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压载水置换方法及工作要点
- 格式:pdf
- 大小:195.76 KB
- 文档页数:3
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文章主要针对压载水处理技术的相关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几种主要压载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以及压载水处理技术对船舶相关设施的影响,探讨该技术系统的设计与设备选用等相关问题。
标签: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1 压载水处理技术基本概述在国际海事组织进行压载水控制开始时期,压载水处理技术普遍发展不成熟,达不到排放控制标准,因此,一些国家为了自身的海洋利益,选择在远离本土海域置换压载水,以减少对本国海域的生态影响。
比如以色列、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都规定,如果船舶要停靠在该国,必须在较远的海域先释放压载水,以色列则更加严格,要求船舶的压载水排放和更换要在红海之外。
从根本上来看,这种远洋置换压载水的方法,并不能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本质上知识污染的转移。
2004年国际海事组织出台的《公约》对船舶压载水制定了管理标准,该标准以船舶的建造年份及压载水量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压载水控制有不同的标准(如表1所示)。
有些国家为了进一步保护自身的生态环境,在各项标准及指标上甚至要比《公约》当中的标准更加严格。
2 压载水处理技术应用分析关于在压载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在国际上的研究方向较多且比较全面,主要包含了物理方面的处理技术和化学方面的处理技术,如下:2.1 物理处理法所谓压载水处理的物理方法,主要通过稀释、加热、离心、过滤、光照等物理手段,来消除海水当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压载水的净化处理。
比如物理处理法当中的过滤处理,就是将海水通过一定的过滤装置,排除污染物。
过滤装置能够自动排除外来生物,利用网目筛选生物种群。
当前用于船舶压载水处理的过滤装置有纳滤膜件和超滤膜件。
这些装置在船舶上的安装比较简便,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而且采购和安装这些过滤装置的成本不用很高,性价比相对较高。
过滤法的不足之处就是难以对于一些体积十分微小的污染进行过滤处理。
因此,过滤法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与其他处理措施配套使用,达到效果最大化。
第31卷 第1期世界海运Vol.31 No.1 2008年2月World Shipping Feb. 2008船舶防污船舶压载水置换方法及工作要点栾法敏Ξ(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关键词】船舶压载水;风险评估;置换方法【摘 要】根据国际海事组织对船舶压载水管理制定的相关法规及要求,探讨船舶压载水置换方法以及工作要点,围绕置换前的风险评估、置换方法的选择、不同置换方法应该注意的工作要领等方面对压载水的置换进行阐述。
中图分类号:U69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27728(2008)01200502031 压载水置换的相关法规IMO于1997年11月通过了加强对船舶压载水的控制和管理指南来减少有害水生物及病原体传播的A.868 (20)号决议,2004年2月IMO又通过了《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淀物控制与管理公约》,许多国家都将船舶压载水管理列入本国法律。
实施船舶压载水置换,旨在尽量减少由于船舶压载水和相关沉淀物导致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即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加强对世界海洋环境的保护。
由于近岸(包括港口和河口)生物被排放到深海中,或深海生物被排放到近岸水域通常都不能存活,因此公约要求船舶在深海中或者在港口国指定的海域进行压载水置换。
根据公约的要求,在置换压载水时必须满足以下3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距离最近的陆地至少200n mile,水深至少200m;如果条件不满足,则尽可能远离最近陆地,在任何情况下距离最近陆地至少50n mile,水深至少200m;或在港口国指定的海域。
2 目前置换压载水的主要方法根据国际海事组织对压载水的管理指南,目前被认可和接受的置换方法主要包括以下3种。
(1)逐一更换法(empty/re2fill method)。
是指将压载水从压载舱中用泵排放干净,并重新吸入洁净海水的方法。
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比较彻底地对压载水进行有效置换,在3种置换方法中该方法是更换最彻底的一种;完成压载水置换的时间较短。
