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一) 人教新课标版
- 格式:doc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8
天津市武清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中练习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8分。
1~3小题,7~8小题,每题2分;4~6小题,9~11小题,D二、本大题共1小题,每句1分,共8分12.(1)五色交辉(2)牧人驱犊返(3)白云千载空悠悠(4)乱花渐欲迷人眼(5)老骥伏枥(6)狐兔翔我宇(7)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 分13.(1)常常(2)计谋,谋略(每空1分,共2分)14.他们就发现右军嘴边还有纵横流淌的口水,相信他确实在熟睡。
(2分)15.王右军在睡觉时无意中偷听到大将军跟人谋反秘密,知道大将军会杀人灭口,就吐口水弄脏头脸和被褥,假装睡得很熟。
终于骗过大将军,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意思对即可,3分)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16.“我”学骑自行车。
“我”骑自行车卖土豆摔倒,父亲扶起。
“我”常在周六骑车回家,周日清晨返校。
“我”骑自行车回家时链条断掉,陌生村民帮“我”修好。
(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3分)17.拟人、对比,从侧面衬托出“我”骑自行车的速度之快,表现了“我”当时喜悦、得意的心情。
(4分)18.“我”和父亲闻鸡起床,骑自行车卖上豆,可以看出父亲的勤劳;从父亲“将车慢慢地往地上一摊”这个动作可以看出父亲的细心和对车、土豆的爱惜;从他“慢慢地将我由地下拉起来”、“捏遍我的身子”等动作,可见父亲对“我“的关爱。
(3分)19.故乡的事和物曾是“我”物质和精神的依靠,表达了作者对以前故乡事物的怀念和感激以及现实生活中故乡无处可觅的失落之情,(4分)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20.示例:曾巩书法作品以2亿元天价成交。
(2分)21.示例:弘扬传统文化,彰显书法魅力(动宾结构,主题明确)(2分)22.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每空1分,共3分)23. C(3分)24.毛泽东周恩来贺龙(3分)六、25.(50分)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八年级上期中测试1.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用工整的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签订(qiān)惦记(diàn)交卸(xiè)脖颈(jìng)B.提防(dī)溃退(kuì)取缔(tì)阻遏(è)C.歼灭(jiān)差使(chāi)琐屑(xiè)寒噤(jìn)D.憎恶(zēng)诘问(jié)震悚(sǒng)憧憬(chóng)3.请标出下面各组的错别字,并依次改正在后面的方格中。
A.仄歪张惶失措名副其实精疲力竭B.荒谬不可明状微不足道大庭广众C.惧惮眼花缭乱情郁与中月明风清D.狼籍触目伤怀莫名其妙富丽堂皇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学过的《爱莲说》、《陋室铭》,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C.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奇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作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D.有时说话就应照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5.找出下列作品、作者与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 )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B.《桃花源记》——陶渊明———《陶渊明集》C.《爱莲说》——周敦颐一一《周元公集》D.《核舟记》——张潮——《虞初新志》6.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
如:墓志铭、座右铭等。
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的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C、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叙事实,又也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嘉善新世纪学校10--1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学科期中检测试题卷检测日期:2010年11月 17日检测时长:120分钟(本卷满分105分,请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一、基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共25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取dì( ) zāng( )物狼jí( ) 尴gà ( )2.根据下面的语境,为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填在横线上。
(3分)((1)胜负(2)荣辱(3)名利)一般棋手,面对事关重大的争棋,往往容易因为--------的羁绊,患得患失,技术走形。
李昌镐却相反,越是关键的比赛,越有稳定的发挥。
喜怒不行于色,棋上的-------,棋外的---------,仿佛都已跟他无关,人送外号“石佛”。
3.下面有两个病句,请改正。
(4分)(1)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荡在我的耳边。
(2)不注意环保,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大约不足1000公里4.根据上下句或提示默写。
(6分)(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
(3)《登黄鹤楼》中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之清幽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认真阅读下列文字并按要求填空。
(4分)他决定去拉车,就拉车去了。
赁了辆破车,他先练练腿。
第一天没拉着什么钱。
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
他忍受着,不管是怎样的疼痛。
他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事,这是拉车必须经过的一关。
非过了这一关,他不能放胆的跑去。
所选语段出自()的作品()所选语段突出了主人公() ( ) 的性格。
6 根据语境,仿写句子。
(2分)人格决定诗格,诗是诗人真情实感的流露,诗的光彩是诗人思想性光彩的折射。
2010-2011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3分)A 饱饫(yù)雾霭(ǎi)祈祷(tǎo)蹒(pán)跚B 无餍(yàn) 溟濛(míng) 天穹(qióng) 魅力(mèi)C 譬如(pì)推搡(sǎng)恩赐(cì)汗流浃背(jiá)D 绊倒(bàn)早夭(yāo)轮廓(guò)喋喋不休(dié)2、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横线上改正。
(4分)无与论比全神贯注适逢其时喷薄而出焦躁不安分道扬镖令人窒息四方八隅汗流浃背义无反顾喋喋不休提心掉胆回光返照魂飞魄散陈词烂调如法炮制3、下面两句话都有语病,请逐一地进行修改。
(2分)⑴日前,郑州市文化市场稽查队发现在例行检查时,一些网吧接纳了未成年人。
⑵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1月5日在会议上透露,加沙城目前处于被以军半包围。
4、搜集读书故事,交流读书方法,探讨读书内容,这是某校新近成立的读书小组的活动安排。
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请参与下列活动。
⑴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了其中四则,它们分别说的是谁?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4分)①古时的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然后用皮条编穿在一起的。
他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
后来,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三绝”这句成语。
