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简易有机基质栽培技术蔬菜
- 格式:docx
- 大小:21.74 KB
- 文档页数:3
设施蔬菜有机基质轻简化栽培新技术作者:来源:《农业知识·瓜果菜》2017年第10期设施蔬菜有机基质轻简化栽培技术具有节省用工、降低成本、高产高效等优点,不仅解决了设施蔬菜的连作障碍问题,还克服了常规无土栽培成本高和技术难度大的缺点。
该技术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稻壳、畜牧养殖的动物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制成有机基质来发展蔬菜生产。
其技术要点如下:一、栽培槽将设施土壤地面整平后,按1.4米槽距,按制口宽40厘米、底宽和高分别25厘米的栽培土槽,横断面为等腰梯形。
栽培槽分为如下三种:一般情况下,提倡应用开发式栽培。
连作障碍较重的土壤可用半隔离式栽培。
根结线虫非常严重的土壤采用隔离式栽培。
二、有机肥有机基质栽培的养分主要来源于有机肥,部分来自化肥。
有机肥采用充分腐熟的鸡、羊、猪粪等或发酵烘干的颗粒有机肥,也可采用发酵的作物秸秆(玉米、小麦等),畜禽粪便均需晾干后捣细。
三、栽培基质配方(体积比)1.发酵稻壳(稻壳粪)∶腐熟鸡粪∶河沙(或非菜地沙壤土)=3∶1∶12.腐熟牛粪∶腐熟鸡粪∶发酵稻壳(稻壳粪)∶河沙(或非菜地沙壤土)=5∶1∶3∶13.玉米或小麦发酵秸秆∶发酵鸡粪∶河沙(或非菜地沙壤土)=4∶1∶34.发酵稻壳(稻壳粪)∶牛粪腐熟鸡粪∶河沙(或非菜地沙壤土)=2∶1∶1四、供水供肥系统采用性能优的微滴灌系统,每个槽内铺1条微滴灌带或滴灌管,始终保持滴水孔的畅通。
微滴灌可与配套的施肥器相连,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
追肥的化肥应采用水溶肥。
五、品种选择和育苗选用适于设施栽培的番茄和黄瓜品种,苗期管理同常规番茄和黄瓜育苗,或从专业蔬菜订购种苗。
六、栽培管理1.定植。
根据茬口及栽培季节合理安排定植时间、密度等。
2.追肥。
如采用上述配方基质,黄瓜和番茄目标设定每667平方米产量为15000千克,整个生育期只需在结果初期和盛果期分别追肥6~7次,番茄追肥总量为相当于硫酸钾80千克左右。
必须采用易溶解的水溶肥料。
2021·02黄瓜品种津优号日光温室基质栽培技术*陈烨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摘要:针对设施黄瓜连作病虫害严重、产量逐年降低以及品种单一的问题,在乌鲁木齐地区开展了基于日光温室基质栽培条件下的黄瓜新品种引进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了黄瓜品种津优301号日光温室基质一大茬栽培技术,对减轻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津优301号;设施;基质栽培技术黄瓜为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适应性强,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大,是设施蔬菜主要栽培品种之一。
近年来,第十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设施黄瓜连作病虫害严重、产量逐年降低以及品种单一等问题,开展了基于日光温室基质栽培条件下的黄瓜新品种引进、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了黄瓜品种津优301号日光温室基质一大茬栽培技术,对减轻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提升黄瓜产量和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1品种表现津优301号是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瓜研究所培育的黄瓜品种,株高4.37m ,茎粗11.09mm ,叶长17.30cm ,叶宽21.34cm ,根长46.80cm ,根重16.21g ,叶绿素值38.55,N 素值2.64,果实纵径30~35cm ,横径3.50cm ,单株结果数21个,平均单果重256g ,平均单产12000~15000kg/667m 2。
该品种植株长势旺盛,叶片中等大小,主蔓结瓜为主。
第一雌花节位始于主蔓4~5节。
瓜条棒状,顺直,生长速度快。
瓜柄短,瓜色绿,有光泽,刺瘤适中,无棱,果肉淡绿色,口感脆甜。
耐低温,弱光能力强,高抗枯萎病,中抗霜霉病和白粉病,抗炭疽病。
适合冬、春温室种植。
本试验采用日光温室基质一大茬落蔓栽培。
2高产栽培技术2.1培育壮苗2.1.1育苗时间根据乌鲁木齐气候条件,选择2月上中旬播种,苗期45d 左右。
2.1.2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不断搅拌,水温下降加入热水保持温度,10min 后加入凉水降至室温,浸泡2~3h ,浸种完毕,将种子捞出,用毛巾或者纱布包好,放在25~30℃环境催芽,露白后播种。