第09卷 第2期 中 国 水 运 Vol.9 No.2 2009年 2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February 2009收稿日期:2008-12-08作者简介:胡海峰 (1979-)男,湖北襄樊人,山东交通学院海运学院在读硕士,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研究方向为船舶安全管理。
船舶压载水管理方法胡海峰(山东交通学院 海运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0)摘 要:以IMO“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的出台为背景,在参考众多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船舶压载水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阐明了压载水处理的重要性,简单扼要地介绍了船舶压载水的电解处理技术,并就该技术杀灭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机理以及应用于处理船舶压载水的可行性进行了重点论述。
关键词:船舶压载水;有害生物;压载水处理;电解法中图分类号:U66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9)02-0010-02一、船舶压载水问题的由来船舶压载水是用于为船舶提供稳性及调整船舶的吃水、吃水差,以满足船舶良好的操纵性能的要求。
压载水一般来自船舶的始发港或途经的沿岸水域,装载的压载水量依船型、载货情况、航线、港口条件和海况有较大的变化范围,在空载的情况下,最多时能达到船舶载重量的1/3。
通过媒介造成生物在地理性隔离水体间的传播,船舶排放压载水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而且其后果的严重性却是最近人们才认识到的。
船舶压载水,尤其是在港口、沿海水域装入的压载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水生生物,有时能达到3000种以上,平均每立方米压载水有浮游动植物1.1亿个。
大量数据显示外来水生物的生物侵害已达到十分危险的水平,对环境、人体健康、财产和资源造成严重的损伤或损害,并给地区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典型的例子是原产于欧洲东部(黑海)的斑马贝,被引入欧洲西部和北部,包括爱尔兰和波罗的海直到半个北美东部(大湖区)。
它取代了本地水生生物并改变了栖息地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并且引起了严重的底层构造和船舶的沉积问题,堵塞了吸水管的入口水闸和灌溉堤防。
船舶压载水的处理方法【摘要】以如何治理船舶压载水排放问题为出发点,论述压载水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加强压载水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上海航运中心;压载水;外来生物船舶排放压载水带来的外来生物入侵问题,给各国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
上海港是世界著名大港,每年进出口的国际航行船舶达2万多艘次,其中一千多艘船舶在港期间需要排放压载水。
上海港对船舶压载水排放进行严格管理已刻不容缓。
1 船舶压载水引发的环境问题随着世界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船舶吨位和船速不断加大,船速的加快使船舶航行时间缩短,从而增加了船舶压载水中外来有害水生物存活和转移的可能性,从一个国家港口加装的压载水中所含的水生物就会在船舶到达另一个国家港口装货时随压载水被排放到该国的水域中,直接引发了很多预料不到的灾难性后果。
据统计,现在全世界每年转运大约100亿t压载水中已被确认约有500种生物物种。
这些生物一旦入侵新的适宜生存区域,就能不可控制地进行疯狂繁殖,掠夺本地生物作为食物,使得有害寄生虫和病原体大面积迅猛传播,严重破坏当地的海洋生态平衡。
2 船舶压载水管理的难点船舶压载水是全球性的问题,仅靠少数几个国家自身的政策法规解决问题显然不是长远之计。
船舶压载水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是物种空间转移的主要途径。
正是这种便利的随船运动方式使得外来生物在到达水域很快地繁衍生长,进而侵占本地物种的生长水域或直接破坏其生存环境,从而导致本地物种的消失和减弱,使港口周边的渔业遭受致命打击,给当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 全球船舶压载水管理体系发展3.1 全球船舶压载水管理体系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在实际执行《船舶压载水及沉淀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时都遇到了很大困难。
根据该公约规定,若到港船舶不符合压载水排放标准,就有可能在锚地滞留很长时间,将给船方和港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这样的现状,由全球环保基金组织、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和国际海事组织联合发起的全球船舶压载水管理项目已进入新阶段,该新计划命名为全球船舶压载水管理伙伴。
船舶压载水置换方法及工作要点
栾法敏
【期刊名称】《世界海运》
【年(卷),期】2008(031)001
