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四单元《与经济成长、科技进步同行》课件(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
- 格式:ppt
- 大小:3.18 MB
- 文档页数:80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与经济成长、科技进步同行》复习教案第四单元与经济成长、科技进步同行一、置身于市场经济1.“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的区别:自然经济是主要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自给自足的经济界形态。
商品经济是生产主要是为了用于交换的经济形态。
买卖关系P110第一段市场经济的概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时的一种经济形式。
P110第二段市场的作用:能够自动组织、协调全社会的经济活动,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P110第三段市场如何起作用?市场通过价格传递的信号,就像“看不见手”,指挥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适时改变计划,自发地调节着人、财、物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P110第三段如何理解“看不见手”的调节作用? P111循环图市场经济的作用:P112受惠于“看不见的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自觉地利用“看不见手”(市场),才能使经济健康地发展。
2.“看得见的手”政府的宏观调控为什么不能只用“看不见手”?①市场对某些经济行为不能发挥作用(市场有所不能)(P113第二段)②有些经济行为不能由市场拉发挥作用③市场存在着固有弱点和缺陷政府的作用:由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存在缺陷,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点。
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P113第三段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否则产生消极后果。
(学会用具体的事例加以分析)2.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因地制宜的发展优势产业的原因:(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P116第二段因地制宜发展的好处:P116最后一段(学会用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西气东输”等对东部、西部产生怎样的影响:P1183.角色与选择角色:消费者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的维权:P120劳动者最基本的义务:就业必须敬业提倡的精神:干一行,像一行;干一行,一行。
劳动者就业问题:当今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寻1、观念问题(自己补充详细)2、素质问题:下岗职工的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3、当今工作岗位要求:现在新兴的工作岗位要求具有相当的技术含量解决方法:对照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二、感受科技之光1.科学技术的力量科学技术的来源:科学技术来源于生产实践科学技术的意义:P122第一段最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P122第二段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P122最后一段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意义:P1252.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三个经济时代:P126第二段(三个经济时代的特点)知识作为经济资源(生产要素)的特点:P126第三段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意义:P126最后一段知识经济的特点:P128中间理解书本上的各个例子所蕴涵的含义3.学习型社会现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科技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成为划时代的口号什么是学习型社会: P129最后一段为什么要终身学习?P129第二段科学技术各教育带来的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变化P129第三、四段理解“综合就是创造”;“获取知识的知识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理解书本上P130-131上具体例子的含义三、与时俱进的时代经济1.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市场交易原则:资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消费者权利:P133市场经济给人们在精神风貌上的洗礼市场交易中的平等原则促使人们平等意识的增强。
置身于市场经济课时:4课时课程标准:用恰当的事例反映政府、企业、公民个人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描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些区域特点,并列举实例,说明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地区经济;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讨论当代市场经济与科技发展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围绕市场经济这样一个主题,简述市场经济的概念和本质。
市场经济的配置作用既体现在不同的产业类型中,又表现在不同的空间里。
后者可以作为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基础。
同时,除去作用于市场经济的无形“规律”之外,政府和个人还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调节者、消费者、劳动者或经营者等,他们能否很好地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
“看不见的手”──课文首先介绍与市场经济直接相关的一个概念──商品经济。
然后,课文介绍了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机制,即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如何自发地调节人、财、物等经济资源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看得见的手”──主要介绍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首先,课文列举了市场调节手段的缺陷所在,说明政府干预和调控的必要性。
干预和调控的手段有很多,如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法规及相关的命令、指示和规定等行政措施规范经济行为。
最后,课文特别强调,政府的这些调控措施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否则会产生消极作用。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首先介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因地制宜。
这个原则适用于区域发展的所有阶段。
而在市场经济时期,则意味着区域发展既要严格遵循市场规律,又不能违背地理环境的自然规律。
课文以我国不同的区域为例,来说明市场在区域经济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地理条件所发挥的制约作用。
区域间的地理差异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不同区域应该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进行交流与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角色与选择”──主要关注在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大场景之下“人”的角色定位问题。
教材分别从一个普通人在社会中最可能扮演的三种角色,即消费者、劳动者和经营者,在市场经济规则的规范下,每种角色都有自己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
置身于市场经济课时:4课时课程标准:用恰当的事例反映政府、企业、公民个人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描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些区域特点,并列举实例,说明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地区经济;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讨论当代市场经济与科技发展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围绕市场经济这样一个主题,简述市场经济的概念和本质。
市场经济的配置作用既体现在不同的产业类型中,又表现在不同的空间里。
后者可以作为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基础。
同时,除去作用于市场经济的无形“规律”之外,政府和个人还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调节者、消费者、劳动者或经营者等,他们能否很好地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
“看不见的手”──课文首先介绍与市场经济直接相关的一个概念──商品经济。
然后,课文介绍了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机制,即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如何自发地调节人、财、物等经济资源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看得见的手”──主要介绍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首先,课文列举了市场调节手段的缺陷所在,说明政府干预和调控的必要性。
干预和调控的手段有很多,如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法规及相关的命令、指示和规定等行政措施规范经济行为。
