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活动:米罗的点线世界(欣赏)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走进米罗的世界》教学案例1. 引言1.1 引言米罗(Joan Miró,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是20世纪西班牙著名的现代派艺术家,被誉为“现代绘画的诗人”。
他的艺术作品充满了幻想和超现实主义的色彩,极具独特的个人风格,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
《走进米罗的世界》是一堂专门介绍米罗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的教学课程。
通过这堂课程,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米罗的生平和艺术成就,领略他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对艺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本文将详细介绍《走进米罗的世界》教学案例设计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堂课程的特点和价值。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对米罗的艺术世界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000字】2. 正文2.1 绪论米罗(1887-1983),全名乔安·米罗,是20世纪最重要的西班牙画家和雕塑家之一,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大师。
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形式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闻名于世,深受人们喜爱。
米罗的艺术作品充满了抽象、梦幻和神秘的特点,他在作品中常常运用大胆的线条、鲜艳的色彩和奇特的形态,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既充满了力量和活力,又包含着深邃的内涵和情感,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通过学习米罗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他独特的艺术观念和创作风格,进而启发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创作的灵感。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米罗的世界,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他们的艺术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走进米罗的世界》教学案例设计,带领学生一起探索米罗的艺术世界。
【本段共213字】.2.2 米罗的生平和艺术成就米罗(Joan Miró,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是20世纪西班牙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被公认为是现代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米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而闻名于世。
美术欣赏课——《走进米罗的抽象世界》江都区少年宫朱骏一、教学理念:美术欣赏课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校外美术审美教育的重点内容,其教育价值极高,它不仅能通过直观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员审美修养,而且,对于美术的学习又有很强的技术示范作用,尤其是对艺术成就极高大师名画的赏析,上述功能就更加突出。
因此,美术欣赏课上得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校外美术教育的目标。
大国需要有与之媲美的大师,经济崛起的中国最缺的是各领域的大师,青少年是一个孕育大师梦想的年代,处于校外美术教育一线,肩负培养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我们要做有情怀有抱负有格调的教师,引导孩子们从小走近大师、感悟大师、追寻大师,并萌发超越大师的艺术梦想。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儿童画创作班第一学期“与大师有约”美术欣赏教学单元的一环,是集知识传授、欣赏评述和动手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学画的孩子对绘画大师都非常崇拜,大师的作品往往和孩子的内心是相通的,大师所追求的纯真境界也是孩子所特有的。
在大师的艺术世界里神游,凡高的色彩,马蒂斯的线条,米罗的神奇,夏加尔的梦想,毕加索的夸张与变形,克利的梦幻与率真都会让孩子的心灵产生碰撞和共鸣,唤起相同的感动,引发孩子急于表达的愿望和激情。
本课以米罗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为欣赏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对米罗绘画作品的认识及解码,获得对绘画大师米罗艺术创作精神和创作轨迹的理解,并融入绘画的游戏、创意活动,让学员以米罗的绘画方式积极的进行操作尝试,提高孩子的审美趣味,打开眼界,吸取营养,借鉴精华,培养学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拓展思维想象空间,为自己今后的绘画创作打下厚实的艺术根基。
三、学情分析:儿童创作画班学员人数35人,年龄8至9岁。
经过两年多儿童画的系统学习,掌握油画棒画,彩水笔画,线描画、水粉画、水墨画、色彩装饰画、版画等绘画表现技法,其审美能力,绘画表现能力,想象创新能力相对较强,绘画有自己的主见,他们的抽象思维逐步发展,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理解并描绘作品。
《走进米罗的世界》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分析米罗(Joan Miró 1893-1983)是20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以其抽象的绘画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语言著称于世。
米罗的作品常常被称为“童年的涂鸦”,他的艺术风格深受儿童绘画的影响,充满了童真与童趣,是现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学案例旨在通过《走进米罗的世界》教学,让学生了解并欣赏米罗的绘画艺术,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走进米罗的世界》,了解米罗的生平和艺术风格,掌握米罗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描摹米罗的画作,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绘画技巧。
3.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米罗作品中蕴含的童真和童趣,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1. 教学内容:《走进米罗的世界》2. 教学过程:第一节:了解米罗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米罗的生平和主要艺术风格,让学生初步了解米罗的艺术特点和创作风格。
第二节:欣赏米罗的作品展示米罗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感受其作品中蕴含的童真与童趣,引导学生畅想和发挥想象力。
第三节:学习米罗的绘画技巧以米罗的作品为范本,教学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让学生通过模仿和描摹米罗的作品,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第四节:创作米罗风格的画作引导学生运用米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技巧,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米罗风格的画作,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1. 演讲法:教师通过讲解和介绍,让学生了解米罗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2. 图片资料展示:通过米罗的作品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米罗的艺术魅力。
3.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示范和实际操作,教学学生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米罗的作品图片和视频资料。
探索美的世界——大班美术教案《点线之舞》!
