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接器各零件设计重点详细介绍

连接器各零件设计重点详细介绍

连接器各零件设计重点详细介绍
连接器各零件设计重点详细介绍

连接器各零件设计重点

1.Housing

☆连接器的主结构。

☆其它各零件靠它决定空间定位。

☆导体零件间的绝缘功能。

☆尺寸规划须兼顾成型性。

☆选材料须顾虑客户的制程条件。

☆因应用段需求而须限制模具进胶口者,须注明于图面上。

它是整个连接器的主体构件,其它的零件往它身上组装。它大致决定连接器的外观尺寸,需确认其结构强度能承受最终使用者正常使用的破坏力或是客户明定的测试规格(例如:要求施加各方向的力于外接cable,不能看到破坏;或是安装螺丝时,施加适当的扭力不能造成破坏)。

既然是主体构件,自然肩负各零件定位的责任,因此与其它零件互配

部位的尺寸与公差(包括几何公差)需拿捏适当。重要feature ( 例如:安装端子的孔,其抽屉宽度)若是由单一模仁决定其尺寸,而该模仁又可由磨床加工制作,则可设定尺寸公差+/- 0.02 mm,以确保功能。其它如正位度、平面度、轮廓度等几何公差也要适当运用,方可确保功能。

端子除了靠housing 做空间上的定位,还须靠housing 对它的固持力

量来产生端子力学行为上的边界条件(例如悬臂梁式端子的fixed end ),进而在公母座配接时产生适当的正向力,同时避免退pin 的情形发生。因此端子与housing 的干涉段尺寸与形状拿捏必须非常小心。适当的端子倒刺形状以及干涉量,才能得到适当的端子保持力,又不至于因干涉过大造成housing 变形或破裂。

在电气功能方面,housing 肩负各导体零件之间的绝缘功能,以一般工程塑料阻抗值而言,只要射出成型做得到的厚度,后续加工过程又没有造成结构破坏,则塑料产生的绝缘阻抗与耐电压效果都可符合规格要求。只有在吸湿性非常强的材料或是端子压入造成塑料隔栏破裂的情况下,可能发生塑料部分的绝缘阻抗或耐电压不合格的情形,否则该担心的多半是裸露在塑料之外的导体零件之间的绝缘效果,因为空气的绝缘效果远不及工程塑料的好。

Housing 的设计除了考虑上述的功能性,也须考虑射出成型的制造性,太厚或太薄或是厚薄不均都不适合,太厚则缩水严重,太薄不易饱模,厚薄不均则液态塑料充填时流动波前不平衡易造成冷却翘曲。通常制工负责画好具备零件功能性的模型交给塑模模具设计工程师,模具工程师

会依经验判定该在何处加上什么样的逃料以改善成型性,但是若原始设计的肉厚实际尺寸已经很小而又有厚薄比例悬殊的情形,则模具工程师也无法靠逃料调整,制工应避免此种情形发生。模具工程师做好逃料的规划后,应该与制工确认逃料后的结构强度是否仍符合功能性的要求(有时在装配上其它零件之后会有补强结构的功效,应一并考虑,例如:铁壳刚性够好,则经过铆合于housing上,整体刚性便已足够),确认后再进行模流分析与开模动作。

塑料材料简单分为高温料与低温料,以材料的热变形温度与一般SMT

制程温度做比较来区分高温料与低温料。一般notebook 使用的连接器皆须经历SMT高温制程,因此必须选用高温料。有些情形必须在housing

上表面保留足够的平面供客户作自动插件的真空吸取区,因此须避免在该处安排进胶点或是模仁接合线,以免真空吸嘴失效。

Housing 的底面设计要注意,避免压到PCB上涂的锡膏,以免造成pad间的短路,因此而有standoff 的设计。此外,standoff 有另一功能,就是提供SMT type solder tail调整共平面度的基准,也可藉调整各standoff 的高度来补偿housing的翘曲变形。

2. Contact

☆电讯传递的桥梁,可做signal or power 的传递,也可藉后缩短端子做detection以确认公母座是否配接完全。

☆须确认其力学行为,提供适当的正向力、公母配的插拔力、保持力、并且保持在弹性变形范围内。

☆为确保电气功能,尚须注意端子的尺寸、铜材与电镀规格。

☆有长短pin安排时,须考虑生产组装的便利性。

☆公母端子互配的wiping distance 要足够。

☆公母接触区以及SMT 焊接区须避免下料毛头,必要时coining 成球面以免刮伤接触表面。

☆ SMT tail 的形状与尺寸安排恰当。

☆fine pitch insert molding 的产品,要避免塑料包覆到端子的镀锡铅区,以免发生熔锡短路的情形。

☆弹性端子在悬臂根部附近应避免大角度、小半径之折弯,以免因折弯产生的裂纹影响端子的寿命。

☆through hole type 端子焊脚的pitch不可太小,否则客户的PCB制作或lay线会有问题。

连接器的功能主要就是靠端子将电讯从一个电路系统传到另一电路统,因此公母连接器配接之后,须确保公母端子有对号入座并产生良好的电气导通。除了靠公母座的housing & shell 等零件使公母端子落在正确的

互配位置,尚须确保公母端子间的接触正向力足够大,足以让电讯顺利通过接触面,若是接触正向力不足,则接触面的微观状况便是只有细微的点接触,单靠零星的细微点接触,其阻抗值可能大到几个奥姆,造成太大的电位降,使电讯接收端无法处理。通常镀金表面的硬度较低且金的导电性佳,因此接触面的正向力有20 gf 便可高枕无忧,但是设计者须有公差的观念,不可将设计的公称值定在20 gf,建议设在大约40 gf左右。因为一般I/O 连接器的插拔寿命定在数千次,这代表端子互配时必须是做弹性的变形才能在耐插拔测试结束时仍保有适当的接触正向力,在端子的选材上,C5210 比C5191 不易降伏。此外,端子的接触区镀金膜厚也必须能承受数千次的磨耗,通常,须耐5000 次插拔的docking conn. 与module conn. 在接触区镀金皆为30micro-inch min.。为了使连接器整体插入力不要太大,以免使用不顺手甚至造成端子被顶退、顶垮,必须注意端子前端的导引斜面不可太陡,一般设计在40 度角以下。

端子的保持力规格设定,因连接器经过SMT高温后会有保持力降低的情形,因此在生产在线抽测保持力时,要求的规格下限就比端子互配的插入力大了许多,例如每一根端子的互配插入力为30 gf,但是保持力定成300gf min.,就是考虑到公差的变异、使用者插拔的恶劣状况以及SMT 高温的破坏力。

端子的LLCR规格,除了考虑接触面的镀层与正向力所决定的接触阻抗,尚须考虑端子本身的导体阻抗,这就取决于端子的材料、尺寸。黄铜导电性佳但是机械特性差,只适合做公端子;磷铜导电性较差但是弹性较好,可用以制作弹性母端子;铍铜兼具弹性好、导电性佳的特性,但是材料贵、取得困难又有环保的问题。端子尺寸设计好之后,便可依截面积变化情形分割成数段,分别估算其导体阻抗后累加起来,再加上适当的接触面阻抗,便可概略估算产品的LLCR值。若是产品有长短不一的端子,则估算最长端子的阻抗即可。

另一电气特性是额定电流,这也取决于端子的材质与截面积,截面愈大则单位长度的阻抗愈小,通电流所产生的热量愈少,则端子温度上升幅度较小,也就可以传导较大的电流(额定电流的定义是:端子传递该电流时,本身温度上升幅度不超过摄氏30度)。

公母端子的wiping distance设定值不可太短,一方面是为了确保清除表面污物的效果,一方面也是为了包容自家的制造公差以及客户系统的机构公差,一般设计,最短的端子也要有1.0mm的wiping distance才保险。长短pin的设计,有的是为了降低整体插入力而做成长短pin交错;有的则是为了让端子有配接时间差,例如:希望grounding pin先接通,所以有几支特别长的端子作为grounding pin,另外可安排几支最短pin在框口的两