【摘要】根据国际海事组织对船舶压载水管理制定的相关法规及要求,探讨船舶压载水置换方法以及工作要点,围绕置换前的风险评估、置换方法的选择、不同置换方法应该注意的工作要领等方面对压载水的置换进行阐述.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栾法敏
【作者单位】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98.7
【相关文献】
1.船舶压载水置换处理系统的改进 [J], 胡以怀;常俊宇;唐娟娟
2.改进遗传算法在船舶压载水置换方案求解中的应用 [J], 陈静;林焰;张明霞;纪卓尚
3.船舶压载水污染问题的处理方法与建议 [J], 刘爱婷
4.基于EXCEL VBA提高船舶压载水系统设计效率和准确率的方法 [J], 张少华;郑德康;蔡鸣
5.船舶压载水检测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 [J], 刘晓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船舶压载水的排放我国沿海南北航线散货运输航程短、装货速度快,船舶压载水排放频繁。
特别是双层底舱压载水的排放速度直接影响停泊时间,船舶压载水排放尤显得非常重要。
一般船舶的压载泵普遍采用离心泵,工作时吸入空气会中断排水。
排放压载水最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老旧船,就是压载泵吸入空气而中断排放,这就需要:排出系统内的空气和防止空气进入系统。
实际操作时,应该:1. 使船舶保持足够的吃水差船舶压载水系统的布置,一般是双层底压载舱在船舶艏部和中部,压载舱内的压载水吸口在舱的艉端,压载泵在船舶艉部的机舱。
排放压载水时保持船舶有一定的吃水差(翘头),使舱内压载水吸口最低,便于舱内压载水流到泵吸口,因而便于尽可能多地排水。
具体操作可能包括:·排放压载水期间,当值驾驶员保持适当的吃水差(翘头)。
·到港前当值轮机员了解各双层底压载舱水量。
·正在排放的压载舱水位接近排空时,木匠及时通知当值机工。
·各压载舱,最好从前至后顺序排放,以利于保持吃水差。
2.启动压载泵前应排出系统内存气离心泵启动前,应:防止叶轮干摩擦,降低启动电流,排出系统内存气。
所以,启动压载泵的具体操作是:①打开排出管路上至少一路通海或通大气的全部阀门;②开足进口管路上的海水阀;③开足压载泵吸入阀箱的压载水吸入阀;④稍等片刻,待海水充满泵和压载总管后,关闭泵排出阀;⑤启动压载泵,待达到额定转速,打开排出阀;⑥开足拟排出压载舱的压载水阀;⑦缓慢关闭泵的海水吸入阀,但必须保持泵的吸入真空。
3. 引水排气压载泵普遍采用离心泵,系统内的少量空气会随水一起排出;系统内空气多了会中断排水,必须设法排除。
引水是众所周知的常用方法,就是让压载泵吸入大量水的同时吸入少量空气,使空气随水一起排出。
引水用的水,可以是舷外海水或压载舱的压载水。
后者可以在排出系统中空气的同时排出压载水。
4.降低某舱排水速度某舱接近排空,压载水量少,若船舶艉纵倾不足,或者锈蚀产物和淤泥阻塞压载舱横向隔板下方的疏水孔,压载水向吸口流动太慢(流量低于压载泵排量),压载泵可能吸空。
船舶压载水交换及申报国际海事组织(IM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船舶压载水进行监控和管理,以减少有害生物的迁移,切断流行传染疾病病菌的传播,各国港口对船舶压载水的管理要求很高。
船舶压载水管理注意事项:一、国内代理上船要求船方准备好压载水报告表。
二、“美国加州海运生物入侵法案”(California’s Marine Invasive Species Act),对靠泊加州各港口船舶压载水管理和交换的强制要求:(一)对来自“太平洋海岸地区”(PACIFIC COAST REGION)港口的相关船舶(Qualifying Vessels),自06年3月22日起,在抵达加州各口岸前,强制要求须对其压载水进行“近岸”(Near-coast)交换,或者将所有压载水保留在船上。
注: 1、“太平洋海岸地区”特指西经154度以东/北纬25度以北的北美太平洋沿岸(200海里以内)界定水域(不含加州海湾)。
2、“加州各口岸”特指金门大桥以东的旧金山湾的地方或港口,以及洛杉矶的港口、长滩港和El Segundo 海运码头。
3、“相关船舶”特指载有“太平洋海岸地区”地方或港口压载水的船舶。
4、“交换”特指用“溢流法”或“排空法”(我司船舶只可使用“排空法”)对相关压载舱压载水进行“近岸海水”(指距离海岸50海里以外、水深200米以上的海域)置换处理。
(二)、对来自“太平洋海岸地区”以外地方或港口的相关船舶,在抵达加州各口岸前,强制要求须对其压载水进行“深海”(Mid-ocean)交换,或者将所有压载水及沉淀物保留在船上。
注: 1、“太平洋海岸地区”特指西经154度以东/北纬25度以北的北美太平洋沿岸(200海里以内)界定水域(不含加州海湾)。
2、“加州各口岸”特指金门大桥以东的旧金山湾的地方或港口,以及洛杉矶的港口、长滩港和El Segundo 海运码头。
3、“相关船舶”特指超过300登记总吨、美国或其它国家的、载有“太平洋海岸地区”以外地方或港口压载水的船舶。
压载水操作须知1、船舶压载水操作是为了调整船舶吃水、保持船舶稳性、改善船体受力状态而进行的一项作业,必须规范其操作,以保护环境,保障船舶安全。
1.1、遵守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管理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相关要求进行压在说的排放、置换作业。
1.2、船长就收集。
整理和更新相关压载水管理信息、资料、特别是所到港口地区的特殊规定或要求,及时对船舶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培训,部署和组织落实。
1.3、大副应严格执行计算和校核具体操作方案,确保各项作业符合国家法规、标准、主管机关和港口的规定;确保每一个作业环节都满足稳性、强度等要求。
