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原色美术教案

三原色美术教案

三原色美术教案
三原色美术教案

课题课时年月日第四课时:认识三原色

教学分目标:

A类生

1、认识水粉颜料,了解三原色红黄蓝

2、尝试调色

3、色彩构图练习,把握用笔技巧

4、练习过程自主配色

B类生

1、认识水粉颜料,了解三原色红黄蓝

2、尝试调色

3、色彩构图练习,把握用笔技巧

C类生

1、认识水粉颜料

2、积极参与课堂,在辅助下完成练习

重点:

A类生认识什么是三原色,尝试调色,自主配色B类生认识什么是三原色,在辅助下尝试调色。C类生提高自主参与课堂的意识。

难点:

A类生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

B类生自主完成练习

C类生提高自主参与课堂的意识和兴趣。

教具:水粉颜料、水粉笔、范图、彩笔、纸张等活动步骤与方法:

一、组织课前活动

1、做手指操进行课前热身。

2、点名

3、组织师生问好

要求立正,站好,说“陈老师好”待老师指令“坐下”。

二、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师提问并启发学生回忆,出示三原色,加强学生认识。)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原色,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如何来进行调色,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

1.透明水色混合游戏

教师示范混合水色。

黄色+蓝色——绿色

2.出示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绿色。3.点色游戏

将黄色和蓝色点或平涂在纸上,再用蓝色和黄色交替点在涂好的颜色上。

也可以先简单构图,再进行点色。

三、示范

老师在黑板上做示范注意绘画步骤。

四、课堂练习

用点色的方法完成一幅画。

生实践,师巡回辅导。注意三组生的教学目标以及督促个别生的练习完成。注意发挥师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表现以及行为,关注生的注意力表现,及时进行引导和吸引。

五、组织下课

1、将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互相欣赏,评价,再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表扬,归纳本节课学习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代币奖励。

2、组织学生整理材料,保持教室整洁。

3、组织下课

三原色配色表

正常情况下红黄蓝三原色,用水粉很难调出标准的其他的颜色... 红+黄=橙色 红+蓝=紫色 蓝+黄=绿色 红+黄+蓝=黑色. 粉柠檬黄= 柠檬黄+ 纯白色 藤黄色= 柠檬黄+ 玫瑰红 桔黄色= 柠檬黄+ 玫瑰红 土黄色= 柠檬黄+ 纯黑色+ 玫瑰红 熟褐色= 柠檬黄+ 纯黑色+ 玫瑰红 粉玫瑰红= 纯白色+ 玫瑰红 朱红色= 柠檬黄+ 玫瑰红 暗红色= 玫瑰红+ 纯黑色 紫红色= 纯紫色+ 玫瑰红 褚石红= 玫瑰红+ 柠檬黄+ 纯黑色 粉蓝色= 纯白色+ 天蓝色 蓝绿色= 草绿色+ 天蓝色 灰蓝色= 天蓝色+ 纯黑色 浅灰蓝= 天蓝色+ 纯黑色+ 纯紫色 粉绿色= 纯白色+ 草绿色 黄绿色= 柠檬黄+ 草绿色 墨绿色= 草绿色+ 纯黑色 粉紫色= 纯白色+ 纯紫色 啡色= 玫瑰红+ 纯黑色 大红+柠檬黄+湖蓝——熟褐(其实几乎可以是黑色) 大红+柠檬黄——桔黄 柠檬黄+湖蓝——草绿,加多了湖蓝就是粉绿 大红+湖蓝——紫罗兰,加多了大红就是玫瑰红 大红+桔黄——中黄 大红+草绿——熟褐 大红+紫罗兰——玫瑰红 柠檬黄+紫罗兰——熟褐 柠檬黄+草绿——浅绿 湖蓝+紫罗兰——青莲 要注意调色的比例.很难的。.我画画的时候最少要10来种颜色.... 颜色的品种变化无尽、绚丽多彩,但各种颜色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每一种 颜色都可用3个参数来确定,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色调是彩色彼此相互区别的特征,决定于光源的色谱组成和物体表面所发射的各波长对人眼产生的感觉,可区别红、黄、绿、蓝、紫等特征。明度,也称为亮度,是表示物体表面明暗程度变化的特征值;通过比较各种颜色的明度,颜色就有了明这和深暗之分。饱和度,也称为彩

色彩的分类和三原色

色彩的分类和三原色 一色彩的认识 色彩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人对颜色的感觉不仅仅由光的物理性质所决定,比如人类对颜色的感觉往往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有时人们也将物质产生不同颜色的物理特性直接称为颜色。 众所周知,世界万物的色彩无一不是来自光的折射,在黑暗的夜里,或者说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所有物体是不能被人们看见到,更不可能知道它们是什么颜色。人们之所以能看见色彩,是因为有光源——太阳光;人造光源——电灯光、烛光、火光;反射光源——月亮光、建筑墙面、地面等。 二色彩的分类 原色:指有色彩中最基本的红、黄、蓝3种色相。 间色:由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又叫二次色。 复色:由3种原色按不同比例调配而成,或间色和间色调配而成,也叫三次色、再间色。因含三原色,所以含有黑色成分,纯度较低。 补色:一种原色与另两种原色调配而得的间色称为互补色,如红与绿。 色彩可分两个大类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 1.无彩色系 无彩色系是指白色、黑色和由白色黑色调合形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无彩色 按照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以排成一个系列,由白色渐变到浅灰、中灰、深灰到黑色,色度学上称此为黑白系列。黑白系列中由白到黑的变化,可以用一条垂直轴表示,一端为白,一端为黑,中间有各种过渡的灰色。纯白是理想的完全反射的物体,纯黑是理想的完全吸收的物体。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纯白与纯黑的物体,颜料中采用的锌白和铅白只能接近纯白,煤黑只能接近纯黑。无彩色系的颜色只有一种基本性质——明度。它们不具备色相和纯度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们的色相与纯度在理

