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利华组织结构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590.00 KB
- 文档页数:12
五、组织结构几十年来,联合利华一直放手经营。
每一个主要的国家市场都设有子公司,并全面自治,进行一系列的价值创造活动,包括生产、营销和研究开发。
1930年,荷兰一家人造黄油公司和英国一家肥皂公司合并成为联合利华。
它有两家母公司、两个总部(分别设在英国伦敦和荷兰的鹿特丹)、两个董事长,母公司股票分别单独上市。
----- 联席董事长制度1996年之前,公司的管理权力主要由集团的特别委员会行使,该委员会由两名董事长和一名董事组成。
在两家母公司下是分布在各个国家的众多业务公司,这些业务公司又分属于两家母公司。
后来,特别委员会改为执行委员会。
这种结构造成了职责不清、决策缓慢。
多年来,投资者一直呼吁联合利华改革其复杂的管理结构。
------ 自由子公司结构(母女结构)1990年代末,联合利华陷入困境,不得不启动重组,其内容包括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压缩产品线以及裁员等。
改革后,联合利华的全球业务被合并为两大全球业务部,即食品业务部、家庭用品及个人护理用品业务部。
其全球组织运营架构采取按地域组织的原则,如食品业务部分为亚洲区、欧洲区、北美区、拉美区、非洲中东土耳其区,地区总裁全面负责某一地区的运营。
------ 国际业务部结构2004年,联合利华业绩亮起红灯,发布了“同一个联合利华”的重组计划,旨在建立一个更加精干和灵活的业务结构,推动联合利华快速增长。
2005年4月,联合利华再次打破延续多年的治理结构,。
原任联席董事长的夏思可改任集团CEO,另一位联席董事长安东尼·伯格曼斯担任非执行董事长。
至此,联合利华集团才终于有了第一位单独负责公司经营的CEO。
经过此次改革,联合利华原来的执行委员会以及11个业务部被取消。
管理大权掌握在集团CEO及其运营团队手中。
该团队成员包括欧洲区、非洲区和亚洲区总裁,食品业务总裁和家庭及个人护理业务总裁,首席财务官以及首席人力资源官。
2008年之前,联合利华的侧重点是在其业务分布的各个主要国家推行“同一个联合利华”的运营模式,实现地区内部的统一。
联合利华公司战略分析报告联合利华战略分析报告1公司概况1.1公司简介1929年,荷兰Margrine⼈造奶油公司和英国Lever Brothers⾹皂公司合并成联合利华。
1930年1 ⽉1 ⽇,联合利华正式成⽴。
联合利华(Unilever)是世界是最⼤的⾷品和饮料公司之⼀,在90个国家拥有⽣产基地,是世界第⼀位的冷冻⾷品、调味品、冰激淋和茶饮料制造商。
该公司也是全球第⼆⼤洗涤⽤品、洁肤产品和护发产品⽣产商。
整个集团现有员⼯近18万⼈。
⽽在2009年和201 年联合利华⼜分别收购了Sara Lee的全球⾝体保养与欧洲清洁剂事业和美发品牌的制造商雅涛(Alberto Culver)。
此后,联合利华将成为全球最⼤护发产品公司,第⼆⼤洗发⽔、第三⼤发型造型产品公司。
整个集团现有员⼯近18万⼈,这些员⼯中的百分之九⼗都由各公司在本地招募。
2007年,该公司营业额550.06亿美元,利润56.41亿美元,位居2008年《财富》500强第122位。
每天,在全世界,⼈们都会接触到联合利华的产品。
联合利华的品牌受到各地消费者的信赖,已成长为全世界最成功的⽇⽤消费品的⽣产商之⼀。
事实上,每天有1 亿5 千万⼈次选⽤联合利华的产品。
1.2企业愿景联合利华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设⽴了新的愿景,清晰明确地指明了长期⽬标和⽅向,愿景包括以下四⽅⾯:1)每⼀天,我们都致⼒于创造更美好的未来(2)我们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使⼈⼼情愉悦,神采焕发,享受更加完美⽣活。
(3)我们将激发⼈们:通过每天细微的⾏动,积少成多⽽改变世界。
(4)我们要开创新的模式,在将公司规模扩⼤⼀倍的同时减少我们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组织结构分析2.120世纪80 年代全球地区组织结构:该组织结构允许各国家和地区的管理⼈员按其特定情况⽣产有针对性的产品,以及开展营销和销售活动。
在⼀段很长的时期内,这种战略和组织构结构很适合联合利华,促使它成为⼀家显赫的消费产品企业。
2.220世纪90 年代全球产品组织结构:联合利华以跨国战略寻求在营销和销售上的地区调适、集中制造和产品开发活动相平衡,以实现规模经济并实施在整个地区同时将产品投放市场的战略。
联合利华战略分析报告1 公司概况1.1 公司简介1929年,荷兰Margrine人造奶油公司和英国Lever Brothers香皂公司合并成联合利华。
1930年1月1日,联合利华正式成立。
联合利华(Unilever)是世界是最大的食品和饮料公司之一,在90个国家拥有生产基地,是世界第一位的冷冻食品、调味品、冰激淋和茶饮料制造商。
该公司也是全球第二大洗涤用品、洁肤产品和护发产品生产商。
整个集团现有员工近18万人。
