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采购与外包战略
- 格式:ppt
- 大小:160.50 KB
- 文档页数:5
第9章自制与外包决策§9.1 自制还是购买决策§9.2 外包§9.3 分包2010-12-81学习目标1.了解自制还是购买的决策是在不同层次上做出的。
2.讨论采购外包的可行性。
3.了解分包与外包有什么不同。
2010-12-82§9.1 自制还是购买决策一、自制还是购买决策的层级二、自制而非外购的原因三、外购的原因四、自制或购买决策中的成本因素2010-12-83一、自制还是购买决策的层级•这种决策位于三个大的层面上:操作层面,战术层面,战略层面。
•操作性决策是指在现有资源给定情况下,是否在内部采购特定物品的决策,其中不涉及任何政策变化,而是依据部门层次的实际情况做出。
如,零部件产品。
•战术性决策可能需要获取更多的设备、人员或其他资源,而不涉及基本资产的变化。
2010-12-84•战略性决策涉及到像纵向一体化、收购重要部件或材料的供应商使之成为自己公司一部分,原则上,它们是高级管理层或董事层面上的决策;关闭或卖掉重要的内部设施,以便买进而不是内部制造,也属于此类决策。
¾我们正在做什么生意?¾我们想做什么生意?¾我们组织的关键优势是什么?如何最好地保护和发展这些优势?2010-12-85二、自制而非外购的原因•数量太少,或没有供应商提供该项产品;•质量要求极高或很独特,需要特殊的加工过程;•供应更有保障,使供需更协调;•保守技术秘密;•成本更低;•利用或避免设备与人力的闲置;2010-12-86•确保公司自有设备的稳定运行,由供应商承担因需求波动而造成的额外负担;•避免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竞争、政治、社会或环境等因素迫使组织自制。
•最后,还有一个纯感情的原因,有些组织的管理部门似乎特别为组织规模感到自豪。
2010-12-87三、外购的原因•组织缺乏管理或技术经验,无法自制产品或自行提供所需服务;•生产能力不足;•用户指定某种品牌产品作为零部件;•为非核心业务活动进行长期维护,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经济成本上都不合算;•自制决策一旦做出就很难改变,工会压力与管理惯性都愿意维持现状;2010-12-88幻灯片 9MS1 MC SYSTEM, 2009-11-4 MS2 MC SYSTEM, 2009-11-4四、自制或购买决策中的成本因素•1. 边际成本核算¾边际成本核算是:一种成本核算原理,单位成本里只包括各种可变成本,而不包含固定成本。
如何进行采购和外包管理1.采购管理 (3)1.1采购管理概述 (3)1.2采购分类 (3)1.3采购管理的过程 (4)1.3.1项目需求分析和设计 (4)1.3.2厂商选择 (5)1.3.3分承制商开发 (5)1.3.4、业主阶段评估 (6)1.3.5交验测试 (8)1.4软件采购管理的意义 (10)2.外包管理 (11)2.1外包管理概述 (11)2.2选择承包商 (12)2.2.1竞标邀请 (12)2.2.2评估候选承包商的综合能力 (12)2.2.3.确定承包商 (13)2.2.4签订外包合同 (13)2.3软件外包中的风险控制 (13)2.3.1切实可行的外包策略 (14)2.3.2核算和控制外包的综合成本 (15)2.3.4管理单点联系的外包项目 (15)1.采购管理1.1采购管理概述项目管理理论是一门综合多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共有九大知识领域,包括项目集成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是整个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购管理是项目采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耗用资金较多的一个环节,它同时也是目前软件项目成本管理中普遍失控的环节,采购管理的优与劣关系到了整个项目成本管理的成败,怎样做好采购管理,成为我们需要正视并需解决的问题。
项目采购管理是指需要从执行组织以外获得货物和服务的过程。
通常把货物和服务称为产品,把买方称为业主或对应分承制方的总承包商,而卖方称为承包商、厂商或供应商。
项目采购管理一般包括以下主要过程:采购计划编制,询价计划编制,询价,承包商选择,合同管理,合同收尾。
规范采购行为,在技术层面上提升业务能力,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关注经济采购的概念是如何在实际操作应用的。
1.2采购分类对于软件产品,一般采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已经在市场流通的软件产品进行采购。
例如,某企业想做信息化建设项目,涉及到数据库,那么它就可以在目前市面流行通用的几种厂家和种类的数据库中选择。
外包策略与供应链管理一、引言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
然而,随着市场的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企业不断探索加强供应链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其中一种有效途径就是外包策略。
二、外包策略简介外包策略是指在企业内部无法完成某些业务时,通过将该业务外包给其它企业或个人来实现。
外包策略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效率和专注核心业务。
外包策略已经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服务业、信息技术和金融等众多行业。
其中,制造业和服务业应用最为广泛。
三、外包策略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外包策略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1. 定制化生产外包策略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定制化生产。