论上都等于零。色彩的明度可用黑白度来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愈高;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黑与白做为颜料,可以调节物体色的反射率,使物体色提高明度或降低明度。 2.有彩色系(简称彩色系) 彩色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 不同明度和纯度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色调都属于有彩色系。有彩色是由光的波长和振幅决定的,波长决定色相,振幅决定色调。 三色彩三要素 认识、理解和运用色彩是美术学习的重要课程内容,学好这一门课程的前提是了解色彩的属性,熟知色彩变化的基本规律。 色彩的三要素,又叫色彩色彩三属性,是指有色彩中任何一种颜色都含有的三种色彩属性,即色相、明度和纯度。 色相:即色彩的相貌。基本色相为:红、橙、黄、绿、蓝、紫。 明度:即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无色彩只有明度变化,明度最高的是白色,最底是黑色,中间依次排序得出不同深浅的灰色调。有色彩的明暗,以无彩色灰调的相应明度来表示其相应的明度值。 纯度:即色彩的鲜明度或饱和度。原色纯度最高,随着色彩调和的次数越多,色彩的饱和度和鲜艳度就越低。

3.4 简单的图案设计 教案

一、情境导入 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会徽是由三人牵手相连的标志,代表巴西的著名景点“面包山”作为图形的基础,融合充满激情的卡里奥克舞,并且呼应了巴西国旗的绿黄蓝三色.标志象征着团结、转变、激情及活力.在和谐动感中共同协力,同时也体现了里约的特色和这座城市多样的文化,展示了热情友好的里约人和这座美丽的上帝之城.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 【类型一】分析构成图案的基本图形 分析下列图形的形成过程. 解析:仔细观察图案,分析构成的基本图形,再分析图形变换的过程和方式.是通过平移、轴对称、旋转中的一种变换还是其中的几种变换的组合,另外要注意图形形成不是唯一的,即基本图形也不唯一,要全面思考,认真分析. 解:仔细观察会发现这四个图形分别是由以下的基本图形构成的.第一个是由基本图形旋转十次后得到的,第二个是由基本图形平移两次后得到的,第三个是由基本图形旋转五次后得 到的,第四个是由基本图形旋转五次后得到的.因为图形的变换不唯一还可以有其他的变换方式,如(1)、(4)可以由图2(a)、2(b)通过轴对称变换得到. 方法总结:对于这四种图形变换一般从定义区分即可.分清图形变换的几个最基本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类型二】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 分析左边的树形图案,经过怎样的图形变换就可得到右边的树形图案.

解析:根据左右两图形的位置关系可知,若要由左图得到右图,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1)把左图绕点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使左边的树形图案与直线垂直,然后再作轴对称变换(要注意对称轴的正确选择),即可得到右边的树形图案. (2)把左图先做轴对称变换(要注意对称轴的正确选择),使左边的树形图案与直线垂直,然后再作平移变换,即可得到右边的树形图案. 方法总结:图形的变换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变换方式得到,可能需要旋转、轴对称、平移等多种变换组合才能得到完美的图案. 探究点二: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方式设计图案 用四块如图①所示的正方形卡片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使拼成的图案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请你在图②、图③、图④中各画出一种拼法(要求三种画法各不相同,且其中至少有一个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解:解法不唯一.例如: 方法总结:求解时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另外,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留意身边的各种形状的图案,这样才能在具体求解问题时如鱼得水,一蹴而就. 三、板书设计 1.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 (1)分析构成图案的基本图形; (2)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 2.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方式设计图案 1.下列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在“几何画板”软件中利用旋转的知识在一个图案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 A.30B.60C.120D.180 2.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沿如图1所示的虚线剪开后,能拼成下列四个图形,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色彩搭配三原色

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1] 原色色盘上延伸最长的几段表示出了三种原色----红黄蓝。它们之所以称为原色。是因为其他的颜色都可以通过这三种颜色的组合而成。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祺馨色彩 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祺馨色彩 第二色(间色)将任何俩种原色混合起来,你就可以得到间接色:橙(红加黄)紫(红加蓝)绿(蓝加黄) 第三色(混合色)色盘上另外6种颜色称为混合色。它们是原色和一种临近的间接色混合而成的:桔黄(黄加橙)青(黄加绿)深绿(绿加蓝)绛(红加橙)。 颜色三要素:色相,以区别各种颜色,如红绿蓝等;纯度,以示色彩深浅;明度,以示彩色明暗。 当不同的色彩搭配在一起时,色相彩度明度作用会使色彩的效果产生变化。两种或者多种浅颜色配在一起不会产生对比效果:同样多种深颜色合在一起效果也不吸引人。但是,当一种浅颜色和一种深颜色混合在一起时,就会使浅色显的更浅,深色显的更深。明度也同样如此。 1、色相配色 以色相为基础的配色是以色相环为基础进行思考的,用色相环上类似的颜色进行配色,可以得到稳定而统一的感觉。用距离远的颜色进行配色,可以达到一定的对比效果。 类似色相的配色,能表现共同的配色印象。这种配色在色相上既有共性又有变化,是很容易取得配色平衡的手法。例如:黄色、橙黄色、

橙色的组合;群青色、青紫色、紫罗兰色的组合都是类似色相配色。与同一色相的配色一样,类似色相的配色容易产生单调的感觉,所以可使用对比色调的配色手法。中差配色的对比效果既明快又不冲突,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配色。 对比色相配色,是指在色相环中,位于色相环圆心直径两端的色彩或较远位置的色彩组合。它包含了中差色相配色、对照色相配色、补色色相配色。对比色相的色彩性质比较青,所以经常在色调上或面积上用以取得色彩的平衡。 色相配色在16色相环中,角度为0°或接近的配色,称为同一色相配色。 角度为22.5°的两色间,色相差为1的配色,称为邻近色相配色。角度为45°的两色间,色相差为2的配色,称为类似色相配色。 角度为67.5°~112.5°,色相差为6~7的配色,称为对照色相配色。角度为180°左右,色相差为8的配色,称为补色色相配色。 2、色调配色 a.同一色调配色 同一色调配色是将相同色调的不同颜色搭配在一起形成的一种配色关系。同一色调的颜色、色彩的纯度和明度具有共同性、明度按照色相略有所变化。不同色调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印象,将纯色调全部放在一起,或产生活泼感;而婴儿服饰和玩具都以淡色调为主。在对比色相和中差色相配色中,一般采用同一色调的配色手法,更容易进行色

