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含轨道引入)及配套工程施工总承
- 格式:docx
- 大小:14.79 KB
- 文档页数:2
某国际机场航站区配套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国际机场航站区配套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2024最新)一、项目概况国际机场航站区配套市政工程施工项目位于国际机场的航站区内,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而进行的配套工程建设。
项目总投资为XX万元,工期为XX个月。
本项目承担着改善机场地面交通、提升航站区功能和服务能力的重要任务。
二、施工组织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施工质量安全。
2.协调一致原则:各施工单位之间要实行协调配合,确保施工进度合理。
3.资源优化原则: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环保节能原则: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环保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组织机构1.项目部:负责项目总体施工管理和协调,包括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2.施工队伍:由若干个施工单位组成,分别负责不同工程的具体施工任务。
3.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合规性、质量和安全,并及时向项目部报告工程进展情况。
四、施工组织方案本施工组织方案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施工,分别是前期准备阶段、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和收尾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完成项目部的建设和人员招聘,成立施工团队。
-确定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法,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搜集并整理现场勘察和设计图纸,进行工程量测算和材料采购计划。
2.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按照施工计划和方案,分批次进行工程施工。
-施工队伍按专业分工,分别施工不同工程项目。
-各施工单位之间要进行紧密配合,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按照环保要求,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控制噪音和尘土的产生。
-安排专人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3.收尾阶段:-完成所有工程的施工任务。
-进行工程验收和质量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原状,并做好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
-编制施工总结报告,总结工程施工的经验和不足,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五、施工进度控制根据总工期和计划,将施工周期细分为各个工程项目的进度节点。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百科名片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是国内4E级枢纽干线机场,航站楼面积将近10万平方米;飞机起降至2010年将达到年3.44万多架次;2010年货运吞吐量预计将达到12万多吨。
目录展开机场简介新桥机场规划建设4条跑道。
新机场场址与中心的直线距离31.8公里。
为机场配套的新桥自来水厂已奠基开工。
规划在车站新建一座机场航油卸油站。
机场本期征地拆迁10132亩,规划控制范围为20147亩;征地拆迁规划范围涉及村庄53个,涉及中小学校4所。
工程造价匡算约为40亿元。
本期工程计划在2010年建成。
据介绍,新桥机场本期建设的飞行区技术等级指标为4E,建设一条长3400米、宽45米的跑道和一条平行滑行道;航站楼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站坪客机位22个;配套建设通信、导航、气象、供油、供水、供电、供气、供热、航空公司基地等生产保障设施以及相应的行政办公生活设施。
项目总投资概算38.37亿元。
建成后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将继北京、上海虹桥、上海浦东、白云、深圳、厦门高崎等机场之后具备国内目前最高飞行区等级4E,可供世界上目前已投入商务运营的所有飞机起降。
大事记2005年8月3日,市领导来高刘调研新机场选址工作,启动机场场址备选工作。
2005年12月22日省长办公和2006年1月5日省委常委会议审定,高刘镇北部的备选场址作合肥新机场综合推荐场址。
2006年3月10日,高刘场址接受选址报告评审。
“位于合肥新机场综合推荐场址几何中心点的高刘镇自然庄遗址,红旗招展,彩球飘扬,了望台高矗。
国家民航组织的专家组在数百名群众欢呼声中,登台考察了场址概况”。
2006年4月19日,国家民航总局根据专家评审结果,批准综合推荐场址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场址。
2006年7月3日,合肥骆岗机场迁建办入驻高刘。
2006年8月3日,《合肥机场迁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
高刘新桥再次出现喜庆,欢腾的场面。
从邻里自发集聚而来的数发千计的村民迎来了国家发改委、民航总局、民航及军方相关部门的专家、官员一行数十人。
一、招标公告根据我国航空运输发展需要,为满足新桥机场旅客吞吐量持续增长的需求,提高机场综合服务能力,经相关部门批准,现对新桥机场二期工程设计进行公开招标。
欢迎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参与投标。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新桥机场二期工程设计2. 项目地点:新桥市XX区3. 项目规模:新建航站楼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新建停机坪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新建货运区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
4. 项目总投资:预计总投资约为XX亿元人民币。
5. 建设周期:预计建设周期为XX年。
三、招标内容1. 设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航站楼、停机坪、货运区、航油库、综合楼、配套设施等的设计。
2. 设计要求:- 满足民航局关于机场设计的规范和标准;- 充分考虑机场功能需求,提高旅客体验;- 注重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设计方案应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四、投标人资格要求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2. 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制度;3. 具有丰富的机场设计经验,近三年内承担过类似项目的设计工作;4. 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具备完成本工程设计的能力;5. 没有因设计原因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
五、投标文件要求1. 投标人应提交投标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投标函;-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企业资质证书副本;- 设计团队介绍;- 近三年承担的类似项目业绩;- 设计方案简介;- 投标报价;-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2. 投标文件应按照招标文件要求进行编制,并加盖公章。
六、招标程序1. 投标人应在规定的时间内递交投标文件。
2. 招标人将组织专家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
3. 评审结束后,招标人将确定中标单位。
4. 中标单位与招标人签订工程设计合同。
七、招标时间及地点1. 招标时间: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XX年XX月XX日。
2.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新桥市XX区XX路XX号。
