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索动物的演化
- 格式:ppt
- 大小:8.08 MB
- 文档页数:50
脊索动物门的特征、分类和进化第一节脊索动物门的特征脊索动物门包括原索和脊椎动物,现存种类约4万多种,具有共同的特征:脊索、背神经管、鳃裂。
脊索:纵贯于身体背部具有弹性的棒状支持结构,位于消化道的背面、神经管的腹面。
脊索由内部富有液泡的细胞组成,外包有脊索鞘。
脊索有一定的硬度,是由于液泡的膨压造成。
头索动物终生具脊索,尾索动物仅见于幼体,高等脊椎动物在胚胎中有脊索,后被脊柱代替。
背神经管:在发生上,神经管是由胚胎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拢形成的。
神经管在成体仍保留,脑部的空腔为脑室,脊髓部的空腔为中央管。
无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在腹侧,实心。
咽囊鳃裂:鳃裂是咽部两侧一系列与外界直接或间接相通的裂缝,水栖脊椎动物终生存在,陆栖类型普遍具鳃囊,但仅在胚胎时期或某些种类的幼体时期咽囊打穿成鳃裂。
心脏:消化道腹面,闭管式循环。
肛后尾具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咽下腺:咽腹面,能结合碘。
低等脊索动物称为内柱或咽下腺,脊椎动物称为甲状腺。
第二节脊索动物分类无颌类与有颌类鱼形类与四足类无羊膜类与有羊膜类变温动物与恒温动物第三节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环节动物假说:被摒弃了。
Garstang&Berrill:认为脊索动物和棘皮动物的共同祖先类似于现代半索动物的羽鳃类。
棘皮动物说:认为脊索动物和棘皮动物来自共同的祖先。
棘皮动物的发育过程属于后口动物,同时以体腔囊法形成体腔,与脊索动物相近。
从幼体看,棘皮动物的幼体短腕幼虫和半索动物的柱头幼虫相近。
从生化资料看,两类动物肌肉都含有肌酸和精氨酸,说明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近(无脊椎动物只有精氨酸,脊索动物仅有肌酸)。
棘皮动物假说赞同者较多,假想的祖先称为原始无头类(脊索、背神经管、鳃裂),然后进化为两个侧枝(头索、尾索)和一个主干(原始有头类)。
原始有头类在水中的一阶段进化为一支无颌类(化石种类中的甲胄鱼,现存的原口类为仅存种),一支有颌类(鱼类)。
第二阶段登陆进化为两栖类和爬行类。
第三阶段由爬行类进化为鸟类和哺乳类。
脊索的名词解释动物学在动物学中,脊索(notochord)是指一种特殊的解剖结构,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胚胎阶段,并成为形成脊柱的基础。
脊索是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它在进化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对脊索的起源、结构和功能进行探讨,以及脊索在动物进化中的重要意义。
1. 脊索的起源脊索起源于早期脊索动物,是距今约五亿年前发生在海洋中的一次重要进化事件。
在早期的脊索动物中,脊索是一条柔软而弹性的管状结构,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形状和支撑内部器官。
随着时间的推移,脊索经历了进化和分化,最终演化成为现代脊椎动物身体结构的基础。
2. 脊索的结构脊索是一条位于神经管背侧的背中线结构,它由一系列细胞沿着胚胎纵轴排列而成。
脊索由外胚层细胞发育而来,同时也与内胚层和中胚层的细胞相互作用。
它通常呈圆柱形,由一层外形成上皮细胞外部的非细胞基质分泌而成,这种分泌物主要是胶原蛋白。
3. 脊索的功能脊索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首先,脊索起着身体轴向发育的指导作用。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脊索通过和其他发育结构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后续身体的左右对称性和结构分化。
其次,脊索在支持体形、运动和保护脊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它作为一条柔软的结构,可以为身体提供稳定的支撑,并允许运动的发生。
同时,脊索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支撑脊髓,为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提供条件。
4. 脊索在动物进化中的意义脊索的出现和演化是动物界进化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脊索的出现使得动物重新定位自己在进化树上的位置,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的生物类群——脊索动物。
脊柱的形成以及其他与脊索相关的变化,使得动物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更大的适应性和生存优势。
