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流变学-分析粉体流与不流行为
- 格式:docx
- 大小:207.77 KB
- 文档页数:4
影响粉体流动性的五种因素,水分检测方法,粉体工程应用粉体之所以流动,其本质是粉体中粒子受力的不平衡,对粒子受力分析可知,粒子的作用力有重力、颗粒间的黏附力、摩擦力、静电力等,对粉体流动影响最大的是重力和颗粒间的黏附力。
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非常复杂,粒径分布和颗粒形状对粉体的流动性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温度、含水量、静电电压、空隙率、堆密度、粘结指数、内部摩擦系数、空气中的湿度等因素也对粉体的流动性产生影响。
通过分析粉体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对于采用科学的方法测量粉体流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粉体的应用粉体加工技术与相关自然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具体的粉体加工生产部门中所形成的综合知识和手段称之为粉体工程。
粉体技术是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思想和技巧,而粉体工程则是以粉体技术为核心与相关技术组合,形成解决工程化生产问题的专业系统手段。
作为材料类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这种工程化的粉体加工技术。
在实施特点上看,粉体工程是基于颗粒与粉体自身性质和过程现象,将系统化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工业生产中所采用的粉体应用技术的总称。
以粉体特性为基础,掌握粉体现象,对粉体的加工过程实施不同的单元作业。
从单元操作的纵向分类来看,粉体工程涵盖了破碎、粉碎、分级、贮存、充填、输送、造粒、混合、过滤、沉降、浓缩、集尘、干燥、溶解、析晶、分散、成形、烧成等。
根据各个产业中粉体加工对象的不同,粉体工程学已广泛应用到建材、机械、能源、塑料、橡胶、矿山、冶金、医药、食品、饲料、农药、化肥、造纸、资源、环保、信息、航空、航天、交通等几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
二、影响粉体流动性的五种因素1.粒度:粉体比表面积与粒度成反比,粉体粒度越小,则比表面积越大。
随着粉体粒度的减小,粉体之间分子引力、静电引力作用逐渐增大,降低粉体颗粒的流动性;其次,粉体粒度越小,粒子间越容易吸附、聚集成团,黏结性增大,导致休止角增大,流动性变差;再次,粉体粒度减小,颗粒间容易形成紧密堆积,使得透气率下降,压缩率增加,粉体的流动性下降。
第四章-粉体流变学
粉体流变学研究的是粉体在外加应力下的变形和流动行为。
粉体是指细小颗粒的固体物质,如粉末、颗粒、颗粒团等。
粉体流变学的研究对于很多工业过程和产品设计都非常重要,特别是涉及到粉末冶金、陶瓷制备、药物制剂、食品加工等领域。
粉体流变学主要研究粉体在外加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流动行为。
其流变性质可以通过测量粉体的应力-应变关系来描述。
粉体的流变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粉体的颗粒形状、颗粒尺寸分布、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常见的粉体流变行为包括流动、变形和黏弹性行为。
在粉体流变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剪切流变实验、振动流变实验和压缩流变实验等。
剪切流变实验是通过施加剪切应力来研究粉体的流动行为;振动流变实验是通过施加振动应力来研究粉体
1
的流动特性;压缩流变实验则是通过施加压缩应力来研究粉体的变
形行为。
粉体流变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粉体的流动性能和变形特性,为工程
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同时,粉体流变学的研究结果也对
设备设计和工艺控制具有指导意义,能够提高工艺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利用粉体流变仪简易精准地测量粉体流动性流变仪工作原理分散性固体如粉体、颗粒材料遍布于几乎全部行业的很多加工过程中。
粉体的生产和研发可能会很困难,由于他们多而杂的物理特性取决于本身的性质和一系列外部因素。
粉体的特性物理在生产流程中可能发生变化,尤其在条件或者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
例如,粉体从缝隙中释放时会表现为流体化特性,而在贮藏时又表现为固体化特性。
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粉体的流动性取决于一系列因素。