合肥地铁2号线东延线工可研究招标文件公示
摘要:
1.合肥地铁2 号线东延线工可研究招标文件公示的背景和意义
2.合肥地铁2 号线东延线的基本情况
3.工可研究招标文件的主要内容
4.招标文件公示的影响和下一步计划
正文:
近日,合肥地铁2 号线东延线工可研究招标文件公示,这意味着该线路的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合肥地铁2 号线东延线是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合肥地铁2 号线东延线西起合肥火车站,东至肥东县,全长约14 公里,共设车站11 座。
线路主要沿长江东路、东一环路、铜陵路等道路布设,覆盖了合肥市主城区、肥东县城等地区。
线路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沿线居民的出行条件,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工可研究招标文件是对合肥地铁2 号线东延线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公开招标,主要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相关技术审查、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招标文件公示意味着合肥地铁2 号线东延线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启动,为下一步的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
此次招标文件公示对于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公示招标文件有利于提高工程的透明度,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保证工程的公正、公平、公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参与地铁建设,推
动合肥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合肥市轨道交通部门将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组织专家对各投标单位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确定中标单位。
随后,合肥地铁2 号线东延线将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
总之,合肥地铁2 号线东延线工可研究招标文件公示标志着该线路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招标编号:DZ2023-JG-001一、招标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受大场机场建设管理办公室的委托,对大场机场工程进行公开招标。
现邀请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参与投标。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大场机场工程2. 项目地点:大场机场3. 项目规模:大场机场新建航站楼、停机坪、配套设施等4. 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XX亿元5. 项目建设工期:约XX个月三、招标范围1. 新建航站楼:包括但不限于航站楼主体结构、屋面、幕墙、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
2. 停机坪:包括但不限于停机坪铺设、排水、照明、消防等。
3. 配套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停车场、候机厅、旅客服务设施、办公设施等。
四、投标人资格要求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人资格,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齐全,且在有效期内。
2. 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上资质。
3. 具有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4. 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5. 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6. 投标人须在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保证金缴纳截止时间前,将投标保证金汇入指定账户。
五、招标文件获取1. 招标文件获取时间: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3年X月X日止,每日上午9:00至11:30,下午14:00至17:00(北京时间,节假日除外)。
2. 招标文件获取地点:大场机场建设管理办公室3. 招标文件售价:人民币XX元/份,售后不退。
4. 获取招标文件时,投标人须提供以下材料:(1)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2)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3)安全生产许可证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4)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授权委托书;(5)开户许可证复印件(加盖公章);(6)近三年财务审计报告复印件(加盖公章);(7)近三年重大工程业绩证明材料复印件(加盖公章)。
六、投标文件递交1.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2023年X月X日9:00。
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关于铭传北路(小蜀山东路—将军岭路)下穿铁路建设工程立项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1.11•【字号】合发改投资〔2024〕21号•【施行日期】2024.0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铁路正文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关于铭传北路(小蜀山东路—将军岭路)下穿铁路建设工程立项的批复高新区经济发展局:报送的《关于申请转报合肥高新区铭传北路(小蜀山东路-将军岭路)下穿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的请示》(合高经发〔2023〕181号)及附件材料收悉。
该项目已列入我市2023—2025年大建设计划。
经研究,现将有关事项批复如下:一、为完善区域路网建设,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原则同意铭传北路(小蜀山东路-将军岭路)下穿铁路建设工程立项,开展前期工作。
项目代码:2310-340100-04-01-863178二、项目位于合肥市高新区,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全长约450米,规划红线宽60米。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下穿铁路U槽结构、管线护涵工程、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及管线综合配套设施等。
三、工程估算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阶段一并明确。
四、本项目道路主体工程建设单位是合肥高新城创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供水工程建设单位是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
五、该批复文件有效期2年,自发布之日起计算。
项目在批复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的,应在批复文件有效期届满前30个工作日内向我委申请延期,项目在批复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也未向我委申请延期的,本批复文件自动失效。
请据此进一步完善前期工作,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加强重要节点、方案的设计比选和论证,降低工程造价,按规定程序办理项目用地、规划、水保等相关手续,待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报我委审批。
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1月11日。
合肥新桥机场 S1 线方案研究摘要:机场轨道交通主要承担中心城区与机场及周边组群间的快速联系。