例如,脊柱的存在为动物提供了更好的运动能力和保护内脏器官的能力,使得动物能够在各种环境和生态位中生存和繁衍。
此外,在脊索动物的进化中,脊柱的出现也为神经系统的演化提供了条件。
脊索在神经系统的分布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组织支持和引导作用,为神经元的分化和连接提供基础。
脊椎动物的起源与演化脊椎动物,又称脊索动物,是指体内有一个脊索和脊柱的动物。
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它们具有坚硬的脊椎和神经系统,能够进行更复杂的动作和行为。
但脊椎动物的起源与演化仍存在很多的疑问和争议。
起源的谜团脊椎动物的起源一直是古生物学领域的难题。
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最早的脊椎动物,但是由于化石记录的不完整,我们对于脊椎动物的起源仍存在很多疑问和不确定性。
不过,一些最新的研究表明,脊椎动物的起源可能要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
最早的脊椎动物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脊椎动物的最早化石记录。
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可追溯到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
这些化石来自于一些海底生物群落,在这些化石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具有脊椎的生物,如海燕尾鱼、寡肋鱼和东方蟾鱼等。
但是,一些最新的研究表明,脊椎动物的起源可能要比这些化石记录的时间更早。
据科学家们的推断,最早的脊椎动物可能要追溯到六亿五千万年前的早寒武世,而这些生物可能是柔软的、无骨的或半硬骨的动物。
演化的历程脊椎动物的演化历程非常复杂,其中涉及到很多的生态和环境因素。
在过去的几百万年中,脊椎动物经历了许多的变革和进化,它们从最初的鳗鱼和石首鱼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哺乳动物和鸟类。
脊椎动物的演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体形和行为的改变。
在早期,脊椎动物主要生活在水中,它们的体型比较长扁,拥有一些适应水环境的特征,如侧线系统和鳃呼吸。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脊椎动物逐渐进化出了四肢和肺,开始在陆地上生活。
这些动物不再需要通过鳃呼吸来获得氧气,并且发展出了更多适应陆地环境的特征。
同时,它们的智力和行为也逐渐得到了提高,它们开始发展出了社会行为和复杂的思维能力。
结语脊椎动物的起源和演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很多的因素,如环境、生态、遗传和进化等。
虽然我们目前对于脊椎动物的研究还存在很多未知和不确定性,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化石记录的不断完善,相信我们对于脊椎动物的了解会越来越深入和全面。
第二十一章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第一节脊索动物的起源与演化一、原索动物的起源进化1.“环节动物说”,少有说服力。
2.“棘皮动物说”,认为脊索动物育棘皮动物有共同的祖先。
3. 脊索动物假想的原始祖先,一般公认的最好的解释是由英国科学家加斯坦1928年提出的脊索动物幼体进化假说。
……尾海鞘纲动物可作为幼体性成熟的实例。
4.文昌鱼虽然具有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但一般学者认为文昌鱼不能代表脊椎动物的祖先。
沙隐虫可作为联系原索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代表。
……二、圆口纲的起源和演化1.距今5.25亿年前的古生代早期的甲胄鱼,是现在已经发现的最早的脊椎动物的化石。
2.脊椎动物起源于淡水的说法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三、鱼类的起源和演化1.一般认为颌的出现和最早的鱼类的进化可以追溯到奥陶纪。
2.第583页,图21-6,鱼类演化系统树,也是假说,有些学者有不同的意见3.有人认为软骨鱼、盾皮鱼和棘鱼类有共同的祖先。
软骨鱼在很早就分为二大线系,即全头类和鲨鳐类。
软骨鱼在进化中相当保守,变化不大。
4.硬骨鱼的3大类群似乎是在距今4.5-4.25亿年间从具颌和偶鳍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1)肺鱼类是一群种类不多的特化淡水鱼。
(2)古总鳍鱼类具有内鼻孔、能作肺用的鳔和能上陆地运动的肉叶状偶鳍……(3)辐鳍鱼类由泥盆纪进化至今大致经历了3个相互继承的阶段……5.四亿年前的泥盆纪世界各地海陆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自然选择,产生了2种适应方式使得鱼类保存下来。
