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小鼠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在胚胎干细胞多能性评估中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10 MB
- 文档页数:8
第四节干细胞工程1.描述干细胞分类。
(重点)2.举例说出胚胎干细胞的移植。
(难点)干细胞的概念及其分类1.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发育潜能的原始细胞。
2.干细胞分类(依据分化潜能的大小)(1)全能干细胞:具有形成机体的任何组织或器官直至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如受精卵。
(2)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多种组织的潜能,但不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如骨髓造血干细胞。
(3)专能干细胞:只能分化成某一类型的细胞,如神经干细胞。
[合作探讨]探讨1: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全能性的大小顺序为?提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
探讨2:各类干细胞都能形成一个完整个体吗?提示:各类功能干细胞都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即可以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但只有全能干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探讨3: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干细胞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提示:受精卵→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
[思维升华]1.对干细胞的理解(1)干细胞是机体内未分化或未完全分化的细胞,它们的增殖和分化,可以实现机体组织细胞的更新,也可以发育成某一组织、器官。
(2)机体内的一般体细胞已经发生了分化,而这种分化一般是不可逆的,所以分化了的体细胞一般失去了分裂增殖能力,即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
2.干细胞类型比较名称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特点具有形成机体的任何组织或器官直至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具有分化成多种细胞或组织的潜能,但不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只能分化成某一种类型或功能密切相关的两种类型的细胞举例受精卵、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应用用于病人的器官移植等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遗传性血液病等的有效手段通过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头颅外伤等病症1.下列关于胚胎干细胞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动物胚胎的每一个细胞都是胚胎干细胞B.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动物各种组织的潜能C.胚胎干细胞的遗传物质在质和量上与受精卵相同D.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可被诱导分化为不同的组织类型【解析】胚胎干细胞主要来源于囊胚期的内细胞团;由于其分化的全能性,也可在体外培养时诱导为不同的机体组织;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并不发生改变。
以下培养针对于小鼠的R1胚胎干细胞系,其它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可以参考。
不过人的胚胎干细胞培养不可以采用下面的protocol,需要用专用的protocol和培养基。
一般培养--维持ES细胞处于未分化状态ES细胞培养用含有LIF(白血病抑制因子)和Feed细胞的培养基(高糖)来阻止细胞的分化。
为细胞提供包被有0.1%明胶的平板作为粘附细胞的基质。
建议每2-3天从达到80%-90%融合的平板按1:8的比率传代细胞一次,细胞传代以后,在将细胞接种在0.1%明胶包被的培养皿之前,通过预先将细胞接种在没有经过包被的组织培养板2个小时,使分化细胞粘附,从而将分化和未分化细胞分开。
将细胞全程置于37℃,5%CO2,100%湿度条件下培养。
如果在Feed细胞,那么就需要采用MMC进行处理,抑制Feed细胞增殖,但仍然能保持其分泌LIF因子的活性。
下文中暂不提及Feed细胞。
Feed细胞可以来源于STO细胞或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
培养基ES:配制一20×不含DMEM,HS,LIF的溶液(该溶液也能用于EB培养基--见下文)。
分装在50ml 离心管中,(稀释为2×,每管42ml),贮存在-20℃。
通过将21ml该溶液,HS和LIF加入450ml DMEM中制备培养基,0.22 μm滤膜过滤。
贮存于4℃,时间不要超过2周。
贮存液DMEM(高糖)马血清(HS)L-谷氨酰胺(200mM)MEM NEAA(10mM)HEPES(1M)β-巯基乙醇(55Mm)PESTLIF复苏细胞细胞被冻存在10%二甲基亚砜(DMSO)中防止结晶的形成,结晶的形成会损害细胞。
然而,二甲基亚砜对细胞有毒性,快速的进行细胞复苏是很重要的。
步骤:1.从液氮中取出一管细胞;2.将冻存管置于37℃水浴中2分钟(或放到管内溶液恰好完全溶解);3.将细胞转移到一15ml Falcon管中;4.加入5ml ES培养基(用培养基冲洗冻存管);5.离心3分钟;6.弃上清,用2ml ES培养基重悬细胞,至少吹打10次;7.接种在明胶包被(见下文)的6孔或6cm组织培养皿;8.孵育。
2024年统编版2024选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57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关于桑椹胚和囊胚的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桑椹胚的内细胞团将来可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B. 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C. 囊胚期细胞分化是由于遗传物质突变引起的D. 囊胚的进一步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的破裂2、人类13号染色体上Rb基因突变是导致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原因之一。
已知Rb基因表达产物pRb蛋白可与调控因子E2F结合,进而抑制E2F的功能。
E2F可与靶基因结合启动靶基因的表达,最终能促进细胞分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 Rb基因可能是一种与癌变有关的抑癌基因B. Rb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是其等位基因C. E2F通过调控DNA聚合酶的合成促进细胞分裂D. 可以通过修复造血干细胞中的Rb基因治疗该病3、CD47是一种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可与巨噬细胞结合,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为验证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减弱CD47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科学家按照如下流程进行了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实验流程中CD47充当抗原的作用B. 融合、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C. 对照组应设置为:巨噬细胞+正常细胞共培养体系+单克隆抗体D. 预期实验结果为:实验组的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高于对照组4、中国科学院孙强团队对一流产雌性猕猴进行克隆;成功获得“中中”和“华华”两姐妹,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体细胞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为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疾病机理,研发诊治药物带来光明前景。