()②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
()③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到父亲有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④他少年时就痴迷读书,曾经在梦中看到所用之笔开了花,后来果然“斗酒诗百篇”,被誉为“诗仙”。
()A、匡衡B、孔子C、李白D、王羲之⑵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4分)读初中后,我不再迷恋连环画、动画片;不再满足于童话带给我的欢乐,于是瞄上了“大部头”。
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中检测题八年级语文积累与运用。
(2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河堤.(tí)褴.褛(làn)池沼.(zhǎo)着.眼(zhuó)B.拱.桥(gǒng)多髯.(yán)俨.然(yǎn)阡.陌(jiān)C.垂髫.(tiáo)淤.泥(yū)呜咽.(yè)愧怍.(zuò)D.差.使(chāi) 纤.细(qiān)迥.然(qiǒng)气氛.(fēn)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张皇失措转弯摸角失之毫厘B、丰功伟绩不可名状提心掉胆C、眼花缭乱情寓于中粹然昏厥D、富丽堂黄锐不可当穷困潦倒.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愧怍:惭愧).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的修建园林。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C.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光景:风景)D.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鉴赏:鉴定和欣赏)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老师的脸上露出欣慰的态度。
B.天阴了,马路上的汽车在飞快地走着,像要追赶什么。
C.端午节那天的中午,妈妈做了很多可口的饭菜,真好吃啊!D.在你的记忆里,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事吗?5.默写填空。
(8分)(1)我们从《望岳》中,两句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少壮不努力,《长歌行》;(4)乡泪客中尽,《早寒江上有怀》(5)《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静一中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姓名:班级:得分: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提防dī瓦砾lì寒噤jìn 侮辱wūB.蹒跚pán 迫击炮pǎi 仄歪zè绥靖suíC.震悚 sǒng 憎恶zèng 瞥见piē惶恐huángD.尴尬gān 箱箧xiè愧怍zu ò褶皱zhě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失群落伍微不足道大厅广众名副其实B.情郁于衷聚族而居丰功伟绩荡然无存C.富丽堂皇絮絮叨叨精疲力竭月明风轻D.张皇失措不可名状祸不单行一片狼藉3.下列句子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节日的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C.这道题很复杂,所以老师转弯抹角地给我们解答。
D.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4. 选出对下列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A.《背影》一文中“于是扑扑衣上的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这一句话表现了父亲此时的心情,买橘子虽然辛苦,但是为儿子办事,心里却是高兴的。
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情。
B.“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
”这四本书指的是《山海经》,之所以这样说,不仅表现了鲁迅先生得到书的兴奋,还表现了自己对阿长妈妈的感激。
C.“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这是一段肖相描写,写出了老头子的自尊。
D.“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是我们眼中的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这一句话里满含着作者对于侵略者的愤怒和谴责。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A.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一. 基础知识1.补全诗句:⑴听妇前致词,。
⑵气蒸云梦泽,。
⑶《望岳》中表现作者凌云壮志的诗句是:⑷《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倍显伤感的诗句是:,⑸白头搔更短,。
⑹树树皆秋色,。
⑺大道之行也, ,选贤与能,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差.使(chāi 颓.唐(tuí) 拭.干(shì)愧怍.(zuò)B.蹒.跚(pān奔丧.(sàng)晶莹.(yíng)交卸.(yù)C.迂.腐(yū)踌躇.(zhù)伎.俩(zhī)尴.尬(gāng)D.惨.淡(cǎn)赋.闲(fù)举箸.(zhù)诘.问(ji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不久前,中央电视台举办了“隆力奇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选手们的表现成为许多观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B.2006年6月9日,令广大球迷梦寐以求....的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拉开帷幕,历时一个月的64场精彩比赛将使球迷们大饱眼福。
C.大学生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事迹令人感动,他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真是可歌可泣....。
D.当记者来访震惊全国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假药案的几位药检人员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居然都是非药学专业并从未接受过专业上岗培训的。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参加理论物理学习班呢?B、澳大利亚海关当局正在对代表团成员的历史记录进行反复核对,以核实在参加过悉尼奥运会和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以及即将参加雅典奥运会的运动员中,是否有人涉嫌走私兴奋剂。
C、金老师对他的学生说:“我们在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D、本来约好下午两点钟碰面,可我足足等了二、三个小时,他才来。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2010年11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 给加点字注上正确的读音(4分)夔.门()眩.目()娴.熟()眸.子()砭.骨()籼.稻()热忱.()璀璨.()2.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文字构成词语(3分)尺寸长处心积灰之力当局者得心手点铁成3. 在横线上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3分)愁媚苦脸粗制烂造大才小用丢儿郎当发号是令风起云勇4. 解释加点的词语(3分)脍.炙人口()大相径.庭()劫.后余生()不假.思考()精益.求精()稍纵即逝.()5. 解释下列词语(3分)⑴瞬息万变:⑵分道扬镳:K12小学初中高中⑶悲天悯人:6.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⑴像是在诉说,又像是在小声哭泣。
()⑵形容某种好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