《简单的图案设计》教案

3.4《简单的图案设计》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了解图案最常见的构图方式:轴对称、平移、旋转……,理解简单图案设计的意图。 2.经历收集、欣赏、分析、操作和设计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经历对典型图案设计意图的分析,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及它们的组合进行的图案设计。教学难点:分析典型图案的设计意图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互查 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它们的性质是什么? 二、设问导读 1.请利用旋转分析下列图案,请设计一个你所喜欢的徽标 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美丽的图案. (1)请用平移、旋轴、轴对称分析各图案的形成过程? (2)哪几个图案可以经过平移得到?哪几个图案可以经过旋转得到?哪几个图案可以经过轴对称得到?

三、自学检测 1.国旗上的四个小五角星,通过怎样的移动可以相互得到() A.轴对称 B.平移 C.旋转 D.平移和旋转2.起重机将重物垂直提起,这可以看作为数学上的() A.轴对称 B.平移 C.旋转 D.变形 3.广告设计人员进行图案设计,经常将一个基本图案进行轴对称、平移和_______等。 四、巩固训练 1.将点A绕另一个点O旋转一周,点A在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是_______。2.以等腰直角△ABC的斜边AB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作这个△ABC的对称图形△AB ,则所得到的四边形ACBC′一定是_______。 C 3.国际奥委会会旗上的五环图案可以看作一个基本图案______经过______运动得到。 4.利用电脑,在同一页面上对某图形进行复制,得到一组图案,这一组图案可以看作是一个基本图形通过_______得到的。 五、拓展延伸 如图,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圆盘, 圆盘被分成6个全等的扇形.它可以看作是由什么“基 本图案”通过怎样的旋转得到的? 六、课堂小结: 同桌互相复述今天主要内容 七、作业布置: 课后习题1、2题

三原色三间色教案

三原色、三间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寻找自然界和生活里的三原色和三间色,让学生逐步了解自然界的光影变化。学习三原色和三间色的有关知识。 2.首次接触水粉,学习掌握简单的水粉画的表现技巧。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美的情感,激发表现自然美的欲望。 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三间色的色彩特性及其色彩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运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方法。 教学准备: 师:各种有关三原色和三间色的图片、水粉颜料、毛笔、水杯等。 生:水粉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交流 师:大自然里有许多美丽的色彩,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边欣赏边思考:这些图片所反映的景色主要色彩是什么? 教师多媒体展示一些带有原色、间色的图片,学生欣赏感受自然界中的色彩美。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颜色?你最喜欢哪一种颜色? 二、游戏与感受 游戏:找一找,水粉颜料盒里哪些颜色最鲜艳? 这些最鲜艳的颜色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原色与间色。板书:《三原色三间色》 三、认识与探究 1、认识三原色 到底什么叫三原色呢?出示原色的定义:色彩中最基本、最原始的三种颜色是红、黄、蓝,任何其他颜色,都调不出这三种颜色。 2、认识三间色 下面老师要给你们变个小魔术,教师演示:把黄色水与蓝色水倒在一个杯子里,摇一摇,看,变成了什么颜色——绿色。 图片展示:黄+蓝=绿 其实同学们也能变出这样的魔术,学生进行调配。 图片展示:红+黄=橙蓝+红=紫 得出三间色的定义:原色中任意两种色彩调和产生的颜色称为间色。 3、教师多媒体展示色环及用原色、间色绘制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三原色与三间色具有什么样的色彩效果?带给你怎样的色彩感受? 四、尝试与练习 作业:学生尝试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 作业要求:水份适中有序涂里不涂到外 五、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间色(橙、绿、紫),我们的生活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多彩世界,我们要多关注生活,把学到的色彩知识通过画笔描绘美好的人生!

3.4 简单的图案设计

3.4简单的图案设计 1.利用旋转、轴对称或平移进行简单 的图案设计. 2.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 中的应用,并灵活运用平移与旋转组合的方 式进行一些图案设计. 一、情境导入 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会徽是由三 人牵手相连的标志,代表巴西的著名景点 “面包山”作为图形的基础,融合充满激情 的卡里奥克舞,并且呼应了巴西国旗的绿黄 蓝三色.标志象征着团结、转变、激情及活 力.在和谐动感中共同协力,同时也体现了 里约的特色和这座城市多样的文化,展示了 热情友好的里约人和这座美丽的上帝之城.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 【类型一】分析构成图案的基本图形 分析下列图形的形成过程. 解析:仔细观察图案,分析构成的基本 图形,再分析图形变换的过程和方式.是通 过平移、轴对称、旋转中的一种变换还是其 中的几种变换的组合,另外要注意图形形成 不是唯一的,即基本图形也不唯一,要全面 思考,认真分析. 解:仔细观察会发现这四个图形分别是 由以下的基本图形构成的.第一个是由基本 图形旋转十次后得到的,第二个是由基 本图形平移两次后得到的,第三个是由 基本图形旋转五次后得到的,第四个 是由基本图形旋转五次后得到的.因 为图形的变换不唯一还可以有其他的变换 方式,如(1)、(4)可以由图2(a)、2(b)通过轴 对称变换得到. 方法总结:对于这四种图形变换一般从 定义区分即可.分清图形变换的几个最基本 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类型二】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 分析左边的树形图案,经过怎样 的图形变换就可得到右边的树形图案. 解析:根据左右两图形的位置关系可 知,若要由左图得到右图,可以通过以下两 种途径: (1)把左图绕点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

