的进化历史,是我国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也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物种,在全国的数量不到150条,其存活数量比大熊猫还要少,有“活化石”的称号,被列入中国十大濒危动物排行榜之中。
8. 黑犀牛黑犀牛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是莱索托国家的国兽,最早出现于900万年前,由于冰河时期以及人类的捕杀,使其数量非常稀少。
加上其角具有非常大的价值,遭到人类的大量捕杀,也是世界十大濒危动物之一。
世界十大珍稀动物1、白鳍豚在2000万年前离开大海,迁徙至淡水流域,是现存的四种淡水豚之一,仅有13头。
但是,去年中外六国科学家对长江淡水豚类进行了联合考察,结果没有发现白鳍豚。
因此有些专家认为白鳍豚已经灭绝。
2、长喙针鼹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现生哺乳动物之一,目前大约30万只,仅分布在新几内亚岛。
它们有一个坚硬的长嘴,前后肢均具3爪,爪坚硬锐利,适于挖掘。
3、河兔是南非特有兔种,人工培育的河兔目前不到250只,零散分散于几个区域,每个区域的总数不超过50只。
4、古巴(鼠句)是一种古老的动物,起源于7600万年前。
它们的门牙有毒液,主要猎食昆虫。
这种动物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而2003年在古巴发现了1只。
5、海地(鼠句)也是一种古老的动物,生活习性和古巴(鼠句)差不多,曾经广泛分布于海地岛,目前只在岛的北部偶有发现。
6、苏门答腊犀牛这是亚洲唯一的双角犀牛,是全球体型最小的犀牛,总数不足300头,200万年来没有任何改变。
它们行动敏捷,可以爬上陡峭的坡地,穿越茂密的矮树丛。
7、黑犀牛是陆生动物中最强壮的动物之一,是非洲特有的一种犀牛,出现于6000万年前,它们肤色灰黑,没有门齿,上唇长且有伸缩性,喜欢吃鲜嫩的枝叶,单独生活或者两三头一起生活。
8、双峰驼主要生活在中国西部和蒙古的草原、荒漠、戈壁地带,喜欢群居。
野生双峰驼总数不足1000头,大约有650头生活在中国。
它们嗅觉灵敏,耐饥渴、高温、严寒,抗风沙,善长途奔走。
9、毛鼻袋熊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洞穴动物,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
1980年只剩35只,经过保护之后现在已恢复到115只。
10、苏门答腊兔这是一种罕有而神秘的动物,留给世人的几张照片是1998年游人偶然拍摄到的,而且拍摄得还不十分清楚。
目前它们的总数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仅仅有三个村庄的村民报告说发现过这种动物。
1。
盘点近灭绝的十大珍稀动物It takes time to start a market, and tim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investment.盘点近年灭绝的十大珍稀动物每天,都有数不胜数的珍稀物种从这颗它们世代居住的星球上永久性的消失了。
作为人类似乎对此并未表现出应有的关心和忧虑,反而,肆意的捕杀、偷猎,毫无节制的猎食,宰杀,正在加剧更多的动物物种消失于地球。
如果仍然对此不闻不问,相信总有一天,人类也将会从地球物种中除名,而其它动物,也会对我们毫不理会。
自21世纪以来,很多曾经我们非常熟知的动物,已经永远的消失了。
1、毛里求斯蚺蛇(1975年)毛里求斯蚺蛇原产于毛里求斯海岸的圆岛(RoundIsland),它们喜欢住在火山斜坡土层的顶层。
生物学家在毛里求斯周围的其他几个岛屿也发现了它们的踪迹,但20世纪40年代后数量渐渐变少,1949年以后就只有圆岛还有毛里求斯蚺蛇,它们最后一次露面是在1975年。
灭绝的原因:兔子和山羊的的引进破坏了本地物种和植被,破坏了毛里求斯蚺蛇的栖息地。
2、斯皮克斯金刚鹦鹉(2004年)斯皮克斯金刚鹦鹉,也称为小蓝金刚鹦鹉,是鹦鹉科中唯一被编入蓝金刚鹦鹉属的品种,因其美丽的蓝色羽毛而闻名。
虽然还存在一些人工饲养,这些小巧的蓝色鸟在野外已经灭绝。
灭绝的原因:非法捕捉和贸易导致金刚鹦鹉的数量减少,人类居地侵占了其生存环境。
3、爪哇虎(1979年)爪哇虎属于虎的亚种,其视觉、听觉和嗅觉都很棒,它们分布在爪哇岛的南部山地丛林中,,在外表上类似于苏门答腊虎。
在19世纪,爪哇虎的数量十分惊人,因此它们被当地人认为是岛屿祸害。
