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选型
- 格式:doc
- 大小:98.00 KB
- 文档页数:3
热电偶的正确选型热电偶是一种常见的温度测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动化和实验研究中。
正确选型热电偶对于确保温度测量的精确度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热电偶的基本原理、选型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热电偶的基本原理热电偶是利用两种不同材料的热电势产生温度差电压的原理进行测量。
热电偶由两种不同的金属合为一体,形成一条热电回路。
当两端温度不同时,会在回路中产生一个微小电位差,称为“热电势”,其大小与温差成正比。
从而通过测量这个电势差,计算出两端的温度差。
常见的热电偶种类有K、J、T、E、S、R等,其中K和J型热电偶是使用最广泛的两种。
热电偶的选型方法1. 测量温度范围在选购热电偶之前,要先明确需要测量的温度范围。
不同种类的热电偶有不同的温度测量范围,如K型热电偶的测量范围为-200℃至+1372℃,而T型热电偶的测量范围为-270℃至+400℃。
因此,根据具体应用需要选择合适的热电偶。
2. 与被测物质的化学性质相适应不同材质的热电偶对被测物质的化学性质有不同的适应性,如耐氧化性好的S型热电偶适用于测量高温氧化性环境下的温度,而K型热电偶则不适用于测量含氩、硫、铅等元素的气体。
3. 精度和稳定性热电偶的精度和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一般情况下,热电偶的精度可达0.1%0.5%,而稳定性可达0.1%1%。
4. 防护等级选购热电偶时还要考虑其防护等级。
防护等级越高,热电偶就越抗干扰,同时也越适合在恶劣环境下使用。
一般情况下,热电偶的防护等级为IP65~IP68等级。
5. 特殊要求如果有特殊的要求,例如抗辐射、高压、耐磨、抗振等,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型。
热电偶选型的注意事项在选型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正规品牌,确保质量可靠;•注意热电偶的接线方式,接线不正确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严重影响;•注意影响热电偶精度的因素,如电源、温度梯度、悬挂方式等;•在特殊环境下使用时,需对热电偶进行特殊处理,如增加泄压装置、选择合适的连接线等;•定期校准热电偶的精度,确保测量准确。
热电偶型号命名方法■装配热电偶型号命名方法:WRN2-231 G型号示例■ 铠装热电偶型号命名方法:WZPK2-236G型号示例■ 防爆热电偶型号命名方法:结构及定义热电偶补偿导线简称补偿导线,通常由补偿导线合金丝、绝缘层、护套、屏蔽层组成。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常温)、具有与所匹配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的标称值相同的一对带有绝缘层的导线,用它们连接热电偶与测量装置,以补偿它们与热电偶连接处的温度变化所产生的误差。
热电偶与测量装置之间使用补偿导线,其优点有二:1.改善热电偶测温线路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采用多股线芯或小直径补偿导线可提高线路的挠性,是接线方便,也可调节线路电阻或屏蔽外界干扰;2.降低测量线路成本,当热电偶与测量装置距离很远,使用补偿导线可以节省大量的热电偶材料,特别是使用贵金属热电偶时,经济效益更为明显。
2 术语及符号2.1 延长型补偿导线延长型补偿导线又称延长型导线,其合金丝的名义化学成分及热电动势标称值与配用的热电偶相同,用字母“X”附在热电偶分度号之后表示,例如“KX”表示K型热电偶用延长型补偿导线。
2.2 补偿型补偿导线补偿型补偿导线又称补偿型导线,其合金丝的名义化学成分与配用的热电偶不同,但其热电动势值在0-100℃或0-200℃时与配用热电偶的热电动势标称值相同,用字母“C”附在热电偶分度号之后表示,例如“KC”。
不同合金丝可以应用于同一分度号的热电偶,并用附加字母区别,如“KCA”、“KCB”。
目前使用不多。
2.3 允差热电偶补偿导线的允差是由于测量系统中引用了补偿导线而产生的最大偏差,该值用微伏表示,其允差的大小分为精密级和普通级两种。
2.4 符号S——表示热电特性为精密级补偿导线。
普通级补偿导线不标字母;G——表示一般用补偿导线;H——表示耐热用补偿导线;R——表示线芯为多股的补偿导线。
线芯为单股的补偿导线不标字母;P——表示有屏蔽层的补偿导线;V——表示绝缘层或护套为聚氯乙烯材料(PVC);F——表示绝缘层为聚四氟乙烯材料;B——表示护套为无碱玻璃丝材料。
热电偶是一种感温元件,是一种仪表。
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 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是由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接合成回路时,当两接合点热电偶温度不同时,就会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
