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生物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0.96 KB
- 文档页数:4
《高二生物神经系统调节知识点总结》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且至关重要的系统之一,它对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在高二生物学习中,神经系统的调节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二生物神经系统调节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1.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又分为大脑、小脑、脑干等部分。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高级神经活动的功能区。
小脑主要负责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则连接着大脑和脊髓,控制着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2. 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分布在全身各处,负责将身体各部分的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同时也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到身体各部分。
二、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1. 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含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树突较短而分支多,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
轴突较长,将神经元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
2. 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会产生动作电位,即兴奋。
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内部传导,通过轴突传到轴突末梢,再通过突触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 反射的概念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感受器是感受刺激的部位,传入神经将感受器感受到的刺激信号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号进行分析和综合,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传出到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
3. 反射的类型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解析版)1.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覆盖在大脑的表面,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B.丰富的沟回结构,使得大脑具有更大的表面积C.是控制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第一运动区各代表区大小与躯体相应部位的大小成正比D.是内脏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对脑干、下丘脑、脊髓等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节作用【答案】C【分析】大脑皮层是机体最高级的神经中枢,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能够对低级的神经中枢起调节作用。
【详解】A、大脑皮层覆盖在大脑的表面,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A正确;B、大脑皮层丰富的沟回结构,使得大脑具有更大的表面积,B正确;C、大脑皮层是控制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第一运动区各代表区大小与躯体相应部位的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正相关,C错误;D、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是内脏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对脑干、下丘脑、脊髓等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节作用,D正确。
故选C。
2.下列有关自主神经系统叙述错误的是()A.闪身躲过一辆汽车后心跳加快,此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B.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C.人在恐惧时瞳孔放大,主要是由交感神经支配;安静后瞳孔缩小,主要是由副交感神经支配D.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消化,原因可能是运动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功能下降【答案】B【分析】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他们的作用通常时相反的。
当人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详解】A、闪身躲过一辆汽车后心跳加快,此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A正确;B、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B错误;C、人在恐惧时瞳孔放大,主要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支配瞳孔开大肌收缩;安静后,副交感神经支配瞳孔缩小,C正确;D、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消化,原因可能是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功能下降,D正确。
新人教版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知识梳理第二章 神经调节第一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2.外周神经系统:(1)脑神经:与脑相连,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2)脊神经:与脊髓相连,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3)包含:传入神经: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感觉神经)传出神经: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信息传输到相应器官,使机体对刺激做出反应(运动神经)3.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神经纤维:神经元的长突起外表套有一层髓鞘,组成神经纤维。
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小脑、脑干(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聚集大量神经细胞,形成不同的神经中枢。
第二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 反射与反射弧(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①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②类型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时间刺激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激) 条件刺激(信号刺激)神经中枢举例归类:①缩手反射、②膝跳反射、③谈虎色变、④眨眼反射、⑤吮吸反射、⑥吃食物时分泌唾液、⑦望(谈)梅止渴、⑧排尿反射、⑨小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联系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建立的基础;非条件反射可转化为条件反射(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①神经元:a.结构模式图 b.结构示意图(画图并标注文字)★传入、传出神经的判断: a.有神经节的是。
b.小入大出:与较小一边相连的是,与较大一边相连的是。
②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名称组成功能结构被破坏 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无感觉无效应传入神经 感觉神经元传导兴奋:将兴奋由感受器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分析和综合并产生兴奋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传导兴奋: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有感觉无效应效应器 由传入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对内外刺激做出规律性反应相互联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或细胞受外界刺激后,由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注:神经细胞膜内、膜外K +、Na +浓度不一样,膜内浓度高,膜外浓度高系 结构和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适宜强度的刺激;反射弧结构和功能保持完整性。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含答案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大脑对躯体运动及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2.比较大脑对躯体运动调节与对内脏活动调节的特点。
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1.大脑皮层(1)结构: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的薄层结构。
(2)特点:有丰富的沟回(沟即为凹陷部分,回为隆起部分),这增加了大脑的表面积。
(3)控制途径:大脑通过脑干与脊髓相连,大脑发出的指令,可以通过脑干传到脊髓。
2.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1)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①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
②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下部,会引起头部器官的运动。
③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其他部位,会引起其他相应器官的运动。
(2)特点: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3.大脑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1)分级调节示意图(2)分级调节的意义:机体的运动在大脑皮层以及其他中枢的分级调节下,变得更加有条不紊与精准。
判断正误(1)大脑皮层由神经元胞体和轴突构成()(2)大脑皮层运动机能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3)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脑干是最高级中枢()答案(1)×(2)√(3)×任务一: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1.下图是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与躯体各部分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躯体各部分的运动调控在大脑皮层有没有对应的区域?如果有,它们的位置关系有什么特点?提示有。
