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药囊中咪
- 格式:docx
- 大小:13.68 KB
- 文档页数:1
妇产科疾病常用瑶药的规律探析农秀明;彭锦芳;王粤湘;彭锦绣【摘要】目的:分析瑶药中妇产科用药的规律及特色.方法:对《中国现代瑶药》记载的有关妇产科药物进行查找、分类及统计分析.结果:用于治疗妇产科疾病的药物共111味,可分为老班药、其他常用瑶药.老班药又分"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主要治疗的疾病有月经不调、产后风、痛经、闭经、带下病、崩漏、产后虚弱等;药性可分为寒、热、温、凉、平;药味可分为酸、苦、甘、辛、咸、淡、涩、香;毒性可分为大毒、小毒、有毒、无毒、其他等.结论:瑶药中妇产科用药以"十八钻""七十二风"和其他常用瑶药应用较多,对于妇产科病症的治疗基本涵盖,可能与瑶族居民所生活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妇女的特点有关.【期刊名称】《大众科技》【年(卷),期】2017(019)008【总页数】3页(P81-83)【关键词】中国现代瑶药;妇产科;瑶医药【作者】农秀明;彭锦芳;王粤湘;彭锦绣【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1瑶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瑶族先民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疾病斗争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对瑶族人民的健康、繁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据统计,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的瑶族妇女,妇科疾病患病率不及百分之十,这与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及所处的生态环境和有着重要的医药卫生资源等密切相关。
本文通过对《中国现代瑶药》[1]所记载关于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组方药物进行调查,以探析妇产科疾病中常用瑶药的规律。
104味瑶药(上)⼗⼋钻——⽩钻别名:⾎藤、⽩背铁箍散来源:五味⼦科边缘罗裙⼦(SchisandrahenryiClarkeVar.marginalisA.C.Sm)的⼲燥藤茎功效:风药。
祛风、利湿、消肿、舒筋活⾎、⽌痛⽣肌、拔毒、强筋⾻⼤⾎藤⼗⼋钻——铁钻?别名:笼藤来源:番荔枝科⽠馥⽊(Fissistigmaoldhamii(Hemsl.)Merr.)的根功效:打药。
祛风除湿、镇痛消肿、活⾎化瘀⼗⼋钻——黄钻别名:铜罗紧、过⼭标、黄⽪穿破⽯来源:蔷薇科梨叶悬钩⼦(RubuspirifoliusSmith.)的⼲燥根、藤茎功效:风药。
活⾎⽌⾎、祛风散寒、消肿⽌痛⼗⼋钻——黄红钻别名:青⽵藤、胆草来源:⽊犀科厚叶素馨(JasminumpentaneurumHand.-Mazz.)的⼲燥全株功效:风药。
清热解毒、祛瘀⽣新、驳⾻⽌痛⼗⼋钻——⿇⾻钻别名:六节藤、⽩钻、⿇⾻风、⼭花⽣、⼤叶买⿇藤来源:买⿇藤科买⿇藤(GnetummontanumMarkgr.)的⼲燥全株功效:祛风除湿、活⾎散瘀、消肿⽌痛⼗⼋钻——葫芦钻别名:爬⽯蜈蚣、藤菊、巴岩⾹、上树葫芦来源:天南星科⽯柑⼦(Pothoschinensis(Raf.)Merr.)的⼲燥全草功效:打药。
清热解毒、凉⾎⽌⾎、利尿消肿⼗⼋钻——⿊钻别名:⿊风藤、⼤发散、三天出⼯来源:清风藤科⽑萼清风藤(SabialimoniaceaWall.Var.ardisioides(Hook.etArn.)L.Chen)的⼲燥茎、叶功效:打药。
祛风除湿、散瘀⽌痛、利湿消肿⼗⼋钻——槟榔钻别名:过⼭风、梅花钻、红藤来源:⽊通科⼤⾎藤(Sargentodoxacuneata(Oliv.)Rehd.etWils.)的⼲燥藤茎功效:打药。
活⾎祛瘀、消肿⽌痛、通经活络、杀⾍⼗⼋钻——⼤钻别名:⼊地麝⾹、过⼭⾹、透地连珠、钻地风、三百两银、冷饭团来源:五味⼦科冷饭团(Kadsuracoccinea(Lem.)A.C.Smith)的根⽪或根功效:风药。
瑶药,十八症