但随着爪哇岛上的人口猛增,需要很大活动范围的爪哇虎无处生息,数量随之一天天地减少。
到了20世纪50年代,只剩下20只爪哇虎了。
灭绝的原因:人类的农业生产对爪哇虎居住地的侵占,导致爪哇虎数量急剧减少。
4、西非黑犀牛(2006年)西非黑犀牛是黑犀牛中最珍稀的亚种,曾广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上。
数字标榜之十大濒危动物它们正在遭受无节制的捕杀;它们在承受来自自然的侵袭;它们正遭遇天敌的攻击;环境的污染和栖息地的减少,让这些曾经美丽彪悍的动物如今却在小得可怜的栖息地上发出一声声哀嚎。
如何解救这些正在濒临死亡的动物,让它们免遭灭绝的厄运?《数字飙榜》节目将带您一同去看看这些生存在死亡边缘的动物,共同思考拯救濒危动物的方法。
水源污染造成了它们的栖息地逐年缩小,没有节制的盗猎活动让它们日渐稀少,它们的威胁甚至来自与气候的变化,这些珍惜动物的皮毛被做成外套和皮包,它们的器官被制成药材出售,非法交易结束了它们幼小的生命,它们的种群正在以每年数百万的速度逐年递减。
《数字飙榜》节目为您盘点了十种濒临灭绝的动物,走进《世界地理》频道,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生存在死亡边缘的生灵,共同思考拯救它们的方法。
十大濒危动物之大水獭南美洲的丛林是一处被遗忘的世界,这里生活这很多奇特而神秘的动物,美洲印第安人相信,有一种很大的水狗就居住在这里,这种体型巨大的“水狗”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大水獭”。
南美大水獭是生活在亚马逊——奥里纳科大盆地的河流的南美大水獭是一种极为奇特的动物。
它们与普通水獭属于完全不同的族类,它身长可达两米,体重可以达到二十公斤。
大水獭是群居性的动物,它们有着自己的领地。
它们用尾部下面的腺体来圈划出自己王国的边界。
大水獭非常聪明,喜好交际,总是充满好奇心,而且性情非常温和。
它们非常喜欢叫唤,彼此间用咕噜咕噜的声音进行联络,每一只大水獭的声音都不相同。
由于它们不停地吠叫,人们又把它们称作“水狗”。
大水獭的毛皮非常细致,自古以来就是上等衣服的好质料,因此大量遭到捕杀而濒临绝种,在亚马逊河的大多数支流区域已经完全失去了它们的踪影。
1980年至1981年之间,在南美洲土著,一张大水獭的皮可以卖得五十美元,相当於一个伐木工人工作十天的收入,转手卖到美国或欧洲,则涨价为一张两百五十美元,大水獭的皮毛被欧洲人制成外套和皮包,称为流行一时的时尚穿着。
世界十大濒危动物物种世界十大濒危动物物种分别是苏门答腊犀牛、西部灰鲸、红狼、西伯利亚虎、黑脚貂、菲律宾鳄、山地大猩猩、恒河鲨、苏门答腊猩猩和加利福尼亚秃鹰。
1.苏门答腊犀牛苏门答腊犀牛(Sumatran Rhinoceros)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犀牛,主要生长于印度和东南亚的雨林地带、雾林地带以及沼泽地区。
目前,苏门答腊犀牛的濒危程度极其严重。
全球仅存6个野生苏门犀群,苏门犀总数估计为300头左右。
造成苏门犀处于极度濒危状况的原因有二:其一,就是非法盗猎。
盗猎犀牛可以赚取极高的经济利益。
黑市上,一公斤犀牛角价值约为3万美元。
其二,人类对苏门犀生存环境的疯狂破坏。
此外,苏门犀命中注定要面临绝种,因为动物园中圈养的犀牛很少有成功繁殖的案例。
2.西部灰鲸虽然国际捕鲸委员会于1947年决定开始禁止捕杀灰鲸,但是遭受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疯狂捕杀后的西部灰鲸(Western Gray Whale),其数量一直未能恢复到捕杀前的规模。
目前,全球仅存100多头灰鲸,其中只有23头是具有生育能力的雌鲸。
俄罗斯库页岛东部沿岸,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西部灰鲸唯一生存场所。
然而,它们唯一的生存空间现如今也被石油公司占领。
石油公司的勘探和采油行为慢慢将这种体重达30吨的哺乳动物逼入绝境。
高密度的地震勘测、海底钻探、重量级船舶航行和空中运输、石油外泄对于西部灰鲸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
3.红狼与其同宗兄弟灰狼相比,红狼(Red Wolf)慢慢进化得体形越来越小,身材越来越苗条。
从晚更新世冰川期侥幸活下来的红狼,如今却无法逃脱现代人的魔掌。
红狼曾经广泛分布于美国东南部。
然而,由于人类对食肉动物的大肆捕杀,使得红狼的数量急剧减少;同时,随着红狼等食肉动物的数量减少,红狼也很难找到繁衍后代的配偶。