装配式热电偶产品介绍WR系列装配式热电偶是工业用装配式热电偶作为测量温度的传感器,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
它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从0℃~1800℃范围内的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的表面温度。
根据国家规定,我厂从1987年起开始生产符合IEC国际标准分度号的铂铑30—铂铑6—铂铑10—铂、镍铬—镍硅、镍铬—铜镍、铜-铜镍、铁-铜镍等型式热电偶。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经焊接、形成回路,直接测温端叫测量端,接线端子端叫参比端。
当测量端和参比端存在温差时,就会在回路中产生热电流,接上显示仪表,仪表上就指示出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动势的对应温度值。
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将随着测量端温度升高而增长,热电动势的大小只和热电偶导体材质以及两端温差有关,和热电极的长度、直径无关。
装配式热电偶主要由接线盒、保护管、绝缘套管、接线端子、热电极组成基本结构,并配以各种安装固定装置组成。
技术参数温度测量范围和允许误差热响应时间在温度出现阶跃变化时,热电偶的输出变化至相当于该变化的50%,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热响应时间,用t0.5表示型号表示WR□-□□□热电偶公称压力一般是指在室温情况下保护管所能承受的静态外压而不破裂。
实际上,容许工作压力不仅与保护管材料、直径壁厚有关,还与其结构形式,安装方法、置入深度以及被测介质的流速和种类等有关。
热电偶最小置入深度应不小于其保护管外径的8~10倍(特殊产品例外)。
热电偶绝缘电阻(常温)常温绝缘电阻的试验电压为直流500V±50V,测量常温绝缘电阻的大气条件为温度15~35℃,相对湿度45%,大气压力86~106kPa。
热电偶热电阻产品选型样本全解热电偶和热电阻是一种常见的温度测量设备。
它们在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用于测量各种温度范围内的温度。
热电偶是一种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组成的电偶,并且根据外界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电压信号。
热电偶主要根据温度测量要求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类型,例如K型、J型、T型等。
每个型号的热电偶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选择适当的热电偶型号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温度范围:不同型号的热电偶适用于不同的温度范围。
比如,K型热电偶适用于-200°C至+1250°C的测量范围,而T型热电偶适用于-200°C至+350°C的测量范围。
因此,在选择热电偶时,需要确保其适用于所需温度范围。
2.环境条件:热电偶的使用环境也是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些环境可能具有腐蚀性或振动等特点,因此需要选择能够适应这些环境的耐用型热电偶。
3.输出信号类型:热电偶的输出信号类型也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一般来说,热电偶的输出信号是以电压的形式输出的,但也有些热电偶可以输出电流信号。
根据测量系统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输出信号类型非常重要。
另一种常见的温度测量设备是热电阻。
热电阻是一种由电阻电线和电阻传感器组成的装置,它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像热电偶一样,热电阻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几个因素:1.温度范围:不同型号的热电阻适用于不同的温度范围。
例如,PT100热电阻适用于-200°C至+600°C的测量范围,而PT1000热电阻适用于-50°C至+200°C的测量范围。
2.精度要求:热电阻的精度也是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实际应用中的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热电阻型号非常关键。
一般来说,精度越高的热电阻价格也会相对较高。
3.阻值变化率:热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型号的热电阻有不同的阻值变化率。
