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教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35.51 KB
- 文档页数:21
唯一的听众教案《唯一的听众》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2.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3.培养同学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身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学重点:“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
教学难点:培养同学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身的心灵多些善意。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父亲和妹妹认为男孩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因为他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可是有一天锯桌腿的声音变成了真正的音乐,这究竟缘于何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唯一的听众》。
二、同学交流收集的。
资料。
三、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词。
1.易混易错字白痴、沮丧、绝妙、烦恼、神圣、蹑手蹑脚、潜滋暗长。
锯(电锯)蹑(蹑手蹑脚)眶(眼眶)受(接受)踞(盘踞)镊(镊子)框(木框)授(教授)2.词语解释烦恼--心里别扭、烦恼。
沮丧--灰心失望的意思。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洋溢--充沛流露出一种情绪或气氛。
溢:充溢而流出。
难以置信--难以让人相信。
置信,相信。
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和精力都投入进去。
天方夜谭--书名,即《一千零一夜》。
这里指信口开河,讲一些不着边沿的话。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美妙--美好可喜。
声望--为群众所仰望的名声。
安宁--从容不迫、稳重。
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宁。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层次,并考虑:1.说一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生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诉我们:A.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协助、耐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够协助一个小朋友树立起自信心。
B.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一定能获得胜利。
《惟一的听众》教案篇二教学要求1、记忆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理解初步理解课文内容3、应用理清文章结构4、教育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毅力,有信心。
2023年关于《唯一的听众》教案四篇《唯一的听众》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对__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妹妹和父亲认为男孩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因为他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可是有一天锯桌腿的声音变成了真正的音乐,这究竟缘于何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唯一的听众》。
二、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三、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词。
易混易错字:白痴、沮丧、绝妙、懊恼、神圣、蹑手蹑脚、潜滋暗长。
锯(电锯)蹑(蹑手蹑脚)眶(眼眶)受(接受)踞(盘踞)镊(镊子)框(木框)授(教授)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__层次,并思考:1.说一说__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诉我们:A. 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帮助、持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树立起自信心。
B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一定能获得成功。
2.__层次①家中练琴遭冷遇②林中练琴遇知音③舞台演琴生感慨3.在遇到老妇人之前,别人对“男孩”的评价是这样的?男孩的心情有是怎样的?别人对“男孩”的评价: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
男孩的心情:沮丧灰心)五、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复述课文的一个场景方式:①在语言创新、添加、改造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重组讲述;②直接记忆式情感诵读原文。
《唯一的听众》教案优秀13篇《唯一的听众》教案1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课前准备:有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
刚才大家一一起听了一段小提琴,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刚才大家都得如痴如醉,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2、文中的听众是谁?(爸、妹----很多的听众)既然有那么多的听众,作者为什么说是唯一的听众呢?这唯一的听众是指谁?(老妇人)二、感知课文1、作者为什么就写这位老妇人呢?自己读课文。
(1)这位老人对我的帮助。
锯床腿-----帮助-----优美动听(2)说说对这位老人的了解。
身份、外貌、为人个别连起来说说。
三、研读课文1、文中的我又是怎样的人呢?读文中的1-2小节,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1)、他是一个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
你从哪儿看出。
(白痴句子-------读好)(2)、他也是非常喜欢拉小提琴的。
你从哪儿看出。
(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楼------)(出示:第二小节)你是怎样感到的。
(从神圣、伟大的事情、悠悠的小令、庄重、隆重等词体会。
)是啊!这样一个十分喜欢拉小提琴的人,拉出的小提琴却被父亲和妹妹说成是在锯床腿,尽管如此,但他还是一个人走出家门认真地拉。
谁来读。
2、老教授是怎样引导我走向成功之路的呢!我就是这样一个十分喜欢拉小提琴但又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而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音乐学院的教授管一个乐团首席小提琴手!那么,这位老人又是怎样引导我成为一个会拉小提琴的,而且拉得非常好的人的呢?下面我们就从文细细品味寻找答案。
(1)、师引读:就在我拉小提琴,很快又沮丧起来的时候我感觉到背后有人,--------出示第3小节一起读。
(2)、一位极瘦极瘦的人妇人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平静地望着我。
