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三词语(答案见PPT)
- 格式:doc
- 大小:105.07 KB
- 文档页数:7
专题三语言表达得体题(普通高中适用作业)1.(2018·湖南师大模拟)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敬请广大读者赐稿,来稿请寄:长沙市玉兰花路88号《读书》编辑部郭亮敬启。
B.您的文章我已经拜读了,另外这文章里有几处错误,我已经给您斧正了。
C.在信的最后,该公司的人事主管恭敬地写到:“经理一职,尚祈俯就。
”D.苏先生说:“今日有缘相聚,实在不易。
您是马齿徒增,我是碌碌半生,怎不让人感慨!”解析:选C A项,敬启:敬辞,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适用于工作关系。
用在编辑自身不妥当。
B项,斧正:用于请对方修改文章,敬辞。
此处用于自己不得体。
C项,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种职务,敬辞。
使用正确。
D项,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用于别人不得体。
2.(2018·南宁模拟)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诚恳邀请您参加我校的70周年校庆,到时您会有幸欣赏到著名艺术家的演出,我们恭候您光临。
B.天气炎热,同学非要请我吃冰淇淋,我只好笑纳了。
C.王主编说:“李先生,奉上新近刚出的一本拙著,请批评,请惠存!”D.我从报纸上拜读了贵公司招聘人才的广告,今天惠顾了贵公司的网站。
解析:选C A项,“有幸”是谦辞,不能用于主办方对嘉宾说。
B项,“笑纳”,用于请别人接受礼物。
D项,“惠顾”,对象运用错误,欢迎客人光临时用惠顾。
3.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客套话,其中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3分)()A.对学生京剧团要排练经典京剧《打龙袍》这事,我们学校一定会鼎力支持。
B.虽因身体欠安,有所耽搁,但本人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C.我前天不小心在学校餐厅丢失雨伞一把,期盼拾到者璧还原物,本人真心感谢。
D.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
解析:选D A项,鼎力:敬辞,大力(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
B项,“欠安”是称人生病的婉辞,不能用于自己。
C项,“璧还原物”,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敬称对方的东西。
专题三|小说常考4大母题母题4分析文体特征,挖掘主旨意蕴——分析探究题一、(2019·安徽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雨夜小站柳青春雨刷刷地下着。
透过淌着雨水的玻璃车窗,看见秦岭西部太白山的远峰、松坡,渭河上游的平原、竹林、乡村,百里烟波,都笼罩在白茫茫的春雨中。
当潼关到宝鸡的列车进站的时候,小街两边的店铺已经点起了灯火。
由于春汛,渭河的渡口暂时取消了最后一次摆渡,旅客们都陆陆续续进了这个旅馆或那个旅馆,只剩年轻的庄稼人梁生宝,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背上披着一条麻袋,一只胳膊抱着用一条麻袋包着的被窝卷儿,黑幢幢地站在街边靠墙搭的破席棚底下。
来这里买稻种的生宝,碰到一个难题。
小伙子问过几家旅馆,连睡大炕也要两角钱。
他从家乡起身时,根本没预备住客店的钱。
心想:随便什么地方不能滚一夜呢?没想到眼前刷刷的春雨却把他搁在了这个小站。
“把他的!到哪里过一夜呢?”站在这异乡的陌生小街上,生宝的心却回到渭河下游的稻地里去了。
钱对于那里的贫雇农,是多么困难啊!起身时收集稻种钱,难着哩!其他互助组【注】的庄稼人,要劳驾他捎买些稻种,临了却没弄到钱。
本互助组有两户,也是作为组长的他先垫着。
生宝心里明白:他带来了多少钱,要买多少稻种,还要运费和来回的车票。
他怎能贪图睡得舒服,多花一角钱呢?从前,汤河上的庄稼人不知道这郭县地面有种叫“百日黄”的急稻子,秋天割倒稻子来得及种麦,夏天割倒麦能赶上泡地插秧;只要有肥料,一年可以稻麦两熟。
任老四曾经溅着唾沫星子感激地对他说:“宝娃子!你这回领着大伙试办成功了,娃们就有馍吃了嘛!”“就说稻地麦一亩只收二百斤吧!全黄堡区五千亩稻地,要增产一百万斤小麦哩!生宝同志!”这是区委王书记开会时拿眼睛盯着生宝说的,生宝明白:那是希望和信赖的眼光……“我哪怕就在这席棚底下蹲一夜哩,也要省下这两角钱!”生宝对自己说,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十三岁就给财东家熬半拉子长工,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叫作“困难”!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就是享乐。
专题三|小说常考4大母题母题1三个角度,两个常考——情节题一、(2019·太原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吉祥如意郭文斌五月是被香醒来的。
娘一把揭过捂在炕角瓦盆上的草锅盖,一股香气就向五月的鼻子里钻去。
五月就醒了。
五月一醒,六月也就醒了。
五月和六月睁开眼睛,面前是一盆热气腾腾的甜醅子。
娘说,看今年这甜醅发的,就像是好日子一样。
五月把舌头伸给娘,说,让我尝一下。
娘说,还没供呢,端午吃东西可是要供的。
五月和六月就呼地一下子从被筒里翻出来。
等他们洗完脸,爹和娘已经在院子里摆好了供桌,甜醅子和花馍馍已经端到桌子上了,在蒙蒙夜色里,有一种神秘的味道,仿佛真有神仙在等着享用这眼前的美味呢。
爹向天点了一炷香,往地上奠了米酒,无比庄严地说: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吉祥/那儿吉祥/处处都吉祥……爹念叨完,带领他们磕头。
六月不知道这头是磕给谁的。
但他觉得跪在地上磕头的这种感觉特别的美好。
供完,娘说先垫点底,赶快上山采艾。
说着给他们每人取了一碗底儿。
娘说上山采艾时必须吃一点供品,能抵挡邪门歪道呢。
甜醅子是莜麦酵的,光闻着就能让人醉。
花馍馍也让人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
接着,娘给他们绑花绳,说这样蛇就绕着他们走了。
又给他们的口袋里插了一根柳枝。
有点全面武装的味道,让六月心里生出一种使命感。
五月和六月在端午的雾里走着。
六月看着姐姐五月手里的香包,眼里直放光。
六月的手就出去了,他把香包举在鼻子上,狠命地闻。
五月看见,香气成群结队地往六月的鼻孔里钻,心疼得要死,伸手要去夺,六月忙把香包送到她手上。
五月盯着六月的鼻孔,看见香气像蜜蜂一样在六月的鼻孔里嗡嗡嗡地飞。
五月把香包举在鼻子前面闻,果然不像刚才那么香。
再看六月,六月的鼻孔一张一张,蜂阵只剩下一个尾巴在外面了。
嗨嗨,五月被六月惹笑了。
六月知道,五月今年已经试手做了两个香包了。
娘说,早学早惹媒,不学没人来。
五月就红着脸打娘。
专题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遵意发挥,提纲点睛2019年、2020年全国卷出现了考查“压缩语段”考点的题目,压缩语段题与新闻报道、应用类文本结合,具体考查考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结合地方省市对此考点考查情况来看,扩展语句题主要考查选词扩展。