1.4、大副负责船舶压载水的具体管理工作,并按要求做好抵港压载水申报工作。
1.5、水手长负责按大副指令执行压载水的注/排、换舱和水舱测量操作。
1.6、管轮负责执行大副指令,操作并定期检查和保养泵浦及系统。
1.7、甲板部与轮机部要确保信息沟通准确规范1.8、水手长应按大副指令通知管轮具体的注/排水作业,作业时保持与管轮和大副的沟通,确保各项操作准确无误,要勤测水位,避免压在泵空转或水从空气管溢出,以防造成其它事故。
1.9、管轮和水手长应估算作业完成时间,若水位变化超出预定时应急停泵,及时查明原因和解决问题。
1.10、高边柜或水线上压载水柜智能用泵压载,故更要勤测水位,水手长和管轮要及时转换压载舱或调整速率,以低速率完成所剩容积的压载工作。
1.11、管轮按照大副指令,准确操作压载泵及有关阀门,与水手长保持联系,若有任何疑问应及时查询清楚。
1.12、注/排或置换压载水作业完成后,大副要把压载水的作业时间、数量、舱位、船位等记录在航行日志上。
1.13、管轮负责压载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必须保持设备设施处于良好使用状态,防止不能正常排水影响装货和船期。
2、压、排水注意事项2.1、船舱压/排水,注意自由液面对船舶稳性和船舱壁的影响,以安全为前提,选择适当时机进行,压载或排放时,打开透气孔和道门,避免船体和舱盖变形。
船舶压载水公约概述及溢流法压载水置换优化设计本文简述压载水公约的相关情况并以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船舶起重29为例,探究船舶压载水置换的可行方法,以使船舶满足《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简称:压载水公约)的要求。
标签:溢流法;压载水;置换;公约1 压载水公约简介压载水公约全称《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2004年2月9日-13日,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外交大会正式通过《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为压载水及其沉积物管理和控制提供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定。
根据压载水公约生效条款,该公约将在合计商船总吨位不少于世界商船总吨位35%,至少30个国家加入文件之后的12个月后生效。
2016年9月8日,芬兰加入了压载水公约,公约正式达到生效条件,并于2017年9月8日正式实施。
该公约包括22条条款和一个规则附则《控制管理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以防止、减少和消除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转移规则》。
什么是压载水?压载水指为控制船舶纵倾、横倾、吃水、稳性或应力而在船上加装的水及其悬浮物。
船舶压载水的加装是为了满足船舶操纵和航行安全的需要。
为防止压载水中外来生物的入侵,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英、德、澳等国家投入巨额经费支持相关研究。
我国是最大的压载水输出国和输入国。
从2006年开始,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中围绕压载水研究给予立项资助。
交通运输部、国家海洋局等部门也立项并开展了压载水公约型式认可导则修订、压载水公约履约标准及规范、压载水公约港口国监督检查、海洋外来入侵生物现状调查等课题研究工作。
可以说,该公约的生效,标志着由于外来生物的入侵所造成的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将得到有效的遏制,这对于保护环境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 公约生效后对船舶证书和文件的影响公约生效后,对船舶证书和文件有如下要求:2.1 压载水管理计划(BWMP)为符合公约要求,船舶应持有一份按照MEPC.127(53)决议制定并经船级社批准的《压载水管理计划》(BWMP)。
船舶压载水置换方式the flow throw method
船舶压载水置换方式中的flow throw method(流动投料法)是一种常用的水置换方法。
它涉及将压载水通过船舶的通风系统从海上取得,然后通过泵将其注入船舶的压载水舱。
具体步骤如下:
1. 检查船舶的通风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以便将海水引入船舶。
2. 打开压载水舱的进气阀门,使海水通过通风系统流入船舶。
3. 启动泵,将源源不断的海水注入压载水舱。
泵的速度需要根据舱容量和压载水舱的最大承受能力来控制。
4. 在注入过程中,监测舱体的压力和水位,确保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必要时,可以通过调节阀门来控制泵的流量。
5. 一旦压载水舱满了,关闭进气阀门并停止泵。
确保船舶的通风系统和泵都已关闭,以避免任何潜在的问题。
流动投料法是一种效率较高的压载水置换方式,可以迅速完成水舱的充满和排空。
然而,在执行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防止过载和泄漏的情况发生。
公约船舶压载水处理船舶压载水处理是指船舶在进行压载操作时,对船舶内部的压载水进行处理和管理的过程。
压载水是指在船舶进行装货、卸货或调整船舶稳性时,通过泵送海水或淡水注入船舱的一种水。