设施蔬菜简易有机基质栽培技术作者:于贤昌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1年第07期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蔬菜生产设施,由于多年连作,土壤障碍日趋严重,产量和品质日趋下降,无土栽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
但是传统的营养液型无土栽培存在成本高和技术难度大的问题,难以在我国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推广应用。
“设施蔬菜简易有机基质栽培技术”能够克服根结线虫的危害,具有技术简单、节省用工、降低成本、基质可持续利用、产品品质优良、高产高效等优点,不仅解决了设施蔬菜的连作障碍问题,而且还克服了常规无土栽培成本高和技术难度大的缺点。
该技术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稻壳、畜牧养殖的动物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制成有机基质来发展蔬菜生产。
因此,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促进设施蔬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技术适于我国设施蔬菜主产区,尤其是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的地区。
一、增产增效情况2009年5月,由山东农业大学组织测产验收,日光温室越冬番茄产量达到了19712.1公斤/亩。
2010年6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山东农业大学组织测产验收,重复利用已栽培过三茬番茄的旧基质,日光温室早春茬番茄产量仍然达到了11999.6公斤/亩,较对照日光温室土壤(板结严重)栽培增产76.3%。
栽培基质一次性投入约3500元/亩,以后栽培基质的调配每年需投入约500元/亩,可重复利用3~4年,平均每年投入约1500元/亩,相当或低于土壤栽培的基肥投入成本。
该项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因此经济效益的增加也非常显著。
与土壤栽培相比,利用该项技术生产的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含量明显提高,商品品质明显改善。
二、栽培技术要点1.栽培槽设置将设施土壤地面整平后,按1.5米槽距,挖制口宽35厘米、底宽和高均为25厘米的栽培土槽。
栽培槽横断面为等腰梯形,与土壤不隔离,槽间可铺盖地膜。
2.有机肥施用有机基质栽培的养分主要来源于有机肥,部分来自化肥。
设施农业蔬菜栽培技术及栽培要点设施农业是一种在室内或半室内环境下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其中包括温室、大棚、遮阳网和具备控制灌溉、控制温度和湿度等功能的设备。
在设施农业中,蔬菜栽培是其中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一、下面将介绍设施农业蔬菜栽培的技术和要点。
一、种苗生产技术1.选择优质品种:优质的种质资源是获得高质量蔬菜的基础,因此应选择适应设施农业栽培条件的品种。
2.育苗基质:选择适合蔬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育苗基质,如蛭石、腐熟的泥炭、菜地河沙等。
3.温湿度控制:在不同阶段,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可以借助加热设备和加湿器来控制温湿度。
二、立地条件选择和土壤改良1.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设施栽培一般选用膨胀土、基岩石棉、蛭石和泥炭等作为基质,而不是传统的土壤。
2.改良土壤结构:通过添加有机肥料、矿物质肥料和改良剂等,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提高土壤肥力。
3.调节土壤pH值:根据蔬菜的耐酸碱性要求,适时调节土壤的pH值,保持适宜的酸碱平衡。
三、灌溉技术1.滴灌:滴灌是设施农业中最常用的灌溉方式之一,能够减少水分的浪费和土壤侵蚀,提高灌溉效果。
2.淋灌:适用于具有较深根系和较高耐湿性的蔬菜,通过淋洗方式给予蔬菜适量的水分。
3.控制灌溉量和频次: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需求和土壤湿度,合理制定灌溉的量和频次,避免过量或缺水的问题。
四、控制温度和湿度1.加热设备:在低温季节,可以借助加热设备如暖气片、暖风机等,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
2.降温设备:在高温季节,可以采用湿帘降温、喷灌降温等方法,降低室内温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3.通风通气:设施内应设置合理的通风通气系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调节湿度和氧气含量。
五、肥料施用技术1.掌握施肥时机:根据蔬菜的生长需要和土壤条件,合理安排施肥时机,避免过早或过晚施肥。