一方面是材料内部参数,比如颗粒大小、尺寸分布、颗粒形态能猛烈的影响粉体的处理。
另一方面,一系列外部因素也能更改粉体的流动性如湿度、温度等外部环境的变化,或者团聚体的处理加工过程。
为了确保顺当的处理加工,的质量掌控手段特别紧要。
粉体的特点可以通过安东帕流变仪的粉体测量单元来确定什么是内聚强度?内聚强度描述了粉体产生流动的内部阻力,因此用于测量粉体的流动本领。
它被定义为粉体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强度。
基于内聚强度,您可以推想粉体是否能在加工过程中顺畅的流动,以及粉体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这种测量方式用于质量掌控特别理想,由于它们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测量,同时供应重现性帮忙推想粉体的流动。
内聚强度测量还可以作为更加多而杂的质量掌控体系的基础,可以指明在加工或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
此外,还可以供应更多的参数,如空气保持本领以及通过机械搅拌时的通气行为。
这可用于讨论粉体在气动输送、压片或装填等过程中的性能。
什么是流动指数?流动指数仿佛Carr指数和Hausner比值,通常通过察看粉体的可压缩性来测量。
可压缩性和粉体流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颗粒大小、形状、弹性、含水量和温度等。
推想这些因素对粉体流动性的影响很难很多而杂,因此通常直接讨论流动行为更简单一些。
为此,可压缩性通常通过对比自由放置的聚积密度和处理后的振实密度,得出Carr指数。
Hausner比值同样通过对比物质的聚积密度和振实密度来得到,但计算方式略微有些不同。
实验1 粉体综合流动性实验一、目的意义粉体是由不连续的微粒构成,是固体的特殊形态。
它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如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很小的松密度,以及凝聚性和流动性等。
在分体的许多单元操作过程中涉及粉体的流动性能,例如粉体的生产工艺、传输、贮存、装填以及工业中的粉末冶金、医药中不同组分的混合等。
粉体的流动性能随产地、生产工艺、粒度、水分含量、颗粒形状、压实力大小和压实时间长短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变化,所以测定粉体的流动性和对粉体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Carr指数法是工业上评价粉体流动性最常用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快速、准确、适用范围广、易操作等一系列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粉体特性的综合评判和粉体系统的设计开发中。
本实验的目的:(1)了解粉体流动性测定的意义;(2)掌握粉体流动性的测定方法;(3)了解粒度和水分对粉体流动性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Carr指数法是卡尔教授通过大量实验,在综合研究了影响粉体流动性和喷流性的几个单项粉体物性值得基础上,将其每个特征指数化并累加以指数方式来表征流动性的方法。
Carr指数分为流动性指数和喷流性指数。
流动性指数是由测量结果参照Carr流动性指数表得到与其相对应得单项Carr指数值(安息角、压缩率、平板角和粘附度/均齐度),将其数值累加,计算出流动性指数合计,用取得的总分值来综合评价粉体的流动性质;喷流性指数是单项检测项目(流动性指数、崩溃角、差角、分散度)指数化后的累积和。
卡尔流动性指数表见表1-1。
安息角:粉体堆积层的自由表面在平衡状态下,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度叫做安息角。
它是通过特定方式使粉体自然下落到特定平台上形成的。
安息角对粉体的流动性影响最大,安息角越小,粉体流动性越好。
安息角也称休止角、自然坡度角等。
安息角的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示意图如图示。
崩溃角:给测量安息角的堆积粉体上以一定的冲击,使其表面崩溃后圆锥体的底角成为崩溃角。
平板角:将埋在分体中的平板向上垂直提起,粉体在平板上的自由表面(斜面)和平板之间的夹角与收到振动之后的夹角的平均值称为平板角。
粉体流动性概念及粉体流动性检测方法粉* 体* 圈粉体流动性概念及粉体流动性检测方法一、粉体流动性基本概念粉体的流动性与粒子的形状、大小、表面状态、密度、空隙率等有关。
对颗粒制备的重量差异以及正常的操作影响很大。
粉体的流动包括重力流动、压缩流动、流态化流动等多种形式。
粉体之所以流动,其本质是粉体中粒子受力的不平衡,对粒子受力分析可知,粒子的作用力有重力、颗粒间的黏附力、摩擦力、静电力等,对粉体流动影响最大的是重力和颗粒间的黏附力。