端作为侦测用端子,只要最短pin全部都接通了,就代表其它的讯号端子都已接通(因此侦测端子须安排在框口两端)。考虑产品的制造公差,长短pin 的尺寸差异要适当,以免在worst case 失去时间差的效果,一般0.5mm 作为差异量,若一产品有长中短三种端子,各自长度差异为0.5mm,又要确保最短pin 的wiping distance 足够,则产品的尺寸会因而变大。长短pin 的位置安排,除非客户因其它电性功能需求而须指定位置,否则应考虑厂内组装的便利性,因为不论是靠连续模直接冲出长短pin 或是经过2nd forming 得到,总是比长度ㄧ致的端子多耗工时或是电镀多耗贵金属,因此应该尽量将长或短pin 等较特殊的端子安排在同一排端子料带上(有些产品例如docking connector 是由八排端子料带安装而成,则应避免长短端子散布在八排料带上)。

有些记忆卡的连接器,因为与端子接触的是记忆卡上的金手指,有些

金手指的镀金质地较软,端子稍有不平滑,插拔三五次就可在金手指上看到明显刮痕,因此须将端子杯口coining成球面以减轻磨耗。否则即使模具设计杯口上表面为剪切面没有毛头,但是经过折弯成杯口时,该处上表面两边缘便会因为Poisson effect而向上翘,因此在公母互配时就只有这向上翘起的两条edge在公端子(或金手指)上滑动,磨耗问题仍然严重。

SMT产品的焊脚设计,在水平段最好有一个Z字形折弯以避免焊点上过大的热应力,另外,真正要吃锡的那一段tail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可太大,否则造成只有末端或是折弯点处吃锡,都不能通过SMT焊锡的检验。端子的电镀要注意避免镀锡区直接与镀金区相连,以免于SMT制程中发生溢锡(solder wicking)的不良情形。当产品pitch 很小,端子受housing 固持的部分又很短,很难靠装配方式得到可靠的固持效果与保持力,这时就应考虑insert molding(夹物模压)的方式。采取此方式在端子方面要注意两点:

(1).在塑模内的封料部分的端子宽度尺寸要控制在0.03mm(正负一条半)的变异范围内(连电镀层的厚度都要考虑进去),以免过宽遭模具压坏或是太窄出毛头。另外封料段应该是平面段,避免在折弯曲面上封料。(2). insert molding 时,高温液态塑料流经端子表面,温度可能高于摄氏300度,会造成端子表面的锡铅熔化而随塑料向下游流动,不巧搭接到相邻端子时,变造成射出成品的short问题。所以必须避免镀锡铅区延伸到塑料覆盖区内。

弹性端子在公母配时,内部应力最大的地方在悬臂的根部,应该避免

该处附近有任何应力集中的情形,折弯半径太小所造成的裂纹是严重的应力集中处,应避免在弹性端子根部附近作半径太小的折弯,若必须折

弯则建议取该材料最小R/T 比的两倍以上的折弯半径,以免发生裂纹。有些端子设计为电镀后做二次折弯再进行装配,二次折弯点应该为镀锡铅区所涵盖,因为锡铅镀层比镍镀层软而延展性较佳,比较不会因为二次折弯而产生镀层裂纹,但是也因为比较软而较容易被折弯治具弄出刮痕。

端子以压入方式与housing组合者,常在端子压到定位后,治具向后

退开时又发生端子向后退出一些的情形,因此最好不要设计成端子靠肩(治具推端子的施力点)与housing后表面切齐,以免无法压到位。通常靠肩部分是端子裸露在housing之外最宽的地方,也就是相邻pin间隔着空气距离最短的地方,要注意此处的耐电压能力。目前为止听过客户能容许的PCB孔缘间距最小为0.15mm,因此如果端子在配接框口中的pitch太小,则tail应该错开成多排以增加PCB 孔间距。

3. Spacer

spacer主要是将端子的tail做精确的定位,以方便客户将connector插件于PCB上。若空间容许,可设计成浮动式的:客户收到货时spacer在下死点,端子tail凸出spacer底面的长度较短,则tail尖端的正位度最准,客户直接对准PCB 孔位插入,插入过程顺便将spacer向上推至定位。设计时要注意如何使spacer稳固的定位在下死点,不会脱落、也不会因为震动而自行上抬到上死点,此外,在装配在线,因为产品检验有类似插板的动作,因此也要设计成方便以简易治工具将spacer自上死点退回到下死点。另外就是考虑spacer如何容易装配到housing上,要让端子tail穿过spacer的孔,一般是将spacer孔的上缘做成很大的chamfer,若端子有很多排,则可将spacer做成阶梯状,以便在组装时分段依序对准各排端子tail而安装入housing。设计的概念是要靠spacer将端子校正,但是曾经发生歪斜的端子不但没被校正反而将spacer带歪了的情形,当时的对策是将spacer中的端子孔形状修改,让平直段的长度缩小到0.2~0.3mm,其余长度都做成上述chamfer的斜面部分,这样的形状使spacer校正端子时的接触为近似点接触(只在那一小段平直段的孔壁上接触),那么端子施给spacer的反作用力(也是point force的集合)就不容易造成spacer翻转歪斜。以docking conn. 产品的spacer 而言,阶梯状的设计,具有保护端子的功能,因为阶梯状使端子外露于塑料之外的部分缩小,作业员取放时,比较不容易捏坏端子(此为客户的使用经验),但是伴随而来的影响则是端子散热的效果较差、产品总重量较重(曾有客户抱怨我们的产品比AMP的多了6~7克)。Spacer底面的standoff 设计不可省,否则必定造成压锡膏的问题。Standoff 的高度至少要0.15mm。

4. Shell

shell 的功能包括:机构方面有结构补强、公母座配接框口界定、连接器于PCB 的定位、分担外力等功能。电气方面有EMI遮蔽、ESD接地甚至有当作power传输的通路。以上功能除了必须确保shell与housing稳固的接合,尚须做好shell与PCB的接地导通。

Shell的构造分两种,一是以抽引方式成型,一是以折弯包覆方式成型。前者的结构刚性较佳,但是模具技术较高,材料必须选用延展性佳者,才不会在抽引加工时破裂。例如SPCC、SPCE与黄铜都适合做抽引加工,但是不锈钢就极难做抽引加工。冲压工程师在抽引模具开发时,初始设计依制工设计的零件R角尺寸制作冲子,但是往往在试模时因为发生材料破裂便自行将冲子的R角加大,最后是顺利抽引出铁壳,但是在法兰边与抽引段交界处的R角以及抽引段底部四周的R角可能都比设计尺寸大多,结果就是铁壳套到housing上会发生干涉而套不到底或是公母铁壳在互配时发生干涉而配不到底。因此最好在这两个地方预留较大的间隙,并且在设计审查会议中特别提出请冲压单位仔细评估确认可行性。折弯包覆式铁壳的设计,应注意接合处的平整度与结合强度,以免影响公母互配性以及耐插拔性,甚至有可能在客户SMT制程就无法平贴PCB,造成空焊或掉件。折弯包覆式铁壳比较容易做镀后冲的制造方式,也较能够在铁壳结构上多做变化,例如:框口前缘可以向外翻出导引斜面,使blind mating容许的初始偏心量较大;也可以在框口上设计一些弹片以利公母铁壳互相搭接;另外就是在cable end connector上,铁壳甚至可以与latch做成一体式。

公母铁壳互配后必须使两者做电气导通,使连接器两端的系统电路接

地电压成等电位,同时也让铁壳的EMI遮蔽效果发挥,公母铁壳间的搭接点愈密则遮蔽效果愈好。但是可能使整体插拔力增加。

至于公母铁壳各自连接到PCB的grounding layer,则可以自铁壳本身延伸出插板的焊脚或是经过其它金属零件连接到PCB,例如经过车件的rivetting nut 以及board lock连接到PCB。铁壳通常是连接器的最前线,可以比端子先一步接收外来的静电并将它疏通到接地去,发挥其ESD防护功能;或是确保公母配时铁壳最先搭接,也就使两个电路系统的GND 最先接通,以满足某些系统设计的需求。因为铁壳是最前线,最容易被使用者触及,应要求去除锋利的下料毛头,以免割伤使用者。铁壳的电气功能与铁壳材质的导电性有密切关系,因此应尽量选择导电性较好的材料,像不锈钢就不适合,因为其导电性不好。因为公母铁壳互配时必定有相互接触摩擦,因此表面镀层应选择镀镍才够硬耐磨,但是镍的焊锡性不好,最好在铁壳焊脚处选镀锡铅,若全面镀锡则容易产生磨损痕迹。