而在2009年和201年联合利华又分别收购了Sara Lee的全球身体保养与欧洲清洁剂事业和美发品牌的制造商雅涛(Alberto Culver)。
此后,联合利华将成为全球最大护发产品公司,第二大洗发水、第三大发型造型产品公司。
整个集团现有员工近18万人,这些员工中的百分之九十都由各公司在本地招募。
2007年,该公司营业额550.06亿美元,利润56.41亿美元,位居2008年《财富》500强第122位。
每天,在全世界,人们都会接触到联合利华的产品。
联合利华的品牌受到各地消费者的信赖,已成长为全世界最成功的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商之一。
事实上,每天有1亿5千万人次选用联合利华的产品。
1.2 企业愿景联合利华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新的愿景,清晰明确地指明了长期目标和方向,愿景包括以下四方面:(1)每一天,我们都致力于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2)我们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使人心情愉悦,神采焕发,享受更加完美生活。
(3)我们将激发人们:通过每天细微的行动,积少成多而改变世界。
(4)我们要开创新的模式,在将公司规模扩大一倍的同时减少我们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 组织结构分析2.1 20世纪80年代全球地区组织结构:该组织结构允许各国家和地区的管理人员按其特定情况生产有针对性的产品,以及开展营销和销售活动。
在一段很长的时期内,这种战略和组织构结构很适合联合利华,促使它成为一家显赫的消费产品企业。
2.2 20世纪90年代全球产品组织结构:联合利华以跨国战略寻求在营销和销售上的地区调适、集中制造和产品开发活动相平衡,以实现规模经济并实施在整个地区同时将产品投放市场的战略。
五、组织结构几十年来,联合利华一直放手经营。
每一个主要的国家市场都设有子公司,并全面自治,进行一系列的价值创造活动,包括生产、营销和研究开发。
1930年,荷兰一家人造黄油公司和英国一家肥皂公司合并成为联合利华。
它有两家母公司、 两个总部(分别设在英国伦敦和荷兰的鹿特丹 )、两个董事长,母公司股票分别单独上市。
联席董事长制度1996年之前,公司的管理权力主要由集团的特别委员会行使,该委员会由两名董事长和一 名董事组成。
在两家母公司下是分布在各个国家的众多业务公司, 这些业务公司又分属于两家母公司。
后来,特别委员会改为执行委员会。
这种结构造成了职责不清、决策缓慢。
多年(母女结构)1990年代末,联合利华陷入困境,不得不启动重组,其内容包括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压缩产品线以及裁员等。
改革后,联合利华的全球业务被合并为两大全球业务部,即食品业务部、 家庭用品及个人护理用品业务部。
其全球组织运营架构采取按地域组织的原则,如食品业务 部分为亚洲区、欧洲区、北美区、拉美区、非洲中东土耳其区,地区总裁全面负责某一地区2004年,联合利华业绩亮起红灯,发布了“同一个联合利华”的重组计划,旨在建立一个 更加精干和灵活的业务结构,推动联合利华快速增长。
2005年4月,联合利华再次打破延续多年的治理结构,。
原任联席董事长的夏思可改任集团 CEO 另一位联席董事长安东尼-伯格曼斯担任非执行董事长。
至此,联合利华集团才终于有了第一位单独负责公司经营的CEO 经过此次改革,联合利华原来的执行委员会以及 11个业务部被取消。
管理大权掌握在集团CEO 及其运营团队手中。
该团队成员包括欧洲区、非洲区和亚洲区总裁,食品业务总裁 和家庭及个人护理业务总裁,首席财务官以及首席人力资源官。
2008年之前,联合利华的侧重点是在其业务分布的各个主要国家推行“同一个联合利华”的运营模式,实现地区内部的统一。
从 2008年开始,联合利华着手设立 4个新的区域性总部,即其所谓的“多国组织”,其目的是通过区域性的集中管理,使联合利华在各区域 的单位共享人力资源、IT 和财务等服务职能,从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联合利华组织架构联合利华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消费品公司,其组织架构是公司运营和管理的基础。
以下将从公司层级、职能部门和地域分布三个方面介绍联合利华的组织架构。
一、公司层级联合利华的公司层级可以分为董事会、行政层和业务层三个层次。
1. 董事会:董事会是联合利华的最高决策机构,由董事长、非执行董事和执行董事组成。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决策,监督公司的运营和管理。
2. 行政层:行政层由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包括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财务官(CFO)、首席运营官(COO)等。