在这之前老人一定看到了什么?(庄重、沮丧)(3)、此时,老人的内心可能在想什么?多善良的老人啊!(4)请你用第一人称,把老人看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唯一的听众》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本文范文整理的3篇《《唯一的听众》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唯一的听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分析: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学习者分析:学生已经是六年级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认识了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桑娜夫妇,认识了为了让我安心读书,而煞费苦心的残疾青年,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
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1课《唯一的听众》。
二、检查预习:1、抽生开火车读课文。
随机纠正读音。
2、生字:(1)抽生往黑板上板书生字。
(2)全班齐读生字,并说出识字方法。
(3)把生字带拼音写两遍。
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写“我”在老教授的帮助下,从原来的没有信心拉好小提琴,到可以面对成百上千的人演奏小提琴的事。
)4、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体会老妇人的良苦用心1、浏览全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
(平静)2、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画出来。
(1)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这是老人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在什么情况下,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
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唯一的听众》教案四篇《唯一的听众》教案篇1教材解读: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知我们悄悄的关怀、真诚的援助、长久的关注、热忱的鼓舞,能够援助一个人树立起自信心。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肯定能获得胜利。
这是第三组单元主题的一个生动的注脚人字就是要相互支撑,人间到处有真情。
全文围绕我的心理和行动的改变开展,脉络清楚,层次分明。
①家中练琴遭冷遇。
②林中练琴遇伯乐。
③舞台奏琴生感慨。
文中唯一的听众也是笔墨颇具匠心之处,了了数句,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呵护鼓舞年轻人成才的美德令人震撼,老教授的平易近人跃然纸上。
本文语言质朴、清爽,很有美感。
无论对林中环境描写,还是对人物的心理、行动、语文的刻画,都能深深地打动每一位读者,在心湖泛起层层感动的涟漪。
教学定位:1.围绕单元组人文主题,奏响爱之奏鸣曲,用真诚的关爱、无私的援助浸润同学的生命之根,从而达成情感立场价值观熏陶的目标。
2.围绕单元组知能主题,着重表达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互为作用。
在感悟文本的怜悯,感受塑造人的独到超群的写法,从读学写,由写促读,学习表达,用语文技能的提高滋养同学的语文之根,从而达成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的目标。
3.文章篇幅较长,要把朗读与默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于思维启动、拓展与深入处多进行默读训练,于抒情表意处适当进行感情朗读训练,保持语文的本色,坚守语文的本位:练就过硬的读的工夫,走进人物内心,上心触摸文本,用情感受人物,积累语言,提高语感。
学情猜测:1.同学刚刚进入六班级学习不久,语文技能的大体底子还基本处于五班级下学期的水平,应当客观理性地把握处理教材的分寸。
不宜拔苗助长,让同学望语文而却步,产生畏难心情,影响持续进展。
2.经受了二个单元组近10篇课文的学习,多数同学应当已经逐步适应了教材和六班级的学习深度与广度,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须要的支持。
3.本课处于第三组的中间,同学对本组的人文主题有了比较真实地感受,本文只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再次诠释人间真情,再一次让同学小小的心灵受到洗濯和震撼,让爱的清泉流淌得更加欢畅。
《唯一的听众》优秀教案(7篇)《唯一的听众》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懊丧、蹑手蹑脚、愧疚、溜走、惭愧、兴奋、尽心尽力、割舍”等词语。
2、学习老教授的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老教授对“我”的爱惜和鼓舞,感受老教授的良苦专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妙。
3、连续学习写人物利用抓住人物语言、神情、动作、心理等方面来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点:品尝描写老教授真诚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其心理及其对主人公一步步走向胜利所起的巨大作用,进而体会老教授的良苦专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妙。
教学难点:明白老教授说自己是耳聋,体会她的良苦专心。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检查字词。
1、一个别人认为是音乐白痴的人却能在舞台上演奏,这胜利的背后是谁制造了这个奇迹呢?/(聋子老人——老教授)理解“唯一”。
(只有一个,与众不同,对故事的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检查字词。
(1)读准词语,特殊是多音字“兴”“尽”;(2)正确书写“懊丧”“愧疚”“惭愧”等常用难写的词。
二、再读课文,提炼主线。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从“唯一的听众”切入,提炼主线。
展示: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早晨里我唯一的听众……(1)“那时”是什么时候?(2)再读句子,你有什么问题?三、抓住语言和眼神,感受人物。
1、再次走入课文/article/,老妇人是一位怎样的人?划出有关的语句,并做简洁的批注。
2、同学沟通读后的感受。
3、重点品读老妇人的语言。
展示:1)“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2)“我想你肯定拉得特别好,惋惜我的耳朵聋了。
假如不介意我在场,请连续吧。
”3)“或许我会专心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4)“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感谢你,小伙子。
”4、争论:1)老妇人为什么要说自己耳朵聋?你还从哪儿感受到老教授的良苦专心?2)从“每天早晨”你体会到什么?A、这是老妇人委婉地给我提出要求,要求我每天早晨去练琴,激励我要持之以恒,与此同时,老妇人也要每天早晨来听。
唯一的听众教案(8篇)唯一的听众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学会与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正确书写"沮丧绝妙神圣蹑手蹑脚潜滋暗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融入到朗读当中去。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文章每次出现"平静地望着"的不同含义。
4,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之情,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之情。
难点:体会文章每次出现"平静地望着"的不同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出示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教师范读这两个小节。
