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临床技术操作规范.doc
- 格式:doc
- 大小:152.50 KB
- 文档页数:56
口腔牙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大全一、操作前准备1.确保操作室的清洁和整齐,工作台面和操作区域要消毒并放置干净的操作器械。
2.确保所有器材和消耗品的完整和良好状态。
3.患者应正确大衣,戴好长发帽和口罩。
二、基础操作技术1.手术准备:包括患者基本情况了解、麻醉准备、术后护理准备等。
2.操作区域准备:包括局部麻醉、牙面清洁、患者咬合调整等。
3.牙科手术器械的选择和使用:根据具体操作需求选择适当的器械,正确使用并保持其清洁和消毒。
三、口腔牙科手术技术操作规范1.牙齿拔除:包括正确定位、使用适当的器械施行止血措施、拔牙后伤口处理等。
2.牙齿充填:包括使用合适的充填材料、正确的充填方法以及密合度的检查等。
3.牙齿矫正:包括正确的诊断和设计方案、合适的矫治器材的选择和使用、注意口腔卫生等。
4.牙齿修复:包括正确的诊断和设计方案、合适的修复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严格控制修复质量等。
5.牙齿种植:包括术前的全面检查和评估、术中的正确种植技术操作、术后的口腔护理等。
6.牙周病治疗:包括术前的全面检查和评估、牙石清除、牙周袋处理、牙周手术等。
7.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包括准确定位、正确选择和使用器械、术中止血措施等。
四、操作后处理1.完成手术后,将所有使用过的材料、器械进行正确的处置和消毒,确保无交叉感染的风险。
2.术后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指导,包括口腔卫生、饮食注意等。
3.记录手术过程和操作结果,包括患者基本情况、操作器械、使用材料等的详细记录。
五、自身素养和操作要求1.完善自身的牙科专业知识和技术,持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临床操作水平。
2.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尊重患者的权益和意见,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3.严格遵守医疗道德和职业操守,保护患者隐私和医疗信息的保密。
4.注意个人卫生和仪容仪表,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和工作态度。
5.遵守工作纪律和操作要求,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和整齐。
第一章牙体牙髓病一,隔湿技术【适应证】须进行牙体牙髓病治疗的患牙。
【操作程序及方法】1.棉卷隔离法用消毒棉卷置于患牙颊(唇〉側前庭沟处和(或)舌侧口底以隔离患牙。
2,橡皮障隔离法橡皮障隔离的方法有多种,常用以下方法。
〔1〕选择合适大小的橡皮障。
(2)根据患牙的位置,比照打孔标记版,用打孔器在橡皮障上打出对应牙齿大小的孔径。
(3)选择规格合适的橡皮障夹,使橡皮曄夹弓穿过圆孔。
(4)用橡皮障夹钳撑开橡皮障夹,将橡皮障囫孔对准患牙套人,直到牙颈部。
(5)安装橡皮障架,固定和支撑橡皮障。
(6)在患者口腔内和隔离区均需用吸涎器。
【注意事项】1.简易隔离法中应尽可能将棉卷置于大唾液腺导管开口处。
2.简易隔离法有时可加用吸涎器。
3.橡皮障隔离法需要四手操作和吸涎器。
4.使用橡皮障时不能阻塞患者鼻部呼吸。
5.吸涎器管勿紧貼黏膜,以避免损伤黏膜和使管口封闭。
二、窝洞预备技术【适应证】大多数需进行牙体充填治疗的龋洞。
【操作程序及方法】1.设计窝洞根据Black窝洞分类方法进行设计。
Black窝洞分类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窝洞分类法,包括:I类洞:为发生在所有牙面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包括磨牙和前磨牙的牙合面洞、上前牙腭面洞、下磨牙颊面牙合2/3的颊面洞和颊牙合面洞、上磨牙腭面牙合2/3的腭面洞和腭牙合面洞。
II类洞:为发生于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备的窝洞。
包括磨牙和前磨牙的邻面洞、邻牙合面洞、邻颊面洞、邻舌面洞和邻牙合邻洞。
III类洞:为前牙邻面未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包括切牙和尖牙的邻面洞、邻舌面洞和邻唇面洞。
IV类洞:为前牙邻面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包括切牙和尖牙的邻切洞。
V类洞:所有牙的颊(唇)舌面颈1/3处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包括前牙和后牙颊舌面的颈1/3处洞。
VI类洞:发生在前牙切嵴和后牙牙尖等自洁区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此类洞多见于有发育缺陷的牙。
2.开扩洞口及进入病变区病变较为隐蔽的龋洞,应首先开扩洞口,使视野清楚,便于操作。
口腔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步骤I. 前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口腔临床技术操作的规范步骤,以确保医护人员在口腔临床操作中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各项技术操作。
这些步骤基于国际口腔卫生标准,并适用于各种口腔临床操作情景。
II. 准备工作在进行任何口腔临床技术操作之前,医护人员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 确认患者身份和口腔健康情况。
2. 准备所需的器械、材料和药物。
3.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姿势和环境。
III. 操作步骤下面是口腔临床技术操作的规范步骤:1. 理清操作步骤的顺序并确认操作目的。
2. 患者和医护人员都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3. 使用洁净的器械进行操作,或在操作前进行器械的消毒/灭菌处理。