3.4 简单的图案设计 导学案

丁沟初中 学校 八 年级 数学 学科 主备:梁晓弟 审核:数学组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26 班级:八年级 班 第26课时 3.4 简单的图案设计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 2、①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画图等过程,掌握画 图技能。 ②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重点难点预见】 重点: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 难点:综合利用各种变换关系观察图形的形成。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 【学习流程】 (一)自主学习 1、平移、旋转、对称的联系:都是平面内的变换都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_和 __________,只改变图形的______;区别:①概念的区别;②运动方式的区别;③性质的区别。 2、阅读教材:p85—P86第4节《简单的图案设计》 (二)合作探究 1如图,由四部分组成,每部分都包括两个小“十”字,其中一部分能经过适当的旋 转得到其他三部分吗?能经过平移吗?能经过轴对称吗?还有其它方式吗? 归纳:图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图形变换中最基本的三种变 换方式。 练习:试用不同的方法分析上图中由三个正三角形组成图案的过程。 (三)展示提升 1、下列这些复杂的图案都是在一个图案的基础上,在“几何画板”软件中拖动一点 后形成的,它们中每一个图案都可以由一个“基本图案”通过连续旋转得来,旋转的角度是( ) A 、?30 B 、?45 C 、?60 D 、?90 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2020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4简单的图案设计导学案

1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B C D E 简单的图案设计 【学习目标】 1、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 2、①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画图等过程,掌握画图技能。②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 重点: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 难点:综合利用各种变换关系观察图形的形成。 【学习过程】 模块一 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平移、旋转、对称的联系:都是平面内的变换都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_和__________,只改变图形的____;区别:①概念的区别;②运动方式的区别;③性质的区别。 2、阅读教材:p85—P86第4节《简单的图案设计》 二、教材精读 3、如图,由四部分组成,每部分都包括两个小“十”字,其中一部分能经过适当的旋转得到其他三部分吗?能经过平移吗?能经过轴对称吗?还有其它方式吗? 归纳:图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图形变换中最基本的三种变换方式。 实践练习:试用不同的方法分析上图中由三个正三角形组成图案的过程。 模块二 合作探究 4、下列这些复杂的图案都是在一个图案的基础上,在“几何画板”软件中拖动一点后形成的,它们中每一个图案都可以由一个“基本图案”通过连续旋转得来,旋转的角度是( ) A 、?30 B 、?45 C 、?60 D 、?90 5、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片围成的.如图是看到的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图中所有小三角形均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其中的菱形AEFG 可以看成是把菱形AB CD 以A 为中心( ). 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 B 、顺时针旋转120°得到 C 、逆时针旋转60°得到 D 、逆时针旋转120°得到 6、对图案的形成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可以看作是一只小狗绕图案的中心位置旋转90°、180°、270°形成的 (B )它可以看作是相邻两只小狗绕图案的中心位置旋转180°形成的 (C )它可以看作是相邻两只小狗绕图案的恰当的对称轴翻折而成的 (D )它可以看作是左侧、上面的小狗分别向右侧、下方平移得到的 模块三 形成提升 1、如下图,ΔABC 和Δ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 和∠ADE 都是直角,点C 在AE 上,ΔABC 绕着A 点经过逆时针旋转后能够与ΔADE 重合得到图1,再将图1作为“基本图形”绕着A 点经过逆时针连续旋转得到图2.两次旋转的角度分别为( ). A 、45°,90° B 、90°,45° C 、60°,30° D 、30°,60° 2、“龟兔赛跑”的故事图案的形成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它可以看作是一个龟兔图案作为“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 B 、它可以看作是上面三个龟兔图案作为“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 C 、它可以看作是相邻两个龟兔图案作为“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

八年级数学下册《3.4 简单的图案设计》习题1(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简单的图案设计》 1.国旗上的四个小五角星,通过怎样的移动可以相互得到() A.轴对称 B.平移 C.旋转 D.平移和旋转 2.起重机将重物垂直提起,这可以看作为数学上的() A.轴对称 B.平移 C.旋转 D.变形 3.广告设计人员进行图案设计,经常将一个基本图案进行轴对称、平移和_______等. 4.将点A绕另一个点O旋转一周,点A在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是_______.5.以等腰直角△ABC的斜边AB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作这个△ABC的对称图形△,则所得到的四边形ACBC′一定是_______. 6.国际奥委会会旗上的五环图案可以看作一个基本图案______经过______运动得到.7.利用电脑,在同一页面上对某图形进行复制,得到一组图案,这一组图案可以看作是一个基本图形通过_______得到的. 8.如图,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圆盘,圆盘被分成6个全等的扇形.它可以看作是由什么“基本图案”通过怎样的旋转得到的? 9.下图是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请问怎样将△BCD变成△EAB? 10.以一直角三角形为“基本图形”,利用旋转而得到一个风车风轮图案.你能设计出几种风车风轮图案呢?请将你的图案画出来,完成后与同学进行交流. 1.如图,△ABC平移到了△A′B′C′位置,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BC=B′C′ B.∠C=∠C′ C.∠A=∠A′ D.AB=A′C′ 2.从8:55到9:15,钟表的分针转动的角度是__________,时针转动的角度是__________. 3.下图中,是四家银行行标,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角 B.等边三角形 C.线段 D.平行四边形 5.下图是由同型号黑白两种颜色的正三角形瓷砖按一定规律铺设的图形. 仔细观察图形可知: 图①有1块黑色的瓷砖,可表示为1=; 图②有3块黑色的瓷砖,可表示为1+2=; 图③有6块黑色的瓷砖,可表示为1+2+3=. 实践与探索: (1)请在图④的虚线框内画出第4个图形;(只需画出草图) (2)第10个图形有_____________块黑色的瓷砖;(直接填写结果) 第n个图形有_____________块黑色的瓷砖.(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各种颜色是如何通过三原色调出来的