船舶压载水处理是船舶遵循公约规定进行的一项重要操作,目的是保证船舶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船舶压载水处理的背景是为了防止船舶在装货或卸货过程中产生不稳定的情况。
船舶在进行装货时,需要通过泵送海水或淡水来保持船舶的稳定性,以防止货物倾斜或船舶倾覆的情况发生。
然而,这些压载水中可能含有油污、污染物或生物等有害物质,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了一系列公约和规定,要求船舶在进行压载操作时,必须对压载水进行处理和管理,以达到一定的安全和环境要求。
船舶压载水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
物理处理是指通过过滤、沉淀、离心等方法去除压载水中的固体颗粒、油污等杂质。
化学处理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处理压载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去除有害物质的目的。
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可以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船舶压载水处理的过程需要具备相应的设备和系统。
一般来说,船舶上会设置压载水处理装置,包括压载水处理设备、过滤器、分离器、化学药剂加注系统等。
这些设备和系统能够对压载水进行处理和管理,确保压载水的质量符合公约规定的要求。
船舶压载水处理的目的是保证船舶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首先,压载水处理能够保证船舶在装货、卸货或调整稳性时的安全性,防止船舶因为不稳定而发生意外。
其次,压载水处理能够减少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此外,船舶压载水处理还能够提高船舶的经济效益,降低船舶运营成本,提高船舶的竞争力。
船舶压载水处理是航运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保障船舶运输的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加强对船舶压载水处理的监管,加强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以提高航运行业对环境保护的贡献。
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的处理技术一、背景介绍船舶压载水是指在航行过程中进入船舱的海水,用于平衡船体重心和提高稳定性。
但是,这些水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有机物和悬浮物等,对海洋环境造成了污染。
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水还会沉积产生沉积物,对船只的安全和效率造成影响。
因此,处理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处理技术1. 物理方法(1)过滤法:通过设置过滤器或网格来去除悬浮颗粒物。
(2)离心法:利用离心力将悬浮颗粒分离出来。
(3)沉淀法:让水在静止状态下沉淀,并将上层清水抽出。
2. 化学方法(1)加药法:向压载水中添加化学药剂,在化学反应中去除污染物。
(2)吸附法:将吸附剂加入压载水中,使污染物被吸附到吸附剂上。
3. 生物方法(1)生物滤池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压载水中的有机物。
(2)生物吸附法:利用植物或微生物对压载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和分解。
三、常见处理设备1. 压力过滤器:通过高压将水通过过滤介质,去除悬浮颗粒和微生物等。
2. 沉淀池:让水在静止状态下沉淀,再将上层清水抽出。
3. 生物滤池: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有机物。
4. 吸附剂反应器:加入吸附剂并与压载水进行反应,将污染物吸附到吸附剂上。
四、处理流程1. 进水口:船舶压载水进入处理系统。
2. 过滤处理:使用过滤器或网格去除悬浮颗粒和微生物等。
3. 化学处理:向压载水中添加化学药剂,在化学反应中去除污染物。
4.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有机物。
5. 沉淀处理:让水在静止状态下沉淀,并将上层清水抽出。
6. 出水口:经过多重处理后,船舶压载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可以直接排放到海洋中。
五、处理效果经过处理后,船舶压载水中的微生物、有机物和悬浮物等均被去除或分解,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同时,沉积物也得到了有效的处理,不会对船只的安全和效率造成影响。
六、总结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的处理技术是一个复杂而且重要的问题。
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染物,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压载水安全操作规程压载水是指在船舶货柜或其他结构中填充水用于提高船舶稳定性的一种操作。