行政层负责制定公司的具体业务计划和管理政策,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推动公司的发展。
3. 业务层:业务层是联合利华的核心运营层,包括各个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和相关员工。
业务层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业务计划,负责具体产品的研发、生产、市场推广和销售等工作。
二、职能部门联合利华的职能部门主要包括研发创新、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等。
1. 研发创新部门:研发创新部门负责产品的研发和创新,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改进现有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保持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 供应链管理部门:供应链管理部门负责整个供应链的规划和管理,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物流配送等环节,确保产品的供应和交付能够高效、及时地满足市场需求。
3. 市场营销部门:市场营销部门负责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推广和销售公司的产品,建立和维护与消费者的良好关系,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销售额。
4. 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和资金运营,包括预算编制、财务报告、资金筹措和风险管理等工作,确保公司的财务状况健康稳定。
5. 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公司提供人才支持,促进员工的个人发展和公司的组织发展。
三、地域分布联合利华在全球范围内设有多个地区和国家的分支机构,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和发展需求。
1. 欧洲地区:联合利华在欧洲地区设有总部和多个分支机构,负责欧洲市场的运营和管理。
五、组织结构几十年来,联合利华一直放手经营。
每一个主要的国家市场都设有子公司,并全面自治,进行一系列的价值创造活动,包括生产、营销和研究开发。
1930年,荷兰一家人造黄油公司和英国一家肥皂公司合并成为联合利华。
它有两家母公司、两个总部(分别设在英国伦敦和荷兰的鹿特丹)、两个董事长,母公司股票分别单独上市。
----- 联席董事长制度1996年之前,公司的管理权力主要由集团的特别委员会行使,该委员会由两名董事长和一名董事组成。
在两家母公司下是分布在各个国家的众多业务公司,这些业务公司又分属于两家母公司。
后来,特别委员会改为执行委员会。
这种结构造成了职责不清、决策缓慢。
多年来,投资者一直呼吁联合利华改革其复杂的管理结构。
------ 自由子公司结构(母女结构)1990年代末,联合利华陷入困境,不得不启动重组,其内容包括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压缩产品线以及裁员等。
改革后,联合利华的全球业务被合并为两大全球业务部,即食品业务部、家庭用品及个人护理用品业务部。
其全球组织运营架构采取按地域组织的原则,如食品业务部分为亚洲区、欧洲区、北美区、拉美区、非洲中东土耳其区,地区总裁全面负责某一地区的运营。
------ 国际业务部结构2004年,联合利华业绩亮起红灯,发布了“同一个联合利华”的重组计划,旨在建立一个更加精干和灵活的业务结构,推动联合利华快速增长。
2005年4月,联合利华再次打破延续多年的治理结构,。
原任联席董事长的夏思可改任集团CEO,另一位联席董事长安东尼·伯格曼斯担任非执行董事长。
至此,联合利华集团才终于有了第一位单独负责公司经营的CEO。
经过此次改革,联合利华原来的执行委员会以及11个业务部被取消。
管理大权掌握在集团CEO及其运营团队手中。
该团队成员包括欧洲区、非洲区和亚洲区总裁,食品业务总裁和家庭及个人护理业务总裁,首席财务官以及首席人力资源官。
2008年之前,联合利华的侧重点是在其业务分布的各个主要国家推行“同一个联合利华”的运营模式,实现地区内部的统一。
联合利华组织架构联合利华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跨国消费品公司,总部位于英国伦敦。
该公司的组织架构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包括顶层管理层、中层管理层和基层员工。
顶层管理层是联合利华的决策层,负责制定公司的战略和发展方向。
顶层管理层由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组成。