4. 根据需要,给予患者局部麻醉或其他形式的镇静。
5. 根据操作类型选择正确的器械和材料,并将其准备妥当。
6. 进行口腔操作时,维持优良的操作姿势和充足的照明。
7. 操作过程中,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提供必要的解释和指导。
8. 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清洁和冲洗操作区域。
9. 完成操作后,正确处理废弃物、器械和材料。
10. 鼓励患者遵守口腔卫生常规,提供必要的口腔护理指导。
IV. 注意事项在口腔临床技术操作中,医护人员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 必须遵守严格的无菌操作准则,以避免交叉感染。
2. 操作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并做好记录。
3.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标准操作规范使用器械、材料和药物。
4. 为了保护患者隐私,所有操作都应在封闭的私人空间内进行。
5. 操作前必须仔细阅读并确认患者的病历、医嘱和相关体征。
6. 若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或并发症,应立即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并记录相关情况。
V. 总结口腔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步骤的遵循对于确保口腔卫生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知识,并按照本文档所述的步骤进行操作。
这将有助于提高口腔临床操作的质量,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口腔护理服务。
> 注意:本文档提供的操作规范步骤仅作参考,请医护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判断并采取适当的操作措施。
口腔科临床诊疗纲要及操作规范一、前言为了规范口腔科临床诊疗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口腔医学诊疗规范,制定本纲要及操作规范。
本纲要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口腔科医生的诊疗活动。
二、诊疗前的准备1. 接诊时,医生应向患者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主诉、病史、治疗需求等,并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
2. 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应制定合理的诊疗计划,并向患者充分解释诊疗方案、风险及预后。
3. 医生应确保诊疗设备的清洁、消毒和维护,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性能。
三、诊疗过程中的操作规范1. 医生在进行口腔诊疗操作前,应确保自身穿着整洁,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2. 医生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诊疗,防止交叉感染。
3. 医生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耐心、细致,动作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4. 若发生意外情况,如出血、患者不适等,医生应立即停止操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四、诊疗后的跟进与保健指导1. 医生应向患者详细说明术后注意事项,如饮食、口腔清洁等。
2. 医生应定期进行术后随访,及时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3. 医生应向患者提供口腔保健知识,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意识。
五、持续质量改进与培训1.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口腔科医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医生的诊疗技能和理论知识。
2.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口腔科诊疗质量控制体系,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
3. 鼓励医生参与学术交流,了解口腔医学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六、结语遵循本口腔科临床诊疗纲要及操作规范,有助于提高口腔科医生的诊疗水平,保障患者权益,促进口腔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各级医疗机构和口腔科医生应严格遵守本纲要及操作规范,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口腔医疗服务。
口腔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1. 简介口腔外科是一门重要的口腔医学专业,涉及到口腔颌面部的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为了规范临床工作,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档将介绍口腔外科的临床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
2. 临床诊疗指南2.1 病史采集和口腔检查- 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发生的时间、症状的表现、治疗情况等。
- 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口腔内窥镜检查、X 光摄影等,以获取更多的诊断信息。