()⑶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7. 解释文言句中加点的词(3分)⑴盖.竹柏也()⑵无攀跻.劳()⑶还.过岳殿东()⑷若比.肩连袂下扼沙漠者()⑸土膏.微润()⑹恶.能无纪()8.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3分)⑴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⑵所以孔子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⑶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9. 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3分)⑴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
()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之一,水稻种植面积为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
()10. 仿照下面例句,以“你渴望成才吗”作开头写一句话。
(2分)例句: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仿句:你渴望成才吗?。
K12小学初中高中K12小学初中高中二、11. 古诗词背诵默写,并写出作者或作品名称。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姓名班级得分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脸颊.(xiá)鄙.夷(bǐ) 愕.然(è) 襁.褓(qiǎng)B.庇.(pì)护给.(jí)予禁锢.( hé)亵渎.(dú)C.陨.(yǔn)落成吉思汗.(hán)亢.(kàng)奋一片瓦砾.(lì)D.玷.(zhān)污拮据.(jū) 栈.桥(jiàn) 怒不可遏.(è)2.下列各项中,书写正确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C.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塌钱。
D.不要刻骨明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3.对下列汉字笔顺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止”字的第二画是横。
B.“觉”字的第一画是点。
C.“巨”字的第四画是竖折。
D.“为”字的第一画是横折钩。
4.下列句子结构完整的一项是〖〗A.她给我描绘了家乡除夕夜包饺子、守岁,初一清晨全家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B.在自然保护区的密林深处,处处能见到瀑布,人们称这里为“瀑布之乡”。
C.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D.从他上学那天起,就对古典诗文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5.默写填空(8分)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不宜,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2、,背灼炎天光。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充满了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表达了边疆将士思念家乡又不敢忘为国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抒发了为国杀敌的壮志;文天祥《过零丁洋》“,”表达了舍生取义的决心。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期中测试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B2.D3.B4.A5.D二、本大题共 1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6.(1)长歌怀采薇(2)昔人已乘黄鹤去(3)望峰息心窥谷忘反(4)大漠孤烟直(5)云生结海楼(6)谁家新燕啄春泥(7)岂不罹凝寒(8)馨香盈怀袖狐兔翔我宇。
三、本大题共三段阅读,计 12 小题,共 33 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 7 ~ 9 题。
(9 分)7.(2分,每小题0.5分)(1)四季(2)消散(3)找寻(4)难道8.(4分,每小题2分)(1)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2)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
9.【甲】文赞美了山川美景,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总体倾向于积极的人生态度;【乙】文也赞美了石门山深溪翠绿,水声潺潺、蝉吟鹤唳,和谐成韵的美景,但抒发的情感偏重于厌恶尘俗,消极避世。
(3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0 ~ 13 题。
(10 分)10.人体器官移植的问题。
(2分)11. 讲述《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激发阅读兴趣(1分));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移花接木——器官移植”(1分);同时引出下文要写的主要内容——移花接木的来历及发展(1分)。
12.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人体比作一台机器,使用久了,也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种器官都会衰老,会病变。
进而形象生动地说明“移花接木”方法出现的必然。
(3分,意对即可)13.据称的意思是据说,说明了这一次肝—肾联合移植手术是史无前例的。
(2分,意思相近即可)(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 14 ~ 18 题。
(14 分)14. ①母亲深夜为我做布鞋。
②善良,有同情心③慈爱而有原则(3分,每点1分)15.环境描写(1分)突出深夜的安静,别人已经休息(1分)衬托出母亲的辛苦和为家庭的操劳。
四川省犍为县纪家九年制学校2010—2011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一)编号姓名成绩一、全卷书写。
(4分)二、积累运用。
(22分)1.给下面的一段话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2分)我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qiàn( )在门框里。
往常他抱着冰伛( )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yì( ),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就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2.成语填空。
(2分)鸡零狗()张()失措长途()眼花()乱()不可当掩面哭()3.古今中外有许多描写战争的诗句和名言。
请你写出其中的诗句和名言。
(2分)⑴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有关战争的古今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
(3分)本报讯(见习记者何明洁)为了引导学生文明健康上网,日前由成都市教育局、共青团成都市委和清华同方三方主办的“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在三原外国语学校举行。
活动当天,三原师生制作了1600多件征文作品和电脑软件。
参加活动的同学一致表示,要文明健康上网,远离精神污染。
据了解,此次“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将途经20站,历时4个月,三原外国语学校是该活动的第12站。
5.依照例句仿写。
(2分)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语文是,让人。
语文是,让人。
6.名著知识积累(2分)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出自他的散文集《》,请另外写出你所知道这本散文集里的其他篇章《》,并写出这部散文集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阿长除外)。
7.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句。
(每空1分,共6分)(1),恨别鸟惊心。
(2)会当凌绝顶,。
(3)天明登前途,。
(4)少壮不努力,。
(5)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6)刘禹锡《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
8.读文答题。
