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十三章__外部性与公共品
- 格式:ppt
- 大小:619.52 KB
- 文档页数:43
公品与外部性在经济学中,公品与外部性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市场和社会的运行产生着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讨论公品与外部性的概念、特征、影响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
一、公品的概念与特征公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商品或服务。
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品的利用程度;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排除非付费个体的使用。
典型的公品包括公共广播、国防和公共安全等。
公品的特征决定了它们在市场经济中无法被私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提供。
公品的特征之一是非竞争性,这意味着供应一单位公品并不会增加供应其他个体同样的单位。
比如,一座公园供应给一个人游览并不会影响其他人对公园的游览。
这导致了公品的供给存在困境,因为供应商无法通过售价来对个体的使用进行评价和限制。
公品的特征之二是非排他性。
这意味着即使一个人不付费,也无法将其排除在对该公品的使用之外。
例如,公共道路是对所有人开放且无法排他使用的。
这种非排他性可能导致“免费骑车者”问题,即某些人在不付费的情况下享受到其他人为之付费的公共设施和服务。
二、外部性的概念与种类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给其他人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市场交易中无法通过价格来内化。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两种。
正面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教育的积极外部性表现在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提升对整个社会的效益增加。
流行病的控制和疫苗接种也是正面外部性的例子,因为一个人的健康改善可以减少其他人感染疾病的风险。
负面外部性则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其他人带来负面影响。
污染是负面外部性的典型例子,因为一个企业的环境污染会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并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噪音污染、交通拥堵等也是负面外部性的例子。
三、公品与外部性的影响与政策措施公品和外部性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了影响,并促使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由于公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私人企业在供给公品时往往存在困境,因为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获取回报。
公共品与外部性在经济学中,公共品是指能够同时为所有人使用且一人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效益的商品或服务。
而外部性则指某个经济行为的结果对除行为主体以外的其他人产生的影响。
公共品与外部性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共品的特征及效应公共品具备以下两个主要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即一人使用该商品或服务并不会影响其他人使用。
以公园为例,一人在公园中散步并不会妨碍其他人也在公园里散步。
非排他性:即一人使用该商品或服务时,其他人无法排斥他的使用权。
以灯塔为例,灯塔的光照会为所有船只提供导航服务,而船只无法排斥其他船只使用灯塔的效益。
公共品的存在会产生特定的效应。
首先,公共品的提供者面临困境。
由于公共品的非排他性特征,提供者往往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获取足够的回报,导致市场供给不足。
其次,由于非竞争性特征,公共品的使用者也无法通过价格来体现自己的边际效用,容易出现“免费骑车”的行为。
这些都对市场的有效运行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外部性的类型及影响外部性是指市场经济中一方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给其他人带来的正面或负面效应。
外部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
正面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使其他人受益的情况。
以教育投资为例,一个人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不仅会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也会为其他人提供人才储备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负面外部性则相反,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使其他人遭受损失。
例如,工厂排放大量废气导致空气污染,给周围地区居民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外部性的存在会破坏市场的有效运行,因为市场只关注交易双方的私人成本与效益,而忽略了外部成本和效益。
这导致了资源配置的失灵和市场失灵,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
三、政府在公共品和外部性问题上的作用在公共品和外部性问题上,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通过提供公共品和调节外部性,来解决市场失灵和提升社会福利。
在公共品方面,政府通常通过纳税并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方式来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
公共品与外部性原文出自 The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ed. by David R. Henderson人们支持政府干预的最主要的经济学论据是觉得,市场不可能提供公共品或无法解决外部性。
