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变色龙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46
五年级上册《变色龙》优秀教案五年级上册《变色龙》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和其生活习性等,保护小动物。
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和其生活习性。
三.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四.教学准备:1.变色龙的图片。
2.变色龙的资料。
五.教学布置: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
它有许多的奥妙等着我们去揭开。
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2.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
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
(出示变色龙的图片)二.初读感知1.让我们打开书,自身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
2.出示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
5.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
(2)我们端详变色龙。
(3)我们放回变色龙。
”请你依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细读第一局部小组学习: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局部。
2.读完第一局部,你了解了什么?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
”指导朗读。
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
2.指读。
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
4.描红临写。
五.安排作业1.朗读课文。
2.搜集变色龙的资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和其生活习性等。
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和其生活习性等。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教学设计三篇变色龙是爬行动物,是非常奇特的动物,它有适于树栖生活的种种特征和行为。
避役的体长约15-25厘米,身变色龙体侧扁,背部有脊椎,头上的枕部有钝三角形突起。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教学设计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语文《变色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新词,并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新词,并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1.变色龙的图片。
2.变色龙的资料。
一.复习导入1、读读生词2、课文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二.细读课文1、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
什么叫“端详”?给它找一个近义词。
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外形特点、捕捉食物、会变色3.小组学习:读读9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①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头、嘴、眼、身躯、背部、腹部、脚、尾巴②变色龙的这写部分各有什么特点?请在相应的词语下面标上小圆点。
③根据插图,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介绍变色龙。
4、感悟课文第十到十二自然段①自渎课文,说说在这自然段中了解到变色龙哪些知识。
②理解部分词语:迟钝、窥探、绘声绘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刹那间等体会变色龙捕捉食物的速度快。
③练习朗读,注意重点词的朗读。
④使用“绘声绘色”造句。
5、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
①朋加沙实验了几次?从哪些词语看出?②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香蕉叶色、绿色、棕色、浅灰色)③课文中用了哪些表示变的词语?(变成、变为、变为)④仔细观察图,体会变色龙的颜色变化。
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悉课文《变色龙》的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1.3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怀。
3.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变色龙》的故事情节和生字词。
1.2变色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2.1学生对课文细节的理解和感悟。
2.2学生对变色龙生活习性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变色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对变色龙的了解。
2.课文阅读2.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2教师通过问题引导,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书写。
3.2学生通过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了解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4.课文分析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理解变色龙的特点。
5.拓展延伸5.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变色龙的知识。
6.小组活动6.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保护变色龙及其生活环境。
6.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7.课堂小结7.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8.课后作业8.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变色龙的短文。
8.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变色龙的知识,下节课分享。
四、板书设计课题:变色龙1.故事情节2.生字词3.变色龙的特点4.变色龙的生活习性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变色龙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在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分析等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在拓展延伸和小组活动环节,学生能够主动查阅资料,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但部分学生在课文细节理解和感悟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课文及教案老师应该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教案,书写一节课的教学思想,它起着指导和统帅教学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效果。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课文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
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
四下里一片沉静。
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
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它!哎哟……哎哟!”传来了狗的尖叫声。
奥楚蔑洛夫向那边一瞧,看见从商人彼楚金的木柴厂里跑出来一条狗,用三条腿一颠一颠地跑着,不住地回头瞧。
它后边跟着追来一个人,穿着浆硬的花布衬衫和敞着怀的坎肩。
他追上狗,身子往前一探,扑倒在地下,抓住了狗的后腿。
又传来了狗的叫声,还有人的叫喊:“别放走它!”有人从商店里探出头来,脸上还带着睡意。
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好像出乱子了,长官!”巡警说。
奥楚蔑洛夫微微向左一转,往人群那里走去。
在木柴厂门口,他看见那个敞开了坎肩的人举起右手,把一个血淋淋的手指头伸给人们看。
他那半醉的脸上现出这样的神气:“我要揭你的皮,坏蛋!”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
奥楚蔑洛夫认出这人是首饰匠赫留金。
这个案子的“罪犯”呢,坐在人群中央的地上,前腿劈开,浑身发抖——原来是一条白色的小猎狗,脸尖尖的,背上有块黄斑。
它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
“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里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长官,我好好地走我的路,没招谁没惹谁……”赫留金开口了,拿手罩在嘴上,咳嗽一下,“我正在跟密特里·密特里奇谈木柴的事,忽然,这个贱畜生无缘无故就把这手指头咬了一口……你得原谅我,我是做工的人,我做的是细致的活儿。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2.教学难点:变色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理解。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变色龙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2.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学生自读后,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课堂讨论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变色龙有什么特点?”4.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变色龙的生活习性。