教师将向幼儿介绍基本的点和线的概念。
幼儿可以看到许多事物都由点和线组成。
例如,我们的脸部特征形状,就是由眼睛、耳朵、鼻子等零散的点和线组合而成的。
接下来,幼儿将会学习如何使用笔和颜料进行绘画,以便于他们能够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作品。
教师告诉幼儿,有些线条是直线,有的是弯曲的,在画作中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会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通过对观察事物深入思考,幼儿们将学会将现实中看到的点和线条创造出自己的图案。
本节课将着重于使用点和线创造出形状以及训练幼儿创造能力。
教师将给出简短的示范,让幼儿们了解如何在绘画中展现线和点。
接下来,教师将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力自由画出一些形状,以便于训练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师的辅助下,幼儿们可以将他们自己的创意转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作品。
教师还将会给出一些更多样化的示例,指导幼儿们在画作中更多地运用点和线条。
通过本章的学习,幼儿们将学到探索美的世界的能力,学会观察和使用简单的线和点创造出更加复杂的图案。
本节课可以让幼儿们发现自己创意无限,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这次探索美的旅程令人回味无穷,也为幼儿们未来的学习生涯奠定了基础。
第 1 页共 1 页。
图片:我最欣赏的画家~米罗MIRO<人物与红色太阳> 米罗生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1907年开始学习艺术,曾在巴塞罗那市的几所美术学校学习。
他早年接触过许多前卫艺术家,如凡高、马蒂斯、毕加索、卢梭等人的作品,也尝试过野兽派、立体派、达达派的表现手法。
在接受了各种可能的影响之后,他逐步探索出一条独特的艺术道路,形成了完全属于自己的个人艺术风格。
当然,这成功还得益于他家乡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艺术传统。
<女儿与蝴蝶> 米罗的艺术是自由而抒情的。
他的画中往往没有什么明确具体的形,而只有一些线条、一些形的胚胎、一些类似于儿童涂鸦期的偶得形状。
颜色非常简单,红、黄、绿、蓝、黑、白,在画面上被平涂成一个个的色块。
看起来,这些画自由、轻快、无拘无束。
但是,如果你认为它们是漫不经心一蹴而就的,那你就错了。
它们其实是艺术家自由幻想和深思熟虑相结合的结果。
正如米罗自己所述,“当我画时,画在我的笔下会开始自述,或者暗示自己,在我工作时,形式变成了一个女人或一只鸟儿的符号……第一个阶段是自由的,潜意识的。
”但是,“第二阶段则是小心盘算。
”因此,尽管米罗的画天真单纯,仿佛出自儿童之手,但它们绝没有儿童画的稚拙感,它们是缜密思考后的流畅活泼。
<皇帝的宦臣> 米罗的艺术代表了超现实主义的另一种风格,即有机的超现实主义。
米罗的作品是令人愉快的,其画面洋溢着自由天真的气息,往往人见人爱。
<诗人与太阳> 米罗艺术的卓越之处,并不在于他的肖像画或绘画结构,而是他的作品有幻想的幽默——这是其中一个要素。
另一个卓越之处就是,米罗的空想世界非常生动。
他的有机物和野兽,甚至他那无生命的物体,都有一种热情的活力,使我们觉得比我们日常所见更为真实。
<人物与星星> 米罗的画风,总是有一种天真、无邪、贪玩的风格。
他以有限的记号要素还元做画,达到现代画自由表现的境地,作品幻想虽神秘,表现却明晰,画面充满了隐喻、幽默与轻快,表现孩童般的纯朴天真,并且富有诗意。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米罗星空》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星空》,详细内容为欣赏米罗的作品《星空》,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让幼儿感受米罗星空的奇妙之处,了解米罗的绘画风格,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米罗及其作品《星空》,培养幼儿对艺术作品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表达、创造等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自己的星空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米罗星空的奇妙之处,掌握米罗的绘画风格。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表达、创造等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米罗作品《星空》的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米罗作品《星空》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幅画有什么奇妙的地方?”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米罗的绘画风格,引导幼儿了解米罗星空的特点。
