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的乘法口诀
- 格式:ppt
- 大小:194.00 KB
- 文档页数:10
小学数学冀教新版二年级上册《2、3、4的乘法口诀》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1~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
2.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复习铺垫。
组织复习连加2.开火车,5+5=,5+5+5=,5+5+5+5...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解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一一交流总结、发现法。
课前准备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准备教学课件以及相关多媒体器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用3根小棒,看你能摆出一个什么汉字?可以小组商量。
生1:我摆了一个“工”。
生2:我摆了一个“个”。
生3:我摆了一个“干”。
生4:我摆了一个“大”。
师:不管你摆的是什么?都是用了3根,那么你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吗?生1:1×3生2:3×1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一个字用了3根。
师:你能用口诀表示吗?生:一三得三。
师:有关三的乘法口诀,同学们能猜出有几句吗?生:有3句,这三句是: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自主探究,学习口诀教学一二得二请看,多可爱的幼苗呀!有谁知道,这嫩嫩的叶叫什么?一棵幼苗上张开了几片子叶?一棵幼苗上张开了两片子叶,就是几个几?1个2用算式怎么表示?(板算式)1个2片是几片呢?所以1×2=2 2×1=2师:请看两个算式,再想想它们表示的意思,你能试着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反问:一二得二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找出这句口诀中藏着的两个乘法算式吗?小结:根据这句口诀就能写出这两个乘法算式,并且能计算这两个两个乘法算式。
教学二二得四师:瞧,咱们的向日葵又发芽了。
现在是几棵幼苗?能提出一个用乘法算的问题吗?怎么列式?反问:你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能编出一句口诀吗?根据这句口诀能写出几个乘法算式,为什么?小结:这句就是2×2=4的口诀,根据它只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3 4的乘法口诀人教新课标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3 4的乘法口诀一、教学内容1. 学习3的乘法口诀,如:3×1=3,3×2=6,3×3=9等。
2. 学习4的乘法口诀,如:4×1=4,4×2=8,4×3=12等。
3. 学会用乘法口诀表进行乘法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3和4的乘法口诀。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熟练掌握3和4的乘法口诀,并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进行实际的乘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乘法口诀表。
2. 学具:练习本、笔、乘法口诀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提问:如果每张桌子有3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里共有多少个座位?引导学生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 讲解乘法口诀:在黑板上写出3的乘法口诀,如:3×1=3,3×2=6,3×3=9等,并让学生跟读。
3. 练习乘法口诀: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练习乘法口诀,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演示。
4. 讲解4的乘法口诀:在黑板上写出4的乘法口诀,如:4×1=4,4×2=8,4×3=12等,并让学生跟读。
5. 练习乘法口诀: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练习乘法口诀,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演示。
6. 乘法口诀比赛:分组进行乘法口诀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快速正确地完成乘法口诀的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3的乘法口诀:3×1=33×2=63×3=94的乘法口诀:4×1=44×2=84×3=12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乘法口诀计算题目。
2. 背诵3和4的乘法口诀,并能够灵活运用。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今天讲的是乘法的初步认识、2—5乘法口诀教学内容,内容包括P59例6、“做一做”和练习十二。
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提出的问题。
同时让学生在“用数学”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实际问题。
(2)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初步体验教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4)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及环保教育等。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具及学具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师生准备了电脑课件、圆片、学习用具。
二、说教法。
234乘法口诀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234乘法口诀》的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了解乘法口诀的结构。
(二)初步熟记2,3,4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有关的乘法。
(三)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乘法口诀的含义,熟记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计算有关乘法。
难点:乘法口诀的结构,相邻口诀之间的联系。
教具和学具教具:29根同样长的小棒,投影片若干张。