这是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讲述的是一个小提琴手的故事。
看这两段文章,你发现什么变化了吗用横线划下来。
指名说(音乐白痴——小提琴手)(亲人都不愿意听,唯一的听众——成百上千的观众)(沮丧-----自信)(拉的声音像距床腿——熟练地拉许多曲子)2,看到这些变化,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随机理解:沮丧,唯一"唯一"是什么意思我这个"唯一的听众"到底是谁呢(板书课题11,唯一的听众)齐读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提琴手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要求:(1).请带着你自己的疑问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想想:课文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唯一的听众是谁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检查梳理1,词语检查:(1)认读词语:白痴沮丧绝妙神圣蹑手蹑脚潜滋暗长甭想调弦(2)你来抽一个你认为最会读错的同学读读这些词语。
(3)齐读:注意读出词语的韵味,两个词之间要适当的停顿。
2,梳理课文:(1)唯一的听众是谁出示:唯一的听众是一位( ).生汇报交流(2)学生接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思考后发言:(培养学生概括文本的能力)(3)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关于《唯一的听众》教案4篇《唯一的听众》教案篇1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能用“美”组成词语形容课文中的人、事、物。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1、搜集本课的有关资料。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先入为主,以“美”导入。
导:用“美”可以组成那些词语?(学生组词)同学们组了好多词语,今天,我们可以用这些词语来赞美文中的人和事。
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以“美”的词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愿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思考:1、课文中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品读老人。
1、用前面组成的词语造一个句子,赞美文中的老妇人。
这是一个()的老妇人。
2、自学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体会老妇人独特的教育技巧和美好的'心灵,说说你这样补充的理由。
3、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鼓励学生在书中画一画,写一写4、小组交流自己的自学成果。
四、交流感悟,研读课文。
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出示老妇人的几段话。
1、出示:我猜想你一定拉得很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1)老妇人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2)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这位老妇人的身份怎样?(3)她听到我刺耳的拉琴声,看到我要离开,老妇人会想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4)听了老妇人的话。
我会想什么?(5)指名朗读这段话。
2、出示: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着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1)老妇人为什么说这番话?她此时会想什么?(2)从“每天”一词你能体会到什么?(3)听了她的话,我会想什么?(4)朗读,感受老妇人的美好心灵。
3、出示: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一句:“真不错。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谢谢你,小伙子。
”(1)老妇人说这话的用意是什么?(2)这句话对“我”有什么作用?4、出示: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唯一的听众》优秀教案优秀9篇《唯一的听众》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唯的一听众》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一组课文主要以歌颂人们美好心灵和人们之间真情的美好为主题。
它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学习神情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质疑激情有这样以为音乐家,对音乐有着执着的爱,对拉小提琴有着无法割舍的爱,在各种文艺晚会上,都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拉小提琴,赢得阵阵掌声。
可是有谁知道这位音乐领域的骄子,小时候曾是一个音乐白痴。
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改变?是谁给了他动力和帮助呢?今天我们就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走进那美丽的早晨,走进他那唯一的神秘观众。
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
1、学生读题。
2、理解“唯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这位唯一的听众是怎样的一个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
2、出示生词,读词语,扫除字音的障碍,正音:冲(chòngchōng)3、指名回答:唯一的听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1、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2、交流回答:心理上:沮丧(开头)信心百倍(结尾)。
《唯一的听众》教案15篇《唯一的听众》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2、难点:把__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说过谎吗?说谎有什么危害吗?(说谎欺骗了别人,伤害了别人)。
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个人,他也说了谎,但他却没伤害到别人,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把课文读通。
2、质疑:__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是谁说的?为什么要说?二、精读指导1、自学课文:⑴本篇课文写了几个人?主要是谁?⑵ __主要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⑶画出你最感动的句子,再读一读。
2、分组交流。
3、班级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⑴他先是一楞,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为什么先是一楞,继之眼睛一亮?此时,摊主是怎么想的?)⑵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到: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
(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什么?)⑶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为什么急了?)⑷对不起,我这样做可能伤害了你。