5. Board lock

board lock的功能是确保连接器插板后能平贴PCB,并且在后续系统成品应用中分摊一些外力,有时也肩负铁壳接地的责任。通常设计时最重要的就是在插板力最小(插板力太大则客户在SMT制程中无法自动插件)的情况下有适当的抓板力,同时又能包容PCB的孔径与板厚等尺寸公差。为了共享于两种板厚尺寸的PCB,AMP有一种设计的专利,它在board lock的两支脚上各长不只一个的尖角,尖角可直接压迫PCB孔内壁以产生足够的摩擦力,防止退出,切记不可侵犯此专利。因为产品不会多次插板又拔出,因此并不需要将board lock设计成完全弹性变形,但是最好请工程分析帮忙确认设计尺寸对应的插板力与抓板力,以免不停设变。

较常见的board lock有两种,一是下料式的hook type,另一是折弯式的kink type,一般反应是hook type 尺寸较稳定,插板时也比较不容易将整个PCB孔内的锡膏推出掉落,较受客户欢迎。

Board lock若需分摊应用时的插拔力或其它外力,则其位置就相当重要,设计原则是当外力产生时,board lock 能及早分摊大部分的外力,例如当外力作用在housing上,产生一个杠杆效应,支点可能在PCB的前缘,或是在housing 的后缘,这时就要考虑清楚,board lock 究竟该放在何处,才能分摊掉大部分的外力。当然,board lock 与housing间的结合强度要足够,否则后果就是board lock 还牢牢的留在原处,但是housing & contact 已经被外力推移到破坏。

Board lock可以是独立的五金件,也可以是从铁壳上延伸出来的结构,若是前者,则常常需要再花心思如何让铁壳与board lock导通,以便让铁壳接地,发挥隔离EMI或是疏通ESD的功能。在docking conn.的设计上,常用车制的nut穿过board lock,housing,shell然后将前缘铆开,达到组合固定以及导通桥梁的功能。Nut 前缘要铆开,局部的应变非常大,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铆裂的情形,一般采用表面镀

锡处理,比较有延展性,同时配合适当的管壁肉厚以及铆合深度,应可避免铆裂的情形。此一铆合用的nut一般又有另一功能,就是提供一个内螺纹供导位用或固定用车件旋转配入,因此在装配该车件时,就有可能将扭力传到nut身上,为避免nut随之旋转,housing必须有机构特征来固定nut以防止其旋转。须确认housing结构够强,不会被nut的旋转扭力破坏,或是顶出新的standoff。

客户图绘制重点

1. 尽量将尺寸图、layout、规格与BOM都放在同一张图面上。

2. 产品尺寸标注,以客户应用需要知道的尺寸为主,不需要标示的就不

必多此一举,以免客户拿来作为检验项目,徒增困扰。公差方面,建议斟酌厂内制造能力来标示,不要一味保护自己,标一些大得不合理的公差,以免客户比对尺寸图与layout 图,一下就发现worst case无法插板之类的问题。

3. SMT type 产品的solder pad 建议尺寸,应该考虑当tail长度做到上限时,pad仍比tail多出一个端子材厚的尺寸,才能确保客户看到端子端面理想的填锡效果,pad宽度尺寸的考虑亦然。

4. Through hole 端子建议的PCB 孔径,则大约取端子横断面对角线长度再加个0.3mm。孔与孔之间应该要有0.15mm以上的距离,方足以让trace通过,因此,端子pitch 太小则必须在tail处错成多排,以便将PCB 孔距加大。

5.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要记得标注板到板的距离,through hole形式的产品要注明适用的板厚范围。

6. BOM 中的材质说明不必明确交代是何种铜合金或何种工程塑料,以免日后因力学问题或阻抗问题须改材料时又要更新版次。

连接器设计check list

1. 客户需求尺寸之满足,包括外观尺寸、stacking height(or board-to-board

distance)、wiping distance、长短pin 差异、through hole 组件的尺寸。2. 机械与电气规格之确认,包括整体插拔力、端子正向力、LLCR、current

rating、耐电压。

3. 产品在PCB上的定位效果。

4. 产品的包装for auto pick and place。

5. 内部结构可靠度审核,

零件间的组合在六个自由度上的限制是否完备可靠。

零件的装配性,导角、预装效果、干涉量、间隙预留。

公母配的stopper。

母端子的活动空间是否足够,会不会有简支梁的问题发生。

母端子前端是否安全的躲在塑料隔栏内?确认worst case 仍不会突出

隔栏,以免被顶垮。

如何确保成品的端子杯口高度?如何确保公端子平贴舌片?

变电所电气一次初步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要点

第一章、毕业设计课题及原始资料 课题:变电所电气一次初步设计 原始资料: 1.110kv进线2回,归算至此110KV母线的系统短路电抗为0.26,基准电压取平均电 压,基准功率取100MVA; 2.35KV出线6回,最大负荷50MW,最小负荷30MW,功率因数0.85,最大负荷小时数 5000; 3.10KV出线12回,最大负荷10MW,最小负荷8MW,功率因数0.8,最大负荷小时数4500; 4.所用电率2%; 5.环境条件:同本地环境条件。 内容要求: 1. 分析原始资料,设计5种可行的电气主接线方案; 2. 通过初步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两种较好方案; 3. 针对所选的两种较好方案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4. 选择电气设备并进行校验; 5. 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 6. 涉及屋内,外配电装置; 7. 设计防雷保护,选择避雷针并进行校验。 成果形式: 1. 设计说明书一份; 2. 计算书一份(短路电流,设备校验,运行费,防雷校验等计算); 3. 图纸5-7张;电气主接线图,电气总平面布置图,屋外配电装置断面图,防雷校验图等。 第二章、主接线初步拟定 在对原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基本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在满足技术经济政策的前提下,力争使其成为技术先进,供电可靠,经济合理的主接线方案。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1. 考虑线路断路器,母线故障时,以及母线检修时,造成馈线停运的回数多少和停电时间长短; 2. 变电所有无停电的可能;

3. 考虑近期和远期的发展规模; 4. 考虑备用容量的有无和其大小对主接线的影响。 对变电所还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能适应多种运行方式的变化,且在检修,事故等特殊状态下,操作方便,调度灵活,检修安全,扩建方便。 变电所主接线除了可靠性,灵活性,还应具有很强的经济性。特别是象本次设计的地区变电所,可靠性要求不是十分高,而且所址不会离市区很远,地价较高,则它在经济上更应该站住脚,尽可能做到投资少,占地少,电能损失少,年费用为最小。当然,也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性而忽视了可靠性,毕竟安全可靠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它与经济性应辩证统一的进行分析。 针对本设计的特点及以上的分析,初步拟定五种能满足上述可靠性,灵活性与经济性要求的主接线形势,对它们进行初步技术经济比较。选出两种较好的方案,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比较。 表1 五种可行的电气主接线方案比较 接线形式优点缺点 方案一110KV侧双母线 10KV侧单母线分 段 运行方式比较灵 活,供电可靠, 便于扩建 设备多,配电装 置复杂,投资和 占地面积大,容 易误操作 方案二110KV侧内桥式 10KV侧单母线分 段 线路的投入和切 除比较方便,节 省占地面积,变 压器不需经常切 除 变压器操作复 杂,出线断路器 检修时,线路需 要较长时间停运 方案三110KV侧单母线 10KV侧单母线分 段 简单清晰,设备 少投资小,运行 操作方便,有利 于扩建 可靠性和灵活性 差 方案四110KV侧单母线 带旁路母线 10KV侧单母线分 段 变压器投切方 便,供电可靠性 高,输送功率 大,送电距离远 停电影响大,检 修时间长,增加 投资 方案五110KV侧单母线 分段 10KV侧单母线分 段 变压器投切比较 方便,一次侧可 转供功率,可增 加进出线数目 断路器数量多, 配置和运行复杂