(2)教师示范如何画出米罗星空,讲解绘画技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自主观察米罗星空,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的奇妙之处。
(2)幼儿在画纸上尝试画出米罗星空,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5分钟)(1)幼儿分组讨论自己创作的星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全班交流。
(2)幼儿展示自己的星空作品,全班欣赏。
六、板书设计1. 米罗星空2. 米罗绘画风格:简单、奇妙、色彩丰富3. 绘画技巧:线条、形状、色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自己的星空作品。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一幅星空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表达、创造等能力,使幼儿对米罗星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16学年第二学期园级公开活动活动名称:点线之舞——学做大师米罗(大班)设计思路:幼儿园的绘画活动中,很多时候是让小朋友画具体的事物,今天让他们接触的是米罗的作品,作品星空是由点线组成的,区别于以往幼儿见到的作品,比较抽象,在幼儿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让他们将点和点手拉手做朋友,再通过添画变成其他的东西,启发幼儿的想象。
活动目标:1、利用点线的变化,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2、欣赏大师作品,感受点线变化带来的美感,体验做大师的自豪。
活动准备:牛皮纸、炭笔、油画棒、金银粉、音乐、PPT米罗的作品。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我们要和它一起玩游戏,看看是谁?(点)2、重点提问:我觉得它像一个圆溜溜的皮球,你觉得像什么呢?(轮胎、鸭蛋等)小结:小朋友把这个想象成了很多很多的东西。
3、教师引导幼儿画出各种大小,形状不一样的点点。
师:这个点点在纸上好孤单啊,等会会给你们一段魔法音乐,请你们听着音乐用这支魔法笔在纸上画大小、形状不一样的点点,但是点点不能排队。
先把魔法笔拿好,找一个空的地方,不要很挤,当魔法音乐消失的时候,赶快把你们的魔法笔放回箩筐,坐回原来的地方。
3、幼儿操作画不同的点点。
二、线变化造型1、现在老师又请来了一位朋友,(出示PPT)看看它是谁呢?(幼儿自由回答)2、(出示PPT)示范将线和点连起来,看,老师让线和点手拉手跳起了舞。
变成了一个图形你们觉得像什么?3、你们想不想试试,等会老师还会给你们一段魔法音乐,当音乐消失你们该怎么做?记住动作是柔柔的、轻轻的。
三、画作欣赏1、出示米罗的名画“星空”2、这幅画和你平时看到的画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小结:我们小朋友平常见到的画,都能一下子看出画了什么。
好像这幅画看不出什么来。
其实世界上有很多大画家,就像米罗一样画上只有一些点点啊,线啊,还一些颜色,没有什么真实的一下子能看出来的东西,这样的画叫抽象画。
3、引导幼儿观察,讲述,感受点线变化的美。
欣赏米罗名画《红太阳吞噬蜘蛛》幼儿园大班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抽象画”的艺术风格。
2.培养幼儿大胆的表达对作品的认识和感觉。
活动准备1.课件-米罗的画《红太阳吞噬蜘蛛》幼儿园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欣赏一幅很著名的名画,是什么呢?二、展开课件:米罗的画《红太阳吞噬蜘蛛》1.幼儿自由观察,大胆讲述。
你从画中看到了什么?试着给画起个名字。
(尽量鼓励幼儿从形状,颜色等方面,描述出自己从画中看到的东西,对能力弱的孩子可让他指出。
)2.向幼儿介绍这幅画的名称与作者及抽象派作品的风格特征。
画这幅画的作者,名字叫米罗是一位世界有名的大画家,他给这幅画起了个名字,叫《红太阳吞噬蜘蛛》。
知识讲解:世界上有很多画家,有的画家画的画很逼真,画上的鱼、鸟、人等就象真的一样,有的画家就不愿意画真的东西,他们只是画一些颜色、形状、线条等来表达他的想法,这样的画叫“抽象画”。
3.引导幼儿从画面造型上欣赏,感受作品夸张、变形的手法。
从画中什么地方能感觉到有红太阳?红太阳藏在哪里?和我们画的太阳一样吗?从画中什么地方能感觉到有蜘蛛?蜘蛛藏在哪里?和我们见到的蜘蛛一样吗?(作品与蜘蛛模型比较)小结:这种作画手法叫夸张,变形。
提问:画家把红太阳和蜘蛛夸张、变形后有什么感觉?4.从作品内容上欣赏,体验画家丰富的想象力。
解释“吞噬”的含义,咬碎后咽下去。
画中什么地方能感觉到红太阳在吞噬蜘蛛?我们现实中看到的红太阳是什么样子的?红太阳真能吞噬蜘蛛吗?(画家的想法好奇特)5.从作品色彩上欣赏体验作品鲜艳而神秘的感觉。
画家画这幅画用了什么颜色?感觉怎样?底色绿色与红色在一起有什么感觉?(对比色很鲜艳)当看到一个黑忽忽的东西后有什么感觉?6.扩展幼儿思维,发挥幼儿丰富的想象力?画家为什么要让红太阳吞噬蜘蛛?当你看到红太阳时你还会想到什么?三、活动延伸:愿意创作的幼儿可到美工区自选材料创作。