十八症别称歪叶子兰、小麻疙瘩、大肠风等,为胡椒科植物光轴苎叶蒟的全株,入药具有祛风散寒、活血调经、消肿止痛的功效,对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脘腹冷痛、牙痛、月经不调、痛绝、跌打肿痛、蛇虫咬伤等有治疗作用,
十八症的药用功效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肝经。
【功效】祛风散寒,散瘀止痛。
主治感冒,风湿筋骨痛,跌打肿痛,痛经,闭经,胃寒疼痛。
外用治毒蛇、蜈蚣咬伤。
十八症的各家论述
1、《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散寒,消瘀止痛。
治风湿筋骨痛,跌打肿痛,胃疼痛,毒蛇,螟蚣咬伤。
2、《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舒筋活络,散瘀消肿,通经活血,止血镇痛。
3、《云南中草药选》:治痛经,闭经,伤风感冒。
十八症的药用选方
1、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肿痛十八症根6~9克,浸酒服,并用药酒擦患处。
2、治牙痛十八症根5钱,浸好白酒60克,7天后用药酒涂牙龈处。
3、治毒蛇、毒虫咬伤十八症根研粉,每取3~6克,酒送服,并取药粉调酒,从上往下擦伤口周围,勿擦伤口。
【转载】23个巴马瑶药的祖传秘方23个巴马瑶药的祖传秘方23个巴马瑶药的祖传秘方一、刚生下来的小孩的开口水:刺莲3克、焦栀子3克、麦冬5克、千里光3克、蝉蜕3克、双花3克,治疗新生儿黄疸,防止感冒,提高抵抗力;二、治疗乳腺病、前列腺病、子宫肌瘤方子:药浴:路路通100克、肿节风100克、九龙藤100克、透骨草100克、夏枯草100克、木通100克、苏木100克、艾叶100克、虎杖100克;三、衣物消毒液:油茶籽15克、灵香草10克、薄荷10克、白芷10克、熬制成三两药汁,洗衣服时加入洗衣机内即;可灵香草放入衣柜,衣服不生虫;四、消暑止渴的凉茶:百解20克、芦根20克、麦冬20克、甜叶茶10克、罗汉果花15克、绞股蓝10克泡水代茶饮;五、驱蚊水药方:无敌手20克、八百厘20克、闹洋花20克、臭茶辣20克、狼毒20克煮水后喷洒在房间即可;六、房间药熏消毒法:薄荷100克、苏叶100克、艾叶100克,放入烧红的铁锅内,用烧红的铁铲压在上面,浇上醋用蒸汽熏蒸房间;七、治疗关节炎的药浴方子:过江龙150克、千斤拨150克、鸟不落150克、威灵仙150克、风见消100克、七叶莲100克、刘寄奴100克、防风100克、艾叶100克;长寿秘诀:干活,干了才能活;八、益寿延年粥:龙骨30克、石决明30克(明目、安神)、牡蛎壳30克(止汗、安神)、茯苓30克(祛湿)、糯米、枸杞子适量,煮1-1.5小时;九、瑶族的油茶,醒脾健胃、降血脂:上好的绿茶叶,黑芝麻、白芝麻炒一会,糯米泡24小时后干蒸熟,用茶籽油爆米花、黄豆、花生、芝麻(热锅凉油),加姜、蒜、茶一起炒,打油后加香菜、葱,适量盐。
十、治疗因吃不洁食物拉肚子药方:香樟树叶20克、石榴皮20克,煎煮15分钟,吃两次就够了,多吃会便秘;十一、治疗腹痛药方:分炎症腹痛和寒性腹痛,用生姜汁滴在下眼帘,感到疼痛就是炎症,反之就是寒性腹痛,可以用剑麻叶子捣碎,敷在肚子上或者用20克煮水喝,还有解暑、消除咽炎的作用,但是小孩子不能用,要分清楚是寒性还是炎症。
《百科全说》瑶医覃迅云大讲瑶族长寿秘方——瑶药泡脚、滚蛋疗法最近姐又开始迷恋《百科全说》了,一直等待有人整理出这些方子,我来分享,等了这些天也没有人整理,皓姐我只好自己吐血整理了,真特么的费劲啊,你们看在我累得吐血的份上,就分享了吧,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也想长生不老啊····(持续完善中,先别急)瑶族长寿泡脚药房:预防冬季流感灸麻黄、细辛、荆芥、防风、黄芩、忍冬藤、板蓝根各30克,大葱连根须50克,生姜50克切片。
感冒鼻塞缓解的滴鼻剂瑶医覃迅云介绍的滴鼻液[材料]细辛10克青木香10克、白芷10克黄苓10克、川贝15克、双花15克[方法]先将黄苓、川贝和双花放入药罐煮,十分钟开锅后再加入细辛,青木香和白芷煮好晾凉就可做成滴鼻液。
减缓失眠川穹30克,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五加皮30克,合欢皮30克。
