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落图制作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322.25 KB
- 文档页数:8
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方法与应用研究作者:孙海晶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9期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通信、信息技术、航空技术和空间定位等高新技术的发展,采用航空摄影手段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平台上用全数字化和自动化方法快速生成DEM,数字正射影像(DOM),并从正射影像上自动或人机交互式地提取各种专题信息,然后将这些结果直接送入GIS数据库,以实现GIS数据库的建立和更新,这将是未来测绘行业的发展方向。
本文阐述了生成数字正射影像的原理及制作正射影像的全过程,以及数字正射影像在国民生产及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正射影像图,遥感影像,数字正射纠正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在通过航空摄影或由卫星传感获取地面影像时,由于摄影瞬间无法保证摄影机的绝对水平,得到的是有一定角度的倾斜的影像,影像各部分的比例尺不一致。
另外,摄影机在成像时为中心投影,地形起伏在像片上会引起投影差。
我们使用的地图都是正射投影,要使影像具有地图的正射投影的特性,需要对影像进行倾斜纠正和投影差的纠正,经改正消除各种变形后得到的影像称为正射影像,数字正射影像就是经过平面纠正以数字形式进行存储的影像地图。
1.1遥感图像的几何纠正遥感图像几何纠正的目的是改正原始影像的几何变形,产生一幅符合某种地图投影或图形表达要求的新图像。
它的基本环节有两个,一是象素坐标变换;二是象素亮度重采样。
1.1.1数字图像纠正的处理过程图1-1 数字图像纠正的处理过程(1)准备工作包括图像数据、地图资料、大地测量成果、航天器轨道参数和传感器参数收集分析以及所需控制点的选择和测量等。
(2)原始图像输入若是卫星图像数据,可按规定的格式用专门的程序读入计算机;若是硬拷贝透明像片,则要利用数字化扫描装置按选定取样间隔对影像数字化扫描后,输入计算机系统。
(3)纠正变换函数的建立纠正变换函数用以建立影像坐标和地面(或地图)坐标间的数字关系,即输入影像和输出影像间的坐标变换关系。
ENVI遥感影像地图制作方法流程概述1、打开遥感影像2、模板生成使用ENVI快速制图(QuickMap)功能生成基本模板3、自定义影像图版面使用ENVI 的注记功能,对影像图版面进行设计、编辑。
4、保存具体步骤一、打开遥感影像1、ENVI 主菜单中,选择File → Open Image File。
2、在Enter Input Data File文件选择对话框中选择遥感影像,点击Open。
可用波段列表中列出影像文件及其各波段,设定图像的显示方式。
3、点击Load将该影像加载到显示窗中。
二、生成快速制图模板1、主影像显示窗口菜单中,选择File → QuickMap → New QuickMap,打开QuickMap Default Layout对话框。
设置模板的参数:输出页的大小(图幅的大小)、页的方位(图幅形式)、地图的比例。
2、点击OK完成设置。
3、选择制图范围鼠标左键点击显示窗中红色框的左下角并拖动方框,选中整个影像。
4、点击OK,显示QuickMap Parameters对话框。
5、在Main Title文本框中键入图名:XXXXXXX Image Map。
6、在影像图中加载投影信息。
鼠标右键点击Lower Left Text文本框,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Load Projection Info加载影像的投影信息。
7、在Lower Right Text文本框,输入制图单位和制图员信息:XXXX8、保存快速制图模板选择Save Template,并输入文件名,点击OK。
9、点击Apply,在ENVI显示窗口中显示快速制图的结果。
可以继续修改QuickMap Parameter对话框中的设置,点击Apply更新显示结果。
三、自定义影像图版面1、虚拟边框设置1)在主显示窗口菜单栏中选择File → Preferences,打开Display Parameters 对话框,设置虚拟边框的边界值和颜色。
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工艺流程本文介绍了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的工艺流程,包括卫星影像和航空影像的总体生产流程。
资料准备是第一步,需要收集原始影像、DEM数据以及控制资料等。
在进行像控测量时,像控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和高程测量中误差有一定的规定要求。
