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与符号(一)
- 格式:doc
- 大小:2.01 MB
- 文档页数:4
群芳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教案教师:谈辉荣学生:时间:2014年月日内容(课题):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一)教学目的1、认识模型与符号的作用与意义;2、知道物质的构成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3、掌握原子结构及内部各粒子的意义;4、知道元素、同位素的含义和意义。
重难点1、模型与符号的作用与意义;2、原子结构;3、元素、同位素的含义和意义。
教学过程一、模型与符号(一)模型1、模型的作用:(1)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如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
(2)模型可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
1、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地球仪、细胞模型)2、模型类型:2、一幅图、一张表、一个计算机图像、一条曲线3、表示一个复杂的过程(水的三态变化模型、化学反应模型)4、数学公式(二)符号符号的作用和意义:1、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如交通标志符号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
如不同的电流表用同一个符号表示。
3、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如不同的国家用统一的字母t表示时间这个量。
针对训练1.下列所示的代表符号的是,代表模型的是______A.地球仪;B.t;C.ρ;D.细胞模式图;E.地图;F.S=vt;G.W.C.;H.O22.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3.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你知道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吗?4、下列表达方式中属于符号的是()二、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一)分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二)原子1、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氧气);有些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金属、稀有气体、少数非金属的固体如碳、硅),则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
初中化学《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基础知识点一、模型与符号原子和分子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3、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扩散现象是大量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
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酒精和水混合实验,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
分子间还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1)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扩散现象分子运动论(2)间隔 ----酒精和水混合实验(3)引力、斥力4、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6、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食盐(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碳酸钙 CaCO3等7、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水 H2O 、二氧化碳 C、氮气 N2 、氢气 H2 、二氧化硫 SO2 五氧化二磷 P2O5 、一氧化碳 CO 、甲烷 CH4 、氧气 O2 、酒精C2H5OH等8、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如:氧气和臭氧;氧气和氮气9、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10、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
如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等(同素异形体)11、物质的性质是由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结构→性质1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13、水电解时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
氢气与氧气体积之比是2:1,质量之比1:8。
14、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金刚石、石墨等碳的单质也有原子直接构成等等15、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质子: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带正电)原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氢原子没有中子)核外电子(带负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第二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复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如录音机、随身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我们曾经用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压强p、电流I、电压U、电阻R、冷锋、暖锋等,你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我们生活中,用过的符号有:厕所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作用和意义: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2、模型: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
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而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
如:地球仪、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1.图2.表3.计算机图像4.公式5.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等等…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一.分子的定义与性质:1.分子的定义: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和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如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所以单个分子是不能表现的。