风重风湿(全身游走疼)防风,刘寄奴,鸡血藤,独活,虎杖,五加皮,络石藤,杜仲,徐长青各20克瑶族泡脚治湿重型风湿(固定地方痛)药方配方羌活、桂枝、川芎、防风、乌蛇、寄生、刘寄奴、威灵仙、透骨草各20克痛经泡脚药方防风20克+月季花20克+蒲黄20克+五灵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末药10克女性生理期可以泡脚,注意不要按摩足底穴位。
可以在平时泡脚来预防痛经成年人抗疲劳泡脚药方瑶药:当归50克、木通50克、鸡血藤50克、川芎50克、刘寄奴50克、两面针50克手脚凉冷及冻疮瑶族泡脚药方配方:鸡血藤30克,艾叶50克,防风50克,花椒40克,忍冬藤4 0克,干辣椒30克,桑寄生40克。
注意如果脚受伤,就要把花椒和干辣椒去掉。
有手脚凉冷及冻疮者,用此药方泡一次脚就可见效。
失眠泡脚药方可换成川芎30克+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五加皮30克+合欢皮30克专家建议:温水泡脚有助于促进睡眠,严重的失眠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瑤藥(民族藥物)瑤族人民主要居住在我國南方山區。
由于亞熱帶地區特有的溫和气候,充足的雨量,肥沃的土地,繁茂的植被等自然條件;由于西南、華中地區動物資源丰富,這种多層次、多門類的生態環境類型,造就了瑤族地區丰富的自然資源,這里的瑤族人民不僅改造了自然,而且利用當地動、植、礦物資源創造了瑤族醫藥。
受歷史條件限制,至今沒有任何記載以資証明瑤藥种類。
据一些瑤族地區的藥物資源調查報告統計,瑤醫使用藥物品种約836种,土石草木,鳥獸虫魚,無所不包。
對836种藥物基源考証,隸屬于186科,瑤醫應用較多的藥用植物有水龍骨科、蓼科、薔薇科、豆科、唇形料、菌科、葫蘆科、百合科、蘭科等。
隨著醫學科學事業的發展,瑤醫藥寶貴的經驗正在被挖掘、研究。
一些典型的、臨床常用的瑤藥,現代藥理研究証明:确有可靠療效,大有開發价值。
如:冬心威:為杜鵑花科植物真白珠(Franch.)Rehd.的全株或根。
用于產后或風濕性關節炎、慢性气管炎,泡酒服或煎水洗澡。
根、莖、葉均含揮發油,其主要成分是水楊酸甲酯。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其揮發油有祛痰作用及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這表明瑤胞用瑤婆風治療慢性气管炎与現代藥理研究結果是相吻合的。
董醬背:為茜草科植物玉葉金花的根或全株。
用于腸炎、腹瀉,預防中暑,煎水服。
莖、葉含豆甾醇、B-谷甾醇、三酸類阿江酸(arjunolicacidC30H48O5)。
本品經預試有氨基酸酚類、甾醇類等反應。
釀摸勉:為菊科植物地膽草的全草。
具有清熱解毒之功,主要用于慢性肝炎、黃疸型肝炎、目赤腫痛、癰腫瘡毒。
江華高灘仲醫院,用地膽草、虎杖等配伍使用,治療肝炎,效果較佳。
地膽草60克,海金沙葉60克,水梅柳葉60克,冰片6克,將前三味侵入淘米水內,揉爛,過濾后放人冰片,用鴨毛將藥水涂患處,治療天瘡;鮮地膽草适量,搗爛外敷治目赤疾病。
全草含表無羈醇(epifriedeli 一nol)、蛇麻脂醇(lupeol)、豆甾醇(stigmasterol)、三十烷醇(triacontan -1-01)、三十二烷醇(dotri-cotan-1-01)、乙酸蛇麻脂醇脂(lupeolacetate)、去氧地膽草素(deoxgelepha一ntopin)及异去氧地膽草素(isodeoxyelephantopin)。
【瑶医秘方】瑶医瑶药:薰鼻治疗鼻炎方(北京卫视):金耳环10克(菊花15克替)、千打锤10克(白芷15克替)、辛夷花15克、苍耳15克、山药15克、蝉蜕10克。
棒沾治疗鼻炎的鼻塞法(湖南卫视):瑶药:小钻5克、一支香5克。
(或中药:辛夷花10克、薄菏3克、也可以加点青木香)治疗鼻息肉、鼻窦炎的熏鼻法(湖南卫视):瑶药:金耳环10克(细辛10克)、千打锤10克(苍耳子10克)、菊花10克、白芷10克、猫爪草10克、川贝10克将药放入药罐,浸泡15分钟,再用大火煮,烧开后再用小火焖10分钟,即可熏鼻,熏10到20分钟后将药盛出晾凉,分早、中、晚3次喝。
鼻息肉口服或熏蒸(贵州卫视):山茶20克、千里光15克、臭耳根20克、猫爪草20克、千打锤10克、蛇不过15克、刺莲20克、夏枯草20克、双花20克、白芷15克、辛夷花10克、蝉蜕10克。
肺燥(鼻炎鼻息肉)熏鼻法(广东卫视):辛夷花10克、木香5克、白芷10克、薄菏10克。
香包(北京卫视)灵灵香10克、大茴香10克、山苍子10克、石菖蒲10克、丁香10克、桂皮10克、一枝香10克。