接下来是外参数解算,需要根据卫星影像提供的RPC参数,结合地面控制点(或基于已有高精度DOM匹配)、DEM数据,采用区域网平差的方法解算外参数。
解算时需要注意控制点的分布和网间公共点平面较差的要求。
完成区域网平差后,进行数字正射纠正处理。
纠正过程中不得对影像的灰度和反差进行拉伸,不改变像素位数。
纠正后的正射影像有效数据范围内没有漏洞区。
全色影像按照有理多项式方程以整景方式纠正,重采样采用双线性插值或卷积立方的方式。
多光谱影像与全色影像配准纠正。
最后是影像融合、匀光匀色、镶嵌裁切、图像精编和分幅数据等处理。
其中影像融合需要注意不同波段之间的配准和融合方法的选择。
匀光匀色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影像的视觉效果。
镶嵌裁切需要考虑到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图像精编需要进行边缘平滑和噪声抑制等处理。
最后是分幅数据的生成,要求分幅边缘无重叠,无缝隙,且分幅后的数据质量应与原始数据相同。
总之,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的工艺流程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以保证产生的数据质量和精度符合要求。
为了将多光谱影像与全色影像配准纠正,需要以纠正好的全色影像为控制基础,选取同名点对多光谱影像进行纠正。
纠正模型的选取以及DEM数据选择与对应的全色影像一致,同名点的选取一般每景影像不少于15个,且均匀分布在整景范围内。
同名点的量测精度要求达到多光谱影像的子像素精度。
为了保证融合效果,配准纠正的控制点残差中误差原则上应不超过1个多光谱影像像素。
纠正后应进行多光谱影像和全色影像的套合检查,两景影像之间的配准精度不得大于1个多光谱影像像素,典型地物和地形特征(如山谷、山脊)不能有重影。
如果达不到配准精度要求,应增加控制点重新纠正。
Orthpro正射影像图制作准备工作:整理dem文件,图框文件(1000、5000),做*.ttn文件(SiteWorks)纠正:进入Geomdia professional 并创建一个新的项目打开Project planning,在Ispm Source项加入项目及TIF文件;在Elevation Data项中加入*.ttn文件在Project Area项中坐标取整设置分辨率选择Orthorectification进行纠正设置选择存储路径后,File Fomat进行格式设置。
选择Orth—rectify images进行纠正。
挖图:⑴定义图框:定义图框即确定每一幅图的具体位置及成图数量,也就是将本测区的略图从一个dgn文件转换成一个可以被Orthopro认可并执行的*.mdb 文件,要作到这一点,我们需要知道成图范围左上角坐标、图廓尺寸及行、列数,具体方法如下:将整理好的1000图框导出1000.txt文件(mdl l load tkcoord),在ImageStation Orthpro中选择user defined product editor进入编缉图框的对话框⑵定义拼接线:在开始菜单中选择程序Geomdia professional下utilie栏中”Define cad sever file”进入定义拼接线的对话窗,选择Msto template 确认后根据提示选择所需要用的拼接线文件,然后给定拼接线的属性即可保存退出,具体操作如下图:进入Geomdia professional 并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打开Project planning,在orth中加入匀色后的像片;在Product中加入定义好的图框;在Product area 中选择拼接范围(有按影像范围和自定义两种方式)在主菜单中选择Werehouse并创建New concetion 加入已定义好的拼接线文件;然后用Import seamline 导入即可。
0引言“水是生命之源”,为了保护和改善水资源,智慧水利应运而生,智慧水利的建设成为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无人机的出现,为大范围正射影像的制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智慧水利的建设提供了高精度的基础数据。
无人机航测是集GPS 、无人机技术和摄影测量技术于一体的现代测绘技术[1],具有快速反应、适用范围广、机动灵活、精细准确、作业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特点[2]。
无人机航测能快速高效获取小范围地区的高分辨率影像,在弥补传统测绘不足的同时,也能保障数据采集的时效性。
与传统航空摄影测量不同,无人机航测大多采用非量测型数码相机,其获取的影像存在畸变差较大、像幅较小、重叠度不均匀且倾角过大等问题[3]。
常用的摄影测量方法难以达到精度要求,且处理过程较为复杂。
利用专业处理数字摄影测量软件UASMaster 对外业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具有快速高效,人机交互性强等特点。
无人机航拍与数据处理软件相融合的现代化摄影测量技术,能够快速建立大范围的正射影像图,成为智慧水利的有力支撑。