合肥新桥机场S1线工程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中的"都市圈通勤交通网重点工程"。
合肥新桥机场S1线作为合肥轨道交通线网中串联三大枢纽的市域快线。
沿线串联新桥机场、合肥西站、合肥南站三大对外交通枢纽,直接联系机场与空港经济示范区、老城中心、南站片区中心、滨湖新区等客流集散地,对交通一体化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对合肥新桥机场S1线方案规划的分析,提供了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划方案时确定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机场线;车辆;轨道交通1研究背景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扩张发展,以超大、特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区正在迅猛发展,从而使得中心城区与周边组群间的交通运输需求大幅增长。
而机场轨道交通就是承担中心城区与机场及周边组群间的快速联系。
同时,机场线为了最大保证准点,快捷。
轨道交通线所在的机场车站普遍按照“无缝中转”和“零换乘”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
机场线的引入促进了机场交通的多样性,大大方便了旅客的出行。
合肥市目前正在规划合肥新桥机场S1线。
2合肥轨道交通概况按照规划设计,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2030年线网总长度约436.4公里,由9条线路及1条机场专用线组成;远景线网由15条轨道交通线及1条机场专用线组成,全长578.9公里。
(如图1所示)截至目前,合肥轨道交通1、2、3号线和5号线南段已经开通运营。
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5号线北段和1号线北段(三期工程)即将建设完成。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开工,主要包括建设2号线东延线、3号线南延线、4号线南延线、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工程共6个项目,全长约109.96公里,估算总投资798.08亿元。
建成后,将形成200多公里的轨道线网。
(如图2所示)图1合肥轨道交通2050+线网规划图图2合肥轨道交通2025+线网规划图3合肥新桥机场S1线总体方案合肥新桥机场S1线工程线路总长69284.390m,其中高架段 21044.822m,过渡段 2342.701m,地下段 45896.867m,设站 26 座,其中高架站 4 座,地下站22 座,换乘站 12 座,平均站间距2748.3795km。
肥西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肥西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年)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包含三个层次:县域、规划区和城区。
1、县域共8个镇4个乡,辖区总⾯积为1700平⽅公⾥。
2、规划区主要包括上派镇域、绕城货运专线以东、派河以南的范围,⾯积约148.3 平⽅公⾥。
3、城区:建设⽤地⾯积约44平⽅公⾥。
性质、职能与规模⼀、城市性质合肥主城西南综合性城区、现代产业基地。
⼆、城市职能合肥主城区西南组团中⼼;肥西县政治、经济、⽂化中⼼。
三、⼈⼝规模规划近期(2020年),县域总⼈⼝约为86万⼈,城镇总⼈⼝约为45万⼈,城镇化⽔平约为52%,其中,城区城市⼈⼝30万⼈。
规划远期(2030年),县域总⼈⼝约为94万⼈,城镇总⼈⼝约为56万⼈,城镇化⽔平约为60%,其中,城区城市⼈⼝40万⼈。
四、城镇建设⽤地规模规划近期(2020年),全县城镇建设⽤地规模控制在52平⽅公⾥。
⼈均建设⽤地⾯积116平⽅⽶;其中,城区建设⽤地总⾯积控制在34平⽅公⾥,⼈均建设⽤地⾯积控制在114平⽅⽶。
规划远期(2030年),全县城镇建设⽤地总⾯积控制在63.2平⽅公⾥,⼈均建设⽤地⾯积约113平⽅⽶;其中,城区建设⽤地总⾯积为44平⽅公⾥,⼈均建设⽤地⾯积控制在110平⽅⽶。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县域城乡空间布局规划1、⼟地利⽤规划2030年,县域建设⽤地⾯积205.06平⽅公⾥,占⼟地总⾯积的12.07% 。
2、镇村体系结构规划形成“城区——中⼼镇——⼀般镇——中⼼村(新型社区)”四级镇村体系结构,其中:⼀级城镇:城区,城镇⼈⼝规模为40万⼈;⼆级城镇(中⼼镇):3个,花岗镇、桃花镇、紫蓬镇,城镇⼈⼝规模2-6万⼈;三级城镇(⼀般镇):4个,官亭镇、三河镇、⼭南镇、丰乐镇,城镇⼈⼝规模为0.5-3万⼈;四级:中⼼村(新型社区),集镇型中⼼村22个,村部型中⼼村85个。
3、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形成“⼤城⼤乡、双轴五区”总体布局结构。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含轨道引入)及配套工程施
工总承
摘要:
一、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简介
1.综合交通中心的意义和作用
2.综合交通中心的建设内容和目标
二、综合交通中心的配套工程
1.配套工程的内容和目标
2.轨道引入的意义和作用
三、综合交通中心的工程施工总承包
1.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
2.工程建设的进展和预期效果
四、综合交通中心对合肥城市发展的影响
1.对交通出行的提升和改善
2.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正文: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含轨道引入)及配套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是合肥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该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航空、铁路、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为广大市民和旅客提供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
一、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简介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位于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内,是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交通中心的建设内容和目标在于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提高旅客出行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出行需求。
同时,综合交通中心还将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合肥市的整体形象。
二、综合交通中心的配套工程
为了保障综合交通中心的正常运行,项目还包括了一系列配套工程,如道路、桥梁、绿化等。
这些配套工程的内容和目标在于完善周边交通网络,优化出行环境,提升综合交通中心的整体功能。
此外,轨道引入是综合交通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实现机场与合肥市区的快速连接,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三、综合交通中心的工程施工总承包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及配套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为我国知名建筑企业。
自项目启动以来,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目前,工程建设的进展顺利,预计将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
四、综合交通中心对合肥城市发展的影响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将极大地提升合肥市的交通出行条件,优化城市交通结构。
一方面,综合交通中心为市民和旅客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出行选择,提高了市民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综合交通中心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提升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