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课件1
- 格式:ppt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30
第一章教育管理学总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识记管理的含义、特点、属性、职能;了解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2、理解管理、领导、行政、教育管理、教育行政、学校管理及教育管理学、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3、掌握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了解教育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明确学习和研究教育管理学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管理、领导、行政、教育管理、教育行政、学校管理几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学习和研究教育管理学的意义。
2、难点:几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述与问答、讨论结合[四]教学时数6学时[五]教学过程与内容第一节管理的意义、特性、职能和历史发展一、管理的意义1、管理的词义在汉语中,“管”有“管辖、管制、负责、照管、约束”之意。
“理”有“整理、治理、处理、协调、办理”之意。
管理的本意是指负责处理某事,使之顺利完成。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管理一词被普遍使用,如教师管理学生和班级;国家领导管理国事;主妇管理家务等等。
广义的管理涉及包罗万象的活动。
管理的英语为Administration来源于拉丁语,意思是管理、经营、行政。
由前缀Ad和词根Ministration构成。
前缀表示添加,主要是对词根进行强调。
词根的意思是照顾某事或某人的过程,是做有用的、需要的、有帮助的事。
因而Administration一词最普遍的解释是有帮助功能的、有服务性能的、有帮助责任的、有促进作用的相互关联的活动。
从Administration词义可以看出,管理的实质是使帮助组织达到目标,服务于组织的成员,照管组织中的物质,促进与协调组织成员的工作等一系列活动。
在英语中,Management(管理、经营、处理)一词的使用也较频繁。
其使用范围甚至超过Administration。
最初教育界还羞于使用此词,因为该词是商业、企业用语,含有“营利”的意思。
但是随着该词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它也逐渐为教育界所接受并使用。
第一章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第一节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一、什么是教育管理学1、广义:以整个国家教育系统的管理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以中央或地方的教育法令、法规为指导,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对整个教育行政系统和各级各类学校组织进行规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实现管理目标优化的一门现代学科。
2、狭义: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构建学校和社区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和健全学校组织及其运行机制,优化办学资源,调动全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的一门现代科学。
二、教育管理学的性质1、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1)教育是一中社会现象,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中各个因素对教育的存在于发展有激励或制约的双重作用。
(2)一些人认为自然科学是科学而社会科学不是,若我们只是用自然科学的观点来要求它,是不符合对社会现象研究的真实情况的。
理由是:①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教育存在于开放系统中,受确定因素和不确定因素的印象,因此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不稳定、不规则、不清晰的非线性、复杂性运动现象的特点。
②社会科学是人的科学。
在科学体系中存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科的价值体系,社会科学就是研究客观世界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人与社会存在价值关系,社会科学也就是价值的科学。
③社会科学的整体性。
社会是有机整体。
2、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3、教育管理学的文化性。
第二节教育管理学的特点1、教育管理学是增长智慧的科学2、教育管理学是富有挑战性的科学3、教育管理学是价值的科学任何一位管理者在解决处理问题时都要经过三个阶段:识别信息(什么是)——价值判断(利弊得失)——行为选择4、教育管理学是权变性的科学权变就是权衡应变的意思。
它要求我们一切管理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既有高度原则性又要灵活选择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5、教育管理学是行动的科学第三节现代教育管理学产生的背景和条件1、自从人类文明史上有了有组织的教育以后,也就有了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