保持化学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外,还有其他的粒子,如原子、离子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性质:(1)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2)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如远处可闻到花香,樟脑球在衣柜中时间久了就不见了。
(3)分子间有空隙: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大,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容易压缩(如可向轮胎中打气),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1. 原子模型: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其模型通常包括一个带有放射性核和电子的球体。
原子的符号通常表示为 ans(希腊字母安斯),其中 a 表示原子核,n 表示电子层数,s 表示外层电子,p 表示内层电子。
2. 分子模型:分子是化合物的基本单元,其模型通常包括两个带有不同原子的球体。
分子的符号通常表示为 fa(希腊字母费),其中 f 表示分子中的原子,a 表示原子核,c 表示碳原子,h 表示氢原子。
3. 颗粒模型:颗粒是流体或固体物质在空间中的离散点,其模型通常包括一个带有不同数量的粒子的圆形或椭圆形。
颗粒的符号通常表示为 p(希腊字母普),其中 x 和 y 表示颗粒的坐标,r 表示颗粒的大小。
4. 细胞模型: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元,其模型通常包括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其中包含不同数量的细胞器和分子。
细胞器的符号通常表示为 fa(希腊字母费),其中 f 表示细胞器,a 表示细胞膜,c 表示细胞质,h 表示细胞核。
浙教版⼋年级科学下册第⼀章粒⼦的模型与符号(总结+单元测验+中考题)浙教版⼋年级科学下册第⼀章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整理§1.1节模型、符号的建⽴与作⽤1、符号:在⽣活中,我们经常会⽤到⼀些如录⾳机、随⾝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事物,我们曾经⽤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压强p、电流I、电压U、电阻R、冷锋、暖锋等,你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归纳总结。
我们⽣活中,⽤过的符号有:厕所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作⽤和意义:⽤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事物⽤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符号可避免表达的⽂字语⾔不同⽽引起的混乱2、模型: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们认识和理解⼀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
⼀个模型可以是⼀幅图、⼀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意。
模型可以表⽰很⼤或很⼩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
§1.2物质与微观粒⼦模型1、分⼦: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种微粒。
分⼦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原⼦是不可分的。
在⽔通电实验中,我们发现⽔分⼦变成了氢分⼦和氧分⼦,它们不再保持⽔的化学性质了,该实验充分说明了:⽔分⼦是由两种不同的、更⼩的粒⼦构成的――氢原⼦和氧原⼦;这种⽐分⼦更⼩的微观粒⼦就是原⼦。
2、物质的构成:如右图由原⼦直接构成的物质:⾦属、稀有⽓体、少数⾮⾦属的固体如碳、硅。
3、①原⼦的种类⽐较多,现在已知的有⼏百种原⼦。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从⽽使⾃然界中有种类繁多的物质。
它们之间的互相组合就好⽐是26个英⽂字母可组合成⽆数个英⽂单词⼀样。
②构成分⼦的原⼦可以是同种原⼦,也可以是不同种原⼦。
③同种原⼦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样的,如⾦刚⽯和⽯墨。
④原⼦是⼀种微粒,具有⼀定的质量和体积,通常原⼦半径⼀般在10-10⽶数量极,不同种类的原⼦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第⼆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与作⽤1、符号: ⽤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字语⾔不同⽽引起地混乱。
(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现象符号等)2、⽔在三态变化中,分⼦没有发⽣变化;分⼦间的距离发⽣了变化。
3、建⽴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们认识和理解⼀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幅图、⼀张表格、⼀个公式、⼀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意。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模型1、分⼦和原⼦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可分,原⼦不可再分。
由分⼦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微粒是分⼦,由原⼦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微粒则是原⼦。
原⼦是化学变化中最⼩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分成原⼦,原⼦重新组合成新的分⼦。
化学反应中,⼀定发⽣改变的是分⼦种类(物质种类),⼀定不发⽣改变的是原⼦的种类和数⽬,可能发⽣改变的是分⼦的数⽬。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
物理变化:只改变分⼦间的距离发⽣了变化。
4、分⼦是由原⼦构成的。
⼀些⽓体、液体主要由分⼦构成。
5、原⼦直接构成的物质:⾦属和固态⾮⾦属(硫、碳、磷、硅)及稀有⽓体6、⾦刚⽯和⽯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排列不同。
7、粒⼦的⼤⼩与质量(1)分⼦和原⼦都有⼀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的体积很⼩,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
原⼦的质量也⾮常⼩,数量级在10-26千克。
(2)不同质量的原⼦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结构的模型⼀、原⼦结构模型的建⽴与修正1、道尔顿--实⼼球原⼦结构--发现原⼦2、汤姆森--“西⽠(葡萄⼲⾯包)模型”:原⼦是⼀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嵌在中间。
--发现电⼦3、卢瑟福--“核式(⾏星绕太阳)模型”:电⼦绕原⼦核运⾏——发现原⼦核4、波尔--“分层模型”:电⼦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5、“电⼦云模型质⼦(带正电) 夸克⼆、原⼦的结构:1、原⼦:原⼦核: (带正电) 中⼦(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带负电)(1)原⼦中,核电荷数=质⼦数=核外电⼦数。