2.2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口腔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的诊断。
- 针对不同病情,进行鉴别诊断,排除其他可能性,并确定最恰当的治疗方案。
2.3 治疗原则- 全面治疗:针对患者的病情,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手段,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力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 安全可靠:遵循医学伦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4 常见口腔外科手术- 拔牙术:根据患者的牙齿状况,采用适当的拔牙技术进行拔牙。
- 牙槽骨手术:包括牙槽突切除术、牙槽骨囊肿切除术等,用于治疗牙槽骨的疾病。
- 止血术: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控制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
- 粘膜切除术:用于治疗口腔粘膜的疾病,如口腔黏膜疾病、口腔肿瘤等。
3. 操作规范3.1 器械准备- 在手术前,确认所需的器械设备是否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和准备工作。
3.2 操作准备- 在手术前,需要准备好手术台和工作台,保持清洁,并备好需要的工具和药物。
3.3 操作步骤- 根据手术的具体需要,进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局麻、腔镜消毒等。
- 根据诊断结果和治疗计划,进行手术操作,注意操作的顺序和要领。
- 根据手术结束后的实际情况,进行术后处理和伤口闭合。
3.4 术后护理和随访- 对手术后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包括伤口的清洁、消炎、止血等。
- 定期进行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口腔科常见技术操作规范
导言
本文档旨在规范口腔科常见技术操作,以确保患者安全和治疗质量。
口腔科医生应严格按照以下规范进行操作,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
操作规范
1. 操作前准备
- 清洁工作区和操作器材;
- 确认操作器材完好无损;
- 检查患者的病历和诊断,了解其病情和过敏史;
- 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解释操作流程和可能的风险。
2. 个人卫生
- 手术前洗手并戴上手套;
- 佩戴口罩和护目镜;
- 如必要,佩戴防护服和帽子;
- 避免长时间操作导致疲劳。
3. 患者安全
- 确保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处于舒适和安全的姿势;
- 使用合适的麻醉和镇痛药物;
- 对患者进行观察,随时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 定期清理操作区,防止交叉感染。
4. 技术操作
- 确保使用器械和材料的消毒/灭菌符合标准;
- 操作过程中要细心、耐心,避免对口腔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 根据需要使用局部麻醉,确保患者不感到疼痛或不适;
- 遵循腔拍的正确步骤进行口腔检查;
- 使用正确的手法和技术进行牙齿钻石冠修复、牙齿抛光、牙石清洁等常见技术操作。
5. 操作后处理
- 清理工作区和操作器材,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
- 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口腔保健知识和术后护理指导;
- 记录操作过程、治疗结果和患者反馈。
结论
对于口腔科医生来说,操作规范的遵循尤为重要。
本文档提供了口腔科常见技术操作的规范,医生应自觉遵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治疗的质量。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 口腔医学分册简介该文档旨在规范口腔医学领域中临床技术的操作,确保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遵守统一的标准,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口腔医学领域的各个临床技术操作,包括但不限于:1. 牙齿拔除2. 牙齿修复及修复体的安装3. 牙齿根管治疗4. 牙齿种植5. 牙周病治疗6. 口腔外科手术7. 口腔疼痛管理8. 口腔预防护理操作规范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口腔医务人员应遵守以下操作规范:1. 严格按照相关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操作。
2. 在操作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评估。
3. 使用合适的器械和设备,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 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和消毒。
5. 操作过程中,确保与患者的充分沟通和配合,提供必要的解释和安慰。
6. 注意手术操作的细节,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
7. 术后进行适当的护理和观察,并提供必要的物理和药物治疗。
8. 记录和报告操作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结果,以便后续参考和研究。
安全措施口腔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安全措施:1.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2. 应用正确的消毒和无菌操作技术,避免交叉感染。