2.合理配比肥料:根据蔬菜所需的营养元素比例,制定合理的肥料配比,满足蔬菜的营养需求。
设施蔬菜栽培技术contents •设施蔬菜栽培概述•设施蔬菜栽培的设备和环境控制•设施蔬菜栽培的品种选择与茬口安排•设施蔬菜栽培的技术要点•设施蔬菜栽培的病虫害防治•设施蔬菜栽培的经济效益分析目录01设施蔬菜栽培概述设施蔬菜栽培是指在不适宜蔬菜生长的季节或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为蔬菜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以实现蔬菜的优质、高产和高效生产。
设施蔬菜栽培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技术含量等特点,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施蔬菜栽培的定义1设施蔬菜栽培的重要性23设施蔬菜栽培可以不受季节和地域限制,提供反季节、多品种的蔬菜,满足市场需求。
满足市场需求设施蔬菜栽培可以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提高产量设施蔬菜栽培可以降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提高农业效益。
提高效益1设施蔬菜栽培的历史与发展23设施蔬菜栽培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国设施蔬菜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目前,我国设施蔬菜栽培面积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主要分布在环渤海湾地区、东北地区、江浙沪地区等地。
02设施蔬菜栽培的设备和环境控制温室类型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需求,选择适合的温室类型,如玻璃温室、塑料温室等。
温室设备的选择和设计温室设备包括加温设备、降温设备、通风设备、光照控制设备等,需根据温室类型和规模进行合理设计和选择。
温室设计需要考虑温室结构、跨度、高度、通风口位置等因素,以及温室内部的布局和光照分布,确保温室内环境适宜蔬菜生长。
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的组成数据采集01通过温室内外的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光照、CO₂浓度等环境参数。
数据传输02将监测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到控制中心或手机上,方便管理者及时掌握温室内环境情况。
控制执行03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自动或手动控制,如加温、降温、通风、补光等,保持温室内环境适宜蔬菜生长。
温室环境控制的重要性通过环境控制,可以提供适宜的生育环境,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设施蔬菜优质高效的简易有机基质栽培技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有机蔬菜逐渐成为人们日常膳食中的首选。
然而,传统的蔬菜栽培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对土壤和水资源的过度利用,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导致的环境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简易有机基质栽培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蔬菜栽培方式。
简易有机基质栽培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花盆、花坛等小型容器中,利用特定的基质来种植蔬菜。
相比传统的土壤栽培,这种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简易有机基质栽培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土壤的使用。
在传统的土壤栽培中,需要耕种大片的土地,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增加了对土壤的压力。
而采用基质栽培技术,则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中实现高效的蔬菜栽培,充分利用城市闲置的空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其次,基质栽培可以更好地控制植物的生长环境。
传统土壤中的养分含量难以控制,而基质栽培中的基质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进行调节,确保蔬菜能够获得适当的养分供应。