(2分)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然后,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浮土有这么多),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
不久死者已经完全被泥土盖住了。
老妇人还没有满意。
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又休息了一会,她又捧起土来继续盖上去。
几小时的工夫,她一捧又一捧,竟然堆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
①用简短的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②说说这段话属于什么描写。
③“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这个动作说明了什么?④“几小时的工夫”的含义是什么?二、阅读理解。
(4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2题。
(8分)林尽水源,便有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解释加点词语。
阡陌交通..()便要.还家()具.言所闻()便舍.船()10.在括号内填上省略的人称代词。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1.语段中表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12.渔人辞去时,桃花源里的人为何要说“不足为外人道也”?(二)阅读下文,回答13—17题。
(10分)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
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
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南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
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支枪。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选自《芦花荡》)13.选文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14.概括选文的内容。
(2分)15.加横线的段落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2分)16.“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这句话中的“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否换成“干瘦得像老了的枯树”?为什么?(2分)17.选文最后一段,“敌人发了愁”的原因是什么?(2分)(三)阅读下文,回答18—22题。
(13分)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
“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
在我10岁那年头上吧,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地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
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
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
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
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地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
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件中山装给穿上。
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天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
”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
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皇而又绝望。
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
父亲犹疑思忖了半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
”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看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地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
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地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校师生钦羡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17岁初入大学的那年。
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4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
后来,与其说是对别人的羡慕,还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
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
我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
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
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
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
”我正掂量着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
事后我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500 cc血给换来的。
“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父亲没能活到60岁便病逝了。
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无能为力了。
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18.这篇文章主要写的人物是父亲,作者通过哪三件事刻画了父亲的形象。
(3分)19.第二段中,最后一句话“心里漫上一阵痛楚”,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2分)20.第三段中父亲所说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这句话的内在含义是什么?(3分)21.怎样理解划线句的含义?(3分)22.从全文看,你“读出”父亲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四)阅读下文,回答23—27题。
(13分)①落日照着那只旧船一起一伏,芦竹映衬着这古朴的木刻般的景色。
老人一动不动地蹲在船上,咬着烟管,斜视着不远处车来人往的斜拉桥。
他脸上毫无表情,眼角皱纹向下斜伸着。
新建的独塔式斜拉桥使他孤僻的性格更加古怪了。
②大桥落成剪彩那天,是他摆渡生涯的终结。
③他不能离开他的渡口。
每天傍晚都这样蹲在船上,咬着烟管斜视着不远处车来人往的大桥,一动不动,好像在等待他往日的顾客。
④听到凌乱的脚步声,他知道儿子和孙女又送饭来了。
儿子在镇上做临时工,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爷爷,爷爷,吃饭了。
”小孙女捧着青瓷碗跑过来。
这只青瓷碗也是老人心爱之物。
他兄弟分家各得一只,但兄弟的已经和主人一起入了坟茔。
青瓷碗厚实笨重,形体大而容量小,虽不是越州名产,但它的古朴也是别有风味的,不过老人对它的钟爱,却是因为这是祖传家珍,神圣可敬。
老人历来用它吃饭,成了不容更改的规矩。
而现在,渡口废弃,渡船闲下来,用这碗便成了他怀旧的一种慰藉。
他拉一下披着的黑布衫,没回过头来。
儿子一步跨上船,一边跺跺脚,好像考察一下船的适用度,一边说:“爸,你以后别再来这儿了。
在家听听广播、看看电视好不好?”老人知道儿子早在打他的主意了。
这船陪他经历了几十年风雨浪涛,他靠了它立门面,翻造房屋,又靠它娶儿媳,现在儿子要用它来搞运输,搞长途贩运,他感到格外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