3. 对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提前做好准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器械和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5. 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持与行业发展的同步。
总结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在口腔医学领域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遵守规范,医务人员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口腔医疗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口腔医学相关机构和个人应当积极推广和应用本规范,建立起完善的口腔医学操作标准。
实用标准美容牙科临床技术操作规目录第1章美容牙科的一般性操作规第2章牙齿修复美容技术第一节洁治术第二节牙齿修形术第三节牙齿漂白术第四节复合树脂粘结修复技术第五节瓷贴面修复技术第六节桩冠修复技术第七节烤瓷熔附金属修复体技术第八节全瓷冠技术第九节自凝丙烯酸树脂临时冠技术第十节可摘局部义齿美容修复技术第十一节全口义齿美容修复技术第十二节即刻义齿美容修复技术第十三节植牙美容修复术第十四节粘结铸造固定桥美容修复技术第十五节柔性义龈美容修复技术第十六节隐形义齿美容修复技术第十七节套筒冠义齿美容修复技术第3章牙周美容技术操作第一节牙龈切除术第二节牙龈成形术第三节牙冠延长术第四节牙周骨手术第五节根尖向复位瓣术第六节侧向转位瓣术第七节双乳头瓣移位术第八节冠向复位瓣术第九节自体游离龈瓣移植术第十节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第十一节牙槽骨修整术第4章牙牙合畸形美容矫治技术第一节机械性活动矫治器矫治技术第二节功能性矫治器矫治技术第三节固定矫治技术第1章美容牙科的一般性操作规美容牙科技术的目的是增进和改善牙齿的外形和外观。
手术实施对象是牙齿及其周围组织。
手术所有步骤都是为了矫正患者的畸形,所有治疗都必须考虑美观因素,很多情况下,美观是唯一目标。
像口腔医学其他专业一样,在行美容牙科美容手术前,必须有完整的病历、检查、诊断和治疗计划。
美学手术的效果有赖于病例选择、手术质量和患者的期望。
美学畸形或对美的需非常主观的。
许多手术是不可逆的,如果不能满足患者的初始美学目标时不超越患者的生理极限。
医患的充分沟通有助于手术的主客观评价和手术的选择,同时也会降低风险/利益比率。
一、主诉主诉是患者感觉到的牙及其周围结构的主要畸形,也是就诊的主要原因。
但很多时候患者并不能清楚描述自己的主要需求。
有时,畸形并不是患者自己感受到的,因此自初诊始医患就应建立良好的关系,医生取得患者的信任。
良好的关系对未来的治疗效果的评判也非常重要。
而好的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及沟通环境是建立良好关系的一个保证。
口腔技术操作规程一、操作前准备1.检查工作区域是否整洁,并保持良好的护理环境。
2.配备所需的器械和材料,并检查其完整性和使用状态。
3.检查所需要使用的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电源、水源、负压系统等。
4.按照消毒和无菌技术要求,对需要使用的器械和材料进行消毒和无菌处理。
二、患者管理1.根据临床诊断,对患者口腔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2.对于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要保密并严格遵守相关法规。
3.在操作前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并对治疗过程进行有效的解释和讨论。
三、操作步骤1.操作前应洗手,并戴上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2.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正确的工作姿势,避免疲劳和不适。
3.操作前应对设备进行正确的调试和测试,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4.对于患者口腔的治疗过程,应按照预定治疗计划进行具体的操作步骤,包括口腔检查、牙齿修复、口腔卫生等。
5.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6.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流程,不得随意操作,特别是对于手术操作要特别慎重。
四、操作后处理1.操作结束后,应将患者的口腔清洁干净,并进行必要的口腔护理。
2.对于使用过的器械和材料,要进行正确的处理和清洁,并进行相应的消毒和无菌处理。
3.对于设备的清洁和维护,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保持设备的功能正常和安全。
4.对于患者的情况和治疗效果,应进行记录和整理,及时进行汇报和评估。
五、安全管理1.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和他人的安全,避免工作中的意外和事故发生。
2.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
3.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不得进行违法行为和操作。
4.对于患者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
六、持续学习和技术改进1.要不断学习新的口腔技术和工作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2.要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和改进自己的技术。
医疗护理操作规程一、洁治术的护理1.术前准备1)常规用物:检查盘三用枪手套口罩围兜;2)洁治用物:洁治手机、洁治头、慢速弯手机、龈上下洁治器大小吸唾器、抛光杯,必要时备喷砂枪、喷砂粉;3)其它用物:碘棉球或1‰洗必泰漱口液 3%H2O2冲洗液一次性注射器毛巾牙线。
