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伊和米斯克尔也基本上是按照管理发展 的历史线索讨论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
– 他们认为,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在过去的90多 年中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古典组织思想、人际关 系、社会科学方法和新出现的反传统方法。”
• 著名学者塞基万尼(Sergivanni,Tomas)采用历 史分析和模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00年 来教育管理思想的发展形态。
制订行为规范
学生手册、教学常规管理条例、教师奖励办法。
招聘人员以能力和专业为基础 对进入教育部门工作的人要有教师资格证书。 制订出完成任务的最佳方法 在雇员中建立纪律 学校不断寻求语、数、外等课程的最佳教学方法。 学生要遵守学校规章,教师要服从教育规范,为 人师表。
二、人际关系理论:以人为本
• 如果说古典组织理论属于科学主义的话,而人际关 系理论和人力资源理论则属于人本主义。 • 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理论,首先以“人际关系理论” 的形式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运用并发展于40一 50年代;60年代以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以“人力 资源理论”的形式广泛运用于各种管理活动中。 人际关系理论和人力资源理论都重视组织中个体 成员合理需要的满足,以提高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工 作效率。
– 第一种模式从1900年早期到1930年左右的“关注 效率模式”阶段。这种模式又具体分为“科学管 理与效率模式”和“官僚制理论与效率模式”。 – 第二种模式是1930年到1965年左右的“关注人的 阶段”,着重分析了“人际关系理论”(human relationship)和“人力资源理论” 。 – 第三种模式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现在的“关 心政治与决策制定”。 – 第四种模式是“关心文化”模式。
(三)古典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工业界和工厂 管理,对教育管理界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