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客源国概况- 新加坡
- 格式:ppt
- 大小:5.40 MB
- 文档页数:84
第五节新加坡一、地理、人文和简史(一)自然地理新加坡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面积为682.7平方公里,是亚洲第三个最小的国家。
由50多个海岛组成,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
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
由于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为亚洲与欧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枢纽,向有“东方直布罗陀”、“远东十字街头”之称。
新加坡的地表最高只有163公尺。
本岛许多地区高度离海平面不到15公尺。
中央由花岗岩和其他火成岩组成。
西部由沉积岩形成。
东部则由沙积岩组成。
岛上河流不多,最长的是实里达河,长15公里。
新加坡地处热带,常年气温变化不大,雨量充足,空气湿度高。
年平均气温24-27℃,每日平均气温摄氏26.7度。
日间平均气温30.7 度,夜间是23.8 度。
雨季则在11月到次年1月。
虽然全年都有雨水,不过每年的11月到翌年3月是东北季候风吹袭的季节,较为潮湿;6月到9月则吹来西南季候风,较为干燥。
每年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是季候风交替期,下午时分经常会有阵雨与雷暴雨。
2月阳光最为灿烂,12月的天色大都是阴霾的。
没有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一个难得的天然良港。
对于那些喜爱日光浴、游泳、航海以及其他水上运动的人来说,新加坡可称得上是天堂。
那些讨厌炎热阳光的人也不会因此受罪,因为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商店、旅馆、办公楼以及饭馆都装有空调设备。
(二)人口、民族、语言和宗教新加坡也是一个移民国家,总人口326.32万,其中华人占76.8%;马来人占13.9%;印度人占7.7%,其他1.4%为欧亚混血人种和其他民族。
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国语为马来语,英语为行政用语,使用最为广泛,大多数新加坡人都会讲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
无国教,华人和斯里兰卡人多信佛教,马来人和巴基斯坦人信奉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此外还有人信奉基督教。
1、中国主要客源国国名全称: 马来西亚,加拿⼤; ⽇本国,⼤韩民国; 泰王国,⼤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澳⼤利亚联邦,俄罗斯联邦,美利坚合众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法兰西共和国; 新加坡共和国,菲律宾共和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2、中国主要客源国国花(国树)名称: ⽇本:樱花 澳⼤利亚:⾦合 泰国:睡莲; 马来西亚:扶桑; 菲律宾、印尼:茉莉花; 韩国:⽊槿花; 德国:⽮车菊; 英国、美国:玫瑰; 法国:⾹根鸢尾、欧洲⽩百合; 俄罗斯:葵花; 加拿⼤:枫树(国树); 3、中国主要客源程序国的主要民族名称 ⽇本:⼤和族; 新加坡:华⼈(占77.7%)、马来⼈、印度⼈; 泰国:泰族(占40%)、⽼族(占35%)、华⼈(占10%); 马来西亚:马来族(约占60%)、华⼈(约占25.4%)、印度⼈和巴基斯坦⼈(约占7.6%)、伊班族、卡达⼭族等(占7%)。
菲律宾:马来族。
印度尼西亚:⽖哇族占47%,巽他族、马都拉族; 韩国:韩族(朝鲜族)。
澳⼤利亚:95%为英国及其他欧洲移民后裔。
德国:德意志⼈。
英国: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北爱尔兰⼈。
俄罗斯:俄罗斯⼈。
美国:移民国家(⽩⼈占83%) 加拿⼤:移民国家。
英裔居民(占42%),法裔居民(约占27%,主要聚集在魁北克省)。
4、中国主要客源国的主要语⾔: ⽇本:⽇语为官⽅语⾔。
新加坡:英语、华语、马来语、泰⽶尔语为官⽅语⾔,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政⽤语。
泰国:泰语为国语。
马来西亚:马来语为国语,通⽤英语和华语。
菲律宾:国语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通⽤英语。
印度尼西亚:印尼语为官⽅语⾔。
韩国:韩国语。
澳⼤利亚:通⽤英语。
德国:德语。
英国:官⽅语⾔和通⽤语⾔为英语,威尔⼠北部⽤克尔特语,苏格兰西北⾼地及北爱尔兰通⽤盖尔语。