压载水操作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安全规程,以确保船舶的安全性。
以下是关于压载水安全操作规程的一份指南,内容涵盖了压载水的填充、保持水位、排空以及其他注意事项。
一、填充水1.确保船舶具备压载水操作的必要条件,例如良好的结构强度和适当的容量。
2.在压载水填充之前,确保水源的质量良好,并将水源与船舶的饮用水系统等分开,以避免交叉污染。
3.填充水应逐渐注入,以防止突然倾斜或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必要时,应分阶段填充。
4.根据船舶的装载情况和运行状态,合理调整压载水的填充量,以确保船舶在压载状态下保持平衡和稳定。
二、保持水位1.压载水的水位应根据船舶的运行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海况进行调整。
特别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水位应保持相对较高,以提高船舶的稳定性。
2.压载水的水位调整应均匀进行,以避免船舶倾斜过大或不均衡。
根据船舶的载重情况和稳定性计算,确保压载水的分布均匀。
3.压载水的水位应定期检查和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的泄漏或其他问题。
三、排空1.在船舶安全靠泊之前,应及时排空压载水。
排空过程应谨慎进行,以避免船体突然变轻或倾斜。
2.排水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船舶的稳定性和倾斜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船舶的安全。
3.排空过程中,应防止压载水流入舱室或其他需要保持干燥的区域。
必要时,可以采用临时堵漏措施。
四、其他注意事项1.在运行过程中,定时检查船舶的压载系统和相应设备的工作情况,确保其稳定性和高效性。
2.遵守船舶压载系统的维护保养规程,及时更换设备和维修部件,以维持其正常运行。
3.进行压载水操作时,船舶应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避免过分振荡和剧烈震荡。
4.压载水操作应在经过合格的操作人员培训和指导后进行,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
在压载水的安全操作中,船舶所有人和相关人员应以安全为首要原则,并严格遵守以上规程。
同时,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也是确保船舶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
船舶压载水置换程序
一目的
指导船员对压载水置换管理进行正确操作
二内容
根据《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淀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和本船《压载水管理计划》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船压载水置换程序:
1.可能的情况下,应在距最近陆地200海里以上、水深至少为200米的海域进行置换操作。
若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则至少距最近陆地50海里、水深200米的海域进行置换。
2.若船长认为合理:由于恶劣天气、船舶设计或应力、设备失灵或其它任何异常情况,压载水更换会影响或威胁船舶的安全或稳性,则视情况可不进行或停止压载水的置换操作。
3.根据本船的压载水管理计划,建议在整个置换过程中要尽量使螺旋桨完全浸没在水中(艉吃水7.305米),如不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时,则必须尽可能缩短螺旋桨露出水面的时间。
4.操作步骤:
(1)大副在操作前应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核定每一步骤的船舶稳性及船体应力,确保船舶安全。
(2)根据本船的压载水管理计划,先进行底部压载舱的压载水置换,采取对称泵出——泵入的方法置换。
先置换1BWBTS&2BWBTP,然后置换
1BWBTP&2BWBTS.
(3)对于边压载舱水的置换,采取顶流溢出的办法进行压载水置换。
5.按照上述步骤所有舱压载水置换完毕以后,必须根据压载水管理计划后面的附页填写压载水置换的报告,详细的表格可参阅压载水管理计划中的附页表格。
三操作人员:
驾驶员。
第31卷 第1期世界海运Vol.31 No.1 2008年2月World Shipping Feb. 2008船舶防污船舶压载水置换方法及工作要点栾法敏Ξ(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关键词】船舶压载水;风险评估;置换方法【摘 要】根据国际海事组织对船舶压载水管理制定的相关法规及要求,探讨船舶压载水置换方法以及工作要点,围绕置换前的风险评估、置换方法的选择、不同置换方法应该注意的工作要领等方面对压载水的置换进行阐述。
中图分类号:U69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27728(2008)01200502031 压载水置换的相关法规IMO于1997年11月通过了加强对船舶压载水的控制和管理指南来减少有害水生物及病原体传播的A.868 (20)号决议,2004年2月IMO又通过了《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淀物控制与管理公约》,许多国家都将船舶压载水管理列入本国法律。