学具:16根同样长的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教师启发性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乘法,下面有几道乘法算式,谁能读一读乘法算式,并说一说各表示什么意思。
2x3读作()乘以(),表示()个()相加;3x4读作()乘以(),表示()个()相加;4x5读作()乘以(),表示()个()相加;6x7读作()乘以(),表示()个()相加。
你们已经知道这些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能不能算出得数。
现在教师和你们比赛,看谁算得快。
(由于学生用加法计算,教师用乘法口诀计算,教师必然比同学算得快)你们想知道教师为什么算那么快吗?因为我是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
乘法口诀是我国的一大发明,中国小朋友比外国小朋友乘法算得快,就因为中国小朋友会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3,4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1教师演示提问:(1)每组有几根小棒,有几组?(2)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说出;2+2=4,2x2=4,教师板书)(3)谁能说一说2x2=4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2个2是4)教师叙述:我们编成口诀是二二得四,教师板书。
表示2个2得4。
乘法口诀中的第一个二表示乘数的2,第二个二表示被乘数的2。
口诀的后半部分是积。
(4)我们知道2个2得4,请观察小棒图说一说1个2得几,乘法算式怎样列?怎样编成乘法口诀。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逐一板书)板书排列为:2 2x1=2 一二得二2+2= 4 2 x 2= 4 二二得四2、教学例2(1)指导学生操作我们学过三角形,谁知道三角形有几条边?请同学们用一根小棒表示三角形的一条边,摆出两个同样大的三角形。
《2、3、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白庙小学史淑平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三册第24、25页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1、知道2、3、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认识2、3、4的乘法口诀。
2、初步学会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会解诀简单的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3、通过学习2、3、4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每生卡片、小棒若干教学过程:一、导1、开火车”口算:12-7 20+4 25+8 30+5 15-9 20-8 35+202、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回答问题。
4+4+4=12 改写为提问:“4”表示什么?(相同加数。
)“3”表示什么?(相同加数的个数。
)5+5+5+5=20 改写为提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4个5相加是20。
)4+4+4+4+4=20 改写为提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5个4相加是20。
)3、说出下面各题的乘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名称。
3个4的和 4个3的和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2、3、4的乘法口诀。
二、学1、师生共同学习2的乘法口诀。
(1)谈话:请大家跟老师拿出2根小棒,你能动手摆出一个汉字吗?师:谁来说说你摆了什么字?(学生汇报:可以摆“二”字,“十”字等)师:不管你摆的是什么字,我们都是用了几根小棒?也就是几个几呢?(1个2)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一个字用了2根就是1个2)那么一共用了几根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指名回答:1×2=2 2×1=2)谁能把这个算式用一句乘法口诀来表示?(一二得二)(2)下面大家再来摆一个和你刚才同样的字。
提问:现在又有几个几?(2个2)谁也能列出乘法算式?(2×2=4)谁来试着编一句乘法口诀?(二二得四)(3)小结:一起读读2的乘法口诀。
想想我们是怎么编2的乘法口诀?(2根2根摆——说几个几——列乘法算式——编口诀)板书:摆--说--列--编三、析1、小组合作探究3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3 4的乘法口诀人教2011课标版教案:2、3、4的乘法口诀一、教学内容1. 2的乘法口诀:2x1=2,2x2=4,2x3=6,2x4=8,2x5=10,2x6=12,2x7=14,2x8=16,2x9=18。
2. 3的乘法口诀:3x1=3,3x2=6,3x3=9,3x4=12,3x5=15,3x6=18,3x7=21,3x8=24,3x9=27。
3. 4的乘法口诀:4x1=4,4x2=8,4x3=12,4x4=16,4x5=20,4x6=24,4x7=28,4x8=32,4x9=36。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3、4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乘法口诀的熟练掌握和运用。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记忆和理解,熟练掌握2、3、4的乘法口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学具:学生作业本、练习题、乘法口诀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提问:“如果每张桌子有2个同学,那么需要几张桌子才能让所有同学都有座位?”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例题讲解:以2的乘法口诀为例,讲解口诀的来源和运用。
例如,2x1=2,表示有2个1相加,即2个1等于2;2x2=4,表示有2个2相加,即2个2等于4,以此类推。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口诀,计算3x4和4x3的结果。
4. 乘法口诀表的运用:让学生拿出乘法口诀表,引导他们如何通过口诀表进行乘法计算。
例如,如果要计算3x4,可以在口诀表中找到3所在的行,4所在的列,交汇处的数字即为答案,即12。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2的乘法口诀:2x1=22x2=42x3=62x4=82x5=102x6=122x7=142x8=162x9=182. 3的乘法口诀:3x1=33x2=63x3=93x4=123x5=153x6=183x7=213x8=243x9=273. 4的乘法口诀:4x1=44x2=84x3=124x4=164x5=204x6=244x7=284x8=324x9=36七、作业设计(1)2x5=?(2)3x6=?(3)4x7=?2. 答案:(1)2x5=10(2)3x6=18(3)4x7=2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乘法口诀的掌握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活动、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处于积极思考状态。