根据所需的温度范围和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选择合适的热电阻型号非常重要。
热电偶与热电阻的选型及安装要求方法热电偶和热电阻是常用的温度测量设备,它们在工业控制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热电偶和热电阻的选型及安装要求方法。
一、热电偶的选型及安装要求方法:1.确定测量范围:根据需要测量的温度范围选择合适的热电偶。
不同类型的热电偶适用于不同的温度范围。
2.选择合适的热电偶材料:根据测量条件选择合适的热电偶材料,常用的热电偶材料有铂铑(Pt-Rh)合金、镍铬(Ni-Cr)合金等。
3.防护措施:根据实际使用环境选择适当的防护措施,例如选择适当的外壳材料、使用保护管等。
4.安装位置:选取适合测量的位置并保证热电偶能够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5.安装固定:将热电偶固定在测量位置,确保其稳定可靠。
6.连接线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热电偶连接线路,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7.真空密封:在需要真空环境下使用时,需要进行真空密封处理,确保真空性能良好。
8.校准检验: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检验,确保热电偶的测量准确性。
二、热电阻的选型及安装要求方法:1.确定测量范围:根据需要测量的温度范围选择合适的热电阻。
不同类型的热电阻适用于不同的温度范围。
2.选择合适的热电阻材料:常用的热电阻材料有铂铑(Pt100、Pt1000)等。
3.防护措施:根据实际使用环境选择适当的防护措施,例如选择适当的外壳材料、使用保护管等。
4.安装位置:选取适合测量的位置并保证热电阻能够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5.安装固定:将热电阻固定在测量位置,确保其稳定可靠。
6.连接线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连接线路,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7.校准检验: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检验,确保热电阻的测量准确性。
总结起来,热电偶和热电阻的选型及安装要求包括确定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适当的防护措施、选取合适的安装位置、进行固定安装、选择合适的连接线路、进行校准检验等步骤。
通过正确的选型和安装方法,能够保证热电偶和热电阻的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提高工业控制的精度和可靠性。
热电阻、热电偶在选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设备选型的问题,下面我就把自己在工作中有关热电阻、热电偶的选型方面积累的一些经验和要注意的问题谈一下。
热电阻和热电偶均是测温元件,他们的工作原理不同,热电阻是根据金属导体电阻值随目标温度变化而变化,热电偶是基于热电效应,即热电势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他们应用的测温范围不同,因为两种测温元件与温度的线性关系对应得比较好的区域不同。
热电阻主要应用于低温区,热电偶主要应用于高温区。
热电阻和热电偶分别有数种,我们用分度号来区分。
通常在选择何种测温元件时我们遵循以下规则:(1)测温范围在:一50〜100 °C时选择铜热电阻(WZG),分度号为CU50。
(2)测温范围在:一200〜400 C时选择铂热电阻(WZP),分度号为PT100O(3)测温范围在:0 ~600 C时选择竦铭一铜竦热电偶(WRE),分度号为E分度。
(4)测温范围在:0 ~1000 C时选择竦铭一竦硅热电偶(WRK),分度号为K分度。
(5)测温范围在:0 ~1300 C时选择铂铑10—铂热电偶(WRS),分度号为S分度。
或选择铂铑13—铂热电偶(WRR),分度号为R分度。
(6)测温范围在:0 ~1600 C时选择铂铑30—铂铑6热电偶(WRB),分度号为B分度。
以上的内容在教科书中已有详尽介绍,要注意的是,我以上列出的测温范围低于热电阻和热电偶的实际测温范围,我列出的是在工程中使用的,可长期运行的测温范围,超出此范围使用要影响测温元件的寿命。
但确定了测温元件的分度号只是第一步,要选好一支测温元件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一、首先是安装方式问题,热电阻和热电偶的安装方式相近,主要有几种:无固定装置、固定螺纹、活动法兰、固定法兰、锥形固定螺纹,要选好安装方式先要了解测温元件安装在什么设备上。
如安装在锅炉炉墙上测炉膛温度的热电偶常采用无固定装置的方式。
安装在管道上的测温元件常采用固定螺纹的方式。
热电偶的原理结构选型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热电偶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的热电效应产生电动势的传感器。