附:米罗,西班牙画家(1893—1983),在超现实主义的两大派系中,属于抽象和无意识派大师。
美术欣赏课——《走进米罗的抽象世界》江都区少年宫朱骏一、教学理念:美术欣赏课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校外美术审美教育的重点内容,其教育价值极高,它不仅能通过直观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员审美修养,而且,对于美术的学习又有很强的技术示范作用,尤其是对艺术成就极高大师名画的赏析,上述功能就更加突出。
因此,美术欣赏课上得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校外美术教育的目标。
大国需要有与之媲美的大师,经济崛起的中国最缺的是各领域的大师,青少年是一个孕育大师梦想的年代,处于校外美术教育一线,肩负培养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我们要做有情怀有抱负有格调的教师,引导孩子们从小走近大师、感悟大师、追寻大师,并萌发超越大师的艺术梦想。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儿童画创作班第一学期“与大师有约”美术欣赏教学单元的一环,是集知识传授、欣赏评述和动手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学画的孩子对绘画大师都非常崇拜,大师的作品往往和孩子的内心是相通的,大师所追求的纯真境界也是孩子所特有的。
在大师的艺术世界里神游,凡高的色彩,马蒂斯的线条,米罗的神奇,夏加尔的梦想,毕加索的夸张与变形,克利的梦幻与率真都会让孩子的心灵产生碰撞和共鸣,唤起相同的感动,引发孩子急于表达的愿望和激情。
本课以米罗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为欣赏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对米罗绘画作品的认识及解码,获得对绘画大师米罗艺术创作精神和创作轨迹的理解,并融入绘画的游戏、创意活动,让学员以米罗的绘画方式积极的进行操作尝试,提高孩子的审美趣味,打开眼界,吸取营养,借鉴精华,培养学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拓展思维想象空间,为自己今后的绘画创作打下厚实的艺术根基。
三、学情分析:儿童创作画班学员人数35人,年龄8至9岁。
经过两年多儿童画的系统学习,掌握油画棒画,彩水笔画,线描画、水粉画、水墨画、色彩装饰画、版画等绘画表现技法,其审美能力,绘画表现能力,想象创新能力相对较强,绘画有自己的主见,他们的抽象思维逐步发展,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理解并描绘作品。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米罗星空》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星空》,详细内容为欣赏米罗作品《星空》,了解米罗的绘画风格,学习运用点、线、面等元素创作属于自己的星空作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米罗的绘画风格,感受星空的神秘与美丽。
2. 学习运用点、线、面等元素进行绘画创作,提高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点、线、面等元素创作星空作品。
重点:欣赏米罗作品《星空》,了解其绘画风格,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米罗作品《星空》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抹布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抹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夜晚的星空,引导他们描述星空的颜色、形状等,激发幼儿对星空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米罗及其作品《星空》,分析作品中的点、线、面等元素,引导幼儿感受米罗的绘画风格。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点、线、面等元素创作星空作品,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创作。
4. 创作环节(15分钟)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大胆创作。
5. 展示评价(5分钟)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米罗星空点、线、面元素神秘、美丽2. 创作步骤:构思绘画调色完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星空作品。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运用点、线、面等元素创作星空作品。