因而较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教学中力求做到凡学生自己能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暗示。
口决让学生编、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总结,鼓励学生创新发现,成为会学、乐学的学生。
这节课的内容是根据乘法的意义、结合算式编2、3、4的乘法口决,熟记口决,运用口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在讲授新课、传授知识时,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在教学2的乘法口决时,主要采取“扶”的教法。
教师起领路人的作用。
通过学生利用学具摆小棒或三角形、小圆片等,得出乘法算式后,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并强调2个2得几。
教师给出“二二得四”,然后编出“一二得二”。
二、在教学3的乘法口决时,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师生共同摆小棒,每得出一道乘法算式,教师都要引导学生编一句口决,并要求学生知道每句口决表示什么意义。
三、在教学4的乘法口决时,采用“放开”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动脑想,自己编口决,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和空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探索口决间的规律时,尽量让学生仔细认真观察、认真思考。
发现每个数的口决相邻两口决间的关系。
例如4的口决,学生能说出,下一句的积比上一句的积多4。
给学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一点品尝成功的喜悦。
练习题的设计以教材为主,运用不同的手段,对习题进行加工,使学生得到多种形式的练习。
例如找朋友:(连一连),学生在音乐中轻松愉快地完成。
练习题具有针对性,既能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拓宽思路。
例如做做想想中的题目就孕伏了口决间的联系。
练习是重要的环节之一,练习设计要讲究策略、讲究实效,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设计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评析人教课标版教学内容: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3、4的乘法口诀教学目的:1.使先生学会1~4的乘法口诀,了解口诀的来源,明白每句口诀的意义。
2.使先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应用乘法口诀正确地、比拟迅速地计算。
3. 培育先生初步的观察、总结才干。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
教具/学具预备:游戏的图片、先生预备小棍假定干、录音机。
教学进程:师生活动评析一、创设情境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习知识时,看那位小冤家最肯动脑筋?小精灵还要给你发奖品呢!二、新课1.师:用3根小棒,看你能摆出一个什么汉字?可以小组商量。
生1:我摆了一个〝工〞生2:我摆了一个〝个〞生3:我摆了一个〝干〞生4:我摆了一个〝大〞师:不论你摆的是什么?都是用了3根,那么你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吗?生1:1×3生2:3×1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一个字用了3根。
师:你能用口诀表示吗?生:一三得三师:有关三的乘法口诀,同窗们能猜出有几句吗?生:有3句,这三句是: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师:说得真好,奖励你一颗〝智慧星〞!(智慧星图片)能不能依据这些口诀写出乘法算式吗?生1:2×3 3×2生2:3×3生3:1×3生4:3×12.师:刚才同窗们总结出了3的乘法口诀,总结得很好,如今我们是不是分小组再来总结2和4的乘法口诀,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快、最好。
(几分钟事先)反应:小组1:2的乘法口诀我们总结出了两句,4的乘法口诀我们总结出了4句。
小组2:我们也是这样想的。
2的口诀是一二得二、二二得四,4的口诀是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师:同窗们说得真好,小精灵十分欣赏你们成功的协作!(给说的好的小组发放〝协作奖〞)想一想在编口诀时,你发现了什么?生1:2的乘法口诀有2句;3的乘法口诀有3句……几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2、 3、 4 的乘法口诀施教日期:年月日课题2、 3、 4 的乘法口诀教课内容二(上)第 7~ 9 页的内容共几课时课新授型第几课时1教1.经历 1、2、3、4 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构造,初学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相关的乘法题。
目2.进一步培育抽象归纳能力以及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标3.进一步感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教课要点: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
重难教课难点:把乘法口诀和乘法意义联系起来,并掌握口诀的构造。
点教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含义。
乘法口诀是学习表内乘除法,以致多位数乘除法学的基础。
资教课准备:源投影、小棒用小棒摆一摆并填一填。
(每两根小棒摆一次)①摆了﹙﹚个﹙﹚得﹙﹚;②摆了﹙﹚个﹙﹚得﹙﹚;(每三根小棒摆一次)①摆了﹙﹚个﹙﹚得﹙﹚;预②摆了﹙﹚个﹙﹚得﹙﹚;习③摆了﹙﹚个﹙﹚得﹙﹚;设计(每四根小棒摆一次)①摆了﹙﹚个﹙﹚得﹙﹚;②摆了﹙﹚个﹙﹚得﹙﹚;③摆了﹙﹚个﹙﹚得﹙﹚;④摆了﹙﹚个﹙﹚得﹙﹚;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省一、揭露课题,认定目标。
( 预设5 分钟)学生从图中看到小朋友在玩跷跷板。
【板块一】师:同学们,你们喜爱去游玩园吗?今日老师带你们去游玩园玩一玩。