公共健康与福利项目、教育、道路、研究与开发、国家安全和国内安全、清洁环境,所有这些都贴上了公共品的标签。
公共品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和“非竞争性消费”(non-rivalrous consumption)。
非排他性是说不可能排除那些不掏钱的人享受某种物品或服务的好处。
比如,如果某位主办者在释放烟火,人人都可以站在自家的窗前或后院观赏。
由于主办者不可能向每个消费它的人收费,因而,就可能不会有人愿意放烟火,即使人们对其需求很强烈。
烟火的例子涉及的是“搭便车”问题。
即使每个人都觉得烟火表演值10块钱,但不会有谁会向主办者支付这10块钱。
每个人都会指望别人掏钱,而自己搭个便车,在自家后院免费观赏。
如果不能解决搭便车难题,那些本来希望享受烟火并愿意为之掏钱的人也不再乐意掏钱了。
公共品的第二个特征,经济学家们称之为非竞争性消费。
假设主办者绞尽脑汁不让没有掏钱的人看到烟火表演(比如在一个私人场地举行表演)。
进入这个场地必须交钱,那些不愿意掏钱的人就可以被排除在外。
然而,即使这个场地可能足够大,这样做也是没有效率的,因为即使没有掏钱的人看到了表演,也不会增加表演的成本,更不会减少掏钱的人得到的享受。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影响了他人的福利而相应的成本收益没有反映到市场价格中,就出现了外部性。
如果我的邻居从我清扫自己院子中得到了好处,就是正外部性。
我本来可能比较勤快,但如果我不能对他得到的这种好处收费,我就不会那么勤快。
(注意,搭便车问题和正外部性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如果一个的行为伤害了另一个人,就构成了负外部性。
工厂在制造污染的时候可能没有考虑污染将给他人带来的损失。
公共品与市场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在经济学中,公共品与市场外部性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公共品和市场外部性进行经济学分析,探讨其特征、成因及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一、公共品的特征与市场外部性公共品是指那些无法排除非付费者使用且一人使用不减少其他人使用的商品或服务。
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意味着公共品的一人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的效用,而非排他性则表明无法排除非付费者获得使用权。
例如,公园、清洁空气等都属于公共品。
市场外部性则是指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存在的一种现象,即市场交易对除直接交易者以外的其他人或者社会产生的影响。
市场外部性主要分为正向外部性和负向外部性。
正向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不直接参与交易的人或者社会产生积极影响,而负向外部性则指交易导致负面效果。
例如,疫苗接种的正向外部性表现为接种者不仅可以保护自身免受疾病侵害,还可以减少其他人感染的风险。
二、公共品与市场外部性的成因公共品的存在主要是由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所引起的。
非竞争性导致一人的使用并不会导致其他人的效用降低,从而造成了公共品的特殊性。
而非排他性使得无法向非付费者提供排他性使用权,这会导致公共品的供给存在困难。
例如,一座公园的使用者人数与其他人的使用没有直接的联系,且无法限制未付费者的使用。
市场外部性的主要成因在于市场经济的信息不完全和交易成本的存在。
信息不完全导致交易双方无法充分了解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外部效果,从而无法在交易中加以考量。
而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外部效果的考量并不容易实现,增加了资源配置的复杂性。
例如,某企业的生产废水排放对当地水源造成了污染,但企业与当地居民并没有直接的交易关系,在市场经济中很难确切考量到这一外部性。
三、公共品与市场外部性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公共品和市场外部性对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
公共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有效配置,需要政府的干预和提供。
1.外部性在传统经济理论里,我们假设消费者的偏好完全定义在他可能的预算集上。
同样,一个产商的生产完全依赖于自己的投入及决策。
然而,现实中的消费者或产商可能处于这样的一种情形,经济体中的其他行为人的行动会对他们产生直接的影响。
例如渔场的捕捞会受到化工产排污的侵害,化工厂修建快速运货路会给周围的居民带来方便等等。
也就是说别的消费者或产商的活动会产生某些外部性。
下面直接给出外部性的定义。
定义1 只要一个消费者的福利或一个产商的生产可能性受到经济体中另一经济单位行动的直接影响,则存在外部性。
对被迫接受者有益的外部性称为正外部性,反之为负外部性。
对外部性的表述:{1,2,,}N n =⋅⋅⋅ 经济体中的消费者 {1,2,,}M m =⋅⋅⋅ 经济体中的生产者12{,,,}p x x x x =⋅⋅⋅ 消费向量 12{,,,}q y y y y =⋅⋅⋅ 生产向量假定消费外部性h 进入消费者i 的效用函数,生产外部性l 进入企业j 的生产函数。
在一般情形下,意味着效用函数的形式为(,)i i u u x h = 1,2...,i n= 对消费者i 来说,存在外部性时,0iu h∂≠∂ 生产函数为(,)j j Y Y l y = 1,2,...,j m = 对产商j 来说,存在外部性时,0j Y l ∂≠∂引理1 在2n =的经济体制里,可交易的商品集为12(,,,)p x x x x =⋅⋅⋅,价格向量为12(,,,)p p p p p =⋅⋅⋅,初始禀赋为12(,)w w w =,某类行动h R +∈进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里,即效用函数可表述为(,)i u x h ,且11(,)(,)i i u x h g x h x -=+,20u h∂≠∂,那么消费者的间接效用函数(,,)max (,).. 1,2i i x i v p w x u x h s t p x w i ≥=⋅≤= 可转化为(,,)(,)i i i i v p w h p h w φ=+证明:令(,)()i i L u x h w p x λ=+-⋅0i Lw p x λ∂=-⋅=∂ 1110Lp x λ∂=-=∂ 1(,)0i k kg x h L p x λλ-∂∂=-=∂∂ 因11iu x ∂=∂,即1x 的边际效用不递减,这样当消费者的收入i w 上升时,会把增加的收入全部来多买1x ,而对其它商品需求量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