法国:官⽅语⾔为法语。
俄罗斯:俄语为联邦全境内国语(各共和国有权规定⾃⼰的国语,并可与俄语⼀起使⽤)。
一、填空1、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 WTO)是联合国所属专门负责国际旅游事务的国际组织,是目前政府间最主要的全球性国际旅游组织。
WTO前身最早是:国际官方旅游宣传组织联盟。
1947年更名为国际官方旅行组织联盟。
1967年的联合国大会上被纳入联合国体系之内,并将1967年定为世界旅游年。
1975年正式改名为世界旅游组织并将总部由日内瓦迁到马德里。
从1980年起每年的9月27日为世界旅游日。
2、中国国际旅游发展阶段:起步阶段(1966年以前)、停滞阶段(1966-1976年)、发展阶段(1977-至今)。
国家旅游局是在起步阶段成立的。
3、世界旅游组织的成员:正式成员、联系成员、附属成员4、日本:面积(37.78万)国旗:“日之丸旗”或“日章旗”、国鸟:绿雉、国花:樱花。
行政区划:47个管辖区,一都(东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
日本人出国旅游首选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中国。
日本的茶道创始人是千利休。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大变革:大化改革和明治维新。
5、韩国:面积(99408)国鸟:鹊、国花:木槿花(无穷花)、国树:松、国兽:虎、国歌:爱国歌、国旗:太极旗,主要由太极和八卦的图案组成。
货币:韩元。
首都:首尔。
国徽中央为一朵盛开的木槿花。
景福宫则是韩国的代表。
6、泰国:面积(513.115)国花:睡莲、国树:桂树、国教:佛教、首都:曼谷。
分为北部山区、中部平原、东北部高原和南部半岛。
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是泰国。
泰国有黄袍佛国之称。
国旗:长与宽之比为3∶2。
由红、白、蓝三色的五个横长方形平行排列构成。
货币:泰铢。
国徽:一个深红色的大鹏的图腾图案。
泰族为主要民族,其余为老挝族,华族,马来族,高棉族和山地民族。
泰语为国语。
佛教为国教,还有少数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
泰国原名:暹罗。
泰国三大国宝:玉佛寺、卧佛寺和金佛寺。
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概况—内容要点1、中国主要客源国国名全称:马来西亚,加拿大;日本国,大韩民国;泰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澳大利亚联邦,俄罗斯联邦,美利坚合众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法兰西共和国;新加坡共和国,菲律宾共和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2、中国主要客源国国花(国树)名称:日本:樱花澳大利亚:金合泰国:睡莲;马来西亚:扶桑;菲律宾、印尼:茉莉花;韩国:木槿花;德国:矢车菊;英国、美国:玫瑰;法国:香根鸢尾、欧洲白百合;俄罗斯:葵花;加拿大:枫树(国树);3、中国主要客源程序国的主要民族名称日本:大和族;新加坡:华人(占77.7%)、马来人、印度人;泰国:泰族(占40%)、老族(占35%)、华人(占10%);马来西亚:马来族(约占60%)、华人(约占25.4%)、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约占7.6%)、伊班族、卡达山族等(占7%)。
菲律宾:马来族。
印度尼西亚:爪哇族占47%,巽他族、马都拉族;韩国:韩族(朝鲜族)。
澳大利亚:95%为英国及其他欧洲移民后裔。
德国:德意志人。
英国: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北爱尔兰人。
俄罗斯:俄罗斯人。
美国:移民国家(白人占83%)加拿大:移民国家。
英裔居民(占42%),法裔居民(约占27%,主要聚集在魁北克省)。
4、中国主要客源国的主要语言:日本:日语为官方语言。
新加坡: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行政用语。
泰国:泰语为国语。
马来西亚: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和华语。
菲律宾:国语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通用英语。
印度尼西亚:印尼语为官方语言。
韩国:韩国语。
澳大利亚:通用英语。
德国:德语。
英国: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为英语,威尔士北部用克尔特语,苏格兰西北高地及北爱尔兰通用盖尔语。
法国:官方语言为法语。
俄罗斯:俄语为联邦全境内国语(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并可与俄语一起使用)。