它们不得不与北美大草原的小狼交配,因此纯种红狼的数量越来越少。
现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东北部地区估计仍然生存着100多头野生红狼。
此外,在美国,还有150多头红狼被圈养。
据媒体报道,地球上存在着许多的生物物种,而且还有很多未发现的新物种,它们都是罕见的奇异生物,但也正在濒临着灭绝的危险,经过人们的努力保护,现在这些新物种的生存状况有所改善,下面让我们认识十位最具奇异性的濒危生物。
1.帝王蝎这种帝王蝎体长约8英寸(约合20厘米),是世界上最大型蝎子之一。
这一物种发现于2006年,发现地为加纳。
尽管体形巨大,但它们主要以白蚁或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它们的毒液对人体来说毒性并不大。
相反,毒液中包含的某种化合物被证明可以用来生产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药品。
2.撒旦叶尾壁虎1998年,这只撒旦叶尾壁虎发现于马达加斯加,在原始森林中,撒旦叶尾壁虎并不罕见。
但由于被人类捕猎并出售,这一物种的数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于2004年将叶尾壁虎物种列为“最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
3.长鼻树蛙这种长鼻树蛙发现于2022年,发现地是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弗雅山中。
长鼻树蛙的鼻子上长有长长的突起物。
当雄性在叫唤时,这种突起物会向上翘起,而当它们处于非活泼状态时,突起物会缩小并向下耷拉。
4.Nyctimystes树蛙这只树蛙发现于2022年,发现地为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高原荒地。
它长约6英寸(约合15厘米),长有两只巨大的眼睛。
这种树蛙的蝌蚪嘴巴像巨大的吸盘一样,即使在湍急的溪流中,它们也可以紧紧地吸附于岩石上。
5.南美树栗鼠这只南美树栗鼠发现于1997年,发现地为秘鲁维尔卡巴马山脉,它们的颜色呈浅灰色,特点在于其头部有白色条纹。
6.管鼻果蝠这只管鼻果蝠发现于2022年,这只管鼻果蝠在一片僻静的热带雨林中被几名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科学家发现。
管鼻果蝠属的这种蝙蝠外型使人联想起星球大战中的绝地大师尤达。
7.烟色蜜雀这种烟色蜜雀发现于2005年,发现地为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弗雅山中。
世界十大濒危动物物种分别是苏门答腊犀牛、西部灰鲸、红狼、西伯利亚虎、黑脚貂、菲律宾鳄、山地大猩猩、恒河鲨、苏门答腊猩猩和加利福尼亚秃鹰。
苏门答腊犀牛
苏门答腊犀牛(Sumatran Rhinoceros)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犀牛,主要生长于印度和东南亚的雨林地带、雾林地带以及沼泽地区。
目前,苏门答腊犀牛的濒危程度极其严重。
全球仅存6个野生苏门犀群,苏门犀总数估计为300头左右。
造成苏门犀处于极度濒危状况的原因有二:其一,就是非法盗猎。
盗猎犀牛可以赚取极高的经济利益。
黑市上,一公斤犀牛角价值约为3万美元。
其二,人类对苏门犀生存环境的疯狂破坏。
此外,苏门犀命中注定要面临绝种,因为动物园中圈养的犀牛很少有成功繁殖的案例。
西部灰鲸
虽然国际捕鲸委员会于1947年决定开始禁止捕杀灰鲸,但是遭受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疯狂捕杀后的西部灰鲸(Western Gray Whale),其数量一直未能恢复到捕杀前的规模。
目前,全球仅存100多头灰鲸,其中只有23头是具有生育能力的雌鲸。
俄罗斯库页岛东部沿岸,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西部灰鲸唯一生存场所。
然而,它们唯一的生存空间现如今也被石油公司占领。
石油公司的勘探和采油行为慢慢将这种体重达30吨的哺乳动物逼入绝境。
高密度的地震勘测、海底钻探、重量级船舶航行和空中运输、石油外泄对于西部灰鲸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
红狼
红狼
与其同宗兄弟灰狼相比,红狼(Red Wolf)慢慢进化得体形越来越小,身材越来越苗条。