实施船舶压载水置换,旨在尽量减少由于船舶压载水和相关沉淀物导致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即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加强对世界海洋环境的保护。
由于近岸(包括港口和河口)生物被排放到深海中,或深海生物被排放到近岸水域通常都不能存活,因此公约要求船舶在深海中或者在港口国指定的海域进行压载水置换。
根据公约的要求,在置换压载水时必须满足以下3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距离最近的陆地至少200n mile,水深至少200m;如果条件不满足,则尽可能远离最近陆地,在任何情况下距离最近陆地至少50n mile,水深至少200m;或在港口国指定的海域。
2 目前置换压载水的主要方法根据国际海事组织对压载水的管理指南,目前被认可和接受的置换方法主要包括以下3种。
(1)逐一更换法(empty/re2fill method)。
是指将压载水从压载舱中用泵排放干净,并重新吸入洁净海水的方法。
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比较彻底地对压载水进行有效置换,在3种置换方法中该方法是更换最彻底的一种;完成压载水置换的时间较短。
该方法的缺点是:由于排放压载水能够改变船舶的吃水差以及船舶的稳性,同时对船舶的固有剪力和弯矩也会产生影响,因而需要仔细计划和监控,做好精确的计算,保证每一步都能够确保船舶整体和局部强度、稳性和吃水差维持在允许的范围内;需要考虑动态负荷影响,要考虑吃水差的变化是否会造成船上货物位移;要考虑天气情况的影响。
(2)溢流法(flow2through method)。
又称为注入顶出法,是指从压载舱的底部泵入清洁海水,使原来的压载水通过溢流孔从顶部排出的方法。
因为压载舱有一定的舱容,所以当泵入一定量海水时也同时排出相同量的海水,从而达到压载水置换的目的。
研究发现,要达到压载水95%的更换量,需要泵入3倍舱容的水量。
该方法的优点是:由于不改变船舶的吃水差和稳性,对船舶的局部强度和总纵强度影响不大,同时也不会产生货物移位等负面影响。
基于这些优点,在使用该方法进行压载水置换时,不用进行周密的计算,也便于船员的操作;同时该方法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在恶劣天气里也可以进行操作。
该方法的缺点是:对于老旧船该方法不太适用,因为在使用溢流法置换时泵和管系的压力比较大,很容易造成对管系的破坏;不仅如此,置换过程中压载舱压力增大同样也存在着危险。
另外,有些船没有设计顶部溢流的端口,不能使用该方法。
(3)稀释法(dilution method)。
是通过管路的设计,将清洁海水从压载舱顶部注入同时从底部排出的方法。
此方法也是至少向舱内泵入3倍于舱容量的海水。
稀释法因涉及船舶设备、管路的改进或添置,故仅在新造船上设置后才能使用。
对于目前大多数船舶来说,压载水的置换方法主要为逐一更换法和溢流法。
3 置换压载水时的风险评估以及方法选择在压载水置换以前应做好风险评估,然后采用适合于本船的置换方法。
不同类型的船舶应选择不同的置换方法,船长应充分考虑压载水置换过程中产生的风险,然后谨慎决定采用哪种方法。
Ξ[收稿日期]2007207220[作者简介]栾法敏(1969-),男,山东高密人,船长,讲师3.1 风险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中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本船的类型、大小和船龄:在压载水置换过程中是否会给船舶的吃水差造成很大的改变?是否会引起船舶局部剪力和总纵弯矩较大的改变?这些改变是否会对船舶造成本质性的损伤?(2)船舶的稳性:是否在置换过程中会造成稳性的变化?自由液面的影响有多大?这些改变是否能够保证船舶的安全?(3)货物情况:压载水的置换是否会引起货物的移位?如果船载货物是钢材/钢卷或者大件货物,在置换过程中吃水差发生一定的变化,很容易造成货物的移动,货物的移动将带来巨大的潜在危险。
(4)压载舱的结构:对于不同的船,压载舱的结构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上下边柜相通,有的是上下边柜分开的。
压载舱舱壁以及压载水的管系强度是否足够?置换对它们的结构造成实质性的损伤?(5)压载泵的工况:根据本船压载水泵系的工作特点,是否可以持续长时间大负荷进行运转?(6)航线和海况:本船的航线中是否会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周围的实际海况是否允许置换压载水的操作?当遇到台风、飓风、浮冰等恶劣天气时,不易进行压载水置换的操作。
(7)港口当局对压载水置换的要求:不同的国家对压载水的置换有特殊的要求,应该根据各个国家的相关要求制订必要的操作措施,否则会面临罚款、滞留等处罚。
(8)船员的综合素质:船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如果遇到一批素质较差的船员,虽然有一个好的置换计划,但也不一定会严格执行。
在制定置换计划时应该考虑本船船员的素质:如果船员素质高,可以去执行一些技术难度较大的操作;如果船员素质低,只能执行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置换计划。
3.2 置换方法的选择(1)逐一置换法。
由于该方法置换的比较彻底,如果港口当局的要求比较严格,并且船舶状况比较好,船舶的强度和稳性能够满足要求,装载的货物是不易移动的,船员的执行力比较强,则在天气许可的情况下建议采用该方法。
(2)溢流法。
该方法置换的不是很彻底,如果本船是老旧船,船舶的稳性和强度受到一定的限制,装载的是大件货或钢材等容易发生移位的货物,又遇到恶劣天气,建议采用比较保守的溢流法。