这两个考点也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进一步结合起来考查,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
本专题两大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正好是两种相反的思维。
本专题先熟悉考情,然后分考点突破。
每一考点都采用分题型的形式突破,每一题型都是先讲解方法再即练即悟,以此掌握本题型的解题技巧。
一、扩展语句1.(2017·浙江卷)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字。
(6分)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生动的能力。
首先,明确题干要求。
本题要求根据诗句,描写一个场景,且要求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不少于100字。
其次,研读文本材料。
文本的叙述人称是第一人称,需要转换成第三人称,诗句简练,需要适当补充心理描写,如坐在台阶上他想到了什么,看见蚂蚁之后他又有哪些心理活动。
最后,结合原有叙述语句,形成答案。
答案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
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荡荡的,没了着落。
月色溶溶,树影婆娑。
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
2.(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一次,妈妈忽见阿必一脸狼狈相,鼻子上抹着一道黑。
问她怎么了,她装作若无其事,只说:“我囫囵着跌下来的。
”“囫囵着跌下来”,用语是幼稚的创造,意思却很明显,就是整个人从楼上滚下来了。
问她跌了多远,滚下多少级楼梯,她也说不清。
核心突破一理解实词含义一、需要积累的核心实词:200个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
它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是应对高考的核心。
只有积累到了一定量的文言实词,一切问题才可迎刃而解。
可是,文言实词成千上万,数量庞大,到底要积累多少,掌握多少呢?据专家讲,需要300个。
当然,掌握越多越好,可这总得有一个边界。
结合课标,依据教材,梳理高考,下面的实词是必须积累和掌握的:1.一级核心实词:120个。
它们为广大师生所公认。
(见《高考必背》)2.二级核心实词:80个。
上面的实词是从教材出现频率,尤其是从近十年各地高考频率梳理、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二、需要理解、积累的知识点:五类实词(一)多义实词:追源溯流,语境敲定多义实词是实词的主体,数量庞大,掌握它们众多的义项耗时费力。
除了要通过教材、试题和大量阅读积累外,还要注意两点:1.追源溯流,寻找义项联系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如果能弄清其词义演变的规律和特点,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临场推断,效果都会大大增强。
(1)词义演变规律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又如“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中,“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词;“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词的假借义,就是因假借而产生的含义。
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现象。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专题03 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考点解读★★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吟咏的对象。
高考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技巧点拨★★1、分析诗歌中所描写的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3、分析诗歌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
★★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5题。
(共12分)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1】陈与义其一巧画无盐【2】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3】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含章【4】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免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5】。
注释:1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
2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
3从教:任凭。
4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
5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
15.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
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6分)【答案】15.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
不同:①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妹气质。
②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
【解析】15.本题考查综合比较阅读诗歌的能力。
这道题的综合能力包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以及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
解答本题,先要综合感知两首诗的情感,再根据问题回到诗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