(完整版)浙江科学⼋年级下册第⼆章知识点第⼆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模型、符号的建⽴与作⽤1、模型(1)定义:通过⼀定的科学⽅法,建⽴⼀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解释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就是模型⽅法。
(2)作⽤:可以帮助⼈们认识和理解⼀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幅图、⼀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意。
2、符号:(1)代表事物的标记(2)符号的作⽤:(1)简单明了地表⽰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字语⾔不同引起的混乱注:模型与符号的区分:模型可以反映或代替客观对象;符号只能简单明了的表⽰事物。
⼆、物质与微观粒⼦模型1、分⼦与原⼦的区别和联系1、卢瑟福的α粒⼦轰击⾦箔实验:1、⼤多数α粒⼦穿透⾦箔,且不改变前进⽅向,说明原⼦核很⼩,原⼦中有很⼤的空间2、有⼀⼩部分α粒⼦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说明原⼦核带正电3、有极少数的α粒⼦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被弹了回来,说明原⼦的质量集中在原⼦核上2、第⼀个提出原⼦概念的⼈是道尔顿;第⼀个发现电⼦的⼈是汤姆⽣。
3、原⼦的结构核外电⼦:带负电荷原⼦质⼦:带正电荷原⼦核质⼦数+中⼦数=相对原⼦质量中⼦:不带电荷注:(1)核电荷数=质⼦数=核外电⼦数(2)根据核电荷数(即质⼦数)区分原⼦和元素;(3)在⼀个原⼦核中⼀定含有质⼦不⼀定含有中⼦(如氢元素)(4)同位素:原⼦中核内质⼦数相同,中⼦数不相等的同类原⼦的总称。
四、组成物质的元素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数)的⼀类原⼦的总称。
注:元素和原⼦的区别2、元素的分类1、⾦属元素2、⾮⾦属元素(包括稀有元素)注:稀有元素:性质⾮常稳定,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元素或物质发⽣化学反应,在⾃然界的含量稀少的元素3、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
(空⽓、海⽔、盐酸)物质单质:由⼀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8X.第1章粒子模型与符号—知识点(windy)一、模型1、模型方法: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2.模型类型:(1)模型不仅指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如航模、各种建筑模型等,它可以是一幅图,如地图、一张表或是一个计算机软件。
(2)有的模型不是简单地表示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水的三态变化模型”(3)有的模型是具体形象的,如航模,也有的是非常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方程,甚至是某些特定的词,如“黑箱”【思考】课本图1—2“水三态变化的模型”,并完成课本上的题目。
(1)、液态水温度降低时会变成固态冰。
而温度升高时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2)、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3)、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过程中,构成水的分子之间距离发生了变化。
小结:A、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B、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模型可表示一个过程。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或复杂的事物。
二、符号意义:1、能简明表示事物1.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可以是分子间地距离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 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分子===》物质原子===========》物质离子===========》物质3.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
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金属(如铁、铝、铜等)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等)固态非金属单质(碳、硫、磷等)由分子直接构成物质:水,非稀有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氢气),碘由离子直接构成物质:食盐硫酸铜二、不同种类的物质1、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模型1、人们依据研究的特定目的,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antetype)客体的结构、功能、属性、关系、过程等本质特征的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2、系统建模:对研究的实体进行必要的简化,并用适当的变现形式或规则把它的主要特征描述出来。
所得到的系统模仿品称之为模型。
物理模型也称实体模型,又可分为实物模型和类比模型。
①实物模型:根据相似性理论制造的按原系统比例缩小(也可以是放大或与原系统尺寸一样)的实物,例如风洞实验中的飞机模型,水力系统实验模型,建筑模型,船舶模型等。
②类比模型:在不同的物理学领域(力学的、电学的、热学的、流体力学的等)的系统中各自的变量有时服从相同的规律,根据这个共同规律可以制出物理意义完全不同的比拟和类推的模型。
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由节流阀和气容构成的气动系统的压力响应与一个由电阻和电容所构成的电路的输出电压特性具有相似的规律,因此可以用比较容易进行实验的电路来模拟气动系统。
数学模型用数学语言描述的一类模型。
数学模型可以是一个或一组代数方程、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积分方程或统计学方程,也可以是它们的某种适当的组合,通过这些方程定量地或定性地描述系统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因果关系。
除了用方程描述的数学模型外,还有用其他数学工具,如代数、几何、拓扑、数理逻辑等描述的模型。
需要指出的是,数学模型描述的是系统的行为和特征而不是系统的实际结构。
结构模型主要反映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因果关系的模型。
结构模型中的一类重要模型是图模型。
此外生物系统分析中常用的房室模型(见房室模型辨识)等也属于结构模型。
结构模型是研究复杂系统的有效手段。
符号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它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
在这些现象中某种可以感觉的东西就是对象及其意义的体现者。
符号,一般指文字,语言,电码,数学符号,化学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意思就是一种“特征纪念”,就像绰号是为了让人容易记住,方便辨认的称呼。
模型和符号知识点总结一、模型知识点总结1. 模型的概念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和简化,在数学、统计学、科学研究等领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模型可以帮助人们对复杂的现实世界进行理解和预测,是研究和分析问题的重要工具。
2. 模型的分类根据模型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模型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统计模型、计算机模型等。
