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练习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22.67 KB
- 文档页数:2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D. 管理学生2.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公正无私B. 爱岗敬业C. 尊重学生D. 以上都是3. 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A. 教学技能B. 教育研究C. 个人兴趣D. 教育理论4.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学习过程B. 教学方法C. 学生心理D. 教师心理5. 以下哪项是教师在课堂上应避免的行为?A. 鼓励学生提问B. 表扬学生的进步C. 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D. 创造互动的学习环境6. 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什么?A. 选拔优秀学生B. 促进学生发展C. 惩罚表现不佳的学生D. 增加教师工作量7.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A. 多媒体性B. 网络化C. 单一性D. 交互性8. 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机会均等B. 结果均等C. 资源均等D. 待遇均等9. 以下哪项是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A. 严格惩罚B. 民主参与C. 忽视学生意见D. 单向命令10.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什么?A. 课程改革B. 教学方法改革C. 教育观念更新D. 教育制度变革答案:1-5 C,D,C,A,D 6-10 B,C,B,B,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能力和_________能力。
答案:创新,实践12. 教师的_________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答案:专业知识13. 教育评价应以_________为依据,以促进学生的_________为目的。
答案:客观事实,全面发展14.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求教师具备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能力。
答案:信息处理,技术应用15. 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保障每个学生享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平等机会,公正待遇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首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其次,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再次,采用个性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最后,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教资考试练习题库1. 以下不属于职业基本素养的是()。
[单选题] *A.爱岗敬业B.团结互助C.结党营私(正确答案)D.诚实守信2. 以下错误的说法是()。
[单选题] *A.你越是了解对方,就能够去关心对方,通过关心化解彼此的对立以及距离B.成功没有秘诀,有时需要的只是坚持C.高职学生只需要学习知识与技能,不用学习职业基本素养(正确答案)D.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往往不是机遇与天赋,而在于成功者多了一份坚持3. 人生最昂贵的代价之一就是()。
[单选题] *A.凡事等待明天(正确答案)B.拿起来就干C.说说就行D.立刻行动4. 怎样才算诚信也要有度()。
[单选题] *A.诚信就要信守承诺,要“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因此要有求必应B.要“以德服人”,不要惧怕与不讲诚信、不守信誉的人来往C.当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必要时可以“以恶制恶”,以不诚信的行为回报他人对自己的不诚信D.诚信也需要灵活,不能僵化、刻板教条(正确答案)5.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个典故主要告诉我们()。
[单选题] *A.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具有匡扶天下的胸怀B.要怀有做好不平凡事情的雄心和抱负C.成就伟业的前提是从细节做起(正确答案)D.细节就是简单的重复,能力才是成功的基石6. 表达不是一味对人诉说,()也是综合表达能力中的基本能力。
[单选题] *A.角色互换,适当反馈B.虚心、耐心、会心C.赞美和幽默D.善于倾听(正确答案)7. “合则彼此有利,分则伤害大家”这句话告诉我们()。
[单选题] *A.要注重沟通B.要从小事做起C.要注重协作(正确答案)D.要具有敬业精神8. 以下选项中属于踏实的表现是()。
[单选题] *A.小事不愿做B.大事做不来C.注重实干(正确答案)D.常谈理想9. 关于创新,下面观点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B.是职业人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C.是只有一少部分聪明的人才能进行的活动(正确答案)D.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灵魂10. ()是高职学生发展成为职业人所必需的基础,是任何一个职业人都应该具备的。
一、选择题1.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什么?3.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什么?4. 教育的基本形态有哪些?5. 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6. 教育的社会属性有哪些?7. 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8.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有哪些?9. 教育对社会的功能有哪些?10.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是什么?二、填空题1. 教育的本质是______。
2. 教育的基本形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3.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4.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5.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6. 教育对社会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7.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是______。
三、判断题1.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
()3. 教育的基本形态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4.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5.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政治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
()6.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包括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促进人的社会化、促进人的个性化。
()7. 教育对社会的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人口功能、科技功能。
()8.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是教育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四、简答题1. 简述教育的本质属性。
2. 简述教育的基本形态。
3. 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
4. 简述教育的社会属性。
5. 简述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6. 简述教育对社会的功能。
7. 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五、论述题1. 论述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 论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 论述教育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4. 论述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5. 论述教育在促进人的社会化、个性化中的作用。