此外,基质栽培可以更好地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
再次,基质栽培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在传统的土壤栽培中,由于土壤中存在病菌和虫害,蔬菜易受到感染。
而采用基质栽培技术,可以使用经过消毒处理的基质,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基质栽培可以更好地控制植物的生长环境,提高蔬菜的抗病虫害能力,从根本上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基质栽培还具有便于管理和收获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土壤栽培,基质栽培可以更好地控制植物的生长形态,使植株茁壮成长,方便管理和收获。
同时,基质栽培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减少除草的工作量,提高栽培效率。
总之,简易有机基质栽培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蔬菜栽培方式。
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土壤的使用,更好地控制植物的生长环境,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便于管理和收获。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基质栽培技术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健康的有机蔬菜。
一、准备工作
1、按照苗期要求,准备好有机肥料、有机基质穴盘、苗木、包装袋等育苗物资。
2、检查有机基质穴盘,确保穴盘无损坏,有机基质可以满足育苗要求。
3、按照植物品种的需要,准备必要的种子,确保种子质量。
4、确定苗木的种植密度,准备必要的苗木。
二、种植步骤
1、将有机肥料放入穴盘,按照穴盘的规格,均匀地摊开。
2、将苗木放入穴盘,根据种植密度适当摆放,确保每株苗木有足够的空间发育。
3、将有机基质均匀地覆盖在苗木上,以保护苗木。
4、将穴盘放入适当的环境,比如温室,定期进行灌溉,保持湿度。
5、根据植物品种的要求,进行足够的施肥,保持营养的平衡。
6、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修剪,以保持苗木的健康发育。
7、根据苗木的发育情况,适当更换穴盘,以保证苗木的生长和发育。
8、按照苗木的发育情况,及时进行移栽,准备进行种植。
三、安全措施
1、在操作育苗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2、使用有机基质穴盘时,要求操作者穿戴劳动防护用
品,如口罩、手套、安全帽等。
3、使用化学肥料时要注意操作规程,以免损害植物的健康。
4、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卫生,保持育苗环境的清洁。
5、苗木的操作要注意保护,避免出现损坏。
《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大纲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设施蔬菜栽培技术概述•设施蔬菜栽培的硬件设备•设施蔬菜栽培的种植技术•设施蔬菜栽培的病虫害防治•设施蔬菜栽培的经济效益与前景•设施蔬菜栽培的案例分析01设施蔬菜栽培技术概述设施蔬菜栽培技术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进行蔬菜种植的技术。
定义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可以根据不同蔬菜的生物学特性,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为蔬菜生长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特点定义与特点1设施蔬菜栽培的重要性23随着人们对蔬菜种类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设施蔬菜栽培能够提供更多品种、更高品质的蔬菜,满足人们的需求。
满足人们对蔬菜的需求设施蔬菜栽培技术能够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设施蔬菜栽培技术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环境破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历史设施蔬菜栽培技术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蔬菜需求的增加,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发展目前,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气候恶劣地区和蔬菜淡季,设施蔬菜栽培技术能够提供更多的蔬菜供应。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设施蔬菜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设施蔬菜栽培的历史与发展02设施蔬菜栽培的硬件设备温室温室是一种用于设施蔬菜栽培的建筑结构,具有保温、保湿、防风等功能,为蔬菜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