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希望真有那么一匹马,其实,没事的,你继续看书吧。
(这句话道出了摊主撒谎的原因,是不想伤害我,是希望我能继续看书,多么感人的谎话1读时要表现摊主十分诚恳的语气。
)4、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写摊主说谎是为了成全我看书,是一种善意的谎言。
从这个角度来看,残疾摊主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身边又这样感人的事迹吗?四、作业1、搜集这样的事例,讲给同学听。
2、连笔: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萎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我扭头冲了出来依偎在残疾青年轮椅边【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新字、新词,理解词语的含义,会运用个别新词。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共11篇)第1篇:《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学会生字词。
2.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划抄印象深刻的句子,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融入到朗读之中去。
3.自主读文,批注体会:从老教授的语言中初步感受老教授对“我”的爱惜、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着重:读懂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划抄印象深刻的句子,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融入到朗读之中。
难点:从老教授的语言中初步感受老教授对“我”的爱惜、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一、1.学习提示:(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学会课后生字。
识记、理解下列词语:神圣悠悠庄重仪式负疚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白痴洋溢诅咒烦恼蹑手蹑脚大吃一惊温馨提示:在练习书写课后生字时,不要忘了“悠”字的一横。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文。
a.解决读文之前提出的问题,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b.在读文的过程中将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划下来。
2.学习要求:(1)根据老师出示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2)自主学习后,小组合作交流。
交流要求:a.小组长主持,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关注1号、2号同学生字及词语的学习情况.b.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一定要全组同学参加,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自读自悟,质疑解惑1.出示学习提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我”在拉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发生了哪些变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更?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用心读一读,批注自己的体会。
(2)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教授语言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仔细揣摩后写下你从这些语言描写中感受到了什么?(3)在读文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你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和同学讨论。
2.按学习提示自主学习。
3.自主学习后小组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课堂检测1.完成《新课标》第一题、第二题。
2.填空。
《唯一的听众》中的听众是(),她是一次()的人。
实用的《唯一的听众》教案四篇《唯一的听众》教案篇1(2572字)【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语言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感激、敬佩之情。
2、仔细阅读__,边读边思,体会“我”学琴的心路历程,并且补白想象。
3、解老太太对我一份特殊的关爱和鼓励,感受她可亲可敬的形象。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老人说的话,体会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的言、行、来体会老教授对”我”的真诚无私的帮助。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播放小提琴独奏曲《梁祝》请学生欣赏: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吗?这就是我国著名的小提琴独奏曲《梁祝》。
小提琴曲非常的优美动听,可是要想演奏出这样优美的曲子,得付出多少艰辛,历经多上磨难啊!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感受一位小提琴手他的成长历程。
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
2、你知道唯一的听众值得是谁吗?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1自然段和14自然段1、读课文第1自然段和第14自然段,看看“我”在学琴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2、看到这样的变化,你产生了什么疑问?我们就带着一问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三、学习课文2~13段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2~10自然段:学习提示:⑴读:轻声读课文2~10自然段。
⑵画:用不同符号画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和我内心变化的句子。
⑶想: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话,目的是什么?听了老人的话后,我的内心发生了什么变化?交流自己的感受。
2、学生交流汇报:第一句:“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
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这句话是在我认为我难听的琴声破坏了林中的和谐,老人独享的幽静,觉得很懊恼,准备溜走时,老人说的。
她是主动地将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为了不让我太自责而说的。
)第二句:“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老人说这话其实是为了打消我的顾虑,我拉的好坏她都听不到,不会影响到她,使我可以毫无顾忌的在这里练琴,也是为了鼓励我,让我不要懊恼、灰心。
《唯一的听众》教案(优秀4篇)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篇一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懂得帮助别人,学会感恩。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懂得帮助别人,学会关爱。
小提琴曲、歌曲《感恩的心》视频。
一、导入新课1、导语:课间播放小提琴曲,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