不同类型的模型在解决问题和预测未来时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模型的建立建立模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确定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变量,并使用合适的数学方法和工具进行建模。
建立模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模型的可解释性、准确性和预测能力等方面。
4. 模型的评价评价模型的好坏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如准确度、偏差、方差、拟合度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模型,有着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需求进行选择。
5. 模型的应用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经济学领域的供需模型、市场模型;工程学领域的力学模型、流体模型等;生物医学领域的传染病模型、药效模型等。
不同领域的模型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6. 模型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模型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
新的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等的应用,使得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更加准确和高效。
二、符号知识点总结1. 符号的概念符号是代表某种意义的表示,是人们用来交流和传达信息的一种方式。
在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领域,符号有着重要的作用,用来表示和表达复杂的概念和信息。
2. 符号的分类根据不同领域和用途,符号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数学符号、物理符号、化学符号、计算机符号等。
不同的符号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途,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进行选择和应用。
3. 符号的应用符号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数学中的加减乘除符号、字母符号、符号代数等;物理中的力、速度、加速度符号等;化学中的化学式、元素符号等;计算机中的编程符号、逻辑符号等。
第一讲:模型、符号以及物质元素一、知识点:一、模型与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①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②用符号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③用符号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2、模型构建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它的类型有:①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②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是一个计算机软件;③有的模型不是简单地表示一个具体事物,而是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水的三态变化模型”。
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或某些特定的词。
二、物质与微观粒子及其构成: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2、原子:原子内部结构模型的建立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从道尔顿建立的实心球原子结构模型到汤姆森发现电子提出“汤姆森模型”到“卢瑟福模型”再到波尔的“分层模型”和现代的“电子云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都是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原子内部结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3、离子:对于离子我们要搞清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带正负电荷的离子。
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会相互吸引,构成物质。
(得到电子形成的)(失去电子形成的)三、组成物质的元素及其符号1、元素:(1)区别元素的本质依据:原子的核电核数即质子数不同。
(2)“一类原子”是指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如同位素原子属于同种元素但不是同种原子。
2、用分子、原子观点看化学变化实质:质子+不带电注意: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纯净物。
如:金刚石和石墨二、【典型例题】例1.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B. 分子能再分、原子不可再分C.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例2. 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离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②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③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④带正电荷的是、,⑤带负电荷的是,⑥不显电性的是,⑦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是,⑧质量最小的是,⑨在同一原子中数值上相等的是。
教师一对一系列浙基教育个性化教学授课教案教师: 居建忠 学生: 时间:Ⅰ、授课内容与授课目的分析: 1、了解符号与模型的作用,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2、知道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物质也可以由原子构成。
知道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3、了解原子的构成。
知道同位素的概念。
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Ⅱ、教学内容:第 2 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一)第一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一、模型 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 图画、图表、计算机图像等。
2、模型的分类:物体的复制品;事物变化的过程;图片;数学公式、表达式或特定的词。
3、模型的作用:建立模型能帮助人们理解他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科学家们经常用模型来代表非常庞大 或极其微小的事物(太阳系中的行星、细胞的细微结构等) 。
二、符号 1、符号的概念: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作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 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常见的符号有:交通标志、消防安全标志、汽车标志、元件符号等。