它主要
由两个不同金属导线组成,两个导线的连接点称为热电接点。
当热电接点
和温度场之间存在温差时,两个导线之间会产生电动势,从而测量出温度。
热电偶的主要结构包括两个导线(通常使用铜和铜镍合金),绝缘套
管和连接头。
导线的一端被焊接在一起,形成热电接点,另一端则连接到
控制系统。
为了保护导线免受机械和环境损坏,热电偶通常被放置在绝缘
套管中,并与连接头一起安装在测量位置。
在选择热电偶时,需要考虑几个重要因素。
首先是应用的温度范围,
不同类型的热电偶可以适应不同的温度范围。
其次是精度要求,不同的热
电偶具有不同的精度等级。
另外,还需要考虑环境条件和安装要求。
常见的热电偶故障包括断线、导线接触不良、导线损坏、连接头松动等。
如果热电偶出现断线,可以使用绝缘测试仪来检查断线点,并进行修复。
如果导线接触不良,可以清洗接触点并重新连接。
如果导线损坏,需
要更换导线。
如果连接头松动,可以重新拧紧螺纹连接。
总结起来,热电偶是一种常见的温度传感器,能够利用热电效应来测
量温度。
其结构包括两个导线、绝缘套管和连接头。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温
度范围、精度要求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常见故障包括断线、导线接触不良、导线损坏和连接头松动,可以通过绝缘测试、清洗接触点、更换导线和重
新拧紧螺纹等方法来解决。
热电偶及其补偿导线的选型及校准方法研究摘要:热电偶是工业上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它构造简单、测量范围广、精度高。
在实际使用中,若热电偶选型错误,或者测量时操作不当,均会导致测量数据失真。
主要介绍了热电偶及其补偿导线的正确选择办法。
关键词:热电偶;选型;操作;误差1热电偶分类1.1 S型热电偶:准确度最高,稳定性最好,测温温区宽,使用寿命长,物理、化学性能好,热电势稳定,高温下抗氧化性能好。
但它对污染非常敏感,高温下机械强度降低,而且材料贵重,投资较大。
1.2 B型热电偶:除了与S型热电偶在准确度、稳定性、测温区、使用寿命等方面性能有相近的优点外,B型热电偶还具有测温上限高、短期用于真空中等长处。
需要注意的是,它不需要补偿导线来进行补偿,但它不适用于还原性气氛或含有金属及非金属蒸气气氛中。
1.3 E型热电偶:热电动势最大,灵敏度最高,可以测量细微的温度变化,而且稳定性好,抗氧化性能力强,价格便宜。
但热电势均匀性较差。
1.4 K型热电偶:热电动势大、线性度好、灵敏度高,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价格便宜,应用广泛,但在高温下不能直接用于还原性气氛及真空中。
1.5 R型热电偶:它的准确度及稳定性都是最好的,而且测温温区宽、使用寿命长,物理、化学性能良好。
它的综合性能与S型热电偶相仿,甚至稳定性和复现性优于S型热电偶。
但在我国以使用S型热电偶为主,R型热电偶较少使用,只是在部分进口设备上用于测温。
它的不足之处有:高温下机械强度降低,对污染环境比较敏感,价格昂贵。
1.6 J型热电偶:它的线性度好、热电动势大、灵敏度高,稳定性和均匀性均优异,可以在真空、氧化、还原、惰性气氛中使用,因为价格便宜,所以使用者较多。
但使用温度不适于高温,在硫化气氛中,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1.7 T型热电偶:T型热电偶与J型热电偶在综合性能上极为相似,且价格也便宜,特别适合低温时使用,如在200~0℃温区内可以使用,但在高温时使用就会受到限制。
产品选型样本温度仪表一、热电偶1、WR□□-□□□系列装配式热电偶工业用装配式热电偶是一种常用温度传感器,通常与温度变送器、调节器及显示仪表等配套使用,组成过程控制系统。
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及固体表面温度。
□型号构成表WR 热电偶代号测温元件材料B 铂铑30-铂铑6S 铂铑10-铂R 铂铑13-铂K 镍铬-镍硅E 镍铬-铜镍J 铁-铜镍T 铜-铜镍N 镍铬硅-镍铬镁代号输出信号数单支2 双支代号安装固定装置形式1 无固定装置2 固定螺纹(最高使用压力10MPa)3 活动法兰4 固定法兰(最高使用压力6.4MPa)5 活动法兰角尺形6 固定螺纹锥形保护管(最高使用压力30MPa)7 与用户约定安装形式代号接线盒形式2 防溅式3 防水式代号保护管材料和直径0 Ф16金属保护管1 Ф20金属保护管2 Ф16陶瓷保护管3 Ф20陶瓷保护管4 Ф25陶瓷双层保护管型号举例:WRK2-230表示感温元件为镍铬-镍硅、双支、固定螺纹、保护管直径为Ф16mm 金属管(不作特殊标注为1Cr18Ni9Ti)的装配式热电偶。
□主要技术指标│◎热响应时间在温度出现阶跃变化时,热电偶的输出变化至相当于该阶跃变化的50%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热响应时间。
用t0.5表示。
◎公称压力一般是指在工作温度下,保护管所能承受的静态外压而不破裂。
实际上,容许工作压力不仅与保护管材料、直径、壁厚有关,而且还与其结构、安装方法、置入深度以及被测介质的流速和种类有关。