教师上岗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中,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暂时的认知不平衡状态被称为:A. 学习动机B. 学习迁移C. 学习焦虑D. 认知冲突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个体在哪个阶段开始具备逻辑运算能力?A. 感觉运动期B. 前运算期C. 具体运算期D. 形式运算期3.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哪种学习方式?A. 接受学习B. 发现学习C. 合作学习D. 竞争学习4. 以下哪项不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A. 尊重与信任B. 开放沟通C. 单向传授D. 互相支持5.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包括:A. 爱岗敬业B. 关心学生C. 持续学习D. 所有选项均是二、填空题1.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评价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能力,以提高班级的整体运行效率。
3.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全面发展的人。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
2. 描述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3. 阐述教师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1. 论述教师如何通过自我反思和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2. 分析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3. 讨论家校合作在学生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实施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1. 根据所提供的班级管理案例,分析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中应采取的策略。
2. 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如何有效地实施差异化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分析教师如何通过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六、教学设计题1. 设计一节针对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课,要求包含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2. 制定一份针对初中生的文学阅读计划,包括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策略的指导、以及阅读成果的展示。
2024年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八)10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八)意义更大。
A.班主任B.科任教师C,校长D.教研组长102、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根据具体的,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
(C)A.教学目标B.情感态度价值观C.教学要求D.教学过程103、(B)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
A.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B.关注每一位学生C.用开展的观点认识学生D.信任学生104、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殿堂,更是(D)的圣殿。
A.情感体验B.师生交流C.学生成才D.人性养育105、(A)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A.民主平等B.关心学生C.以人为本D,鼓励学生106、“教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表达出(A)的开展观。
A、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开展B、注重学生的全面开展C、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展107、(B)是开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
A、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开展的评价体系B、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C、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开展的评价体系108、新评价观强调评价主体应具有(B)。
A、单一性B、多元性C、动态性109、”新的评价体系打破唯一,倡导多元和创新。
〃表达出评价体系(B)的特点。
A、科学性B、灵活性C、有创意110、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A)oA、促进开展B、甄别与选拔C、展示鼓励111、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C)0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112.教育的根本任务是(C)。
A.传授知识B;增强技能C.教书育人D o学会认知E.学会做人113.(B)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A、国务院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C、全国人大D、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114.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B)0A、纪律处分B、行政处分C、经济处分D、警告处分115.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D地位O A、政治B、经济C、法律D、社会116.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B)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2023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下列说法中不能反映学习迀移现象的是()A.举一反三B.由表及里C.触类旁通D.由此及彼2.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C.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3.在教“鸟”的概念时,分别以麻雀、鸡和蝙蝠为例,是为学生提供()。
A.比较B.变式C.正例与反例D.概括4.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辐合思维D.直觉思维5.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联系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
A.常模参照评价B.正式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非正式评价6.问题解决的第三个阶段()A.发现问题B.提出假设C.理解问题D.检验假设7.对物体的知觉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8.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9.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B.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10.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A.行为方式B.意向或意图C.行为习惯D.语言或行为11.个人面对某种问题情景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类别的数量,表示的是创造性的()A.独创性B.变通性C.流畅性D.新颖性1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论,婴儿绕行茶几以取它后面的玩具,不再仅从茶几下爬过。
这时的婴儿处于()A.感觉运动阶段B.思维准备阶段C.思维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13.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
“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
的惟一途径。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5. 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规律。
6.“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D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7.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B )。
8.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 )。
9.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 C )的特点决定的。
10.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工作的( C )。
11. 中小学用得最多的课的类型是( D )。
23.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的作用是( )。