特点: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但头部是正的。
(2)请据图分析,皮层代表区对躯体运动支配的特点是:左右交叉支配(头面部多为双侧支配)。
(3)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是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相关,还是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相关?提示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取决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
高中生物关于“分级调节”的归纳
一、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人体高级神经中枢及其功能:
(1)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
(2)大脑皮层功能: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其中,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3)大脑皮层功能区:
躯体运动中枢(第一运动区)
躯体感觉中枢
语言中枢
视觉中枢
听觉中枢
嗅觉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高位截瘫病人受伤部位以上感觉运动都正常,但受伤部位以下无感觉,低级反射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排尿排便反射仍存在,但不会受意识支配。
★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皮层产生,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控制。
例如:控制排尿、排便的初级中枢在脊髓,受脑中高级中枢的控制。
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是内分泌腺活动的枢纽,下丘脑通过TRH调节垂体分泌 TSH,再由TSH调节甲状腺实现对甲状腺的间接调控,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分级调节,体现了细胞间的间接联系。
●下丘脑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甲状腺体现了分级调节,同时当甲状腺激素增多时,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又有抑制作用,体现了负反馈调节。
●下丘脑和垂体的细胞表面有接受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D当饮食中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减少,TRH 和TSH分泌增加,使甲状腺增生肿大。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其中也有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2.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教学设计(第6 课时)一、教材分析《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2 章第4 节的内容。
它是在前三节的基础上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分析,本节内容分析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不是受单一神经中枢控制的,躯体的运动、内脏的活动都受到大脑以及大脑皮层以下的脑干、脊髓等的共同控制,这将为第5 节《人脑高级功能》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反射弧的基本结构以及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等知识。
本节主要让学生1.了解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分区,通过材料分析掌握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过程,进步理解躯体运动受到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
2.掌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学生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实例,认识一些生命现象的本质。
3. 通过材料分析掌握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认识体温调节、水平衡、摄食等主要生理过程,了解到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从而将相关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特点。
教学难点:自主神经的特点四、教学目标本节对应的课标的要求: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和复杂,教材从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两个基本方面阐述神经系统对它们的分级调节。
结合学生实际,将本节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分析材料确定脑和脊髓如何对躯体和内脏活动进行分级调节的。
(科学思维)2、认识大脑在个体发育中不断发展完善,在后天训练中也可发育完善,解释婴儿尿床、脑卒中等现象。
(生命观念)3、分析大脑皮层功能分区如何定位,掌握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受到低级神经中枢控制也受到大脑等高级中枢控制。
(科学探究)4、解释脑卒中现象,认识大脑在个体发育和后天训练中不断发展完善,主动提升个人学科素养,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
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基础达标]题组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1.神经活动的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的关系是( )A.两者相互独立,互不影响B.彼此联系,高级中枢调控低级中枢C.有高级中枢存在,低级中枢不能起作用D.有低级中枢存在,高级中枢不能起作用【答案】B 【解析】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都以反射的方式对躯体发挥调节作用,二者彼此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活动,低级中枢受到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B正确。
2.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与躯体运动的功能密切相关,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B.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可以引起头面部肌肉的运动C.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D.脑与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分工明确,独立地调控躯体的运动【答案】D 【解析】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其中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会对脊髓中的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错误。
3.(2020·吉林白山高二月考)采指血时,人会感觉疼痛但不缩手。
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B.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神经递质C.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控制D.参与该过程的神经元均兴奋【答案】D 【解析】采指血时,人会感觉疼痛但不缩手,是在大脑皮层控制下经过反射弧完成的,在完整的反射弧中。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A不符合题意;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并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不符合题意;人会感觉疼痛但不缩手,说明低级中枢脊髓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C不符合题意;由于高级中枢控制低级中枢,使手不缩回,故参与该过程的传出神经元并没有兴奋,D符合题意。
4.(2020·湖南衡阳一中高二月考)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①~⑦表示神经纤维。
肌肉受到刺激会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⑥⑤④B.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①②③C.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D.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答案】A 【解析】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⑦③,A错误;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是由低级中枢支配的,应是经过途径①②③完成反射,B正确;通过突触结构判断,兴奋在⑦和③两个神经元上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⑦传向③,C正确;感觉的产生是兴奋由④⑤⑥上行至大脑皮层产生的,D正确。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第二章《神经调节》中第四节内容《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2020修订)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神经调节的基础和基本方式,知道神经冲动是如何产生和传导的,对神经系统有深入了解,知道神经系统对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让学生从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两方面认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将前面学过的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与本节内容结合起来,增进学生对神经系统认识。
因此本节内容需要回顾前面学过的相关内容,同时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神经系统对人体的调节,为后续学习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打下基础,形成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概念。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通过本单元前面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神经调节的基础和基本方式及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有了大致认识,但对神经系统如何进行人体的调节还较为陌生,同时前面学过的神经系统的知识还较为零散,没有进行有效整合,学生还未建立起神经系统调节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深入认识。