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非常复杂,粒径分布和颗粒形状对粉体的流动性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温度、含水量、静电电压、空隙率、堆密度、粘结指数、内部摩擦系数、空气中的湿度等因素也对粉体的流动性产生影响。
二、影响粉体流动性的主要因素1、粉体的粒度分布:随着粉体粒度的减小,粉体之间分子引力、静电引力作用逐渐增大,降低粉体颗粒的流动性;其次,粉体粒度越小,粒子间越容易吸附、聚集成团,黏结性增大,导致休止角增大,流动性变差;再次,粉体粒度减小,颗粒间容易形成紧密堆积,使得透气率下降,压缩率增加,粉体的流动性下降。
2、粉体颗粒形貌形:除了颗粒粒径意外,颗粒形态对流动性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粒径大小相等,形状不同的粉末其流动性也不同。
显而易见,球形粒子相互间的接触面积最小,其流动性最好。
针片状的粒子表面有大量的平面接触点,以及不规则粒子间的剪切力,故流动性差3、粉体温度:热处理可使粉末的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会增加。
因为,温度升高后粉末颗粒的致密度提高。
但是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粉体的流动性会下降,因在高温下粉体的黏附性明显增加,粉粒与粉体之间或者粉体与器壁之间发生黏附,使得粉体流动性降低。
如果温度超过粉体熔点时,粉体会变成液体,使黏附作用更强4、粉体的水分含量:粉末干燥状态时,流动性一般较好,如果过于干燥,则会因为静电作用导致颗粒相互吸引,使流动性变差。
当含有少量水分时,水分被吸附颗粒表面,以表面吸附水的形式存在,对粉体的流动性影响不大。
化工中的粉体流动性研究引言:粉体流动性是指粉体在外力作用下的流动性能。
在化工工业中,粉体的流动性对于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和掌握粉体流动性的规律对于提高化工工业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粉体的流动性概述1.1 粉体流动性的定义粉体流动性是指粉体在外力作用下的流动性能,即粉体在一定条件下的流动性能。
1.2 粉体流动性的重要性粉体流动性对于化工工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粉体流动性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避免堵塞和停机等问题的发生;同时,粉体流动性的稳定性也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避免因流动性不佳而产生的不均匀混合或分层等问题。
二、粉体流动性的影响因素2.1 粉体颗粒特性粉体颗粒的形状、大小、粒度分布等因素会直接影响粉体的流动性。
例如,颗粒形状不规则、粒度分布不均匀的粉体流动性较差。
2.2 粉体物性参数粉体的密度、比重、粘度等物性参数也会对粉体的流动性产生影响。
例如,粉体的密度较大、粘度较高的话,其流动性往往较差。
2.3 外界环境因素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变化,也会对粉体的流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粉体的流动性可能会变差。
三、粉体流动性的测试方法3.1 流动性指数法流动性指数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粉体流动性的方法。
通过测量粉体在一定条件下的流动时间或流动速度,计算出粉体的流动性指数,从而评估粉体的流动性能。
3.2 倾角法倾角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试粉体流动性的方法。
通过倾斜试验仪器,测量粉体在不同倾角下的流动性能,从而评估粉体的流动性能。
3.3 堵塞试验法堵塞试验法是一种直接测试粉体流动性的方法。
通过将粉体装入试验装置中,施加外力使其流动,观察是否会发生堵塞,从而评估粉体的流动性能。
四、粉体流动性的改善措施4.1 粉体的表面改性通过表面改性技术,如涂覆、包覆等,改变粉体颗粒的表面性质,从而改善粉体的流动性能。
4.2 粉体的湿法处理通过湿法处理,如湿混、湿制粒等,改变粉体的物理状态,从而改善粉体的流动性能。
粉体流变学-分析粉体流与不流行为
1).
内摩擦角-横坐标和屈服轨迹的切线之间的角。
2
).有效内摩擦角--由Jenike 定义的有效屈服轨迹的倾斜角(EYL )。
有效屈服轨迹与横坐标之间的夹角称为有效内摩擦角δ。
它与粉体物料的内摩擦角有关,是衡量处于流动状态粉体流动阻力的一个参数。
当δ增加时,颗粒的流动性就降低。
对于给定的物体粉料,这个值常常随密实应力的降低而增大,但密实应力很低时,甚至可达900。
对于大多数物料, δ值在250到700之间。
流动时,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之比可以用有效屈服轨迹函数来表示:
则 3).莫尔应力圆-图形表示正应力和剪切应力坐标系中的应力状态,即正应力,
t-平面。
4).正应力-通常作用于要求平面的应力。
也叫固结应力或压实应力.