香包(贵州卫视)灵灵香10克、大茴香10克、白芷10克、石菖蒲10克、丁香10克、木香10克、一枝香10克。
药浴预防和治疗高血脂(北京卫视)鸡血藤200g、田七100克、杜仲150克、寄生200克、丹皮150克。
小孩药浴的配方(北京卫视)救必应50克、千里光50克(或金银花)、薄荷50克、防风50克、蝉蜕50克、艾叶50克。
高血压推药(北京卫视)鬼针草30克、救必应30克(或杜仲30克)豨签草40g 位置,额头、太阳穴、耳后颈部、胸部、背部等,使血管扩张,有很好的降压作用。
足浴治疗高血糖(北京卫视)救必应(豨签草或夏枯草)50克、翻白草50克、鸟不落(或川芎)50克、双钩藤50克、生姜50克。
煮水泡脚。
日常药浴方法(北京卫视)九节风(鸡血滕)200克、防风150克、艾叶150克、杜仲150克、鸟不落150克、夜交藤200克、忍冬藤150克、救必应200克。
最近姐又开始迷恋《百科全说》了,一直等待有人整理出这些方子,我来分享,等了这些天也没有人整理,皓姐我只好自己吐血整理了,真特么的费劲啊,你们看在我累得吐血的份上,就分享了吧,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也想长生不老啊····(持续完善中,先别急)瑶族长寿泡脚药房:预防冬季流感灸麻黄、细辛、荆芥、防风、黄芩、忍冬藤、板蓝根各30克,大葱连根须50克,生姜50克切片。
感冒鼻塞缓解的滴鼻剂瑶医覃迅云介绍的滴鼻液[材料]细辛10克青木香10克、白芷10克黄苓10克、川贝15克、双花15克[方法]先将黄苓、川贝和双花放入药罐煮,十分钟开锅后再加入细辛,青木香和白芷煮好晾凉就可做成滴鼻液。
减缓失眠川穹30克,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五加皮30克,合欢皮30克。
风重风湿(全身游走疼)防风,刘寄奴,鸡血藤,独活,虎杖,五加皮,络石藤,杜仲,徐长青各20克瑶族泡脚治湿重型风湿(固定地方痛)药方配方羌活、桂枝、川芎、防风、乌蛇、寄生、刘寄奴、威灵仙、透骨草各20克痛经泡脚药方防风20克+月季花20克+蒲黄20克+五灵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末药10克女性生理期可以泡脚,注意不要按摩足底穴位。
可以在平时泡脚来预防痛经成年人抗疲劳泡脚药方瑶药:当归50克、木通50克、鸡血藤50克、川芎50克、刘寄奴50克、两面针50克手脚凉冷及冻疮瑶族泡脚药方配方:鸡血藤30克,艾叶50克,防风50克,花椒40克,忍冬藤40克,干辣椒30克,桑寄生40克。
注意如果脚受伤,就要把花椒和干辣椒去掉。
有手脚凉冷及冻疮者,用此药方泡一次脚就可见效。
失眠泡脚药方可换成川芎30克+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五加皮30克+合欢皮30克专家建议:温水泡脚有助于促进睡眠,严重的失眠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高血压防风20克,钩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叶20克,菊花20克,鬼针草20克,两面针20克,罗布麻20克草决明15克,生山楂10克跑水喝脚气苦参,黄柏,明矾,百部,木香,半边莲,夜交藤,功劳叶各30克瑶医滚蛋疗法操作方法滚蛋疗法在我国农村可谓家喻户晓,其广泛流传,长盛不衰之秘诀,主要是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优点:其一,取材方便,滚蛋疗法的材料是新鲜鸡蛋,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
少数民族地区瑶药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周大兰
【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年(卷),期】2013(013)007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周大兰
【作者单位】广西来宾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来宾54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3