美国:通用英语,南部许多人讲西班牙语。
加拿大: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特点探究摘要: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只有北京市的一半,资源匮乏,历史文化资源尤其不足,国内市场小,几乎发展旅游业的所有资源都不具备。
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加坡如今已成为亚洲重要的旅游市场,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目地的之一,拥有“花园城市”的美誉。
拥有世界一流的港口和机场,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并不断投资发展旅游景观。
稳定的政治环境、繁荣的经济和多民族的文化融合,这些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来到新加坡。
新加坡充分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依托其优势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因地制宜的发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业。
这些完全可以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借鉴和经验。
关键词:新加坡旅游资源劣势发展借鉴一.新加坡简介1.新加坡简介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
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望,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
人口513万,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独立,首都新加坡。
人均GDP为50123美元(2011年),属于新兴发达国家。
2.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简介2.1新加坡旅游业发展历程:(一)、1964年:成立旅游促进局,负责领导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二)、1970年:游客首次突破50万人,1978年(200万)、1990年(500万人)1995年(714万人);旅游业收入(116亿新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近9.7%。
(三)、全面促进新加坡的城市绿化。
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四)、1964年“文艺复兴城市”计划是发展艺术领域的核心计划,标志着国家发展从经济建设提升到文化建设。
从开始每年拨出1000万新元,到2004年增加到每年1200万新元,政府在以后三年每年拨出1550万新元,加强发展艺术文化。
1、“文艺复兴城市”计划2006年举行超过6000场的演出和展览,比1999年多出一倍以上。
2007年注册为艺术团体和协会的团体达670个。
观看艺术的观众明显增加。
2、艺术成为新加坡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社区发展理事会和艺术团体把更多的艺术文化带进邻里,并加强政府、人民和私人机构之间的合作,包括协助发展私人博物馆、资助出版计划和通过免利息分期付款更方式鼓励国人拥有艺术品。
客源国新加坡总结1. 引言新加坡作为东南亚一个小而富裕的国家,具有活跃的经济、丰富的文化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一个重要的客源国。
本文将对新加坡作为客源国的特点、旅游需求和市场趋势进行总结和分析。
2. 新加坡作为客源国的特点2.1 人口结构新加坡的人口多元化,包括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以及其他族裔。
这种多元化的人口结构使新加坡的客源市场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旅游需求。
华人是新加坡最大的族裔群体,他们通常会选择探访自己祖籍的国家,如中国、马来西亚和台湾。
同时,马来人和印度人也会选择前往自己民族的国家旅游。
2.2 经济实力新加坡作为一个富裕的国家,居民经济实力较强。
这意味着他们更有能力进行国际旅游,选择高端奢华的目的地和旅游产品。
新加坡的游客往往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对高品质、个性化的旅游服务有需求。
2.3 教育背景新加坡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一个重要的留学目的地。