最后,课文特别强调,政府的这些调控措施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否则会产生消极作用。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首先介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因地制宜。
这个原则适用于区域发展的所有阶段。
而在市场经济时期,则意味着区域发展既要严格遵循市场规律,又不能违背地理环境的自然规律。
课文以我国不同的区域为例,来说明市场在区域经济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地理条件所发挥的制约作用。
区域间的地理差异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不同区域应该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进行交流与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角色与选择”──主要关注在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大场景之下“人”的角色定位问题。
教材分别从一个普通人在社会中最可能扮演的三种角色,即消费者、劳动者和经营者,在市场经济规则的规范下,每种角色都有自己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
第二课感受科技之光【基础达标】1.古埃及人在丈量土地的过程中,知道了梯形的计算公式。
这主要说明()A.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 B.科技发展引起社会进步C.科技的重要作用 D.生产离不开科技2.下列关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科学中有技术②技术中有科学③科学产生技术④技术产生科学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现代通信技术发展惊人,已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作为先进通信工具的手机,出现在( )A.第一次科技革命中 B.第二次科技革命中C.第三次科技革命中 D.进入2l世纪后勤工作4.人类找到抵御“头号瘟神”——天花的疫苗花了200年;发明抗肺结核的药物花了近100年;发明链霉素用于治疗鼠疫只花了4年时间。
这说明( )A.人类面临的疾病在不断变化 B.医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已可战胜任何疾病C.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D.人类战胜疾病的艰难5.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事件是()A.核电的使用 B.电话、汽车和飞机的发明C.“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成功 D.美国“勇气号”、“机遇号”登陆火星6.20世纪90年代,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开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是()A.农业经济 B.工业经济 C.商业经济 D.知识经济7.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迅速发展。
以美国为例,1999年信息产业给美国增加了5070亿美元的产值。
目前,信息产业已占美国GDP的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
专家预测,未来10年,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值将增加一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上述材料表明( )A.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起重要作用B.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C.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增加就业D.凡是高新技术产品就必然有广阔的市场需求8.“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这句话反映的经济发展阶段是()A.农业经济B.商品经济C.工业经济D.知识经济9.对于知识经济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知识和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中的重要因素B.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使用和消费基础上的经济C.经济发展取决于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对资金的利用D.劳动力的主体是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管理人才10.“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2004年在育种方面实现了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第四单元《与经济成长、科技进步同行》自学复习提纲1、人类经济的发展,根据生产的目的可以划分为哪三类?请加以解释。
自然经济:人们生产所有的生活用品,主要用于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
商品经济:人们生产所有的生活用品,除满足自己的需求外,主要用于交换。
市场经济:全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谁来生产、在哪里生产,主要由市场来调节2、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平等性、法制性、开放性、竞争性。
3、什么是“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其实就是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表现出来的。
人们在市场上可以“看到”的是由价值规律操纵的价格上下波动的曲线。
当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时,会吸引商品生产者增加该种商品的生产,从而改变供求关系,导致价格下降;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时,会使商品生产者减少或停止该种商品的生产,从而改变供求关系,导致价格上涨。
4、“看不见的手”是怎样调节人力、物力、财力等经济资源的?市场通过价格传递的信号,就像“看不见的手”指挥着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适时地改变他们的计划,自发地调节着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社会上范围内的分配。
5、为什么市场机制能够自动组织、协调全社会的经济活动,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可利用?通过价格传递——发现“看不见的手”。
获取信息的手段:报纸、电视、网络——关注“看不见的手”。
市场经济的好处:(具体见P112)——受惠于“看不见的手”6、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1、市场经济为什么要有“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首先,市场对有些经济行为不能发挥调节作用,有些经济行为则不能让市场对其发挥调节作用。
如毒品。
一切活动都靠市场调节,必然造成社会生活的混乱。
其次,市场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即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所以,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而且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宏观调控。
份第四单元与经济成长、科技进步同行(提高卷)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学号 _____ 得分 ______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1、 在商品经济时代,人们生产的目的主要是 ................................ () A 、收藏 B 、自用 C 、交换 D 、出口2、 市场是通过下列哪项传递信号,组织、协调全社会经济活动的 .............. () A 、价格 B 、供需关系 C 、生产规模 D 、行政干预.3、下列有关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相互关系的表述,正确有的 ................. () %1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1 、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1 、市场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4、 “看得见的手”是指 .................................................. ( )A 、价格杠杆B 、价值规律C 、市场调节D 、宏观调控5、 影响下图某地2004年西瓜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 ( )A 、.西瓜质量B 、供需关系C 、地区差价D 、政府指导 6、 下列事例体现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是 ..................................... () ①、国家适当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②、国家制定法律规范市场 ③、国家下达命令强行关闭小型煤矿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7、 从我国西部地区地势和河流的因素考虑,你认为下列哪项能源工业有发展优势( )A 、水力发电B 、核能发电C 、风能发电D 、火力发电 8、下列属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A 、降价销售积压商品B 、采用抽奖的方式吸引消费者C、延长售后服务的时间D、保护地方商品,不准外来商品在本地销售9、消费者王海通过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多次获得商家和厂家的赔偿,以至许多商家拒绝王海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