电气识图程序及要点

电气识图程序及要点 一、简介 电气工程开工之前,需识别电气图并且审图,再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如果有识图、审图经验,掌握一些要点,则事半功倍。识图、审图的程序是: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熟悉和审查电气设备布置的平面尺寸和标高,审查电气设备与建筑、机务专业的设备有无碰撞的地方,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部位有无出错,检查有无改进的地方,有计划的全面地展开识图、审图工作。识图的主要目的是要施工人员了解电气安装工程的设计方法,常用材料以及施工安装方法,为参与建设工程的现场施工奠定基础。 二、电气工程的图样类别 电气工程的图样类别包括电气总平面图、电气系统图、电气设备平面布置图、大样图(包括断面图和局部安装详图)、控制原理图、二次接线图、逻辑框图、电缆清册、设备材料表、设计说明等十类图样。 三、电气识图程序 电气识图程序一般是先看电气一、二次总设计说明→电气总平面图→电气系统图→电气设备平面布置图→大样图(包括断面图和局部安装详图)→设备材料表→控制原理图→逻辑图→二次接线图→电缆清册。 电气一、二次总设计说明主要电气一、二次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内容,电气设备选型、容量及参数,配电装置的布置,二次保护配置方案等,主要让技术人员对某工程的电气系统设计有个全面、初步的了解。 电气总平面图是在建筑总平面图上表示电源及电力负荷分布的图样,主要表示各建筑物的名称或用途,电力负荷的装机容量,电气线路的走向及变配电间或配电装置的位置,容量和电源进户的方向等。通过电气总平面图可了解该项工程的概况,掌握电气负荷的分布及电源装置等。一般大型工程都有电气总平面图,中小型工程则由动力平面图或照明平面图代替。 电气系统图是用单线图表示电能或电信号按回路分配出去的图样,主要表示各个回路的名称、用途、容量以及主要电气设备,开关元件及导线电缆的规格型号等。通过电气系统图可以知道该系统的回路个数及主要用电设备的容量,控制方式等。发电厂电气工程中系统图用的很多,动力、照明、变配电装置、通信广播等都要用到系统图。 电气平面布置图是在建筑物的平面图上标出电气设备元件、电缆桥架、电缆管线实际布置的图样,主要表示其安装位置、安装方式、规格型号数量及防雷装置、接地装置等。通过平面图可以知道厂房内各个不同的标高上装设的电气设备元件电缆桥架、电缆管线等。电气平面图用得很多,动力、照明、变配电装置、通信广播、微机监控、防雷接地等都要用到平面图。设备材料表一般均在电气平面布置图上显示,详细列出某一配电装置、电缆桥架、电缆管或电气元件安装所需的主材的型号及数量,以便安装时按设计采购。 控制原理图是单独用来表示电气设备及元件控制方式及其控制线路的图样,主要表示电气设备及元件的起动、保护、信号、联锁、自动控制及测量等。通过控制原理图可以知道各设备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 逻辑图是随着保护装置的数字化程度的提高,近几年在电气专业设计领域发展起来的新型图样,它以数字电路为基础,采用“与”、“或”、“非”门进行逻辑推演的框式图。在发电厂电气设计中主要应用在发变组保护系统、单元机组和厂用DCS系统上。 二次接线图是与控制原理图配套的图样,用来表示设备元件外部接线以及设备元件之间接线的。通过接线图可以知道系统控制的接线方式和控制电缆,控制线的走向及其布置等。电缆清册是为盘柜之间或就地设备与盘柜之间电缆联系的汇总表,电缆清册一般分动力电缆清册和控制电缆清册,两类清册都给出了电缆编号、电缆型号和数量、起点及终点以及电

电气一次设计要点

可研注意事项: 开展工作之前先到相关部门进行搜资:变电站规模,站址情况,出线回路数,接线方式,是否征得规划部门同意。去现场的时候要拍些所址的照片。 根据系统专业的提资绘制电气主接线图。接线图应符合通用设计的要求:220kV出现设置3相PT;自耦变、三圈变的不同画法;标注设备参数的型号。 依据通用设计绘制电气总平面的图纸。应注意:隔离开关的断口方向保持一致;正确标注出线间隔的相序(面对线路出线方向,从左到右依次为A、B、C)相;隔离开关的角度(45°或135°);与线路专业配合,确定线路的走向,间隔的排列;间隔的排列应与主接线一致;尺寸的标注要规范。 报告中需交待清楚所址的归属问题,是否取得规划部门的同意。其余可参考10包的模板。

初步设计注意事项: 根据可研评审意见,开展工作。到相关部门搜资,内容如下:变电所建设规模;各电压等级出线方向;本期、远景回路数及出线排列;对各配电装置布置形式的意见;主要电气一次设备选型的意见;所用变如何配置(接与母线还是线路);是否设35kV消弧线圈;无功补偿装置形式的意见;甲方其他要求。 根据可研评审意见修改可研阶段的主接线和总平面。增加全所直击雷保护范围图以及出现间隔、主变进线间隔、母线设备间隔的断面图。

施工图各个卷册注意事项: 根据初设审查意见开展工作,每个卷册的注意事项如下: 屋外配电装置(常规站) 屋外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中需采用设备的实际形状,标注出场地所处的位置,在110(220)屋外配电装置或主变场地的什么方向。如果是扩建工程就必需用虚线框标注出扩建间隔和设备。有时前期工程中的相序标注是错误的,在扩建的时候就应及时更正相序。在平面布置图中一些细微的环节比如套管定位尺寸就可以放在安装图和平断面图中加以反映。 在绘制平断面图的时候应标注弧垂,安全净距;标注安全净距的时候应标注在设备的电气部分,而不是支架之类的地方;标注构架的高度;要注意设备的接线端子的材质,如果是铜的就要选择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可调耐张绝缘子串与耐张绝缘子串的数量应该是一致的,而且在备注后应注明附连接金具;在数设备线夹的时候在涉及单相的地方就不必×3,在涉及三相的地方就必须×3;绘制不同断面的过程中要避免材料的重复统计;根据厂家提供的电流互感器出线和进线方向,绘制正确的断面,保证和主接线中的变比一致。应用卫总编写的程序,进行导线的拉力计算。计算的过程中要将所需数据正确输入如:构架的高度,两构架的高差,构架间距,引下线的个数。关于引下线的个数尤其需要特别注意,比如在断面图中看到三根导线我们

pogo pin 手机连接器

pogo pin 手机连接器 新时期,为适应新的需求pogo pin连接器产品本身正向小尺寸、窄间距、多功能发展,除此之外,表面安装、复合化以及嵌入式等方向也是未来的趋势。连接器的体积与外形尺寸越来越微小化和片式化。 电子产品的小型化给其配套的连接器也提出了小型化甚至是微型化的要求,比如对连接器微型化要求较高的有手机等便携手持数码产品。传统连接器的接触件数目、接触件规格一般都是不可变更的,用户若需要变更接触件的数目和接触件的规格,必须换用其他连接器,而模块组合化连接器技术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市场的快速发展促使连接器的技术革新加快,连接器的设计水平和加工手段也都大大提升。业内专家表示,半导体芯片技术正成为各级互连中连接器发展的技术驱动力,例如,伴随0.5mm间距芯片封装迅速向0.25mm间距发展,使I级互连(IC器件内部)和Ⅱ级互连(器件与板的互联)的器件引脚数由数百线达数千线。 近年来,光纤连接器、USB2.0高速连接器、有线宽带连接器以及微间距连接器等在各种便携/无线电子设备中应用日益增多,甚至更高速的USB3.0已经出现在市场上。因此,连接器的市场应用热点也在随之变化。 全球企业和市场电子化进程越来越快,中国政府在金融危机环境下对三网合一、智能电网、汽车以及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大量投资,可以看到,市场对连接器的高速互联、耐电流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从消费电子来说,类似网络电视的应用火热,它们涉及到很多天线的应用,电视系统厂商需要在很小的间距内设置天线。 连接器小型化以及节能化必然是其在家电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汽车电子系统中复杂的车身控制、远程通信等功能也对连接器的小型化、智能化以及绿色环保和高可靠性提出挑战。新时期,连接器行业的新情况,中外主流连接器厂商在打造自己特色的同时,也都从产品的推出和应用上引领或追随着市场需求的脚步。逐渐形成了连接器市场竞争的新模式。 文章选自:https://www.doczj.com/doc/397817571.html,