5).剪切应力T-平行作用于平面表面的应力。
6).屈服轨迹-失效时剪切应力与正应力的关系曲线。
屈服轨迹(YL)有时被称为瞬时屈服轨迹来区分于时间屈服轨迹。
屈服轨迹由粉体的剪切试验确定:一组粉体样品在同样的垂直应力条件下密实,然后在不同的垂直压力下,对每一个粉体样品进行剪切破坏试验。
在这种特殊的密实状态中,得到的粉体破坏包络线称为该粉体的屈服轨迹。
7).有效屈服轨迹(EYL )-直线通过正应力的原点,t-平面,并与稳定状态的莫尔圆相切,符合给定堆积密度的散装固体的稳态流动条件.
8).失败(散装固体的)-过度固结的散装固体塑性变形受到剪切,导致膨胀和强度降低。
131sin 1sin σδσδ+=-1
313
sin σσδσσ-=+
9).流、稳态-临界状态时散装固体的连续塑性变形。
10).流动函数FF -特定散装固体的无侧限屈服强度和主要固结应力的关系曲线。
有时也称做开裂函数,是由Jenike 提出的,用来表示松散颗粒粉体的流动性能。
松散颗粒粉体的流动取决于由密实而形成的强度。
当f c =0时,FF=∞,即粉体完全自由流动
流动性的标准分级如下:
FF <1 不流动,凝结
1< FF <2 很粘结,附着性强,流不动
2< FF <4 粘结,有附着性
4< FF <10 容易流动
10< FF 自由流动
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
• 粉体加料时的冲击:冲击处的物料应力可以高于流动时产生的应力;
• 温度和化学变化:高温时颗粒可能结块或软化,而冷却时可能产生相变,这些都可
能影响粉体的流动性;
• 湿度:湿料可以影响屈服轨迹和壁摩擦系数,而且还能引起料壁黏附;
• 粒度:当颗粒变细时,流动性常常降低,而壁摩擦系数却趋于增加;
• 振动:细颗粒的物料在振动时趋于密实,引起流动中断。
11).料斗-料仓结构的融合部分。
12).主要固结应力
-由稳态流的莫尔应力圆产生的大主应力。
莫尔应力圆相切于有效
屈服轨迹。
1
c
FF=f σ
13).无侧限屈服强度-莫尔应力圆的大主应力相切于小主应力为零的屈服轨迹。
也称为开放屈服强度f c
在一个筒壁无摩擦的、理性的圆柱形圆筒内,使粉体在一定的密实最大主应力 1作用下压实,然后取去圆筒,在不加任何侧向支承的情况下,如果被密实的粉体试样不倒塌,则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密实强度。
这一密实强度就是开放屈服强度f c。
如果粉体倒塌料了,则说明这种粉体的开放屈服强度f c=0。
开放屈服强度f c值小的粉体,流动性好,不易结拱。
14).临界状态-散装固体堆积密度的应力状态和剪切带的剪切应力在恒正应力下剪切过程中保持不变.
15).剪切试验-此实验通过施加不同状态的应力和压力来确定散装固体的流动性
16).内摩擦时间角-切点的时间屈服轨迹与经过原点的莫尔应力圆的倾斜角。
或称为时效内摩擦角.
17)时间(时效)屈服轨迹-在一定时间内给定的正应力情况下,散装固体的屈服轨迹已保持休止一段时间。
18).堆积(松装)密度--散装固体数量除以其总体积的质量。
19).壁摩擦角-壁剪切应力与壁正应力比率的反正切。
是指粉体与壁面之间的摩擦角,
壁表面能使粉末滑移必须倾斜的角度,壁面摩擦角一般为10-45度。
壁面摩擦角也称斜槽角。
反应了粉体层与固体壁面的摩擦性质。
20).附着力试验-随时间固结的静态壁摩擦试测试
21).壁正应力-封闭器壁上出现的正应力。
22).壁剪切应力-封闭器壁上出现的剪切应力。
23).壁屈服轨迹WYL-壁剪切应力与壁正应力的关系曲线。
壁摩擦角由壁屈服轨迹获得,为壁剪切应力与壁正应力比率的反正切。
24)运动壁摩擦-从测量经过适当剪切的正常应力和稳定状态剪切来计算。
25)动态屈服轨迹-从测量正应力值和剪应力稳定值来线计算
26)静壁摩擦-由测量的正应力和屈服开始时的最大剪切应力计算得出。
27)静态屈服轨迹-由正应力的测量值和剪切应力的峰值计算得出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