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内分泌与运动
- 格式:ppt
- 大小:4.48 MB
- 文档页数:47
复习题体育教育专业运动⽣理学复习题第7章内分泌第8章内分泌(⾮师范)⼀、名词解释1.激素2.靶细胞3.内分泌腺4.应激反应5.应急反应⼆、判断题:1.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导管进⼊⾎液循环()。
2.⼈体内部所有细胞的膜上都有受体,它们均可对同⼀激素产⽣反应()。
3.激素能加速或减慢体内原有的代谢过程,但不能发动⼀个新的代谢过程()。
4.激素可以认为是信息传递的第⼀信使,⽽cAMP则为信息传递的第⼆信使()。
5.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体基础代谢升⾼()。
6.含氮类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内()。
7.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体基础代谢率升⾼()。
8. 剧烈运动时,⾎浆⼉茶酚胺的升⾼,主要是由于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多引起的()。
9. 运动员长期服⽤睾酮衍⽣物能提⾼肌⾁⼒量,促进红细胞⽣成,从⽽,有利于提⾼运动成绩和增进⾝体健康()。
三、择题:1.多数含氮激素与靶细胞哪⼀部位受体相结合⽽发挥作⽤?A、细胞膜B、细胞浆C、细胞核D、细胞浆和细胞核2.类固醇激素作⽤于靶细胞哪⼀部位受体相结合⽽发挥作⽤?A、细胞膜B、细胞浆C、细胞核D、细胞浆和细胞核3.膳⾷中什么物质含量变化会引起甲状腺腺体增⼤A、铁化物过多B、碘化物缺乏C、碘化物过多D、钙、磷缺乏4.激素能作⽤于靶细胞是因为靶细胞上存在着A、特异性受体B、特异的载体C、特异的酶D、特异的通道5.肾上腺⽪质分泌的激素,在化学结构上属于A、含氮激素B、胺类激素C、类固醇激素D、肽类激素6.下列激素属含氮类激素的是A、肾上腺素B、⽪质醇C、醛固酮D、维⽣素7.下列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的是A、糖⽪质激素B、肾上腺素C、甲状旁腺素D、促甲状腺素8.下列被称为第⼆信史的物质是A、ADPB、ATPC、AMPD、cAmP9.关于⽣长激素错误的叙述是A、加速蛋⽩质的合成B、促进脂肪分解C、促进脂肪合成D、⽣理⽔平的量可加速葡萄糖的利⽤10.胰岛素A细胞分泌。
()A、、促胰液素B、胰⾼⾎糖素C、⽣长素D、胰岛素四、填空题:1.胰岛素是胰岛的细胞分泌,其主要作⽤是使浓度降低。
第七章内分泌机能一、名词解释1.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体内信息传递系统。
2.内分泌:(endocrine,和internal secretion)内分泌腺所生成的激素并不能通过导管直接输送到作用部位,而是直接分泌到血液或淋巴液中,而后由血液运至全身发挥作用。
由于这种方式并未借助导管输送,故将其称为内分泌。
3.体液调节:鉴于内分泌的调节作用需要通过体液(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等)的传递才能完成,因此,一般也将内分调节称作体液调节。
4.靶器官:一般将能够与某种激素发生特异性反应的器官称作该激素的靶器官。
5.旁分泌: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仅有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与邻近细胞,这种方式称为旁分泌。
6.自分泌:如果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反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自分泌。
7.激素:(hormone)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经体液传递而发挥其特定调节作用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
8.生物放大效应:激素作用过程中,最初有微量激素所发动而最终会形成的明显生理效应,一般将此称作生物放大效应,或生物放大作用。
9.神经激素:体内一些神经细胞既能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合成和释放某些激素,故将其称作神经内分泌细胞。
它们产生的激素称为神经激素。
10.神经分泌:神经激素可沿神经细胞轴突借轴浆流动运送至末梢而释放出来发挥作用,这种方式称为神经分泌。
11.允许作用: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生理效应,然而在它存在的条件下,可是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增强,即对另一种激素的调节起支持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允许作用。
12.降调节:(down _ regulation)若血中某种激素水平较长时间处于较高状态,会导致靶细胞上该激素受体数目相应减少。
受体数目减少后,所结合的激素会减少。
这种现象称作降调节。
13.升调节:(up _-regulation)若血中某种激素水平较长时间处于较低状态,会导致靶细胞上该激素受体数目相应增加。
第七章内分泌系统第一节概述内分泌系统是神经系统以外的另一个重要调节系统,是由全身的内分泌腺构成。
内分泌腺无排泄管,又称无管腺。
其分泌物称激素,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借循环系统输送至全身。
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内分泌系统按内分泌腺存在的形式,可分为两大类:①内分泌器官,即为形态结构上独立存在的、肉眼可见的器官,如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胸腺和松果体等;②内分泌组织,即指分散在其他器官内的内分泌细胞团块,如胰腺内的胰岛、卵巢内的卵泡细胞和黄体细胞、睾丸内的间质细胞及胃肠道、。
肾内等处的内分泌细胞和组织。
本章只介绍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组织在组织学和生理学中叙述。
二、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功能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第二节内分泌器官一、甲状腺甲状腺呈“H”形,分左、右两叶和中间连接两叶的甲状腺峡。
有时自甲状腺峡向上伸出一锥状叶。
左、右叶贴于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两侧。
甲状腺峡多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前面,临床急救行气管切开术时,应尽量避开甲状腺峡。
甲状腺前面有舌骨下肌群等遮盖,后外侧有颈总动脉、迷走神经和颈内静脉等。
甲状腺借结缔组织和韧带连于喉和气管软骨,故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