电连接器基本知识概述

电连接器基本知识概述 在武器装备的各类电子系统中,电连接器在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是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必须的基础元件。 在各种军机和武器装备中,电连接器的用量较大,特别是飞机上使用电连接器的用量特大。一般来讲一架飞机电连接器的使用量可达数百件至几千件,牵扯到好几万个线路。因此,电连接器除了要满足一般的性能要求外,特别重要的要求是电连接器必须达到接触良好,工作可靠,维护方便,其工作可靠与否直接影响飞机电路的正常工作,涉及整个主机的安危。为此,主机电路对电连接器的质量和可靠性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也正因为电连接器的高质量和高可靠性,使它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等军用系统中。针对此块精英人才,也是目前我国最稀缺的,目前收纳电连接器人较多的有连接器英才网,是电连接器行业人才的一个专业性招聘、求职网站。 一、电连接器分类、结构 1.连接器常用的分类方法是: 1)按外形分:圆形电连接器、矩形电连接器。 圆形电连接器由于自身结构的特点在军事装备上(航空、航天)用量最大。矩形电连接器由于其结构简单更多的是用于电子设备的印制线路板上。 2)按结构分: 按连接方式:螺纹连接、卡口(快速)连接、卡锁连接、推拉式连接、直插式连接等; 按接触体端接形式:压接,焊接,绕接;螺钉(帽)固定; 按环境保护分:耐环境电连接器和普通电连接器 3)按用途分: 射频电连接器 密封电连接器(玻璃封焊) 高温电连接器 自动脱落分离电连接器 滤波电连接器 复合材料电连接器 机场电源电连接器 印制线路板用电连接器等2.电连接器结构电连接器由固定端电连接器(以下称插座),自由端电连接器(以下称插头)组成。插座通过其方(圆)盘固定在用电部件上(个别还采用焊接方式),插头一般接电缆,通过连接螺帽实现插头、插座连接。 电连接器由壳体、绝缘体、接触体三大基本单元组成。 壳体——电连接器壳体是指插头插座的外壳、连接螺帽、尾部附件。外壳作用是保护绝缘体和接触体(插针插孔的通称)等电连接器内部零件不被损伤。上面的定位键槽保证插头与插座定位。连接螺帽用于插头座连接和分离。尾部附件用于保护导线与接触体端接处不受损伤并用于固定电缆。壳体还具有一定电磁屏蔽作用。

特高压变电站电气施工图纸审查要点20170210

特高压变电站电气施工图纸审查要点 1.前言 施工图纸是施工和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为使验收人员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内容、正确对施工进行旁站监督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必须在开工前进行图纸审查。对于施工图中的差错和不合理部分,应尽快解决,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2.施工图纸审查的重点是: a)施工图纸与设备、原材料的技术要求是否一致。 b)施工的主要技术方案与设计是否相适应。 c)图纸表达深度能否满足施工需要。 d)构件划分和加工要求是否符合施工能力。 e)扩建工程的新老站及新老系统之间的衔接是否吻合,施工过渡是否可能。除按图面检查外,还应按现场实际情况校核。 f)各专业之间设计是否协调。如设备外形尺寸与基础设计尺寸、土建和电气对建(构)筑物预留孔洞及埋件的设计是否吻合,设备与系统连接部位、管线之间、电气之间相关设计等是否吻合。 g)设计采用的四新(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在施工技术、机具和物资供应上有无困难。 h)施工图之间和总分图之间、总分尺寸之间有无矛盾。 i)能否满足生产运行对安全、经济的要求和检修作业的合理需要。 J)设备布置及构件尺寸能否满足其运输及吊装要求。 k)设计能否满足设备和系统的启动调试要求。

1)材料表中给出的数量和材质以及尺寸与图面表示是否相符。 m)补充图例符号及主要设备表应注明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 3.施工图纸电气部分审查 3.1电气一次设备 3.1.1、对于主变压器、高压电抗器中性点接地部位应按绝缘等级增加防护措施。 3.1.2、设备预埋件及构支架预留螺栓孔应与设备固定螺栓规格相匹配。 3.1.3、对随设备支柱一体加工的隔离开关机构箱固定基座误差提出要求,以保证隔离开关垂直拉杆的垂直度。 3.1.4、电抗器室(BOX-IN)母线支柱瓷瓶爬电比距应满足该地区污秽等级的爬距要求。防雨、驱潮、观测设施应能满足运维要求。 3.1.5、各构件建成尺寸应能满足安规中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之相关要求。 3.1.6、设备支架柱(杆)头板的几何形状与尺寸,不得影响电缆穿管与设备接线盒的连接;混凝土环形杆杆头板加筋肋的位置不得影响接地扁铁的焊接。 3.1.7、设备支架柱(杆)的基础应不影响操作机构箱电缆穿管的顺畅穿入。 3.1.8、明确随设备成套供货的支架加工误差标准,防止现场安装增加垫片。

电连接器选择方式

电连接器的选择方法 连接器是连接电气线路的机电元件。因此连接器自身的电气参数是选择连接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正确选择和使用电连接器是保证电路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引言 电连接器(以下简称连接器)也可称插头座,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线路中,起着连接或断开电路的作用。提高连接器的可靠性首先是制造厂的责任。但由于连接器的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广泛,因此,正确选择连接器也是提高连接器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通过制造者和使用者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连接器应有的功能。 连接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频率分,有高频连接器和低频连接器;按照外形分有圆形 连接器,矩形连接器;按照用途分,有印制板用连接器,机柜用连接器,音响设备用连接器,电源连接器,特殊用途连接器等等。下面主要论述低频连接器(频率为3MHZ以下)的选择方法。 电气参数要求 连接器是连接电气线路的机电元件。因此连接器自身的电气参数是选择连接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又称工作电压,它主要取决于连机器所使用的绝缘材料,接触对之间的间距大小。某些元件或装置在低于其额定电压时,可能不能完成其应有的功能。连接器的额定电压事实上应理解为生产厂推荐的最高工作电压。原则上说,连接器在低于额定电压下都能正常工作。笔者倾向于根据连接器的耐压(抗电强度)指标,按照使用环境,安全等级要求来合理选用额定电压。也就是说,相同的耐压指标,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安全要求,可使用到不同的最高工作电压。这也比较符合客观使用情况。 额定电流 额定电流又称工作电流。同额定电压一样,在低于额定电流情况下,连接器一般都能正常工作。在连接器的设计过程中,是通过对连接器的热设计来满足额定电流要求的,因为在接触对有电流流过时,由于存在导体电阻和接触电阻,接触对将会发热。当其发热超过一定极限时,将破坏连接器的绝缘和形成接触对表面镀层的软化,造成故障。因此,要限制额定电流,事实上要限制连接器内部的温升不超过设计的规定值。在选择时要注意的问题是:对多芯连接器而言,额定电流必须降额使用。这在大电流的场合更应引起重视,例如φ3.5mm接触对,一般规定其额定电流为50A,但在5芯时要降额33%使用,也就是每芯的额定电流只有38A,芯数越多,降额幅度越大。降额幅度可参看表1 接触电阻 接触电阻是指两个接触导体在接触部分产生的电阻。在选用时要注意到两个问题,第一,连接器的接触电阻指标事实上是接触对电阻,它包括接触电阻和接触对导体电阻。通常导体电阻较小,因此接触对电阻在很多技术规范中被称为接触电阻。第二,在连接小信号的电路中,要注意给出的接触电阻指标是在什么条件下测试的,因为接触表面会附则氧化层,油污或其他污染物,两接触件表面会产生膜层电阻。在膜层厚度增加时,电阻迅速增大,是膜层成为不良导体。但是,膜层在高接触压力下