1UASMaster 软件简介UASMaster 是Trimble 公司开发的一款无人机数据处理软件,可以处理任意无人飞行系统采集的数据,包括固定翼、无人机和无人艇等。
该系统针对无人机影像数据进行算法改进[4],包含一键式操作获取结果模式和逐个过程进行人机交互质量控制模式。
UASMaster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可以进行质量分析和质量控制,可自动实现空中三角测量、点云与正射影像生成的全自动化处理,精度稳定可靠。
利用软件中提供的各种点云编辑工具对结果进行最优化处理,在DEM 、DOM 等制作方面有较强的优势[5],适用于大比例尺的正射影像制作。
2测区概况与飞行参数本次测区以淮安市某河道其中一段为例,测区长约7km ,宽约1.5km ,整体面积约为10.5km 2。
测量范围地势较为平坦,无较大起伏,树木遮挡较少,且无高大建筑物。
无人机为远度科技3VS 复合翼无人机,相机焦距36mm ,航向重叠度70%,旁向重叠度45%,飞机高度545m 。
危岩点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方法
一、危岩点调查的目的
本次危岩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查清工作区内危岩点的岩性、规模、破坏形式,测量危岩点的几何数据及结构面产状数据,评价危岩点的危险性及其潜在的破坏能力,运用相关科学技术和方法评价减灾防灾的经济投入及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危岩点调查成果展示
1.正射影像
制作危岩点周边正射影像图(图1)。
2.危岩体的悬空状态及与母岩的分离状态
制作反映危危岩体与母岩的分离状态及与危岩体的临空状态的侧面正视图(图2和图3)。
图1 危岩点周边正射影像图
图2 危岩体与母岩的分离状态 图3危岩体的临空状态 三、无人机测量技术的危岩调查总结
超高位危岩是重要的地质灾害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摄影测量在危岩的测量中已经发展成熟。
通过无人机拍摄的影像生成的点云数据就可以很好地模拟岩体,运用相关的软件可以快捷地高效地对岩体进行相关的测量工作。
无人机危岩测量技术相比传统的危岩测量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1.精度高
2.危岩基础数据更全面
3.可回溯性强
4.效率高
5.安全性好。
工 程 技 术DOI:10.16661/ki.1672-3791.2018.24.045《重点目标影像图册》制作方法初探郑雪红 任丽秋(61206部队 北京 100042)摘 要:结合影像地图具有传统模拟地图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利用多源信息融合的手段设计制作《××重点目标影像图册》,深入研究制作过程中着重把握的重点目标的影像处理、判读表达、文字描述与图面整饰四个方面的问题,达到了准确、直观、形象、全面地展现重点目标时空属性的良好效果,初步探索出一种合理利用遥感影像与现势资料有机融合的影像图册制作方法。
关键词:影像地图 重点目标 文字描述 判读表达中图分类号:TP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c)-0045-02随着遥感卫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影像地图方兴末艾,相继出版了一些风格不同、表达方式各异的影像地图。
影像地图能将地形、地物等地表景观直观、准确、形象、全面地表达展示,具有现势性好、精度高、可量测等特点,又具有影像数据直观、信息丰富等特征,弥补了常规线划图表现形式上较为单一的不足。
基于此,我部以信息聚合思想为引领,打造多源信息融合的地理空间信息产品为目的,设计制作《重点目标影像图册》,综合利用高分正射影像和重点目标研究成果,采用“影像+文字”的形式,全面、系统、直观地反映重点目标的主体内容,正确阐释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及属性特征。
作者全程设制制作《重点目标影像图册》,制作过程中应该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
1 重点目标的影像处理1.1 遥感影像数据的选取数据源是影像图制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首先,选择现势性好、分辨率高的遥感影像作为基础数据源,影像图的最终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由影像分辨率决定的。
其次,要有好的色彩表现。
最后,不同目标的影像数据最好选用同源影像数据。
1.2 遥感影像数据格式转换首先,对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正射影像纠正,纠正后的纠正影像数据精度高、信息丰富、直观逼真,且具有地形图的数学精度,便于影像图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