甲状腺分泌含碘的甲状腺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尤其对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极为重要。
二、甲状旁腺甲状旁腺为呈扁椭圆形、绿豆大的小腺体。
一般有上、下两对,上甲状旁腺位置较稳定,一般在甲状腺左、右叶后方上、中l/3交界处的结缔组织内;下甲状旁腺多位于甲状腺左、右叶后下端甲状腺下动脉的附近。
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调节体内钙、磷的代谢,维持血钙平衡。
在行甲状腺切除术时,若误将甲状旁腺切除,则可引起血钙降低,出现手足抽搐等症状。
三、肾上腺肾上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左、右各一,右侧呈三角形,左侧近似半月形。
它们分别位于左、右。
第七章内分泌系统◇A1型题1.属于内分泌腺的器官是A.前庭大腺B.垂体C.前列腺D.胰腺E.睾丸2.内分泌腺的特点是A.有导管B.无导管C.血管少D.体积大E.血流快3.属于内分泌组织的是A.松果体B.睾丸C.甲状腺D.胰岛E.脾4.属于内分泌器官的是A.胸腺网状上皮细胞B.脾C.胰岛D.松果体E.睾丸间质细胞5.甲状腺A.由峡和两个锥状叶组成B.质地较硬C.甲状腺被膜的内层称甲状腺真被膜D.甲状腺假被膜由颈浅筋膜构成E.峡位于第5~6气管软骨之间6.甲状旁腺A.位于甲状腺侧叶前面B.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C.为一对小球体状结构D.上一对多位于甲状腺上动脉附近E.下一对多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的中、下1/3交界处7.肾上腺A.附于肾的内侧B.属于腹膜内位器官C.左侧呈半月形,右侧呈三角形D.可随下垂的肾下降E.包在肾纤维囊内8.关于垂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位于蝶骨体上面的垂体窝内B.前上方与视交叉相邻C.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D.借漏斗连于底丘脑E.女性略大于男性9.腺垂体A.包括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B.由漏斗和神经部组成C.又称为前叶D.可称为后叶E.分泌催产素10.神经垂体A.由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组成B.分泌生长激素C.分泌促性腺激素D.包括垂体前叶和后叶E.包括正中隆起、神经部和漏斗11.缺碘可引起哪种内分泌腺肿大?A.甲状旁腺B.垂体C.甲状腺D.肾上腺E.睾丸12.松果体A.是后丘脑的结构B.是下丘脑的结构C.位于中脑上丘与下丘之间D.位于背侧丘脑的后上方E.可分泌催产素13.重要的内分泌腺包括A.腮腺、性腺、甲状腺、肾上腺、垂体、胰岛B.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C.下颌下腺、卵巢、肾上腺、松果体、垂体、前列腺D.舌下腺、胸腺、泪腺、肾上腺、精囊、松果体E.腮腺、胰、垂体、卵巢、肾上腺、睾丸14.下列哪种关于激素的说法不妥A.由有管腺分泌B.直接进入血液C.由无管腺分泌D.量少作用大E.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名词解释1.内分泌腺2.内分泌组织◇简答题1.甲状腺位于什么部位?甲状腺肿大时会出现什么临床症状?2.描述甲状腺的形态和被膜。
第六版运动生理学第一章:运动生理学概述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的学科。
它涉及到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适应性变化以及运动对健康的影响。
本章将介绍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为后续章节的内容奠定基础。
第二章:能量代谢能量代谢是运动生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章将详细介绍人体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和途径,包括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
同时,还将探讨运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以及不同运动强度对能量消耗的影响。
第三章: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在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章将介绍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探讨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同时,还将讨论运动对肺活量、呼吸频率和气体交换的影响,以及高海拔环境下的呼吸适应。
第四章: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是运动生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系统。
本章将详细介绍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探讨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包括心率、心脏输出量、血压等指标的变化,以及运动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第五章: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在运动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
本章将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探讨运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包括运动对神经传导速度、反射强度以及神经可塑性的影响,以及运动在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第六章: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运动的执行器。
本章将详细介绍肌肉的结构和功能,并探讨运动对肌肉系统的影响。
包括肌肉力量、耐力、肌肉纤维类型的变化,以及运动对肌肉损伤和康复的影响。