浅谈电力系统接线设计原则和电气一次设计技术

浅谈电力系统接线设计原则和电气一次设计技术 发表时间:2019-09-05T09:20:55.683Z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08期作者:潘业业[导读] 随着经济的持续进步,社会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相关单位必须重视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完善,重视供电和配电过程。 江苏广源电力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213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持续进步,社会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相关单位必须重视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完善,重视供电和配电过程。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优质性能,在建设电力系统时,需要遵守严格的接线原则,既要实现系统的实用功能,也要确保经济性,避免资源的无效损耗。因此,相关单位需要重视电气的一次设计,做好相关设备装置的选型,把控好设备的品质和性能,确保电力系统的科学性,进而实现高效地供电和配电,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电力能源。关键词:电力系统;接线设计;一次设计;原则引言: 在电力系统的建设中,一次设计是最基础的作业,与系统的运行质量息息相关,所以必须加以重视,同时,也要重视系统的接线设计,遵守相关的要点和原则,保证系统主体结构的可靠性,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性能,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本文主要分析了在进行接线设计时所需要遵守的三点原则,即经济性、灵活性和可靠性,并且详细论述了电力系统的一次设计技术。 一、电力系统接线设计的原则 (一)灵活性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不仅可以实现灵活地调度和检修,还可以便于后期的系统扩展,在主接线设计时还需要遵守灵活性的要点,具体有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在电力系统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这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检查和维修,只有保证主接线的灵活性,才可以在检修时,很便捷地停运相关设备装置,比如断路器,这样就可以为检修提供安全的环境,同时也避免影响到整体供电。二是主接线设计的灵活性,可以确保调度便捷,进而实现对于装置和线路和自由引入和去除。三是由于电力系统始终处于发展的状态,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随着需求的增加而扩建,因此必须确保主接线的灵活性,做到从长远利益考虑,避免在系统扩建时需要大规模的接线变动[1]。 (二)可靠性 这是在接线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原则,只有可靠的接线设计,才可以确保供电过程的稳定性,保证系统实现持续的供电,避免频繁出现供电间断的情况,这对于电力系统而言非常重要。所以在电力系统接线时,必须遵守可靠性的原则,总体而言,一次设计和二次设计都会影响到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在实际作业时,需要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合理地实施接线设计。另外,由于每个电力系统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可靠性是相对的,某个接线设计不一定可以满足多个系统的需求。 (三)经济性 在接线设计中,除了要遵守以上两点原则之外,还需要考虑经济性的原则,尽量通过科学的设计,来避免资源的无效浪费,要严格把控接线的占地面积,控制好接线设计的成本投入,最大限度地降低接线作业的成本。另外,为了保证长期的经济性,在进行接线设计时,需要从长远的利益出发,科学地进行接线设计,控制好后期系统的运行成本,避免高额的运行费用。 二、电力系统一次设计技术 (一)断路器的选择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往往会使用油断路器,但是随着电力系统的逐步升级和发展,当前主要使用真空断路器,尤其是对于一些容量相对较小的系统,真空断路器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而且此种断路器触头的使用期限较长,灭弧速度高。另外,经常使用的还有压缩空气断路器,在断路器的选择上,需要从电网的实际状况出发,选择最优的断路器设备,促进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主变压器的选择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主变压器是非常关键的一次设备,必须要保证主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才可以确保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倘若主变压器的容量或者安装数量不符合标准,都会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就大部分变电站而言,如果一个变压器停运,其余的变压器必须要承受百分之八十的负荷,才可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变电所一般会使用一个备用的变压器,来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而且这两个变压器的容量是相等的,关于主变压器的设计,还应该从长远的利益进行考虑,方便后期电力系统的扩展。另外,还需要科学地选择变压器的类型,比如在110KV变压器的选择中,应该根据系统所需求的参数来选择,比如变压器的接线组别和相数等,保证变压器符合系统的实际需求。图一是关于110KV变压器的基本结构[2]。

连接器弹性接触件设计与材料

连接器弹性接触件设计与材料 苏州接插元件研究所邓志奎沈鑫万庆葛粉兆尹秋 《国际线缆与连接》应用版—2002年4月刊 摘要:文章就弹性件设计与材料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公式推导,并通过电接触原理的介绍加以论述,以便使设计人员在设计连接器弹性元件时,为合理选择材料,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前言 连接器产品一般依据连接器的使用范围和功能要求来考虑其结构尺寸。如果材料选择不当,或结构尺寸参数不合适,将不会设计出一个好品质的连接器产品;同样弹性元件的材料选择不恰当,也不会设计出一个好的连接器产品。即使对一个工作多年的设计师来说,面对几十,上百种可供选择的材料,要能选择一种合理的材料也是很困难的。 设计人员在设计连接器时,必须考虑诸多因素,特别是要将结构尺寸设计和弹性材料的选择加以综合考虑。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现在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弹性材料种类越来越多,这就给设计人员选择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般而言,针对具体的元件结构尺寸,首先是选择弹性性能能满足要求的材料,而在几种可供选择的材料中,又要选择一种价格相对便宜、工艺简单(工艺成本低)的材料,这种材料是最佳的选择对象。 为了选好一种材料,本文首先从连接器的核心部分-接触对的电接触理论加以简单的介绍。 1 产品性能对连接器弹性接触对的要求 电连接器接触性之好坏与连接器接触对间的接触电阻大小有关。一般要求接触电阻小一点为好,这样可减少接触电阻造成的功能损耗。并且也可减少接点发热,接点发热太高反而增加了接触电阻值。另外,过高的热量如散发不好就会使金属软化,加快了金属表面的氧化和磨损,使连接器的品质下降,严重的会使连接器塑壳软化变形,老化等。因此,接触电阻一般仍以偏小以好。 同时,对数字电路用的连接器来说,要求连接器在工作时,其接触电阻不仅要小,数值也要求较为稳定为好。如工作中阻值变化太大,容易形成脉冲,从而使整机不能正常工作。我们在试制中曾用一只开关代替施密特电路给一数字电路发脉冲信号,发现由于弹性元件多次弹跳,开关每次开合击发引起计数紊乱。这是由于开关开合时,弹片抖动,引起接触电阻变化,从而产生电压变化所致,所以接触电阻值在工作过程中其数值要尽量稳定。 1. 1连接器接触对的接触电阻 连接器接触对是指连接器一个插头片和一个插座片相互接触实现电连接的金属元件。它们在接触区形成一个电阻,称之为接触电阻。接触电阻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1. 1压缩电阻Rc 清洁的金属表面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弹力)互相接触在一起时形成的电阻Rc称之为压缩电阻,见图1,由于接触区的接触面积很小,电流一到接触区相互被压缩在一起,使电流密度增加,此对产生的电阻称之为压缩电阻。

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参考资料要点

专业的电气数据库精确的搜索平台可靠的价格查询清晰的图片浏览更多的电气信息资讯 目录 一、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1 二、设计任务书-------------------------------------------------------------------4 三、设计成品------------------------------------------------------------------------ 四、主接线设计------------------------------------------------------------------- 〈一〉负荷分析统计---------------------------------------------------------------- 〈二〉主变选择--------------------------------------------------------------------- 〈三〉主接线方案拟定-------------------------------------------------------------- 〈四〉可靠性分析------------------------------------------------------------------- 五、经济比较------------------------------------------------------------------------ 六、短路电流计算--------------------------------------------------------------------七、电气设备设计选择--------------------------------------------------------------〈一〉选择母线-----------------------------------------------------------------------〈二〉选择断路器、隔离开关------------------------------------------------------〈三〉选择10KV母线的支持绝缘子---------------------------------------------〈四〉选择110KV一回出线上一组 CT-----------------------------------------八、配电装置设计 ------------------------------------------------------------------- 专业的电气数据库精确的搜索平台可靠的价格查询清晰的图片浏览更多的电气信息资讯