各种颜色是如何通过三原色调出来的?例如黑色? 我们在学习涂料调色方法之前,首先应该了解一些颜色方面的常识。自然界中物体的颜色千变万化,人之所以能看见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发光体的光线照射在物体上,光辐射在物体上,光的辐射能量作用于眼睛的结果。不发光物体的颜色只有受到光线的射时才被呈现出来,物体的颜色是由光线在物体上被反射和吸收的情况决定的。一个物体在日光下呈现绿色,是由于这个物体主要将白光中的绿色范围的波长反射出来,而光谱的其他部分则被它吸收,如果在钠光灯下观察这个物体就看不出是绿色,因为钠光的光线中没有绿光的成份可以被它反射,这里可以看出,物体的可见颜色是随光照光谱成份而变化的。一个物体如果完全反射射来的光线,那么这个物体我们看来是白色的,如果它完全吸收投射在它上面的光线,则这个物体看来是黑色的。 颜色分为非彩色和彩色,非彩色是指黑色、白色和这两者之间深浅不同的灰色,白黑系列上的非彩色的反射率代表物体的明度。反射率越高时,接近白色,越低时,接近黑色。彩色系列是指除了白黑系列以外的各种颜色。光谱不同波长在视觉上表现为各种颜色的色调,如红、橙、黄、绿、青、紫等。要确切地说清楚某一种颜色,必须考虑到颜色的三个基本属性,即色调、饱和度和明度,这三者在视觉中组成一个统一的总效果。色调是指在物体反射的光线中以哪种波长占优势来决定的,不同的波长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色调是决定颜色本质的基本特征。颜色的饱和度是指一个颜色的鲜明程度。色调、明度和饱和度是颜色的三个基本属性,非彩色则只有明度的差别,而没有色调和饱和度这两个属性。 涂料的混合配色遵循一种减色法原理,其三原色是黄、青、紫,它们的互补色是兰、红、绿。所谓补色即两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白色色光,红色的补色是青色,黄色的补色是兰色,绿色的补色是紫色。减色法混合的结果归纳如下: 黄色= 白色- 兰色 紫色= 白色- 绿色 青色= 白色- 红色 黄色+ 紫色= 白色- 兰色- 绿色= 红色 黄色+ 青色= 白色- 兰色- 红色= 绿色 紫色+ 青色= 白色- 绿色- 红色= 兰色 黄色+ 紫色+ 青色= 白色- 兰色- 绿色- 红色= 黑色 这些关系式标明颜料依次相加的关系,混合后得出的颜色,其明度是减少的。 涂料调色技术主要有实色漆调色,透明漆调色等,通常在拟定调色配方以前,要根据颜色样板或按某一实物的颜色来进行分析,首先了解色相范围,由几种颜色组成,哪种是主色,哪种是副色,色与色之间关系如何,各占比例约多少,然后根据经验初步拟出调色配方,再经小样调试,调色时,先加入主色,再以着色力较强的颜色为副,慢慢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要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取样抹、刷、喷或沾在干净的样板上,待颜色稳定后与原始样板比色,在整个调色过程中必须掌握“由浅入深”的原则。从减色法的原理可以看出,若样品与标准板比较,过红可以采用减色法或加青,过绿可以采用减绿或加紫,过兰可以采用减兰或加黄的方法调整,反之亦然,因为黄、青、紫和兰、红、绿互为补色,但是颜料的这种混合将导致明度下降,可以用黑、白来调节混色的明度。 目前涂料生产厂家一般备有黑、白、红、绿、兰、黄、青、紫等色浆用于调色,在进行实色漆调色时,多采用浅色域在白基础漆中加小于5%的高浓度色浆调色,深色域使用清漆加固定量色浆的调色方法。而透明色的调色则选用的是一些透明颜料浆或染料液,透明色的颜色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4简单的图案设计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4 简单的图案设计 1.了解图案最常见的构图方式:轴对称、平移、旋转. 2.理解简单图案设计的意图. 3.经历对典型图案设计意图的分析,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重点 灵活运用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的组合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难点 灵活运用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的组合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一、情境导入 下列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得到的呢? 你能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分析图中各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吗?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 你能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分析如图中各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吗?你是怎样分析的?与同伴交流. 处理方式:对教材给出的六个图案通过观察、分析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初步了解图案的设计中常常运用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为学生自己设计图案指明方向.其中图(1)(2)(3)(4)(5)(6)都可以看作是由“基本图案”通过旋转合适角度形成(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每个旋转的角度和旋转的次数及旋转中心的位置),另外图(2)(3)(5)也可以看作是由“基本图案”通过轴对称变换形成(可以让学生指出对称轴及对称轴的条数),图(2)还可以看作是由“基本图案”通过平移形成. 三、举例分析 例观察下面两幅图案,指出图案中的“基本图案”,说明整个图案是怎样形成的,你能设计出类似的图案吗? 图①图② 解:图①是由一个“树”形图案通过三次平移形成的;

图②是由图形的四分之一,即三根形为“基本图案”,绕图形中心向同一方向旋转90°,180°,270°而形成的. 四、练习巩固 枣庄的文化底蕴深厚,人民的生活健康向上,下面的四幅简笔画是从枣庄的文化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课外作业 教材第86页习题3.7第1~3题. 让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对运用平移、旋转与轴对称设计图案有一个新的感悟,本节课学生动手操作较多,还应注意学生对于参与活动感受的总结,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

