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车辆制动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58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城轨制动系统作为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件,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对城轨制动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开展了城轨制动系统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理解城轨制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
2. 掌握城轨制动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城轨制动系统概述实训首先介绍了城轨制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空气制动系统、电制动系统和防滑系统。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各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空气制动系统实训(1)空气制动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实训详细讲解了空气制动系统的结构组成,包括制动缸、制动阀、制动管等,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
(2)空气制动系统操作实训:学生分组进行空气制动系统的操作实训,包括制动缸压力调整、制动阀操作等,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 电制动系统实训(1)电制动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实训介绍了电制动系统的组成,包括再生制动和电阻制动,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
(2)电制动系统操作实训:学生分组进行电制动系统的操作实训,包括再生制动操作、电阻制动操作等,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 防滑系统实训(1)防滑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实训讲解了防滑系统的组成,包括速度传感器、制动控制单元、防滑阀等,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
(2)防滑系统操作实训:学生分组进行防滑系统的操作实训,包括速度传感器检测、制动控制单元操作、防滑阀调整等,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5. 故障排除实训实训模拟了城轨制动系统常见的故障,如制动缸压力不足、制动阀故障等,引导学生分析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
四、实训心得1. 城轨制动系统涉及多个学科知识,通过实训,我对制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团队合作,与同学们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3. 实训让我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制动系统1、制动与缓解(1)制动。
制动是指人为地通过制动装置使车辆减速或阻止其加速的过程。
从能量变化角度分析,制动过程是一个能量转移的过程,即将列车运行的动能人为控制地转化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而制动力则是指使车辆减速或阻止其加速的外力,制动机是产生并控制制动力的装置。
(2)缓解。
缓解是对已经施行制动的列车,解除或减弱其制动作用。
对于运动的列车而言,列车在停车后启动加速前或列车在运行途中限速制动后加速前均要解除制动作用,即施行缓解作用。
2、制动装置与制动系统(1)制动装置。
制动装置是在车辆中产生制动力,使列车减速、停车的一套机械、电气装置,一般将机械装置称为基础制动装置,而将电气控制的部分称为制动机。
制动作用的性能对保证车辆安全和正点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动装置也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线路输送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2)制动系统。
①制动系统的组成。
制动系统由动力制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及指令和通信网络系统组成。
动力制动系统。
动力制动系统一般与牵引系统连在一起形成主电路,包括再生反馈电路和制动电阻器,将动力制动产生的电能反馈给供电接触网或消耗在制动电阻器上。
空气制动系统。
空气制动系统由供气部分、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
供气部分有空气压缩机组、空气干燥器的风缸等;控制部分有电-空转换阀、紧急阀、称重阀、中继阀等;执行部分主要是指基础制动装置,主要有闸瓦制动装置、盘形制动装置等。
指令和通信网络系统。
指令和通信网络系统是传递司机指令的通道,也是制动系统内部数据传递交换及制动系统与列车控制系统进行数据通信的总线。
②制动系统的作用。
制动系统的主要作用如下: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司机通过制动装置使列车减速、停车或停止加速。
防止车辆在长大下坡道运行时加速。
防止城轨车辆在停车线或检修线上自动溜放而实施停放作用等。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模式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系统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完善。
车辆的制动模式是指车辆在运行过程中,通过何种方式来减速和停车。
目前,常见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模式主要包括电制动、气制动和机械制动。
电制动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最常见的制动模式之一。
它是通过电动机的反向工作将车辆动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电阻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来实现减速和停车。
电制动具有制动力大、响应速度快、制动距离短等优点,是车辆制动的首选模式。
此外,电制动还可以通过调整电机的工作方式来实现不同的制动效果,如再生制动和电阻制动。
气制动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另一种常见的制动模式。
它是通过压缩空气来产生制动力,实现车辆的减速和停车。
气制动主要由制动踏板、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和制动器组成。
当司机踩下制动踏板时,空气压缩机会将空气压缩并储存在储气罐中,当需要制动时,空气会通过制动器释放出来,产生制动力。
气制动具有制动力稳定、可靠性高等优点,适用于高速运行的轨道交通车辆。
机械制动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较为传统的制动模式,主要通过摩擦力来实现减速和停车。
机械制动主要由制动盘、刹车片和刹车踏板组成。
当司机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片会与制动盘接触并产生摩擦力,从而减速和停车。
机械制动具有结构简单、制动力稳定等优点,但相对于电制动和气制动来说,制动效果较差。
除了上述三种主要的制动模式,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还常常采用辅助制动模式,如惯性制动、再生制动和电阻制动。
惯性制动是指利用车辆的惯性来实现减速和停车,通过调整车辆的传动装置来改变车辆的运动状态。
再生制动是指利用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将车辆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回馈给电网,实现能量的回收和再利用。