2.护理配合1)引导病人坐上椅位,必要时询问病史。
打开检查盘,装上三用枪;2)把无菌手套和口罩递给医生,帮病人系好围兜,同时装好吸唾管,放好口杯;3)打开内窥镜,供医生检查及留病史记录用;4)洁治前根据医生需要准备碘棉球,供术前消毒口腔或嘱病人用 1‰洗必泰含漱液含漱 1min;5)装好洁治装置(注意检查好各装置的完好,如洁治头是否拧紧,各手机与牙椅连接是否到位);6)告知注意事项:同牙体预备注意事项;7)洁治过程中注意吸唾,保持术野清晰。
小吸唾可挂在病人左边口角,护士左手持大吸唾协助医生牵拉口角并吸去多余的唾液及冷却液,防止外溅。
(注意掌握大小吸唾的使用方法);8)术中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如病人有不适,则停止操作让病人稍作休息,必要时作相应的处理。
如病人需要漱口,则把牙椅调整到漱口位,协助病人起身漱口,完毕后及时递上纸巾,并及时处理病人用后的纸巾;9)超声波完成后,遵医嘱递送手工洁治器、牙线(清洁牙间隙)、抛光膏,注意协助清洁洁治器及病人口角周围,并保持术野清晰;10)根据病人的炎症情况,遵医嘱准备 3%双氧水冲洗液,在给病人冲洗时,注意吸去冲洗液,尽量避免病人不适;11)如需要喷砂,则装好喷砂装置,给病人戴好防护镜,过程中注意吸唾。
(大小吸唾的使用);12)结束操作,递上内窥镜,供医生使用,作洗牙前后对比;13)若炎症严重者,嘱病人几天内注意避免进食过刺激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服抗生素;14)引导病人交费。
3.注意事项:1)术中切忌用力过大或用力不当。
先用手腕的力来轻轻地接触牙石的表面,然后利用超声波的振动力把牙石震下,而不是用手的力量把牙石刮下来;2)在术中应注意小吸唾的使用方法,即能帮助医生过多地暴露手术区域,又能尽快地吸取患者口水;3)在术中应及时指导患者用鼻呼吸,而不能用口呼吸。
口腔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一、术前准备1.确认患者身份,并核对病历和检查报告。
2.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过敏史等重要信息。
3.检查设备是否齐全、消毒是否合格,并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4.校准和调试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二、个人防护1.操作前洗手,戴好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确保操作场所的整洁卫生。
2.避免穿戴大型首饰和长袖衣物,以防操作时的干扰和污染。
三、操作规范1.操作前进行口腔检查,对患者口腔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2.采用正确的操作姿势和手法,保持良好的视野和操作角度。
3.操作时保持专注和耐心,避免急躁和粗暴操作。
4.操作过程中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让患者了解操作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5.操作结束时,与患者进行简单的术后指导,告知注意事项和饮食建议。
6.清理操作区域,进行相关的消毒和清洁工作。
7.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保存在病历中,以备后续参考和评估。
四、操作安全1.使用器械和设备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操作安全。
2.避免尖锐器械和高速旋转设备的误伤,注意操作力度和摆动范围。
3.注意器械的材质和质量,确保其安全可靠,避免因器械损坏导致危险。
4.在操作过程中,定期清洗和消毒器械和设备,确保其干净卫生。
五、感染防控1.操作前进行洗手和戴好手套,避免双手或器械的污染传播。
2.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避免传播风险。
3.处理感染性物品和废弃物时,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和消毒措施。
4.定期开展消毒和清洁工作,保持操作区域的干净和卫生。
六、专业素养1.不断学习和更新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2.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会议,了解当前口腔临床技术的最新动态。
3.遵守医德和职业道德,尊重患者的权益和隐私。
4.坚守职业操守,不随意开展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不向患者滥开药物和器械。
医疗护理操作规程一、洁治术的护理1.术前准备1)常规用物:检查盘三用枪手套口罩围兜;2)洁治用物:洁治手机、洁治头、慢速弯手机、龈上下洁治器大小吸唾器、抛光杯,必要时备喷砂枪、喷砂粉;3)其它用物:碘棉球或1‰洗必泰漱口液 3%H2O2冲洗液一次性注射器毛巾牙线。
2.护理配合1)引导病人坐上椅位,必要时询问病史。
打开检查盘,装上三用枪;2)把无菌手套和口罩递给医生,帮病人系好围兜,同时装好吸唾管,放好口杯;3)打开内窥镜,供医生检查及留病史记录用;4)洁治前根据医生需要准备碘棉球,供术前消毒口腔或嘱病人用1‰洗必泰含漱液含漱1min;5)装好洁治装置(注意检查好各装置的完好,如洁治头是否拧紧,各手机与牙椅连接是否到位);6)告知注意事项:同牙体预备注意事项;7)洁治过程中注意吸唾,保持术野清晰。
小吸唾可挂在病人左边口角,护士左手持大吸唾协助医生牵拉口角并吸去多余的唾液及冷却液,防止外溅。
(注意掌握大小吸唾的使用方法);8)术中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如病人有不适,则停止操作让病人稍作休息,必要时作相应的处理。
如病人需要漱口,则把牙椅调整到漱口位,协助病人起身漱口,完毕后及时递上纸巾,并及时处理病人用后的纸巾;9)超声波完成后,遵医嘱递送手工洁治器、牙线(清洁牙间隙)、抛光膏,注意协助清洁洁治器及病人口角周围,并保持术野清晰;10)根据病人的炎症情况,遵医嘱准备3%双氧水冲洗液,在给病人冲洗时,注意吸去冲洗液,尽量避免病人不适;11)如需要喷砂,则装好喷砂装置,给病人戴好防护镜,过程中注意吸唾。