美学三原色

三原色 所谓原色,又称为第一次色,或称为基色,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原色的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在三原色的概念的认识上,我们与教科书上基本一致的。三原色分为两类,一类是色光原色,称为加色法三原色;另一类为颜料(染料)三原色,又称为减色法三原色。美术书中所述的是后一种。 颜料三原色的混合,亦称为减色混合,是光线的减少,两色混合后,光度低于两色各自原来的光度,合色愈多,被吸收的光线愈多,就愈近于黑。所以,调配次数越多,纯度越差,越是失去它的单纯性和鲜明性。三种原色颜料的混合,在理论上应该为黑色,实际上是一种纯度极差的黑浊色,也可以认为是光度极低的深灰色。品红与绿、黄与紫、青与橙,各组颜色的混合都接近黑。 美术教科书讲的是绘画颜料的使用,笔者看到大多数教材及著作中都是称红、黄、蓝为三原色。然而在美术实践中和生产操作中的情况与教科书上说的并不一致。彩色印刷的油墨调配、彩色照片的原理及生产、彩色打印机设计以及实际应用,都是黄、品红、青为三原色。彩色印刷品是以黄、品红、青三种油墨加黑油墨印刷的,四色彩色印刷机的印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在彩色照片的成像中,三层乳剂层分别为:底层为黄色、中层为品红,上层为青色。各品牌彩色喷墨打印机也都是以黄、品红、青加黑墨盒打印彩色图片的。按照定义,原色应该能调制出绝大部分的其他色,而其他色都调不出原色。美术实践证明,品红加少量黄可以调出大红,而大红却无法调出品红;青加少量品红可以得到蓝,而蓝加白得到的却是不鲜艳的青;用黄、品红、青三色能调配出更多的颜色,而且纯正并鲜艳。例如:用青加黄调出的绿,比蓝加黄调出的绿更加纯正与鲜艳,而后者调出的却较为灰暗;品红加青调出的紫是很纯正的,而大红加蓝只能得到灰紫等等。此外,从调配其他颜色的情况来看,都是以黄、品红、青为其原色,色彩更为丰富、色光更为纯正而鲜艳。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原色的定义出发,还是以实际应用的结果验证,都足以说明,把黄、品红、青称为三原色,较红、黄、蓝为三原色更为恰当 饱和度(Saturation)是色彩的构成要素之一,亦是摄影者相当重视的项目,以下,我们便针对饱和度的问题做一综合的探讨。 所谓的饱和度,指的其实是色彩的纯度,纯度越高,表现越鲜明,纯度较低,表现则较黯淡,在英文中,Saturation及Chroma讲的是同一回事。 传统的知名表色系统,例如Munsell、德国的DIN、瑞典的Nature Color、美国的OSA、日本的cosmos。他们在分类归纳色彩系统时,大都是植基于色彩的三个属性——色相、饱和度及明亮度。

色彩来源与三原色

色彩来源与三原色 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与图示使学生知道色彩的来源,懂 得要看到色彩彩的条件。了解色光的三原色 和颜料三原色,知道三原色的初次搭配。教学重点:色彩来源、光谱三原色、色彩三原色、三间 色。 教学难点:三原色的色彩搭配 教学方法:讲解、图示。 教学过程: 导入:灵活根据教学当时的环境及时间等从生 活中的色彩现象导入色彩的话题。 教学: 1、色彩来源:物体由于内部物质的不 同,受光线照射后,产生光的分解 现象。一部分光线被吸收,其余的 被反射或投射出来,成为我们所见的物体的 色彩。所以,色彩和光有密切关系,同时还 与被光照射的物体有关,并与观察者有关。 色彩是通过光被我们所感知的,而光实际上road Grand floor-bi water Villa 16 20 4 3 9 18 road business vocational in the b district-Grand floor 24 18 6 5 10 19 Road North Ding industry xingcheng-Pro Hong Kong Station 34 22 7 5 11 24 road high railway station-OASIS homes 36 15 12-13 7-8 12 26 road Da Guan Lou 34 13 15 12 13 28-Village Road

是一种按波长辐射的电磁能。从电磁波谱及 可见光谱示意图可清楚地说明。 电磁波波长图示 不同波长的光所呈现的颜色 2、色光三原色: 380~455 455~492 492~577 577~597 597~622 色彩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不同。色光的 622~780 基色或原色为红(R)、绿(G)、蓝(B)三色。 色光混合:三原色以不同的比例相混合,可成为各 种色光,但原色却不能由其它色光混合而成。色光 的混合是光量的增加,这种调色方法叫做加法调 色。所以三原色光相混合而成白光。 road Grand floor-bi water Villa 16 20 4 3 9 18 road business vocational in the b district-Grand floor 24 18 6 5 10 19 Road North Ding industry xingcheng-Pro Hong Kong Station 34 22 7 5 11 24 road high railway station-OASIS homes 36 15 12-13 7-8 12 26 road Da Guan Lou 34 13 15 12 13 28-Village Road 3、颜料的三原色是magenta(洋红)、cran(青)、及yellow(黄)。利用m、c、y 三种颜料,虽也可调出其它不同的颜色,但两者的观念不同。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下册4.简单的图案设计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4 ?简单的图案设计 广宁中学吴素英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的组合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的组合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引入新课;第二环节:探究新知;第三环节: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第四环节:练习与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复习全等变换中所学的图案设计方法。提问: 1我们已经具备了简单图案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用最基本的几何元素一一点、线设计与制作图案;用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一一三角形、矩形设计、制作图案;割补、无缝隙拼接。 2.下面的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活动目的:在学生熟悉的问题中,复习简单图案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知轴对称、平移、旋转变换实际上就是所学过的全等变换,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总结、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 第二环节探索新知 内容:各小组充分讨论教材所示图案的形成过程,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美丽的图案: 你能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分析如图中各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吗?你是怎样分析的?与同伴交流。 对教材给出的六个图案通过观察、分析进行议论交流,让学生初步了解图案的设计中常 常运用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为学生自己设计图案指明方向。其中图(1)、(2)、(3)、