因此,本节内容对学生认识神经系统如何调节人体和后续学习免疫调节、体液调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学生生活中有着许多未曾关注的神经调节的经验,因此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常见的生物学现象,分析生活中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具体事例,使学生将学过的神经系统的知识运用起来,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增进对神经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神经系统调节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结构或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本节内容。
三、教学目标1.通过膝跳反射和眨眼反射等案例分析,归纳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分级调节的特点,阐明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通过对排尿反射进行分析,了解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膀胱的作用,阐明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梳理健康生活理念(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四、教学重点1.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特点和意义五、教学难点1.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特点和意义2.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特点六、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七、教学思路八、教学过程九、板书设计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实例分析眨眼反射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排尿反射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实例分析呼吸调节心跳调节十、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常见的眨眼反射导入本节内容,使学生留意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思考背后的生物学原理,通过分析对常见生物学现象的分析,学习、了解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认识到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都存在分级调节,并对前面的神经调节相关内容进行回顾,使学生将所学内容联系起来,建立神经调节的整体知识框架,应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学现象,将所学知识应用起来,并为后面学习人体的其他调节方式打下基础。
2.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2.5人脑的高级功能《课程标准解读》1.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2.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3.简述语言活动和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教学目标】1.排尿、内脏运动等的分级调节2.大脑皮层言语区以及人脑的高级功能【教学过程】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连线)大脑皮层呼吸中枢下丘脑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小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脑干体温、水平衡、血糖调节中枢脊髓维持身体平衡中枢2.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而且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
3.分级调节含义: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_________中相应的高级中枢控制。
实例:在医院做尿检时,在没有尿意的情况下也能排尿。
二、大脑的高级功能1.语言功能言语区(简称)发生障碍的疾病名称症状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不能写字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不能讲话听觉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不能听懂话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不能看懂文字2.学习和记忆学习: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______________有关,尤其与大脑皮层下__________脑区有关;长期记忆与______________有关3.情绪【课堂探究】探究1:成人可以有意识的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别?探究2:在右图中标注出大脑皮层言语区的位置和功能。
特别提醒:(1)静息电位的测量: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由于内外两侧存在电位差,能观察到指针偏转。
(2)动作电位的测量:灵敏电流计的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侧,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如右图)。
2.4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与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教学难点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与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知识点01 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1.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中央前回)都有它的代表区。
2.表现为:(1)皮层代表区位置与躯体各部分位置是倒置的。
刺激中央前回顶部:引起下肢运动(下肢代表区在中央前回顶部)刺激中央前回下部:引起头部运动(头面部肌肉代表区在中央前回底部)刺激中央前回其它部位:引起其它相应器官的运动(上肢代表区在两者之间)(2)支配对侧躯体运动3.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运动越精细,大脑皮层代表区的范围越大。
课程标准目标解读 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干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1.举例说明大脑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2.总结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与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知识点02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1)躯体各部分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都有它的代表区。
(2)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共同调控,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
(3)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4)高级中枢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
机体的运动在大脑皮层及其它中枢的分级调节下有条不紊、精准进行。
知识点03 排尿反射的机理知识点04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是通过植物性神经的活动来实现的。
植物性神经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要受到中枢神经系统中各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植物性神经调节的低级中枢在脊髓和脑干,可以完成一些调节内脏功能的基本反射活动;较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主要在情绪反应中协调内脏与躯体的活动;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可以协调整体行为中的内脏活动。
能力拓展考点01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机能。
第2章神经系统第4 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 教学分析1.1 课标分析《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位于选择性必修1 第2 章第4 节,课程标准对其要求是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是从属大概念、重要概念下的次位概念。
1.2 教材内容分析教材首先指出人体内有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我们的生命活动以及学习活动等都受到神经的调控,接着安排学生学习神经调节的基础和基本方式,知道神经冲动是如何产生和传导的。
了解神经系统之后,教材在本节安排学生从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两方面认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将前面学过的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与本节内容结合起来,增进学生对神经系统的认识。
因此本节内容需要回顾前面学过的相关内容,同时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神经系统对人体的调节,为后续学习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打下基础,形成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概念。
1.3 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他们初步具备宏观生物学基础,具备一定信息获取、模型构建、逻辑思维能力,但知识关联能力不足,深度思考不足,学生对前面学过的零散神经系统知识,不能进行有效整合,未能建立起神经系统调节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深入认识。
为此我将通过熟悉的生活实例和有效的问题支架加以突破。
2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阐明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和自主神经系统的特点,培养学生稳态和平衡的生命观念。
(2)通过资料分析、模型构建提升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科学思维;(3)通过适度联系和拓展,认识到大脑具有可塑性,鼓励学生主动提升个人素养,为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打下基础。
3 教学重难点(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特点。
(2)自主神经系统的特点4 教学策略项目式学习(PBL):PBL 目标;PBL 实施;成果;评价。
5 教学过程两次反应分别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完成活动,回答。
对的【过渡】脑卒中(脑中风)患者会出现上下肢体不能运动,但脊髓、脊神经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