电阻制动是指通过调整电阻器的工作状态,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来实现制动。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模式主要包括电制动、气制动和机械制动。
电制动具有制动力大、响应速度快的优点;气制动具有制动力稳定、可靠性高的特点;机械制动结构简单、制动力稳定。
城轨电空制动系统工作原理一、概述城轨电空制动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中常见的一种制动方式,它通过电力和气压来实现列车的制动。
该系统具有安全可靠、制动效果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中。
二、系统组成城轨电空制动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制动管路:由气缸、管路和阀门等组成,负责传递气压信号。
2. 电控装置:由控制器和计算机等组成,负责控制整个制动系统的运行。
3. 制动盘和制动鞋:负责产生摩擦力,使列车减速或停车。
4. 供电装置:为整个制动系统提供电力支持。
三、工作原理城轨电空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列车司机踩下紧急制动按钮或自然停车按钮时,控制器会发出信号给计算机。
2. 计算机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计算出列车需要施加的刹车力,并将指令发送给气压控制器。
3. 气压控制器根据计算机发送的指令,控制制动管路中的气压变化,使制动盘和制动鞋接触,产生摩擦力。
4. 列车减速或停车后,计算机会发出解除制动信号,气压控制器则会减少或消除气压信号,使制动盘和制动鞋分离。
四、具体操作流程1. 列车司机踩下紧急制动按钮或自然停车按钮时,控制器会发出信号给计算机。
2. 计算机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计算出列车需要施加的刹车力,并将指令发送给气压控制器。
3. 气压控制器根据计算机发送的指令,控制主风管中的气压变化。
当需要施加刹车时,气压控制器会打开快速放空阀门,使主风管中的气体迅速排放。
当需要解除刹车时,气压控制器则会关闭快速放空阀门,并逐渐增加主风管中的气体压力。
4. 当主风管中的气体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进入辅助风管中的空气就会被抽入主风管。
这些空气会经过气压控制器中的电磁阀,进入制动缸中。
当空气进入制动缸时,气缸活塞就会向外推动,使制动盘和制动鞋接触,产生摩擦力。
5. 列车减速或停车后,计算机会发出解除制动信号,气压控制器则会逐渐减少或消除主风管中的气体压力。
这样一来,进入辅助风管中的空气也就不再进入制动缸了。
城轨列车电制动的工作原理城轨列车电制动是指通过电动机逆向工作,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制动电阻放出的方式,使列车减速或停车的一种制动方式。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电制动系统概述城轨列车电制动系统由主控制单元、牵引逆变器、制动电阻和牵引电机组成。
主控制单元接收车载信号,并通过控制牵引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控制牵引电机的运行状态实现制动控制。
2. 牵引逆变器牵引逆变器负责控制牵引电机的电流和电压。
在制动过程中,主控制单元通过牵引逆变器改变输出电流和电压,使牵引电机逆向运行。
逆向运行的牵引电机将转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反馈给电网。
3. 制动电阻城轨列车电制动过程中,将转动能转化为电能后,需要通过制动电阻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散失出去。
制动电阻类似于一个电阻箱,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
制动电阻的功率大小会影响列车制动的效果,一般通过控制牵引逆变器输出电压和频率来调整制动电阻的工作状态。
4. 牵引电机在电制动过程中,牵引电机会处于逆向工作状态。
逆向工作的牵引电机通过电能转换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反馈给电网。
牵引电机的转子运行速度和逆变器输出电压和频率有关。
5. 工作过程在城轨列车电制动起始阶段,主控制单元接收到制动指令,控制牵引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使牵引电机逆向运转。
逆向运转的牵引电机吸收列车的动能并转化为电能,将电能反馈给电网。
为了防止电网电压升高,主控制单元会通过控制牵引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来调整电阻功率的大小。
当列车减速到一定速度后,制动电阻功率降到最低,列车进入停车状态。
6. 特点和优势城轨列车电制动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能够将列车的转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反馈给电网,提高能量利用率。
(2)电制动响应速度快,制动效果好,能够实现快速的减速和停车。
(3)可以通过调整输出电压和频率来控制牵引电机的制动力,实现制动力的精确控制。
(4)电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电能可以用于供电,减少对常规制动的依赖,降低制动磨损和制动噪音。
(5)对于电制动制动力不足的情况,可以与传统制动相结合,实现双重制动,提高制动安全性。
摘要为使列车能实施制动和缓解而安装于列车上的一整套装置称为制动系统。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铁路车辆的编组形式不同,一般都采用动力分散型的动车组形式,所以可以分为动车制动装置和拖动制动装置。
一套列车制动装置至少包括两个部分,即制动控制部分和制动执行部分。
制动控制部分由制动信号发生与传输装置以及制动控制装置组成。
目前,制动控制部分主要有空气制动控制部分和电空制动控制部分两大类。
制动执行部分通常称为基础制动装置,包括闸瓦制动,盘形制动,磁轨制动等不同方式.本论文将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为论述对象,从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入手,解释制动系统的组成及主要零部件的功能和结构。
关键词:城轨制动系统控制原理引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城市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城市内人员的流动、物质的运输依靠城市交通来完成,城市交通体系直接展示城市的面貌和活力,体现城市的承载能力,关系着城市的环境,进而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城市公共交通则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居民的出行依靠公共交通,因此,城市公共交通是维持城市居民工作、学习和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保障.自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路在伦敦正式运营之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己成为世界各主要特大城市倍受青睐的一种交通方式。
目前己有43个国家和地区的320座城市修建了轨道交通,其中115座城市修建了地铁,国际上200万人口以上的超级特大城市基本上都修建了地铁,并且是城市交通的主力。
我国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但速度之快、规模之大。
根据2013年7月5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显示,目前我国内地已有北京、上海等17个城市开通70条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运营里程2064公里,其中2012年新增投运里程321公里.随着2012年众多城市地铁项目提前获批,以及今年仍有大量项目获得许可,“十二五”规划确定实现3000公里的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有望突破上升至4000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