◎热电偶最小插入深度对陶瓷保护管而言,应不小于其保护管直径的8~10倍;对金属及合金保护管,应大于其保护管直径的10倍以上◎绝缘电阻常温绝缘电阻的试验电压为直流500±50V,测量常温绝缘电阻的大气条件为:温度15~35℃,相对湿度45%,大气压力86~106KPa。
热电偶在该条件下放置时间不小于2小时。
a.对于长度超过1米的热电偶,它的常温绝缘电阻值与其长度的乘积应不小于100MW·m。
浅析热电偶选型与维护摘要:热电偶的使用须遵循多项技术规范,本文从多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了热电偶使用时选型、安装、维护等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热电偶,选型,安装,维护abstract:the use of the thermocouple must follow a number of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this article analysed the related problems about selection, installation, maintenance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key words : thermocouple, selection, installation,maintenance热电偶是一种重要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其测量误差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物理性能,还与使用方法正确与否密切相关,在实际使用时,必须遵循多项技术规范,否则将会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甚至使其远远超出允许的误差范围,而且还可能降低热电偶的使用寿命。
所以,对于从事自动化仪表设计、安装及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而言,全面掌握热电偶的使用技术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1、热电偶选型1.1 分度号选择热电偶分度号的选择主要针对使用条件,包括常用工作温度、最高工作温度及使用气氛(氧化、还原、中性)等因素。
不同分度号的热电偶其可测温度范围不同,这是选择分度号的主要依据。
其次是使用气氛,使用气氛不对将加快热电偶电极劣化速度,如b型和b型适合于氧化性气氛,在真空中可短时使用,而不能用于还原气体中测温;k型适合于氧化性和真空中性气氛;e型适合于氧化性和弱还原性气氛;t型适合于氧化还原及真空中性等气氛。
实际中应综合考虑工作温度、上限温度和使用环境来确定热电偶分度号。
1.2 结构形式及参数选择热电偶按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普通型、铠装型、高性能实体型和特种型。
普通型热电偶应用最广,一般情况下都要选用这种热电偶。
炉膛温度测温热电偶的选型大型循环硫化床燃煤锅炉、三废锅炉设备正常运行时,炉膛床层温度是需要监视的重要参数,其直接关系锅炉的安全燃烧与效率,影响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量。
若生产操作人员无法准确获得实时的燃烧状态,不能有效控制燃料、送风量等参数,则锅炉炉膛温度不均匀,会导致锅炉换热效率降低并产生大量污染物和噪音,甚至可能出现爆炉等严重后果。
控制好炉膛床层温度是保证锅炉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目前多数采用固定式热电偶对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三废炉炉膛床层温度进行测温。
由于锅炉炉膛正常工作温度都在1000℃以上,加上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部煤粉处于沸腾状态,热电偶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特别容易变形损坏。
热电偶前端保护套管一旦弯曲变形,很快就会烧坏,严重时甚至需要停炉处理。
停炉后,由于炉膛作业危险性高、时间长、环境恶劣,常规更换时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一般而言,设计院常规设计的炉膛温度测温热电偶多采用铂铑-铂S 分度号热电偶。
铂铑-铂热电偶电极丝为贵金属,耐高温、耐氧化、耐腐蚀性良好,具有较优越的精确度,经济成本较高,一般用于准确度要求较高的高温测量。
随着锅炉装置逐步投运,工艺要求控制炉膛床层温度为1050℃左右。
通过数据比对,发现镍铬-镍硅K分度号热电偶短期工作温度可达1300℃,长期工作温度为0~1200℃。
此种热电偶的热电动势的线性度好,在金属热电偶中,它是非贵重金属中性能最稳定的一种,且价格便宜、应用很广。
通过摸索试验发现,选用K分度号的热电偶完全可以满足生产需要。
某项目二期装置的两台循环流化床锅炉和两台三废锅炉全部采用此分度号热电偶,使用至今效果良好,为项目建设原始采购及后期维护节约了运行成本,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