【例 1-1】下列表达方式中属于符号的是( ) 【例 1-2】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有( )(例 1-1)(例 1-2)三、化学模型的建立 模型可以是实物的模型,也可以是事件的模型,模型能表达出研究对象的基本的特征。
如: 1、人们用水分子结构模型来了解水分子的构成:两个氢原子成 104.5° 角附在氧原子上:比例模型棍棒模型2、对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 表示水分子)的观察。
(1)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变。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例 1-3】如下图: (1)水在三态变化中,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 ;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 子有没有变成其他的分子? ; 故水的三态变化属于 (物理或化学) 变化。
模型1、人们依据研究的特定目的,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antetype)客体的结构、功能、属性、关系、过程等本质特征的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2、系统建模:对研究的实体进行必要的简化,并用适当的变现形式或规则把它的主要特征描述出来。
所得到的系统模仿品称之为模型。
物理模型也称实体模型,又可分为实物模型和类比模型。
①实物模型:根据相似性理论制造的按原系统比例缩小(也可以是放大或与原系统尺寸一样)的实物,例如风洞实验中的飞机模型,水力系统实验模型,建筑模型,船舶模型等。
②类比模型:在不同的物理学领域(力学的、电学的、热学的、流体力学的等)的系统中各自的变量有时服从相同的规律,根据这个共同规律可以制出物理意义完全不同的比拟和类推的模型。
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由节流阀和气容构成的气动系统的压力响应与一个由电阻和电容所构成的电路的输出电压特性具有相似的规律,因此可以用比较容易进行实验的电路来模拟气动系统。
数学模型用数学语言描述的一类模型。
数学模型可以是一个或一组代数方程、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积分方程或统计学方程,也可以是它们的某种适当的组合,通过这些方程定量地或定性地描述系统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因果关系。
除了用方程描述的数学模型外,还有用其他数学工具,如代数、几何、拓扑、数理逻辑等描述的模型。
需要指出的是,数学模型描述的是系统的行为和特征而不是系统的实际结构。
结构模型主要反映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因果关系的模型。
结构模型中的一类重要模型是图模型。
此外生物系统分析中常用的房室模型(见房室模型辨识)等也属于结构模型。
结构模型是研究复杂系统的有效手段。
符号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它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
在这些现象中某种可以感觉的东西就是对象及其意义的体现者。
符号,一般指文字,语言,电码,数学符号,化学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意思就是一种“特征纪念”,就像绰号是为了让人容易记住,方便辨认的称呼。
期末复习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2.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 氧元素B. 氧原子C. 氧离子D. 氧分子3. 有一密封容器储有一定量氧气,上面有一个不漏气的活塞,慢慢下压活塞,密封容器内部分子变化模型合理的是( )4.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 MNB. CAC. mgD. Zn5. 下面有关分子的正确说法是(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②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④分子构成了所有物质;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A. ①②⑤B. ③④C. ①②④D. ①⑤6. 据中央电视台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
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中子数为6B. 质子数为6C. 电子数为6D. 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7. 关于H 2、H 2O 和H 2S 三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含有1个氢分子B. 都含有2个氢元素C. 都含有氢元素D. 都含有2个氢原子8.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如图所示的模型是( )A. 汤姆生模型B. 卢瑟福模型C. 玻尔模型D. 现代电子云模型9.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A. 金刚石不含杂质,而石墨含有杂质B. 金刚石是混合物,而石墨是纯净物C. 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D. 金刚石和石墨由不同种元素组的10. 氯离子和氯原子属于( )A. 同一种元素B. 同一种离子C. 同一种物质D. 同一种分子11. 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中都存在碘分子,馒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A. 分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B.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C.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A加 压 A B C D12. 现代科学又发现了H3、C60、C90、C240、N5、N60……据此可做出的推测是()①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②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④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之间可能存在更多的互相转化A. 只有①②B. 只有②③C. 只有③④D. ①②③④13. 如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单质的()14. 正电子、反质子等都属于反粒子,它们跟普通电子、质子的质量、电量均相等,而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区域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
1998年初和年底,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家先后宣布:他们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