从晚更新世冰川期侥幸活下来的红狼,如今却无法逃脱现代人的魔掌。
红狼曾经广泛分布于美国东南部。
然而,由于人类对食肉动物的大肆捕杀,使得红狼的数量急剧减少;同时,随着红狼等食肉动物的数量减少,红狼也很难找到繁衍后代的配偶。
它们不得不与北美大草原的小狼交配,因此纯种红狼的数量越来越少。
现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东北部地区估计仍然生存着100多头野生红狼。
此外,在美国,还有150多头红狼被圈养。
西伯利亚虎
西伯利亚虎
西伯利亚虎(Siberian Tiger),又称东北虎,曾经广泛遍布于中国东北、朝鲜半岛、蒙古等地区。
然而,现在东北虎的活动区域只有俄罗斯的阿穆尔河-乌苏里江地域。
目前,该地区已被列为重点保护区。
据估计,现存东北虎仅有350头到450头。
然而,森林的大规模砍伐以及屡禁不止的偷猎行为,仍然对东北虎的生存构成极大的威胁。
黑脚貂
黑脚貂
黑脚貂(Black-Footed Ferret)是唯一原产于北美地区的雪貂,是该地区最濒危的哺乳动物。
黑脚貂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南部,沿落基山脉向东到美国的奥克拉荷马、堪萨斯州和内布拉斯加广大地区。
人类的开发行为严重破坏了黑脚貂的生存环境--大草原。
目前,黑脚貂的生存空间已不足原来的2%。
老鼠和地松鼠是黑脚貂的主要食物来源,其中草原犬鼠是黑脚貂的最爱,约占黑脚貂全部食物的90%。
由于草原犬鼠对牧场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因此牧场主们投放了大量的毒饵毒杀草原犬鼠。
结果是草原犬鼠的确遭到了灭顶之灾,而以草原犬鼠为主要食物来源的黑脚貂也跟着遭殃。
菲律宾鳄
菲律宾鳄
菲律宾鳄(Philippine Crocodile)是一种只分布于菲律宾各岛屿的淡水鳄鱼品种。
其学名也源自其产地。
在菲律宾,虽然严禁捕杀这种鳄鱼,但是它们的生存正不断受到人类的干扰。
人类的开发活动以及非法炸鱼等因素严重威胁了菲律宾鳄的生存。
1995年的一次调查发现,全球仅存100头成年野生菲律宾鳄。
因此,菲律宾鳄也成为地球上最濒危的物种之一。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Mountain Gorilla)直到1902年才被人类发现。
此后,由于森林的大肆砍伐、无节制捕猎以及非法宠物交易等因素,使得山地大猩猩遭到大批杀害。
目前,野生山地大猩猩仅存720只,主要分布于乌干达布温迪国家公园以及刚果、卢旺达和乌干达三国交界处的维龙加山脉火山地带。
中非的动荡局面(尤其是刚果)也是山地大猩猩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的原因之一。
恒河鲨
恒河鲨
恒河鲨(Ganges Shark)是一种生活于印度恒河流域的珍稀鲨鱼种类,有“食人动物”的恶名。
人们经常会把恒河鲨与更危险的公牛鲨混为一谈。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鲨鱼物种前20名红色名单上,恒河鲨名列其中。
因为恒河鲨身上的油脂非常珍贵,因此被大肆捕杀。
猖獗捕杀、环境恶化以及恒河的越负荷利用,都是恒河鲨面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苏门答腊猩猩
苏门答腊猩猩
在猩猩属的两个物种中,苏门达腊猩猩(Sumatran Orangutan)比婆罗洲猩猩更为珍稀、罕见。
同样因为生存环境的破坏和偷猎行为,这种珍稀动物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苏门答腊猩猩喜食水果和昆虫。
野生猩猩寿命约为45岁,比其他灵长类动物生殖周期更长。
雌性猩猩一生中生产的后代不超过三个。
这意味着,猩猩的数量增长缓慢。
而且,猩猩的数量一旦因为受到外界的威胁而大幅减少后,就很难恢复到原有的规模。
加利福尼亚秃鹰
加利福尼亚秃鹰
加州秃鹰(California Condor)是北美最濒临绝种的鸟类之一,主要生活于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以及加州西部海岸山脉及周边区域。
加州秃鹰喜食腐肉,寿命约为50岁,是世界上最长寿的鸟类之一。
由于捕猎、铅中毒以及生存环境的破坏等原因,加州秃鹰也成为了世界上最为珍稀的鸟类之一。
在20世纪80年代,加州秃鹰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