5.情境体验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变色龙随环境改变颜色的过程。
学生体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6.课堂小结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变色龙的观察日记。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变色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通过情境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课文《变色龙》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种神奇的动物,它叫变色龙。
变色龙最特别的地方就是能够随环境改变自己的颜色。
它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颜色,变成绿色、棕色、黑色等各种颜色,保护自己免受天敌的伤害。
变色龙的眼睛非常特别,它有两只眼睛,可以单独转动,观察周围的环境。
当它发现食物时,就会伸出长长的舌头,迅速地将食物捕获。
变色龙的生活习性也很有趣。
它喜欢在树上生活,白天出来觅食,晚上则躲在树洞里休息。
变色龙的食物主要是昆虫,如苍蝇、蚊子等。
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教案设计小学语文变色龙优秀教案教材分析:《语文变色龙》是一本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全书共分为十二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两篇课文。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感悟能力。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和停顿。
2.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抓住主旨,捕捉细节。
3.能够书写课文中的生字,了解生字的基本部首和笔画。
4.能够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和停顿。
2.理解课文的内容,抓住主旨,捕捉细节。
3.书写课文中的生字,了解生字的基本部首和笔画。
教学难点:1.捕捉课文中的细节信息。
2.通过生字书写,了解生字的基本部首和笔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课文主题,询问学生对变色龙的了解。
2.播放一段变色龙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变色龙的变色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呈现课文标题,让学生预测课文内容。
2.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并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3.教师解读课文,抓住主旨,捕捉细节。
三、课文学习(20分钟):1.学生小组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点评朗读情况。
2.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3.学生按照课文内容,绘制对应的插图,帮助理解。
四、语言知识学习(15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了解生字的基本部首和笔画。
2.学生独立完成生字练习,巩固所学的生字知识。
五、课文讲评(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插图,进行讲评。
2.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清逻辑。
六、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学生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教师推荐相关书籍和文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七、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默写所学的生字,并写出生字的基本部首和笔画。
2.要求学生阅读一篇与变色龙相关的文章,写下自己的感想。
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案设计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案设计【《变色龙》教案设计】认知目标1.朗读课文,结合句意理解“沉静、无精打采、异想天开、径自”等词语。
2.能用自己语言,简单评价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
情感目标学生养成做人正直、表里如一的好品质。
技能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
2.能运用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完成一段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语言,简单评价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提起蜥蜴,大家可能觉得可怕。
蜥蜴也叫变色龙,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
有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
(板书文题、作者)二、展示预习成果学生自由谈作者、背景。
讨论本节课热点问题。
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1)自由交流说出剧中词语意思。
沉静:文中指环境寂静。
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魁梧:(身体)强壮高大。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荒唐:①(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②(行为)放荡、没有节制。
着重于极其荒谬,令人难于理解。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伶俐:聪明、灵活。
恐吓: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
径自:副词,表示自己直接行动。
自顾自,任意地。
(2)思考: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文章又是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明确:小说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手指”这一案件的经过。
主要人物是奥楚蔑洛夫。
主要运用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
2.学生自读课文分小组讨论:警官奥楚蔑洛夫是怎样的一个人?各小组报告讨论结果一个见风使舵的人一个变化多端的人3.学生速读全文,理清故事情节。
思考: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过程中,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变化的.原因和内容。
2024年五年级苏教版语文《变色龙》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理解变色龙的特点及寓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教育学生要有自信,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变色龙的特点及寓意。
2.教学难点:(1)理解变色龙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2)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自然与生命的和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变色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变色龙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变色龙的了解。
2.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情感。
3.分析课文内容(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2)讨论变色龙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分析其特点。
(3)引导学生思考变色龙的寓意,教育学生要有自信,勇于面对困难。
4.拓展活动(1)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变色龙,你会如何适应新环境?(2)学生绘画:绘制变色龙在不同环境下的样子。
(3)学生表演:根据课文内容,表演变色龙的故事。
(2)教育学生要有自信,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四、作业布置1.抄写本课生字词,并组内互查。
2.课下收集关于变色龙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3.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签字确认。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变色龙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生:变色龙!师:没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变色龙的文章,看看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变色龙的了解。