关于墨梅画的特点,“此花风韵更清姝”“桃李依然是仆奴”直接点出“清姝”;“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颜色似”点出艺术技艺的高超。
分析两诗侧重点时不妨从内容、手法、情感上逐一思考,能说出两首诗具体内容,其区别也就体现出来了。
2017级对口升学及高职单招语文总复习专题三:“词语”【考纲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正确使用实词,虚词,熟语。
重点是同(近)义词的辨析和成语的正确运用。
考查方向是辨析判断或选择填空。
【真题试做】(2017·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________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________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般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________。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技巧一:提取语素解题【典例1】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让人知道这里是飞鱼的故乡,也让这座小岛________。
A.声名鹊起B.享誉中外C.名声大噪技巧二:适用范围解题【典例2】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时常游走于大街小巷,去探寻城市中的那些______的古迹和古迹后面那些有韵味的老故事。
A.门庭冷落B.鲜为人知C.人迹罕至技巧三:词义轻重解题【典例3】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忠实与通顺是翻译的标准,与原意________的文字,不管多么通顺,都称不上是翻译。
A.截然相反B.大相径庭技巧四:感情色彩解题【典例4】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古往今来,写明月和相思的诗文可谓________,我却独爱此两句。
A.多如牛毛B.盈篇满籍C.罄竹难书技巧五:逻辑关系解题【典例5】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注意________。
目前要着重解决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
A.轻重缓急B.孰轻孰重技巧六:对应关系解题【典例6】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________的不智之举。
A.削足适履B.舍本逐末【学习技巧】技巧一:区别语法功能【典例1】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朱棣________于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长到8岁,他的父亲才想起来要给他取个名字,他在21岁就开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的战功。
A.诞辰 B.诞生技巧二:区别词语含义【典例2】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________之强烈,出乎意料。
A.反映 B.反应技巧三:注意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典例3】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目前操作技能差或还缺乏某种操作技能的职工,要和他进行________,共同制定技能提升计划,并指定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发挥团队精神,做到不放弃、不抛弃。
A.沟通 B.勾通技巧四:区分适用范围【典例4】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少年轻白领都拥有自己的微店,她们表示,开微店主要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________下枯燥乏味的生活。
A.调剂 B.调节技巧五:注意搭配习惯【典例5】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省委书记深入受灾严重的海口地区了解灾情,强调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衔接,以最短的时间帮助受灾群众_______难关,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A.渡过 B.度过技巧六:了解语境限制【典例6】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5月4日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杭州市有关部门与中国动画学会签订了合作______,准备共同培养动漫人才,开发动漫资源。
A.协议 B.协约【容易理解错误成语】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间不容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难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
1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有学问的内行人。
曲突徙薪:比喻消除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防患于未然。
首鼠两端: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和盘托出:比喻毫不保留地说出实情。
李代桃僵: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振聋发聩:比喻言论激昂,使糊涂麻木的人清醒。
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写成,不用涂改。
不刊之论:不能更改或磨灭的言论。
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
差强人意:尚能使人满意。
安土重迁:住惯了本乡本土,不肯轻易迁移。
细大不捐:形容爱惜物力、人力,无论小的大的都不废弃。
【容易混淆的成语】1.形相近而义不同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鞭长莫及:比喻相隔太远,统治或影响的力量达不到。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心驰神迷:整个心思都奔向那里。
形容一心向往。
2.意义相近而有细微差别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
平心静气:心平气和,态度冷静,不感情用事。