2. 作业要求:作品要富有创意,颜色搭配和谐,线条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欣赏米罗作品《星空》,让幼儿了解了米罗的绘画风格,学会了运用点、线、面等元素创作。
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指导。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用其他绘画材料(如蜡笔、水粉等)进行创作,鼓励他们探索更多的绘画方法,提高绘画技能。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中班美术欣赏教案米罗点线画(四篇)目录:中班美术欣赏教案米罗点线画一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刮蜡线描画二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图形拼画三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圆圈画四- 1 -中班美术欣赏教案米罗点线画活动目标:1.喜欢看米罗的抽象线条画,能积极参与讨论和绘画活动。
2.尝试用点和线组合,绘画表现熟悉的简单食物轮廓。
3.能大胆发挥想象,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 . 经验准备:对直线、简单螺旋线的绘画方法掌握。
2 . 材料准备:幼儿用书;黑色粗浅笔活动过程:1.教师用手势"讲述"语言,集中幼儿注意力,观察运动的线条,导入活动。
玩法:(1)太阳升起来了--右手握拳头,左手五指张开放在右手拳头后面,右下至上移动。
(2)小鸟飞起来了--双手大拇指互相钩着,其余手指前后移动,表现鸟飞动作。
(3)小河的水在流淌--双手自胸前做波浪式向两侧移动。
(4)我回家了--右手食指和中指立起来,交替向前移动,模仿人的腿走路动作。
教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猜测,最后教师把四个手势连起来表演,连贯讲述,激发幼儿兴趣。
2.翻开幼儿用书,欣赏米罗的名画。
(1)教师:刚才老师表演的手势中,有哪些线条?(放射的短线、曲线)其实,早在很多年前,有一位外国的米罗爷爷,就用小朋友最喜欢的简单线条,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观察米罗的两幅不同风格的线条抽象画。
引导幼儿互相交流。
提问:这里有两幅米罗爷爷的画,你喜欢哪一幅?你发现米罗爷爷画出了哪些有趣的线条?这些线条,你感觉像什么?你能大胆讲一讲这幅画的意思吗?3 . 幼儿模仿米罗作品,尝试用点和线组合绘画。
(1)发放绘画工具,让幼儿模仿米罗的线条表现,用简单线条表现出小河流水和小鸟造型。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作画,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可事先在纸上绘画出石头、鸟的头部,让幼儿续画完成。
4 . 幼儿与同伴互相交流欣赏,结束活动。
中班艺术活动米罗的点线世界教案中班艺术活动:米罗的点线世界一、活动目标通过学习米罗的点线世界,培养幼儿对于点、线、空间的感知,提升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启发幼儿的艺术思维和表现力,增强幼儿对于美的感受和理解。
二、活动流程1. 导入环节教师播放一段米罗的点线作品视频,简单介绍米罗的生平和艺术风格,引导幼儿发现点和线的存在,并感受其中的美感。
2. 活动主题教师以米罗的点线作品为主题,带领幼儿探索不同的点、线形态,并通过拼贴等方式进行艺术创作。
3. 创作过程(1)示范环节:教师示范利用不同的点和线形态进行拼贴创作,如利用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形状拼贴成一个小鸟,或是以曲线、直线等线形态拼贴成一朵花等。
(2)创作环节:给每位幼儿提供不同颜色、形状的点和线,并配合糊纸、剪纸等工具进行自由创作。
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特点适当提供范例引导。
4. 展示环节在活动结束时,老师指引幼儿进行相互分享,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谈论自己的创作感受和心得,加深对于本次艺术活动的体验和领悟。
三、活动心得平面艺术在幼儿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米罗作品的色彩丰富,形态独特,可以启发幼儿对于点、线、空间的感知和创新思维,培养幼儿从美的角度去感知他们周围世界的能力。
在活动布置中,充分利用各种创作工具,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素材,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
在展示过程中,老师适时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感悟,为他们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本次活动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加强了幼儿艺术性和审美性的培养,丰富了幼儿的身心体验。