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要点分析 吕帅

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要点分析吕帅 发表时间:2018-06-20T10:40:30.98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作者:吕帅 [导读]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概述了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中的基本要求,总结了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重点分析了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要点,希望能更好的提高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的质量。 (广西中瑞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南宁市 530000)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概述了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中的基本要求,总结了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重点分析了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要点,希望能更好的提高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问题;分析 1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的基本要求 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我国的电力市场正在进行着巨大的转型和改革并正在高速发展,我国是一个用电大国,巨大的人口和工业的发展给电网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于越来越大的电力需求,我国对电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升级,电力设备也不断进行着更新和发展,电力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要提高变电站的工作效率自然就要从变电站一次设计入手,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变电站一次设计的要求。设计要立足现实,更要展望未来,这样才能够满足高速发展的电力需求,同时要熟练把握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能够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基本的预测,就能保证变电站电力系统的安全,从而提高变电站的经济效益。能够将不同时期的难点进行解决,排查一系列可能出现的问题,综合不同方案的特点,在电力供应需求和电力系统建设中有一定的取舍,这样就能将变电站一次设计进一步优化、完善,也就保障了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遵循下面几点原则来进一步完善变电站一次设计:(1)进行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在所划区域电力需求的基本保障之上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后半时期变电量的需求,再进行优化设计时才能够顺利进行。(2)变电站主接线的接线方式必须符合要求,这样才能提高变电站后期工作中的安全性,当然这种方式也不是死板的,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对主接线进行调整。(3)变电站建设面积要进行合理规划,以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当然也要保证基本的工作需求,在设备选型时,建议选用体型较小、性能较高的设备。(4)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重点在于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高需求性,必须能够满足电力系统所依赖的自动化程度,才能在此基础上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才能将数据信息误码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另外,要对系统结构中设备的可靠性进行优化,减少检修率,提高经济效益。 2 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存在的常见问题 2.1 一次设备过热问题 随着变电站的不断运行和运转,一次设备温度持续升高、过热现象成为一大问题,也会带来多方面的隐患性危机。例如:线路或设备的高温运转可能加剧故障发生概率,故障未能及时解除则将扩大事故影响范围,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变电站电气一次性设备过热的部分成因是其所选择材料质地低下,再加上高温环境的不良影响,导致材料电阻率出现动态变化,进而引发各种线路短路等故障。因此,实际的变电站维修过程中要注意养护技术的选择,根据各个部件的性质、功能以及所处位置等来选择合理的维修技术措施,例如:刀闸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容易遭受腐蚀,对此,应该通过增设导线涂膜的方式来保护刀闸,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预防故障的出现。 2.2 雷击缺陷 变电站电气系统自身处于相对恶劣、复杂的气候条件下,时常受到雷雨的袭击和干扰,遇到强雷电的来袭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负荷超出规定范围,从而出现设备被烧,线路受损等问题。目前来看,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中防雷设计依然存在不足,电气系统无法抵御雷电袭击,从而导致一些电气设备遭遇雷击受损,对此必须重视变电站电气的防雷设计,做好断电保护工作。 3 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分析 3.1 布置电气平面 对场地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对施工场地的情况进行勘察设计,制定设计规划,然后设计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最终形成总体设计方案。如户内布置和户外布置的主变形式,设计中充分分析主变设计消防设备和通风措施,此外,设计二次设备的时候,垂直空间中不能设计电容器,避免电容器干扰计算机设备,提升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3.2 选择电气设备 完成变电站建筑平面设计之后,依据设计区域的功能进行划分,需考虑电流、负荷等参数。利用主接线方式来对电气设备额定值的选择,分析合理工作状态,校验核算电气设备的动稳定性、热稳定性等参数,并且对设计原则进行分析,在满足安全位置、环境需求以及使用规范的基础上设计设备体积,通过已确定变电站为系统提供运行方式以及供电量,对变电站系统的技术和变压器数量进行确定。 3.3 设计主接线 电气主接线是设计变电站电力系统的关键内容,在设计电气主接线前提下完成继电保护、配电装饰、自动化系统等,会对变电站正常运行产生重要影响,此过程中应该对稳定性、灵活性、经济性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接线形式。第一,选择双电源形式,主要就是利用I型接线方式进行处理,此外能够连接其他变电电路,变压器连接高压测线线路,依据母线分段的方式来处理低压线路,不需要使用很多高压设备,具备灵活、清晰的线路性质。实际操作中比较少连接高压设备,存在相对小的占地面积,高压线如果出现故障,能够通用主变压器,若某个电源出现失效的现象,利用继电保护方式进行自动切换,在符合功率转移规范的前提下设计。第二,选择单母线形式,这种设计方式主要包括两种电源进线方式,一路作为备用、一路作为主线,依据单母线方式连接高压线路,以便能够稳定安全地运行供电系统。如果电源出现故障,利用连接备用低压接线两段母线来对系统进行供电恢复。实际操作中应用备用电源接线,具有成本较高和工艺复杂的的特点,适合应用在城市供电网中高功率转移、大电需求的场合中。第三,选择内桥连接形式,这种技术能够在电网中接入两路接线,系统中接入高压线内桥,有机结合低压线,以便形成四回路供电系统,断路器保护系统不需要过多,因为系统中存在多回路,降低系统灵活性,出现复杂的运行程序,如果变压器故障,存在两个以上断路器,对故障线路进行切断,适合用在频繁操作的电路中。 3.4 完善配套系统 照明系统设计的过程中,综合分析机房、内外厂房、开关站,对照明系统类型进行分析,包括事故和工作两种,也就是对工作照明时间设计的基准为工作面标准照度,并且把应急照明设备安置在楼梯间、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场合中,避免由于照明故障导致失去工作照明,影响修复设备的水平。灯具选择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期限、减光系数、光通量,此外,把绝缘导线暗敷在中控室中,利用镀锌钢管

PogoPin使用方法介绍

介绍(what is pogo pin?)Pogo Pin Pogo Pin是一种由针头(Plunger)和针管(Tube)以及弹簧(Spring)三个基本部件通过精密仪器铆压之后形成的弹簧式探针,又称作弹簧针、弹簧顶针、弹簧探针、Spring Loaded、PogoPin连接器。Pogo Pin 的针头(Plunger)的底部通常是斜面结构,斜面结构的作用是确保Pogo Pin在工作时保持针头(Plunger)与针管(Tube)内壁接触,让电流主要通过镀金的针头(Plunger)和针管(Tube)以确保Pogo Pin的稳定及低阻抗。Pogo Pin一般应用于手机、通讯、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电子产品中的精密连接;由于Pogo Pin是一个很精细的探针,体积可以做到非常小,所以应用在精密连接器中可以降低连接器的重量、节省空间、美化产品外观(如:超薄手机,智能手表等产品)。 Pogo Pi的材(Pogo Pin materials) 部材表面处有害物备 Forming Process C3604 for Lathe 含铅小4%针Au Ni 1.4u~3.75u符RoHC3604 Tuming Machining (PLUNGER0.4u 免条RoH针4%含铅小符AuC3604 Ni1.4i~3.5u0.1u (TUBE免条 弹簧24.5% N/A 8.4 SUS304 (SPRING)PA46 / LCP / 塑胶 UL94C-0 无卤材料N/A 防火等级HPPA (HOUSING) 盖子UL94V-0 PA46 / HPPA 防火等级无卤材料N/A (CAP)

Pogo Pin行业的发展趋势 ★板与板之间可实现跳线,不再受线的束缚。 ★小尺寸精细型 ★大电流 ★高耐久性 Pogo Pin的优势1Pogo Pin可以更好的传输天线的高频信号 相比天线弹片,相同工作高度上由于电流路径更短,Pogo Pin 具有更小的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尤其在高频段,更有利于阻抗匹配。 基于相同工作高度,Pogo Pin 在自谐振频段上远高于弹片,损耗更小,有利于高频信号的高效传输。