定义根据结构和材料的不同,温室可分为玻璃温室、塑料温室和混合温室等。
类型保温性能好,能够提供稳定的室内环境,适用于多种蔬菜生长。
优点建设成本较高,需要定期维护和清洁。
缺点塑料大棚是一种简易的设施蔬菜栽培建筑,通常由塑料薄膜和钢架组成。
定义根据结构和材料的不同,塑料大棚可分为单层大棚和双层大棚等。
类型建造容易、成本低廉、适用于多种蔬菜生长。
优点保温性能较差,受天气影响较大。
缺点塑料大棚人工气候室人工气候室是一种能够模拟不同气候条件的实验设施,用于研究蔬菜生长和发育的过程。
蔬菜有机基质简易栽培技术作者:来源:《农业知识·瓜果菜》2015年第01期核心技术内容1.准备地上栽培槽或地下栽培槽。
在非硬化地面可采用地上栽培槽或下挖栽培槽的形式。
地上栽培槽框架内径为45~50厘米,高40~45厘米,长度依温室的宽度而定,槽间距65~70厘米。
栽培槽一般为南北走向。
地下简易栽培槽,上口宽度40厘米,下口宽度25厘米,深度25厘米。
在硬化地面上可铺设泡沫栽培槽。
槽外径95厘米,内径85厘米,内高20厘米,槽间距65~70厘米。
泡沫槽上铺设塑料薄膜,起保水作用。
2.准备栽培基质。
有机基质准备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工农业废弃物如玉米秸秆、菌渣、锯末屑等。
有机物基质使用前必须经过充分发酵,以降低基质的碳氮比并杀死基质内的病菌和虫卵。
山东地区可于春季准备基质,喷水后,覆盖塑料薄膜,经过夏季高温暴晒,可适量翻几次。
可用于有机基质的固体废料有:树皮、木屑、醋糟、酒渣、甘蔗渣、中药药渣、豆渣、椰子壳、稻壳、菇渣、玉米心、秸秆、棉籽壳、烟屑、烟草渣、芦苇末、沼渣、鸡粪、猪粪、牛粪等畜禽排泄物等。
为了调整基质的物理性能,可加入一定量的无机基质,如珍珠岩、蛭石、炉渣、砂、岩棉、陶粒等。
3.栽培基质配制原则。
有机基质选择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使用前必须经过充分发酵。
一般有机基质占总体积的50%~70%,无机基质占30%~50%。
4.肥水供给。
供水水源可利用自来水、水箱、水池等提供。
铺设微喷带,每槽设置1个阀门,便于管理。
在基质配制过程中加入10%~25%(体积比)的有机肥,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生长需要灌溉水溶肥。
5.基质重复利用与消毒。
设施蔬菜连续栽培会导致有机基质地力严重下降,为维持有机基质的可持续栽培利用,向温室多茬栽培后的连作有机基质中添加腐熟秸秆或有机肥,可提高基质中的养分含量,改善基质理化性状,提高产量。
基质消毒可用水浇透栽培基质,使基质含水量超过80%,盖上透明地膜;整理温室,并用1%的高锰酸钾喷施架材,温室密闭,利用夏季强光照或高温消毒。
设施蔬菜简易有机基质栽培技术蔬菜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已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蔬菜生产设施,由于多年连作,土壤障碍日趋严重,产量和品质日趋下降,无土栽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
但是传统的营养液型无土栽培存在成本高和技术难度大的问题,难以在我国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推广应用。
“设施蔬菜简易有机基质栽培技术”能够克服根结线虫的危害,具有技术简单、节省用工、降低成本、基质可持续利用、产品品质优良、高产高效等优点,不仅解决了设施蔬菜的连作障碍问题,而且还克服了常规无土栽培成本高和技术难度大的缺点。
该技术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稻壳、畜牧养殖的动物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制成有机基质来发展蔬菜生产。
因此,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促进设施蔬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栽培槽
将设施土壤地面整平后,按1.4米槽距,挖制口宽40厘米、底宽和高分别为25厘米的栽培土槽,横断面为等腰梯形。
栽培槽分为(1)开放式:栽培基质与土壤不隔离,槽间可铺盖地膜,适用于普通土壤和连作障碍较轻的土壤。
(2)半隔离式:栽培槽两侧用塑料薄膜与土壤隔离,底部栽培基质与土壤接触,适用于连作障碍较重的土壤,可在15%的盐渍化土壤正常生产。
(3)隔离式:亦称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栽培槽用塑料薄膜与土壤完全隔离,适用根结线虫非常严重的土壤。
隔离式栽培对水分管理要求严格,容易出现旱涝不均现象,且果类蔬菜生长期不要超过120天,否则,容易早衰,适用一年两季栽培。