(4)、(5)、(6)都可以看作是由“基本图案”通过旋转适合角度形成(可以让学生自 己说说每个旋转的角度和旋转的次数及旋转中心的位置),另外图(2)、(3)、(5)也 可以看作是由“基本图案”通过轴对称变换形成(可以让学生指出对轴对称及对称轴的条数),图(2)还可以看作是由“基本图案”通过平移形成。 第三环节: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内容: 1 ?欣赏下图的图案,分析这个图案形成的过程,仿照图3—23中的某个标志设计一个图案,与同伴交流,并简述你的设计意图。

色彩三原色RGB,CMYK

色彩三原色,RGB,CMYK ■光的三原色RGB 人眼所见的各种色彩是因为光线有不同波长所造成的,经过实验发现,人类肉眼对其中三种波长的感受特别强烈,只要适当调整这三种光线的强度,就可以让人类感受到『几乎』所有的颜色。 这三个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RGB),就是红(red),绿(green),蓝(blue)。所有的彩色电视机、屏幕都具备产生这三种基本光线的发光装置。因为这三种光线的混合几乎可以表示出所有的颜色,因此计算机里头就用RGB三个数值的大小来标示颜色,每个颜色用8bit来记录,可以有0~255,共256种亮度的变化,三种乘起来就有一千六百多万种变化,这也是我们常听到的24 bit全彩。 因会光线是越加越亮,因此两两混合可以得到更亮的中间色:黄(yellow)、青(cyan)、洋红(magenta);三种等量相加可得到白色。计算机绘图的功力想要更上一层楼的话,各种颜色的混合关系一定要能了解,这样才能把影像按自己的意思加以调整,而不是凭空任意尝试。 至于补色是指完全不含另一种颜色,例如黄色一定是由红绿两色合成,完全不含蓝色,因此黄色称为蓝色的补色,从色相图中可以看到两个补色隔着白色相对。将两个补色相加会得到白色。

■印刷三原色CMY, CMYK 至于颜料的特性刚好和光线相反,颜料是吸收光线,而不是增强光线,因此颜料的三原色必须是可以个别吸收红、绿、蓝的颜色,那就是红绿蓝的补色:青、洋红与黄色(CMY),以浓度0~100%来表示。 把黄色与青色颜料混合起来,因为黄色颜料会吸收蓝色光,青色颜料会吸收红色光,因此最后只剩下绿色光可以反射出来,这就是黄色加青色颜料会变成绿色的道理。 理论上将印刷三原色混合之后,应该可以将红绿蓝光通通吸收而得到黑色,只是现实生活中并找不到这种光线吸收、反射特性都十分完美的颜料,将三种颜色混合后还是会有些许光线反射出来,而呈现暗灰色或深褐色。事实上除了黑色外,用颜料三原色也无法混和出许多暗色系的颜色,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因此实际印刷的时候会额外加入黑色的颜料,以解决无法产生黑色的问题。因此就有所谓CMYK的色彩模式,K表示黑色。 黑色的加入虽然增加可印刷的颜色范围,却也使颜色的调整更为复杂,例如用50%的CMY可以混合成灰色,但我也可以直接用50%的黑色来产生,变成同一种颜色有不同的混和方法,在加上颜料的透明度、干燥速度、纸张吸墨程度及作业流程种种条件的不同,使得颜色的控制成为印刷的一大问题,如果你的作品需要送印刷厂的话,一定要对CMYK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才行。

色彩三原色及理论

色彩三原色及理论 色彩三原色及理论三原色由三种基本原色构成。原色是指不能透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以不同比例将原色混合,可以产生出其他的新颜色。以数学的向量空间来解释色彩系统,则原色在空间内可作为一组基底向量,并且能组合出一个“色彩空间”。由于人类肉眼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感光体,因此所见的色彩空间通常可以由三种基本色所表达,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 一般来说叠加型的三原色是红色、绿色、蓝色,而消减型的三原色是品红色、黄色、青色。三基色是指红,绿,蓝三色,各自对应的波长分别为700nm,546.1nm,435.8nm; 原色,又称为基色,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原色的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 三原色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色光三原色,另一类是颜料三原色,但在美术上又把红,黄,蓝定义为色彩三原色。其实这是不恬当的叫法!美术实践证明,品红加少量黄可以调出大红(红=M100+Y100),而大红却无法调出品红;青加少量品红可以得到蓝(蓝=C100+M100),而蓝加白得到的却是不鲜艳的青;用黄、品红、青三色能调配出更多的颜色,而且纯正并鲜艳。用青加黄调出的绿(绿=Y100+C100),比蓝加黄调出的绿更加纯正与鲜艳,而后者调出的却较为灰暗;品红加青调出的紫是很纯正的(紫=C20+M80),而大红加蓝只能得到灰紫等等。此外,从调配其他颜色的情况来看,都是以黄、品红、青为其原色,色彩更为丰富、色光更为纯正而鲜艳。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原色的定义出发,还是以实际应用的结果验证,都足以说明,把黄、品红、青称为三原色,较红、黄、蓝为三原色更为恰当。

怎样用三原色调出各种颜色

红+黄=橙色红+蓝=紫色 蓝+黄=绿色 红+黄+蓝=黑色. 粉柠檬黄=柠檬黄+纯白色 藤黄色=柠檬黄+玫瑰红 桔黄色=柠檬黄+玫瑰红 土黄色=柠檬黄+纯黑色+玫瑰红 熟褐色=柠檬黄+纯黑色+玫瑰红 粉玫瑰红=纯白色+玫瑰红 朱红色=柠檬黄+玫瑰红 暗红色=玫瑰红+纯黑色 紫红色=纯紫色+玫瑰红 褚石红=玫瑰红+柠檬黄+纯黑色 粉蓝色=纯白色+天蓝色 蓝绿色=草绿色+天蓝色 灰蓝色=天蓝色+纯黑色 浅灰蓝=天蓝色+纯黑色+纯紫色 粉绿色=纯白色+草绿色 黄绿色=柠檬黄+草绿色 墨绿色=草绿色+纯黑色