4 置换压载水时的工作要点压载水的置换总的来讲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确保船舶的安全,将本船的压载水最大量地更换成深海海水或指定区域的海水。
在置换操作过程中,有一些技术上的细节需要注意,下面着重探讨逐一置换法和溢流法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4.1 逐一置换法的注意事项(1)制定严格的置换计划。
首先根据压载水管理的要求,依据装载仪和稳性手册预先制定出更换压载水的计划。
该计划要分步骤进行,在每一步的置换过程中要严格满足船舶的稳性并注意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
每一步置换计划所产生的弯矩、剪力值不能太大,最大不超过80%。
对于老旧船,更应该将弯矩、剪力值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2)控制船舶吃水差。
在压载水置换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船舶保持适度的吃水差,让螺旋桨完全浸没在水中,防止发生飞车现象,使得压载水的置换不影响船舶的航行。
同时也要使得驾驶台盲区符合要求。
螺旋桨的沉深率和驾驶台盲区是一对矛盾的因素:要想有较好的沉深,则驾驶台盲区就可能超出范围;如果要使驾驶台盲区较小,则螺旋桨就有可能露出水面。
故两者应协调考虑,保持适当的吃水差,使两者适中。
(3)宜采用对称更换。
对于各个压载舱的置换,配载软件计算的总纵强度是船舶静止状态下水平和垂直的剪力、弯矩值,所以换水时应该对称更换,即将某一舱压载水左右一起排空或注入。
而不能为了满足所谓的船舶强度,而采取诸如排1舱左和5舱右,这时看起来弯矩、剪力满足要求,但对船体产生的扭矩会损伤船舶,而又无数据显示其大小,故不能采取。
另外,不能同时操作太多的舱室,也不能对不同的舱室采用排出和注入同时进行的方法。
(4)禁止在大风浪中置换压载水。
在压载水置换过程中,应注意天气的影响,禁止在大风浪中更换压载水,风暴舱压载水的更换更应在风浪小时进行。
大风浪产生较大的波峰和波谷,使得船舶在海水中的受力点变得不确定,容易造成船舶较大的中拱和中垂现象。
如果在这个时候置换压载水,容易使中拱和中垂现象加剧,对船舶的损伤是非常严重的。
(5)谨慎操作风暴舱压载水的置换。
一般装载手册中都有对风暴舱进行压载的简要说明,大部分船舶的风暴舱禁止压载20%~90%,最好压满。
所以在压载水置换过程中,应先将风暴舱压载水排至20%以下,再将其相对应的原空着的上下边柜压满(因为当风暴舱压满水时,其对应的上下边柜一般是空的,如果不空,则船舶的总纵强度可能超出范围),之后再将风暴舱彻底排净,更换干净的压载水。
压水过程与排水过程相反,即先将风暴舱压至20%以下,再将其相对应的上下边柜排空,之后再将风暴舱彻底压满。
这样操作一般不会使弯矩、剪力值太大,且满足要求。
而如果将风暴舱一次性排空,大多数船舶的弯矩、剪力值都会超出范围。
4.2 溢流法的注意事项(1)检查溢流孔是否开启。
目前船上压载水更换大多采用通过甲板人孔或小舱盖溢流,且其溢流阻力小。
15第1期 栾法敏:船舶压载水置换方法及工作要点 在进行该方法操作时,要仔细检查一遍这些溢流孔是否打开,否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2)满足泵入3倍舱容的水量。
应根据泵的工作量,计算出压载水泵需要工作多长时间才能够满足泵入3倍舱容的水量,这3倍的水量需要从舱底部注入,而从舱顶部流出。
(3)注意减小对压载舱壁产生的压力。
在压载水置换过程中,应注意泵入的海水对于压载舱壁产生的压力影响。
为尽量减小压力影响,在无确切数据可供参考时,尽量用1台压载泵,并将相应压载舱的人孔全部打开,以减小对舱壁的压力。
(4)注意及时关闭溢流孔。
在压载水更换完毕后,尽快将开启的人孔和小舱盖重新紧闭,防止船员失足跌下去,也防止外界因素污染压载水。
(5)避免在大风浪或冰冻天气条件下置换。
尽量避免在大风浪或冰冻条件下进行置换,因为船舶的颠簸会对泵系造成很大的负荷。
冰冻天气甲板上容易结冰,带来操作上的难度和危险。
5 结 语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港口当局对压载水置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继出台的各种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多,对船员来讲,如何高质量地置换压载水成为工作中的重点。
操作人员不仅要保证船舶的安全,同时又要符合港口当局的置换要求。
操作人员应从提高业务素质入手,深入了解本船的构造以及置换过程的工作原理,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压载水的置换工作。
[参考文献][1] 中国船级社.[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2] 严进军.船舶压载水管理及国家对策探讨[J].中国海事,2006(11):44-46.B allast w ater exchange method and cautionL UAN F a2minIMO所属便利委员会将成为正式机构 随着2007年12月7日也门共和国向联合国托交其接受文书,国际海事组织协定1991年修正案(The1991a2 mendments to the IMO Convention)将于2008年12月7日生效,IMO所属的便利委员会(IMO’s Facilitation Commit2 tee)将成为正式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