固执己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一意孤行: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例1.如果你们坚持与人民为敌的政策,_______ ,制造事端,还有什么铸剑为犁的余地吗?体无完肤: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都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厉害。
遍体鳞伤:浑身受伤,形容受伤很重。
皮开肉绽:形容伤势很重,多指受残酷拷打。
例2.他在敌人的监狱里备受折磨,浑身被打得___________。
3.褒贬色彩不同半斤八两(贬)──平分秋色(褒)处心积虑(贬)──殚精竭虑(褒)弹冠相庆(贬)胸无城府(褒) 耿耿于怀(贬)弹冠相庆(贬)侃侃而谈(褒)处心积虑(贬)始作俑者(贬)一唱一和(贬)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贬)无所不为(贬) 无微不至(褒) 倾巢而出(贬) 官样文章(贬) 不可思议(中) 一发而不可收(褒)一发而不可收拾(贬) 锒铛入狱(中)蔚然成风(褒) 叹为观止(褒)凤毛麟角(褒) 满城风雨(贬)4.弄清适用范围和使用对象狼狈为奸:一般用于两个或两群人,不用于一大批坏人。
朋比为奸:不但可用于两个坏人,也可用于一大批坏人。
例3.这伙人________,干尽坏事。
息息相关:形容关系非常密切。
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一般用于人与人或团体与团体之间。
例4.我们的抗日战争需要各国人民的援助,他们也一定会援助我们,因为他们和我们是_________的伙伴。
蓬荜生辉:只适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者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时所用的谦词。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相敬如宾: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
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
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地涌现出来。
5.常见的谦辞抛砖引玉、蓬荜生辉、不情之请、狗尾续貂、敝帚自珍、敬谢不敏、信笔涂鸦、不足挂齿、姑妄言之、一孔之见、雕虫小技6.常见的敬辞鼎力相助、不吝赐教、虚怀若谷、虚左以待、大驾光临、高抬贵手、高朋满座、大材小用、卓尔不群【课堂练习】一、选词填空。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从这个角度来讲,眼下轰轰烈烈的城市美化和建设生态城市的运动,至少过于短视和急功近利,与建设可持续的、生态安全和健康的城市,往往是________。
2②小说家的任务是通过写作故事来不断试图________每个个体灵魂的独特性——生与死的故事,爱的故事,使人哭泣、使人害怕得发抖和捧腹大笑的故事。
③过去的很多人认为,在我们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后,凭借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的文化腾飞就会________。
A.南辕北辙理清倚马可待B.南辕北辙厘清指日可待C.背道而驰厘清倚马可待D.背道而驰理清指日可待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还没到下班时间,他就________离开了工作岗位。
他的行为受到了督察组的通报批评。
②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________。
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学习古诗词,不仅是在练就“童子功”,更是在培养兴趣,它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一个________的过程,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有益的影响。
A.径直瑰宝熏陶循序渐进B.径自珍宝熏染循序渐进C.径自瑰宝熏陶潜移默化D.径直珍宝熏染潜移默化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华文化成果丰硕,气韵悠长:________,润物无声,让偏见和误解消于无形。
美国哈佛大学的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大洋彼岸的先哲________人生的答案。
全球450多所孔子学院为中外文化________搭起一座座汉语桥,“文化年”“国家年”“交流年”等大型文化活动,为外国民众立体感知当代中国敞开一扇扇窗。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使人类多样文明汇聚的大舞台呈现出更加________的光彩,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中国文化本身的自信、耐力和定力。
A.如坐春风寻觅交往美好B.潜移默化寻找交流绚丽C.滴水穿石探求交换美妙D.春风化雨探索交易华丽二、选择判断。
⒈.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在一次新生欢迎仪式上,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七月流火,天气虽然炎热,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B. 近日,中国人寿合肥分公司邀请风水分析师促销,引起广泛关注,秉持理性科学精神的现代金融企业做出如此荒诞之事,简直是匪夷所思。
C. 去年美国国内航班,平均每天大约有一万件行李丢失,航空公司对此的解释是,惨淡经营,人手不足。
D. 香港特首曾荫权的外出访问经费支出,成为港人侃侃而谈的话题,有香港媒体披露,曾荫权在过去四年外出访问期间产生的费用不足百万港元,节约程度令人惊讶。
2.选出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A.在智利矿难救援现场,当领班工人路易斯·乌尔苏亚最后一个成功升井后,他的妻子激动得涕泗横流。
B.今年8月7日发生的特大泥石流灾害使2007年甘肃省政府通过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舟曲)“十一五”规划》变成了纸上谈兵。
C.我们要发展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智慧,就要见贤思齐,认真了解那些教育家们的教育经历,虚心学习他们的教育理念。
D.随着双方暗中博弈的日趋激烈,9曰15日黄光裕方面图穷匕见,发表了《致国美股东同仁公开函》,公开自己的目的,准备与陈晓背水一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些人拿着纳税人的钱去西方学习,美其名曰“取经”,但全学些皮毛,好的东西一点儿都没有学到,这和买椟还珠有什么两样?B.这躲在大山中的小村庄,小河环抱,绿树掩映。
每至春来,桃红柳绿,鸣禽上下,一派万紫千红落花流水的胜景,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C.一年前歌星臧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