企业可以将关键业务外包给专业企业,如设计、生产、物流等,以确保自身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外包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2. 降低库存成本外包策略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库存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外包让专业企业来管理和控制库存,以减少库存成本和减少存货周期。
3.利用全球资源外包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利用全球资源。
通过外包,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各国的优势资源,如技术、人才、原材料等,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市场。
4.提高产品质量外包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外包给专业企业的业务,其专业度和生产能力一般都更强,可以确保产品的高质量。
四、外包策略的风险和挑战外包策略的风险和挑战也不可忽视。
企业在实施外包策略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保障质量和效率外包给专业企业的业务,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其生产效率和质量的保障。
2.保护知识产权企业在外包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防止出现盗用等情况。
3. 监督和合理分配成本外包过程中,企业需要对所花费的成本进行斟酌和分配,并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防止出现成本爆炸等问题。
五、结论外包策略在当前国际市场下,将成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然而,企业在实施外包策略时需要注意,不断寻求稳定可靠的外包伙伴,并对外包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其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知识产权不受损失。
软件项目服务外包工作管理办法目录一、编制目的和原则 (3)二、主要内容和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 (3)(一)主要内容 (3)(二)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 (4)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管理部门与职责 (5)第三章需求管理 (7)第四章采购管理 (9)第五章供应商关系管理 (10)第六章人员管理 (13)第七章费用及结算管理 (15)第八章档案管理 (16)第九章附则 (16)附件一、项目服务外包需求计划表 (17)附件二、项目服务外包采购申请表 (18)附件三、项目服务外包需求计划变更表 (20)附件四、项目服务外包新业务需求申请表 (21)附件五、项目服务外包供应商合作情况表 (22)附件六、项目服务外包供应商绩效评价信息收集表 (23)附件七、岗位级别评定申请表 (25)附件八、岗位级别报告 (26)附件九、项目服务外包人员加班申请表 (27)附件十、外包人员考评标准 (28)附件十一、外包人员特殊贡献申请表 (29)一、编制目的和原则为规范公司的项目服务外包管理,强化项目服务外包过程管控,本着统一管理、规范流程、节约成本的原则,特制订本办法。
二、主要内容和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一)主要内容本办法共九章,主要内容如下:1.总则,描述了项目服务外包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编制的目的、定义、原则以及适用范围。
2.管理部门与职责,明确了公司本部相关部门及下属的职责。
3.需求管理,描述了需求计划,可行性管理,需求变更的相关要求。
明确了项目服务外包采购的必要条件,需求提报及审批的具体要求。
4.采购管理,描述了项目服务外包供应商选择、采购申请审批以及签署结算单的具体要求。
5.供应商关系管理,描述了供应商资质业绩核实、绩效考评、不良行为处理以及供应商大会的具体要求。
6.人员管理,描述了项目过程中外包人员的录用与试用、日常管理、绩效考核及变动管理。
7.费用及结算管理,明确了项目服务外包的费用计算方式及要求。
8.档案管理,明确了项目服务外包材料的存档要求。
第9章外包与采购管理........................................................................9. 介绍...................................................................................................................................................9.2 外包管理 (2)9.2.目的 (2)9.2.2角色与职责 (2)9.2.3启动准则 (2)9.2.4输入 (2)9.2.5主要步骤 (3)[Step] 选择最适宜的承包商 (3)[Step2] 签订外包合同 (4)[Step3] 监控外包开发过程 (4)[Step4] 外包开发成果验收 (5)9.2.6输出 (6)9.2.7结束准则 (6)9.2.8度量 (6)9.3 采购管理 (6).目的 (6)9.3.2角色与职责 (6)9.3.3启动准则 (6)9.3.4输入 (7)9.3.5主要步骤 (7)[Step] 选择最适宜的供给商 (7)[Step2] 签订采购合同 (8)[Step3] 采购物品验收 (8)9.3.6输出 (9)9.3.7结束准则 (9)9.3.8度量 (9)9.4 实施建议 (9)第9章外包与采购管理外包与采购管理(Outsourcing and Procurement Management, OPM)是指外包管理和采购管理,目的是选择适宜的承包商和供给商,并依据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
外包与采购管理过程域是SPP模型的重要组成局部。
本标准阐述了外包与采购管理过程域的两个主要规程:✧外包管理[SPPPROCOPMOM]✧采购管理[SPPPROCOPMPM]上述每个规程的“目标”、“角色与职责”、“启动准则”、“输入”、“主要步骤”、“输出”、“完成准则”和“度量”均已定义。