此次艺术活动的目标是启发幼儿的艺术思维和表现力,提高幼儿感知物体形态和空间关系的能力。
通过学习米罗的点线世界,我们希望能够让幼儿深入领会米罗创作的精髓,进而进行个人创作和探索。
教师在导入环节展示米罗的代表作,并简单介绍米罗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引导幼儿在欣赏中主动寻找其点线作品中的魅力,以激发幼儿艺术创造的兴趣和想象力。
在此基础上,可利用教具、游戏、竞赛等各种形式设计活动,激活幼儿的多元化感知能力。
《走进米罗的世界》教学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走进米罗的世界》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分析《走进米罗的世界》是一本介绍米罗艺术的图书,通过对米罗的生平、艺术风格、作品鉴赏等方面的介绍,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米罗及其作品。
米罗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在当代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艺术教育来说,通过对米罗的介绍和作品的鉴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对《走进米罗的世界》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米罗的生平、艺术风格、作品特点等,掌握关于米罗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通过对米罗作品的鉴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3. 情感目标通过对米罗艺术的介绍,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他们能够欣赏艺术作品,感受艺术的魅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米罗的生平和艺术风格;(2)米罗的代表作品鉴赏;(3)米罗艺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米罗的生平、艺术风格等相关知识;(2)示范法:教师展示米罗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进行作品鉴赏;(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米罗艺术的认识和看法;(4)实践法: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操作,进行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活动。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简要介绍,引导学生了解米罗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授(15分钟)教师介绍米罗的生平、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米罗的艺术特点。
3. 鉴赏和分析(20分钟)教师展示米罗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的鉴赏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米罗作品的意义和特点。
4. 讨论和分享(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米罗艺术的认识和看法,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进行交流。
5. 创作活动(2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表达对米罗艺术的理解和情感。
中班艺术活动:米罗的点线世界(欣赏)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米罗画中点和线的不同组合。
2.迁移欣赏经验,尝试运用不同的点和线进行想象作画。
【活动准备】
(一)材料投放:水粉纸、水粉笔、水粉颜料(红、黄、蓝、绿、黑、白、)、抹布、洗笔筒、罩衣、音乐《星空》。
资源利用:请家长夜晚与幼儿共同观看夜空星星或相关节目。
材料配套:数字资源《米罗的点线世界》,亲子手册《米罗的点线世界》。
【活动过程】
一、播放数字资源《米罗的点线世界》,引导幼儿对画面的整体感觉。
(一)引导语:看看这两幅画,你找到了什么?像什么?还像什么?
二、引导幼儿找出画面中的点和线,并观察两者的不同及联系。
(一)引导语:这么多的点点有什么不一样呢?哪里的点点大?哪里的点点小?哪里的点点是靠在一起的?你觉得这些点点在一起像什么?
(二)引导语:除了点点还有什么?线条在哪里?是弯弯的,还是直直的?是粗粗的,还是细细的?它们和点点在一起像在告诉我们什么?