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二、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悠仪、谦、溜、嘿、割、神圣、庄重、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大吃一惊。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唯一的听众” 是指谁?“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2、她使我在拉琴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变化?(使我有了自信,从而不断努力,最后成功。
)四、再读课文1、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2、将表现老妇人的句子画出来,说说老妇人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自信心的作用,从而明确鼓励的价值。
)3、作者对老妇人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她对作者的影响仅仅在拉琴方面吗?五、主题升华1、教师小节:同学们,老妇人的优秀品质贵在她给予了一个陌生人无私的帮助,使得作者在拉琴与做人方面都受益匪浅,这篇课文也同样教育了我们要如何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心怀感恩,懂得关爱。
说到这,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歌曲《感恩的心》的由来。
2、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3、学生谈感受。
4、引导学生感恩父母,给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写上最想说的一句话。
六、作业1、写一篇小作文,内容:自己帮助别人或被别人帮助的经历。
2、为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洗一次脚。
《唯一的听众》教案篇二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唯一的听众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学会与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正确书写"沮丧绝妙神圣蹑手蹑脚潜滋暗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融入到朗读当中去。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文章每次出现"平静地望着"的不同含义。
4,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之情,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之情。
难点:体会文章每次出现"平静地望着"的不同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出示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教师范读这两个小节。
这是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讲述的是一个小提琴手的故事。
看这两段文章,你发现什么变化了吗用横线划下来。
指名说(音乐白痴——小提琴手)(亲人都不愿意听,唯一的听众——成百上千的观众)(沮丧-----自信)(拉的声音像距床腿——熟练地拉许多曲子)2,看到这些变化,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随机理解:沮丧,唯一"唯一"是什么意思我这个"唯一的听众"到底是谁呢(板书课题11,唯一的听众)齐读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提琴手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要求:(1).请带着你自己的疑问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想想:课文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唯一的听众是谁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检查梳理1,词语检查:(1)认读词语:白痴沮丧绝妙神圣蹑手蹑脚潜滋暗长甭想调弦(2)你来抽一个你认为最会读错的同学读读这些词语。
(3)齐读:注意读出词语的韵味,两个词之间要适当的停顿。
2,梳理课文:(1)唯一的听众是谁出示:唯一的听众是一位( ).生汇报交流(2)学生接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思考后发言:(培养学生概括文本的能力)(3)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唯一的听众》教案3篇《唯一的听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从一个音乐白痴走向成功,这一切都缘于老人的影响,那么,老人主要是用什么来影响“我”呢?二、研读课文,感受鼓励与尊重。
1、研读老人诗一般的语言。
(1)师:是啊,老人诗一般的语言令“我”感动,也令所有的读者感动。
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用“——”划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反复读这些句子,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些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2)学生读、划、说。
小组内交流。
(3)集体交流。
(出示课件)句子一: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你了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师:老人真的耳聋了吗?为什么她要这样说?知道朗读。
句子二:“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师: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引说——(齐读句子)是呀,老人的语言如诗一般,她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增添了几分信心,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老人诗鼓励“我”要持之以恒地练琴)指导朗读。
句子三: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谢谢你,小伙子。
”师:想象什么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什么?听了老人的话,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指导朗读。
句子四: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师:为什么琴声会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呢?2、研读老人平静的眼神。
(1)师:老人如诗般的语言让人感动着,老人那平价店眼神也令人难忘。
《唯一的听众》教案(通用12篇)《唯一的听众》篇1教材简析:课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沮丧、幽静、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课前准备:cai(小提琴曲《月光》奏鸣曲、课文插图及课文重点句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设疑1.播放《月光奏鸣曲》。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师: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
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唯一的听众”是指谁?“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带着这些问题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3、交流:①这唯一的听众是谁?②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妇人。