采购与外包战略供应链管理导言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降低成本和迅速响应市场需求,采购与外包战略供应链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合理的采购与外包战略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外部资源,提升效率和质量,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采购与外包战略供应链管理的定义采购与外包战略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通过采购和外包的方式,将某些非核心业务或特定环节交由专业的供应商进行管理,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缩短交货时间,并促进创新和技术整合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
采购与外包战略供应链管理的目标采购与外包战略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成本:通过外包和采购的方式,企业可以选择价格更为合理的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
2.提升效率:外包和采购的专业化管理可以提高供应商的效率,缩短交货周期,减少供应链中的环节和阻塞,从而提升整体供应链的效率。
3.提高质量: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和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促进创新:外包和采购可以引入供应商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升级和创新。
采购与外包战略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供应商选择与评估在采购与外包战略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供应商的实力和能力、质量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进行评估和监控。
合同管理合同是采购与外包战略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文件,对供应商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和约束。
企业应当制定合适的合同管理措施,确保双方履行合同,并且及时解决合同纠纷。
风险管理采购与外包战略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一定的风险,比如供应商出现问题、质量不达标、交货延误等。
企业需要建立合理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信息技术支持信息技术在采购与外包战略供应链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购与外包管理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公司的采购与外包管理制度,以确保采购与外包活动的高效、规范和透明,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采购与外包管理制度将涵盖采购与外包流程、评估和选择供应商的标准以及管理供应商的绩效等方面。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采购与外包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采购、设备采购、服务外包等。
3. 采购与外包流程3.1 采购流程3.1.1 需求确认在开始采购活动之前,相关部门应明确并确认采购需求,并填写采购申请表。
3.1.2 供应商筛选根据采购需求,采购部门将进行供应商筛选,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的信誉度、价格、交货期等因素。
3.1.3 报价与议价采购部门将向筛选出的供应商发送采购询价,并在收到报价后进行议价,以获得最有利的采购合同。
3.1.4 合同签订与履行达成采购协议后,采购部门将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并监督合同履行的过程,确保供应商按合同要求提供产品或服务。
3.2 外包流程3.2.1 外包范围明确相关部门应明确外包范围,并填写外包申请表。
3.2.2 外包供应商选择根据外包范围,在合格供应商数据库中选择潜在的外包供应商,并进行初步评估。
3.2.3 供应商评估选择的外包供应商经过初步评估后,采购部门将进行更详细的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的资质、能力、管理体系等。
3.2.4 合同签订与履行选择的外包供应商通过评估后,双方将签订外包合同,并履行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
4.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为了确保与优质供应商合作,公司将进行供应商评估与选择,具体流程如下:4.1 供应商申请供应商应提供相关材料,包括公司信息、产品/服务资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
4.2 初步评估采购部门将对供应商进行初步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的信誉度、价格竞争力、交货期等。
4.3 详细评估通过初步评估的供应商将被要求提交更详细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状况、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等,以便进行更全面的评估。
4.4 评估结果根据供应商的资料和评估结果,采购部门将确定供应商的评估等级,并将结果记录在供应商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