(大小吸唾的使用);12)结束操作,递上内窥镜,供医生使用,作洗牙前后对比;13)若炎症严重者,嘱病人几天内注意避免进食过刺激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服抗生素;14)引导病人交费。
3.注意事项:1)术中切忌用力过大或用力不当。
先用手腕的力来轻轻地接触牙石的表面,然后利用超声波的振动力把牙石震下,而不是用手的力量把牙石刮下来;2)在术中应注意小吸唾的使用方法,即能帮助医生过多地暴露手术区域,又能尽快地吸取患者口水;3)在术中应及时指导患者用鼻呼吸,而不能用口呼吸。
口腔技术操作规范全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提升口腔技术操作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口腔技术操作人员及相关科室,包括但不限于牙医、口腔科护士、口腔技师等。
第三条口腔技术操作应遵循医学伦理、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职业道德准则。
第二章口腔技术操作要求第四条口腔技术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第五条口腔技术操作应在合适的环境下进行,保证操作场所的清洁、通风和杀菌。
第六条口腔技术操作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经患者同意后进行。
第七条口腔技术操作人员应佩戴专业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设备,确保操作的卫生安全。
第三章口腔技术操作流程第九条口腔技术操作人员应仔细审查患者的口腔影像学资料,做好手术准备。
第十条口腔技术操作应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确保患者的痛苦得到有效控制。
第十一条口腔技术操作应遵循操作规范,采取正确的器械和材料,减少操作对患者的伤害。
第十二条口腔技术操作完成后,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后处理和注意事项告知。
第十三条口腔技术操作应定期进行操作记录和效果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四章口腔技术操作风险控制第十四条口腔技术操作人员应具备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操纵中出现的突发意外。
第十五条口腔技术操作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持操作器械和材料的洁净和消毒。
第十六条口腔技术操作应遵循病人病史询问、口腔检查、诊断治疗计划及诊后复查的原则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七条口腔技术操作应遵循病人隐私保护原则,不得将患者的个人信息泄露给未经授权的第三方。
第十八条口腔技术操作应遵循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原则,将废弃物分类投放到相应的容器中。
第五章口腔技术操作人员职业道德第十九条口腔技术操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隐私,保护患者权益。
第二十条口腔技术操作人员应遵循医学伦理准则,保持医患关系的专业和谐。
第二十一条口腔技术操作人员应不断学习和积累新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第一章牙体牙髓病一、隔湿技术【适应症】须进行牙体牙髓病治疗的患牙【操作程序及方法】1.棉卷隔离法用消毒棉卷置于患牙颊(唇)侧前庭沟处和舌侧口底以隔离患牙。
2.橡皮障隔离法橡皮障隔离的方法有多种,常用以下方法。
⑪选择合适大小的橡皮障。
⑫根据患牙的位置,比照打孔标记版,用打孔器在橡皮障上打出对应大小孔径。
⑬选择规格合适的橡皮障夹,使橡皮障夹弓穿过圆孔。
⑭用橡皮障夹钳撑开橡皮夹,将橡皮障圆孔对准患牙套入,直到牙颈部。
⑮安装橡皮障架,固定和支撑橡皮障。
⑯在患者口腔内和隔离区均需用吸涎器。
【注意事项】1.简易隔离法中应尽可能将棉卷置于大唾液腺导管开口处。
-+2.简易隔离法又是可加用吸涎器。
3.橡皮障隔离法需要四手操作和吸涎器。
4.使用橡皮障使不能阻塞患者鼻部呼吸5.吸涎器管勿紧贴粘膜,以免损伤粘膜和使管口封闭。
二、窝洞预备技术【适应症】大多数需进行牙体充填治疗的龋洞。
【操作程序及方法】1. 设计窝洞根据blank窩洞分类方法进行设计。
Black喔洞分类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窩洞分类方法,包括:I类洞:为发生在所有牙面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所备成的窩洞。
包括磨牙和前磨牙的颌面洞、上前牙腭面洞、下磨牙颊面颌2/3的颊面洞和颊颌面洞、上磨牙腭面颌2/3的腭面洞和额颌面洞II类洞:为前牙临面为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窩洞。
包括磨牙和前磨牙的邻面洞、邻颌面洞、邻颊面洞、邻舌面洞和邻颌邻洞。
III类洞:为前牙邻面为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窩洞。
包括切牙和尖牙的邻面洞、邻舌面洞和邻唇面洞。
IV类洞:为前牙邻面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窩洞。
包括切牙和尖牙的邻切洞。
V类洞:所有牙的颊(唇)舌面颈1/3处的龋损所备成的窩洞。
包括前牙和后牙颊舌面的颈1/3处洞。
VI类洞:发生在前牙切嵴和后牙牙尖等自洁区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此类洞多见于有发育缺陷的牙。
2.开扩洞口及进入病变区病变较为隐蔽的龋洞,应首先开扩洞口,使视野清楚,便于操作。
3.去除大部分病变组织用挖匙和(或)慢速球钻去除龋洞内大部分龋坏组织,洞底处的少量软化牙本质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口腔临床操作规范篇一:儿童口腔科临床操作规范(2)儿童口腔科临床操作规范一系统性临床管理【适应证】所有就诊儿童及对口腔健康高度关注而自愿建立口腔档案者。
【操作程序及方法】1从儿童萌出第一颗乳牙开始建立口腔档案。
2口腔卫生宣教。