一般情况下,提倡应用开放式栽培,连作障碍较重土壤可用半隔离式栽培,只有在根结线虫非常严重的土壤采用隔离式栽培。
二、有机肥
有机基质栽培的养分主要来源于有机肥,部分来自化肥。
有机肥可因地制宜采用充分腐熟的鸡、牛、羊、猪粪等或发酵烘干的颗粒有机肥,也可采用发酵的作物秸秆(玉米、小麦等),畜禽粪便均需晾干后捣细。
三、栽培基质配方(体积比)
(1)发酵稻壳(稻壳粪):腐熟鸡粪:河沙(或非菜地沙壤土)= 3:1:1
(2)腐熟牛粪:腐熟鸡粪:发酵稻壳(稻壳粪):河沙(或非菜地沙壤土)= 5:1:3:1 (3)玉米或小麦发酵秸秆:发酵鸡粪:河沙(或非菜地沙壤土)= 4:1:3。
(4)发酵稻壳(稻壳粪):牛粪:腐熟鸡粪:河沙(或非菜地沙壤土)= 2:1:1:1。
新稻壳表面附着易发酵物质,可与少量鸡粪混合喷湿后,盖膜封闭发酵10~15天,晾干备用。
稻壳直接利用会因短暂发酵放热而导致烧苗。
配方(3)中如果玉米或小麦秸秆发酵中添加的鸡粪较多,配方中可不再用发酵鸡粪。
四、供水供肥系统
采用性能优的微滴灌系统,每个槽内铺1条微滴灌带或滴灌管,始终保持滴水孔的畅通。
微滴灌可与配套的施肥器相联,实现肥水一体化管理。
追施的化肥应采用水溶肥。
五、品种选择和育苗
选用适于设施栽培的番茄和黄瓜品种,苗期管理同常规番茄和黄瓜育苗。
******从专业蔬菜育苗工厂订购幼苗。
六、栽培管理
1、定植(1)秋冬栽培:华北地区番茄黄瓜定植时间为8月中下旬。
番茄苗龄3叶1心,黄瓜苗龄为两叶一心(育苗工厂苗岭为一叶一心)。
定植前3~4天将基质浇透水,使基质充分湿润。
每槽种植两行,栽培密度一般3000株/亩。
(2)冬春栽培:华北地区定植时间约为1月下旬到2月下旬。
番茄幼苗可在秋冬栽培拉秧前定植(间作)于槽内,以争取高产高效,但是前茬番茄应尽早拉秧。
黄瓜幼苗可于前茬拉秧后定植。
2、追肥如采用上述配方基质,黄瓜和番茄目标产量均设定为15000公斤/亩,整个生育期只需在结果初期和盛果期分别追肥6~ 7次,番茄追肥总量为相当于尿素(N)30公斤/亩和相当于硫酸钾60公斤/亩。
黄瓜追肥总量相当于尿素(N)45公斤/ 667立方米左右和相当于硫酸钾80公斤/亩左右。
必须采用易溶解的冲施肥。
配方基质微量元素较充足,一般不会发生缺素症状,但基质或地下水碱性过强时,有些微量元素难于被植物吸收,尤其在秧苗较小的时候,可能发生生理障害,可追施1~2次螯合微量元素的复合肥。
水分管理的原则是始终保持基质的相对含水量为80%左右。
(3)秋冬栽培:番茄和黄瓜坐果后进行第1次追肥,采用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10:10:30的复合肥。
10月份冲施3次,每次3.5公斤/亩,11月和12月均冲施2次,每次7 公斤/亩。
(4)冬春栽培:番茄和黄瓜坐果后进行第1次追肥,采用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10:10:30的复合肥。
2月份冲施1次为7公斤/亩。
3月份冲施2次,每次为5公斤/亩。
4月和5月每月冲施3次,每次3.5公斤 /亩。
每次追肥均应结合浇水进行。
3、浇水冬季温度较低,土壤和作物蒸腾量小,浇水不应过频,一般20~25天浇水1次,栽培基质相对含水量维持75%较宜。
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和作物蒸腾量逐渐加大,浇水量应随
之加大,秋春季10天浇水1次,夏季7天1次,栽培基质相对含水量维持80%较宜。
4、温光管理低温弱光天气较多的冬春季节,尽量保证夜间温度不低于10℃,极端低温天气下不得低于5℃。
在不降低温室气温的前提下,尽量多争取接受太阳光,“保温争光”是深冬季节日光温室蔬菜管理的原则。
春季和秋季晴天夜间温度15℃以上,白天25~30℃。
5、植株调整有机基质栽培番茄生长势强,应及时打杈,采用单干整枝法,平均每穗留果
4个,6~7穗后摘心,后期及时去除老叶和落蔓。
黄瓜也应及时进行植株调整,冬季保持12~13叶,春夏秋季保持15~16叶,及时去除老叶和侧枝并放蔓。
七、病虫害防治
有机基质栽培发生土传病害较少,同时环境条件可人为调控,也减少了染病机会。
但在后期也应加强地上部病害的防治。
1、根结线虫定植10~15天后,用5%的阿维菌素乳液(1000毫升/亩)灌根,可有效防治。
2、蚜虫和白粉虱用25%异丙威(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烟剂600克/亩熏杀。
八、基质消毒和重复利用
夏季换茬时,可在栽培槽中按旧基质:腐熟鸡粪(晾干捣碎)10:1的比例添加腐熟鸡粪和30公斤/亩的氰氨化钙,与旧基质充分混匀后浇透水,盖严塑料薄膜,密封温室10~15天消毒。
消毒后揭去栽培槽的塑料薄膜,将基质重新捣松晾晒5~7天,即可进行下一茬栽培。
九、注意事项
栽培基质含有的有机物料必须发酵完全,否则田间发酵产生的高温会对作物产生危害(烧根)。
增产增效情况:XX年5月28日,由山东农业大学组织测产验收,日光温室越冬番茄产量达到了19712.1公斤/亩。
XX年6月5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山东农业大学组织测产验收,重复利用已栽培过三茬番茄的旧基质,日光温室早春茬番茄产量仍然达到了11999.6公斤/亩,较对照日光温室土壤(板结严重)栽培增产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