第七章: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在运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章将介绍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探讨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包括运动对激素分泌、代谢调节以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运动在预防和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第八章: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在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本章将详细介绍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探讨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包括运动对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的影响,以及运动在预防和治疗免疫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第九章:运动与健康运动对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运动生理学》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重要性。
掌握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1.2 运动与身体功能的关系分析运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影响。
探讨运动对肌肉力量、耐力和灵活性的作用。
第二章:运动与神经系统2.1 神经系统的概述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控机制。
2.2 运动神经元的功能探讨运动神经元的兴奋传导和肌肉收缩的机制。
分析运动学习中神经可塑性的变化。
第三章:运动与心血管系统3.1 心血管系统的概述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
3.2 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探讨运动对心脏功能、血管弹性和血液循环的影响。
分析运动对血压、心率和血流量的影响机制。
第四章:运动与呼吸系统4.1 呼吸系统的概述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呼吸系统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
4.2 运动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探讨运动对肺活量、呼吸频率和气体交换的影响。
分析运动对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的调节机制。
第五章:运动与肌肉系统5.1 肌肉系统的概述了解肌肉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肌肉的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
5.2 运动对肌肉功能的影响探讨运动对肌肉力量、耐力和肌肉纤维类型的变化。
分析运动训练对肌肉适应性的机制。
第六章:运动与能量代谢6.1 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了解能量代谢的定义、测量和意义。
掌握能量代谢的三个阶段:基础代谢率、运动代谢率和恢复代谢率。
6.2 运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不同强度和类型运动对能量消耗的影响。
分析运动对糖酵解、氧化磷酸化和脂肪酸代谢的作用。
第七章:运动与内分泌系统7.1 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激素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掌握运动对激素水平的影响,包括儿茶酚胺、生长激素、胰岛素等。
7.2 运动与激素调节的关系探讨运动对激素分泌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分析运动对代谢、生长和生殖功能的调控作用。
第八章:运动与免疫系统8.1 免疫系统的概述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免疫应答过程。
《运动生理学》教案一、第一章:绪论1. 学习目标: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2. 教学内容:a. 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c. 运动生理学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3. 教学活动:a. 讲解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介绍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c. 分析运动生理学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案例4. 作业:课后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运动生理学在体育运动中的具体应用。
二、第二章:运动与神经系统1. 学习目标:掌握运动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
2. 教学内容:a. 运动神经系统的组成b. 运动神经系统的功能c. 运动过程中神经系统的作用3. 教学活动:a. 讲解运动神经系统的组成b. 介绍运动神经系统的功能4. 作业:通过观察运动员比赛视频,了解神经系统在运动中的具体作用。
三、第三章:运动与肌肉系统1. 学习目标:了解肌肉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
2. 教学内容:a. 肌肉系统的组成b. 肌肉系统的功能c. 运动过程中肌肉系统的作用3. 教学活动:a. 讲解肌肉系统的组成b. 介绍肌肉系统的功能c. 分析运动过程中肌肉系统的作用4. 作业: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不同类型运动对肌肉系统的影响。
四、第四章:运动与心血管系统1. 学习目标: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
2. 教学内容:a.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b. 心血管系统的功能c. 运动过程中心血管系统的变化3. 教学活动:a. 讲解心血管系统的组成b. 介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4. 作业:观察运动员在进行不同强度运动时的心血管反应。
五、第五章:运动与呼吸系统1. 学习目标: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
2. 教学内容:a. 呼吸系统的组成b. 呼吸系统的功能c. 运动过程中呼吸系统的作用3. 教学活动:a. 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b. 介绍呼吸系统的功能c. 分析运动过程中呼吸系统的作用4. 作业:课后阅读相关文献,了解不同类型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