3 给就诊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并制定缜密的诊疗计划。
4 定期复诊(3-6个月)发现问题随时给予防治建议。
二乳牙银汞合金充填修复术【适应证】1.乳前牙舌面龋,I类窝洞。
2.乳磨牙:(1)颊面窝沟龋,I类窝洞;(2)颊面颈部龋,Ⅳ类窝洞:(3)舌(腭)面裂沟龋,I类窝洞;(4)舌(腭)面颈部龋,Ⅳ类窝洞;(5) 牙合面-颊面龋洞,牙合面-舌(腭)面龋洞,Ⅰ类复合洞;(6) 牙合面-邻面龋洞,Ⅱ类复合洞;【禁忌证】1.乳前牙唇面或唇-邻面龋洞,此修复法有碍美观。
但在无条件做复合树脂充填修复的地区,应允许以银汞合金充填治疗此类龋洞。
2.乳磨牙龋坏范围广、深、大,窝洞壁薄,洞型固位差,抗压力弱的龋洞。
【操作程序及方法】1.麻醉:需要时可行局部麻醉。
2.隔湿:首选橡皮障隔湿措施。
无橡皮障隔湿条件时,可用棉卷、吸涎器等简易隔湿法,但须达到隔湿效果。
3.去除龋蚀组织及制备洞型,用裂钻掌握深度去除洞缘的游离釉质,用挖匙或球钻慢速去除龋蚀组织,选用裂钻、倒钻等修整制备洞型。
(1) I类窝洞:牙合面相隔的窝洞,若嵴完整,可分别制备成各自的洞型。
若嵴已受损而不明显,应连成为单个的洞型。
颊面或舌面窝沟龋局限时,制备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洞型。
颊面或舌面的龋蚀已扩及牙合面窝沟时,应形成颊-牙合或舌-牙合的一类复合洞型。
若牙合面窝洞壁过薄时,应制备成Ⅱ类洞复合洞或I类洞复合洞修复。
制备的洞型不能过浅,否则易折裂。
洞型的颊壁,舌壁与髓壁所形成的线角应较圆钝,底部平坦。
但深的洞型,不一定强调底平,以免露髓。
(2)Ⅱ类窝洞:邻面龋洞位于接触点以下,若邻牙缺失或相邻牙之邻面亦有龋,可制备成单面洞。
其龈壁之釉质与轴壁成直角,牙本质部分可稍斜向根方增加固位。
第一章牙体牙髓病一、隔湿技术【适应症】须进行牙体牙髓病治疗的患牙【操作程序及方法】1.棉卷隔离法用消毒棉卷置于患牙颊(唇)侧前庭沟处和舌侧口底以隔离患牙。
2.橡皮障隔离法橡皮障隔离的方法有多种,常用以下方法。
⑴选择合适大小的橡皮障。
⑵根据患牙的位置,比照打孔标记版,用打孔器在橡皮障上打出对应大小孔径。
⑶选择规格合适的橡皮障夹,使橡皮障夹弓穿过圆孔。
⑷用橡皮障夹钳撑开橡皮夹,将橡皮障圆孔对准患牙套入,直到牙颈部。
⑸安装橡皮障架,固定和支撑橡皮障。
⑹在患者口腔内和隔离区均需用吸涎器。
【注意事项】1.简易隔离法中应尽可能将棉卷置于大唾液腺导管开口处。
-+2.简易隔离法又是可加用吸涎器。
3.橡皮障隔离法需要四手操作和吸涎器。
4.使用橡皮障使不能阻塞患者鼻部呼吸5.吸涎器管勿紧贴粘膜,以免损伤粘膜和使管口封闭。
二、窝洞预备技术【适应症】大多数需进行牙体充填治疗的龋洞。
【操作程序及方法】1. 设计窝洞根据blank窩洞分类方法进行设计。
Black喔洞分类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窩洞分类方法,包括:I类洞:为发生在所有牙面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所备成的窩洞。
包括磨牙和前磨牙的颌面洞、上前牙腭面洞、下磨牙颊面颌2/3的颊面洞和颊颌面洞、上磨牙腭面颌2/3的腭面洞和额颌面洞II类洞:为前牙临面为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窩洞。
包括磨牙和前磨牙的邻面洞、邻颌面洞、邻颊面洞、邻舌面洞和邻颌邻洞。
III类洞:为前牙邻面为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窩洞。
包括切牙和尖牙的邻面洞、邻舌面洞和邻唇面洞。
IV类洞:为前牙邻面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窩洞。
包括切牙和尖牙的邻切洞。
V类洞:所有牙的颊(唇)舌面颈1/3处的龋损所备成的窩洞。
包括前牙和后牙颊舌面的颈1/3处洞。
VI类洞:发生在前牙切嵴和后牙牙尖等自洁区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此类洞多见于有发育缺陷的牙。
2.开扩洞口及进入病变区病变较为隐蔽的龋洞,应首先开扩洞口,使视野清楚,便于操作。
3.去除大部分病变组织用挖匙和(或)慢速球钻去除龋洞内大部分龋坏组织,洞底处的少量软化牙本质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4.设计和预备洞的外形要求包括所有病变部分并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
其基本要求为:(1)以病变为基础设计外形。
(2)洞缘必须扩展到健康的牙体组织。
(3)外形线尽量避开牙尖和嵴等承受咬合力的部位。
(4)外形线呈圆缘曲线,以减少应力集中,一利于材料的填充。
(5)邻面的颊舌洞缘应位于接触区以外,以利于清洁和防止继发龋。
5.建立抗力形根据抗力形预备原则,建立抗力形。
抗力形是使修复体和余留牙结构获得足够抗力,在承受正常咬合力时不折裂的形状。
窝洞的主要抗力形有:(1)洞深:窝洞必须有一定的深度,是修复体有足够厚度,从而具有一定强度。
洞底必须建立在牙本质上。
一般洞要求在釉质牙本质界下0.2~0.5mm,但根据窝洞的部分和修复材料的不同,洞深也不一样。
(2)盒状洞形:底平,侧壁平直与洞底垂直,点、线角园钝的盒状洞形是最基本的抗力形,它使咬合力均匀分布,避免产生应力集中。
(3)阶梯的预备:双面洞的颌面洞底与邻面洞的轴壁应形成阶梯,髓壁与轴壁相交形成的轴髓线角应圆钝,邻面的龈壁应与牙长轴垂直,并要有一定深度,一般不得小于1mm。
从而分散颌力和保护牙髓。
(4)去除无基釉和避免形成无基釉:无基釉缺乏牙本质支持,在承受咬合力时易折裂,除前牙外,一般情况下都应去除所有无基釉。
同时,窩洞预备时侧壁应与釉柱方向一致,防止形成无基釉。
(5)薄壁弱尖的处理:薄壁弱尖是牙的脆弱部分,应酌情降低高度,减少颌力负担,防止折裂。
6.预备固位形固位形是防止修复体在侧向或垂直方向力量作用下移位,脱落的形状。
窝洞的主要固位形有:(1)侧壁固位:最基本的固位形,即有足够深度,呈底平壁直的盒状洞形。
(2)倒凹固位:倒凹是洞底的侧髓线角或角处平洞底向侧壁牙本质做出的潜入小凹,充填体突入倒凹,形成洞底略大于洞口的形态,从而防止充填体与洞底呈垂直方向的脱位。
倒凹一般做在牙尖的下方。
(3)鸠尾固位:多用于双面洞,借助于峡部的扣锁作用防止充填体从与洞底呈水平方向脱位。
鸠尾预备的要求包括:1 鸠尾大小与邻面缺损大小相匹配,使修复体受力时保持平衡;2 鸠尾要有一定深度,特别在峡部,以获得足够抗力;3 鸠尾预备时应沿颌面的窝沟扩展,避让牙尖、嵴和髓角;4 鸠尾峡的宽度一般在后牙为所在颊舌尖距的1/4~1/3,前牙为邻面洞舌方宽度1/3~1/2;5 鸠尾峡的位置应在轴髓线角的内侧,颌面洞底的颌方。