连接器各零件设计重点

连接器各零件设计重点 1.Housing ☆连接器的主结构。 ☆其它各零件靠它决定空间定位。 ☆导体零件间的绝缘功能。 ☆尺寸规划须兼顾成型性。 ☆选材料须顾虑客户的制程条件。 ☆因应用段需求而须限制模具进胶口者,须注明于图面上。 它是整个连接器的主体构件,其它的零件往它身上组装。它大致决定连接器的外观尺寸,需确认其结构强度能承受最终使用者正常使用的破坏力或是客户明定的测试规格(例如:要求施加各方向的力于外接cable,不能看到破坏;或是安装螺丝时,施加适当的扭力不能造成破坏)。 既然是主体构件,自然肩负各零件定位的责任,因此与其它零件互配部位的尺寸与公差(包括几何公差)需拿捏适当。重要feature(例如:安装端子的孔,其抽屉宽度)若是由单一模仁决定其尺寸,而该模仁又可由磨床加工制作,则可设定尺寸公差+/-0.02mm,以确保功能。其它如正位度、平面度、轮廓度等几何公差也要适当运用,方可确保功能。 端子除了靠housing做空间上的定位,还须靠housing对它的固持力量来产生端子力学行为上的边界条件(例如悬臂梁式端子的fixed end),进而在公母座配接时产生适当的正向力,同时避免退pin的情形发生。因此端子与housing的干涉段尺寸与形状拿捏必须非常小心。适当的端子倒刺形状以及干涉量,才能得到适当的端子保持力,又不至于因干涉过大造成housing变形或破裂。 在电气功能方面,housing肩负各导体零件之间的绝缘功能,以一般工程塑料阻抗值而言,只要射出成型做得到的厚度,后续加工过程又没有造成结构破坏,则塑料产生的绝缘阻抗与耐电压效果都可符合规格要求。只有在吸湿性非常强的材料或是端子压入造成塑料隔栏破裂的情况下,可能发生塑料部分的绝缘阻抗或耐电压不合格的情形,否则该担心的多半是裸露在塑料之外的导体零件之间的绝缘效果,因为空气的绝缘效果远不及工程塑料的好。 Housing的设计除了考虑上述的功能性,也须考虑射出成型的制造

电气施工图审查要点

电气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一、深度要求 1 总则 1.1本要求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及一般工业建筑工程电气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 1.2建筑电气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施工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主要设备表。 1.3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建筑电气专业设计文件可分为电施设计文件和弱电施设计文件,或统一并归为电施设计文件。 1.4设计文件中的图线、字体、比例、符号等应符合GB/T50001-2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要求。 2 总体工程电施设计文件 2.1图纸目录 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使用图。设计修改图、修改通知单应编入图纸目录。 2.2施工设计说明、补充图例符号及主要设备表 (1)施工设计说明(详说明要求)。 (2)补充图例符号及主要设备表。 注明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主要电气设备一般包括变压器、柴油发电机组、开关柜、配电箱、插接式母线等。 2.3供电总图 (1)标示建(构)筑物名称或编号、层数或标高,标示道路、地形标高或等高线及规划红线。 (2)标示变、配电站位置、编号;变压器台数、容量;发电机台数、容量;室外配电箱的编号、型号;室外照明灯具的规格、型号、容量。 (3)架空线路应标示:线路规格及走向;回路编号、杆位编号、档数、档距、杆高、拉线、重复接地、避雷器等(可选用标准图集有关页次及选项)。 (4)电缆线路应标示:线路走向、回路编号、电缆型号及规格、敷设方式(可选用标准图集有关页次及选项);电缆沟及排管应附有主要线路段的断面图。 (5)比例、指北针。 (6)图中不能表达清楚或需作统一说明项:室外照明的控制方式,接地装置的阻值、型式、材料、敷设方法等。 2.4配电箱或控制箱系统图、控制原理图 配电箱或控制箱系统图,应标示箱编号,进线回路编号;标示各元器件型号、规格(包括整定参数);配出回路编号、导线型号规格,单相负荷应标明相别,有控制要求的回路应提供控制原理图;供电回路宜标明用电设备名称;配电箱应标注负荷计算数据Pe(或Pjs)、Ijs、Kc、CosΦ等参数。 2.5配电平面图及照明平面图 (1)绘制总平室外照明灯布置图,标明配电箱及其编号、干线、分支线、回路编号、敷设方式等。 (2)绘制总平附属用房的配电平面及照明平面图。 2.6详图 主要线路段的电缆沟、排管断面图等。 2.7防雷及安全接地图 绘制总平附属用房的防雷及安全接地图。 2.8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归档) 3 单体工程电施设计文件 3.1图纸目录 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使用图。设计修改图、修改通知单应编入图纸目录。 3.2施工设计说明、补充图例符号及主要设备表 施工设计说明、补充图例符号及主要设备表可组成首页,当补充图例符号及主要设备表内容较多时,此表可放置次页。 (1)施工设计说明(详说明要求)。 (2)补充图例符号及主要设备表。 注明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主要电气设备一般包括变压器、柴油发电机组、开关柜、配电箱、插接式母线等。 3.3电气总平面图 (见2.3) 3.4变、配电站 (1)变配电主结线图; 绘制从高压电源进线,直至低压母线段的主结线图,并应表达一、二级负荷的供电方式及相应联锁控制的要求。标注变压器及发电机的编号和容量,母线段编号及电压等级。 (2)高压配电系统图(一次线路图) 图中应注明母线型号、规格,电压等级;标明开关、断路器、互感器、电工仪表(包括计量仪表)等型号、规格、整定值等参数。

电连接器的制作技术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大致呈长形的绝缘壳体,以及一与该壳体的结构对应而作为连接器遮蔽装置使用的金属外盖,该壳体在对接互补连接器的一端,设有两个沿纵长方向并排配置的容室,用以收容相关的互补连接器,每一容室内形成四个端子通道,用以收容对应的四支连接器端子;该金属外盖在对接互补连接器的表面上,与壳体的容室结构相配合,形成两个在纵长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开口。 技术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具有一绝缘壳体,其内设有多个端子通道;多支端 子,收容在对应的端子通道内;以及一与所述壳体的结构对应并遮蔽所述壳 体与端子的金属外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对接互补连接器的一端,至 少设有两个在纵长方向上并排配置的、收容相关互补连接器的容室,所述金 属外盖上对应地形成至少两个在纵长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相邻所述两开 口之间,还向外延伸出一与电脑机壳相接触,并作为电连接器接地路径的弹片。 4、一种电连接器,具有至少两个分离的绝缘壳体,所述每一壳体内设 有多个端子通道;多支端子,收容在对应的端子通道内;以及一用以遮蔽内部所述壳体与端子的金属外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对接互补连接器的一端,至少设有一收容相关的互补连接器的容室,所述金属外盖至少包括一第一平板,所述第一平板上至少设有两个在纵长方向上并排配置、并供互补连接器插入的开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周缘还向 内延伸出多个与互补连接器相接触并作为互补连接器接地路径的垂片。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相邻所述的两 开口之间,还向外延伸出一与电脑机壳相接触并作为电连接器接地路径的弹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与所述第一平板垂直的第二平板,以及一与所述第一平板垂直且与所述第二平板平行的第三平板,所述第一平板、第二平板与第三平板共同容置在所述壳体中。 8、如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 包括一对从所述第一平板纵长方向两端垂直延伸出的第四平板。 9、一种电连接器,具有一绝缘壳体,其内设有多个端子通道;多支端 子,收容在对应的端子通道内;一与所述壳体的结构对应,并遮蔽所述壳体与端子的金属外盖;一塑料外套,套合在所述金属外盖的外缘;以及一与所述端子电连接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对接互补连接器的一端,至少设有两个在纵长方向上并排配置并收容相关的互补连接器的容室,所述金属外盖上对应形成至少两个在纵长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开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