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由一群经验丰富的董事组成,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和执行董事。
董事会主席是公司的最高领导人,负责领导和指导公司的发展。
执行委员会则负责执行董事会的决策和管理公司的日常运营。
中层管理层是联合利华的核心管理层,负责具体业务的运营和管理。
中层管理层包括各个业务部门的总裁和副总裁,他们负责制定和执行各自部门的业务计划和目标。
中层管理层还负责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确保公司整体运营的顺利进行。
基层员工是联合利华的最底层,是公司运营的基石。
基层员工包括生产线工人、销售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等。
他们负责生产产品、销售产品和推广产品,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重要角色。
基层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业绩和声誉。
除了上述的核心组织架构外,联合利华还设有一些支持部门,如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法务部等等。
这些部门负责支持和协助公司的日常运营,提供各种支持服务和专业知识。
联合利华的组织架构是一个分工明确、层级分明的体系,每个部门和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权责。
这种组织架构有助于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决策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公司整体战略和目标。
联合利华的组织架构体系清晰,层次分明,旨在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
顶层管理层负责制定公司的战略和决策,中层管理层负责具体业务的运营和管理,基层员工负责生产和销售工作。
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公司的发展。
通过这样的组织架构,联合利华能够有效地应对市场竞争和挑战,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联合利华组织结构变迁联合利华简介联合利华于1930年由荷兰人造黄油公司与英国利华兄弟制皂公司合并而成,分别负责食品和洗涤用品的生产经营。
联合利华的冰淇淋、冷冻食品、茶饮料、调味品、人造奶油和食用油生产位于世界第一。
在全球75个国家设有庞大事业网络,拥有500家子公司,员工总数近30万人,是全球第二大洗涤用品、洁肤产品和护发制造商,2011年的营业额为464.67亿欧元,净利润达42.5亿欧元,是全世界获利最佳的公司之一。
每天,有1亿6千万消费者使用联合利华的产品。
他们以此为傲,其广告语就体现了这一点:“有家,就有联合利华”。
联合利华在经营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次较全面的组织结构变迁。
在联合利华成立的初期,应用的是地区组织机构,该组织结构是一种多国战略,允许各国家和地区的管理人员按其特定情况生产有针对性的产品,以及开展营销和销售活动。
在20世纪40年代左右,这种战略和组织构结构很适合联合利华,促使它成为一家显赫的消费产品企业。
期间,联合利华延续了对食品市场的扩张,获取了一些不同类型产品市场的新业务,并且投入资源进行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
产品组织机构:90年代末,第一次重组:战略调整为全球战略,组织机构为产品组织机构。
1990年代末,像宝洁一样,联合利华陷入困境,不得不启动重组,其内容包括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压缩产品线以及裁员等。
改革后,联合利华的全球业务被合并为两大全球业务部,即食品业务部、家庭用品及个人护理用品业务部。
其全球组织运营架构采取按地域组织的原则,如食品业务部分为亚洲区、欧洲区、北美区、拉美区、非洲中东土耳其区,地区总裁全面负责某一地区的运营。
混合组织结构:随着规模的扩大,以前的管理组织结构已经难以适应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需要。
2004年,联合利华业绩亮起红灯。
次年,夏思可发布了“同一个联合利华”的重组计划,旨在建立一个更加精干和灵活的业务结构,推动联合利华快速增长。
2005年4月,联合利华再次打破延续多年的治理结构,原任联席董事长的夏思可改任集团CEO,另一位联席董事长安东尼•伯格曼斯担任非执行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