【相关文献】
1.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临床观察 [J], 饶沁;程元妹;李青;谢文;饶光春;涂凤莲
2.鲜品瑶药治疗湿热瘀结证慢性盆腔炎40例的临床观察 [J], 韦丽丽;郭玉荣
3.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疗80例临床观察 [J], 殷艳玲
4.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临床观察 [J], 张丽
5.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56例 [J], 宋凤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瑶医药方瑶药的生长环境决定药物属性。
药性歌谣:方梗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调红,有毛有刺皆消肿,亮面浆多拔毒功。
瑶药理论:盈亏平衡,风亏打盈;以形治形、以块治块、以根治根、以红治红、以白治白。
瑶药“五虎”——药力猛烈,瞬间起效;瑶药“九牛”——药力绵长,持久起效;瑶药“十八钻”——药力劲透,常用于治疗重大疾病;瑶药“七十二风”——针对各种风症起效。
第一节瑶族泡脚药方足浴的历史有数千年,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晋代《肘后备急方》,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用热水泡泡脚,既解乏,又利于睡眠。
其实,只要在水中加点中药,它还可以起到其他的作用呢,热水泡脚就是足浴,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
瑶医覃迅云介绍“洗脸宜冷水,刷牙需温水,洗脚要热水”,经常用盐水泡脚,不仅能预防感冒,还可以增强记忆力,使头脑感到轻快。
方法是:在半盆热水中加入小半匙盐,水温可高一些,如果脚部有伤口,不宜加盐。
一、预防冬季流感瑶族泡脚药方配方:炙麻黄,细辛,荆芥,防风各30克,黄芩20克,忍冬藤30克,板蓝根30克,大葱连根须50克,生姜50克切片。
一起煮,煮完之后就可以用来泡脚。
在泡脚的同时也可以用生姜和大葱,加点红糖,一起煮汤喝。
二、痛经泡脚药方瑶药:九节风20克(可换成防风20克)+月季花20克+蒲黄20克+五灵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末药10克女性生理期可以泡脚,注意不要按摩足底穴位。
可以在平时泡脚来预防痛经。
三、高血压泡脚药方瑶药:九节风20克(可换成防风20克)+钩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叶20克+菊花20克+鬼针草20克+两面针20克+罗布麻20克中药泡茶喝治高血压的方子:草决明15克+生山楂10克四、失眠泡脚药方瑶药配方:九龙藤30克(可换成川芎30克)+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五加皮30克+合欢皮30克专家建议:温水泡脚有助于促进睡眠,严重的失眠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资助计划(No 桂教2019-52);广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工程”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资助(No 2018002);中药学广西一流学科(桂教科研[2018]12号)。
作者简介:黄志其(1986-),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中药、民族药的品质研究。
E-mail:2042676931@qq com通信作者:涂冬萍(1986-),女,汉族,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药、民族药的品质研究。
