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第六章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52.50 KB
- 文档页数:37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之1学校的形成与发展PPT第⼀节学校的形成与发展◆思考题:◆1,学校是怎样产⽣的?学校的产⽣需要哪些条件?◆2,现代学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学校形成需要哪些条件?◆1,社会⽣产⼒的发展。
◆社会条件◆⽣产⼒的发展——剩余产品——管理剩余产品——管理者——从事脑⼒劳动——形成以脑⼒劳动为主的专任教师。
2,社会⽣产⽣活经验的积累。
有了⽣产⽣活经验的积累,意味着有了教学的内容,这构成了学校产⽣的条件之⼀。
3,⽂字的出现。
⽂字符号的出现,为⽣产⽣活经验的积累提供了可以教育和传播的载体。
(⼀)早期的学校在中国,最早的学校称为“庠”有上庠和下庠两类。
上庠提供较⾼等的教育,也称太学。
下庠提供较低程度的教育,也称⼩学。
西⽅最早的学校主要有两类:世俗学校和宗教学校。
世俗学校包括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和⽂⼠学校等。
宗教学校包括寺庙学校、古儒学校等。
学校的产⽣,标志着形式化和制度化教育的开始,⼈类社会的教育从此成为⼀种专门化的事业。
1,中国学校的发展中国学校的发展历程历经了官学、私学、书院、学堂、新式学校等过程。
“稷下学宫”是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杰出代表。
中国古代儒家学派教育内容:倡导“有教⽆类”教学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学⽅法:因材施教宋元明清时期:发展书院如⽩⿅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等。
培养⽬标:外交⼈才、实⽤军事⼈才1905年-民国时期:废科举,兴学堂。
1949年新中国成⽴后:中国政府接管旧学校并将旧式私⽴学校、教会学校转为公⽴学校,并着⼿普及⼩学教育。
1978年后:随着“科教兴国”重⼤战略的提出,我国学校教育有了快速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开始迈向现代化。
1995年,国家启动“211”⼯程1998年,国家启动”985“⼯程2015年,国家启动“双⼀流”⼤学建设。
古希腊时期:代表性的学校教育——雅典学校与斯巴达学校。
雅典学校: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法灵活多样。
斯巴达学校:以军事教育为主,教学⽅法偏严明纪律和刻苦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