(极瘦极瘦的,耳聋的)③简单概括地说说她为我做了什么事?(这位老妇人通过鼓励和倾听,帮助我重塑信心,学拉小提琴,最终我获得成功)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相继板书:“我”:音乐白痴——————————成功三、作业抄写生字,朗读课文。
《唯一的听众》优秀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牛牛范文网为朋友们整理了8篇《唯一的听众》优秀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唯一的听众》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妹妹和父亲认为男孩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因为他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可是有一天锯桌腿的声音变成了真正的音乐,这究竟缘于何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唯一的听众》。
二、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三、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词。
易混易错字:白痴、沮丧、绝妙、懊恼、神圣、蹑手蹑脚、潜滋暗长。
锯(电锯)蹑(蹑手蹑脚)眶(眼眶)受(接受)踞(盘踞)镊(镊子)框(木框)授(教授)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层次,并思考:1.说一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诉我们:A. 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帮助、持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树立起自信心。
B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一定能获得成功。
2.文章层次①家中练琴遭冷遇②林中练琴遇知音③舞台演琴生感慨3.在遇到老妇人之前,别人对“男孩”的评价是这样的?男孩的心情有是怎样的?别人对“男孩”的评价: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
《唯一的听众》教案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播放《月光奏鸣曲》。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
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唯一的听众”是指谁?“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二、初读课文1.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好好地读读课文)。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吗?(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的老妇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
于是“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
每次“我”停下练琴,她总是夸奖“真不错”。
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
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 4、老师还要检查一下大家对字词的预习情况白痴荒唐声望沮丧绝望懊恼神圣洋溢安详32019-07-19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播放《月光奏鸣曲》。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
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唯一的听众”是指谁?“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二、初读课文1.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好好地读读课文)。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吗?(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的老妇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
于是“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
每次“我”停下练琴,她总是夸奖“真不错”。
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
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 4、老师还要检查一下大家对字词的预习情况白痴荒唐声望沮丧绝望懊恼神圣洋溢安详32019-07-19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播放《月光奏鸣曲》。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
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唯一的听众”是指谁?“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二、初读课文1.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好好地读读课文)。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吗?(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的老妇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
于是“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
每次“我”停下练琴,她总是夸奖“真不错”。
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
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 4、老师还要检查一下大家对字词的预习情况白痴荒唐声望沮丧绝望懊恼神圣洋溢安详32019-07-19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播放《月光奏鸣曲》。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
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唯一的听众”是指谁?“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二、初读课文1.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好好地读读课文)。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吗?(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的老妇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
于是“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
每次“我”停下练琴,她总是夸奖“真不错”。
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
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 4、老师还要检查一下大家对字词的预习情况白痴荒唐声望沮丧绝望懊恼神圣洋溢安详32019-07-19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