生1:变色龙会变色。
生2:变色龙可以用尾巴抓东西。
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变色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教育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变色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教育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变色龙的图片生字词卡片小组讨论表格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引入变色龙的主题,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变色龙的外貌特征。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变色龙有什么了解?它有什么特别之处?二、课文学习(15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教师讲解生字词,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三、课文理解(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
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变色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变色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变色龙和其他动物?五、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变色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布置生字词练习题,要求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培养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课堂活动(10分钟)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增强对变色龙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理解。
教师评价学生的表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七、拓展阅读(10分钟)提供关于变色龙的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变色龙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涉及的动物特点和行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关注动物的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和行为。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生字词。
(2)理解变色龙变色的原理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变色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变色龙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组内讨论。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探究变色龙的特点和行为(1)学生观察多媒体展示的变色龙图片,了解变色龙的特点。
(2)教师讲解变色龙变色的原理和意义。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行为,下周分享。
2. 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绘制变色龙的特点和行为示意图。
1. 本节课学生学会了生字词,并了解了变色龙的特点和行为。
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了合作学习的能力。
3. 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的关注度有所提高,激发了探索科学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6. 案例分析(1)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变色龙变色的实际意义。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变色龙一、教学目标1.了解变色龙的基本信息,学习变色龙的一些神奇特性。
2.通过变色龙,引发学生对自身的反思与思考,探索自己与外界的关系。
3.学会掌握阅读策略:全文浏览、快速阅读、细节阅读和主题理解,增强综合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变色龙的基本信息。
2.理解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
三、教学难点1.自我认知和外界关系的探索。
2.阅读策略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变色龙与自我认知(15分钟)观看一段变色龙的视频,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段视频或展示一些图片,引入变色龙的基本信息。
让学生了解变色龙是一种特殊的动物,可以根据自身的情绪或背景颜色的变化。
然后,老师可以与学生讨论,当谈到自我认知时,是否也能像变色龙一样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色彩呢?2.阅读篇章:变色龙,一种神奇的动物(20分钟)老师出示篇章《变色龙,一种神奇的动物》,让学生先进行全文浏览,然后进行快速阅读。
老师可鼓励学生在快速阅读时,先关注文章重点词汇。
接着,老师再与学生一起逐节阅读,让学生能够理解其中精髓和难点,掌握阅读策略对提高综合阅读能力有益处。
3.探究:自我认知与变色龙(25分钟)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在不同的情境下的心情和色彩,结合篇章讨论一下变色龙和自己在情感上的共通点和相异点,体验自我认知与外界关系的互动主题并获得提升。
4.拓展:变色龙的特性(20分钟)老师让学生自由获取有关变色龙的资料,让他们一起探究变色龙的特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得到变色龙和其它动物的信息,然后进行比较和分类分析。
5.总结与互动交流(20分钟)在课程的最后一节,学生可以再次交流自己对变色龙和自我认知的想法。
老师可以组织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宣传和展示。
五、教学反思变色龙是一种充满神奇和特殊的动物,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我认知和外界关系。
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方面创新性非常高,并且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在讨论男究自我认知和外界关系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反思激励,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互动交流能力。
五年级上册变色龙课件五年级上册变色龙课件教学目标:1.通过赏析文中的语言,结合观赏音像资料等,较细致地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征及捕食过程。
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增强对动物奥秘的探究欲。
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观察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和教师课前共同收集有关变色龙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说起人们眼下追求的个性宠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觉是丑陋、可怕的,实蜥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
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
二、资料助读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国短篇小说大师,杰出的作家,家。
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
契诃夫一生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名篇有《》《》《》《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新娘》等。
剧本有《》《》《三姊妹》《樱桃园》等。
《变色龙》写作于1884年,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
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
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
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
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
《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三、生字新词教学(1)应掌握的字:劈开( ) 戳( ) 戮( ) 胚子( ) 蔑( ) 恐吓( )(2)应掌握的词:异想天开:。
洋溢:。
径自:。
娇贵:。
四、理清故事情节1、选取日常生活的片断进行艺术概括,以此来反映尖锐重大的社会问题。
是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特色。
那么,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文章又是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2.学生速读课文,讨论作者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划分课文的段落,了解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