(4)梯形固位:邻颌洞的邻面预备成龈方大于颌方的梯形,防止修复体从与梯形底边呈垂直方向的脱位。
7.预备辅助固位形根据窝洞的情况决定并预备辅助固位形。
辅助固位形包括邻面的固位沟、龈壁的固位槽等。
8.休整窝洞壁检查洞侧壁龋坏是否完全去净,洞底残存的少量龋坏是否完全去净;抗力形和固位形是否符合要求,洞外形是否圆钝,洞缘釉柱是否与釉柱排列方向一致。
9.清理窝洞彻底清洗窝洞,除去窝洞所有碎片和残屑,检查有无残存感染牙本质、无基釉及任何不利于修复的情况。
【注意事项】1. 备洞时应在用气雾冷却的情况下间断操作。
2. 备洞时不能向髓腔方向加压,以防止意外穿髓。
3. 不能为了增加修复体的强度而过度加深窝洞降低牙的抗力。
4. 抗力形和固位形的设计应综合考虑窝洞的部位、大小、窝洞涉及的牙面数、咬合力的大小和不同的修复材料而定;抗力形和固位形可同时预备。
5. 应先垫底后再做倒凹。
三、衬洞及垫底衬洞【适应证】1. 近髓的窝洞。
2. 洞不深但达牙本质层,使用对牙髓有刺激性的修复材料时。
3. 洞不深但达牙本质层,患牙对外界刺激敏感,需隔绝刺激时。
【操作程序及方法】1. 窝洞隔湿、干燥。
2. 取适量调拌好的洞衬剂置于窝洞底部,使成均匀薄层,其厚度一般<0.5mm。
3. 去除窝洞侧壁上的多余洞衬剂。
【注意事项】1. 常用的洞衬剂有氢氧化钙及其制剂、玻璃离子粘固剂和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
2. 不同的洞衬剂性能不同,应根据情况远用。
垫底【适应证】1. 近髓或达牙本质中层的窝洞。
2. 洞底不平的窝洞。
3. 牙髓治疗术后的窝洞。
【操作程序及方法】1. 窝洞隔湿、干燥。
2. 取适量调拌好的垫底材料置于窝洞底部,要求垫平。
3. 去除洞侧壁上的多余垫底材料。
【注意事项】1. 常用的垫底材料有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磷酸锌粘固剂、聚羧酸锌粘固剂及玻璃离子粘固剂。
2. 不同的垫底材料性能不同,应根据情况选用。
3. 深的窝洞需垫双层,一般第一层垫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或氢氧化钙糊剂,第二层垫磷酸锌粘固剂,若用聚羧酸锌粘固剂或玻璃离子粘固剂也可垫一层,但近髓时仍需氢氧化钙糊剂垫底。
4. 垫底部位只限于颌面髓壁和邻面轴壁,垫底后洞形应符合窝洞预备的基本原则。
四、牙髓活力测试【适应证】需了解牙髓状态的各种牙体牙髓疾病。
【操作程序方法】1. 温度测试(1)向患者详细说明检查方法及其可能的反应,取得患者的充分合作。
(2) 隔湿。
(3)用冷空气、冷水、冰棒或热水、热牙胶先检查患牙对侧或邻近的1~2颗正常牙,再检查患牙。
(4)大多数情况下温度测试法的检查部位在牙的颊(唇)面颈1/3处。
2. 电活力测试(1)隔湿。
(2)使用牙髓活力测试器检查牙及患牙对电刺激的反应。
目前常用笔式测试器,其上标有不同的刻度,检查时将检查头置于牙面,有反应时令患者举手示意。
使用前参看产平说明。
【注意事项】1. 患者在检查前不能使用麻醉剂或止痛剂等。
2. 注意不要损伤牙周和黏膜组织,尤其是热试法时。
3. 外伤3个月以内的患牙不能使用。
4. 根尖发育完全形成的年轻恒牙不能使用。
5. 温度测试法诱导患牙出现激发痛且延续时,才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五、再矿化治疗【适应证】1. 光滑面早期釉质龋,即龋斑(白垩斑或垩斑)2. 龋易感者可作预防用。
【禁忌证】已形成龋洞的患牙。
【操作程序及方法】1. 配置再矿化漱口液,每日含漱每日3次,每次3~5min。
2. 局部应用。
隔湿、干燥牙面,将浸有药液的棉球置于患处,每次放置3~5min,反复3~4次。
【注意事项】1. 术前视口腔卫生情况做牙周治疗洁治或龋病治疗。
2. 勿吞服大量矿化液。
六、复合树脂修复术【适应证】1. 前牙I、III、IV类窝洞的修复。
2. 前牙和后牙ν类窝洞的修复。
3. 可用后牙修复树脂修复后牙受咬合力小的I、II、及VI类窝洞。
4. 形态或色泽异常牙的美容修复。
5. 大面积龋坏的修复。
6. 冠修复前牙体充填。
【操作程序及方法】1. 牙体预备洞形制备时不要求底平壁直,但点、线角要圆钝,倒凹呈圆弧形,洞缘釉质壁应制成短斜面;美齿修复时釉质短斜面范围视修复要求决定。
2. 清洗清洗窝洞、隔湿。
3. 护髓洞深达牙本质层的窝洞应衬洞和(或)垫底。
4. 色度选择在自然光下比色,选择合适色度的复合树脂。
5. 牙面处理用30%~50%磷酸处理洞缘釉质壁、釉质短斜面及垫底表面1min,处理时间也可按厂家说明进行,用水彻底冲洗后,吹干牙面,可见牙面呈白垩色。
6. 涂布粘结剂用小棉球或小刷子蘸粘结剂均匀涂布整个洞壁,光照10~20s。
7. 充填复合树脂将材料分次填入窝洞,分层固化,每次光照40~60s。
8. 休整外形树脂完全固化后,用石尖或金刚砂针休整外形。
9. 调整咬合充填后应用咬合纸检查咬合情况,调磨高点。
10. 打磨抛光依次用粗、细砂片打磨,橡皮轮或细绒轮蘸打磨膏抛光。
【注意事项】1. 注意勿用洞漆和含酚类物质的材料,以免影响树脂的聚合。
2. 注意前牙美容修复和切角缺损修复的患牙不能咬物。
3. 化学固化型复合树脂的修复方法基本同前,待其自然固化后再进行相应处理。
七、玻璃离子材料修复术【适应证】1. 前牙III、V类窝洞。
2. 根面龋的修复。
3. 乳牙各类窝洞的修复。
【操作程序及方法】1. 牙体预备窝洞的点、线角应圆钝,不必强求固位形。
2. 清洗窝洞、隔湿除洞底极近髓的深洞需先用氢氧化钙衬洞外,一般不需垫底。
3. 牙面处理一般多用弱酸处理牙面,用水充分清洗干净。
4. 涂布粘结剂均匀涂布粘结剂。
5. 充填材料将调拌好的充填材料从窝洞的一侧送入窝洞,以排除空气,防止气泡形成,分层光照固化,直至窝洞充填满。
6. 休整外形及打磨、调颌,抛光方法与本章“七、复合树脂修复术”相同。
【注意事项】玻璃离子材料包括玻璃离子体和复合体,根据固化形式分为光固化型和化学固化型。
化学固化型同光固化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的修复方法基本相同。
八、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应急治疗【适应证】1. 急性牙髓炎2. 急性根尖周炎【操作程序及方法】1. 明确患牙及诊断2. 施行局部麻醉3. 急性牙髓炎开髓引流4. 急性根尖周炎开髓、拔髓,根管冲洗、开放。
5. 脓肿切开,切口达骨面,可探及骨面破坏部位,生理盐水冲洗、置引流条。
6. 急性根尖周炎患牙降低咬合,减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