你推测反氢原子是()A. 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B. 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C. 一个不带电的中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D. 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15. 如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C.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D. 氢气、氧气和水都是化合物16. 一种物质不能用化学方法再把它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更简单的物质,则这种物质属于()A. 化合物B. 混合物C. 单质D. 纯净物17.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A. HB. H2C. 2HD. 2H218. 核内有n个质子,核外有(n-3)个电子的微粒是()A. 原子B. 分子C. 阳离子D. 阴离子19. 经实验测定某物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 一定是一种单质B. 不可能是混合物C. 不可能是化合物D. 一定是纯净物20. 下列现象或操作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选项现象或操作分子特性A 充满气的车胎不易压缩分子有一定的质量B 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 分子间有间隔C 桌子上的水滴一会儿没有了分子在不断运动D 水通直流电产生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二、填空题21. 以H为字头的元素符号如He、Hg等。
请你写出分别以B、C、M、N为字头的元素符号(每空写出一个即可) B C M N22. 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科学家的名字前的序号①舍勒 ②门捷列夫 ③汤姆生 ④道尔顿 ⑤卢瑟福 ⑥拉瓦锡(1)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 (2)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23. 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的名称。
a. 体温计中的汞是由 构成的;b. 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c. 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 构成的。
24. 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的横行组成周期,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 (填增加或减少),从上到下组成元素族,同族中的元素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都很相似。
25. 下表微粒中,是阳离子的是 。
组别 质子 中子 电子甲14 14 14 乙26 30 24 丙26 30 26 丁14 16 14 26. 选择元素、单质、化合物、混合物、分子、原子、离子中合适的词填在下列空白里:(1)水是由氢、氧两种 组成,它是 。
(2)氧气和磷都属于 ,二者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 ,它的1个分子是由2个磷 和5个氧 构成。
27. 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一种微粒,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
28. 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 元素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D 元素的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回答下列问题:①D 元素属于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②C 元素的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 。
29. 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开创“飞秒(10-15S )”化学新领域的科学家,使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
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A. 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B.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C. 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D.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分子的分解30. 有①氧气;②高锰酸钾;③金刚石;④水;⑤铁;⑥氖气 6种物质,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31. 19世纪,意大利科学家阿佛伽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构成;③原子不能独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⑤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原子的质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从你所学的知识看,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 。
A. ①③ B. ①②⑤ C. ④⑤⑥ D. ③⑤32. 法轮功组织的一些追随者传言:他们发功能使金属铝发生化学反应,变成铜和金,使铝分子变成铜分子和金分子,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 知识,指出这种说法违反科学之处。
A B C D E三、简答题32. 右图是电解水中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规律或结论吗?(1);(2);通电(3)。
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氢分子33. “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完成。
材料二: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1)材料一说明:;(2)材料二说明:。
34.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
从现代的观点看,道尔顿原子学说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35.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
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
1911年,科学家有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三种实验现象:(1)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
原因。
(2)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原因是。
(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原因是。
36. 下表是某高钙奶产品包装盒上的成分说明及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每日钙摄人量。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这里的钙是指()A. 单质B. 元素C. 金属离子D. 分子(2)按照上表数据,每盒高钙奶产品中含钙毫克。
(3)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需要补充一定量的钙元素。
对照表中的每日钙适宜摄入量,假设你所需的钙全由这种高钙奶产品提供,每日你至少应喝盒这种高钙奶产品。
而事实上我国还有许多中学生从不喝奶,并没有出现缺钙的症状,其原因是。
按元素周期表格式填写元素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