许多留学生在新加坡就读期间产生了对其他国家的旅游兴趣,并希望在学业结束后继续探索世界。
这部分游客可以通过留学机构或校友组织进行有效的市场开展和推广。
3. 新加坡客源的旅游需求3.1 文化遗产新加坡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游客希望通过参观历史建筑、博物馆和文化节庆来了解新加坡的文化背景和传统。
因此,文化旅游产品是新加坡客源市场的一个重要需求。
3.2 国家公园和城市规划尽管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但它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城市规划。
新加坡的国家公园和花园城市设计备受赞誉,吸引了许多游客。
他们希望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找到宁静和绿色的空间。
因此,生态旅游和城市规划相关的旅游产品是新加坡客源市场的另一个重要需求。
3.3 主题公园和购物中心新加坡拥有多个知名的主题公园和购物中心,如圣淘沙名胜世界、动物园和乌节路购物中心。
这些景点和设施提供了娱乐和购物的机会,吸引了许多游客。
因此,娱乐和购物旅游产品是新加坡客源市场的另一个重要需求。
4. 新加坡客源市场的趋势4.1 假日配套需求增加随着新加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休假时间的增加,他们对度假配套的需求也在增加。
2,日本人与自然关系:饮食与自然,糕点,牡丹饼,菊花饼为特色糕点;酒有菊正宗,樱正宗;饭店名称为菊室等.人名与自然:阿花,阿菊,阿松等家族与植物;大的家族有家徽,如日本皇室以菊为家徽,德川家徽为葵.服饰与植物:衣服上植物图案,木屐上的带子也有图案.节日与植物:赏花赏月赏雪节日,且都放假.动物与日本:猴子崇拜,在名胜古迹及神社附近都有猴子塑像,代表天神保护民间百姓.狗崇拜:天皇身边的守护神,狗首人身.猫崇拜:在寺庙附近和做生意地方都有猫,在寺庙表示保护与皈依之意思;在生意场地表示招财.3,日本女性:三月三女儿节,结婚前比较有地位和自由,婚后在家中相夫教子,学习茶道和插花艺术,现代通信技术发达导致20#的少妇女有不伦行为,审美标准以美胸为主,;在男性退休后,女性地位提升,呵斥丈夫无能等.生活上重视美胸,淡妆.4,日本男性:工作劳累;喜欢独自饮酒,打老虎机和看漫画和卡通片.旅游:1,日本第三节狮城---新加坡一、新加坡地理概况人口340万,居住人口400万;鼓励多生育,实行婴儿花红计划等。
人口结构为,华人占77%,马来人14%,印度人7.4%。
资源贫乏:粮食全部进口,95%蔬菜靠进口,饮用水靠马来西亚进口。
历史:以前是马来西亚的一步分,后来被英国人占领,而后日本所占领,1963年与马来西亚合并组建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分离独立成新加坡共和国。
.二、新加坡经济基本消费靠进口,工业支撑油科生(物)。
三产支柱金(融)贸旅,亚洲小龙美名扬。
经济概况:东南亚经济中心,亚洲四小龙之一; 2005年,人均GDP为3万美元,第21位;GDP1105亿美元,第39位.经济体系为:农业1%,第二产业为33%,第三产业为66%发展原因:重视教育,双语教育;地理位置优越;政府高效廉洁:中央公积金制度,和严格法制.2003年世界各国竞争力报告指出新为仅次于新西兰的第二廉洁政府;外资进入三、新加坡文化特征1.多元文化并存2.新儒学思想盛行:忠孝仁爱,礼义廉耻3.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四、新加坡社会国民特征1.公共意识发达.靠严厉惩戒内化:东南亚花园城市美誉;2.重视法制建设,强调以法治国:邻里关系法; 世界上唯一保留鞭刑的国家3.倡导儒家道德建设,提倡以德治国:敬老运动,爱国运动;礼貌运动;政府制定礼貌守则五、新加坡社会习俗1.华人习俗与广东福建人差不多2.信仰伊斯兰教人的风俗:3.忌讳:忌讳说恭喜发财;忌讳流胡须和蓄长发的男性;忌讳数字13和7.4.华人节日:春节,中秋节;印度节日:屠妖节;马来人节日:开斋节新加坡游客以华侨为住,比较喜欢中国的民间工艺和传统工艺,不惜高价购买具有保存价值的工艺珍品名人字画和传世古董,而且对中草药,尤其是老字号药店的名牌补药十分喜爱.六、新加坡旅游概况1.外出旅游及入境旅游特征外出旅游人次数量为360万人次,但2004年接待游客为830万人次,旅游收入为96亿新元占GDP10%.2.来华旅游特点3.新加坡旅游资源:圣淘沙岛、蝴蝶公园、海底世界游客购物喜欢买中国的羊绒丝绸衣料,书画,古董文房四宝,和陶瓷;购物花费高.;在年龄特征上31—51岁的中年人为主流市场,其次为老年人市场;日本女性来华游客很少,每年几乎没有多大变化.2,05年来华日本游客为339万人次,位置第二.3.旅游动机:日本的旅游线路也颇具特色,除了到北京、西安、洛阳、开封、敦煌等古代历史文化名城以及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高速发展的沿海地区的观光游之外,还有诸如“怀旧之旅”、“茶叶之旅”、“水稻之旅”等特色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