下图为“中中”和“华华”培育的流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①将成纤维细胞注射在放射冠和透明带间,可降低对卵细胞的损伤B. 过程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动物血清,可为激发成纤维细胞核的全能性提供物质条件C. 过程③进行同步发情处理,可降低代孕母猴对“中中”、“华华”的免疫排斥反应D. 与模型小鼠相比,模型猴更适合于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病机理、研发诊治药物5、“筛选”是生物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关于筛选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工程中通过标记基因筛选出的细胞不一定含重组质粒B. 在小鼠胚胎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通过筛选才能获得具有无限分裂能力的细胞C. 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原生质体融合后获得的细胞需要进行筛选D.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第二次筛选出的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特定抗体6、下图为受精作用及胚胎发育示意图,a、b代表两个发育时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过程发生了基因自由组合,增加了后代的多样性B. ②过程通过有丝分裂增殖C. a时期可分离得到胚胎干细胞D. ②→④过程,细胞分化程度逐渐增大7、在实验室内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制作小鼠胚胎模型,探究人类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
干细胞治疗胚胎干细胞途径与法律限制问题评估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其中,胚胎干细胞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用于治疗一系列严重疾病和损伤。
然而,胚胎干细胞的使用涉及到诸多道德和法律限制问题。
本文就干细胞治疗胚胎干细胞途径和法律限制问题进行评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胚胎干细胞的来源。
胚胎干细胞可以从早期胚胎中获得,这意味着胚胎会被摧毁。
这给了人们道德上的困扰。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胚胎干细胞的使用存在着不同的规定和约束。
在美国,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受到了限制。
2001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批准了对一部分胚胎的研究使用,但对于新鲜的胚胎的使用是被禁止的。
这一政策限制了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程,并引发了伦理上的争议。
然而,近年来,新兴的诱导多能性干细胞技术为该领域带来了曙光。
这项技术使得科学家可以从成人细胞中重新编程获得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干细胞,从而避免了涉及胚胎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在欧洲,对胚胎干细胞的使用存在着更为严格的限制。
欧盟立法将胚胎生命的保护置于优先地位,因此,使用新鲜胚胎的研究是被禁止的。
只有存在合法的尸胎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胚胎干细胞。
这一法律限制引发了科学界和道德界之间的激烈争议。
尽管如此,欧洲在干细胞领域的研究卓有成效。
中国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干细胞研究国家之一。
中国的法规相对宽松,允许胚胎干细胞和成人干细胞的使用。
在中国,可以通过捐赠冷冻胚胎、人类胚胎核移植和克隆技术等多种途径获得胚胎干细胞。
这使得中国成为干细胞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的领导者。
然而,也必须注意到,胚胎干细胞的使用需要受到严格的监管,以确保伦理和法律的合规性。
当前,随着干细胞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制定相关法律规定,以保护科学研究的合法性和伦理性。
这些法律限制主要是为了平衡科学研究和伦理价值观之间的关系,避免滥用和伦理冲突的发生。
可以预见,未来的法规可能会更严格并逐渐与国际接轨,以便更好地管理胚胎干细胞的使用。
第三章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1981年,Evens等首次发现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在体外具有稳定增殖并维持未分化状态及分化全能性潜能的特性,并成功建立小鼠ESCs系[1]。
由于ESCs独特的生物学特性,ESCs方面的研究迅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1999年-200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世界十大科技新闻。
ESCs已成为分子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工程、组织工程等研究的重要工具,在研究细胞分化机制、临床治疗、转基因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将逐渐掌握和利用干细胞,还将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文章综述了ESCs的研究概况、体外分离培养、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影响ESCs分离培养的因素、存在问题以及应用前景等。
1 胚胎干细胞研究概况ESCs的研究最早要追溯到畸胎瘤细胞的发现,但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却是1981年Evens等首先从延缓着床的胚泡分离培养到小鼠的ESCs,并建立小鼠的ESCs系,之后ESCs研究迅速发展,已在大鼠、仓鼠、猪、牛、水貂、兔、山羊、绵羊、恒河猴和人等多种哺乳动物上建立了类ESCs系[2]。
近几年来,ESCs研究在ESCs来源与培养方法、探索建立和维持ESCs系的条件、定向诱导分化、遗传操作、疾病动物模型的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人员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进行胚胎重建,从克隆胚胎中成功得到小鼠、兔和人等多种哺乳动物ESCs[3-5];利用孤雌激活技术建立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孤雌激活胚胎源的ESCs系[6],这些为ESCs的分离克隆开辟了新的途径。
利用定向诱导分化技术成功将ESCs分化为造血细胞、内皮细胞、肝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神经细胞、胰岛细胞、心肌细胞、成骨细胞,甚至滋养层细胞和生殖细胞等所有3 个胚层的细胞类型[7-13]。
试验表明,人ESCs 能有效治疗心肌梗死、糖尿病、中风等疾病。
国内在ESCs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相关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