三、播放音乐《星空》,幼儿自由作画,幼师观察指导。
引导语:你想画什么样的点点和线条呢?你的点点和线条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师幼共同收集圆形和线状的废旧材料,如:瓶盖、废旧双面胶的芯、小圈、毛根等,投入美工区,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点和线进行组合创作。
家园共育:请家长利用亲子手册《米罗的点线世界》资料,与幼儿一起欣赏作品,并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与米罗游戏》教学设计作者:李建霞时间:2012-04-06 15:23:14《与米罗游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以米罗的抽象绘画及浮雕的制作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突出造型与表现来展开教学活动,通过对米罗的艺术创作的作品融入孩子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积极的进行各种尝试组合、创新表现,教材借助米罗的平面到立体艺术抽象作品欣赏,以及培养学生实践制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初二年级的学生对游戏是最热衷,但是如何将这个活动融入我们的美术课堂是十分的重要的。
而且农村学生憨厚、朴实,视野狭窄,审美观较差,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但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基于对孩子的种种特点,我考虑了从浅到深的教学内容和游戏活动来安排,帮助学生来学习美术大师的精髓。
课程类型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结合作品欣赏及分析的综合课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A.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米罗抽象画艺术的特点,提高欣赏作品的能力B.理解浮雕的概念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能力目标能富有创意利用材料将平面作品转化成浮雕作品。
情感目标以学生兴趣和感受为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手段视觉、言语、情感、绘画和游戏等手段本课教学重难点重点:超现实主义艺术的特点。
(以米罗的绘画特点为重点)难点:运用橡皮泥、纸质、木质等材料创作雕塑作品(以橡皮泥为实例)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1.熟悉课本内容2.查找有关米罗的资料和米罗的作品。
教学设计思路以米罗的三幅作品引入,以便于学生更清晰明确的理解米罗与米罗的作品特点,再以米罗的作品《小丑的狂欢》为详细实例,分析米罗作品的线条与造型特点,配合练习图例以及浮雕教具和现场示范为主结合学生活动作为教材主体内容,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由绘画作品到浮雕作品的转换,从而完成本课教学。
教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卡纸、橡皮泥、铅笔、橡皮、色彩笔等学具:画纸或卡纸、橡皮泥、铅笔、橡皮等教学过程授新:1 、引入:出示三幅米罗作品:《雕塑与绘画》、《加泰隆风景》、《乐迪幼儿园》学生根据画面特点猜猜它们出自谁人之手?米罗(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陶艺家、版画家,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艺术活动:米罗的点线世界(欣赏)
活动目标:
1. 欣赏米罗作品,尝试用点、线来组成画面,学做大师无拘无束地作画。
2. 能根据画面大胆想象,边画边用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1.米罗作品若干、幼儿作画长卷一幅。
2. 幼儿每人一支记号笔,每组红、黄、蓝、黑、白油画棒若干支。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谈话激趣。
师:你们喜欢和好朋友一起玩游戏吗?今天,来了好多的小点点,它们在这么大的纸上待着觉得好孤单,你们愿意帮助它吗?怎么帮?
二、欣赏米罗作品,引出主题。
师:
1.有一位外国的画家爷爷,叫米罗,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和点点玩游戏的吗?
2.你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呢?(蓝、白、黑、黄、红)
3.米罗爷爷的作品,给你的感觉怎么样?(自由、愉悦、无拘无束、随心所欲)
三、教师讲解示范
1.教师示范。
师:看到米罗爷爷的精美作品,我也想来试试,首先在纸上随意地点上几个小点点,再将点点随意地连成线,涂上颜色看一看,哇,里面藏了好多的东西,你们觉得里面藏着谁?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呢?如果我把纸转一转,你觉得又像什么呢?除了小动物,我们还可以变出什么?
2.个别幼儿参与作画
师:谁愿意上来玩点线的舞蹈呢?
3. 用简单的符号丰富背景。
师:米罗爷爷还喜欢用*、★、☉、月亮等一些简单的图案和线条来装饰背景。
四、幼儿无拘无束地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们想玩点线之舞吗?
作画要求:
1.今天的作品是请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完成的
2.请用蓝、白、黑、黄、红这五种颜色去装饰
3.除了变出小动物,待会来比比哪组能变出更多更好看的东西来
五、展示作品,相互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