粉紫色=纯白色+纯紫色 啡色=玫瑰红+纯黑色 大红+柠檬黄+湖蓝——熟褐(其实几乎可以是黑色)大红+柠檬黄——桔黄 柠檬黄+湖蓝——草绿,加多了湖蓝就是粉绿 大红+湖蓝——紫罗兰,加多了大红就是玫瑰红 大红+桔黄——中黄 大红+草绿——熟褐 大红+紫罗兰——玫瑰红 柠檬黄+紫罗兰——熟褐 柠檬黄+草绿——浅绿 红+黄=橙色 红+蓝=紫色 蓝+黄=绿色 红+黄+蓝=黑色. 粉柠檬黄=柠檬黄+纯白色 藤黄色=柠檬黄+玫瑰红 桔黄色=柠檬黄+玫瑰红 土黄色=柠檬黄+纯黑色+玫瑰红 熟褐色=柠檬黄+纯黑色+玫瑰红 粉玫瑰红=纯白色+玫瑰红

朱红色=柠檬黄+玫瑰红 暗红色=玫瑰红+纯黑色 紫红色=纯紫色+玫瑰红 褚石红=玫瑰红+柠檬黄+纯黑色 粉蓝色=纯白色+天蓝色 蓝绿色=草绿色+天蓝色 灰蓝色=天蓝色+纯黑色 浅灰蓝=天蓝色+纯黑色+纯紫色 粉绿色=纯白色+草绿色 黄绿色=柠檬黄+草绿色 墨绿色=草绿色+纯黑色 粉紫色=纯白色+纯紫色 啡色=玫瑰红+纯黑色 大红+柠檬黄+湖蓝——熟褐(其实几乎可以是黑色)大红+柠檬黄——桔黄 柠檬黄+湖蓝——草绿,加多了湖蓝就是粉绿 大红+湖蓝——紫罗兰,加多了大红就是玫瑰红 大红+桔黄——中黄 大红+草绿——熟褐 大红+紫罗兰——玫瑰红 柠檬黄+紫罗兰——熟褐

怎样用三原色调出各种颜色

红+黄=橙色 红+蓝=紫色 蓝+黄=绿色 红+黄+蓝=黑色. 粉柠檬黄 = 柠檬黄 + 纯白色 藤黄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桔黄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土黄色 = 柠檬黄 + 纯黑色 + 玫瑰红 熟褐色 = 柠檬黄 + 纯黑色 + 玫瑰红 粉玫瑰红 = 纯白色 + 玫瑰红 朱红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暗红色 = 玫瑰红 + 纯黑色 紫红色 = 纯紫色 + 玫瑰红 褚石红 = 玫瑰红 + 柠檬黄 + 纯黑色 粉蓝色 = 纯白色 + 天蓝色 蓝绿色 = 草绿色 + 天蓝色 灰蓝色 = 天蓝色 + 纯黑色 浅灰蓝 = 天蓝色 + 纯黑色 + 纯紫色 粉绿色 = 纯白色 + 草绿色 黄绿色 = 柠檬黄 + 草绿色 墨绿色 = 草绿色 + 纯黑色 粉紫色 = 纯白色 + 纯紫色 啡色 = 玫瑰红 + 纯黑色 大红+柠檬黄+湖蓝——熟褐(其实几乎可以是黑色)大红+柠檬黄——桔黄 柠檬黄+湖蓝——草绿,加多了湖蓝就是粉绿 大红+湖蓝——紫罗兰,加多了大红就是玫瑰红 大红+桔黄——中黄 大红+草绿——熟褐 大红+紫罗兰——玫瑰红 柠檬黄+紫罗兰——熟褐 柠檬黄+草绿——浅绿 红+黄=橙色 红+蓝=紫色 蓝+黄=绿色 红+黄+蓝=黑色. 粉柠檬黄 = 柠檬黄 + 纯白色 藤黄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桔黄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土黄色 = 柠檬黄 + 纯黑色 + 玫瑰红

熟褐色 = 柠檬黄 + 纯黑色 + 玫瑰红 粉玫瑰红 = 纯白色 + 玫瑰红 朱红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暗红色 = 玫瑰红 + 纯黑色 紫红色 = 纯紫色 + 玫瑰红 褚石红 = 玫瑰红 + 柠檬黄 + 纯黑色 粉蓝色 = 纯白色 + 天蓝色 蓝绿色 = 草绿色 + 天蓝色 灰蓝色 = 天蓝色 + 纯黑色 浅灰蓝 = 天蓝色 + 纯黑色 + 纯紫色 粉绿色 = 纯白色 + 草绿色 黄绿色 = 柠檬黄 + 草绿色 墨绿色 = 草绿色 + 纯黑色 粉紫色 = 纯白色 + 纯紫色 啡色 = 玫瑰红 + 纯黑色 大红+柠檬黄+湖蓝——熟褐(其实几乎可以是黑色) 大红+柠檬黄——桔黄 柠檬黄+湖蓝——草绿,加多了湖蓝就是粉绿 大红+湖蓝——紫罗兰,加多了大红就是玫瑰红 大红+桔黄——中黄 大红+草绿——熟褐 大红+紫罗兰——玫瑰红 柠檬黄+紫罗兰——熟褐 柠檬黄+草绿——浅绿 湖蓝+紫罗兰——青莲 什么颜色可以调出玫瑰红和玫瑰红???湖蓝+紫罗兰——青莲 色彩三原色:品红柠檬黄湖蓝 光三原色:大红中绿群青三原色就是:红黄蓝 红色+黄色=橙色 红色+蓝色=紫色 黄色+蓝色=绿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