包头师范学院本科学年论文论文题目: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多能性和全能性研究进展院系: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生物科学学号:0911370087姓名:李巧英指导教师:图雅撰写学年:2009 至2010 学年二零一零年十二月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哺乳类动物胚胎干细胞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并着重介绍了它的多能性和全能性,以及多能性或全能性的检测技术。
利用此技术制作嵌合体及嵌合体动物可以为人类器官移植提供实验材料。
胚胎干细胞有着极广的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它在基因、遗传、克隆、体外细胞分化及哺乳动物的个体发育等方面的研究。
但是,由于哺乳动物错综复杂的基因调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还需作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全能性;嵌合;分化2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mammalia animal embryonic stem cell's some biology characteristic, and introduced its pluripotent and the totipotency emphatically, as well as pluripotent or totipotency examination technology. May provide the experiment material using this technical manufacture chimaera and the chimaera animal for the humanity organ transplanting. The embryonic stem cell has the extremely broad application scope,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it in the gene, the heredity, the clone, in vitro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mammal's aspect and so on ontoge- nesis research. But, as a result of the mammal intriguing gene regulati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luence, also has many problems regarding the embryo stem cell's research, but must do more thorough careful research.Key words:Embryonic stem cell; Totipotency;The Qianmatches ;Divide3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3)引言 (4)1 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5)1.1胚胎干细胞的定义 (5)1.2 胚胎干细胞的形态鉴定 (5)1.3 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或多能性 (5)1.4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分化 (6)1.5胚胎干细胞的遗传稳定性 (6)2.细胞全能性或多能性检测的方法 (6)2.1 原核注射技术 (6)2.2 胚胎嵌合技术 (7)2.2.1嵌合体制作技术 (7)2.2.2检测ES细胞在嵌合体表达的方法 (7)2.3 ES细胞的诱导分化检测技术 (8)2.4 胚胎干细胞核移植技术 (9)2.5 免疫学方法鉴定 (9)3.胚胎干细胞应用前景展望 (9)3.1胚胎干细胞在哺乳动物个体发育中的研究 (9)3.2 生产嵌合体动物 (9)3.3 为发育遗传研究提供实验材料 (9)3.4.胚胎干细胞是研究体外细胞分化的理想材料 (10)3.5胚胎干细胞作为外源基因 (10)3.6克隆动物 (10)3.7胚胎干细胞用于治疗疾病 (11)4、胚胎干细胞应用中的争议 (11)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5)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是从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或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germ cells, PGCs)分离出来的具有发育全能性的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它具有与胚胎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及分化潜能。
小鼠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的信号调控机制在生命科学的广袤领域中,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自我更新的信号调控机制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
这不仅对于深入理解胚胎发育的奥秘至关重要,还为再生医学和疾病治疗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要明白小鼠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机制,首先得清楚什么是胚胎干细胞。
简单来说,胚胎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全能性的细胞,它们有潜力分化成身体内的各种细胞类型。
而自我更新,则指的是这些细胞在保持未分化状态的同时,能够不断地分裂增殖,产生更多的相同类型的胚胎干细胞。
那么,是什么在背后操控着这一神奇的过程呢?其中,一系列的信号通路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
首先,LIF/STAT3 信号通路在小鼠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LIF(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白血病抑制因子)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激活了 STAT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 3)。
活化的 STAT3 进入细胞核,调控一系列与自我更新相关的基因的表达。
当 LIF 存在时,STAT3 被激活,促进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而缺乏 LIF 时,STAT3活性降低,胚胎干细胞容易发生分化。
再者,BMP(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也对小鼠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有着重要影响。
BMP 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通过一系列的信号转导,激活下游的 Smad 蛋白。
这些被激活的 Smad 蛋白会与其他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调节与自我更新和多能性相关的基因表达,从而维持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
除了上述两条主要的信号通路,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参与其中。
例如,Wnt 信号通路在小鼠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当 Wnt 信号通路被激活时,它可以抑制胚胎干细胞的分化,促进其自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