一是由陆地淡水水域迁居海中;二是体内长出能呼吸空气的肺脏。
……四、两栖类的起源和演化1。
两栖类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3.5-4亿年前的泥盆纪。
但两栖类究竟起源于哪类动物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
2。
最早的两栖类化石是鱼头螈(或称鱼石螈),生活在距今3.45亿年前的格陵兰地区。
3。
就已有资料,较普遍的看法是鱼头螈分支进化出来的古生代两栖类,可统称为坚头类,在石炭纪和二叠纪适应辐射出迷齿类和壳椎类。
脊椎动物演化顺序
摘要:
1.脊椎动物的定义和分类
2.脊椎动物的演化历程
3.脊椎动物的代表物种
4.脊椎动物的演化趋势和意义
正文:
1.脊椎动物的定义和分类
脊椎动物是一类具有脊椎骨骼的动物,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
根据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特征,脊椎动物可分为五大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2.脊椎动物的演化历程
脊椎动物的演化历程可以追溯到约5 亿年前的古生代。
从那时起,脊椎动物逐渐演化成了不同的物种和类群。
(1)古生代:最早的脊椎动物是鱼类,它们出现在奥陶纪时期。
随着地质变迁,鱼类不断演化,分化出了两栖类和爬行类。
(2)中生代:爬行类动物在这个时期繁盛,恐龙是其中的代表。
同时,鸟类和哺乳类也开始出现。
(3)新生代:恐龙灭绝后,哺乳类和鸟类得以繁衍生息。
从那时起,哺乳类逐渐演化成了现代哺乳动物,鸟类也发展出了多种形态和生态类型。
3.脊椎动物的代表物种
(1)鱼类:鲨鱼、金鱼等;
(2)两栖类:青蛙、蟾蜍等;
(3)爬行类:蛇、蜥蜴、龟、鳄鱼等;
(4)鸟类:鹰、鸽子、燕子等;
(5)哺乳类:人类、狮子、大象等。
4.脊椎动物的演化趋势和意义
脊椎动物的演化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
这一演化过程不仅丰富了地球的生物多样性,还为生物圈的稳定和生态平衡做出了贡献。
脊索动物的发展—2014年大一下期脊索动物学实验报告总结摘要:脊索动物无疑是从无脊推动物进化来的。
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本文是以实验课上完成从鱼类到两栖类及鸟类与哺乳类动物的解剖实验为基础,论述关于脊椎动物历史过程的综述、概括和发展的主要趋势、方式以及某些基本规律。
关键字:脊索动物两栖类鱼类哺乳类脊索动物门,它构造进步、种类繁多,各大类间的进化关系比较清楚,且最后进化出我们人类自己,因而被人们所重视,并乐于了解它们的进化历程。
脊椎动物分类:圆口纲:无颌,又称无颌类;无成对附肢。
脊索终生存在,并出现雏形脊椎骨。
鱼纲:又分为软骨鱼亚纲硬骨鱼亚纲和辐鳍鱼亚纲前者出现上下颌,体被盾鳞,出现成对的鳍,鳃裂直接开口于体外;后者骨骼一般为硬骨,体被硬鳞、圆鳞或栉鳞,鳃裂不直接开口于体表。
两栖纲:由水上陆的过渡种类,幼体鱼形,以鳃呼吸,成体出现5指(趾)型四肢,皮肤裸露,以肺和皮肤呼吸。
与其他更高等脊椎动物共称为四足类。
爬行纲:完全陆生。
皮肤干燥,被以角质鳞、角龟质骨片或骨板。
肺呼吸。
胚胎发育中出现羊膜,与鸟类、哺乳类共称为羊膜类。
其他各纲脊椎动物称为无羊膜动物。
鸟纲:全身被羽,前肢变为翼,适应空中飞翔生活。
血液循环为完全双循环,恒温,卵生。
哺乳纲:体外被毛,恒温,胎生(单孔类除外),哺乳(具乳腺)。
目前比较占优势的一种说法认为棘皮动物可能是脊索动物的祖先,因为某些棘皮动物幼虫的构造和某些原始脊索动物幼虫的很相似。
可惜的是我们迄今还不知道最早的脊索动物是怎样的。
因为它们是比较细小、简单的动物,不大可能在化石中被保存下来。
不过,我们可以想像,它们可能近似于现生的脊索动物文昌鱼。
文昌鱼虽还没有真正的头和脑子,但已具有脊索。
脊索的背侧是神经管,腹侧是消化管。
脊索动物的起源进化演化脊索动物的起源:有人认为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有共同祖先。
此说根据半索动物的成体有接近于脊索动物的特点,而胚胎发育和幼体形态却和棘皮动物的极为相似,加以对肌肉的肌蛋白生化成分的分析,可以说半索动物,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有明显的共同点,均具肌酸,而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的肌蛋白中除含有肌酸,尚含有精氨酸,无脊椎动物的肌蛋白含精氨酸不含肌酸。
故主张半索动物、棘皮动物与脊索动物源自共同祖先,由此共同祖先分为3支演化:一个侧支进化为棘皮动物,这从近来发现的一类棘皮动物化石得到更好地证明,它们具一系列类似鲨鱼样的鳃裂,具肛后尾和一个背神经索,它们是一类用鳃裂滤食的动物,十分类似现代的原索动物,另一侧支进化为半索动物;主干进化为脊索动物。
并将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作为从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演化之过渡类型。
某些具柄的棘皮动物,如已灭绝的棘皮动物中的海果类以及腕足类在这方面都有相似处,也许这些动物间均有亲缘关系,并与早期脊索动物有共同祖先。