(挂图)【板块二】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预师:你看到了什么?设 15 分钟)师:一个跷跷板坐了 2 人,有几个(一)学习 2 的乘法口诀2?(1 个 2)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一个跷跷板坐了 2 人,两个跷跷板还能够怎么列?坐了 4人。
说明 1个 2就是 2因此 1×2=2可学生依据 1 个 2 是 2 列出 1×2=2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
或 2× 1=2(板书:一二得二)这句口诀表示1和2乘,积是 2。
师:你能依据 2 个翘翘板上坐 4 人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吗?追学生自己达成并同桌沟通得出二问:这句口诀是什么意思?二得四。
234的乘法口诀参考教案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234的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234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2.培养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难点:1.234的乘法口诀的记忆。
2.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细心程度。
教学准备:1.234的乘法口诀表格。
2.练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234的乘法口诀的了解程度。
2.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234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学习1.教师发放234的乘法口诀表格,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尝试记忆。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记忆方法,互相帮助。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记忆方法。
三、课堂讲解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234的乘法口诀。
2.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234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3.教师引导学生发现234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如: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四、互动游戏1.教师设计“234乘法口诀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记忆。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五、小组合作1.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如:如何用234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教师进行点评。
六、巩固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答案,互相批改。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展示,讲解错题。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布置课后作业。
八、课后作业1.巩固234的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3.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234的乘法口诀。
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
在小组合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提高了学习效果。
在巩固练习环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34的乘法口诀》说课稿《234的乘法口诀》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今天讲的是乘法的初步认识、2—5乘法口诀教学内容,内容包括P59例6、“做一做”和练习十二。
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提出的问题。
同时让学生在“用数学”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实际问题。
(2)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初步体验教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4)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及环保教育等。
3、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具及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师生准备了电脑课件、圆片、学习用具。
二、说教法新《课标》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目标、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鼓励探索,引导发现。
通过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的视觉材料,启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获取知识。
三、说学法新《课标》要求“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合作、发现以及探索学习机制,实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根据这一要求,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生生互动作为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
《2、3、4乘法口诀》导学案教学内容:2、3、4的乘法口诀(第7—9页,“想想做做”的第1-4题)教学目标: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调整与改进一、学习目标: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二、活动方案活动一:学习2的乘法口诀1、观察图,在组内说一说图意,分别怎样列式?图意列乘法算式编口诀要剪切2、3、小组汇报,说说口诀“一二得二”可以写成哪些乘法算式?4、齐读口诀,男女对口令读活动二:学习3的乘法口诀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同学们,游乐园是你们喜欢的地方,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好吗?二、学习新知,探究2、3、4的乘法口诀1、让我们首先进入跷跷板游玩场所。