E-mail:fairytdp@163 com蔷薇科瑶药品种与标准整理黄志其1 梁俏君1 陆东萍1 陈 娴1 钟国跃2 王柳萍1 涂冬萍1,3,41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2 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民族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4;3 广西壮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200;4 广西中医药大学农作物废弃物功能成分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31【摘 要】 根据有关瑶医药学专著文献,对瑶医药用蔷薇科植物的药材名称、基原、标准、药用部位及功效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结果表明,现有文献中记载的瑶医药用蔷薇科植物共有14属70种(含变种),涉及41个药材品种,不同文献记载的各药材品种名称、基原、药用部位、功效等存在较大差异,13种与中药材交叉使用,23种有标准。
以上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蔷薇科瑶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瑶药;蔷薇科;品种;标准【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24-0058-09TheVarietyandStandardArrangementofRosaceaeinYaoMedicineHUANGZhiqi1 LIANGQiaojun1 LUDongping1 CHENXian1 ZHONGGuoyue2 WANGLiuping1 TUDongping1,3,41 Guangx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530200Nanning,China;2 ResearchCenterfor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resourcesandethnicmedicine,Jiangx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330004Nanchang,China;3 GuangxiZhuangYaoPharmaceutical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530200Nanning,China;4 CollaborativeInnovationCenterofResearchonFunctionalingredientsfromAgriculturalResiduesofGuangx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530200Nanning,ChinaAbstract:Thispaperanalyzedthenames,basicsources,standards,medicinalpartsandefficacyofRosaceaeofYaomedicinebyliteraturereviewandtextualresearch,andshowedthattherewere18generaand73species(includingvarieties)ofRosaceaeofYaomedicine,involving43medicinalmaterials,andthereweregreatdifferencesinthenames,basicsources,medicinalpartsandefficacyofeachmedicinalmaterialrecordedindifferentliterature 13specieswereusedwith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23specieshavestandards Theseaboveresultsprovidedareferenceforthefurther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RosaceaeofYaomedicine.Keywords:YaoMedicine;Rosaceae;Species;Standard 瑶药的生产与发展,如同祖国医学发展一样经历了长期的实践过程,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和用药经验,尤其在对药物的认识和临床用药方面,根据药物的功效特性总结归纳出了在药用资源种类与应用方面具有显著特色的“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等传统常用瑶药,至今在瑶族民间疾病防治、养身保健方面仍应用广泛。