也许这些动物均各自独立地经适应辐射而形成这些相似性。
而它们的循环系统和按节分布的神经系统与肌肉系统均类似于脊椎动物,消化管中的内柱与脊椎动物的甲状腺同源,尤其是其胚胎发育的中胚层体腔囊的形成方式,在前14对体节的形成方式同于棘皮动物与半索动物,14对体节之后的中胚层是从一条独立的细胞带形成,这种方式又与脊椎动物是—致的。
另外,文昌鱼的受精卵在卵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具明显的双层膜结构,这又与棘皮动物的海胆等相似,而不同于脊椎动物。
但文昌鱼又是十分特化的动物,它们的脊索向前超过神经管,按节排列的肾管和生殖腺均与脊椎动物不同。
因此,一般动物学者认为文昌鱼类不能代表脊椎动物的祖先。
故文昌鱼类或许是脊索动物进化中离开主干的一个侧支,与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
鱼纲鱼类是低等的水栖脊椎动物,是属于有颔脊椎动物。
从整个动物演化的情况来看,脊椎动物是从无脊椎动物演化来的,有颌类是从无颌类进化而来。
脊索动物的演化证据朱尧(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摘要:生物界的历史发展表明,生物进化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过程,从中呈现出一种进步性发展的趋势。
生物进化的证据很多,如:古生物学方面、胚胎学方面、比较解剖学方面、生理学方面、生物化学方面、遗传学方面、生物地理学方面……证实了现代的各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面来的。
近年脊椎动物的起源与演化有重大突破。
云南澄江寒武纪化石群中的后口类“皇冠西大动物”, 半索动物“云南虫”和“海口虫”, 尾索动物“始祖长江海鞘”, 头索动物“海口华夏鱼”和“中间型中新鱼”, 脊椎动物“凤姣昆明鱼”和“海口鱼”, 论证了普通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演化过渡的各种中间类型, 勾勒出一幅较为完整的早期生命演化谱系。
本文将以始祖马,胚胎学等古生物在展示脊索动物的演化证据。
关键词:脊索动物进化古生物始祖马胚胎学The evolution of the chordate animal evidenceAbstract: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the f ield of biology shows that,biological evolution is from aquatic to terrestrial, from simple to complex,from lower to higher process, showing a progressive trend of developmentfrom. Biological evidence of the evolution of many, such as: ancient biology,embryology, comparative anatomy, physiology, biochemistry, genetics,biogeography...... Confirmed by various biological modern is through a long geological ages gradually evolve to the surface. In recent years,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the vertebrate origin and evolvement. Yunnan Chengjiang Precambrian fossils in the mouth after class "crown west big animal",Hemichordata "Yunnan bug" and "Haikou bug, Urochordata" ancestor ofYangtze river sea squirts "cephalochordates" Haikou Huaxia fish "and" middle type in new fish "," Feng Jiaokun Ming fish and vertebrate "Haikoufish", demonstrates the common invertebrate to vertebrate evolution of various intermediate types transition, and draws a comparatively completeevolution of early life spectrum. This paper will take Eohippus embryology, paleontology in the evolution of evidence showing the chordate animal.Keywords: chordate animal evolutionary paleontology Eohippus Embryology0引言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