(学习2的乘法口诀,完成活动一。
)(1)、学生在小组内完成活动一。
(2)、全班交流。
1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
问:有几个2?(1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板书2×1)说明1个2就是2所以2×1=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
(板书:一二得二)2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4个)现在有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写?(2×2=4)联系乘法算式2×2引出乘法口诀:二二得四。
想想:1×2=你用哪一句口诀?所以“一二得二”可以写成两个乘法算式,分别是…这是学习的2的乘法口诀读口诀2、让我们继续玩乐,大家一起进入秋千游乐场地(学习3的乘法口诀,完成活动二。
)(1)、学生在小组内完成活动二。
(2)、全班交流。
1只秋千上坐3人。
两只秋千坐6人,1个3是3,2个3是6,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谁能编2句乘法口诀?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还可以写成哪些乘法算式3个3是多少?乘法算式怎么写?你能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吗?板书:三三得九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3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3相加得多少。
教案:2、3、4的乘法口诀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3、4的乘法口诀。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教学内容:1. 2的乘法口诀2. 3的乘法口诀3. 4的乘法口诀教学重点:1. 2、3、4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2. 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 乘法口诀的记忆。
2. 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 乘法口诀表。
2.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观察2、3、4的乘法口诀。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规律。
二、探究1.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2的乘法口诀。
2. 学生通过计算,总结出2的乘法口诀。
3.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3的乘法口诀。
4. 学生通过计算,总结出3的乘法口诀。
5.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4的乘法口诀。
6. 学生通过计算,总结出4的乘法口诀。
三、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2、3、4的乘法口诀。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作业1. 抄写2、3、4的乘法口诀表。
2. 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练习,使学生掌握了2、3、4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的探究环节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探究环节中,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自主总结出2、3、4的乘法口诀。
这个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一环节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补充,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乘法口诀。
一、探究2的乘法口诀1. 老师出示2的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课题: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材第54、55页例题2—4,“做一做”及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2—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
(2)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归纳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和总结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教法:讨论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游戏的图片、录音机、头饰、算式卡片、小棍若干。
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1)用3根小棒你能摆出一个什么汉字?可以小组商量。
摆一人“工”“个”“干”“大”字等。
一个字用3根小棒(1×3或3×1),用口诀(一三得三),那么摆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呢?(2)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3的乘法口诀,总结得好。
现在我们分小组再来总结2和4的乘法口诀,看哪个小组总结得最快最好。
反馈得出2的乘法口诀: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得出4的乘法口诀: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一、积累运用刚才你们学得很好,小精灵很高兴,要带你们一块去玩一玩,上哪儿去?注意听。
(放音乐)小精灵带你们来到小树林,小动物们都兴高采烈地参加动力脑筋爷爷组织的有奖大赛,你们愿意参加吗?(1)口算。
(卡片15道题)完(2)投篮比赛。
(说明:每人分一张10 15 6 12 5×3 3×3 9 20 5 25×4 5×25×1 3×2(3)游戏:“捉鼠比赛”。
说明:头饰上标有算式得数,卡片上有算式。
黑猫队:3人,白猫队:3人。
二、总结提升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板书设计略课后反思本节课给了学生一个宽广的自主发展、自由发散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去总结口诀、理解口诀,从而发现每一句口诀的含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