瑶医瑶药(骨折胃炎风湿痛经)
1.跌打损伤、骨折大钻(厚叶五味子)、蒙钳楼(疏花卫矛)、九节风(接骨金粟兰)、昌亮(三叉虎)、麻骨风(小叶买麻藤)各15克,水煎外洗患处后用上药各适量捣烂调酒炒热敷患处。
2.慢性胃炎大钻(厚叶五味子)、小肠风(山蒟)各15克,林寨亮(救必应)10克,慢惊风(九龙盘)15克,针旁咪端(小金花草)15克,工林咪(石上柏)15克,水煎服。
3.风湿筋骨疼痛大钻(厚叶五味子)15克,半荷风(半枫荷)15克,上山虎(海金子)15克,九层风(鸡血藤)9克,下山虎(白珠树)9克,婆莫亮紧(刺楸)15克,木翁紧(大叶臭椒)9克,铜袜套咪(豨莶草)15克,水煎或浸酒内服、外搽。
4.痛经大钻(厚叶五味子)、得从亮(木姜子)根、培碰嗳(益母草)各15克,水煎服。
5.风湿性关节炎大钻(厚叶五味子)15克,小红钻(冷饭藤)15克,铜针(千年健)、四方钻(四方藤)、双钩钻(钩藤)、九节风(接骨金粟兰)、大肠风(光轴苎叶蒟)各10克,血风(走马胎) 6克,米双酒500毫升浸泡,每次服匕~30毫升,并用巴卡紧(五加皮)、血风(走马胎)、挟牛台(桂党参)、九节风(接骨金粟兰)、浸骨风(灯笼草)、鸭灶咪使(柳叶牛膝)各10克,配猪脚炖服;外用上方药各适量,水煎外洗。
每日秘方皮肤瘙痒难耐,不如试试瑶药“痒即停”洗剂风瘙痒,中医病名。
风瘙痒是指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感觉异常性皮肤病。
中医文献中又称之为风痒、血风疮、痒风、谷道痒、阴痒等。
本病以自觉皮肤阵发性瘙痒,搔抓后常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继发性皮损为临床特征。
病因病机本病多因血热内蕴,血热生风;血虚生风;脾胃运化失健,湿热内生所致。
禀性不耐,血热内蕴,外邪侵袭,致血热生风而痒;或因病久、年老体弱,气血亏虚,风邪乘虚外袭,血虚生风,肌肤失养而痒;或为饮食不节,嗜食辛辣炙博、醇酒油腻,损伤脾胃,湿热内生,日久化热生风,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佛郁于肌肤而发;或由情志内伤,五志化火,血热内蕴,化热动风而成。
症候分型风热血热证:证候:青年患者多见,病属新起,症见皮肤瘙痒剧烈,遇热更甚,皮肤抓破后有血痂;伴心烦,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结;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
湿热蕴结证:证候:瘙痒不止,抓破后脂水淋漓;伴口干口苦,胸胁闷胀,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血虚肝旺证:证候:以老年人为多见,病程较长,皮肤干燥,抓破后血痕累累;伴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舌红,苔薄,脉细数或弦数。
瑶药“痒即停”皮肤病外洗剂瑶族历来善药,所以我们找到了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医院的瑶医专家,专家向我们介绍了瑶族用来润肤止痒、治疗皮肤病的瑶药——“痒即停”皮肤病外洗剂。
“痒即停”采用广西大瑶山原始森林特有的古红藤、熊胆木等十多种瑶药配制而成,古红藤味辛;性微温,有很好的燥湿止痒效果。
熊胆木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毒,祛湿痒,消肿止痛。
再与本方中十几种具有消炎、止痒、润肤、护肤等功效的药材结合配伍使用,对湿疹、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干燥性皮肤瘙痒、荨麻疹等有显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